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翻译心得
英语翻译心得
经过三个学期的翻译理论学习,我对翻译有了很深的认识。以前总觉得翻译就是用正确的语法把特定的词语组织起来,表达流利就足够了,在前几篇练习中都是采用直译的手法,翻译出来的文章不但读不通而且逻辑不通,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翻译是有灵魂的,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翻译也是文化的交流。像纽马克说的,翻译是一门科学,艺术,技术也是一种品位。翻 译不是精通一门外语,借助于词典和工具书就能为之的事,缺少对原语文化的深人研究很难保证翻译的水平和质量。翻译要熟悉两种语言,悟出语言所具有的无比威 力,还要透过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从而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还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 境,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往往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模式。人类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 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原文读者能按作者所期望的那样,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去理解原文的全部文化内涵,而译者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传达信息、表达感情,他所面对的则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更容易误解的文化材料,因此“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文化人”。译者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谙熟它们的差异,才能找到契合点,最大限度地缩小原作和译者之间的距离,准确地捕捉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翻译的定义是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at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这里要强调一下“in the way that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就是要注重作者的写作手法,风格,意图。近代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高度的表达了翻译的理念。“信”,要使译文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就是要通顺畅达,要使译文 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要 能翻译出好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经过大量艰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有很大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博览群 书,通观世界,关注国内外时事。而当前我们正刚开始接触翻译,首先要做的是学好各种翻译技能,切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理论虽然枯燥但理论是实践的指 导,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翻译并发现翻译中的问题。
至于翻译方法,纽马克介绍了很多种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忠实翻译,地道翻译,但主要的是“直译”和“意译”,而“直译”要有限度,“意译”要有分寸,做到“直而不死”,“意而不曲”。直译科技 商业 工业 经济文本 新闻报导 会议记录.等表达信息的文章中,意译一般用在文学作品,演讲词,广告语中,当然在翻译中要两者结合。虽 然,现在我们的翻译还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然而使整个翻译篇章流畅,句子结构多变,用词恰当,是我们当前急需补上的功课。在翻译中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文化 因素,东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好的翻译应该符合一个语言环境,毕竟翻译目的是让看者能轻松地读懂文意并忠实原文作者的意图。
在翻译步骤上,首先要读懂文章,知道文章的内容,然后从一个翻译者的角度去分析文章,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从而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修改的实践应该占很大的比例,像老师说的,要把翻译后的文章反复的
读,要读起来流利的像自己写的。当然翻译时还要考虑翻译的意图,也就是读者群,一般来说读者群有三种,即专家,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根据翻译意图和他们的理解程度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中首先应该做的是加强自身基本素养。所 谓基本素养,是指翻译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即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应该具有高尚的“译德译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之外,译者必须具备 三方面的素养,即一定的英语水平、较高的汉语修养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这三方面的素养越高,越能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关于英语水平,应注意打牢基础,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最好能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训练同时并进,较之单攻翻译能更快提高英语水平。