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经济学话题PPT演讲总结
政府经济学话题PPT演讲总结
历经一个学期对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我更进一步地了解政府经济到底是怎样的概念、怎样的范畴,以什么体系为其主要支柱。在季燕霞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从绪论、政府介入经济的理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政策、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这七大章开始入手学习,系统地学习个理论知识、积极发挥自己的思辨能力联络梳理整个科目的大体脉络。除了认真做笔记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我更多地上网查资料、看视频、查阅论文等手段进一步深化课堂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虽然我的见解很是浅短,但是能通过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表达自己的思维,与老师交流学习。我想这是大学里最难能可贵的财富,也是这辈子我最珍惜的回忆。
针对本次话题的展示及演讲,我作为小组的组长在此甚是愧疚,没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下面是我针对本次演讲做的总结:
1、我组PPT不够完善,纯粹文字表述,缺乏数据支持。我不能很坚决地要求并协助组员好好修改自己负责的PPT,是我的失职。
2、PPT没能很好考虑格式问题的兼容问题,导致播放出错,浪费时间形成不必要的麻烦。
3、组员们前期准备时间没有重视,导致最终在台上形成拖时,文不达意,现场表现欠佳,回答问题欠缺知识概括。
除此,我想针对课上做演讲这一环节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您可以考虑一下。建议如下:
1、老师您可以在开学初始就给我们布置此项任务,第一节课课间先舍长递交名单并抽签、进行排序。公布顺序,让每个小组各自做好准备。这时可以播放一些往年学生所做的PPT材料供学生们观看学习。
2、从第三周开始,每个小组各自选好题(也可按老师提示来选题)、收集好材料整理成PPT并于课上小组成员轮流演讲,时间为一节课。
3、每个班大概有55人左右,约分成10组,大概到13或者14周即可完成对全部学生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考查。更客观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我个人十分喜欢学习经济管理类的知识,除了上课做笔记外,我更加乐意主动地去把教导的内容进行课外补充、整理完善,同时自己去思考、去体会。不过我知道我的努力还是不够,还应更多地学习与积累、请教老师。从大二到大三两年里,老师也十分注重我们对问题独立思考、自我理解的培养。而不像其他老师那般,期末考试到了,同学努力背熟、考试成绩虽然很高分,但很快又将知识还回老师了,没有起到任何学习知识、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意义,我觉得这才是大学里大部分大学生及老师所一直缺失的精神!真希望校里面其他老师也能向你这样把课程教导得一样出色。以上是我本次的总结及建议,可能还有些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多多指导。在此祝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第二篇:土地经济学ppt总结
第一章 导论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二、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位置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差异性4.功能永久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2.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抽象思维方法
(二)系统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如果是开发性或基建性投入,则分别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
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 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
区位理论
则是关于自然物体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区位理论是指导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 农业区位理论
标志是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杜能发表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后人简称为《孤立国》)。杜能在这部著作里,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2 工业区位论
韦伯(W.Weber)的《论工业的区位》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城市区位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Ohristaller)又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从市场区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城
市问题,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圈
杜能的《孤立国》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阐述了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 基本结论
在距城市最近的郊区,可以生产易腐烂的、不适宜长途运输或者是重量大、单位重量价值低的产品。距市场远一些的企业就应种植单位重量价值较大的产品,并相应降低生产资料和劳动费用,结果,随着到消费地距离的增加,土地经营逐渐粗放;相反,距城市最近的郊区,经营集约度最高。
城市周围土地的利用类型以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是呈圈层变化的。围绕城市消费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同心圆,被后人称作“杜能圈”,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下:(1)第一圈距市场最近,种植园艺作物,饲养奶牛,以及种植饲料、土豆、甜菜等;(2)第二圈发展林业,因为它的产品量大、运费高;(3)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4)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5)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6)第六圈放牧等。
从经济实质上看,杜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在这里,区位级差地租可以解释为土地的区位价格,它与需求之间是正相关的。这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依据.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前提的,寻求的是在原材料和消费中心一定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最佳分布点。韦伯在其区位理论中运用了“区位因素”的概念。
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理点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根据区位因素的特性,可分为:
(1)自然—技术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气候、劳动力技术水平等;
(2)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例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习惯、利息率的地区差异等。
韦伯在研究区位论时,排除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认为只要考虑到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费就足够了。至于原材料费用及其他区位差异,可纳入运费之中,价格贵一些的原材料可以理解为运输距离远些。这样,工业的区位选择仅涉及两个因素:运输费用和劳动成本。运输费用差异的产生,除了运输距离外,就是原材料的性质,而后者往往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决定性的意义,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上述特点,韦伯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原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韦伯就此公式阐明了三个基本原则。
(1)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产品的中心消费区。适于这一条件的工业,其所用物质大都是随地物质,如制冰厂、酒厂、汽水等饮料厂,及砖瓦、水泥厂等.(2)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的总重量,为节省运费,这类工厂应设在地方性原材料产区,属于这一类的产业有金属冶炼业、食品加工业等。(3)凡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即运进的物质与运出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可选择在原材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区之间任何一点。2.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从城市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形成过程,被后人概括为“中心地理论”,即城市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
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
克里斯塔勒分析了城市等级的形成,同时指出:城市对其周围地区承担的各种服务职能,理论上必须最接近所属地区的地点。
