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时间:2019-05-12 06:1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第一篇: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学生自愿搭配成4到6人的合作小组,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活动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其核心是采用小组合作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年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兴奋的事,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积极探索,乐于动脑.动手,敢于创新。是实践《科学》课的排头兵。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教学活动的需求。

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自主权的体现有:一是自由组合:孩子们可根据学习的内容来选择学习的小伙伴,组合成新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要尊重学生自愿原则,不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进行搭配。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实验员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等。因此,各小组的成员要相互协作、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这样学生的自主地位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一)、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1、坚持对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同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已不同的观点,又能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考,真正发挥团体合作精神。

2、坚持对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动脑动手操作的习惯的培养。科学来源于实践,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实践活动、动手实验。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

(1)、要善于动手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通过动手实践后初步能理解和掌握其中的一点奥妙。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喜欢动手、爱动手。同时多多鼓励学生、赏识学生,让大家都动起来。

(2)、实践与思维有机结合

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决问题的现象,这就需要把实践操作与很好的思维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教师在指导实践操作时,要把学生的操作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动手又动脑,(3)、合作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更要体现合作意识,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例如:教学小学《科学》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教师问:今天的温度究竟是多少度呢?学生各自说出自己感觉到的情况,接着安排进行分小组活动,分为以下各小组:a、阳光组 b、阴凉组 c、地面组 d、草地组等分别去测一测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充分发挥各小组的合作作用。通过小组汇报。比较各自测得的温度大小一样的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温度?由学生讨论思考。填写有关数据。各小组进行汇报,比较,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没有?讨论:为什么室外也有不一样的温度?与刚才估计的有出入吗?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情景引出问题

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感兴趣。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自身优势以及可利用的教学条件,从新旧知识的连接或旧知识、旧经验、旧方法的延伸点出发,采用直观演示、操作活动或知识原形等形式进行铺垫,创设问题情景,制造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需要的矛盾,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明确学习目标,确定研究方向,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宽畅而又若渴、和谐而又振奋、生动而又执着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1、独立探索,这是合作交流探讨,深入探究的基础,就一般情况而言,没有独立思考探索作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将受到影响,导致小组合作时部份学生成了无从插手、插口的陪客。学生个体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利用各种信息,探索新知,知道哪里不太明白,哪里是需要进一步探究和验证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2、小组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发展。交流时,要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质疑,并勇于与教师争论。教师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索或者分小组交流独立探索所得到的信息、发现、疑难,各小组汇报交流合作成果,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深入探究,加以辨析,充分讨论,通过互相开拓、补充、修改促使各种见解、观点、意见趋于丰富、全面完善,归纳概括出更合理的结论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目的,使探究更完善,并能整理出本小组达成共识的观点、做法、结论以及拟出准备向大家寻求援助和解决的疑难问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要充足

主要体现在,教师特别强烈的“以学为主”的意识,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在热烈讨论的时候,教师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马上收兵,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本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时间,这样就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了事的不良习惯。为此,教师必须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留给充分的时间。

1、多给时空,留足时间。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观察、讨论时间与空间。没有一定的时空,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小组里,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信息。

2、多给帮助。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去,当小组活动开展的非常好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及时点拨,使学生们在探索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学到科学知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要落到实处

新课标准明确指出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教师在评价时往往说:“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的手真巧”、“你的见解真独特”等等,偏重于个体评价却忽略了个人突出的表现是小组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果。极易挫伤小组其它成员的积极性。这种情况在讨论和辩论型小组合作学习中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突出“两个结合”。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还要注意一些活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平时少言少语的同学是否积极参加了活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是否都认真?学生通过活动认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及时予以肯定,进一步让这个同学充分意识到小组通力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向。

总之,我在科学课的教学初始阶段,由学生共同提出大量的问题,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不断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因创造而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显其效,这就需要我们更充分,有效的运用。

