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6: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

第一篇: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

每天,都在期待,都在等待,期待第一缕阳光的撒下,等待第一片花瓣的绽开。

每天,都在害怕,都在恐惧,害怕最后一片叶子的落下,恐惧最后一朵花的凋零。

我们,都在逃避些什么,逃避未知的磨难,逃避已知的恐惧,逃避无边的绝望,逃避蔓延的别离。

花儿开了有落时,树叶落了有长时,眼泪落了有笑时,伤口裂了有愈时,我们的班级裂了,还有愈合时吗?

分道扬镳,分离在夕阳西下。

离别是一根针,划过我们的友情,四分,五裂,只剩下焦距的目光,还是依依不舍地黏在一起。

毕业的结局,是六年注定的结局,六年来的打打闹闹,至今记忆犹新,我还记得,当初你划伤了我的手指自己却心疼地流眼泪,那次他和我骂架之后和好如初。

好兄弟,好闺蜜,再见咯,不要哭鼻子,我会如当年一样笑话你,那本厚厚的同学录,在三年后,会不会已经布满尘埃,就如我们的友情一样。

我知道,我们还是在,不可避免地,逃避着离别,逃避着泪水。

这些逃避的日子,让我们好好记住彼此,记住这些年彼此的音容笑貌,就算将来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至少在这懵懂的小学青葱时光,曾经有过那么纯真的友情,那么清澈的泪水,致我所有的小学同学,这些年有你们真好!六年级:寂小熊

篇一:劳动与逃避 五年级作文

劳动与逃避

都说要“笑对一切”,但在劳动的时候,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因为我一直认为,劳动真辛苦,怎乏味。但在一个不平凡的上午,我却改变了对劳动的看法------“好日子,还日子------”我手捧着满分的期末卷子,哼着小曲儿,一蹦一跳地出了教室们。就在这个时侯,一双手拉紧了我的书包,把我拽了回来。“要值日,你这个组长还跑了?”只听见耳边响起了一个不协调的声音。唉,偏偏轮到我值日,真是烦!我不情愿地拿起扫把,无力地一扫,垃圾倒是没扫到,扫把差点弄坏,桌子发出“刺啦”一声刺耳的声音,吓得我心惊肉跳。我的眉毛快皱成了小老头,心里打起了小算盘:逃了?怎么样?对,就这么办!

我的心里有个妙计。我拿起抹布,装模作样地“惊叹”:“唉,窗户这么脏,我去接水擦一擦!”于是,我走出教室,假惺惺地拧开水龙头,装作认真的样子。然后,我悄悄地走出卫生间,把抹布撂在窗台上,拔脚就跑,也不管后面人再怎么喊叫,都不回头了。反正也没有值周,老师也不会骂我的!我心里这样想着,走到了校门口。

走着走着,猛然间,我的耳畔响起了开学时老师那熟悉而又温和的话语:“我们任命***同学为卫生小组长,好吗?”我还响起了班级公约上那行醒目的大字:组长要起好带头作用------我的脸顿时红彤彤的,心跳得快极了:作为组长—

—老师最信任的同学之一,我又怎能带头逃值日呢?我羞愧极了,撒腿向教室跑去。果不其然,在我的“带领”下,他们都溜得没了影,我也只好自己打扫整个教室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呀!

也只好这样了!我没有不情愿,反倒一边哼着“劳动最光荣”,一边扫着地,扫把在轻快地舞着,我也快乐地笑了。我望着还未扫净的“半成品”,突然觉得,劳动也是这样快乐------篇二:以面对为话题的作文

以面对为话题的作文

逃避很简单,面对却不容易;死亡很简单,活着却不容易;失败很简单,成功却不容易;放弃很简单,选择却不容易;怎样才会成为真正的人?

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路途上总会有风刀霜剑,总会有荆棘遍野,我们要学会面对这些,要知道成功的捷径就是沿着一条道路义无反顾的径直走下去。

项羽是不会面对的,当四面楚歌,拔山盖世的力气无从施展时;当香消玉殒,霸王之泪在一瞬间滑落时;当被围乌江,发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感慨时;当亭长劝渡,夕阳正红,风吹草动时,他本可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他放弃了面对现实,选择了逃避,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化作剑锋的一抹殷红,他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人。当他简单了结自己的那一霎那,成功就再也与他无缘,他永久的失败了,也给后人留下一个千古遗恨。

而司马迁却选择了面对。当本为宽武帝之心而被定为迕上时;当家无余财,不能赎己之罪时;当生死一念,含羞忍耻接受极刑时,一死了之是何等容易,但他却为《史记》而活了下去。当做出这个伟大选择的那一刻,成功的订单已为他预备。他选择了艰难的活着,放弃了简单的逃避。他勇敢的面对世人的鄙夷,面对苟且偷生的谴责,面对不伦不类的处境,正如他自己所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居则忽忽若有所闻,出则不知其所往”,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书写着一部传奇。他虽然受如此极刑,但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大写的人字,看到了他面对的智慧。他成功了,《史记》成了传世的经典,他自己也从一个无名的史官成为一代史学大家,在人类的历史上写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