由此他从几何上推导出,这些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位于六角形服务区域的中央,这样,就形成了他的六边形的城市空间分布模型。
市场区位论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分析。他从工业配置要寻求最大市场的角度,得出了与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模型相似的六边形区位模型。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是通过对整个企业体系的考察,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揭示整个系统的建立问题。他更把生产区位与市场结合起来,以利润来判明企业配置方向,并且把利润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起来。他还从市场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区域集聚和点集聚的问题,从理论上剖析了经济区形成的内部机制。5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与古典区位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具有“综合”、“整体”和“动态”的特点
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1)区位理论从单个经济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实践中应用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
(3)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还加进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第三产业(4)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挑战。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区位论的研究条件和范围,为区位论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软资源(非实物资源)的要求,和一般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区位论的研究内容。(5)数学模型的广泛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遥感技术的应用等,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各业用地的区位过程特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3.居住用地的区位特点 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一)地域分异原则
(二)区位利用原则
(三)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四)系统综合原则
一、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分析手段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R=Y(P-C)式中:R——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 Y——单位面积产量;
P——单位农产品在其产地的收购价格;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公式本身说明,在决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时,考虑的是如何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的纯收益,而不仅是其中的级差地租
农业地区专业化(单一功能区)
要从宏观上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个国家或较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地区农业分工体系,从宏观上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从宏观上确定农业地区专业方向所依据的是比较利益原则。
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
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5.改变土地用途,要付出巨大代价 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1.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2.城市是工业、商业、科教文化事业等的中心3.城市土地是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4.城市承接及转运功能的发挥,是其土地利用具体功能的体现5.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
(一)圈层布局设想
(二)三维布局设想(三)扇形布局设想(四)多核心布局设想(五)多中心布局设想 第四章 土地集约利用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收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工业化初期,人类将注意力放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很少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镇土地利用方面一味地追求土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地利用的目标不再是经济效益至上,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也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目标。
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讲,南方土地的建筑密度大于北方,原因是南方的住宅对光照要求不强;北方则相反,为了使每个居住单元要都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阳光,建筑物的间距必然要大于南方。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
土地集约利用形式
资本集约型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 劳动集约型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
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反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
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肥力,农业土地生产农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农业土地的客观属性。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对土地肥力的研究,马克思具有独到的见解。
土壤的化学结构,既指土地耕种前的化学结构,也指耕种后的化学结构。
人工肥力与人的劳动能力也不同。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的状态,这里指的是农业可以立即利用土地自然肥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和土地的化学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一样,是土地的所谓自然肥力的要素”。
“报酬”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
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区别: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的报酬就可以了, 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物质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 的报酬。
报酬(实物形态)=产出的实物量/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
实物形态的报酬含义是:一定数量的实物产品,是由变动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共同决 定的。一方面,它们与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公式中未反映出来的 但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其他生产要素有关。
从一定的生产过程来看,实物形态的报酬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但从人类的生产历
史来看,则符合“报酬递增规律”,即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
报酬(价值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
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把劳动力作为变动要素,一般来讲,其报酬是递增的,而其他(如肥料)不变资本类的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则是不变的。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如果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比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得快,则农业中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增加的;反之,则是下降的。3 价值形态的报酬,我们在抽象地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采用此
报酬(价格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货币额)/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
(或货币额)
