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讲课稿)

时间:2019-05-12 06:3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体性事件(讲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体性事件(讲课稿)》。

第一篇:群体性事件(讲课稿)

群体性事件含义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词语也相继产生了。2009年9月,中共《党的建设辞典》时隔20年后再出版,在整部辞典的1015个词条中,1/3是新词,群体性事件等被收入其中

一、群体性事件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这个定义,基本涵盖了群体性事件的内在性质定位、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构成要件、概念层次与归类等要素。

第一,它明确指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与社会属性。它是由某些社会矛盾引起的,主要是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以多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民内部矛盾既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诱因,又是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群体性事件性质的关键,根本属性是社会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这样的定位,大致明确了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敌我性质的社会矛盾,某些政治行为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政治斗

争、社会政治运动,及合法的群众性政治、文化、体育、经贸、民俗、宗教活动等,有选择地排除在外,把具有刑法规定的犯罪主观要件、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的聚众共同犯罪案件排除在外。

第二,它明确了事件的主体,是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的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群体性事件主体――“群体”――不特定的多数人组成的新的社会主体,原是多个同类个体,在一定时空下组成了一个特定的整体而称之为群体;也有一些本不是一个群体即相互关联并不紧密的多个个体,因为处在特定场景下,其言行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并且共同站在某个同一纠纷的一方,具有了群的特征,因而形成一个临时性的群体――本书称之为“偶合群体”。这些情况下,作为主体要件的群体这一概念,其所指社会主体对象的联系无论是较固定的特定群体,还是很松散的偶合群体,都是由不特定多数的人集合形成的社会行为新主体。在一些骚扰型群体性事件中,成事主体的群体特征不明显,事先不存在紧密联系性,事中所具有的联系性在事后消失,但社会学中研究的集群特征在事件过程中仍是明显显露出来的。

第三,它明确了事件表现方式是非理性、非正统集群行为或称为群体行为的方式。即聚集不特定的多数人参加,一般表现为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间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

方式,还包括其他相似的方式。这种定义方法,采取以列举方式为主、加上一个概括性补充方式的定义方式,涵盖了实际生活中较多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形式。

第四,它明确了主体的主观要件。其动机是主动表达出来的,一般可纳入以下三类,即“或表达诉求(即表达意愿、提出要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其目的也是明确表达或可认知的,主要是解决问题进而“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如聚众集体上访行为,其动机与目的是特定群体要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了解群众的愿望与诉求,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上访没有达到目的情况下的群体性表达意愿、直接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是利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表达群体的愿望与诉求,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管理人员、司法执法人员发生冲突行为,更是剧烈的表达愿望与诉求的行为;与利益相对方的争执、打斗、对抗,不少情况下是自力救济中的自决行为或直接争取、维护利益行为,如索要债务、讨要欠薪,等等。这些行为的目的,虽然直接地对社会秩序、间接地对党的执政地位造成影响或威胁,但多数事件中群众目的客观上和实质上其实都是要求有关机关或单位重视群体利益、维护群众利益、恢复群众利益、归还群众利益、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没有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敌我对抗思想。

第五,它明确了事件的社会属性定位。指出,群体性事

件的社会学定位是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负面重大影响,是一种事件。这些事件,是以某些行为方式或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矛盾的突出显现,对社会秩序、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是明显较大的。虽然有些群体性事件对解决社会问题,促动社会管理者重视并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隐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以及显示着权利时代和法制社会的来临,但这些事件本来是不该发生的,也是群众不愿意主动发动、政府不愿意引发和纵容继续发展的,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负面的,多数具体群体行为的方式是没有合法依据的

二、主要特点

1、群体性

指每一起群体性事件是由某一身份的一群人制造和参与的。这是群体性事件的最基本特征。起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一些突出的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分析,应该说绝大多数集体上访甚至闹事都有一定的理由,即有其合理的部分,而真正无理取闹是极个别的,因此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

2、组织性

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由自发松散型向组织型方向发展,事件的聚散进退直接受指挥者和骨干分子的控制和影响。尤其

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有的还集资上访,并聘请律师,寻求媒体支持。

3、效仿性

指当前群体性事件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传播性。一些群体事件在开始之初,大多仅限于少数人及个别区域。随着事态的发展,影响力的扩大,引起周围区域或利益相关者心理共鸣,一旦甲地发生群体性事件,乙地、丙地便纷纷效仿,互相传染,使参与人数及区域不断增多和扩大,甚至出现互相串联,互相取经现象。例如,2002年以来,黑龙江大庆等地发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对全国其他省(区)、市、县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在一些整个东北、华北老工业基地和化工、煤炭、建筑、军工等多种困难行业中引起了连锁反应,接连发生群体性事件。

4、破坏性

当前群体性事件常常对国家的法制秩序、治安秩序、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安宁,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一些群众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越来越多采取各种极端行为发泄不满情绪,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冲击党政机关,扰