项羽逃避,迎接他的只有死亡和失败;司马迁面对,迎接他的是生动与成功。一个虽四肢健全,英武过人,但精神领域却缺失了一角;另一个虽是残疾之体,但身上却闪耀着恒久的光辉。这便是逃避与面对的区别。

让我们以史为鉴,学会面对。

在逆境中成长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费用多,开车时间费,对于视时间如金钱的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有任何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使人麻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

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志;把阳光中在生命的路旁,以信念为笔,以意志为纸,书写自己人生的浩然长卷,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人生并不只有欢乐愉悦,也有痛苦挫折。大海茫茫,百舸争流,不拒众流方为沧海;芸芸众生,人生无常,不被艰难困苦所吓倒方显英雄本色。

终有一天,坚冰会消融,因为阳光在闪耀;

终有一天,绿草破土而出,因为春风正拂过;

终有一天,彩虹重挂天际,因为乌云已消散;

终有一天,受苦心灵也会度过苦难之河,因为坚强的舟楫在划过。

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一笑而过,是失败后重整旗鼓,努力拼搏的豁然。

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一笑而过,用信心去创造人生的大舞台,用毅力去摆渡人生的航船。人生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不要让他们阻挡了我们前进的路,用坚强和汗水做一把劈荆斩棘的利剑,自信的走到路尽头,因为那里阳光万丈,那里有美丽的春天!

面对生活中的困扰

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无忧无虑的生活慢慢离我们而去,迎接我们的则是大大小小的烦恼和困扰。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所以我们要学会排除烦恼和困扰。首先,我们不可以被困扰打败以致一蹶不振,面对困扰,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放松自己的心情。一个人随意走走,或是独自做一些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正是陶渊明的闲情逸致吗? 我们可以松弛,但是我们不能松懈。如果我们一直逃避问题,我们就会在虚幻的快乐中迷失自我。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要勇往直前,迎战一切困难。

怀才不遇,这是千里马遇不着伯乐的困扰。自古以来,多少人有着报效国家的伟大抱负而又怀才不遇呢?他们苦读圣贤书换来的只是一首又一首的怀才不遇诗,我们的困扰在他们面前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如此大背,我们应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边疆战场上士兵的困扰。士兵们久战沙场,生死悬牵一线,心中无限思念家人。

我们的困扰在他们面前不亦悲乎?连场战争,身心疲惫。王昌龄振奋人心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鼓舞了上下千古所有为国奋战的士兵。是的,我们应该继承王昌龄的这种决心。

思贤如渴,这是刘备的困扰。刘备一心抱有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可是乱世初期,他身边的勇谋之士甚少,心如焦焚。我们的困扰在他面前就仅仅是九牛一毛了。刘备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师。为一介布衣屈尊降驾,这是一位王室成员为解除困扰,兴复国家的执着。我们应该学习刘备这种执着的信念。无可否认,他们的困扰都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所以我们又可以找什么借口退缩呢!

生活并不因为一次两次的不如意而变得暗淡无光,倘若生活一路是一帆风顺,那岂不是另一番困扰吗?正因为生活有顺心,亦有不如意,生活才富有激情,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佳作示例: 或许放弃不是错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不是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战都以失败而告终。看到的是尸横遍野,听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难道还要继续征战吗?难道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吗?不,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容地走出来。她放弃了玉砌雕栏,放弃了锦衣玉食,放弃了金帛玉缕,在漫漫黄沙中,虽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苦,但她仍深感欣慰。因为她深知她这一去换来的将是民族的安定与团结,她将看到人们过上闲适的生活。选择放弃荣华富贵,她一生无悔。

岁月悠悠地流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想起他的一生经历,曾有过多少次的失败?想起的一生经历,他又曾放弃过多少次?曾记得,他在做彭泽令时,对下属说过:“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与腐朽的官场水火不容。他没有再坚持下去,他选择的是放弃,放弃了功名利禄,去过隐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对人生,吟酒作诗,度完了余生。或许,适时的放弃不是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发芬芳,笔尖仍不时涌动着金色的梦。一代文豪——苏东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让我心潮澎湃。

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是文坛上的宠儿,然而,你却是仕途上的弃儿。正因为你的出类拔萃,你遭来了别人的冷眼,遭来了别人的嫉妒,甚至遭来了小人的百般攻击,自“乌台诗案”后,你就与上层的官场生活绝缘了。你被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你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向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当你被贬到黄州时,你竟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你乐观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老的你经得住再三地贬谪吗?你最终选择了放弃仕途上的追求,哪怕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上也过得坦荡自在。你一生入仕、出世,历经坎坷,最终战胜了自己。是啊,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没有错。

岁月悠悠地流淌?? 放弃了汉宫秋月,放弃了功名利禄,放弃了酬志展才,最终得以在历史的画卷中以超然的姿态笑傲人生。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没有错。

简评:作者凭借丰富的文史知识点评历史人物,畅谈人生感悟,纵横捭阖,酣畅淋漓。王昭君、陶渊明、苏东坡在面对生活的失意时都选择了放弃,但他们在这样的放弃中实现了人生的完美,像这样的放弃难道不是理智的选择吗?的确,这种放弃实际上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在坚持 寻觅,在寻觅那真实而亮丽的人生。