即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要素和产出物的单价都是一定的,故价格形态的报酬也遵循“报酬递减规律”。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粮食越来越紧张,故其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会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价格形态的报酬也是递增的。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阁首先提出了“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在其1900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一书中把生产中的要素分为不变类和可变类,而可变类只是一种(这样便于分析问题 现代西方经济学已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大到一切生产事业和消费活动的几乎无所不包的领域,而统称为“报酬(收益)递减规律
四、几点启示 “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出量和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就提高了。土地单产的提高,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从近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由于生物技术革命培育出了光合能力强、耐瘠能力高的新品种。况且,这些也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之列。当然,也就不能用这些科技成果来批驳“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了。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1 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Y——产量;
f——函数关系; Xi——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
Y=Φ(Xi)2 见书93页图
(1)当生产要素X在从零增加到A点这段区域内,边际产量递增,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平均产量虽然也平缓增加,但未达到最高点
(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A点继续增加至B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曲线下凹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加到 B点时,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
B点可通过M PP=APP求出,即通过
求得。不过这一点没有实际意义。
(3)当投入量从B点继续增加至C点时,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其数值高于边际产量(在B点之前,平均产量虽然也增加,但其绝对值小于边际产量),即APP>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H。用数学式表示为: 第四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投入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农用地的集约度 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 土地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一)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一)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二)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三)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四)消费的多样性
(五)公共产品的存在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来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提高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是外部经济;相反,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是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问题“内部化”。外部不经济问题“内部化” 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一)经济动因
1.缩小收入差距 2.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与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二)扩大规模经营的条件
1.非农产业发达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确定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并不容易,因为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地区性
(二)动态性
(三)层次性
(四)适应性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一)家庭经营型 1.种植业专业户 2.家庭农场 3.农户联合经营
(二)集体经营型 1.村办集体农场 2.厂办农业车间3.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三)企业经营型
(四)规模服务型
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
我国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重点是在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实现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和集中。地租的概念和分类
第十五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 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
土地中自然形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叫做土地的自然供给。
土地的自然供给受下列因素的制约:(1)具有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2)具有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3)具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4)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其他资源;(5)具有最基本的交通条件。
2土地经济供给的含义
所谓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有效供给。
土地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需求 4.产品价格 5.土地开发利用计划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 4.调整消费结构 5.利用新技术 6.保护土地资源
一、农业用地需求
对中国来说,现在对土地的需求第一位的就是耕地,在满足了人们对耕地的需求之外,才可言及其他。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人口、土地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等。人类对林地的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木材的需求。二是森林的生态功能。
草地在人类的生活中也不可忽视。
二、非农业用地需求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三、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影响;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前者将引起土地需求总量的扩大,后者导致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一、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
二、土地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一)耕地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二)非农建设用地的供求关系及其平衡
正确利用地价杠杆调控土地供求
(一)在地价上涨时,要分析地价上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在地价下降时,则必须减少土地供应量
(三)政府每年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时,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土地供应量:一是当地对各类房屋的有效需求;二是可能吸引来的投资数量
(四)政府每次出让的土地面积宜小不宜大
(五)对旧城改造项目实行优惠政策
第十六章