乱办公秩序。为了迫使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其问题,许多群众较多地采取在政府机关和有关主管部门办公场所前聚集、静坐。少数群众情绪激烈,甚至强行冲击政府机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砸坏办公用具和交通工具,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二是堵塞铁路、公路等交通要地,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2003年10月14日,山西省近五百余名企业军转干部推翻铁路防护网,强行进入太原火车站内,并在铁轨上静坐,制造铁路交通瘫痪2小时20余分钟,损失极其严重。三是极易引发暴力,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发泄不满时,常常难以控制其情绪,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械斗,或与政府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发生冲突,从而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5、反复性

由于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矛盾主体、合理的要求与不合法的行为、不同的原因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臵难度大,所以经常反复。同时部分群众把政府或有关单位化解矛盾及时解决一些问题,误解为群体性事件“闹”的结果,错误地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造成事件反复不断。

三、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

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乃至上千,甚至上万人参与的事件在全国也已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遍及各个省(区)、市、县,涉及城市、农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众多行业和领域。过去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多是农民、厂矿企业退休人员,现在则是在职和下岗职工、农民、个体业主、复转军人、教师、学生、技术人员、干部等各阶层人员。

(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就是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仅2010年大的群体性事件就有10起。2010年十大群体性事件 1,昆明城管打下跪老太

民众激愤烧数量警车;2010年3月26日晚,昆明市北市区北仓村农贸市场,昆明城管故意刁难下跪老太太并掀翻人力车致使重伤,激起民愤,从而酿大规模群体流血事件。老太太在摊位被城管抓住后要求罚款200元,但是老太太只有150元,老太太下跪求饶,城管不肯低就,当老太太准备离开之际,城管施暴将人与车掀翻,老太太倒在地上无法动弹。事件引起附近小贩和在场的民众不满,迅速聚集不允许城管离开,几名涉事城管被困在一辆微型面包车中。民众越聚越多,场面一度失控,民众先将警务人员逼退成“围观”人员,再将换装成民用车辆前来处臵的各型警车共7辆掀翻,后来,又有匆忙赶来增援的另一辆不明究里的莽撞警车,被砸掉头。二辆遭到焚烧,民众和警方的冲突一直延续到凌晨1、2点。

2,马鞍山万人群体抗暴 当局催泪弹镇压

2010年6月11日晚安徽省马鞍山大润发卖场附近发生上万民众的群体抗暴事件,事发起因是当地花山区旅游局长汪国庆驾车路过湖北东路大润发卖场附近路口,由于车速过快,撞到前面的一位学生,局长下车后态度蛮横,双方发生口角,局长对学生大打出手,对方眼眶打裂,满脸鲜血,在场围观的群众非常愤慨,要求局长赔礼道歉,局长不但不道歉,反而请警方出动保护。当局长躲进警车后,民众筑起了一道人肉盾牌,将警车围了起来。马鞍山市政府调动防爆警察和武警部队,冲向警车驱散人群,将人群分成两列为警车开道。群众见状后更加被激怒,双方在摩擦中不少群众被打伤,警车带着局长趁乱逃离现场。民众以石头当武器反击,有的向防爆警察扔矿泉水瓶,武警开始向人群扔了很多的催泪瓦斯,现场的群众才被迫散去。

3,山东潍坊维权抗暴,赶官砸车扣22辆政府车 2010年6月21日,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围子镇政府派出60多辆车组成庞大的拆迁车队,浩浩荡荡开进前陶埠村,准备实

施强制拆迁。陶埠村村民发现这些人进村后,用自制的信号弹,放炮叫来村民,全体村民自发前来保卫家园。村民在村头挂起横幅保卫自己的家园,拆迁车队看到村民人多,掉头就走,村民挡在车前。当时肇事车辆没有停车,村民宋伟因躲闪不及,被一辆北京现代轿车直接撞倒,当场昏死过去,他的腿、胳膊骨折,满脸是血。肇事司机想趁乱逃跑,被愤怒的村民暴打一顿,把碾人车辆砸毁,把政府方赶出村庄,其中22辆政府车被村民扣押,所有车胎放气,要求政府给一个说法。

4,江西九江数千民众怒砸镇政府 掀翻数十警车 2010年7月5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发生大规模群体抗暴事件。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港口镇洞下村村民因不满当地政府强行搬迁而集体到北京上访,当地政府为了阻止村民上访,派出警车及100多公安威胁客车司机,不许村民坐车;一百多老老少少村民不得不徒步50公里绕道湖北去北京,最后当地公安出动30辆警车将村民拦截回镇政府。村民将县长车子拦下,要求谈判。当地派出大批警察驱赶民众。其中除两位女村民被殴打昏迷不醒,另有二十多村民被打伤。激怒了数千愤怒围观群众,他们用石头、砖块砸毁镇政府办公室所有玻璃窗,砸掉了十八辆警车。官员吓得逃跑了。