篇三:难忘的日子

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去山沟沟。我们出发了,刚开始,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快地奔跑着,到了后来,公路变成了盘旋向上的小马路,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山沟沟脚,想到自己就要征服这一高峰了,心里非常激动。

我们开始登山了,起先,我劲头十足,仿佛就有使不完的力气,蹦蹦跳跳,一会儿工夫,就把爸爸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可是渐渐地,爸爸追上了我,并且超过了我。我只好拼命地去追爸爸,追到半山腰时,我已是热汗直流,气喘吁吁,两腿也在不住地发抖。我抬头看了看山顶,心想:“太高了,我能爬得上去吗?”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于是对自己说:“放弃吧!”这时,爸爸回过头,望着泄气的我,他似乎看出了我想逃避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登山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做人也和登山一样,选定了目标,就应该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去完成,胜利是不会属于那些半途而废的人,它永远属于意志坚强的人。”短短的几句话,说出了深刻的道理,使我至今难以忘怀。于是,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忘记了疲劳,一股作气,爬到了山顶。眺望前方:群山起伏、流水山涧,一切优美景物尽收眼底,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观赏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后,我这才真正领悟到爸爸那番话的含义。

自那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用爸爸的话来激励自己,努力朝自己选定的目标前进。

篇四:半命题作文一个让我重扬希望的日子

半命题作文:一个让我重扬希望的日子 清晨,天才蒙蒙亮。窗外,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我拖着疲惫的身子懒散地起了床,开始了又一天的“循环”。昨天,一场数学测验使我名落孙山。充满绝望的我未敢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老师犀利的言辞和失望的目光也让我的心中下了一场“雨”。

雨天的早晨,太阳总是“迟到”,甚至“罢工”。心不在焉的我胡乱洗漱了一下就来上学了。

坐在车上,我总是走神,望着刮雨器发呆。这时,一个身影在汽车的灯光中越来越近。定睛细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穿着一身运动服在雨中跑步,我有些疑惑。当他慢慢靠近时,我发现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竟然流下了许多“水”。“看,那个老人在雨中跑步呢!”妈妈的一声提醒把我从刚才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妈,这老爷爷是谁啊?”我好奇地问。妈妈说:“这个老人就住在我们家后面啊!听别人说他无妻无子,今年已经九十几岁了,身体还很好呢!” 我不禁对这个老爷爷心生敬意。心想:这个老爷爷都这么大年纪了,仍然坚持跑步,风雨无阻。雨天谁不知道要躲雨呢?

可是他不去逃避,勇敢面对。纵使前方有无数的障碍,但他知道这些阻碍只会使他越挫越勇。而我呢?只知道该如何去隐瞒爸爸妈妈,不会诚实面对,在那位老爷爷面前,我

只是一粒尘埃罢了。

我反省了一下,终于向妈妈坦白:“妈,我昨天数学测验没有考好。”或许妈妈早就已经看出来了,心平气和地问:“都错哪儿?”我支支吾吾地答道:“计算题。“粗心向来是你的大敌,可是粗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熟练,要多练习。”妈妈苦口婆心地教导我。这次,我没有去反驳,虚心地接受了。虽然被妈妈教育了一番,但我心中的那块大石头落地了。

不知是否是上帝想照应我的心情,刚到学校雨就停了。我如梦初醒,又恢复了那个开朗的我,心中重新洋溢着朝气与希望。

那一天,我又重新扬帆起航?? 【点评】当情感在学生心灵世界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时,文字是来自内心最真实的表达。真实的经历,真切的情感,是触动读者最有力的武器。作者以饱蘸着深情的笔触,截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片断娓娓道来,于平实的叙事中表达了面对挫折也要洋溢着朝气与希望的主题,拨动读者的心弦。感人的力量源自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真切体验。本文构思精巧,行文流畅,文章语言极具感染力,表达灵动,把浓郁的真情蕴涵在字里行间,使文章锦上添花。

第二篇:《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逃避自由》读后感1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逃避自由》读后感2

首先强调一下这本《逃避自由》还是有点“重口味”的——无论是由于“逃避自由”而产生的“受虐”或“他虐”行为,以及纳粹问题中的“屈服”与“极权”,都是人性中软弱、阴暗的一面。建议不喜欢读重口味话题、喜欢内容阳光向上的读者就不要看这本书了。博主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哲学、心理、政治这些领域比较文盲,而且常常觉得,我们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这本《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被称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论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书中观点清晰,思路连贯,心理分析部分逻辑顺畅,参考文献列举严格,语言深入浅出;虽然论据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论线索的'逐渐深入是最厉害的地方。我读的是英文版,可能没有了中西方语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所以读起来也很酣畅淋漓。但是文中难免存在观点重复讨论的情况,并且心理学“干货”比较多,有些章节可以“速读”。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书里提过,西方的文章观点论述非常客观、有理有据,而非直接劈头盖脸的批评,弗洛姆也确实是对王小波产生不小的影响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弗洛姆阐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中世纪时期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因为在那段时期“个人”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很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这个结构规整的“整体”。人们想从一个阶级转变成另一个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没法实现,因为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都很难做到。中世纪的个人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全部都要循规蹈矩。虽然当时人们不拥有现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们也没有隔绝和孤独,因此,人们没有空间或需求去对任何事情进行怀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这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中世纪晚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个性开始发生改变。之前的规整和统一被资产、个体化经济的萌芽、和竞争的出现而被削弱。西方的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服装、艺术、哲学、理学。