地租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地租的产生与发展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同,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奴隶制地租。封建制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社会主义地租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1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的错误观点,肯定地租的本质是土地经济关系的体现。马克思明确指出:“租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土壤”。2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造成产品价格上涨的错误看法。马克思指出:“产品价格昂贵不是地租的原因,相反地地租倒是产品价格昂贵的原因。”3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级差地租产生于土地自然差异的错误观点,指出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垄断,土地质量差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4批判了西方经济学否定绝对地租的错误观点,阐明了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区别,明确指出产生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一)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地租的分析是以农业地租为典型的。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因为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2在任何情况下,用于农业的土地(首先是耕地),其肥力和位置总是有差别的。农业工人在不同肥力或位置的土地上耕种,其劳动生产率必然有差别。在较优土地上产量高,产品个别生产价格较低;相反,在劣等土地上,产量低,产品个别生产价格就相对较高。然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同样产品在市场上是按同一价格销售的。
3由于土地面积有限,特别是优、中等地面积有限,仅仅把优、中等地投入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因而劣等地也必然要投入农业生产。如果农业产品也像工业品一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市场调节价格(社会生产价格),那么,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就得不到平均利润,最终就要退出农业经营。、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 的关系
1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虽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在二者的关系上,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指出:“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不仅从历史上来说,而且就级差地租Ⅱ在任何一个一定时期内的运动来说,都是级差地租Ⅰ。”2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存着大量未耕土地,农业劳动尚以手工操作为主,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农业经营方式是粗放式的,与此相适应的地租形式是级差地租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和工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可耕地绝大部分已被开垦利用,加之农业科技日益发展,农业资本越来越集中,因而集约化经营方式普遍发展起来,与集约化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地租形式是级差地租Ⅱ。3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在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并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仍然由劣等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这就是说,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是以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为前提的。不论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一定时期地租运动来看,级差地租Ⅰ都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最坏的耕地也有级差地租的原因: 1.是由于在较好的耕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造成的。当在较好的土地上追加投资其劳动生产率降低到最坏耕地以下时,而新追加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又为社会所需要,其个别生产价格就代替了原来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而成为社会生产价格。这样,最坏耕地上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新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就会转化为级差地租。
2.由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有更坏的耕地投入耕作,其个别生产价格作为社会生产价格,因而原来最坏耕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这个新的社会生产价格,从而形成超额利润并转化为级差地租。3.在最坏耕地上追加投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同而产生级差地租。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另一种是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最坏耕地本身产生级差地租
(一)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
1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条件下,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2既然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绝对地租,而在正常情况下农业资本家只能用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来缴纳绝对地租,那么,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是从哪里来的呢?3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马克思首先排除了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加价或是对农业工人工资扣除的可能性。他认为对绝对地租来源和原因的说明,必须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必须是在产品价值内形成绝对地租,即必须说明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可能性4为了在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首先对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产生作了分析。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为发达的阶段以后,由于资本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和竞争出现了利润平均化的趋势,即一定量的资本无论投入到哪个部门,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而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形成的新价格,马克思称为“生产价格”。此后,新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再是围绕价值摆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摆动5接着,马克思又对不同产业部门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做了分析。马克思指出:“如果一个生产部门中的资本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也就是说,如果该资本中投在工资上的可变部分,和投在物质劳动条件上的不变部分的比率,大于社会平均资本中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那么,它的产品的价值就必然会高于它的生产价格。”6这就是说,凡是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相同的投资可以雇佣较多的工人,在剥削率相等时,将会比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榨取较多的剩余价值,因而其产品价值就高于生产价格。7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期,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一般落后于工业,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品的价值就与生产价格之间形成一个差额,正是这个差额形成了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的来源就是农业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8从表16—5可见,在工业中尽管几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利润率和价值不同,但经过竞争和资本的流动形成了相同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即20% 的平均利润率和120元的生产价格。而在农业部门中,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60c+40v,其剩余价值为40元,商品价值为140元,比社会生产价格120元多20元。如农产品按价值140元出售,农业资本家就能多得20元的超额利润,作为绝对地租转归土地所有者 9
9农产品为什么能够按价值出卖,而不按生产价格出卖呢?即为什么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能够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而不参加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呢?