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胡继娥

科学课的学习是少不了合作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还好,尤其是生生合作,时常不能顺利进行:女生不愿与男生合作;对问题不感兴趣,不愿合作;女生不敢碰仪器,担心打破;男生很霸道,闹出矛盾不愿意合作„„面对诸如此类,有时我感到有些为难。坐下来仔细琢磨、研究,究其原因,是自己的方法不够丰富,策略不够多,我认为,小组内成员不能很好的合作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组建小组的时候就该让学生自由地组合,体现民主,一般情况他们会平时比较要好的同学组成一组,这无疑给小组顺利合作埋下伏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合作学习的习惯非一天两天养成,是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中逐渐形成的。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耐心,认真细心地留意观察学生,具备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去参与活动,积极动手,动脑,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能力,鼓励所有的同学在讨论或是回答问题是敢说话,敢大声说话。

另外,活动要有始有终,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观察,讨论的时间与时空。没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

最后,教师的评价也应考虑“弱势”的学生,不要光是表扬发言积极,思维活跃的学生,而冷落另一些不善于表达的“沉默”生。如果多给予小组整体评价,他会感到自己也是小组中的一员,感受到一种自豪,想到自己也有为自己小组赢得“荣誉”的责任,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想在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较以前就会改观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身体力行!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这个学期在学校开展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中,我们的科学课堂也产生了一些改变。

以前在科学课堂中,特别是实验课堂中,我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我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孩子讨论,教室里马上‚炸开锅‛热闹非凡。这时会发现有的小组场面混乱干什么都有,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孩子们把合作学习的时间当成互相聊天的好时机。在交流汇报时,有些孩子起来只是说了自己的观点,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说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所以这学期一开始,我们就讨论决定:我们要进行改革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细化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并通过训练才能使之形成习惯。

首先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提前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小组长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并在此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对每个组员给予适当的分数。在交流展示时我们更多是采用小组集体展示,使组内的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老师会对他们小组的表现及时评价,并给与相应的分数,其他小组为了不落后也争着发言,这样就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当下课铃向后,五年级八班一个孩子无心的一句‚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作为科学老师的我此时的心情也像个孩子得到表扬似的,自己偷偷高兴了很久。

这学期五年级的孩子活动多,又去了实践基地一个周,耽误了了不少课,期中考试前一节课勉强结束功课,看到孩子们的答卷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看来我们的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这也坚定我们继续进行教改的步伐。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研究探讨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让学生达到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篇:谈科学课中的合作学习

谈科学课中的合作学习

肥西县柿树岗中心学校张成柱电话***

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普及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并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列为课程目标最基本的要求。

我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过程。下面就科学课中的合作学习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探究,这是科学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不但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学校的实验装备也不断普及和完善,所以,小学科学课上已形成了分组学习状况,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共同探究科学的奥秘。学生们的探究活动,则主要是在已知领域内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品质的活动。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都在为这一新理念积极努力着。小组合作学习进入了学校的每一个课堂。教师的设计开始各显神通,学生也随之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

学生探究的热情来自于自己最常碰到的问题,只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他们就能像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去。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通过活动过程,让学生对身边的科学现象亲自观察、亲身感知,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通过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以“探究”为核心,努力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与人合作,进行合作学习。

让小组成员参与探究评价。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它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习的动力。好的评价能使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互补共效。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直言无忌而又从善如流、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注重合作学习的策略性

在一个班级里虽然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基础相差不多,但它在统一的教材目标下、统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很难照顾到学生客观上存在的个别差异。因而也就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等充分、自由的发展,在以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联系全班教学和个别指导的中间环节,它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

要科学地分组分工。分组为学生合作提供前提,集体活动应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同时,分组还有利于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了使组内集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要在组内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为了避免少数优等生主宰整个小组,甚至全班的学习的情况,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并采取轮换制,可以定时间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不定期地轮换。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

要科学地指导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如果在合作前不教给学生恰当的方法的话,学生就会各做各的,使合作一团糟。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合作前,要求小组中同学间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分步实施。合作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实践,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后,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并对下次合作产生新的向往。

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合作学习保证时间,开放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

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间,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要有科学的准备。首先,要科学地准备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主题。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把这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并使之分层结构化。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或内容,让他们自主选择,为都能取得成功合作准备。其次要提供充分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提早地布置好学生需准备的材料;充分地准备好针对主题或问题的有关的实验器材、学具、图片、录像等,要让合作学习活动成为“有米之炊”。让儿童在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守规则。

