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争简史》学习心得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B10010238
熊运阔
《战争简史》学习心得
很荣幸能学习曾教员讲解的军政课——《战争简史》,声情并茂的语言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反思。对于珍珠港事件,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的,美国方面未给与充分重视的侵袭战争。对于珍珠港基地的重要性和日本进攻的可能性,美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轻敌姿势来对待这场无法规避的战争。结果这场战争几乎是在美军的睡梦中打响的,正犹如当头一棒,惊醒了沉睡中的美国。居安思危的潜危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问题上,毛主席态度鲜明的指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不会过时。一种潜危险意识,就这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强大。正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增加民族凝聚力,国家荣誉感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是每个人历史使命之所在。在任何情况下,拥有这种信仰的国家将无往而不胜!国家的灾难每个人都是实际的承担着,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相连的,就如珍珠港事件传到本土之后,美国各界纷纷动员,士兵,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前线,民族凝聚力,责任感油然而生。在去年的汶川地震时,我国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不凸显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
战争的爆发是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在利益冲突不断升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也是出于协调利益矛盾。正义战争的目的在于不再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出于自身的考虑发动了这场不义战争,是违历史之潮流,人类之期望。所以穷兵黩武的极端分子下场,注定要自己埋葬自己!
二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以日本为首的法西斯千方百计的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求对内欺骗巩固统治,对外侵略扩大统治。战争成为他们“理想”的工具。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和平发展才能实现富强与尊重,“力可以的天下,而不可得民心",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谁也不希望战争的爆发。当今世界正处于变革之中,在变化中充满宇多不确定因素,其最终也不乏战争因素,但是时代的主流是求和平,谋发展,基于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纵观历史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许多战争反而适得其反。时下更为微妙的是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在战争中能取得的,谈判桌上也可以”和平应该成为人类之共同信仰!
虽然我们反对不义战争,但是我们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来维护,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尊严,就像美国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后,美国人民开始了为自由而战
正如前文所说的“战争的创伤是遗传的”但是有好多人基因变异了,有的变异结果是隐瞒,有的淡化,更有甚者美化!“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从来不认为历史上的日本人能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要日本人民承担,我们从不这样认为”,朱镕基的话不应该成为日本党政忘却历史的资本,而应该是中日世代友好的根本。针对日本否认侵略,偷袭珍珠港,南京大屠杀......无疑是铁的血证!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B10010238
熊运阔
第二篇:战争简史
战争简史复习题
单选:
1、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2、部落联盟是战争的产物,由此推测,战争至今约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
3、列宁指出:“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4、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产生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反动的政治统治和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冲突
5、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为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
6、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7、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
8、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是:经济
9、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唯一的标准是政治。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
10、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根本的看法被称之为战争观。
11、战争观是在战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实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理论观点。
12、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
13、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消灭战争的主要途径是: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
14、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战争、指导战争和确立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的前提。
15、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战争目的,就是进行战争所要达到的预定的战略目标。
16、战争的军事目的、进行一切战争的根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也是战争行动的本质。
17、战争目的是战略意图的最高表现。为实现目标,必须使战略意图与战争力量、战争手段相符合,加上正确的战争指导,才能实现。
18、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19、原始社会末期,当时兵器与生产工具没有严格区分,战争中主要使用石制冷兵器,即所谓“以石为兵”。
20、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126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传说。
21、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战争中,陆军以 “甲士” 为骨干,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铜制的冷兵器,主要的作战形式是车战,其特点是摆兵布阵,进攻以破阵来实现,22、商汤灭夏,两军进行了鸣条之战,商汤指挥大军列阵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夏军主力,班师回都,建立了商朝统治。
23、武王伐纣时,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
24、《牧誓》和前徒倒戈出现在哪场战争中:牧野之战
25、姜尚运用阵前誓师,激励士气,统一作战行动,发挥车战整体威力,适时挥军总攻,顽强作战,夺得灭商的彻底胜利。
26、武王姬发的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逐次击破,翦商羽翼作战指导的特点;选择战机,先发制人,使牧野之战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7在希波战争开始后,公元前490年,爆发了著名的马拉松会战,米太亚德统帅指挥的雅典军和普拉塔亚军大败波斯军,取得了巨大胜利。此战被后人称为欧洲出生的啼声。
28、在希波战争的温泉关之战中,希腊城邦斯巴达的三百名战士在国王的率领下,面对数万敌军,殊死抵抗,全部阵亡。