中世纪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的结果就是现代概念中“个体化“的出现——人类具备了更丰富的精神活动,开始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了。其间产生了活跃的经济模式,从而给了人们自由的感受和个体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模式,人们也失去了中世纪时期社会结构提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独。

弗洛姆分析,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隔绝和怀疑,而隔绝和怀疑会产生焦虑。人们眼中的世界因为没有边界而显得危机重重,人们因为不再生活于一个封闭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并且开始被权利和资本震吓,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也变得敌对和疏远。所以人获得了自由,但也开始受到外界威胁。文艺复兴结束后,人们因为没有资产家的财富和权力而失去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从而开始被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而包围——天堂不再,茕茕孑立,于世独存。新出现的自由注定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无力感,怀疑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人类逃离自由的模式:极权主义

弗洛姆认为,自由让人类感受到了渺小和无力,所以人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而产生极端的服从或极端的统治,从而来填补这种渺小和无力;这种现象与心理学上的“受虐”和“他虐”相关,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严重者会产生神经症状。

受虐行为通常来源于个体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无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虽然受虐者会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的负面影响并愿意去克服,但在无意识中,他们内心的驱动只能使得他们更加感受低微与渺小,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现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这时候受虐者普遍会出现对外界权力、他人、组织、或自然的明显依赖,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主张,开始对外界的命令产生服从,逐渐失去自我。

同样,他虐行为则与受虐行为相反——他虐者看起来强大、有控制欲,似乎不会对他们控制的对象产生依赖,然而弗洛姆认为他虐者实际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实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这种掌控中,他们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无意识的。

弗洛姆阐述,“受虐”和“他虐”倾向都是为了帮助个体逃避无法承受的孤单感和无力感,这在心理实验和经验观察中都可找到根据。“自由”对受虐者和他虐者来说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也即他们要独自面对陌生、敌对的外界。这让我想起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一集,一个被绑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终于逃了出来,在获得自由后竟然会想念曾经绑架与折磨她的人——这就是人在突然面临自由后产生了孤独的表现。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没有人比他有更强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彻底投降,并缴械出不幸的自己生来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总结

弗洛姆认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可以与神经症的作用相比较。这种症状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让病人有继续生活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快乐与个人成长的方案。极权主义并没有解决神经疾病的根本问题。人类不断变化的本质注定意味着人类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满足。个体的孤独和无力、对实现个人潜力的追求、现代工业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客观事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也构成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的不断增长。而人类对自由的诉求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则做解释;它是个性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逃避自由》读后感3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很充分地谈到了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以及人类的社会性的价值。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群体,也正因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逃避自由。我们现代人会抱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苦闷,在多重的束缚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往自由,因为人们往往会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东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人,就是意味着割开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即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自由的代价,便是承受着孤独,怀疑与不安。我们逃避自由,是逃离一个人与寂静黑暗中的不安感,我们不愿意与社会分离,社会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会产生某种问题。

如书中所说,“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人们活在社会的维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时时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影响着周遭别人的思想或者说是价值观,人们渐渐活得不像原来的自我,逐渐伪装成别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们逐渐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来的自己没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倘若一个人竭尽全力和使用大量时间去获得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我想那个人也不会感到多么满足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时代社会的潮流趋势所左右并且不脱节于这个社会,这的确是从古至今从甚至将来的时代难题。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人要学会面对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缩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中,完全把自己交给社会,那只不过是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无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书中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所谓自我满足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权威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调和的,那么代价便是放弃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的,在潜意识中这反倒是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同时又会使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我们会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类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们有爱恨,探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的性格差异的冲动。这都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这一切,换而言之,这些东西就是社会进程的产物。社会具有压抑功能,也有创造功能,人们的恐慌,焦虑,紧张的情绪都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人类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于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别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本能行为机制,生来就是依靠父母与社会的帮助才养成后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恰恰人是因为这种无助才能做到发展社会文化,我们人类尽管缺乏本能调节模式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模式来使我们自我得到进化,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和世界联合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身的完整性与世界的联结方式,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以此获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诚然,人们不想要变得孤独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来,组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你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换种说法,不是逃离你内心的消极的场所,尽管在这社会之中,我们似乎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然而,这代表的仅仅是我们脱离原来的个体,那么这个栖居于社会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吗?很显然,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放弃了我们自我的完整性,我们或许失去了太多,就像儿童长大会失去了原玉般的纯真,我们人类逃避自由的代价是在昂贵。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在发展的路途中却停滞不前,也可以说自由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于整个大时代的后方,于是人们也迫于无奈将它丢弃,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他们丢弃的正当理由,可悲的是人们连同自我完整性也随之放弃,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就只是一台冰冷的规则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结果最后他将发现一切都不属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属于他,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悲难还是幸运他却不能判断,实在可怜。

