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课教学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健身机理的研究
体育课教学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健身机理的研究
何谓缠丝劲
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旋踝转膝、旋胯转腰、旋转肩以及胸腰折叠运化之劲的引导,形成其根在足,行于腿,主宰于腰,贯穿于手指的空间曲线螺旋运动,进而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这种内劲就叫缠丝劲。
螺旋缠绕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最为典型代表的运动方式是螺旋缠绕运动,这时按照太极拳中“S”形线运动,最后完成圆的运动,构成太极图形的运动路线。缠丝劲练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吸、循环、经络、骨骼、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统的锻炼。正如拳谱云:“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时不然,衍溢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骼之中,达四梢,通九窍,增长内劲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伸筋壮骨,气血流通,消化饮食,劫病延年,皆缠丝劲之效力也。”
健身作用
改善骨骼、关节和骨肌肉的结构,提高运动能力
1)医学研究证明,人在2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衰老。骨衰老的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严重的骨质脱钙就形成骨质疏松症。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是在50~70岁之间。太极拳螺旋缠绕式的缠丝劲的练习,能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纤维都参加活动,再加上太极拳合理的生理负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全面的锻炼,加强骨的新陈代谢,有效减少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有效调节骨钙―血钙的平衡,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规律等。这些变化会增强骨的新陈代谢,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效果,随着形态结构的变化,骨变得更加坚固,从而提高抗折、抗压、抗扭转等性能。
王忠山老师在《习太极拳老人骨健康状况的多年追踪研究》中的测定结果,从科学的角度肯定了这一点。他在对57名太极拳运动者进行了3年3次测定,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在促进机体钙磷代谢,维持骨钙含量,减少自然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
2)缠丝劲的练习,使关节得到合理的运动润滑,关节面骨密质增厚,肌腱和韧带增粗,在骨附着处直径增大,胶原含量增加,关节软骨增厚,单位体积内细胞核数目增多,再加上肌肉力量增强,就加大了关节和稳固性,以及关节囊周围肌腱韧带的延展性,从而使关节活动幅度增大。这样进一步保证了骨的健康,使人体运动更加灵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科学家从8个治疗中心为老年人设计的锻炼内容,进行长达4年之久的跟踪调查,然后统计汇总,发现参加锻炼的2 328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可能性减少大约30%(摔倒说明人体关节的活动灵活性降低),而这些锻炼形式中,太极拳的效果最佳。
在缠丝劲的练习中,通过反复拧转绞动,配合有意识的放松放长,可使全身各部都参加活动,使肌纤维拉长到一般运动难以达到的长度。锻炼日久,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参与活动的肌纤维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因而,经常练太极拳的人皮肤会逐渐变得细腻光泽,肌肉弹性好,健美有力。过瘦、过胖的人练习后,体型都会有明显改善。
气达四梢,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全身
1)气血在体内按照一定的曲线(脉络、经络)循环。缠丝劲的练习,是以不断地螺旋缠绕,使之外而四肢做柔缓的螺旋绕圈,内而气血在外的带支下,一起运动,沿着曲线旋转而达于四梢,引导气血周流,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避免或减少疾病,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太极拳的运动始终是以腰为轴,腰为身体的主载。以腰为轴带支四肢的顺逆缠丝螺旋运动,不仅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同时也按摩全身的脏器及经络。特别是通过下肢的旋踝转膝和上身的旋腰转脊、旋肩转臂,有效地加强腰胸椎和肩背关节的活动,对于润滑肩背关节,消除病体关节处疼痛,流通上肢及全身经络起到积极特殊的作用。
