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说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为什么说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它经过了革命的考验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检验,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根本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
首先,就民主集中制自身而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历史由群众来创造,这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认识论最一般的法则。我们在治党治国中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绝不是某些人的杜撰或冥想所致,正相反,它是在倾听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最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在开动脑筋、集思广义基础上,进行归纳、集中的结晶。因此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加以调整和完善。毫无疑义,这一制度是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制度。
其次,就这一制度在实践中的运作结果而言,它不仅科学,而且最合理、最便利。民主集中制在党和国家的诸多制度中,处于统率的地位而起着制约、规定其他制度的作用。在党内,它规范了党的生活的基本准则,是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制度保证。有了这一科学制度,才使得我们党紧密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才能正确处理党内各种矛盾关系,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创造性,使党成为既纪律严明又生气勃勃的战斗集体;才能集中全党智慧,使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执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在如今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与发展实践中,也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度,才能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能遏制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确保其健康发展。
第一,市场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决策主体分散、利益矛盾突出、市场竞争激烈等等。因此,要对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项目举措等作出正确决策,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和创造精神,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建设积极性,才能保证这些决策和实践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现实性。而要达此目的,必须通过健全民主集中制来实现。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元化,给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党的纪律提出了新要求。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旧体制转换必然会引发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矛盾和冲突。如果对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就必然会妨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必然会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必然会妨碍国家意志的科学运转和通行。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对亿万群众的改革实践活动实施有效地组织领导,做好宏观统筹规划以提高改革的效率。民主集中制以其民主与集中的科学结合,对维护中央的权威和各级决策机关的核心地位有了制约化的规定,能有效地克服无政府主义、分散主义各种错误苗头。因此,这一制度仍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换原则可能侵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而而造成一系列腐败现象,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运用民主集中制这个有力武器,引导教育党员群众同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违法乱纪现象作坚决斗争,通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形成严格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发生。
第四,市场经济的法制性,更加要求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它要求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来保障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并使民主法制化、制度化。
第二篇:为什么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和领导制度。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集中制始终是衡量一个单位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点在于实施集体领导,在涉及单位的重大问题上,特别是政策性强、事关大局和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上必须充分发扬发主,正确实施集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水平,在讨论研究问题时坚持党性原则,保持理性思维,遵守议事纪律.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民主的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每一名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地知道,只有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才能推动单位各项建设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和锻炼,做到眼界宽阔、胸襟坦荡、光明磊落、严己宽人,特别要摆正个人在领导集体和党内生活中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这样才会带出好的风气、创造出好的氛围。民主集中制从本职上讲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集中,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思想意思,就会违背民主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是防止和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的有力武器,是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关键。实行民主集中制,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集中所有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智慧,凝聚全部的力量;同时,又实行多数原则,按照多数人的利益、意志和要求决定问题,可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它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允许互相扯皮、议而不决,一经决定立即实施,可以避免那咱互相掣肘和力量分散的弊病,具有简捷便利的特点,所以它有较高的办事效率。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民主集中制来规范党内生活、处理党内关系,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也对我们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探索与新形式相适应的新方法、新经验,更加充分发扬民主,以培育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推动我们党和部队各项建设的发展。
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五特点