29、希波战争时期,波斯舰队在萨拉米斯会战中遭惨败。
30、希波战争中,希腊军队创造的方阵是早期著名的战斗队形之一。与波军的混乱队形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步调一致、军纪严明、便于指挥。
31、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而且使整个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2、公元前73年—前71年,罗马帝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史称斯巴达克起义。
33、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也说他是大约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他的名字是:斯巴达克
34、自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不断发展,建立了一支英勇善战的车、骑、步多兵种百万大军,这是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
35、下列哪场战争是以宗教名义进行的战争:十字军东侵
36、秦国的“连横”和“远交近攻”谋略对破坏六国“合纵”起了很大作用。
37、战国时期,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败于秦国,40万军队被歼,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38、“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中的赵括。
39、辛弃疾在他的词中所提的“封狼居胥”指的是大将霍去病率部出代郡2000里,至漠北遇匈奴左贤王,大破之,追至狼居胥山,大胜而归。40、东汉末年,张角发动农民起义所利用的宗教是:太平道
41《孙子兵法》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军事名著,标志着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4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3、陈玉成、李秀成等部,在1858年11月3日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部5000余人于庐州以南,史称三河之战。
44、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的口号下发起的,它被称为十字军的原因是: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45、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
46、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埃及苏丹撒拉丁的军队,于1187年在现以色列太巴列湖附近的哈廷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
47、在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是:英、法百年战
48、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女英雄贞德。在她的指挥下,法国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
49、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兰西民族意识觉醒,近代意义上的法国初步形成。
50、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军事学术和战争理论都有很大发展。克劳塞维茨(1780—1831)所著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51、《战争论》在军事思想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精神,对战争本质等问题提出了比较真确的见解。
52、英国为排挤荷兰,于1652年通过了著名的航海条例。因此,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对英战争,史称英荷战争。
53、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英荷战争使荷兰的贸易和经济实力下降,工业更为发达的英国掌握了把持国际贸易和夺取殖民地的霸权,从此荷兰退出了海上强国。54、1775—1783年,在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发生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谋求解放的革命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即在这次战争中诞生,此次战争史称美国独立战争。
55、在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列克星敦的枪声”是北美全民武装起义的信号,它揭开了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序幕。
56、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1775年6月15日,美军正式建成了一支由师、旅、团、营、炮兵和骑兵分队组成的正规军。弗吉尼亚的种植场主、原英军上校华盛顿被任命大陆军为总司令。57、1777年,美国军队打败英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此战的胜利改善了年轻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成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
58、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的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
59、列宁曾指出:“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60、导制俄国农奴制解体的战争是:克里木战争 A俄土战争
B俄法战争
C D中俄战争
61、英国著名女护士南丁格尔是在哪场战争中被世界认可的:克里木战争 62、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了,法国再次成为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63、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公社起义后,成立了无产阶级革命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64、1914—1918年,两个资本主义列强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和投资场所,为奴役其他民族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史称第一次世界大战。65、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暗杀奥匈帝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66、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按照著名的史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攻势,以主力越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境内,企图首先击败法国。67、1915年,德军在伊普尔战役中第一次使用了毒气。
6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9月上旬,德、法之间爆发了马恩河战役,此战宣告了德国闪电计划破产,从此西线开始转入阵地对峙。
6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参战。70、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坦克的国家是:英国 71、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是在索姆河战役中。
7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与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在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74、中国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75、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76、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东北军发起进攻。
7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发起对法进攻。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从而击败了法国。78、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军队向德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大部分成功撤至英国。79、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从此,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