5,广西民众抗污染怒砸铝厂 爆大规模群体事件 2010年7月11日,因环境污染问题,广西百色市靖西

县信发铝厂和新甲乡庞凌村凌晚屯村民发生大规模冲突。广西信发铝厂在附近村庄修建公路,因铝厂长期污染水源,村民上前理论,之后双方发生大规模冲突。当时,该厂叫来300个员工回村,持水管和木棍打伤数名村民,还将两位老年村民被推到河里。

此举,引发数千愤怒村民用石头、土制炸弹等围攻铝厂。有网友发出消息称,铝厂有3名山东员工被打死,十多人受伤,砸坏了部份设备。据中国人权民运资讯中心称,当局调派过千名武警和特警维持秩序,并出动装甲车巡逻,当局否认事件中有人死亡。事发后,数千村民前往县城游行请愿,遭到大批武警的阻拦,并对天鸣枪恐吓民众。有上万民众参与其中,现场有人打着“还我河山还我家园 还我河流”等横幅游行

6,苏州高新区群体抗暴事件呈持久战

因为不满苏州高新区强拆农民宅基地、政府补偿不合理,引发了苏州高新区的通安镇大规模的群体维权抗暴事件。高新区通安镇上千农民在2010年7月14日、15日为征地拆迁问题向镇政府讨公道,被官员激怒后,砸坏部份设备,占领政府大楼,官员逃走,政府陷于瘫痪之中。16日凌晨,当局调派约500名防暴警察对现场民众进行镇压,10多村民被打伤,20多村民被抓,当局镇压更激化矛盾,导致当地万人堵312国道表达不满和抗议。从此拉开了将近半个月的群

体抗暴的持久战,几乎每晚成千上万的村民们走上街头和众多的特警、防暴警察、公安等形成壮观的对阵,双方发生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冲突。后期则采取拉锯战消耗防暴警察的体力,以达到他们的诉求。在通安镇群体事件持久战的影响之下,高新区的其他几个镇也发生了相似诉求的群体事件,规模大小不一。最后,苏州虎丘公安局将其定性为“海外势力”操控的政治事件。

7,四川民众抗暴 派出所被砸局长挨打

2010年8月3日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一对夫妻因摩托车停放问题被当地城管及警察暴打流血至重伤,引发当地长期积怨的民众大规模抗暴。连界镇群众自发聚集到镇派出所前,帮助受害者讨说法,他们看见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就打、推翻2辆警车。民众组成人墙把派出所大门堵住。叫他们必须把打人的城管交出来。警方出动上千防暴警察镇压,反而激发了更大的民愤。上万连界镇民众整夜守在派出所前,与武警、警察展开激烈的对打,打伤了30多名警察,包括威远县公安局副局长张可。直到次日早晨7点多,警方抓了几十名民众才暂时将事件平息下来。8,抗征地,广西上千村民砸翻多辆警车

2010年10月13日,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农民因为土地被强征没有得到合理的安臵赔偿,阻止工程人员施工,并要求公安局释放前一天冲突中被抓的村民,遭到乡政府的拒

绝后,引发更激烈的冲突。7辆警车和一辆政府车被愤怒的农民推翻,一些农民用木棍、石头当武器,将其中一些车砸坏,有工作人员和警察被打伤,一名警察的头被打出血。当局调动了更多的警力包括特警赶来镇压,但由于村民人数众多(有说3千人),武警和特警及公安不敢向农民动手,两次以催泪弹来驱散愤怒的人群。其中有村民被特警扔的催泪弹击中受伤。在中午12点半左右人群才离去。随后政府自己用拖车把那些路上的警车都拖回去了,武警也陆续撤走。

9,云南昭通大规模群体抗暴,当局抹黑

2010年11月2日,昭阳区凤凰办事处村民的土地因建昭鲁高速通道,被以国家征地的名义征收,当他们得到内部消息,实际上是昭通市市长伙同开发商暗箱操作从中渔利时,便开始维权抗争。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凤凰办事处凤凰桥头的施工工地上,约200名村民为土地利益维权,昭通当局出动了昭阳区政府、城管、监察、信访、土地管理局、公安等部门的人,驾20多辆公车包括2辆120救护车及消防车。到现场把村民包围起来。当天下午城管及黑社会分子千余人手持50-60公分长的大刀和九齿钉耙,见村民就打。一名30多岁的男村民和一名40多岁的女村民在混乱中被打死。数十人被打伤。杀人后城管驾车逃逸。出了人命,更多的村民接到求助电话赶到现场增援,愤怒的农民推倒官方的轿车并焚烧了部份车子。官媒报导隐瞒了农民被杀的事实,抹黑抗暴的村民。只称村民掀翻数十量警车,再浇汽油焚烧;砸烂近40辆现场的公务车。当地政府还称要找出事件的幕后操纵者。