所以,人类啊,不要忘记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记自己该守护的东西啊,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逃避自由》读后感4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二、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四、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5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第三篇:《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

摘要 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 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 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 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 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 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 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仃 这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二 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挑僻该种社会的自由。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者 堤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二.弗洛姆关于自由的概念

1.消极自由积极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前者指从诸如由其他人或机构加在个人身上的社会习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被典型体现的一种自由,而且在历史上是常常被捍卫的,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个自由本身带有毁灭力量除非有一个创造性因素与之相伴,“自由往”是运用自由自发地将完整的个性运用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他指出,这必然指向一种真正与他人的连结,超乎常规社会互动中的表面联结。“...在自发的自我实现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联结...” 在从令人窒息的权威/价值体系获得解放的过程中,弗洛姆说,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焦虑(他将此比作从婴儿到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除非我们使用我们的“自由往”并发展出新的形式取代旧的秩序。但是,常见的实践“自由往”或者真实性的替代方式,是对一个取代旧的秩序的独裁系统臣服,这个系统有着别样的外在表现但却对个人有着相同的功效:用开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处方来驱除不确定性。他将此归为历史的辨证过程,原有的境况是命题,从中解放是反命题。达到合题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来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没有提到新的系统是否有必要是进步的。

2.逃避自由

由于消极自由其本身不是一种我们很享受的经验,弗洛姆提出,很多人不是去成功地利用它,而宁愿通过发展某些想法和做法来提供某些形式的安全,企图

把它的消极作用最小化。这些包括以下:1.独裁:弗洛姆将独裁者的个性描绘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这个独裁者希望通过竟标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来赢得对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将控制交给某些更高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会伪装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2.破坏: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赢得对某物的控制,而破坏个性希望摧毁他不能控制的某物。3.服从:当人们潜意识将他们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是这个过程。这样就使他们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为会产生焦虑。

3.20世纪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翻译的《我的奋斗》也体现了希特勒有独裁主义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不仅促使他想以更高权威(即天然的统治者民族这一观念)的名义来统治德国,还让他看到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与肯定的工人阶级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4.现代自由

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 是否就真的“自由”了? 在弗洛姆看来, 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悖论, 真正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 现代人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 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他们依靠自主性, 即独立的思想、行动而生存, 他们发挥着自我的力量, 自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竞争的日趋激烈,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愈来愈大, 彼此之间的冷漠、疏远及每个个体独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状态,使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失落、孤独与无安全感。这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焦虑。而这种焦虑实则是人类与自然的“脐带” 断裂后, 人类的归属感缺失造成的精神状态。自由与孤独从来就是个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双重结果,“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 以及沉重的责任, 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 于是‘人类产生了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 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 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利的感觉’(弗洛姆《逃避自由》)”

这种放弃自由的心理冲动,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会积淀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逃避的方式大体会有两种: 一种是屈从于被领导, 屈服于外在的权威。另一种则是舍己的自动适应, 自觉地丧失自我人格, 强求与外在的一致。前者, 个人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结合起来, 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最明显的企图是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服从与支配的关系, 从心里方面看, 会极端的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关系;在政治上, 则会表现为一种极权主义的特征, 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 则是极具这种心理机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这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 其中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 无论服从与支配, 都是欲借他者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 以实现自我缺失的力量。他还独到地剖析了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基础, 指出他们两个看似对立的存在, 实则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以消灭它的目的物为目的的, 而是主动与被动地共生, 一旦一方被毁灭, 则另一方反而会产生失去的痛苦感。逃避自由的另一种方式, 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的, 抑或说是潜在规则中的“标准人格” , 因此他就会和周围其他人一样, 个体完全消隐在群体之中。这样,个人与世界的差异及矛盾消失了, 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随之消失。个人放弃了他独具的个性, 便不再感到孤独与焦虑, 成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无名大众”。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的悖论: 人类经过千辛万苦追觅到了自由, 但在现代社会中, 个人化的生活, 孤立化的生存即与外界的融合的关系的断裂, 使人们失去了安全感, 自由却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担, 于是人们又纷纷放弃自由,逃避自由。

三.实现真正自由的方法

1.实现自由的方法:联系。要实现自由,最现实、最稳妥、最科学的方法是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即广义上的 联系 只有和这种力量相联系,自由才有了可靠的保障 个体和外界建立联系,可以在心理上避免对自由的恐惧,在现实中又有坚硬的支撑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联系是真正有效的呢?弗洛姆指出,正是人们对各种外在联系的错误选择,导致了极权主义 施虐狂 受虐狂 破坏狂的出现 在这些变态的精神状态中,人们都可以忘却个人的无助和孤独,得到一种暂时的安全感 这种对外力的服从,对于个人而言,不失为一种避免孤独与焦虑的方法