80、苏军在1941—1942年间的冬季发动莫斯科保卫战,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81、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82、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此役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83、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84、1927年8月1日,根据党的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由党掌握和影响的北伐军2万多人,发动南昌起义。85、1927年12月,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8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总结红军和游击队的作战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十六字诀”为主要内容的游击战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87、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这是党和红军发展历史上的转折点。88、毛泽东在谈到红军长征意义时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8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红一、二、四方面军。
90、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周恩来、朱德。91、1935年3月,红军在贵州转战时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全权指挥军事。这个三人小组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
92、《战争论》是19世纪资产阶级经典军事著作,被称为西方军事思想上的“兵经”,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起被称为“兵学双璧”。
93、下列属于《武经七书》内容的是《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 94、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上海事变为起点,中国开始了全国抗战。
95、八路军115师为了打击日本侵略军的猖狂气焰,在师长林彪的指挥下,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此役歼敌1000余人,缴获了大批枪弹、大炮、车辆和军用物品。
96、抗战期间,敌后军民以地雷战、地道战和麻雀战等各种办法袭击侵略军。97、1950年6月爆发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对手是:联合国军。98、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战争:马岛战争,是二十世纪第一场可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99、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史称第一次湾战争。100、“兵民是胜利之本”著名论断是由谁提出来的:毛泽东
101、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而炎、黄部落是经过战争后成为一体的,这场战争就是阪泉之战
102、蚩尤部落联盟,史称“九黎”,善制兵器,战斗凶猛,曾征服二十余部落。被称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于涿鹿之战中擒杀蚩尤,吞并其部。
多选:
1、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2、马克思主义主义认为:阶级社会的战争,是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
2、学习战争史目的在于:揭示战争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揭示战争的本质、性质、目的和历史作用,从而明确对待战争的态度
3、现代战争的产生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马克思主义主义认为:世界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才能消灭战争根源。
5、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6、对于战争的本质,毛泽东把它概括为流血的政治。列宁把这种复杂的斗争发展过程概括为以剑代笔的政治。
7、马克思主义主义认为: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
8、马克思主义主义认为: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非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破坏、阻碍作用。
9、战争简史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二、深刻认识战争目的
10、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以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工具来研究战争。
11、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12、马列主义认为:要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世界,只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共同努力,完全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灭了帝国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
13、战争的军事目的由政治战略企图决定,分为:有限的目的和彻底的目的两种
14、战争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它们对战争指导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时,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中来把握战争的规律,以便对战争实施正确的指导。
15、战争自身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决定了战争规律必然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统一。
16、学习战争史, 研究军事理论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要预见未来战争,指导未来战争
17、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同阶级社会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阶级压迫的性质。
18、下列哪两项属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荷马史诗中描述的战争。
19、原始社会末期战争的后果是:战争为胜利者提供了大量奴隶,加速了原始社会的瓦解和阶级、国家的形成。
20、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军政》、《军志》两书。
21、孙子的“五事”指的是:道、天、地、将、法。
22、奴隶社会时期战争的特点是:一战争规模逐渐扩大。二作战逐渐由正规军队担当。三作战理论逐渐形成。
23、奴隶社会时期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掠夺奴隶和财产,下列哪几次战争属于此类:武丁征服土方、鬼方等部落的战争,周公镇压殷人夷族部落的战争。
24、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与争霸的战争十分频繁,下列哪几次战争属于此类:齐、鲁长勺之战,楚、晋成濮之战
25、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战争产生了朴素的战争理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战争理论著作。
26除《孙子兵法》此之外,《易经》,《管子》等书中也有一些内容以朴素的唯物论观点解释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的关系。
27、商汤灭夏战争中,商汤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心相结合,先翦除夏桀羽翼,孤立削弱敌人,后进行决战的战略,对中国以后战略战术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28、伯罗奔尼萨战争是公元前431—前404年,古希腊的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争。
29、封建社会时期战争的特点:
一、战争形式多样化。二部队构成多样化。三军事理论多样化。
30、封建社会时期战争的主要类型有:
一、农民战争
二、封建割据与封建统一的战争
三、封建王朝更迭的战争
四、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五.宗教战争
31、下列哪些是封建割据与封建统一的战争:秦灭六国之战,南北朝时期的战争