在汉语修养方面,应加强语 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的研修,多阅读、多写作、多练习修改文章。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要努力精通本职业务,多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经常阅览国内、外护理 专业期刊,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今后的翻译学习中要注重实践。不 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要提高翻译能力,无异于想学游泳却又不下水一样。当然,实践也要讲究科学性。初学者若无行家里手的指点,最好是先找一些难度切合自己水平且有汉语译文的材料进行翻译练习。自己的译文写成后同人家的译文相对照。先看看自己在理解方面是否准确,其次看看自己的表达是否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从中 找到不足。随着水平的提高,可找些比较简单的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进行翻译,以后逐步过渡到英文护理文献的翻译。坚持循序渐进多翻译多投稿,定会果实 累累。
在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翻译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作为英语专业的我们,学好翻译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学好英语,学好翻译,把中国的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传播向世界。
第二篇:英语翻译心得
翻译心得
作为一位毕业生,我在政府部门从事翻译工作已有三个月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对翻译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最初时,翻译只是我在学校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如今它已经是我的职业了。因此首先我应该一如既往地,甚至应该更加热爱这份工作。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它,才有可能在专业上不断进步。
说到技能,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认为表达和思维就至关重要。
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同事给了我一些材料,这些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材料,因此可以使得练习变得很有效率。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员,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如何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只是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
但是不论是表达抑或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这几个月以来,我的另一个很深的体会便是我的同事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说法,新的词汇,我觉得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成为优秀的翻译,我更应该时刻谨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向前看。
还有,作为翻译,语言只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而博学则可以为翻译工作提供坚实的知识理论的保证。在进行翻译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如果不去进行查找学习,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只翻出了表面,而没有把其中真正的内涵传达到。有时更有甚者,会闹出一些不应该有的笑话。所以在平时多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对翻译工作的一种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译员应该是一个博学的人。
第三篇:英语翻译心得
翻译心得
这学期,新开了一门课程——翻译课。作为一名英语的专业学习者,学习翻译很重要。在上这一门课程之前,我对翻译的了解仅仅只是单纯的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或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但在我接触这门课程后,我发现这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之前的翻译一般都是直译的,偶尔也会调整一下顺序来翻译。在英译汉中,我在句子中一旦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我第一反应就是查单词,找出最符合句子中的意思,就这样解决。如果翻译出来的句子的意思仍然不通顺,或者无法解决就会上网找答案,不会多加思考。在汉译英中,我的翻译水平感觉一直停留在初中的阶段,只会用最简单的句式,不懂得变通。所以总的来说,我的翻译确实很糟糕,也有很多不好的习惯。
10月份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11页的翻译材料,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我翻阅了一下这份材料,是有关莎士比亚的文章。一扫而过,有很多是我不认识的单词,而且,句子好复杂,也好长。当时,我连第一句话都翻译不来,所以我认为这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做。拿着材料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着手翻译,因为我想早点完成,不想拖着心里不舒服。但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我遇到很多问题。1.语句翻译不通顺。一句话中,单词认识,但是连成一句话,就有种牛头不对马嘴的感觉,翻译的一点也不通顺,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且,我翻译的有些句子,上文和下文毫无关系,搭不上边。2.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导致误译。由于我翻译的是有关莎士比亚的文章,而我对于莎士比亚的了解几乎为零。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需要查阅大量的背景知识,才能了解,这对于我来说有点困难,毕竟要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么多知识。