10,张家港医院“吊水门”死者头七,万人抗暴 2010年11月28日晚,江苏省张家港的人民医院,一名5岁男孩因吊水突发意外,抢救无效死亡。因值班主治医师关键时刻不见人影,家属不满。这是该院10天内的第二次发生“吊水门”事件。之后由于院方态度傲慢,冷漠导致死者家属亲友、当地民众极大不满,自发在男孩死亡后的头七上医院悼念亡灵。当局不但出动警力干预,更是从苏州、常州等地调遣大批的特警,惹恼现场数万民众,场面一度失控,医院被砸得稀里哗啦。警察的帽子、盾牌,医院大门上拆下的铝杆,被人们当做战利品抛向了空中,有人在扔花,有人在扔石块。这是张家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四、处臵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和策略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集体行动、社会运动高发的年代。多年来,这些国家逐渐摸索出应对、处臵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的一般原则和策略。我国在2007年8月30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施行

亲临现场。地方负责人应以身作则,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公开声言,表示出“有话请讲,我来负责”的态度。

区隔原则。将参与者和围观者分隔开来,以免人员混杂,出现更大范围的秩序混乱。聪明的行动者往往也会自我要求区隔,以防止他人“节外生枝”,抹黑自已。

信息公开。在黄金24小时内公布准确、真实信息,其后用滚动方式逐渐增加。公布真相,可以稍慢,但一定准确。

情急之下也要寻找解决的办法。面对公众,态度一定要坦诚,平等协商,不推诿,但也不轻诺;面对强人所难的要求,申明自已能力的局限所在;能分辨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差异。激进派别制造的危机,往往只要向温和派作出些许让步,就可化解。

恢复秩序。执法人员对和平、非暴力行为一般持平和、旁观态度,但一旦出现打砸抢烧暴力行为就必须果断处臵肇事者,迅速制止、平息事态、防止蔓延。打击要严格把握对象和尺度,过激或过大都会造成反弹,并留下后遗症。

第二篇: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

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

■事发经过■

11月3日凌晨5:30,我市主城区部分出租车因受阻不能正常营运,少量出租车的顶灯和顶盖被敲打,出租车驾驶员由于担心自身和车辆安全得不到保障,不得不采取停运做法,给市民正常工作、生活、出行带来不便,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事发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立即责成相关部门进行妥善有效处置。3日下午开始,市区内出租车陆续恢复营运;到11月4日晚12:00,主城区出租车基本恢复正常营运,市民正常工作、生活和出行秩序得到保障。截至昨日上午8:00,主城区的出租车全面恢复正常营运。

■停运原因■

崔坚表示,引发这次出租车停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今年以来,全市32家出租车公司擅自决定对部分出租车驾驶员每日增收管理费(也就是“份儿钱”)50元至70元,由此全年将增加驾驶员负担2万元以上,从而减少了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其次,出租车驾驶员认为出租车起步价等较低;

第三,是出租车加气难,等时过长;

第四,“黑车”非法营运,扰乱了出租车营运秩序。

■处置措施■

停运事情发生后,市委书记***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分析了事情发生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处置意见。

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王鸿举市长正在国外考察)、副市长刘学普、凌月明等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落实。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责成市交通、市经委、市公安、市物价等相关部门形成快速处置方案,与运营企业及出租车协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置措施,从五个方面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置:一是全力做好停运期间的运输保障。及时加强对停运期间主城区客流情况的监控,重点加大出行高峰期公交车发车密度,在一些客流量较大的主干线路,投入部分机动运力保障市民顺利出行;二是立即纠正各出租车公司擅自提高管理费的错误做法,将管理费标准降至原有水平。主城区各出租汽车公司也表示坚决拥护市政府提出的这一解决措施,承诺对出租汽车免除当天管理费、承担车辆毁损维修费用等多项举措,积极做好驾驶员的引导和鼓励工作;

三是经与国家天然气有关部门协调,从11月4日起,重庆每天新增10万立方米CNG天然气的供气量,以缓解“加气难”问题;

四是加大打击“黑车”的力度,继续保持打击“黑车”的高压态势,规范出租车经营环境和营运秩序,切实保障合法经营者利益;

五是加强监管,在主城区统一设置了25个交通执法点,对阻挠正常营运的不法分子予以打击,抓获了部分击打出租车顶灯和顶盖的不法分子,及时进行教育训诫。/

5四个配套举措防止类似事情发生

崔坚说,尽管事情已经平息,但为彻底解决出租车行业面临的问题,市政府将从四个配套举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对降低“份儿钱”的监管,确保出租车公司已经作出的承诺兑现到位,减轻出租车驾驶员的生活负担;

二是大力推进加气站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出租车“加气难”的问题;