2.实现自由的方法:爱。弗洛姆认为,真正的 多数人的自由的实现,应当依靠 另外一种方法,也是惟一一种有创造性的,结果不是导致无法解决的冲突的方法,就是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把个人与世界联系起来 其最极致的表现就是爱与创造性的工作 于是,面对自由的两难困境,弗洛姆将解决之道最终归结为极具人文关怀的 爱,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爱 他的希望是,通过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人们用区别于那种以丧失自我为代价的联系的另一种形式,组建出新的 健全的社会

3.实现自由的方法:人的全面的发展用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解决自由的问题,方法显然值得推敲 既然弗洛姆主张通过爱和工作可以得到自由,那么,我们应当考察爱和工作本身是否具有这种能力 在现实中,让人们相信一个资本家爱上一个人,不难;但是如果我们说资产阶级可以抛弃利益,关心爱护工人,彼此成为兄弟,似乎显得矫情和虚伪 如果有人说一个人可以在私人工厂的繁重劳动中自娱自乐,一个艺术家在工作中体会到愉悦,没人否认这种情况;如果说大多数雇佣工人可以在工作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这就迂腐得有些不近情理了 他显然没有意识到,作为解决自由问题的 爱 创造性的工作本身,就是现实社会的结果,它们是以被决定者的姿态出现的 现实的苦难是宗教的现实基础,人们可以用宗教构建一个世界,但是这和现实的真实改变无关 弗洛姆的 爱 的宗教同样如此 现实中,资本对人性的扭曲,产生了人们对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向往,以及彼此关爱的渴望,弗洛姆的解决方法就是这种渴望的反映 可是,要实现这种平等的爱,关键在于在社会中要有平等的前提 在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平等就是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如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无法占有,我们有何资格说我们可以在他人主导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用爱和工作得到自由?因此,这种爱,决定不了什么,相反,主观色彩极重的 爱,被铁的现实所决定 强调 爱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所用,显然将人的心理领域的解决办法扩大到了现实领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 马克思认为,到了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时,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 恐怕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政治民主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好的条件,也是实现自由的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2] E.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 译.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6.[3] E.弗洛姆.自为的人弗洛姆文集[M].冯川, 译.北京: 改革出版社, 1997.[4] 任丽杰.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J].理论观察.2007.[5] 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 “逃避自由”

[J].学术探索,2006.

第四篇:逃避自由 - 读书笔记

逃避自由

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他描述了一些关于自由和孤独的情况。人类在最初并与自然处于一体的状态。孩子与母体有“脐带”的关联,尽管这样的关联可能使人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没有自由可言,但是他因为在这个社会有固定的位置,这给了他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因而不会有孤独的感觉。然而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慢慢有了个体性意识,慢慢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

人类从古至今都在追求自由,追求个人自我的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在人类的个体化进程中,尽管人的个人能力、自我力量得到了增长,但同时孤独也日益加深,因为他逐渐失去了原本世界对他的庇护,他需要一个人去面对种种危险的情况。

正是因为人在获得了所谓的“自由”后,感受到了从未感受到的孤独和焦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当人无法忍受这样的孤独时,便产生了一种逃避机制,即对自由的逃避。从弗洛姆的描述来看,在中世纪时上层社会对中层阶级和下层人的统治与压迫,中层阶级和下层人对上层社会的服从,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统治也是因为这种对自由的逃避。弗洛姆在对逃避机制的解释中,谈到了权威主义、破坏欲和机械趋同,并比较了施虐狂与破坏欲的异同。

一、人因个体意识的苏醒而追求自由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提到了R.休斯的《牙买加的劲风》一书,里面描述了以为10岁儿童个体性意识的突然苏醒。当这个10岁的小姑娘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她“开始严肃地思考它的含义”。当个体意识苏醒时,他开始渴望自由与独立,渴望展示他的个性,他不愿被已有的社会制度束缚住。当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自由而行动,冲破障碍,比如推翻束缚人类的封建制度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人与世界分离开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人终于拥有了朝思暮想的自由。

二、人因自由而孤独

当人终于拥有了自由,面对强大无比的世界,他开始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和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尽管人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他的个体性和自我被压抑了,但是他扎根于世界,是强大的世界的一部分,在世界的庇护下,他不需要独立地为那些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和压力而担忧,而且由于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群体跟他相联系,仿佛他自己也是强大的。

然而人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与无能为力后,他慢慢地开始感到孤独与焦虑。失去了世界的庇护,失去了与强大群体的联系,他发现自己与其他人越来越分离,孤独感越来越强烈。

三、人因孤独而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那种孤独和无能为力感,人产生了一种放弃个性的冲动,因为人潜意识里认为放弃个性能使自己回归到最初的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状态。人开始通过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自发的活动来尝试将个人与世界重新联系。然而人一旦朝个体化加深的方向迈出一步,他与世界的联系便切断了,尽管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恢复这种联系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人产生逃避已获得的自由的冲动。

中世纪早期,人一降生便有固定的存在位置,各个社会群体自身有着一定的社会活动范围,他们“各司其职”,由于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存在,各个社会群体之间都视对方为陌生人。

