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电影观后感
《血战台儿庄》观后感
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到中日战争从此全面爆发;接着,日军大举进攻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同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又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惨案。南京失陷后以,日军又将其重兵调集在津浦路南段,企图与北向日军遥相呼应,一举打通津浦线,进而攻占徐州,使南北日军连成一气,窥视中原。
1938年,日军又对我发起新的攻击,一时间,风云突变……
国民政府派第五战区司令长李宗仁前往徐州战场进行指挥,粉碎敌军南北夹击的企图。李宗仁吸取抗战时的经验,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山东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山东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日军以为拿下蚌埠已是易如反掌之事,不料进至明光以南,即为李宗仁部署的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和于学忠的第51军,利用淮河、淝河、汇河等地形堵截,双方血战月余,不分胜负。第5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布防淮河北岸,凭借险要地形,拒敌越河北进,李宗仁在指挥徐州以南阻击北进之敌的同时,又积极阻截华北日军南下。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之手。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埋下危机。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臵若罔闻,一错再错,非但使我军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为确保徐州地区的安全,李宗仁命孙桐萱部向运河以东推进,袭击济宁、汶上的日军据点,以牵制敌人主力。孙桐萱部第22师于2月12日晚由大长沟渡运河,14日晚有一小部攀登入济宁城,双方短兵相接,血战数日,终因敌
我双方力量悬殊,入城部队伤亡极大,17日晚撤至运河西岸。
19日,日军攻陷安居镇,22日突破曹福林第55军阵地。25日,日军突破杏花村阵地,守军被迫撤至相里集、羊山集、巨野一线。但李宗仁在这一线布臵大量兵力,不断侧击北段南下之敌,使敌军在这一带徘徊不能南进,暂时稳定了战局。
日军津浦线主力南攻不成,遂改变策略,由少壮派军人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率2个师团企图会师台儿庄。日军一旦拿下台儿庄,便可与津浦路南端日军联合,一举拿下徐州。李宗仁派遣庞炳勋部,先在临沂建立防御阵地,以诱敌深入,然后迅速调派张自忠将军的第59军,兼程驰援临沂。张自忠部此时远在淮河流域一带,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临沂方向增援。终于,在1938年4月,李宗仁与其他师团联合进行反攻,以偏师弱旅战胜了骄狂的日军!
此次,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从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这次胜利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还为争取外援增强了有利条件。这也说明了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第二篇: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近代史
姓名:学号:班级: 班
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 很久前就看过电影《鸦片战争》,现在再重新看一遍,感触颇深。鸦片战争,虽然打开了中国国门,但却留下了深深的疤痕,它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耻辱,也刻下了动人心魄的英雄故事。
列强入侵,山河蹂躏,不但没有扑灭人们斗争的火焰,反而使反帝反封建的星火燃烧更旺,虎门硝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这些闪着光芒的爱国主义动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有志气,虽然出现了鸦片战争,如此血淋林的事实,但这不能表明中华的柔软,林则徐.关天培不正在我们中间广为传颂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祖宗在如此境况下有如此气概而自豪吗?
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把祸福荣辱都抛之脑后,挺身而出,披荆斩棘,力挽狂澜!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消灭了英帝国主义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面对当时最强大的英帝国义,是什么力量使林则徐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呢?是民族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国家和人民同样需要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具有民族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我们的国家肯定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但也是这一页,带着软弱,带着污点,给中华以奇耻大辱;割地赔款;奴颜媚骨;屈膝投降;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看着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份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真的是我泱泱大国五千年来从未受此侮辱。实在是让人愤怒和觉醒,既痛恨清王朝的不争,也痛恨列强的贪婪和无耻
这是不仅仅一个国家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永远的伤痛。
但是,一个政府的腐败,并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坠落。民族英雄邓世昌,他就是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勇于抗争性格的体现。对外国的侵略,邓世昌态度坚决,积极抵抗,为民族而牺牲,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换着是我,未必敢勇敢去撞击敌船,与船同生死。
一个民族要有骨气,活着的人一定要有骨气。对外来侵略我们要想方设法组织抵抗,要明白无条件地一味退让不能解决问题。像片中的李鸿章命令全军躲进威海卫港,不许巡海迎敌,导致全军覆灭,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心血化为乌有,更主要的是那么多的热血男儿就这样轻松的被葬送,让中国人的颜面丢尽。
100多年前的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至今还隐隐作痛。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无法与世界孤立,只有相互间的合作才是发展的关键。但是合作并非是一味的退让与妥协,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在认清历史的基础上的合作才能久远,才能真正的为我所用。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观后感范文
看了复兴之路的视频让我感触颇多,让我看到了中国的近代史一这段展现几千年来昂首屹立在东方的中华民族遭受屈辱,同时奋起反抗的历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很多很多感情。
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致使“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后,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的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注定不能拯救处于危难中的中国,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
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使“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随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新中国由此诞生。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 “文革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以邓小平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第三代的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以胡锦涛为核心第四代的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这样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科学指导思想为我们建设更好的社会主义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中国“鸦片战争”开始,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中国,我们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世界见证了东方一头睡狮的苏醒,也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观后感范文
中国近代史观后感
毛概课上那两段视频虽然不长,但却真实再现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概况,也再现了我们伟大的领导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努力。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三元里人民英勇抵抗英国侵略军,那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等热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他们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为我民族的复兴展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接着,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展开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变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困境,但是它却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于是,1912年,孙中山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他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其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运动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强大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荣誉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中国守军誓死抵抗。事变第二天,中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9月23日,国共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同时,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战争。海外华侨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励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终于,中国人民的奋斗换来了整个民族的复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完全胜利,人民真正意义上做了主人。学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知道现如今的安定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它使我们满怀激情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第五篇:中国现近代史——复兴之路电影观后感
观《复兴之路》后感
根据罗老师提供的参考视频,今天我看了电影《复兴之路》之后,感觉到她对内心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冲击。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以历史事件为脉络,将一百多年来的各个重要的时点又一次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的视线和脑海中,电影分为序曲和5个章节。演出从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开始,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一章《山河祭》,讲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共同回味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第二章《热血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开始在古老的东方生根发芽。第三章《创业图》,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期间,有辉煌也有迷失,当然,这些都是一个年轻的政党和国家在成长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所谓“多难兴邦”,正是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才会对之后的和平倍加珍惜,并具有忧患意识。第四章《大潮曲》,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片中98年的洪水和汶川地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在感慨社会主义的集体力量和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之余,我在深思: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坚固的大坝等水利设施和灾害预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才能在灾难来临时,让更少的同胞离我们而去!第五章《中华颂》,则表现了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普天同庆、举国欢腾的情景。再现了国庆当天那宏大的气势和激动人心的画面!
观看完复兴之路的历程,一方面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另一方面,使我感到很悲愤,现在很多青年人对时事的冷漠、不屑,对历史的轻视,对核心价值的缺失,以及对民族前途的麻木。也许是我们感觉生活的时代太“太平”了,让我们没有忧患意识,我们没有居安思危!
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成就。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总的来说,《复新之路》这部电影以高度的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一百六十九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