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组书记对中心组理论学习建议
党组书记对中心组理论学习建议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理论学习的“风向标”、“排头兵”和“示范班”,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成效,我提出4点建议:
1、定制度,列规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心组学习要以《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为指导,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明确学习内容、形式、流程等,以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学习。
2、定计划,列目标。每年年初,要制定中心组学习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全年学习的指导思想、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具体要求。根据计划,列出每次学习的具体篇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习讨论的主题、党课的主题和发言的主题等,充分体现真信、真用、真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应结合最新的中央精神、时事政治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扩充和完善。
3、有集中,有扩大。在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等实际情况,扩大参与学习会的人员范围。扩大会要把学习理论同研究当前职工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工作和决策的思想武器,成为推动支行科学发展、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4、有精益,常改善。要将精益理念引入学习中,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保证会议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方式、完善学习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强化问题导向,将学习同研究解决支行工作中的问题、强化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支行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转化为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实际成效。此外,还要按照上级行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习考核的有关精神,逐步形成一套注重实效的考核办法,确保考核到位。
第二篇:中心组理论学习
中心组理论学习记录
镇党委中心组第二季度共集中学习3次。
4月11日,镇党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共扬州市委关于制定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英杰专门对临海市“十二五”规划作重点解读,并就本镇“十二五”期间如何按照市“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中心发言,镇党委书记王加人主持会议。
5月16日,镇党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省委宣传部编写的《2011年党员读本》第三章主题内容《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镇党委副书记谢民重点传达了省委全会主要精神,并对全会通过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目标、要求、战略重点、主要任务等作了重点解读,镇党委书记王加人主持会议。
6月22日,镇党委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90年学习读本》第三篇主要内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镇党委组织委员胡美丽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个阶段历史(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重点阐述并结合本镇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和发展变化谈了自身体会,镇党委书记王加人主持会议。
第三篇:党组书记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的讲话
党组书记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的讲话
刚才,市委党校×××同志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作了一个很好的辅导报告,×××同志、×××同志、×××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提交了书面发言。总体感觉,大家对这次学习高度重视,准备充分,质量高、效果好。
一是选题精准,主题突出。
在向贫困发起全面总攻的关键时刻,我们专题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脱贫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抓住了当前最大的政治和最紧要的任务,体现了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学习深入,研讨深刻。
从几位同志的发言和提交的书面交流材料看,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都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学习,并且能够紧密结合实际消化吸收,迅速地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全国的总体动员,具体到一个市、一个县和乡村基层,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地、准确地、有针对性地抓好任务落实。今天的研讨交流,大家都能很好地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这一好的做法,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三是形式灵活,效果良好。
这次专题学习,既有理论辅导,又有交流研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谈认识、谈体会,有利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一步了解下情和乡村一线的实际工作,加深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更好地启发工作思路,不仅是一次很好的理论学习方式创新,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习质量和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学习本领放在增强党员干部“八种执政本领”之首(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提出“要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充分凸显了学习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局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带动党员干部把握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创新学习方法,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同时,与新时代理论武装的新要求来衡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有的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学习制度坚持得不经常,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学习形式单一,方法陈旧,集中领学多,专家辅导和交流研讨少,学习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有的就学习抓学习,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不够紧密,学用“两张皮”现象突出,没有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照,加以改进。
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谈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筑牢理论武装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基石,作为解决党员干部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廉洁问题的治本之策,作为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践问题的“金钥匙”,持续不懈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做文章,在深学细研、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始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及时跟进学。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必学、最新指示必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必学,自觉对标对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列出专题学。有计划地设计学习主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研究,一个重点一个重点突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学透、学具体,既提高理论素养,又增强政治能力。