三是对现行的出租车营运体制进行调研,推进运营体制改革。

四是此事的发生,作为出租汽车主管部门的市交委长期疏于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委、市政府责成市交委对此作出深刻检查,同时要举一反三,切实做好全面整顿和强化管理等工作,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南京周久耕事件:“说起周久耕事件,我们觉得这和一些网友关注周久耕的所做所为、对他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是分不开的,所以还要感谢我们的网友。”徐安表示。他认为:网民对一些腐败的官员、对一些社会不公平的事情进行监督,也表明群众法制意识、监督意识日益提高,“这是个好事”。

但徐安同时强调:“作为我们执法部门、司法部门,查处案件比较依据事实,必须要有证据,不能够仅凭网上的一些议论、一些传闻,就限制人身自由,我们就信以为真,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他介绍,“周久耕事件”一方面得力于网友的监督、反映;另一方面,南京市纪委启动了党内监督的程序,调查发现了他的违纪问题,又移交给检察院。检察机关经调查后,取得了充足的证据,最后确认他受贿、贪污一百多万。“依据这个事实、证据,我们才对他进行判刑。起诉书上写的那些事实,并不都是网友们议论的,网友并不了解这些。”

“所以,网络舆论监督还需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比如说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级检察院都建立了网上举报的网站,也希望网友们有线索和有需要投诉的问题,通过网络进行专门反映。”徐安表示。[

将网络监督视为“洪水猛兽”一概阻挡,或作为“反腐利器”一味推崇,都有失偏颇。周久耕被查处不仅是网民的胜利,更是程序的胜利,是执法者法治精神的胜利。

如果纪检监察机关仅为树立“严查快处”形象,仅凭其抽好烟、戴名表就立案调查,甚至不按程序罢官免职,不仅对周久耕不负责,也对社会和网民不负责。

“洪水猛兽”和“反腐利器”

2008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监督年”,由网络监督引发的反腐倡廉热点事件不断曝光,网络对党员干部的舆论监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发挥了其他监督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同样也曾因“周久耕事件”引起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前,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监督工具像网络那样,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既可以为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司法部门提供大量而直接的监督线索,也可以以其特有的力量推动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

面对不期而至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监督,只可重视而不能忽视,只可接受而不能排斥,只可引导而不能压制。那种将网络监督视为“洪水猛兽”一概予以阻挡,或者将其作为“反腐利器”一味加以推崇,都是有失偏颇和不足取的。

如何应对“仇贪仇腐”

一些腐败现象和问题在网络曝光后,由于情节恶劣或当事人身份特殊等原因,网民群情激愤、反响强烈,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舆论讨伐的高潮,从而引发网络监督热点事件。在涉及热点的跟帖、评论中,除了大量的举报线索和意见建议外,也夹杂着一些偏激的言论、极端的观点甚至是恶意的诽谤。如果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占了上风,迅速蔓延,原本正常的舆论监督就有可能演变成非正常的群体舆论暴力。

对网络监督热点事件,既不能“避、拖、捂、护”,迟迟不予正面回应;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听风就是雨,先入为主,草率表态,随意定性,放弃冷静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严格执行程序,依法办事。妥善应对网络监督热点也不例外。如果一味迎合“仇贪仇腐”的激愤情绪,快意恩仇,枉法行事,不但违背了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甚至还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周久耕事件”发生后,面对网民激愤的情绪和质疑,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严格按照纪检机关案件检查工作规定程序初核,并采取免职的组织措施,进而立案调查、“双开”,直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严格依纪依法办事,使周久耕案件的查处最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网民的一致认可。一些专家认为,周久耕被查处不仅是网民的胜利,更是程序的胜利,是执法者法治精神的胜利。

以“不隐瞒”应对“山寨”信息

处置网络监督热点事件,争取时间极为重要。网络舆情出现异常苗头后,纪检监察机关要与组织、宣传、公安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一些腐败现象和问题被曝光后,引来大量的跟帖和热议,网民期待了解真相,尤其是利用“人肉搜索”,将一些“山寨”信息发到网上,往往使问题愈发扑朔迷离,更加激起其他网民对真相的渴求,很容易引起炒作。这种情况下,纪检监察机关要迅速组织力量核查,及时查明真相。只有不隐不瞒、实事求是地还原真相,让网民得到真实、透明的信息反馈,才能止住不实传言,获得理解和认同,避免节外生枝和事态恶化。

网络披露的问题往往错综复杂,并参杂着较多的感性成分,对当事人所涉问题的定性处理尺度很难把握,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把政策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违纪性质,综合考虑违纪情节、违纪后果和认错态度,作出恰当处理。对“周久耕事件”的处理,如果当时纪检监察机关仅仅为了树立所谓“严查快处”的形象,仅凭其抽好烟、戴名表的表象就立案调查,甚至不按程序罢官免职,不仅对周久耕本人不负责,也对社会和网民不负责。