这是因为,虽然在工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食品加工业)的商品价值也高于生产价格,如果按照价值出卖,也能获得超额利润,但由于工业部门的竞争和资本流动,使这种超额利润在利润平均化过程中逐步消失了
10然而,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由于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即使最劣等的土地也是这样。马克思说:“十分简单:一定的人们对土地、矿山和水域等的私有权,使他们能够攫取、拦截和扣留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即这个特殊投资领域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超过利润(平均利润,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利润)的余额,并且阻止这个余额进入形成一般利润率的总过程。”
11可见,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而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1.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及其实现程度2.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3.绝对地租量还取决于农业投资的总量 国家分配和调节级差地租的形式: 1.价格2.税收 3.收费 4.财政与信贷 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的具体形式
在中国,由于土地“两权”分离状况的差异,因而绝对地租具有不同的形式,反映着不同的土地关系。
(1)国有土地出让(或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或非国营单位、企业或个人使用,采取土地出让金(或租金)的形式,向国家缴纳地租(包括绝对地租),所反映的是国家与国营企业单位及非国营企业单位及个人之间的土地出让(或租赁)关系。(2)集体所有土地出租给国营企事业单位使用,由国营企事业单位向集体支付租金(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集体土地所有者与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土地租赁关系。(3)国营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土地转让费(包括地租和土地投资利息等)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国有土地上,国营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经济关系。(4)集体单位之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以租金的形式支付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各集体单位间相互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租赁关系。(5)集体土地承包(或租赁)给农户经营使用,集体以“提留”、“土地承包费”、“土地租赁费”等形式收取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集体土地上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租赁关系。(6)农户之间的土地转包,以土地转包费(包括绝对地租)等形式进行补偿,反映的是集体所有土地上农户之间互相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土地租赁关系。(7)在经济特区或开放城市,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使用中国国家土地,以土地使用费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形式支付地租(包括绝对地租)。反映的是在国有土地上,国家与外商之间的土地出让与租赁关系。
城市地租的特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概括了建筑地段(相当于城市建设用地)地租的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影响;二是土地所有者对地租量的变化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三是垄断地租在许多情况下占有优势。
第十七章
地价理论及其应用地价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地租和地价理论,认为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1)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2)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的资本化。(3)土地租金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收入
土地价格的内涵:土地价格的本质内涵是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土地所有者转移地租的资本化价值 土地价格的特点
1.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2.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一)一般因素 1.经济发展状况 2.财税体制 3.相关政策 4.城市规划 5.城镇化速度 6.土地资源禀赋 7.土地产权状况(二)区域因素 1.区段位置 2.基础设施条件 3.规划限制 4.环境质量(三)个别因素 指宗地本身的条件和特征对宗地地价有影响的因素。如宗地面积、位置、形状、临街宽度、宗地开发程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划条件、土壤肥力和地质条件等。
土地价格评估是指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土地评估目的,遵循科学的土地估价原则、程序与方法,对土地市场价格的测定。
土地价格评估的目的和作用(一)有助于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二)有助于企业投资决策(三)有助于土地市场的完善(四)有助于土地市场管理
地价评估的原则(一)公平原则(二)最有效利用原则(三)替代原则(四)预期收益原则(五)供需原则 地价评估的基本方法
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路线价法
第三篇:政府经济学
铁道部通过改革,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广泛参与的铁路发展新格局。
一.政府的管制行为在铁道部改革方面的体现