要全面系统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结合起来,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不断提升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增强担当作为意识。
二、要突出示范引领,完善制度立好规则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形式,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有效途径。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水平,充分发挥理论学习“风向标”作用。
要强化组织保障。站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执政本领的政治高度,全面加强对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研讨交流一次。
要示范引领带动。党组书记作为组长,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带头学,亲自审定学习计划,定期主持召开学习会议,并对学习提出明确要求。要带头树立良好学风,坚持开展自学,联系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学习体会、理论文章,带头学习研讨发言,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要带头上党课,进党校上讲台,下基层搞宣讲,为其他成员和党员干部作出示范。
要完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学习档案,严格评价考核,抓好结果运用。建立学习笔记定期调阅制度,党组书记要及时督促过问和准确掌握学习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扎实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季通报制度,定期汇总通报学习情况,对达不到学习要求、重点必学内容未学、学习质量不高的,及时督促进行补学。
三、要创新改进方式,提高学习质量效果
目前,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通常采用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交流、专题辅导等几种学习形式。我的理解是:个人自学看党性,集体学习看时效,研讨交流看深度,专题辅导看视野。虽然我们理论中心组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但是,从适应时代变化和形势需要来看,我们的学习形式、载体还比较单一,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要创新学习方式。在全面抓好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的同时,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情景式现场学习,打造“开放课堂”,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放在脱贫一线、基层单位、监管一线,组织开展观摩学习和交流研讨,切实解决好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丰富学习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重大学习专题,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实行上下“联学”;对一些职能相近、领导干部人数较少的部门,探索实行左右联学。同时,要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活动,推动“学习强国”平台由线上学习向线下活动延伸,不断拓宽学习路径,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动能。
要改进学风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每年要自选题目,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形成1-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更好地指导推动各项工作。
四、要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学习成果转化
理论武装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要联系实际学,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们既要保持求知的欲望,更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理论学习和党的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解决好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和工作问题。就当前一个时段而言,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要把理论学习与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结合起来。
严格落实省委《意见》《指导意见》和市委《实施方案》,扎实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深入查纠思想差距和工作不足,严肃进行整改落实,进一步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增强底线意识、政治意识,把准思想理论的“定盘星”,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二是要把理论学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
把重点放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市场监管、新发展理念等重要论述上,精准把握中央要求,全面摸清基层实情,以超常规的举措,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三是要把理论学习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
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多倾听群众呼声,多反映群众愿望,紧紧抓住营商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监管等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四是要把理论学习与推进科技创新结合起来。
这既是我们发展的短板、工作的短板,也是领导干部知识储备的短板。今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认真学习信息化、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追赶时代发展浪潮,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今天,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和研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相信通过这次专题学习,大家对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起了脱贫攻坚总攻令,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行动指南。目前,全国都在按照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层层挂牌督战,推动任务落实。
总书记强调,“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国扶办调研时对这一问题再次提出明确要求:
“挂牌督战是为了‘战’,如果层层‘督’而不是层层‘战’,就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无论哪一级来“督”,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沉下身子去“战”。在脱贫攻坚冲刺的最后关头,希望全体干部精准理解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咬定目标,铆足干劲,一鼓作气,攻克堡垒,坚决完成时代重任,努力交出满意考卷。
第四篇:中心组理论学习笔记
中心组学习笔记一
时间:1月31日 地点:局会议室 参加人员:班子成员
学习内容:依法治国专题讲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作为治国之道,必然要求依法行政。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最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联系最经常,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农业是否增产,农民是否增收,农村是否稳定,关键的体现在于是否有依法行政。而在当前,依法行政难已成为乡镇行政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结合自己在基层的工作实践,本人认为目前依法行政存在主要问题有:
1、官僚本位主义观念强,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造成依法行政难的主观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高度官僚集权制度,使人们形成了牢固的权力本位观念,权力崇拜意识、权大于法的思想还在影响我们。一些地方少数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上,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办事,定指标、下任务、做决策不注重科学性、合法性,而以“摘官帽”、“一票否决”等手段强制推行“长官”意志,下级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忽视法律,采取一些非法的行政手段,进而造成工作失误。
2、法制不完备,体制缺陷是造成依法行政难的客观原因。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中,还没有能够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点在基层表现得尤为明显。责权不一致,不能不给依法行政带来很多问题。此外,在行政执法机构设臵上,乡镇政府出现“空档”,目前,在乡镇一级政府中还没有设立行政执法机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乡镇政府就没有行政执法权,试想,作为一级基层政权,如果没有行政执法权,那么要依法行政又谈何容易呢?