民主集中制产生的历史非常久,所以要把民主集中制解读好,还必须从历史的进程开始。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不是民主集中制,叫做民主制。共产党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创立的,那是在1848年,他们创立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之前,有两三百年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政党的组织制度是什么呢?就是集中制。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政党要采取集中制呢?因为那时候条件不许可,它是秘密活动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坚决反对集中制的,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集中制这种组织对于秘密团体和宗派运动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同工会(无产阶级工会,也相当于政党一类的)的本质是相矛盾的”。可见,马克思是坚决反对集中制的。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集中制,那么他们主张什么制度呢?就是主张民主制。马克思在他一辈子中,先后组织过两次政党,第一次就是在1847年组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组党是1864年组织的“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在组织这两个政党的时候,他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就是民主制。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主张民主制,而且民主制又能够实行呢?这应该说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大陆的情况有了很大的不一样,因为欧洲大陆当时已经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民主了,那时候组党是可以的。
马克思主义组建的两个政党是非常成功的,恩格斯晚年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给予高度的评价。恩格斯说“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和密谋狂的道路”。恩格斯还评价,这个同盟一切都是按照民主制度进行的。
为什么马克思要实行民主制呢?马克思、恩格斯秉承了从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就形成了民主制度或者专制制度的治国传统。古希腊有很多邦,比如说雅典是搞民主制的,但是别的邦还有搞专制制的。民主制与专制制是对立的,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制度。我们无产阶级是全人类的事业,我们要解放全人类,这样的制度当然要采取民主制,不能搞集中制,所以马克思当然会选择民主制。
进一步说,为什么要选择民主制呢?因为民主制和集中制有根本的差别,马克思说:“民主制具有人性”,民主制尊重人,大家当然感到很舒服,你把我当人看。“专制制是具有兽性的”,它是跟人性不相容的,专制不让你说话,皇帝想要你死你就得死,他是把人当做工具、野兽看待。马克思从人性和兽性的对立,把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对立讲清楚了,我们无产阶级的事业、无产阶级的政党,还能搞集中制吗?当然不能搞。我们只能选择民主制。
民主制和集中制从根本上是人性和兽性的对比。具体来说,它的对立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民主制强调每一个党员都有民主权利,集中制就相反了,它强调领导的权力和意志,这是根本的区别。第二条,民主制强调党的权力中心在党的代表大会,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党的民主制具体有哪些特点呢?作为党的民主制来说有5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它的各级机构是按民主制度组织起来的,要求各级干部都要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第二,党的各级组织要定期开会,讨论党的事务。而不是不开会,一两个人说了算,有事情要定期开会组织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允许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存在。第三,党的政治生活的根本方法是集体议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第四,党的任何组织职务都是可以变动的,要破除和拒绝领导职务的终身制。第五,党内的任何人都有监督权,也都要受到他人的监督。这五条是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我们千万不要忘掉,可以更多,但是这五条是最基本的,如果缺了一条,可以说就不是民主制了。
列宁对完全集中制作出修正
在民主制中其实也包含着集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少数要服从多数,应当维护多数对少数的权威。我们说在实行民主制的过程中,它当然就包含集中的过程。
这里就要讲到我们今天的一个很重要的民主集中制的议题。民主集中制是前苏联发明的,前苏联发明了民主集中制之后,开始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误读。民主制中包含着集中,但是前苏联在编《马恩全集》的时候,就把马恩所创建的民主制说成了也是民主集中制,是民主集中制的实际体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马恩全集》第42卷,编者给它加了一个注,叫238注,他说“同盟所有组织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这个注就给人家一个误解,好像马克思创建了共产党组织,实行的组织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这是错误的,非常有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马克思建党,他所采用的组织制度是民主制。你现在公然把它说成是民主集中制,这是回避了马克思创立的是民主制的意图。第二,民主集中制是由列宁创立的,你把它说成是马克思创立的,这也剥夺了列宁创造理论的地位,这对列宁也是一个伤害。第三,它从根本上混淆了集中和集中制的区别。集中不等于是集中制,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民主制中也包含集中,把它说成民主集中制是否也未尝不可?绝对不行,因为这是一个概念问题,集中不等于是集中制,这是非常重要的。集中制是一个根本的制度,而我们这里讲的集中,它只是民主制中的一个要素,它不是集中制,所以千万不要把它等同起来,我后面还会说到这个问题。所以,有了集中,不等于本身就是集中制,因为集中制就是专权,它是专制的,它是一个根本的制度。所以民主制和集中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制度。我们刚才所说的集中,是民主制底下的一个要素,你不能把它提高到根本制度上。因为集中制底下也有一个集中,但是这两个集中的归属不一样,一个是归于集中制的,一个是归于民主制的,所以不能混淆起来。
列宁创建了民主集中制。其实列宁在组党的时候,也不是提出民主制的,他最早提出的是集中制。俄国共产党为什么采取集中制?因为当时没有这个条件。
列宁说:我们选择这种集中制也是万般无奈,因为专制制度逼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要么不起来革命,坐以待毙,这不符合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性质,我们当时要奋起抗争。在专制制度下,你要么死亡,要么抗争。要起来抗争的话,只能通过集中制的方式把党员和人民组织起来,列宁认为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奋起抗争,那么怎么办呢?只好通过这种方式。
列宁所创立的民主集中制,它实际上就是对原来最早提出的完全集中制作出了一种修正。原来是完全的集中制,现在在完全的集中制中加入了一部分民主制,所以民主集中制最早在列宁那里就是把民主制和集中制加到一块儿。
六措施推进党内民主
应该承认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好制度,但是一定要理解它的真实内涵,这个真实的内涵是什么呢?民主集中制是以民主制为主的。现在民主集中制在现实中,还是不尽如人意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民主集中制没有搞好,对我们国家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来研究了,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内民主,我们必须采取6条措施,下面我就讲这6条措施。
第一,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我们应该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要总揽全局,但是你又要让各方面发挥积极性,党是有领导作用,所以首先党的领导制度要把它摆正。
第二,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搞民主集中制,搞党内民主。如果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没有完善是不行的
第三,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要实行全委会票决制,而且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