中世纪晚期时,社会结构和人格发生了变化,社会各个群体的个人主义日渐强盛,对个

体性的关注日益增加,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了影响。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逐渐消亡,即使存在,重要性也大不如前。这一系列的变化导致现代意义上的“个人”诞生了。人们更多的开始认识自身,了解自身,并在主观上强调自己的权利。尽管“摆脱束缚,获得自由”这句话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现,但这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小部分人身上得到实现。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获得了力量感,因为他们自由了,但这种自由带给他们的是孤独与焦虑感,他们被上层阶级剥削压迫,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安全感。人类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等级的模糊性让他们与他人产生联系,但这种联系似乎并不能为他们提供幸福和安全感。如何消除这样的疑问呢?人类试图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名声评价来判断自己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或者人类通过寻找一个保护者来消除他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四、三种逃避机制

在弗洛姆所讨论的逃避自由的三种机制中,第一种是权威主义,即“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在这种机制中人类渴望臣服或主宰,也就是受虐——施虐冲动。受虐冲动表现为“深感自卑、无能为力、个人的微不足道”。事实上,人在获得自由后感受到的那种孤独感和微不足道感足够强烈,他渴望有一个外部个体来帮助他消除这种感觉,或者说拯救他。一旦找到这样的一个外部个体,他便极度地依赖他,臣服于他。而通常情况下,具有施虐冲动的个体会成为这样一个外部个体。施虐者陶醉于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他们通常希望看到别人受磨难,借此来表现自己的伟大、不平凡,并依此来消除自己的微不足道感。尽管施虐者总是希望别人依赖他,但是事实上,他对受虐者也是依赖的,他需要受虐者。如果没有了受虐者,他便不能感觉到对统治他人的力量感。

第二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破坏欲。尽管破坏欲的根源也在于难以忍受个人的无能为力与孤立,而且想要通过破坏外在来表现自己的伟大光荣,但是破坏欲与施虐冲动不同。由于施虐者需要依赖于受虐者,因而施虐者不能毁掉受虐者,他需要借由对受虐者的控制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而有破坏冲动的人却是要毁掉所有的外在威胁,以此来驱赶个人的这种无能为力和孤立。从弗洛姆的分析上来看,破坏欲的强弱是与个人生命的膨胀受阻程度的大小成比例的。当个人的整个生命受到阻碍,个性无法表达,生命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破坏能。个人的生命越是受到压抑,产生的破坏能越是强烈。当外在的威胁,指的是那些与个人相比会使个人变得渺小的个体,都被他消灭时,尽管他仍然是孤独的,但他感觉自己是伟大的。

第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机械趋同。由于个人与世界的联系一旦切断,他同世界的关系便无法再回到从前。个体的特征越是明显,个体同他人的区别越大,他越是感觉到孤独,于是个人试图通过将自己塑造成社会固定的文化模式提供的那种人格,由此来消除个体与世界之间鸿沟。个人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认,如同前文所讲到的,人试图通过他人对自己名声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生命是否有价值。由于社会文化已经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人格模版,即怎样的人是被他人所喜爱的,怎样的人是符合文化要求的,个体通过放弃个人自我,使自己与他人保持一致性来寻求他人的赞赏,至少符合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机械趋同太普遍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例子。在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机械趋同的一个代表。他按照沙皇专制制度的标准活着,不敢越雷池一步。用固定的模版来模式化自己,使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人”,这样他就能将自我放弃,从而获得安全感。在这种机制中,弗洛姆谈到了自我的含义。什么是自我?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是否真的就是自我的体现呢?虽然我们认为我们的思想、情感、愿望以及感觉都是我们的,但是很可能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灌输给我们的,而这些东西不过在形式上属于我们。人并不总是有意识的机械趋同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大多数时候这种机械趋同可能是潜意识的。个人认为自己还保存着自我,事实上,真正的自我已经丧失,而由伪自我取而代之。这种状态或许让人认为是安全的,其实个人已经被放在了一个极不安全的动态之中。

五、宗教与纳粹主义

从三种逃避机制来说,宗教与纳粹主义都是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宗教的教义叫人们放弃自我,完全的臣服于上帝或者其他神祗,因为个体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个体需要一个外部的神秘个体来保护他,拯救他于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感与无能为力中。事实上,宗教或许并不是为了拯救个人而存在的,也许宗教只是人编造出来的一种虚无的东西。对于那些创造宗教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是施虐者,通过教众对神的崇拜来满足自己的被服从感。对于教众,他们可能是受虐者,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神的臣服来获得安全与保护。在纳粹主义中,希特勒是典型的施虐欲与受虐欲集于一身的例子。希特勒受命于上帝、命运、历史和自然,在这个层面上,他是权威主义的服从者,但是同时,他又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他对德国群众行使统治权力,又煽动那些群众去统治世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施虐者。他妄图带领他的跟随者消灭除了他的种族以外的所有“低等民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是有破坏欲的人。

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人渴求自由,但自由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这代价就是与世界分离,进而体会到从未有的孤独感。人类获得了自由,释放了自我,尽管这自由和自我可能并非真的自由和自我,由于感受到了世界的强大与自己的微不足道,人类开始逃避自由,企图通过与世界重新建立联系来使自己变得强大。这种逃避自由也导致了人的各种某种程度上来说非常态的精神状态。