3)缠丝劲的练习有助于肠胃有序的蠕动,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消化酶分泌增多,使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行得更顺利,所以有助于消化不良、肾肠神经官能症及溃疡等病痛的预防和治疗。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也是太极拳基本动作。练好太极拳的缠丝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发挥太极拳的技击作用而受益终身。所以在学习太极拳时,应先练好缠丝劲。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科技学院)
第二篇:太极拳腰裆劲、缠丝劲等练法
太极拳腰裆劲、缠丝劲等练法
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太极拳的四肢和躯干的动作,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前对脐。所谓丹田,即在脐内和命门穴之处)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力的来源。腰脊控制着腰的松沉直竖和左旋右转,并使腰的旋转幅度合乎生理上、技击上的要求。练拳和推手都应时刻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腰部的左旋右转,须轻松灵活,用意识引导的行气运劲由腰脊达于四梢。因此,古典太极拳论要求在练拳或推手时“刻刻留心在腰间”。腰力运用得当,既有助于保持全身平衡,也有助于内劲(行气运劲)运转的充足和集中。
尽管陈式太极拳四肢动作缠绕转折,缠丝劲很显明,但对腰部要求做到松沉直竖、微微旋转,不使摇摆失中,不使旋转幅度过大。以免手足运转无定向、不灵敏。腰轴旋转幅度过大,身体和四肢动作就失之太过,太过或不及,都不能发挥整体劲的作用,推手时也易于授人以隙。
裆,指的是会阴穴(两便之间)部位。裆部两胯根要松开撑圆,腰与胯的旋转是一致的,如果两胯根不松开,胯的旋转就不灵活,腰旋转的灵活性就会受影响。迈步时,实腿一侧的胯根随转腰的方向先微旋内收而下沉,这一侧的腰肾也微旋而落实;这一侧的小腹也在“丹田内转”“气沉丹田”的内动下而觉得充实;这一侧膝关节负担量加大,腿肌也由松而紧,而达到实腿稳固有力,似乎不可摇撼。既加大了运动量,也使虚腿迈出极为轻灵善变。
动势时裆要开,成势时裆要合,裆不开则腰腿动作不灵活。动势时虚腿迈出,两膝盖分向相反方向前挺,这是开裆,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裆不合则骨节松而力不聚。成势时塌腰落胯,两膝盖微向内合,这是合裆,而两胯根仍要松开撑圆,谓之“外合内开”。
成势时,顶劲领好,腰劲塌下,两膝微向内合,裆劲沉着合住,两胯根撑开撑圆,脊柱节节松沉直竖,虚虚对准,骶骨有力,随着呼气而膈肌下降,吸气时聚于胃部之内气,随呼气而“气沉丹田”,这时带脉充实膨胀,自然形成重心下降,小腹充实,冲脉气旺,臀部之力贯到足跟。手臂之内劲前发,腰脊命门穴似有后撑之意,两腿则前腿弓、后足蹬,腿劲似植地生根。上下、前后、左右对拉匀称,身法中正,支撑八面,周身团聚,劲力集中,姿势沉着稳固。
逢发劲动作时,腰裆劲由松沉转为浅弧形略微(外形上不易看出的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后上方)而去,自然地催动劲力由脊背达于手臂浅弧形地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后上方)而去。这种腰裆劲略微向前上方(或向左、右、后上方)送去的练法,与两臂的发劲动作是一致的,运用在推手上容易使对方失去平衡、脚跟浮动。
腰裆不松不活,内劲运转时就会迟钝,腰不塌下,裆不扣合,手臂就会显得不是沉着松静,而是飘浮无力。
每一拳势变着换劲,腰裆的变换、开合、虚实,关系到全身的灵动和重心、力点、角度双换的迅速、正确,这是推手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我顺人背”的关键。腰裆的沉着有力,关系到力量和耐力的发展,而力量大、耐力好又是推手时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步稳虽在双足似钉入地,也要依靠腰裆的变换与坚实,才不致流于死硬。桩步无论怎样稳固,如果不善于变换虚实,还是容易被牵动而失去平衡的。导下内劲缠绕运动时,由意气贯注而逐渐形成,并不断提高其质量。缠绵曲折,大都
在上、中、下(上肢、躯干、下肢)三个横向椭圆形弧形螺旋转圈,两个斜向(左手与右足,右手与左足)弧形螺旋转圈和一吸一呼时绕任、督二脉的立体圈,以及无数小螺旋的交织
缠绕,进退屈伸,形成为复杂而又和谐的圆形动作,这是太极拳练法特点的精华所在。内
劲运转的主要方法是内气蓄于丹田,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地贯注于
四梢(两手两足尖端)。上行为旋腕转膀,形于手指;下行为旋踝转腿,达于趾端。弧形螺
旋式地缠绕绞转,从而形成为一系列无限延长的复杂的空间螺旋运动。
缠丝劲有顺缠、逆缠两种。手的顺缠是手外旋(掌心由内向外翻,顺着时钟方向),意
气贯注指尖,先拇指,依次至小指。手的逆缠是手内旋(掌心由外向内翻,逆着时钟方向),意气贯注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拇指。顺缠、逆缠,始终“搠劲“(似柔非柔、似刚非刚的
劲)不丢。洪均生同学有句云“太极是硼劲,动作走螺旋”,概括地突出了太极拳练法上、技术上的特点。
腿的顺缠(里往外上而向下斜缠),以膝头向裆外旋转。丹田劲由腰隙经大腿根里边向
上而外,经环跳穴再往里向下斜缠至足根(大钟穴),分注足五趾肚。