四、增强合作的实效性。

确定活动的课题后,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兼顾那些平时在班里处于弱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自信。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合理分工,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科学课的合作学习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这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高度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教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就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及操作程序;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多动脑 “想一想”,多动口 “说一说”,多动手 “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总之,科学探究活动要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飞扬学生的个性,增进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个性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拥有较显著的优势,它将突破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束缚,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主体能动性服务。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于科学课程教学,使科学探究活动如虎添翼,它将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扩展对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同时也是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

第四篇:教师工作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体会

教师工作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体会

教师工作总结:小组合作学习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学习方式,也是高效课堂进行合作学习的主要载体之一。如衡水一中的“五让”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学模式等,都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之上。通过最近一两年来的摸索来看,我觉得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它能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给学生以很大地激励作用。任何一项活动,一个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就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大家可能都有感觉。成人亦是如此,孩子更不用说。激励的最有效手段是让人们在第一时间见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从而激励他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整个激励过程是为了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传递。而不是拿着靴子抽打着学,我们不是地主,孩子们也不是长工。而且这种激励要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使孩子们每天都有奔头儿。我们的教学就缺乏这种必要的激励手段。

我们老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站在孩子们中间,我们有一种天然的强势,我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有时候会令我们觉得更直接,更解气。孰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虽然有时候他们不敢说,但孩子们心中自然都有一杆称。而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在这种形式下,他们更善于单兵作战,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好的会更好,差的会更差,老师也习惯了一言堂式的、讲述式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般也从自己出发,而往往忽略孩子的感觉。真正的高效课堂,孩子们应该是轻松的,是对每个教学环节充满兴趣的,是积极性很高的,学习是更主动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谁都懂,可谁又真正的贯彻执行了呢?如果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序列性的激励措施是很必要的。那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小组合作学习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感受。

小组的形成与操作原则:

小组的构成是很重要的,需要老师精心的安排。现在一般采用“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对全班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都有所了解。特别是小组长的选择,一定要选表现欲强,组织能力强而且成绩较好的同学。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要对小组长不断的进行培训,要不断的把孩子们向“合作学习”方面引导。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合作意识,在我们应试教育的压榨之下,有些孩子甚至没有自尊。因此,起始阶段一定要采用一直“扶”的原则,出现各种问题千万不要责怪他,要告诉他应该怎样做,要帮他找到感觉,帮助他鼓起气坚持下去。如果用一句话作为它的指导思想的话,我觉得“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不是口传”就很合适。总之,我们要拿孩子当孩子,孩子是要我们教育的,而不是用来责怪的。

我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历程:

一、艰难的步伐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摸索了多年了,可一直没取得较大的成果,一直以来它就处在一种零散的,心血来潮似的状态。而作为一种可行性的,具体的措施固定下来也还是从去年才开始的,如果给起用这一方式找个导火索的话,那还是作业。这可能也是老师们最挠头的。

就是在上学期的开始,某些孩子的作业情况简直没法形容,不用说留点思考性质的作业,你就是让他抄几行单词,都会丢三落四,歪歪扭扭,那作业用龙飞凤舞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就这样,还有一大堆不完成作业的。各种方法都用尽了,效果不好。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开始试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刚开始的时候,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组长不负责任,不会管理;其他同学没有小组意识,不懂得互帮互助等等。于是我苦口婆心的教,对小组长进行不断的培训,教组长怎样盯着本组的学生,盯着本组同学的作业,教组员怎样为本组争得一点荣誉,哪怕你认真地写一次作业,为了某个同学的进步,为了每个小组的进步,一次次地为孩子们鼓掌,我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尽量找机会为他们加分。一次次的管理失败,我一次次强压怒火。在不断的批评、指导、扶持中我坚持下来了。我一分一分的记录了孩子们一学期的整个学习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再差的孩子也关注自己小组的分数。每当课间的时候,我往往坐在教室里,孩子们就会围着我统计自己小组的分数,当发现自己小组的分数高时就会高兴的跳起来,而发现自己小组的分数低点时,组长和组员往往会互相埋怨,当然也有的个别小组对分数漠不关心,可能就是他们的分数明显低了,这也正是小组操作过程中要极力避免的。经过不到两个学期的思考和不断地完善,应该说见到一点效果了。但整个过程回想起来,还真是着实的费了不少的脑筋。