1完善社会性管制的法律体系,增强法律的有效性,2设立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性管制机构,同时加强对管制者的管制,3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 铁道部撤销了,实际是一分为三,一部分企业职能剥离出来,成立总公司;一部分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关的部分职能,比如规划、政策,制定法规等,划给交通运输部;一部分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专门成立国家铁路局,这个机构是副部级机构,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改革后,由交通运输部统筹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局集中精力考虑安全监管,行使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使企业能够真正落实主体责任,也要想办法建立一种机制,让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政企不分,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出了事故,老百姓不知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事。作为政府,如何追责?政府监管就很难到位,企业主体责任,安全方面投入就可能不到位。现在分开了,一部分承担主体责任,一部分承担监管作用,出了问题,就要分析是谁的责任,必须要追责。政府监管不到位,政府负责。
二.政府在提高财政支出收益的过程中,面临需要处理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铁道部方面也不例外
首先,在政企不分情况下,现代企业制度建不起来,铁路资金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融资较困难。现在政企分开,企业部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筹措渠道就可多元化,社会哪些方面有钱,愿意修铁路,也可加入进来。资金筹措渠道打开,融资,国家一定时期给予很大支持。另外,铁道部的改革有利于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它的意义在于,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效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来提高效益。
改革后现有铁路政府方面的职能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承担,企业的由铁路总公司管,地方的都是铁路总公司集中管理。铁路部门的资产负债率61%多,对于大部制的铁路投资没有风险,低于国企的平均水平。
三.政府经济职能对于铁道部改革的有利因素
1提供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
2进行微观经济管理
3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4调节收入分配,增进社会公平
改革的方向是对的,这有利于铁路发展。事实上,各个铁路局现在就是企业,如果公司化了,也就是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一种经济机制转变,体制性重组。我们一直把铁路局当成企业而不是政府。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让广大民众从中受益,而不是让民众去背负改革的成本,让一小部分人受益。政企分开后的铁路系统能够通过适度市场主体的良性竞争,维护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统一,真正惠及民生。
政企分开是行政体制改革最重要原则之一,铁道部改革后铁路职工不裁员,车票将按市场定价, 铁道部政企分开后,分拆后成立的铁路实体企业应具备市场化的融资能力。
四.小结
中国铁路总公司成为市场主体,可以落实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改革,提高发展内生动力,增强铁路发展后劲,推动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政府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1.请结合你对中国政府经济功能的理解和思考,谈谈分税制改革对于中国财政税收体制乃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进一步推进分税制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鼓励有自己的思考,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
答: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还要从下面主要方面着手:
1、明确权责
2、规范收入划分:增值税的归属问题、企业所得税的归属问题、个人所得税的归属问题
3、合理划分税权:中央需保持相当的税权集中,高度分权的模式行不通、摒弃传统的税权过度集中模式,走适度分权的道路、在适度分权的同时,必须整顿规范地方的收费权。我们应该以战略的目光,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及税制发展趋向,超前制度我国税制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2.在公共收入中,国有资产收入规模的厘定是由哪些要素所决定的?请作出简要回答。
答:
1、一国的经济体制
2、一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3、国有资产的结构
4、企业税负的大小
5、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
3.分税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财政制度领域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试述这一改革的的主要内容。
答:当代中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中中央补助、地方上级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5、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4.概念比较:直接规制与间接规制
答:直接规制:指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主体直接实施的干预,也被称为狭义的政府规制。
间接规制:指由司法部门通过司法程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干预,它不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决策,仅制约阻碍市场机制发挥效能的行为,并努力建立完善的、能够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效能的制度。5.名词解释:转移支付制度
答: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是作为各级政府间责权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一种协调机构而存在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6.简述现代税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方面的内容。答:现代税收的基本原则:
1、税收的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必须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员优化起促进作用,即税源的分布、税率的构成及税收额都应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际上,税收效率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税收应尽可能地保持“中性”,对市场经济和竞争主体不发生干预作用。所以通常把效率原则作为建立“中性”税制的前提之一。