3.语句翻译有点死板,不懂得变通。我的翻译能力并不是很好,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都是把句子直接直译出来,所以翻译的很糟糕。4.单词生僻,不懂得利用上下文推测意思。在这次翻译过程中,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单词。我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单词,都是通过查字典来解决。但是也有一些字典上查阅不到的单词,网络上也找不到,我只能直接猜测意思。
5.人名、地名、书名理解不透彻。翻译中出现大量的人名、地名和戏剧名,但是我都是直译成中文,除了戏剧名可以在网络上查阅,其他都要靠自已去翻译好。
但是,总的来说,这次翻译我也获得了许多。在开始翻译之前,我是硬着头皮去做的。但是,翻译几页下来,我觉得很有趣。重要的是,每当我翻译完一页我都特别有成就感。有的时候我看着自己的翻译,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做的。虽然翻译的不是很好,但是我知道自己是在进步中,所以很开心。所以呀,有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瞧了自己,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
经过这次翻译的锻炼和这个学期翻译的学习,我才知道翻译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在中学阶段的翻译,只要把意思翻译准确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一名英语专业的学习者来说,这个仅仅只是最初级的阶段。现在,我们得在把意思表达准确的前提下,把句子变得更具有可接受性和相似性。
在翻译课程学习之前,我所知道的翻译方法就只有直译,但是在翻译的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几种翻译方法:重译法、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移法、词序调整法和分译法。下面我来一一介绍各种方法: 1.重译法有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明确,二是为了强调,三是为了生动。例如: “Ignorance is the mother of fear as well as of admiration.”在这个句子中,the mother of 需要两次翻译,是为了强调无知不仅仅是恐惧的根源,同样也是羡慕的根源。
2.增译法是为了使译文忠实表达原文意思与风格并使得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例如:“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holidays.按字面上的意思,他应该是“我在等待假期”,可是这样的翻译并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意思。所以他应该翻译成“我在等待假期的到来”,增加“到来”两字使得句子更具有传译性和可接受性。3.减译法是删掉一些可有可无的词,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句子的意思,有些句子使用减译法反而效果会更好。例如:“ A book is useful”,在这个句子中,虽然有了不定冠词“a”,但是,事实上,这里的“ a book”指代的就是所有的书,我们没有必要把定冠词翻译出来,不然就理解错了原句。所以直接翻译成“书是有用的”即可。
4.词类转移法是在保证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译文需改变词类。例如:“we are enemies of all wars,but above all of dynastic wars.”在这个句子中,enemies 作为名词使用,翻译成“我们是所有战争的敌人,但是这样的翻译觉得很奇怪。我们可以把enemies 这个名词,翻译成“我们反对所有战争,尤其是王朝战争”
5.词序调整法是在翻译过程中把词语的顺序颠倒。例如:“we ate to our heart`s content at her home last Sunday.一般翻译中。按照中文的说话习惯,我们习惯把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放前。所以可以翻译成:上个星期,我们在她家尽情地吃了一顿。
6.分译法是为了使译文忠实、易懂,有时需要把一个长句译成两句或者更多的句子。
我们这学期学了6种翻译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运用每一种,这个依句子而定。但是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翻译方法需要多加强学习和锻炼。总而言之,所有的翻译方法是为了使翻译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知道自己的翻译能力不是很好,所有我需要提高我的翻译能力。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我认为所有的译文都具有想通性,汉语底子,其实远比英文更重要,汉语不过关,英语学不深、参不透的、如果汉语都学不好,英译汉的译文几乎不可能做到行文简洁、凝练。例如:Mr.Langley was good-looking and gentleman-like.在这句话中,如果直译就是朗力先生长的很好看,而且像绅士一样,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汉语的四字词语翻译的更好—朗力先生相貌堂堂,彬彬有礼。这样的翻译给人的感觉不仅词语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2.准确理解译文意思,准确表达原文想法。例如:这里有两句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思想”“破除迷性,解放思想”。这两句话中都有“思想”一词。一看到“思想”两字,我们大脑第一反应的词就是“thought”.但是事实上,“thought”并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想要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就需要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在第一话中,这里的“思想”表示“想法”会更为准确,所以翻译成“idea”会更好。第二句的“思想”中指的是“人们心中所想的”。所以翻译成“mind”会更为恰当。