根据学科特点和我的课堂实际,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评价:课堂会话表演,课堂表现,作业和听写。上学期一学期下来,有成功的喜悦,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就我任教的两个班来说,甲班还不错,小组由学期初坚持到了学期末。而乙班在一学期中,因学生的表现差异,小组的构成不断的发生变化,到最后还撤并了一个小组,尽管不理想,但最终还是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每个小组每天加1分,2分,5分,10分,最后小组得分加到1000多分。学期末每个班评出了三个先进的小组,进行了精神和物质奖励。经过上一个学期的摸索,本学期一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就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我确实获得了不小的收获。多想想方法、点子,便会发现在管理方面会别有洞天。

二、可喜的变化

由于有了上学期的经验教训,本学期一开始,小组合作形式就很快步入了正轨,而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第一、最大的变化就是作业,此种方式由作业开始,也是在作业方式上收到了理想效果。首先,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不交作业的现象了,即使有偶尔犯点小错误的,也能很快补上。方法其实很简单,假如李子龙没完成作业,当然他会找各种理由,这时我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补上,拿过来我给你判了,还要给你们小组加分的。便会发现,很快他就会把作业拿过来,而且写的很认真。(我每天留的作业就是每节课的重中之重,一般作业时间不超10分钟)我便给他批阅出相应的档次,加上相应的分数。这种处理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以他写作业为主,而不用大量时间批评他,挖苦他。

本学期,每天的作业得分和上学期比起来有了更高的要求,上学期就两个档次,Good 加1分,Very good 加2分,本学期增加了Wonderful 加3分。这样以来,两个班几乎已经没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了,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我打破了旧有的交作业办法,我要求他们每天的作业只要写完了,就可以拿给我判,一旦出现了错误,改过来重新写一遍还可以得更高分,如果拖到上课前再判,出现了错误就没分了,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会纷纷以小组为单位或个别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这时还可以和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以抓住零星时间对他们进行教育。当我们把孩子当成孩子的时候,有时真的觉得教师的工作就是一腔激情加满肚子宽容。我们应该尽量做到“理解别人的不理解,原谅别人的不原谅,接受别人的不接受”。当孩子们盼着上自己的课时,真有李振西那种感觉,“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第二,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如乙班高晶晶同学,原来她是一个很平常的学生,在平时也没见到有多大变化,但自从我让她当上小组长之后,她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但自己学习认真了许多,而且对本组的同学也给予了很大帮助。后来和家长联系才知道,她表示就喜欢上英语课,因为我让她当了英语学习小组组长,这个我们头脑中不起眼的职务,能给孩子以极大的鼓励。甲班李子龙同学的家长也表示上个学期他的英语成绩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因为他有一个好组长,组长对他要求很严格,时刻关注他的作业及课堂表现。家长表示对这种形式大力支持。

而对他们最大的鼓励是学期末的总评奖励。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除了奖状之外,我还给每位获奖的孩子发了一个笔记本,关键是在每个笔记本上我都亲自写了一段话,如:

李子龙同学,你是个聪明活泼的好孩子,本学期你加入了一个积极的学习小组,得到了组长和同学们的很大帮助,取得了很大进步,希望你再接再厉,新学期取得更大进步。

李伟尚同学,你聪明活泼,乐于助人,作为班长你能带好一个班,作为组长你能关心每个同学,你的小组会因你的存在而取得更大成绩,你也将锻炼的更加出众。

这几句话不但给学生以极大鼓励,更会把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认可这一信息传递给家长。而这个奖励的特殊之处是以小组为单位,更特殊的是有的同学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奖状,我想这对于他的激励作用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时间关系,我的两个班奖品颁发的时间不同,由于时间仓促,甲班假前就发下去了,没有能举行一个较正式的颁奖仪式;而乙班是开学后发的,时间较充分,利用入学教育周的时机,我特地搞了一次颁奖仪式。当我郑重宣读写给孩子的每一句话,并把奖状递到孩子们手中时,他那种久违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刘银桥,李文龙,靳宇天等同学可能这是第一次受到老师的肯定,第一次综合性评价,第一次得到小组合作带来的实惠,特别是他们第一次拿着奖状和奖品回到家的时候,他会是一种什么样激动的心情,家长会是什么心情,我想这对他们的触动更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也许正是这个零的突破,会改变一个孩子一生也说不定。