3、监督机制滞后是导致依法行政难的外部因素。历史经验表明,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对于促进乡镇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监督力度仍然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同时,总体监督机制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那么,我们将如何在乡镇基层中推进依法行政呢? 首先我们要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法治就是指法律至高无上,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必须遵守,一切管理都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政命令、长官意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人治思想在广大干部思想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转变观念,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坚持依法治理社会,依法管理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方面,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作。
其次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作到依法行政。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知法、懂法、守法就更为重要和更为紧迫了。只有领导干部大大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方略,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为群众当好家,服好务,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
再次是要落实行政责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责任如果落实不到位,行政权的运行就得不到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要落实行政责任制,关键是要明确乡镇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落实行政责任制还必须与每个领导的个人责任挂起钩来,追究其个人的具体责任。
最后是要强化监督机制,推动乡镇依法行政。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臵于严格的监督之下。一是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二是要加大其他外部监督的力度。启动内外监督机制,使之起到推动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自觉依法行政的目的。
总之,乡镇人民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乡镇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问题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但是,依法治国既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我们能够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循序渐进逐一解决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逐步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乡镇依法行政,把基层的事情办好。
中心组学习笔记二
时间:3月28日 地点:局会议室 参加人员:班子成员
学习内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会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臶,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臶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
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又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
长官意识,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大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种现象不改变,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引导各级干部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我们必须认认真真讲法治、老老实实抓法治。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练虚功、摆花架,只是叶公好龙,并不真抓实干,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大的危害,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对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谁,只要违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允许出现执法和司法的“空挡”。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
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
独树一臶。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中心组学习笔记三
时间:4月25日 地点:局会议室 参加人员:班子成员 学习内容: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的四种新常态
许多分析家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点就是增长速度的逐步下降,以及债务水平的逐步调整。在我看来,这些分析不一定全面,原因在于这些分析过多地关注宏观经济的表现,而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些内涵,即哪些潜在的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将决定中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表现。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将有四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1.新旧增长点的拉锯式交替
这将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中国旧的增长点有两个,一是出口,二是房地产,它们将会逐步地、有一定反复地退出。其中,出口的增长将直接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而出现各种波动和反复。总体上讲,因为中国经济的体量在不断增长,而世界市场将难以支撑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所以,出口以及贸易顺差占中国 GDP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波动的。
在中国城市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大致得到满足这个大背景下,加之金融市场的调整使得百姓的投资回报率上涨,房地产增长也会出现波动式的下降。这些旧增长点波动式的下降,将与新增长点不断波动式的上升,为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带来阵痛。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有三个:第一是长期性的、公共消费型的基础建设投资。这些投资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空气和水污染的治理等。第二是各种生产能力的转型和升级,包括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的升级。这也不可能是线性的、平稳上升的,一定会出现波动,这与资本市场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密切关系。第三是居民消费,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是每年上升0.7%,目前已升至 47%左右。
问题的关键是,旧增长点的退出是波动性的,新增长点的发力也不是平稳的,因此,未来三五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出现波动。这种波动与中国传统的宏观经济波动不同,传统的宏观经济波动更多地来自总需求的波动,包括投资需求的波动,因此政府需要经常性地踩刹车,通过各种政策和行政手段来应对。而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波动的本质是新老增长点的交替。这种交替将不断导致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宏观政策在这段时间的基本主题将是稳增长,采取各种措施来为新增
长点催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的投入,这种投入从一定程度上讲显然需要政府来主导,这也是政府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经济由于国民储蓄率高企,所以目前高达 200%左右的债务/GDP比例还会提高,所谓的去杠杆率的进程短期内不会到来。高储蓄带来的高杠杆是合理的,关键是结构,有政府担保的长期债务大有必要提高。
2.渐进式的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二个表现事实上已经出现,那就是潜在的、渐进式的,并没有完全被观察者所识别的结构调整。这种结构的调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工资率的持续上涨,尤其是蓝领工人的工资上涨,其背后的原因是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殆尽。与蓝领工人的工资以两位数上涨、明显超过名义 GDP增长速度形成对比的是,总体上资本的收益率在下降。事实上,当前中国已经处在资本成本较高的阶段,这种实际利率在3%以上的情形在改革开放年代并不多见。相信经过下一轮改革,实际利率又将会下降,毕竟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是高国民储蓄率。就算按照目前的水平,蓝领工人劳动工资上涨已经带来了资本取代劳动力的趋势,各行各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比重。伴随着资本取代劳动力,资本积累将会加速。