32、在欧洲封建制国家,主要是由封建主骑士组成军队。在中国封建制国家进行战争的兵员主要来自农民
33、明代戚继光写了两部兵书,他们是《纪效新书》《练兵纪实》
34、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战争主要是:①资产阶级的革命战争②殖民地战争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地区统治权的战争。
35、下列哪些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内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36、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战争的特点:
一、资本主义战争特点形成。
二、资产阶级战争理论形成三、无产阶级战争理论形成
37、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对内对外进行战争,比较普遍地实行了征兵制和预备兵役制制度,38、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欧洲各国开始采用军、师、旅、团、营、连的编制,统一了操典、教范和条令,建立了庞大的正规的陆军、海军。
39、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军事学术和战争理论都有很大发展。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
40、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时总结了当时无产阶级的武装斗争经验,为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战争创立了科学理论。
41、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军针对英军的线式战术、横队齐射和呆板的步兵横队,美军采用,疏开队形战术单兵瞄准射击的战法,打败了强大的英军。42、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和撒丁王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
43、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
一、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并存。
二、现代化战争的出现和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丰富。
4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奥匈帝国分别与俄国在东线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和加里西亚战役 45、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这年发生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使德国丧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战场主动权转入协约国手中。
46、列宁、斯大林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起点,这场危机涉及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和苏联共同瓜分了波兰。
48、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
49、美国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对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5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结束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饱受帝国主义侵凌和任人宰割的屈辱的历史。
第三篇:战争简史课件
填空或改错题
1.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么一个战略判断。
2.2000-2030年将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
3.主要战略对手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战略上需要防范和遏制的对象,这个要依据对我国安全和发展构成全方位的、长期性的、根本性的对象来确定。4.046战略方针明确提出了我军事上的战略对手,那就是美军。美军是我们的主要战略对手,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5.中美矛盾是由地缘战略、国家战略目标、政治制度这三大因素决定的,其中前两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6.主要作战对象也就是我们在军事上要对抗和打击的对象。主要作战对象的确定,毫无疑问历来都是国家安全面临的最严重、最现实、最紧迫的威胁牌。046方针对其判断没有变化,仍然是台军。
7.除了台海方针外,我国周边还存在安全威胁为第一是南海方针、第二是中印边境方向、第三就是藏独问题、另一个是西北方向问题、再一个就是朝鲜半岛问题、当然还有日本在东海钓鱼岛和春晓油气田问题。
8.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主要由海洋利益、太空领域、信息领域三个方面。9.046方针又将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高技术条件下调整到准备打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0.理解我军新的战略指导思想要注意把握要点:一是要强化危机应对、二要注意战局控制、三是要突破攻势作战。
11.我军各军种的战斗能力的新要求是:陆军是“全域机动、立体攻防”,海军是“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空军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二炮是“核常兼备、有效慑战”。
12.充实完善后的战略方针原则性、纲领性回答了很多重大战略问题。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问题:一种是作战问题,就是我们打什么仗,怎么打仗。第二个方面就是建设问题,就是建设什么,如何建设。
13.战略方针就是战略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那就是怎么落实的问题。14.联合作战有三个层次:战略层次的联合作战、战役层次的联合作战、战术层次的联合作战。
15.联合战役是达成局部战争目的主要途径。联合战役是武装斗争三个层次中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关键性环节。
16.对上,战役直接达成战略全局或局部目的;对下,战役把一系列的战斗统合成一个紧密连续的群体。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达成战略目的主要靠战役。
17.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的变化,主要是战役与战争趋同,而不是战役与战斗趋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役的地位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空前提高了。18.未来我军的联合战役大体上分为三种:按规模,最大的叫战区战略性联合战役;第二个中等的叫战区方向联合战役;第三个是规模最小的叫基本战役军团联合战役。
19.我军联合战役力量,通常根据作战任务,以两个以上的军团或兵团为主,武警部队和民兵为辅构成;大、中型联合战役,通常由两个以上军种的战役军团为主构成;小型联合战役,通常由两个以上战术兵团为主构成。
20.信息化条件下,质量优势在力量对比上已经占主导地位;数量优势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简答题
1.什么是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军事战略既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又指导军事力量运营、军事斗争趋势;既筹划指导战争方式的军事斗争,又筹划指导非战争方式的军事斗争;既筹划指导战争行动,又筹划指导非战争军事行动。
2.什么是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就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是指导军事斗争准备和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行动准则。
3.我军04年6月战略方针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六大的方面?
一是对战略形式的新判断;二是对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新规定;三是对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做出了调整;四是提出了新的战略指导思想;五是特别规定了我们未来作战的基本作战思想;六是对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4.什么是我军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就是遏制和打赢可能发生的战争,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5.我军战略任务可概括为哪三点?