三、新学期举措

假期里,孩子们在QQ里一直和我交流“小组学习”这一话题,表示新学期的一些想法,并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本学期开学伊始,我首先完善了小组形式,多方听取学生的意见,重新优化分组。并根据上学期的经验,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更能调查动孩子积极性的要求:

1、在小组加分制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状况,确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得分不同。如一个小组四个同学,组长回答加1分,次一等的加2分,三等的加3分,最差的加4分。谁回答问题加几分,清楚明白,也便于记录。

2、课堂会话表演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让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认真参与,我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听,如果能听出表演时的一个错误,表演组就可以减一分,这样能极大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意识。但这里面也有问题,如有些同学会吹毛求疵,也无意间增加了小组成员之间矛盾,导致优生厌烦差生。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根据李亿佳同学提出的意见,自本学期始,在小组表演完成之后,设置了一个自我修复过程。组长先发表对这次表演的看法,如果组长和本组成员能指出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同学再提出问题来就不在减分之列了。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全班同学的参与度,还减少了小组内的矛盾,可谓一箭双雕。

3、为了提高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本学期又提出了课堂表现加分记录。

首先,此环节有利于激发后进生的潜力。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如果孩子们能回答上来,要根据不同层次,加上相应的分数。而且好多机会提倡小组自己推荐成员参与,而往往每个小组把加分最多的孩子推出来,也就是那个最差的同学,这样一来,在汇报前几个孩子都会一起教那个差生。而在这时,我往往会给孩子们留下几分钟的练习时间,这段时间是孩子们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另外,这个环节是教师把握全局的最好手段。如果你想让哪个小组得奖,可以在课上多给几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至于使某些小组因分数过低而失去信心,也不至于使得奖的总是那几个孩子,可以让每个孩子在一个学期内都得到一次被肯定的机会。

4、为了改善只重视结果,评价单一的形式,从本学期开始,我决定进行四次形成性评价。以每个月为一个评价周期,把一个学期分为四个评价阶段,分别进行奖励。每班各小组的总分取前三名颁发奖状。到第四个月进行总评,即把前三个月的总分加在一起,然后加上年终考试分数的部分比重进行总评。第四次总评是一次大型的总结性评价,要颁发奖状和奖品。一学期四个评价周期是为了让每个小组都尽可能得到一次受奖的机会,以增加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兴趣感。

四、第一次阶段评价总结。

本学期,第一个月结束之后,我按计划进行了第一次奖励评价,在颁奖结束后,我作了如下总结:

首先,本次奖励的是一种合作。

我们这次奖励不是针对某个优秀学生,而是针对某个学习小组,借此强化小组合作意识。即一个人成功不代表你能成功,只有一个小组齐心合力,互帮互助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态度,小组内不能排斥他,奚落他,而要努力帮助他,只有齐头并进才能最后获胜。借此,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确立了一个口号“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

其次,本次奖励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态度。

这次奖励的依据不是某次成绩的高低,而是开学五周以来的综合表现。只要你认真,只要你态度端正,就有获奖的机会。从本次评价的成绩来看,各小组之间的分差已经达到了几十分,一个月就拉开这么大距离,应该说小组学习在管理和操作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但这也在意料之中,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呢,何况这么多孩子了。我所要做的就是承认差异,把心态放平,尽量减小各组之间的分数差距,争取到年终总评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能得到一次受奖的机会。为此,我不断地思考着,出现分差的原因反应在各个方面,但最突出的还是作业和会话表演环节。这也是教学的两个难点。在这两点上,还要不断的摸索经验,尽量让孩子们学的轻松、快乐。尤其是作业,书写最能体现一个人严谨的习惯和态度。因此,在作业的数量和形式上还要不断的更新,争取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尤其要给孩子们留出玩的时间。