第四,改善党内选举制度。现在提出要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法,组织出面提名,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可以党员联手提名,甚至党员也可以自荐。改进选举程序和投票方法,现在就是列几个候选人,然后把这张票发下去塞给你,就让你勾划,这行吗?也行,但是能不能改进,能不能想想其他的更活跃的方法?同时要改进候选人的介绍办法,现在就是组织介绍,组织介绍很重要,但是能不能自己介绍呢?我看也可以。
第五,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我们提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也要开听证会,这些都是民主集中制和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规定。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划分三权,就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一定要把它分开。
最后一点,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一点也要强调,我们这个党要有力量,要有战斗力,还一定要强调集中。再一次提醒大家,我们这里说的集中,绝对不是集中制。我们讲民主集中制也好,讲民主制也好,集中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要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搞民主制,也不是说只要民主的过程,不要集中的过程,把集中全部扔了,如果这样肯定也是一盘散沙,这个民主肯定也执行不好。如果说只要民主过程不要集中过程,那民主肯定是搞不好的。你让大家讨论,讨论到最后不来一个集中,那就乱哄哄了,这样的民主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我们既需要民主的过程,也需要集中的过程,而且只有集中了,这个党才是强有力的,才有执行力。所以我们贯彻民主集中制一定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许耀桐
民主集中,不等于先民主后集中
-----------
话题引入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民主”与“集中”是对立的,“民主集中制”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是可笑的,正如说“等额选举”一样:等额了,选举就不能成立!集中了,民主也就无从体现。
开放讨论
对于这种观点,大家是怎么看的?(讨论过程:略)
讨论小结
认为“民主”与“集中”对立,“民主集中制”违背逻辑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与民主相对应的是专制,与集中相对应的是分散。毛泽东在1937年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民主和集中之间,并没有不可越过的深沟,对于中国,二者都是必需的”。而“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的东西,就是党的民主集中制。
有人可能要说,即使理论上没有鸿沟,但实践中却时隐时现,似乎成为一对“矛盾”,这又如何解释?
这其实不是民主集中制本身的问题,而是有的地区、有的部门、有的组织、有的人把民主集中制理解成了两个过程:先民主,后集中。在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先让常委、委员或党员进行充分的酝酿讨论,然后由书记进行集中。正是对民主集中制存在的这样一种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导致人们得出民主与集中是相对立的不正确的看法。
民主集中制在实践中的运用只有一个过程,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过程。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指的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是指党的一般成员民主发表意见的权利,最后的“集中”仍然是多数服从少数,或书记、“一把手”最后个人决断,搞“一言堂”。
讲稿要点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和集中这两个范畴各有特定含义。民主强调党的领导权力的合法性,党的基础的阶级性,强调党的权威的理性化,强调决策的民主化,排斥个人独裁;集中则强调党的力量的集中、战斗力和高效率。民主主要是决策机构的形成机制和决策机制,集中则主要是决策执行的机制。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含义就是执行少数服从多数,部分服从整体的政治纪律。即,在党的组织内部的少数服从多数和组织之间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直至服从党的代表大会的有机统一;是尊重党员党内生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尊重集中统一的党组织权威的有机统一。
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最初它是作为党的组织原则提出来的,当党的组织原则具体化为党的组织制度之后,又从“组织制度”派生出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准则等概念。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民主集中制又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凡统一体,其内部结构都是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和非对立面的统一两个方面。从对立统一方面看事物,则事物就是矛盾;从非对立面的统一看事物,则事物就是系统;如果同时从两个方面看事物,则事物既是矛盾又是系统,即是说矛盾论和系统论原是可以统一为矛盾系统论的。
民主集中制也是如此。作为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贯彻这个原则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决内部矛盾的过程;作为一种制度,它又是可以操作的系统,实现这一制度的过程,是自上而下分解又是自下而上综合的系统工作过程。在组织工作和领导实践中,民主集中制既是一个思想原则,又是一项工作纪律;既是一种领导方法论,又是一条政治守则。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既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又表现出和谐与统一。就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而言,它们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系统的两个因子;既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民主是对自由而言,集中是对纪律而言),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在民主集中制与专制的分散制斗争中);既是斗争的,又是同一的;既相互排斥和否定,又互相吸引和包含;既互相分离和制约,又互为对立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成统一体。
民主也好,集中也好,都是为了同一目标
从作为一个政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来讲,民主集中制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和谐整体。这是因为,民主也好,集中也好,都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而是从人民的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行事的。
行使民主的权利与行使集中的权利,虽然角度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目标,而且在形式上也难以截然分开。不是先民主后集中,或你民主我集中,或群众民主领导集中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民主集中制中,不能离开民主讲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讲民主。离开了对方,民主将不是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集中也不是民主集中制的集中。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党员的平等地位、民主权利,党员就不可能自觉地参加党的组织并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为党工作,党就不可能成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没有民主,集中就可能成为专制的集中,可能是为害人民的集中。
反之,民主也离不开集中,集中是民主的归宿和方向。如果没有集中的指导和约束,党员就不可能正确使用民主权利,民主就可能变成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就不可能把党员的意见和要求概括、集中为统一意志,形成党的正确的政治目标;没有集中,党就没有使党形成为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的组织手段,党就不能迅速而强有力地进行领导,从而不可能迅速地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项决策的制定,集中到党委内部,是要通过党委会全体成员集中表决通过的,而不是由党委书记个人说了算。按《党章》规定,书记也只有一票的权利。这是民主集中制的生动体现,也是民主集中关系的真实写照。