提升网络举报平台公信力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这么高的比例,除了网络监督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包括现有网络举报在内的各种举报,还存在渠道不畅、效率不高和处理不规范等情况,各职能部门要提升网络举报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使法定网络举报平台的特殊优势得到切实发挥。

南京市纪委监察局2002年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网络举报,并不断拓宽和完善网络举报的渠道和方法,先后在南京纪检监察外网设置了“信访举报信箱”、“纪委书记信箱”和“监察局长信箱”三个网络举报平台。“周久耕事件”中,在网络对其贵烟名表进行热炒的同时,很多群众也通过网络举报信箱提供了大量具体线索,为我们快速查清周的违纪违法事实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网络监督”的制度化保障

由于网络监督目前缺乏法律规制,网民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网络监督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其大众化和匿名性的特点,在监督权力行使主体、揭露腐败现象的同时,容易造成不良信息的迅速传播,甚至侵害公民隐私权、名誉权。因此,网络监督走向成熟理性,还有一个过程。

越是正义的行为,越要秉承节制理性的方式,遵循制度路径去履行监督权利和职责。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明确网络监督的基本原则,网民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的保证等等。通过制度规范网络监督,保证网络监督在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发展。(本报记者马昌博、鞠靖摘编整理)深圳林嘉祥事件:

处理:交通运输部党组2008年11月3日决定,免去林嘉祥党内外职务。经初步调查,针对林嘉祥10月29日晚酒后语言和行为失控,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交通运输部党组决定免去林嘉祥党内外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待问题查清后,按照有关规定再进行严肃处理。教训

根据交通运输部、深圳市联合调查组和公安机关的调查结论,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兼纪检组长、副局长林嘉祥的所作所为尚不构成猥亵儿童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酒后在公共场合言辞不当,行为不检,社会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2008年11月5日,交通运输部党组决定给予林嘉祥撤销原党内外职务的处分,并发出《关于林嘉祥有关问题的通报》,要求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部党组强调,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林嘉祥酒后言行失控的事件充分说明,当前交通运输系统个别领导干部作风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宗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认真查找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狠下工夫,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部党组指出,必须进一步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林嘉祥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还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 节。各级党组织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贯穿于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规范领导干部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上下工夫。既要通过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恪守制度的自觉性,又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性。要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干部监督等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

部党组认为,必须全面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林嘉祥事件的发生,也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态度粗暴,工作方式简单,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存在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把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心系百姓冷暖,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对执法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效解决粗暴执法、执法犯法等问题。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渠道,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进一步加强对舆情的跟踪分析研究,健全重大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部党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改进作风的表率。林嘉祥事件表明,领导作风的实质是党群、干群关系问题,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不论党龄多长、职务多高,决不能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决不能因为个人的言行举止而影响党的形象和党群干群关系。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剖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改进思想作风的表率;坚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做端正学风的表率;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改进工作作风的表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改进领导作风的表率;坚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做改进生活作风的表率

第三篇:群体性事件

随着各项政策、法制宣传力度的加大,群众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也相应增强,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相对增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也引起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目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领导干部究竟如何才能正确有效处理地群体性事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对待群众,客观分析矛盾是做好群体性工作的前提。要认真分析和面对四个问题。

第一,在社会变革的环节中,如何认识群众,如何面对群众,如何善待群众。总的来讲应该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第二,社会变革过程中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出现了“企业民营化、管理社会化、工作自主化、人群流动化”等新特点,因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问题日趋增多。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压力最大、最感头痛的问题。因此,要做好社会变革时期的稳定工作,我们就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第三,是群体性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今年元月至6月,保靖全县共发生群体事件8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二是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三是矛盾性质越来越严重,已出现三个转化,即由自发性向有组织有目的成规模转化;有序性向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转化;逐级上访向越级群访转化。

第四,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点。在现在的群体性事件中一般都有幕后操纵者;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处理这些事件时,基层组织因职能弱化而显得无能为力,基层组织一无资金,二无权力,对于有些群众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无法表态拍板,而群众又不达到目的不听劝说和解释,坚持要群体上访,这样自然给处理群体性事件带来了许多难点。

二、找准症结是做好群众性工作的基础。

当前制约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解决群众性问题的症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不断地调整各方面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旧的平衡被打破,在所难免带来一系列矛盾。二是加快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抓住最后一根绳的人们在思想上、心理上、情绪上容易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被动和失衡,难免带来一系列新矛盾。三是群众合法利益和正当要求因干部作风不实,方法不当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致使矛盾升级。

三、把握原则是做好群体性工作的关键。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的历史使命联系起

来,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认真把握工作原则,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难,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

一是群众利益第一原则。任何情况下,基层干部都要牢固树立“万事民为先”的群众观,要象郑培民那样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办任何事情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推进具体工作,也要采取群众能理解接受的方式方法,最大可能地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