3.记单词要记住多种意思,同义词之间需要多琢磨,找出差别。例如:He was a good sailor 此句中sailor 一般的意思是水手,所以很多人可能会翻译成“他说一位好的水手”。但是事实上。A good sailor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很少晕船的人。像这样的单词和短语就需要我们多加强学习,提高翻译能力。
4.学会运用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翻译有许多技巧和方法,但是学会运用他们是很关键的。就像削苹果一样,我们有了水果刀,但是如何利用水果刀把一个苹果削好很重要。方法技巧和方法就好像这水果刀一样,并不是有了水果刀就可以把苹果削好,这需要我们多加练习。方法也如此。
5.遇到好词好句可以背诵下来。我们的学习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经验,我们才能进步。我记得老师曾说过一个词“雨后春笋”,他是这样翻译的“spring up at mushroom”,因为外国没有笋这个东西,所以就用蘑菇来代替了。我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下来了。总而言之,学好任何东西都是有方法之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多加锻炼。所以提翻译能力也是如此。就像这次的莎士比亚的翻译一样,就是一个很好锻炼。我们要多翻译一些对我们翻译能力有帮助的材料,这样我们才可以学的更好。
第四篇:英语翻译心得
英语翻译心得
我们不是专业的高翻,但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翻译也是常常头痛的事。不管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有很多东西要翻译。讲一讲我的翻译心得。
先说说短句翻译吧。这些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对讲究的就是用词的准确。因为这些短句没有从句,没有长句需要理顺关系。所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最最重要。我们平时有很多词其实都是顺着自己的习惯说出来的,但是并没有考虑过这个词的出处,背景,语法等等。但是翻译的时候,如果你不考虑这些,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很有误导性,把一个意思理解成了另一个意思。因为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不同,它的字词少,一个单词包含的意思非常丰富。有时1000字左右的汉字,翻译成英文只有500个词,由此看出,英语词汇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所以,平时就要积累很多词的一些特点。比如某个词它的背景,适用于哪种情况,如何搭配,变形有那些等等。可能有的人就会想,这不累死了。本来背单词就非常恼火了,还要记这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就我们平常而言,大学生和研究生,要求的单词量虽说是8000左右,但是这里面核心的,经常出现在各种考试,报纸,杂志,书本上的常见有重大意义的词不超过150个。我们很常见这些词,如果认真的话,常常有,诶这个词又来了的感觉。这些次往往是些形容词,动词。名词主要是我们社会流行的词,这些次很显然要简单的多。这些形容词,动词表示的意思很常见,又很传神。所以,常常被用来使用。这样看来,是不是要简单好多了。不过,收集这些词汇的时候应该多加归类分别。比如大类可以分为形容词,动词。再分下褒义词,贬义词,或者说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再往下分哪种搭配类似。比如都是形容词都是只能接名词,从句的。有的形容词是不能接动名词的,把它归为一类。这样找起来,记起来都非常方便。而且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个是词,也是短句翻译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东西。其他就是诸如时态,词语先后排列了。这些是基本要学的,也很好掌握。但是真正传神的,就是看你词用的好不好了。再说说长句翻译。长句翻译是最常见的。特别是专业翻译中。很多考试也最喜欢考长句翻译。因为一般专业文章中,长句最符合叙述习惯。但是很多长句翻译,人们觉得很难。比如说汉译英。汉语一长句,要转述成英文,一看到就觉得无从下手。那么长一句,挑词语都是次要的,关键是不知道该用那些语句顺序,哪些连接词,或者说是虚词连接起来。一想到那么长,心里就觉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就要理清思路。首先,找到句子的整体意思,比如说是递进,转折,或者是并列关系。找到这个关系后,就知道该用哪些连接词,哪些词串起来。然后再看这些动词,是该用那些类型的,知道类型后,就考虑词和词先用哪个后用哪个把它放置好。比如有几个动词的时候,有的词肯定是用第一动词,那么其他动词该如何放,用哪种非谓语形式,如果还有形容词,介词,副词,顺序是放在动词之后,还是放置在动词之前。怎么放符合你想表达的意思。比如副词如果放在动词之前,就是一般的陈述语气。但是放在动词之后,就属于倒装,有强调或者其他意思。这个时候就要思考该如何放置。如何连贯,通顺的表达作者的意思。最后,只需要把连接起来的句子多读几遍,略微修改即可。而英译汉就要简单些。不仅因为我们是使用汉语的习惯,还因为英语更简单,词语少连接起来非常快速。英语每个词排列好表达的意思只需要连接起来,就可以翻译出来。翻译时,首先找关键词,依然和汉译英一样,找到动词,连接词,虚词等等,找到后大概的倾向就可以看出来了,然后再把关联的词语比如说动词后面接的词,动词前面的词翻译出来,基本上就可以连接成一句话了。最后依然也是需要调整叙述的前后,让语句更加通顺。