第五篇:逃避自由读后感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逃避自由是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由,而这种消极我认为在于个人的不安全感不存在感与自我否定。首先是权威主义,很好的权威主义例子便是阿道夫 希特勒,他臣服于有权者,就像二战之前唯英法为首是瞻,入侵波兰后英法的绥靖政策,让他看到了英法的软弱无能便对之藐视,藐视无权者。需要说明的是,臣服者臣服于权威以得到安全和被臣服者主宰弱者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二者之间的是一种病态的受虐--施虐关系,究其本质它们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即二者紧密相连,相互生存,谁也离不开谁;破坏欲,破坏外在权威以驱逐难以忍受的个人无能为力感与孤立,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比,我感到无能为力,为了避免这种感情,我可以摧毁世界。可以肯定,如果我成功驱逐了它,我仍然孤立,但我的孤立是光荣伟大的孤立,其中,我自身之外的权力都无法将我击碎,因此我体验到了成就与满足。这就不难理解家庭暴力事件的频繁出现,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里,我感到微不足道,在家庭里我却能体验到一种满足,在绝望后最后的满

足;机械趋同,放弃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更大的集体以克服自身的无能为力与孤独,可以明确的是,集体后面代表的是文化,个体的共同期待成为的文化按照集体的标准将个人塑造成集体所期待的人,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实质是一种模型,个人是模型下的机器(请原谅我在此把人比作机器,而人还拥有了太多无法满足的欲望)。生活中的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他附属于一个集体,他便能体验到这个集体的荣耀,他可能体验到一种归属的快乐,甚至为当初的快乐而沾沾自喜,尽管他在这个集体里也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正如顾客和商家,顾客走进独立商人开的零售店时受到重视,他个人的购买对店主至关重要,他像个重要人物那样受到接待,别人要揣摩他的意愿,买东西的行为使得他很重要,也很有尊严,甚至体验到了满足。顾客对大商店的感觉是何等不同!辉煌的建筑、众多的雇员以及玲琅满目的商品给他深刻的印象。与这些相比,他觉得自己渺小、很不重要。作为一个个人,他对大商店无足轻重。作为一位“顾客”是重要的,商店不想失去他,因为这意味着有些地方出了错,而且意味着商店将以同样的原因失去其他顾客。作为一个抽象的顾客他很重要,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则无重要性可言,没人会对它的到来感到高兴,更没人特别关注他的意愿。但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具体的顾客,他体验到了作为抽象顾客的荣耀。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总有缠绕不休的人选择放弃个人的完整性以趋同于集体,至少,它能使个人暂时成功驱逐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弗洛姆针对这种消极的自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我们坚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即,自由的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要靠的人应该是他

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信人是有自由的,并且认为获得自由的方式却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概念由人本主义马斯洛提出,他指出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然而马斯洛同样也承认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是相当少的,这是否这也说明了弗洛姆其实也认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自由,而自由这种普遍的意识形态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我仍然不禁要问,人真的具有自由吗,弗洛姆也提到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而意志、良心和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伦理道德和社会准则,社会伦理准则告诉我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个人则将这些伦理准则内化为了自己意志、良心和理性。弗洛姆认为真正的民主代表自由,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而我们知道,平等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民主的最多也只能是多数人的民主,仅能代表多数人的自由,况且以上假设都建立在民主确实存在的情况下,但谁又能证明真正的民主能存在呢?

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发展的道路并不不是自由前进的方向,或者说自由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在了时代的后面,人们迫于无奈的将之丢弃,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是他们正当的理由,可悲的是自身的完整性也随之放弃,它包括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的却成为了一台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

是他的,到头来他将发现一切都不是他的而一切也都是他的,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可悲还是可幸他却不能判断,如同我们一样。

下载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逃避的日子(600字)作文[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原创

    《逃避自由》读书笔记 要理解《逃避自由》和弗洛姆在书中的思想,我们必须先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本书的作者——弗洛姆(1900—1980),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

    《逃避自由》读后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十三 EscapeFromFreedom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你向往自由吗?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向往自由的,希望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关于逃避的名言

    导语: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逃避的名言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逃避的名言1、人生途中,有些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有些是无......

    逃避还是面对(800字)作文(大全五篇)

    精选作文:逃避还是面对(800字)作文花之所以能够昂首挺胸的面对风雨,正是因为勇气给了它力量。题记我的身体无节凑地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的摆动着,手沉重地放在桌子上。我的心跳......

    关于逃避的句子[合集5篇]

    关于逃避的句子1、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你能找个理由......

    《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五篇]

    《逃避自由》读后感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 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

    逃避的唯美句子

    关于逃避的唯美句子 关于逃避的唯美句子1 1、那是你在逃避,只要你跑的够快,孤单就抓不住你。但有一天你会累的跑不动,孤单不会,它迟早会追上你。2、你说你最近爱上了旅行,我知道......

    逃避清扫卫生检讨书范文

    没有打扫卫生检讨书500字 1、逃避打扫卫生的的检讨书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关于我缺席打扫卫生的行为,在此我向您做最深刻的检讨,以反省我的过错,请求你的原谅。 本次大扫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