二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吃透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实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要反对唯书、唯上、不唯实的做法,也要反对借口不符实际,延缓党的正确政策的贯彻,做到上情与实情相结合,党的主张与群众愿望、群众能力相统一。

三是宣传示范原则。做好基层群众的宣传教育,一定要突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强调实际效果。要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群众接受的方式,切忌生硬难懂、简单说教。在推进一些根本上有益于群众,但群众一时又难以理解或认同的工作时,一定要用典型引路,用事实启发,不能一味埋怨指责,甚至强制推行。

四是方便及时原则。群众工作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果基层干部解决不力或不及时,群众就有看法,就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分析,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能办的马上就办,一时不能办的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的时间,不可能办的也要给百姓解释清楚。

五是真情实感原则。要用亲人般的感情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出现后,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的干部做得对不对,不能老想着我们的干部是否受了委曲。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凭着良心为群众办事,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情,群众也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干部。

六是诚实守信原则。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基层干部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用,做得到的就讲、就承诺,做不到的决不能欺骗群众,求得一时的满足。群众最讲实际。党的组织和干部只要失信群众一次,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疏远一次。失去群众的信任,我们的任何工作将一事无成。

四、找准着力点是做好群体性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要提高干部服务本领。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基层干部有电筒、雨伞、统统靴“三件宝”就能走遍天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三件宝”再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群众的需要是信息、政策、法律、科技。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根据群众所需,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当好“六员”上下功夫,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二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精力应放在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上。广大基层干部,要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帮助农户找准项目,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各种渠道落实发展启动资金,切实帮助农户尽快富起来。

三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大多是平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热难点问题解决的好坏,往往又是群众评价党组织和干部是否真心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尺度。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的解决,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感受党的宗旨,体现党的温暖,增进与党的感情。四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保障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诚然,改革进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会导致部分群众经济利益受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要改进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五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提高基层队伍素质。基层组织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优先依靠力量。因此要选配好基层领导班子,对于素质低,群众不拥护的要予以调整或撤换,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六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当前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与入村入户宣传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克服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引导群众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五、掌握方法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抓手。

群体性事件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矛盾的根源上是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为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联系近年来我县发生群体性事件谈些看法。

(一)解决群体性事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要坚持“三可三不可”总体原则。即:“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

二要掌握“二十字”基本要求。即:“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

三要建立“三早”预警处理机制。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坚持“三早”就可以防止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处置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

四要遵循六项工作制度。包括情报信息网络制度、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五个一”工作机制(对排查出的重大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办法解决)、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制度、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度。五要采取经济、教育、法制“三种手段”。经济、教育手段是基本手段,法制手段要严格按照

有关程序运作。

(二)解决群体性事件几个具体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关于领导出面疏导的问题。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群众的目的就是见领导,求得问题解决。领导出面疏导,是平息群体性事件最主要的手段。目前,多数领导不肯见群众,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赌气不见,一种是怕见,一种是摆架子不见。群众急于见领导,领导就是不见群众,无论哪种情况,共同后果都是引发群众更大不满。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把群众要见领导当成送上门来的思想工作,敢于面对群众,善于说服群众,带着感情、责任主动去做疏导工作。切记不能摆架子不见群众,不能和群众斗气,不能派不能答复和解决问题的人去应付群众,不能派没有经验的干部去处置,不能等到群众闹得不可收拾时才硬着头皮去见。

二是关于消除事件诱因的问题。预防和平息群体性事件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消除事件的诱因上,靠压、靠哄、靠拖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上,正确决策、落实政策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治本之策。因此,要消除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一方面,在决策时和工作中避免伤害多数人的既得利益,千万不能老是打群众的主意,一定要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为衡量标准。同时,在政策原则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

三是关于防止事态反复的问题。大量事实证明,事态平息后的工作与事态平息工作同等重要,“重处置,轻善后”是酿成大事件的严重教训。因此,做好善后工作是处理好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环节。第一,对在处置中承诺群众解决的问题,要兑现政策,尽快落实,取信于民,息事宁人,不要久拖不决又闹起来;第二,要深入群众中做工作,消除误解;第三,对可能出现事态反复的不安定因素,要十分敏感,采取措施,及时化解。

第四篇:群体性事件工作总结

华工发[2011]56号

华池县总工会2011年开展群体性事件

工作总结

今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及时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华池县总工会把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对策、拟定预案,并积极地配合相关部门处置涉及我单位职能范围内的各类突发性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为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方案

华池县总工会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应急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了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明确了专职工作人员,落实了应急工作经费。把及时、稳妥地处置好各类突发性事件当作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前做好应对的预案,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落实责任,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二、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要求单位必须畅通信访信息渠道,及时掌握信访动态,保证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对重大信访隐患问题,要落实责任措施,果断进行处置。严格执行报告制度,一旦出现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迅速报告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同时上报县维稳办等相关上级部门,绝不允许迟报、漏报甚至隐瞒不报,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继续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天安排专门的信访值班领导,方便群众来 2