一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反恐维稳;三是维护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
6.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的调整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个是体现了对高技术战争本质的认识深化和对21世纪战争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二是确定军事斗争基点体现了反台独军事的迫切要求;三是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牵引作用。7.何谓我军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对军事斗争全局性指导规律的概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战略指导思想是战略方针的一个灵魂。积极防御是我们根本的战略指导思想。
8.什么是军事危机?
危机就是政治和军事领域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事态的急剧变化,或者局部发生突变,导致双方发生军事上的敌对行动甚至战争,这就是我们讲的军事危机。
9.为什么说我军遂行的联合战役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
一是从社会环境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军未来联合战役将面临信息化环境。
二是从作战对手看,未来我军的作战对象,其武器装备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从我军的客观实际看,我军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化作战力量和手段。
10.什么是联合战役?
联合战役是联合作战的主体,是在统一的指挥下,由两个以上的军种部队共同进行的战役,是一系列作战行动的总和。
11.为什么说遂行联合战役的能力是国家的核心军事能力?
遂行联合战役的能力是捍卫国家核心安全利益最重要的能力。
遂行联合战役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能力的基本标志。
遂行作战能力也是应对国土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能力的基础。12.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的作战思想有哪些?
信息主导;精确作战;火力制胜;节点毁瘫;震慑攻心。
论述题
1.何谓我军基本作战思想?怎么理解这个思想呢?
基本作战思想的确立,历来都是战略层次的问题。它是在明确打什么仗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仗怎么打,也可以说是战略方针在作战问题上的具体化。我军046战略方针已经明确了我基本作战思想就是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夺控三权,精打要害,破击体系。为此应该着重把握这么三个方面:
一个是要把一体化联合作战作为基本作战形式。联合作战就是由两个以上军兵种在同一指挥下作战。一体化联合作战则是以信息化新技术、网络技术为纽带,实现了联合部队高度融合;战场空间多维一体;作战行动整体联动。它反映了战争的新形态,制胜机理、指挥方式、作战样式、保障形式等等;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共同的军事目标,它是牵引我军战略转型的方向。
二是要把争夺战场综合控制权作为作战指导的关注焦点。一个是要把争取制信息权作为战场综合控制权的基础和核心;第二就是要把争夺制空权作为争夺战场综合控制权的决定性环节;第三个就是要在整体对抗反复争夺中取得重要地域关键时节的战场综合控制权。
三是要把体系破击作战作为信息化条件下达成作战目的的核心战法。我军未来核心战法就是体系破击战,这是作战指导思想升华;也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内在要求;它以非接触、非线式、中远程、精确作战为新方式,是对我军以往作战方式的超越。
2.理解与贯彻战略方针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的总体要求,应着重把握哪五个思想?
一个是能力牵引的思想。最终的目标是干什么,是提高能力。按胡主席提出来的,要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他要求必须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围绕这一总要求,战略方针提出了九种能力。但不管什么能力,对我军来说,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第二个是信息主导思想。当前我军处在半信息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阶段,不能忽视机械化来谈信息化。在这个问题上,战略方针特别要求坚持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式发展,要走这个模式,我军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2050年要确保全面实现信息化。
第三个思想就是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的思维和方法,就是要有大系统的概念,关键理念来筹划全局的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从全军来说,第一步就是联合作战单元要形成,然后是作战系统的集成,最后是作战体系的集成。最终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力量体系。
第四个就是坚持重点建设思想。要突出重点,通过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或者叫四项枢纽建设工程控制。一是作战力量建设;二是武器装备建设;三是人才建设;四是战场建设。
第五个就是整体转型的思想。2020年、2050年我军军事力量实现全面转型,这个任务应该说很重,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政策制度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继续深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防和军队改革,进一步优化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力量结构,这是下一步我们改革的重点。以这个改革调整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型。来推进我军组织形态的转变和整体战略的转型。
以上五个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围绕作战需求抓好能力建设;突出战略重点抓好基础建设;按照打赢标准抓好工作落实。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心得
在院 级分党校课程中的自学环节,我选择了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一部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在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之际去学习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则应该在学习中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基础上,认识党,了解党,热爱党。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认真学习它。