>>>课间休息
决策语丝
1、民主不够,集中必致片面;集中不力,民主必被扭曲。
2、坚定的决心,来自明确的判断;科学的决策,来自可靠的信息。
3、有决断的人,把矛盾解决在决断之前;会做事的人,将琐事放在要事之后。
4、真理虽然握在你的手中,但你若总是处于少数人的地位,那也将终难有所作为。
5、被动的参与者只会随声附和,盲目的支持者只会为人操纵。
6、议事以全,行事以专。
7、果断是魄力,武断则是霸道。
8、真正的自由是做你应该做的事,而并非做你随意做的事。
9、没有集中就不能统一步调,没有民主就不能集思广益。
10、善于因事制宜才能恰到好处,能够随机应变才能临变不乱。
作者:商兆鑫
为什么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中央、地方、部门、单位的利益矛盾,需要民主集中制。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挥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有统一指挥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需要民主集中制。决策必须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需要民主集中制。总之,正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 0 如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其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强调“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体作出的部署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二是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是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五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其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决定》紧紧围绕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突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在落实党员知情权方面,提出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在落实党员参与权方面,强调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在落实党员监督权方面,强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还强调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方面的作用。
其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这两项制度是党内民主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也是党内民主最有效的制度保证。《决定》在这两方面作出了新的部署。在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突出强调五点:一是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二是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党代表大会代表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三是建立各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四是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和办法,做好代表联络工作,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项权利,充分反映党员意见和建议;五是继续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方面,突出强调了3点:一是完善党内选举办法,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二是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三是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维护选举结果严肃性。
其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强调要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其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这是民主集中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决定》在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明确提出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时刻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四个服从”,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在这方面,《决定》重点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二是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三是严守党的纪律,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既十分紧迫,又十分复杂。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四个方面重要关系:一是既要发展民主,又要坚持集中;二是既要鼓励探索,又要稳妥实施;三是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四是既要完善制度,又要狠抓落实。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
只有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使民主集中制制度化、规范化,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把民主集中制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完善党委工作制度,必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民主集中”是集体领导的具体实践过程和根本保证,“个别酝酿”是科学决策的必要环节和基本方法,“会议决定”是集体领导的实现形式和必经程序。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构成科学决策的严密体系,抓住了领导班子决策中贯彻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关节点。要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已有制度的配套建设,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要拓宽渠道,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发展党内民主,涉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冲破一切阻碍发展党内民主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在党内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必须坚决反对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拓展党内民主渠道,重点要处理好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党组织领导层内部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党的纲领为目的,以党章党规为依据,紧密结合党组织的职能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来展开。要促进决策民主化,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决策之中。
三、要提高领导艺术,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
要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要提高领导者的素质。一是主要领导者要胸怀宽广,善于采纳不同意见,善于集中归纳不同意见。二是领导者本人要有很高的素质。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为了党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的勇气;要敢于否定自己,纠正错误,按多数人的意见办事。要自觉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持一致不是口头上喊一喊,关键是要学习好、领会好、掌握好中央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贯彻好,尤其要按照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抓好落实。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