再次,本次奖励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负责的精神。

这个负责表现在小组长要为本组的成长负责,组员要为本小组的荣誉而负责。课堂上任何一种行为,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小组的整体利益,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这种意识。从受奖的整体情况来看,获奖小组都是小组长极其负责任的,虽然每个小组中都有后进生,但在组长的督促和指导下,每个孩子取得进步的程度是不同的。落实到具体管理措施上,获奖组的小组长不但能叮嘱本组同学完成作业,而且每天还主动检查本小组的作业质量,出现不合格作业能第一时间改正或重写。以确保每个同学,每天都能在作业方面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而且能坚持下来。这种责任意识,也是我们有待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每个小组长切实负起责任来,把自己的小组带好。要求各小组成员要相互配合,互相鼓励。争取在预定的四次评价中,至少要得到一次奖励。而且明确了第二次评价时间,即期中考试以后,希望同学们早作准备,争取下次领奖的时候,老师能见到你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周结束后,我们进行第三次评价。经过这三次评价后,各组同学都受到了不小的触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特别是看到某些不如自己的同学手棒奖状回家后,给一部分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欲望。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无论是获奖的,还是未获奖的,都摆出了一种决战架势。在课堂表现和作业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为了能在每天的会话中有一个好的表现,每天英语课前的课间休息时间,会发现孩子们会抓紧一切时间安排角色,一遍一遍的排练。当我步入课堂后,孩子们为了争得一次机会,他们的小手举得就像一个小树林。为了公平起见,我尽量给每个小组一样的表演机会,孩子们就会从表演质量上下功夫。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关注到了每个重要的语法点,尽量不出错。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课程马上就结束了。虽然没有进行总复习,但孩子们对某些学习内容的掌握已经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在作业方面,为了能得到一个好的评价,为本小组多得一分,每个孩子的书写现在已经相当认真了,作业完成之后,他们会主动的先让组长检查,然后再让我判,如果效果不理想,他会再来一遍,有的同学一天的作业能连续写三遍以上,直至满意为止。当然,我的作业都是少而精的,主要是每堂课的主要语法点,针对性很强,一般就三至四个句子。每天的作业不会超过五分钟。因为作业少,他的书写就会认真;因为是自愿,他不会有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作业写好后会为自己的小组得到一个理想的分数。通过这种方式,使好多后进生找到了自信,因为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当久违的成功眷顾他后,当他一次次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后,对他的激励作用,是很难想像的。

这样一来,学习难度在无形中已经降低了,孩子们学着轻松、快乐。他就会有兴趣,他就会喜欢这个学科,他同时也会喜欢这个老师。师生融洽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

以上是我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的一些感悟,有成功之处,当然也存在着相当的不足,还要不断地从实践中,从与学生沟通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以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但无论如何,承认差异,满怀宽容再加上必要的惩罚是我们教育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但我所说的惩罚绝对不是体罚。它是一种学生已经认识到的严重不足,或他自己甘愿为之付出一定代价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是孩子能接受的,甚至是自愿的。

当然了,任何一种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教师高质量的教学艺术之上的,老师在单位时间内一定要让孩子们把要学的知识掌握熟练,我们要考虑效率,不能随意克扣孩子们的时间。教师要充满幽默感,课堂气氛要轻松活跃,学生要学的快乐而自然。如果我们的教法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那必将被孩子们淘汰。时代变了,学生变了,我们的思想意识和教学意识也要随之而变。否则的话,任何管理形式都将是无源之水。特别是现在,年终岁尾了,教学进入了总复习阶段,我们千万不能掉入题海中,一定要有选择性的做一些题目,最好是自己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出几套典型题以查漏补缺就够了。我们不体谅孩子,孩子们就不会理解我们,就会给我们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烦恼,大好的时光,每天都沉浸在无限的苦闷之中,我们又何必呢!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学习体会

认真拜读和学习了“xx小组合作学习经验”后,我感受最深的是“小组合作制是以小组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核心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和自主教育体系。小组文化建设是通过小组的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建设来实现的。”我认同“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宗旨。变被动为主动,正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模式,我作了以下梳理,发现还是有不少想法和做法初衷和期望是一样的,由于实施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形式不一,效果不尽相同。