第二个悄悄推进的结构调整,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除特大型城市外,户籍已经基本放开,中国的劳动人口将实现60年来的第一次自由迁徙。今后,中国经济的区域布局将超出行政规划的约束,呈现各城市、各地区竞争高质量人口的格局,中国的经济地理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一进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极为深远。
第三个结构调整也已经开始,那就是居民消费的比重、服务业的比重均不断上升。而且,服务业不只是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物流、配送、电商、金融 服务等消费性服务业。劳动就业的主要流向也在服务业。
3.改革的艰难推进
这也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本轮改革的决心和目标以及覆盖面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改革的阻力恐怕也前所未有。与前几轮改革相比,当前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改革动力的缺位。
改革的动力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层推动改革的能量。这种自上而下的动力现在非常充足,中央特别成立了全面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但问题是,本轮改革中,基层政府与国有企业显得比较被动,整体上缺少创造力,能量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一些官员激励不足胆小怕事,不愿冒头,担心改革引发矛盾,从而导致对自身历史问题的调查和追究。
目前经济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三大改革,第一是金融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目前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所以进展相对顺利,利率市场化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有可能基本完成,民间资本创办的银行已经开始布局,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第二是财政体制改革,目前处在规划中,重点是完善税收体制、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得到推进。第三大改革,是大家众望所归但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地市场化,在于把国企与政府进一步地分离,在于国企要进一步地资本化运营,但是目前这些方面的探索远远不足。总
之,艰难的改革将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4.国际经济领域中国要素的提升
过去30年以来,中国基本处于接受国际经济规则、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大进程中。但时至今日,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万吨巨轮”,由于国民储蓄率高企、资金雄厚,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投资国,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企业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因此,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已经成为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不仅中国经济要进一步接受国际规则的要求,提升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不断通过各种运作让国际社会接受自己的一些基本诉求。比如,参与创办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以此来改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国际规则的接受者,而逐步变成了一个积极务实的行动者,通过对国际经济秩序提出改革意见,让国际社会更好地接受中国经济的存在。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总之,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与世界都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塑造新的中国与世界大格局的过程。认真分析、抓住机遇,是中国经济的所有参与者需要学习的必修课。
第五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范文模版]
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思考讨论内容
辅导发言:黄肖忠
牙春荣
于长松
讨论题目: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弘扬和发扬广西精神和拔群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依然不足,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建设。伴随着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不到位、经济缺乏、人才不足、导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开始显现。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此外,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改革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都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因此,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就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弘扬广西精神活动,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团结和谐的模范。长期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我们要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讲团结、重和谐、求合力,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团结,进一步开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二、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爱国奉献的楷模。爱国奉献是广西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富民强桂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艰苦奋斗,淡泊名利,自觉奉献,报效国家,让爱国奉献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
三、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开放包容的榜样。长期以来,广西人民有着自信豁达、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创造一流业绩。
四、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创新争先的先锋。创新是广西破解又好又快发展难题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始终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在工作思路上不断创新,使创造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使思想的翅膀在渴望中飞翔,用与时俱进的广西精神推动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韦拔群烈士是我党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
一、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百色起义重要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右江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韦拔群作为农民领袖、革命英雄和优秀共产党员,一生投身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提出了“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响亮口号,以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和无私无畏的革命勇气铸就了永恒长存的“拔群精神”,这就是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忧国忧民、心系群众,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
韦拔群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通过学习研究韦拔群精神,以拔群精神凝聚人心,引领发展,使政治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让大家都来关注老区建设,关心老区人民,支持老区发展,扩大老区影响,为老区发展献计献策,开创老区发展新局面,为老区建设赢得发展机遇,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良好发展势头的目标。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光荣传统,发扬革命精神,树好政治品牌,充分发挥拔群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韦拔群精神的研究水平,丰富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