访,方便领导及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群众矛盾,及时处理各种上访案件。

三、排查隐患、妥善处置、防范未然

1、全力抓好应急处置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华池县总工会积极配合县维稳办、县信访局等部门,认真排查涉及各类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及时地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尽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的稳定。

2、认真开展隐患排查

近年我县在拆迁安置、双证办理、房屋安全、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信访案件、热难点问题较多。为避免矛盾激化,维护县城稳定,我单位多次召开专门的会议对有可能出现大规模上访、引发社会安定问题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组织人员多次进行排查和清理,并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稳控工作,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华池县总工会

2011年11月7日

主题词:群体性 事件 工作总结 抄报:县政法委 华池县总工会 2011年11月7日印发

第五篇:群体性事件演讲稿(定稿)

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思考

群体性事件在建国以来就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早些时期的社会矛盾绝大多数由涉及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具体利益问题引发,基本能够为基层党委政府掌握;但近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事件,参与主体大多是与事件无关且“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众。对一些不公平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无可奈何,使得他们一有机会就要发泄出来。这种社会隐性矛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公安机关及时预警、研判、处置的难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隐性社会矛盾的预警、应对无力,深层次原因是群众对一些基层政权已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往往出现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现有的规范难以发挥作用,社会个体缺乏对规范的尊重等期间。在当前的一些群体事件中,无论地方党委政府保持理性的克制态度,还是采取舆论引导,理顺情绪的措施,不少群众对此都持怀疑态度和对抗情绪,对社会公共行为准则以及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失去信心,甚至用各种激烈方式与政府搏弈。

在处理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措施得力,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若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使矛盾激化,则事倍而功半。现在我们特警支队主要处置的是集访问题,这是的群众进攻意识并不强烈,只是自己想向领导讨个说法,这是的我们不管从语言,动作还是语气上一定要做到随和但不失开导,只有给他们正确的引导猜不会引起事态进一步的恶化。

我谈谈自己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快速果断的处置非常重要。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及早介入,在群体性事件爆发初期使之得到控制或平息,缩小社会影响,降低危害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到达现场后要迅速采取果断的措施,避免久拖不决,丧失最佳的处理时机,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当然群体性事件参与人中多,涉及范围广,情况复杂,参与者的合理诉求往往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及时果断的措施并不是简单地打击压制,也不是一味的退让,而是以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快速行动,当机立断,占据主动。

其次,我感觉只要是出警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每次出警处置集访或者拆迁勤务时,我们其实对面对的群体和他们的危险程度没有充分考虑清楚,前些时候发生在江西一个农村关于征用耕地的事件,当地的群众和政府成对立态度,政府派出当地的防爆队,防暴队没有提前充分的考虑这次任务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导致到现场后被农民拿着铁锹把防暴队赶跑,一名民警严重受伤,队形被村民打乱丢弃警用盾牌若干。徐州南湖医院附近拆迁集体堵路群体性事件,由于民警对这次冲突激烈程度考虑欠全,导致奎山所所长当场被砖头拍晕。通过上面两个事例看出,处置群体性事件之前我们应该对冲突危险程度做充分的考虑,民警自我保护意识一定要加强,消除警力优势下的麻痹心理。

最后我认为处置群体性事件应该依法行政、教育引导为主线。群体性事件涉及面较大,处置时绝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做无原则的承诺,必须时时处处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依原则办事。切忌图一时之利,信口开河,甚至采取愚民政策,暂时息事宁人实则留下后患。特别是要正确运用法律手段,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不能无原则地推卸责任。,对此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以案说法,让绝大多数群众认识到暴力抗法的违法性,从而达到分化瓦解闹事者,孤立少数带头人中的目的。要正确把握群众的心态和现场情况,遵循“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疏不可堵”的原则,因势利导,慎重决策。

四大队一中队 郝明社

下载群体性事件(讲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体性事件(讲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体性事件及对策

    群体性突发事件及政治学对策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时期各种矛盾问题的综合反映,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挑战。 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代表性地揭示了......

    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

    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

    群体性事件处置

    用新理念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 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不能仅用传统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全新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置。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

    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

    大同市卫生学校群体性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为了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学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学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群体性事件问题

    群体性事件问题 现存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浅析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13级三年制《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卷 (开卷)班级__13机电3班__学号 __***__ 姓名_____李灿_ 成绩_______浅析如何应对群体......

    处置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职能已从传统意义上的确保公共安全、粗细管理社会向如何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方面延伸。近年来,公安部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

    环境群体性事件

    环境群体性事件 一、关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的情况通报 在环境形势处于“总体好转,局部恶化”的大背景下,有关环境污染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群众信访、群体性事件,成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