《中国共产党简史》全书10章16万字,分为三个部分: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开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全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的92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该书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全书对党所走过的道路、经历的复杂斗争、遇到的艰难曲折、经历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都作了恰当的梳理和反映。尤其是集中叙述了党领导人民所干的三件大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三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书紧紧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用雄辩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该书在系统勾勒党的奋斗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刻阐明了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探索史、理论发展史和自身建设史。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进程以及所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创新理论成果的伟大意义。全书反映的艰难探索、宝贵经验,无不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同时也深刻地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此外,该书全面总结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充分展现我们党的崇高品质。其中包括“三大作风”和“两个务必”等在内的优良作风;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包括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建设精神,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新路、开拓创新等为基本内容的时代精神。这些在历史上逐步形 成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和人格魅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该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充分 体现党性原则又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全书以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文献为依据,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坚持客观反映介绍党的历史。既充分肯定成绩,也对曾经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作了一定分析。对党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作出了权威的评价,对人们关心的很多问题作出了适当的回答,具有较强的准确性、权威性,是一部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党的历史的基本教材。
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应当如何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发挥自身的先进性和模范性作用,更好的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新时期,想到了现在,想到了未来,想到了一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时期,面对汶川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雅安地震等自然大灾害,我们的党和政府从没松懈,决策有力,到位,带领我们奋战在前线,最终我们战胜了天灾。天灾无情,但人间有情,过程不容易,很艰辛,但党和政府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赢得了全世界尊重。在汶川地震抗灾中,温总理深情的说到: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可见,这就是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党和政府,一个值得我们永远尊重的党和政府,他教会了我们自强,教会了我们百折不饶。我们在感动,我们在思考,我们更需为我们党和政府鼓掌。
一幅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蓝图已然绘就。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在全中国的人的努力下,幸福会在中华大地蓬勃“起飞”!
第五篇:中国金融简史学习心得
中国金融简史学习心得
通过对中国金融简史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从商朝到现代金融体制改革的我国的金融发展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中国是产生货币较早的国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有了金属铸币。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的资料看,商、西周时期人们在交换过程中主要使用实物货币和金属称量货币。当时的实物货币有贝壳、龟甲、粮食、布匹等,金属称量货币主要是铜。
中国曾经长期领先于西方,但近代中国全方位落后于西方。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落后,为什么落后,史学界众说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英国学者伊懋可的“14世纪转折论”:传统中国在14世纪之前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远远领先于欧洲,但在14世纪开始出现了转折点。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发生改变,技术水平开始陷于停滞;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消耗了大部分农业剩余,用于发展技术的农业剩余变得相当小,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农业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无力在手工业技术上形成突破,陷于伊氏所谓的“高水平均衡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开始落后于欧洲。并且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并不陌生,不仅因“银荒”、“铜荒”等实物货币危机曾给中国社会带来冲击,而且在宋朝中国发明纸币之后,各朝代都曾因为滥印纸钞而导致一次次金融危机,以致于以各种名字命名的纸币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当然,也正因为除货币之外中国过去没有更广义的证券票据发展,并且直到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也没有现代意义的银行,所以,在晚清之前中国的金融危机还只停留在货币的层面上,形式相对简单。