一、小组组织结构

我现有的小组组织结构,是以竖列为单位,人数一半在10人左右。由于教室座位是秧田式的,不利于上课时间进行小组内的研讨和交流,况且小组长和小组在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我在课上的小组学习时间,又随机进行前后四人小组为一个单位的形式呈现。这样的人员组合势必造成管理和分工方面的不统一,于是造成讨论学习环节起始阶段的拖沓和分工不均引起的争执,浪费最佳的学习和研讨时间。若要其发挥团队力作用,改造原有小组组织结构势在必行。

据我网络观摩的不少“合作学习小组”学校操作模式中,我对他们小组成员紧凑的集中制组合方式很是赞同(小组成员一半在5-6人)。其实早在上世纪末我们就尝试使用四人学习小组,也称为“蜂音式学习小组”,但因为组员的不稳定性,没有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团队,学习效果就事倍功半了。而这样紧凑型的小组模式有利于进行学习交流和辅导,能大大减少学习实效的检测时间,增强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助的效能。

二、小组成员分工

xx经验凸显“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组织架构”甚为我欣赏。他们关注“如何使小组成员成为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让小组成为孩子对学校归属感的纽带、合作学习的土壤(合作学习为种子)、自主管理的细胞,彻底克服传统方式下的学生厌校倾向,这个小组不仅有型而且更有魂?”

无可厚非,我们的“班干轮换制”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市给予了每位学生平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尊重每一位小主人付出和劳动,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那么还存在哪些不足造成这种形式初衷美好的做法,到最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呢?我认为是评价机制的问题。

四、小组评价机制

小组团队力如何?成绩如何?评价是催化剂。xx经验重视以小组为基本单元,实现从学习表现到徳育体艺成果、从智力成绩到非智力领域特长;从分数鉴定到定性评议、从机会给予到隆重表彰,全面构建一节一记、一日一结、一周一评、一月一表彰的评价体系。在丰富多彩的评价表彰中,逐步形成良性的气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认同,形成正向的价值取向。

由于工班主任工作的繁重,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的紧迫,一节课满打满算,还有不少老师拖堂的现象屡见不鲜。试问,还有什么时间进行“一节一记、一日一结、一周一评”?顶多就是“一月一表彰”。这样,在细节处理上就彰显真功夫。

我的疑问是,这种处理怎样做到简明扼要,富有激励性而又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又新意。

五、我的尝试与实践

我们需要的是把改课的重点是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即以学模置换传统的教模。改革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办法,是方法论,缺的是装载理念的有型的载体,即教育机制运作和课堂运作的操作程式。

寒假期间,我就学习的形式走向实践,我对班级学生进行一次优化组合分组,开学后就实施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希望在学习和有选择地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相结合,赢得更多的教育契机,为孩子梦想起飞营造更大的助推力。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成就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期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下载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点滴谈

    小组合作学习点滴谈 南靖实验小学刘惠敏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产,与人分享。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

    谈团队小组合作感想

    谈团队小组合作感想 这学期有幸选择了大学生求职管理这门课,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未来要面对的就是就业问题。“大学生求职管理”这门课就是针对大学生求职的一门课,在这门课中,......

    听科学课学习体会

    科学课学习体会 5月12日,我校四五年级的几位老师同行,在四十一中学习了两节科学课: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和第8课《笔芯为什么能伸缩》,两......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学习体会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学习体会盐 窝 镇 中 学丁洪波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学习体会 在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课程中,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注意事项: 1 .学生的小......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会(5篇)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会 郭 洋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课堂教学是改革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将学生推上课堂主人的位置,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是一种创新变革。但教师并不能退居......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学习体会

    在河北省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习中,我选学了《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型教学”》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与运用》,认真听了xx老师和向东方老师的......

    浅谈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

    卓越课堂之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浅见 实验小学 向承伟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在小班化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科学......

    小组学习体会

    小组学习体会 经过这次小组学习,我有许多收获和体会。首先,有许多事是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完成的,这时就需要合作来克服困难,从而能完成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情。其次,在合作中需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