2、税收的公平原则:一是横向公平原则,它要求税收引起私人产出减少而形成的负担在社会不同成员间公平分配,使税前具有相同福利水准的不同纳税者,在课税后仍拥有相同的福利水准;二是纵向公平原则,它要求具有不同福利水准的纳税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以作出同等的效用牺牲
3、税收的稳定原则:税收的稳定原则是指税收的设计应使税收能自动调节经济或是使国家能主动运用税收来宏观调控经济,以减少经济波动进而达到经济稳定增长。7.试述公共支出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答:1、公共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2、公共支出对生产的影响;3、公共支出对物价的影响;4、公共支出对社会分配的影响;5、公共支出对消费的影响。
8.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新公共管理在思想理念上有怎样的影响作用。
答:1、政治活动中的经济人假设;2、把政治看作相互交易的市场;3、政府失败及其纠治;4、对官僚政府的分析。
9.公共选择理论作为政府经济学的基础性理论,请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理论前提。答:公共选择学派的三大前提:
1、经济人假设——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政治领域,政治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公共选择,与在经济活动中一样,个人在参与政治活动是也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也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根据。
2、交易政治学——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换,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3、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三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
10.外部性是市场对资源进行调配时的失灵表现,对于外部性的矫正可以从诸多方面着手,请结合教材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对政府途径和非政府途径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思考。
答:政府途径:
1、由于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表现,因此构成了政府干预的原因。政府可以采取行政措施对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
2、对产生负外部性活动的经济主体课征正的税收,同样,对于产生正外部性活动的经济主体课征负的税收——实行价格补贴,就会消除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使资源配置重新回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3、可交易许可证,这一制度可以激励公司和个人改善控污技术,从而降低控污的费用,并最终达到逐渐降低污染程度。
非政府途径:
1、产权界定;
2、组织设计;
3、社会道德教育和舆论监督; 11.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请分析搭便车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搭便车行为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它的存在总体上说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即公共产品自己本身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主观原因,即人的一种道德行为,是人自身的利已性的表现。
影响: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市场对公共产品的配置无法达到最优化,换句话说市场无能力使之达到帕累托最优。我们知道,帕累托最优是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依据,它是指经济不可能通过改变资源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任何别人(至少是一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12.名词解释:外部性 《现代经济词典》对外部性的解释是“在私人费用和社会费用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不一致”。简单地说,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发生了影响,而且又未参与该项交易的任何决策时,即存在外部效应。13.名词解释: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就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14.政府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请试述政府失灵的具体表现方式,并对斯蒂格利茨认为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展开分析。
答:政府失灵的表现:
1、公共政策的偏差与失效;
2、政府部门的膨胀;
3、低效率;
4、寻租行为 在斯蒂格里茨看来,政府失灵主要有7个来源:
1、政府的受委托责任给就业政策带来了严重压力;
2、这种受委托责任尤其对关注公平的支出政策带来了严重压力;
3、不完善信息和不完全市场问题作为市场失灵的一个来源在公共部门里是普遍存在的;
4、和政府的强制力紧密相关的可能的再分配不仅会导致不公平,而且还会产生不经济的寻租活动;
5、现今政府带给未来政府的有效合同的局限性(无论对于公共部门里的产权让渡规定和民主进程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局限性)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费用;
6、公共部门里产权让渡的其他缺陷对于有效的激励结构的构建会造成进一步的限制;
7、公共部门里竞争的缺乏会削弱人们的积极性。它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最后一个普遍的但并不是必然的特征。
15.帕累托最优是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理论依据,试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及其实现的基本条件。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或者说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变得更好,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第二,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第三,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商品转换率。
第五篇:政府经济学