唯一的例外可能要算长期存在于民间的钱庄和盛行于19世纪的山西票号。特别是票号,虽然它们算不上现代意义的银行,但到19世纪后半叶它们的分号已扩展到北京、上海、广州、汉口等城市。因此,从票号的覆盖面看,它们已达到可以产生影响众多人民生活的金融危机的水平。只是就金融规模而言,由于票号以异地汇票为主业,不是吸收存款并同时放贷,所以它们导致金融危机的潜力有限。钱庄则更是互不联网,彼此独立地发源于各地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即使有些地方的钱庄发生问题,也不至于星火燎原,导致全社会的危机。当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金融化程度极低的时候,金融危机的种子确实不多。
在金融理论中,我们通常把货币看成一种最简单的证券,其作用是储存价值、帮助价值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之间的转换,所以它能产生的金融危机也最为简单。但是,随着现代银行、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更为复杂的证券市场来到现代社会,潜在金融危机的规模和广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质变。
在晚清中国涉足股票之后的头100年里,金融危机频频发生。我们还得看清金融证券交易的本质。不管是银行,还是证券,其交易的内容是具有充分流动性、甚至是匿名非定向发行的金融契约,它们的契约性质从本质上决定了对法治、对信息环境等制度架构的高度依赖性,使金融交易比任何实物商品市场更依赖法治。实物商品的有形、有色、有味本身可帮助大大减少其交易风险,而金融契约交易又恰恰不具备这些天然特征,这使金融交易市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经济风险。
首先,我们看到在1872年开始引进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并让其股票公开交易的时候,那时的清朝政府体系谈不上有什么制约行政权力的宪政,也没有独立于行政和皇权的司法,更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非人格化的独立第三方契约执行机制,像“股份”所代表的金融契约、“有限责任”等这些西方法律概念在以“人治”为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不仅是极为陌生的,而且是在执行的层面上无法得到支持的,也自然不能被赋予太多实际经济价值。更何况,作为中国第一份华文日报的《申报》在1872年才创办,大众传媒给刚刚在那个时期起步,因此,还没有帮助股民们了解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的新闻媒体。所以,在当时的“无法治”又无信息媒体的情况下,所交易的股票几乎完全与其发行公司无任何实质性关系,而是完全独立的投机券。于是,1882年的股票泡沫和接下来发生在1883年的金融危机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当然,在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虽然在立法、司法与行政的架构设计上具备了应有的框架,但在执行上由于军阀割据和内战的原因,其实际效果则大打折扣。因此,1921年的“信交风潮”金融危机的起因原则上跟1883年的金融危机没有本质差别,到那时候中国照样不具备有利于减小金融危机的制度架构,证券市场仍然是炒作投机的场所,滋生泡沫和相伴的危机。
南京政府成立后,当时的宪政架构有了实质性进展,司法也相对更独立,在契约的执行上也越来越公正可靠。但是,政府从那时开始大举持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并创办中央银行,追求并实现了国家对银行体系和其它金融市场的垄断支配权,让南京政府利用这些垄断金融资源为当时的军工与民用国有企业服务,为国家的军政开支服务。具体而言,一方面银行变成了政府的提钱机,另一方面政府控制的债券销售体系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低息债券融资,使政府的负债大大超出其支付能力。因此,1932与1936年的金融危机跟1883和1921年的金融危机有着本质差别,头两次应该说是在支持证券交易的制度架构不到位的情况下证券市场本身必然会产生泡沫,也会出现泡沫破裂危机。但是,1932和1936年的危机更多是发生在政府公债、银行和货币信用上,是由于国家作为股东控制金融体系并利用这种控制权给自己做大量低息贷款所致。
跟民国时期相比,今天的中国仍然缺乏对权力的实质性制约,签约执行、金融交易者的权益保护以及司法独立也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又需要宪政改革。尽管权力缺乏实质性制约,中国经济又以国有企业为主,金融体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由国家垄断,而且绝大多数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国家的。特别是,在更加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信息流通网络的支持下,银行体系所控制的金融资源达到39万多亿,保险业控制的金融资源为1万6千多亿。在政府控制的金融资源规模上升到如此之高的同时,权力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德风险被放到最大。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危机的潜在破坏性相对于1930年代的中国不但没被缩小,反而被扩大。人们只能期待制止呆坏账产生的制度架构。
除了推进制约行政权力、保障司法独立的宪政改革外,当下至少可从另外两方面着手,以降低金融危机的出现概率。第一是将国有银行以及其他国有金融民营化,至少是鼓励民间金融的发展。根据上面所说,这样做至少能缩小不受制约的权力所能产生的呆坏账规模,降低金融危机的程度,同时让司法和市场监督机构更能独立地运作。
其次是进一步放开新闻媒体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报道。新闻媒体的自由追踪报道可以把问题在发生的初期就曝光,迫使当事人立即解决,化解潜在的危机。相反,如果不允许媒体自由报道,使当初细小的问题也能发展积累成金融危机。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当年新闻最不自由的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泰国的金融危机最严重,事后发现的呆坏账比例最高,其经济和社会受到危机的冲击也最大。相比之下,新闻历来更自由的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则基本没发生危机,基本没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太多的冲击。因此,自由的新闻媒体能降低金融危机的概率。
对于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思考历史结合现实,找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经济体制所存在的缺陷,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金融思想而又不照搬硬套,找寻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避免出现我国经济体制内部的不完善而导致新一轮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创的内部危机。
另外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需要在金融发展历史的学习中学会变通,大胆开创新的道路,通过不断的变革与完善,发展中国的现代金融完成中国金融业由大到强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