最后说说从句翻译。从句翻译最关键的就是看出来自这是个什么从句。有的人翻译半天,应是不知道这句话讲的什么。老是搞不清楚意思。其实就是没看出来是个什么从句。的确是看到了5W1H,但是指的是什么,是不清楚的。这个时候,解决的办法就是看这个W或者H前的词或者句子。如果前面的句子是结构很清楚,主语,谓语,宾语等等,那么这个句子还有两种情况,完整的意思,或者意思不完整。然后你就会发觉,完整的到好办,意思很清楚,那不完整的分不出来是什么句子了。这个时候,我们先来讨论最复杂的那种情况,不完整的时候,我们连它本身缺什么都不清楚,因为我们知道每种从句在前句充当的成分是不一样的,而每种句子的成分也有很多种,可以是主谓宾,也可以是主谓表,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放开W和H不管,直接读后面句子的意思。这个时候读句子的关键是读到每个词做的成分,而不是关系。不管它是转折还是并列什么的。关键是首先翻译出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找出是那种结构。有哪些词做的哪些成分,找到过后,理一理再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前后关系又是什么。这样子就清楚了句子的意思,从句的结构,再和前面的主句联系起来,加上W和H,看看把后面一个从句的意思看做一个整体,和前面的句子连起来,它整个的充当的什么角色,自然就会很清楚是什么从句了。
其实翻译英译汉比汉译英整体说来要简单些。因为我们呢毕竟是汉语思维。转化来比转化出去容易得多。但是无论是翻译哪种句子,只要我们平时多练习看,多积累词语,多掌握句法,句子的结构组成,自然翻译不在话下。
第五篇:英语翻译实习心得
翻译心得
此次翻译实习中,我主要负责翻译的是小说If only tonight 里面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四页内容。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领会到了两点,一是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二是合作的重要性。首先,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有是该活动的结果,它是融理论、技能、艺术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然而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做好翻译要求个人的素质非常高,作好专业资料的翻译,需要有外语、母语和专业方面的雄厚的功底,还要有缜密的思维习惯,当然,这是我们这些接触翻译不久的同学来说难度挺大的,但是我们仍能从中收获颇丰。翻译质量有两个基本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符合原文的本来意思,就是要忠实原文,既不能随意增加原文中没有的意思,不能添枝加叶,也不能缺斤短两,随意删减,既要透过字面意思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又要避免东拉西扯,脱离正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第二个标准是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也就是所谓的“达”,句子要通顺流畅,不能生造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所谓的文笔。应保证任何业内人士都能够看懂,不能象有的人翻出来后连自己都看不懂。在此次翻译实习中我们也是领悟到了这点的重要性,大家翻译完后集中在一起,大家互相阅读,找出翻译不通顺或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再一起研究、讨论,最终完成整片文章的翻译。
一、翻译中遇见的错误
1、脱离上下文,理解错误
在汉译英的时候,由于对篇章内容的整体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脱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孤立成单个部分来看,导致所翻译的句子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
2、逐字翻译 翻译时,通过谷歌或者百度在线查阅一些不懂的字词翻译,把汉语对应的英语词汇搬出来,而没有用英语将原文的真意确实、生动地表达出来。
3、受制于原文词序及原文词量,译句呆板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句子成分以及词序的排列经常是不同的,如果要翻译成比较流畅合乎汉语表达规范的句子,需要把句子在前后次序上加以调整,有些句子则需要增词或减词以符合文章的原意。
4、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翻译作为语际交流,不仅仅是表层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背景有高度的敏感性,应认识到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相辅相成的固有关系,留心积累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否则译出来的句子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二、基本解决方法:
1、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如果没有理解原文,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再漂亮也是徒劳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对语言现象、逻辑关系、原文所涉及的事物等几个方面的理解。可以通过对上下文句子的理解,把句子中的一些生词、词组、惯用法具体含义的选择缩小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境地的转折连词或者是语序的位置都要考虑怎样放置才是适当的位置。
2、进行句法结构分析
先对句子的语法成分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进行这种分析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长的句子是非常适合的,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边看译文边翻译,译到一半译不下去的现象。英语句子受严谨的主谓框架结构和严谨的时态、语态等曲折变化,以及复杂的从属结构和丰富的非谓语及介词短语等表达手段的影响,可以变得非常繁复,盘根错节,句中有句,形成多层次的“葡萄式结构”,而汉语多散句、紧缩句、流水句或并列的复句,形成层次不多的“竹节式结构”。因此,汉译英时常常要打破汉语的“竹节式结构”,化为英语繁复的“葡萄式结构”,这在句子内部的顺序上就需要做一些调整,否则会造成译文的不通顺或晦涩难懂。
这次翻译实习的另一重大收获是我们培养的团队意识。在不懂如何翻译某句话或者段落时,或者与自己的队友互相讨论,或者通过翻译相关书籍,或者借助网络使翻译变得通顺。总之,这次实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