四、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做到:一是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二是以农村、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党的组织基础;三是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四是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五是始终把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始终带领人民群众胜利前进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篇:关于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调查
区直机关工委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普遍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机关党建活动,近两年又适时开展创建“十佳党建活动”。目的是加强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深入了解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我们调研组近期对区直机关40个总支、支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下面根据调查资料,对区直机关党建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层党组织现状
区直机关工委直属党总支、支部40个,党员1274名,机关工作人员1855名,分布在区直机关48个部门,这些部门担负着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职能,同时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单位。因此,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精神状态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全区各项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海港区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春雨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切实加强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二、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适时开展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实践证明,发扬创新精神,经常开展丰富多彩讲求实效的机关党建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1、培养典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近两年,区直机关工委借鉴省、市直工委的有关做法,在区直机关开展评选“十佳党建活动”,这项工作被各级党组织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评选范围和基本条件,各总支、支部都根据本单位不同特点,建立了一些党建工作制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关党建活动。区委办党支部,以发挥“三个作用”、提高“三个服务”为目标。仅仅围绕“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本着以调查研究促作风转变、促进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开辟调查研究新阵地,创办了《海港调研》刊物,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展示调研成果的有效载体,刊登了37篇有价值调研文章,为区委领导定决策、谋发展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在全区营造了大型调研之风的良好氛围。政协党支部,党组成员的领导干部主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参加双重党组织生活,各科室统一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坚持下基层走群众路线,积极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渠道、多角度了解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2、组织党员,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创建“十佳党建活动”即要不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党建工作,又要贴近现实,突出党建主题,富有新意,创有特色,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区民政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头无私奉献,班子成员先后走访6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居委会,18个居民家庭及6个农民家庭,掌握了群众对文体生活的渴盼。今年启动了“星光计划”第二批工程,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国共产党享先进文化的艳丽芬芳,社区文化艺术节先后演出百余场,群众演员3000多人,为35个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为干涸的社区文化土壤注入了一股清泉。区委农工部党支部,组织各镇及涉农部门干部撰写调研文章,并将其中27篇优秀调研文章编印成《海港区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文章汇编》。在编撰过程中,他们力求可读性、实践性,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视角,客观地反映了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为区委、区政府更好地指导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立足创新,不断地挖掘党员电化教育。当今时代,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传输方兴未艾,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它的影响正向各个领域渗透。近几年区直机关部分单位已经利用先进的电教和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电教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所珍视。区法院党总支,十分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大家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做到了“三上”即,“上墙、上盘、上网”,把重点学习内容摘抄到板报、墙报上进行宣传,把有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光盘,组织大家观看。同时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区法院配备了近百台微机,并建成了100兆变互以太网,把有关“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十六大报告》及其它党建工作内容的文章搬上网络,在网络上开辟了“信息专刊”、“廉政之窗”、“网友论坛”等栏目,把学习内容以信息形式上网,实现了网上资料、图像、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提高了广大干警学习的积极性。区审计局党支部,根据审计人员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现场审计,很少在机关停留,尤其是全局经常聚到一起就更不容易。因此,党支部为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不误,每个科室都配备了电脑,外审人员配备了电脑笔记本,于年初在局域网上建成了“支部建设”网页和“支部信箱”,在网页的内容上设置了:“三讲”教育、警示录、党课提纲、组织生活纪要、党员信箱、党员须知等。搭建起了一个虚拟的“网上党支部”,使审计人员无论何时回到局里或在审计现场,只要登录到局域网上,就能够自觉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发送到网上,供大家讨论共享。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把自己对党组织的建议、意见和真实想法以署名或不署名的方式发给支部,支部通过网上回信方式同其进行交流,使双向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架起了党支部和党员即时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4、狠抓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中央提出的“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要求,针对机关的特点和实际,在层层签定责任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层抓本级,一级抓
