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洛阳博物馆有感
参观洛阳博物馆有感
昨天是第一次去参观洛阳博物馆,让我对洛阳十三朝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对洛阳历史的辉煌有了更大的体会,也让我能学习生活在洛阳感到了无比自豪。
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市中心繁华地段,西临王城公园,是一座优秀地市级博物馆和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她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看到了许多的尊贵文物像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博物馆运用多种现代表现手法,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力,使展览具有雄浑大方、精巧典雅的气势和风格,再现了千年古都特殊的历史地位。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铜钟,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制作的钟。钟的节奏感强,它能表达人们的欢乐喜悦,又可以在生产劳动中协调人们的劳动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齐优美、在练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军威,因而在劳动生产中最需要这种乐器。有不少诗篇都记载了钟的演奏。鸣”的著名诗句,就是这和象征的反映。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尼颁经声溶为一钵,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自唐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并且越铸越大,以求达到利用神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巩固统治的目的。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重量达数十顿,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历代所铸的钟里,间或有铁铸的,但绝大多数还是铜铸的钟。古代铸钟,除了雕铸一些图案,还有文字,或吉祥用语,或纪时记事。古铜钟不仅在文字发展史上,更在古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学、经济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史料。中国是钟的故乡,流传于世、难以尽数的古铜钟作为中国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优美、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对研究中国的断代史、礼乐制度、思想史、音乐史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且由于荟萃了我国古代工艺技术之精华,代表了当时的铸造、声学、乐律学、力学等高超技术水平,更是研究我国传统科技的宝贵实物。
参观结束后,更加激发了我学习中国历史的激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化,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参观了这些古代的文物,既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又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古代文化而感到骄傲!
第二篇:参观洛阳博物馆
参观洛阳博物馆
昨天,我们二年级全体同学一起来到洛阳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位于洛阳中轴线上,北靠邙山,南临伊阙。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我们来到了河洛文明馆,我首先看到了古菱齿象化石,它生活在距今二百万年到一万年的更新世,它的个头比两个我还高呢!这个馆展出文物2000多件。更多是通过文物来讲述历史。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折沿罐,它于1997年盐东村遗址出土,它象是一个能盛水的罐子,灰色样的土罐,底小口大,罐身有两条、罐沿有一条辫子样的花纹装饰,口沿像帽子一样向下折了一道边,所以叫折沿罐。
通过这次参观,我想:“我们的祖先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东西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珍宝,他们是多么富有智慧呀!
王婧溪2013.05.24
第三篇:参观洛阳博物馆活动总结
参观洛阳博物馆活动总结 11月13日,社会工作112班组织班级同学参观洛阳市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班级同学对洛阳的历史有一个更为详细的了解,由此扩充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中午,同学们准时在校大门集中,1点准,由班委带队向博物馆出发。虽然去博物馆的路有些远,但是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所以一路上较为顺利。到达博物馆后,同学们就被漂亮的博物馆所吸引,大家拿出自己的相机和博物馆合影。这为接下去的参观定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我们的简单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陈展主题为《河洛文明》,通过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5大篇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展出文物2000多件;专题展览分为《洛阳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宫廷文物馆》《古代石刻馆》和《书画馆》6大专题。主楼一层、二层还设有壁画展临时展览和多种类型的机动展览。洛阳市博物馆中的从远古时代到明清到近现代的展品让同学们叹为观止,相信通过这些丰富的展品,同学收获了不少有关洛阳的历史知识。博物馆中关于洛阳特色的展品,比如说《唐三彩馆》里的各种唐三彩作品,让会员们真切地
感受到了唐三彩的魅力。另外还有洛阳出土的铜器,陶器,洛阳的名人字画等等,这种种都是精品,处处透着洛阳这座人文城市的古典魅力气息,而这些展品所蕴含的文化都在不经意间被同学们领略与吸收。
通过这次的博物馆游,一方面是班级同学们亲身领略到了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探知到了洛阳的地理风貌。而另一方面,更加团结了我们整个班级的内部力量,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社会工作112班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参观博物馆有感.doc
参观博物馆有感
2011年暑假期间,在线团委的号召下,本着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我参观了博物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到博物馆的经历。
7月16号,我陪同我的几个好友一起去个地方玩,本来想到好玩的地方旅游一番,但在我们路经博物馆的门口时,不仅对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于是我们不约而同的走进博物馆,明显一种古典风格嘛!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历史文化。
于是我们便径直走向博物馆门口,我们在工作处登记以后,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对博物馆各个展厅进行了参观。首先来到第一展厅——大汶口文化介绍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我们了解到,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400年,上承北辛文化下接龙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的重要阶段,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随后,大家参观了石器展厅,石头镯、项链、石刀、石锛等均已显示出当时人们已懂得开垦土地、砍伐树木,特别是石头镯和项链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有“爱美之心”。
在陶器展厅中,我们看到,出土的陶、石、玉、骨、牙器等不同质料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都异常精美。
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乎可以与现在用的针媲美,骨针、骨梭的应用证明了“衣着方面”的进步。
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部分。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大汶口遗址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0年被固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
逛完了所有的地方我们还意犹未尽,我们开始走向回家的路。回想起所见到的历史文物,那真是无价之宝。他记录了历史的点点滴滴,使我们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勿忘历史!
此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让队员们意识到保护文化遗址的重要性。更加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让我们更加的了解历史,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历史使我们更加奋斗。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简朴的物质生活 丰富的精神成果
——国庆假期访北京李大钊故居有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驻足这幅悬挂在北京李大钊故居正屋墙上醒目的对联前,我浮想联翩。刚刚参观完北京李大钊故居,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大钊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身处大钊先生简朴的故居,感受他留下的丰富精神成果,使我对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境界油然起敬。
北京李大钊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位于北京新文化街文华胡同。如同众多的北京四合院一样,故居由坐北朝南正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南房一间组成,青砖红瓦,绿树鲜花,显得雅静肃穆。正房是客房和卧室,一张木桌,几把木椅子,一个普通的热炕,别无他物。西厢房是书房,摆设同样简朴。整个故居都体现着平淡无华、简单勤俭的风格。看着这些,我非常诧异,不禁在想:“难道当时身为北大教授,收入不菲,以”南陈北李“而著称于世的大钊先生就生活在这样俭朴的环境中吗?” 带着疑问,我阅读了李大钊生平简介,从中读出了答案:李大钊一生简朴,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兼任四所大学的教授,月收入达二百多银元,本可以过上宽敞富裕的生活,但生活却一直很拮据。因为,他将这二百多银元大半交纳了党费,又留下一部分来帮助并资助朋友,同事和进步青年……。与俭朴拮据的生活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故居居住的四年期间,他工作非常忙碌,孜孜不倦,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革命事业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平均每10天一次会;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
参观故居使我受大极大的教育。大钊先生生活俭朴,精神富庶的境界永远是我追求的目标。站在故居内矗立的党旗前,我感到情操得到了陶冶,精神得到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