政府税收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国经济在经历了20年高速增长后,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税收增长速度也呈逐年递减的态势。西方经济学历来认为,税收是有极限的。如今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税收的过快增长。那么我国税收的极限在哪里,如何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下确保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当前税收收入现状
(一)税收计划分配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是“以支定收”、“基数递增”的分配方法不合理。每年国家下达的收入计划任务都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需支出为基础,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然后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以此作为当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分配数。②是层层分配下达的方式不合理。目前,税收计划一般层层分配下达至省辖市局、县局,直至基层分局。为了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有的甚至落实到分局内的股室乃至个人。
(二)公民纳税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①各地税法宣传流于形式。目前的税法宣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仍停留于城市,停留在每年的税法宣传月,而且形式单一,内容单薄,很难与快速的经济发展相适应。②纳税人纳税行为不够积极。我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税收意识的发育先天不足。一些企业负责人(尤其是中小企业)文化层次较低,对国家税法理解不够,对
纳税存在抵触情绪,个体工商户不向消费者开具发票偷逃税款现象仍比较普遍。
二、制约税收收入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税收工作考核不合理,“依法治税”难以实现。税收计划源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指令性和相对固定性特征。不可否认,它作为一种行政责任制的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确实有效的调动了各级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收入计划管理已明显与依法治税产生了矛盾。如今,很多情况下各级税务机关为了完成计划任务疲于应付,常常根据收入计划完成情况决定多征或少征,于是人为调节收入进度,以均衡入库的方式组织收入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盲目引进投资,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今各地投资环境不一,为了招商引资各地政府可谓用尽了心思。但各地在引进投资项目的同时,却忽略了地区经济结构的协调性,从而造成地方经济受外来因素波动影响很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部分地区经济甚至已走入了经济发展“以量取胜”的误区,虽然国家进行了经济宏观调控,但局部范围内盲目投资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经济的畸形发展。
三、确保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税收的可持续增长必须依靠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税务部门确保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税,形成良好的税收征纳环境。①提高队伍素质,实行依法征税。培养税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刻体会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和不规范执法的危害性;同时针对目前税务干部业务水平总体不高的现状,强化业务培训,使广大税务干部在规范执法的基础上,增强执法的效率和质量。②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促进纳税人诚信纳税。税收宣传是税收工作的民生基础,只有让纳税人了解了税收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保障税收的可持续发展。③加强部门合作,形成良好的协护税环境。建立与地方政府定期汇报的工作制度,取得地方党政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依法治税顺利实施。此外,加强与公、检、法、工商、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形成协调配合机制,实现税务机关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力量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税收预测分析,提升税源监控水平。①建立税收能力估算体系,增强收入计划制定的科学性。上级局在强调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的承受能力。从宏观来说,收入计划只有与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状况相适应,才能与依法征收取得的收入在数量、结构、方向上保持一致性。因此只有科学地分析经济与税收的内在关系,把税收计划与实际征管紧密结合起来,将组织收入工作建立在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之上,才能使收入计划与实际税源相适应,才能促使各级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加强税源管理,最大限度地排除人为因素和异常变动因素对组织收入工作的影响,从而在源头上保证收入的真实性。②加强税收预测分析,为税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税收管理中,对客观经济税收的科学预测是税收工
作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科学的税源预测体现了税收经济规律、税收管理状况和税收发展趋势,是实现税收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利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税源分布及可能的税收成果进行预先推测,有利于确定正确的税收工作方针,及时安排措施,实现“应收尽收”。
税务机关应加强重点行业税源监控,同时在对企业的生产、流通以及广泛的经济领域进行监控的基础上,夯实好纳税评估、纳税企业信誉等级评定及欠税公告等税收征管模式的新因素,有效监控税收的全过程,实现税源监控工作从源头抓起,确保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2、《经济法学》,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1999版及修订最新版
3、《经济法原理》,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4、《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5、《政府经济学》温来成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