第四篇:关于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调查
区直机关工委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过程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普遍开展了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机关党建活动,近两年又适时开展创建“十佳党建活动”。目的是加强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深入了解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我们调研组近期对区直机关40个总支、支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下面根据调查资料,对区直机关党建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基层党组织现状
区直机关工委直属党总支、支部40个,党员1274名,机关工作人员1855名,分布在区直机关48个部门,这些部门担负着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职能,同时是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单位。因此,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精神状态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全区各项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海港区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春雨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切实加强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
二、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适时开展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实践证明,发扬创新精神,经常开展丰富多彩讲求实效的机关党建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1、培养典型,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近两年,区直机关工委借鉴省、市直工委的有关做法,在区直机关开展评选“十佳党建活动”,这项工作被各级党组织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评选范围和基本条件,各总支、支部都根据本单位不同特点,建立了一些党建工作制度,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机关党建活动。区委办党支部,以发挥“三个作用”、提高“三个服务”为目标。仅仅围绕“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本着以调查研究促作风转变、促进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开辟调查研究新阵地,创办了《海港调研》刊物,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展示调研成果的有效载体,刊登了37篇有价值调研文章,为区委领导定决策、谋发展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在全区营造了大型调研之风的良好氛围。政协党支部,党组成员的领导干部主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参加双重党组织生活,各科室统一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坚持下基层走群众路线,积极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渠道、多角度了解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较准确的参考依据。
2、组织党员,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活动。创建“十佳党建活动”即要不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党建工作,又要贴近现实,突出党建主题,富有新意,创有特色,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区民政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头无私奉献,班子成员先后走访6个街道办事处,36个社区居委会,18个居民家庭及6个农民家庭,掌握了群众对文体生活的渴盼。今年启动了“星光计划”第二批工程,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共享先进文化的艳丽芬芳,社区文化艺术节先后演出百余场,群众演员3000多人,为35个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为干涸的社区文化土壤注入了一股清泉。区委农工部党支部,组织各镇及涉农部门干部撰写调研文章,并将其中27篇优秀调研文章编印成《海港区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文章汇编》。在编撰过程中,他们力求可读性、实践性,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视角,客观地反映了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为区委、区政府更好地指导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立足创新,不断地挖掘党员电化教育。当今时代,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传输方兴未艾,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它的影响正向各个领域渗透。近几年区直机关部分单位已经利用先进的电教和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电教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所珍视。区法院党总支,十分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不断增强大家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做到了“三上”即,“上墙、上盘、上网”,把重点学习内容摘抄到板报、墙报上进行宣传,把有关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光盘,组织大家观看。同时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区法院配备了近百台微机,并建成了100兆变互以太网,把有关“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十六大报告》及其它党建工作内容的文章搬上网络,在网络上开辟了“信息专刊”、“廉政之窗”、“网友论坛”等栏目,把学习内容以信息形式上网,实现了网上资料、图像、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提高了广大干警学习的积极性。区审计局党支部,根据审计人员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现场审计,很少在机关停留,尤其是全局经常聚到一起就更不容易。因此,党支部为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不误,每个科室都配备了电脑,外审人员配备了电脑笔记本,于年初在局域网上建成了“支部建设”网页和“支部信箱”,在网页的内容上设置了:“三讲”教育、警示录、党课提纲、组织生活纪要、党员信箱、党员须知等。搭建起了一个虚拟的“网上党支部”,使审计人员无论何时回到局里或在审计现场,只要登录到局域网上,就能够自觉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发送到网上,供大家讨论共享。同时,审计人员还可以把自己对党组织的建议、意见和真实想法以署名或不署名的方式发给支部,支部通过网上回信方式同其进行交流,使双向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架起了党支部和党员即时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4、狠抓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中央提出的“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要求,针对机关的特点和实际,在层层签定责任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层抓本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廉政工作责任制,从工委书记到各总支、支部书记坚持以身作则,模范遵纪守法,自觉地接受监督,发挥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区地税局党总支,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各项规定,做到不护短,有错必究。对有执法过错的17名同志进行了经济处罚,使全体税务干部受到强烈的震憾,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并模范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实践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建立一级抓一级的领导责任制,能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领导者的威信,是搞好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最重要的是通过高尚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和统帅群众,以人格的力量和真正共产党人的形象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会有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5、育人为本,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工委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宣传区直机关好人好事活动,并主动邀请市日报社记者到基层党组织采访,此举受到各基层党组织的赞扬,其中有三篇稿件在秦皇岛日报刊登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例如:《不能没有你》——记海港区总工会常年救助特困职工记事;《为李宏芳献爱心》;《人生》——记一位八旬老人的经历让我们深深的感悟。特别是海港区老干部局异地安置离休老干部赵东轩老人,54年追求、36年工作、48次调动、20年单骑、3走长征路、6年扶贫、10进深山、80岁入党的传奇经历,在日报一版刊登后,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震撼,并引发一次全市大讨论,日报分别用4期头版刊登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来稿。燕赵都市报、河北经济日报分别派记者采访。
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活动,弘扬了正气,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区直机关宣传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6、心系群众,区直机关党员干部献爱心。北环路办事处李宏芳患尿毒症晚期,换肾所需20多万元费用,使这个家庭不堪重负,机关工委得知后,号召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为李宏芳献爱心,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去年6月13日,凝聚着海港区1239名党员干部,无限关爱的3.7万元捐款送到了李宏芳手中,为她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5月,47个单位的1568名干部群众为抗击非典捐款,捐款共计80140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区直机关少数基层党组织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
1、制度不落实。有些单位对严格党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制度不落实。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制定了组织生活制度,并挂上墙。但有些单位将这些制度束之高阁,总认为工作头绪多,压力大,少过点组织生活无所谓,久而久之,降低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消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落实制度,必须提高认识,增强党支部成员特别是单位“一把手”的组织观念。如果单位的主要领导,能够从党的建设的高度看待组织制度建设,那么基层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
2、措施不得力。有少数基层党组织从没开展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方式比较枯燥,一般只限于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照本宣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后谁也没记清,致使一些党员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厚,参与热情不高,甚至极少数人政治鉴别能力出现偏差,这些原因的促成,究其原因应该说是理论学习制度落实缺乏力度,学习方式不够吸引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所以,理论学习抓的不紧,学习方法不灵活,其它工作很难做的更好。
3、认识不到位。有些基层党组织在落实执行“三会一课 ”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有的“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够,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没有认真执行,致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落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经常随意性较大,达不到每季开一次全体党员会,每月一次支部委员会,一次党小组生活会,至少一次党课的规定要求,党员难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严重挫伤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4、设备不利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维和生产必将进行新的变革。就党员电化教育而言,区直机关大多数单位都配备了电脑、电视机、VCD等,硬件齐全。但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党建活动。目前区直机关 只有少数单位在运行,其他单位还是个盲点。党建工作在这一领域中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互联网创建网站对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提供一个新的空间。
四、建议与对策
总体看来区直机关大多数党组织注重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活动,各项制度落实呈良好趋势。极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创新意识不强,制度落实缺乏力度。为开创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夯实基础强素质,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所以各基层党组织要注意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向,要树立超前意识。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现代化。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总是老一套,老面孔,必然会引起党员群众的厌烦而失去“磁性”。当前要围绕机构改革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好思想工作。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要现代化。在方法上,那种一般化的灌输,你讲我听的方法以显的乏味,必须紧跟形式,结合业务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来开展,要坚持多渠道、快节奏。在手段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电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把思想政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2、党建活动主题要创新。主题是一项活动的灵魂,决定着机关党建活动的质量效果。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定位要科学化。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明确行之有效的制度;注意利用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手段,克服教育上的封闭状态(有些方面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别人);有条件的,要搞一些阵地建设。活动 还要注意突出重点、抓关节点、抓兴奋点。围绕区委、区政府和部门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组织活动,抓关节点。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党员干部发挥出较大的潜能,是我们切入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往往感召力强、影射力大。产生较大的鼓动效应。寻机开展激发兴奋点的活动,把党员干部思想引发到创造性工作上来,“兴奋点”的活动形成较强的激励和辐射,蕴含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保证“中心”工作的完成,而且使党建工作更富有生气、更具特色。
3、理论学习方法要改进。增强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一些部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或是“讲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理论学习内容空洞、手段落后。因此,机关的理论学习要体现机关的特点。方法更新,内容更深。要针对不同和不同对象采取理论辅导、电化教育、专题讨论、轮流授课、答题竞赛、适当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等不同形式,使枯燥的理论学习生动活泼,真正起到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
4、强化组织制度要落实。通过制度约束,措施激励,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几次深入基层调查,发现一些部门制度不健全,党组织的战斗力也无从谈起。因此,要从坚持和完善制度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使党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二是坚持党内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管理党员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制度。三是坚持计划安排制度。把理论学习作为工作的共性目标,与业务目标一同部署,使理论学习实现时间、内容、质量三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学习,不能把自己置与组织之外,更不能凌驾与组织之上,脱离群众学习队伍,失信与党员群众。同时把理论学习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岗位责任制和公务员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评议考核党员干部的依据,并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先进党总支、支部评比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理论学习的表率的动力和压力。
五、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是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存在,而活动的。党的基层组织就是要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把党员组织起来,成为实现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我们多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有些单位没有弄清党组与本级党总支、支部的关系。认为“党组”领导党总支、支部,党支部研究决定的事项报党组“批准”,混淆了党的基层党组织与党组之间的职能作用,还有的以行政干预代替组织决定。《党章》和《机关基层党组织条例》都对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用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机关单位的党组对本级党总支、支部实施指导,党总支、支部对本级党组织积极配合协调。两者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的各级组织都要在其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从区直机关总体上看,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党委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和当前形势,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创建“十佳党建活动”,同时悟出了许多新方法、新经验。使机关党建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势头。
第五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优化税务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
【新理念 新发展】马林萍: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优化税务师事务所的发展模式
2016-02-14
税务师行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税务师行业发展如何跟上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税务师事务所应该如何优化自身发展模式,是值得每一位事务所高管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也是每一家事务所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税务师行业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整个行业及从业人员深切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一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由来已久的同业竞争,近期一些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也开始进入税务专业服务市场,使得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更加白热化。二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带给注税行业的影响。注册税务师从原来的职业准入类调整为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使涉税咨询及涉税鉴证业务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三是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行业市场的影响。当前实体经济下滑、企业转型、效益欠佳,使企业对税务中介服务的需求不再迫切,逐渐造成了一部分客户的流失。
这样的形势促使我们要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目标,重视发展中的问题,不断优化事务所发展模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税务师事务所要找准自身特长,细分客户和市场,重点打造特色业务。近年来,我们所根据市场变化对业务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从较为单一的出具涉税鉴证报告调整为出具多种类型的涉税服务文书,根据客户需求和税务机关的核查重点,为客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涉税书面报告,包含涉税咨询报告、涉税建议书、涉税事项风险评估报告等。这些业务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时也为事务所创造了新的效益。
不断推陈出新的经济形态中往往蕴藏着业务机遇,我们注意到,近期“新三板”挂牌的热推,为涉税中介的业务延伸打开了一方新通道。经过公司高层的酝酿研究,我们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了紧密合作,联合开发并实施“新三板”财税问题解决方案,与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进驻企业现场,为企业带去财务审计、涉税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受到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正在形成一股新浪潮,税务师行业的服务产品也需要适时增添新种类。我们要在行业协会的带动下,顺应国家多部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趋势,参与企业公示信息核查、辅助海关稽查、保税核查等工作,拓展事务所业务范围,寻求发展新机遇,使事务所各项业务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我们认为,不论是“注册税务师”还是“税务师”;不论是职业准入类还是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广大税务师从业人员始终面对的都是各行各业的客户、包罗万象的涉税服务需求,因而,持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必须作为事务所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素质培训,使员工在专业水准、执业道德、敬业精神等方面得到提升,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员工队伍,让优秀的专业团队成为事务所应对行业竞争的法宝。
在当今新形势下,税务师事务所需要的是立足全球经济格局,积极扩充业务类型;深入挖掘本领域专业优势,以创新业务作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借助“互联网+”模式,促使涉税专业服务进一步转型升级;完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发展规划、薪酬红利留住人才,提升内部控制绩效,使事务所的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使税务师行业的发展迈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