腿的逆缠,以膝头向裆内旋转,内劲从五趾肚向上经原路线斜缠至腰隙归丹田。
凡攻击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动、为分、为离心力。丹田劲运至四梢,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催足,呼气、发劲(重心下沉,劲往前发),谓之“丹田劲走四梢“。
凡防御的动作,不论顺缠或逆缠,为静、为合、为向心力。意气从四梢回归丹田,肩
带肘,肘带手;胯带膝,膝带足,吸缠丝劲(弧形螺旋劲)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它是在意
识指气、蓄劲(气聚胃部,蓄势待发),谓之“四梢劲归丹田”。
缠丝劲练法能使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于同一时间内、综合性地完成神经、呼
吸、循环、经络、骨骼、肌肉、消化、泌尿等系统的锻炼。一蓄一发,一吸一呼,通任、督,练带、冲,内外兼练,以内壮为主,是整体性、内外统一性的体育运动方法,与分部
位练习的其他体育运动方法作比较,在时间上较为节约,在锻炼效果上较为优越于其他体
育运动方法。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这种以意行气的缠丝劲练法,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的较为完善的适应性较为广泛的体育运动方法。
太极拳缠丝劲的圆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而是曲线弧形螺旋式的动作组成。
在划圆圈时意气(内劲)的运转,像螺旋式的缠绕伸缩,可以比喻为像地球在公转时不断地
在自转。因此,它是分阴分阳而又阴阳互转的。如果圆形运动没有螺旋式贯串其中,就等
于月球环绕地球运行,只有公转而无自转,就不能阴阳互转,这种圆形运动仍然是走的直
线。直线的弧形动作在推手实践中,证明它是容易犯顶劲之病(即“双重之病未悟耳“),容易造成“引进落实”,为人所制。即使功夫较深,也只能做到“化而后打”,不可能像
弧形螺旋动作那样能达到“边化边打” “即化即打” “打即是化” “化即是打“的程度。
因为弧形螺旋的运动力学作用,能使对方直线来的劲力成为我方动作弧线上的切线。
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劲力就会离开着力点而继续前进,影响其自身的平衡和稳定,而不
影响我的平衡和稳定。亦即在我为引进(弧形螺旋走化),在对方为落空(直线前进)。同时,我的弧形螺旋动作已避实就虚地越过对方防线而进逼或发劲,亦即在我为“曲中求直” “
蓄而后发"。我处处在 旋,在变动力点、方向、角度,才能“不丢不顶”,不犯双重之病,取得“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巧。
练太极拳,初期应架势舒展宽大,年轻力壮者更应每势胯与膝平,使下部功夫扎的深厚,缠丝劲转圈的幅度也要宽大。中年以后,架势可以稍高,转圈也要逐渐收小,这是“先求开
展,后求紧凑”的锻炼步骤。老年期则应练高架势,转圈也愈练愈收小,“精锻已极,极
小亦圈”,而内劲的质量也达到更高阶段。在练太极拳和推手的长期实践中都能体会到凡功
夫下得越深,身体各部的转圈(位置移动)便越小越细密、越正确协调,推手时能达到“紧小 脱化”的地步。
缠丝劲的精练与内劲质量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但都是无限制的。内劲越是充沛沉重,越
能显出轻灵的作用,加强了“忽隐忽现”的作用,推手时能使对方不能适应,处处被动,失 去平衡。
陈式太极拳的拳势呼吸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上行聚
于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加大肺活量。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聚于
胃部之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由于腰肾的左旋右转,因此,气沉丹田与 丹田内转是结合的。
拳势呼吸是指合、虚、蓄、收、化的动作为吸气,开、实、发、放、打的动作为呼气。
是在意识指导下呼吸行气与武术动作的协调,有着强健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增强抗击能力与
加强爆发力量的作用。因此,陈式太极拳家一般都练成“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的健 壮体格。
在推手互喂、试验发劲时,通常采用哼、哈、咳三种发声。哼音是用螺旋劲向上打放,使对方腾空掷出。哈音是用螺旋劲向远打,意欲将对方拍透墙壁。咳音是用螺旋劲向下打,意欲将对方打入地中。这种发劲试验都是用短促的一吸一呼来完成的。1.腹式逆呼吸
陈式太极拳的拳势呼吸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上行聚
于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加大肺活量。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聚于
胃部之内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廓自然平复。由于腰肾的左旋右转,因此,气沉丹田与 丹田内转是结合的。
拳势呼吸是指合、虚、蓄、收、化的动作为吸气,开、实、发、放、打的动作为呼气。
是在意识指导下呼吸行气与武术动作的协调,有着强健内脏器官功能以及增强抗击能力与
加强爆发力量的作用。因此,陈式太极拳家一般都练成“虎背熊腰” “膀阔腰圆”的健 壮体格。
在推手互喂、试验发劲时,通常采用哼、哈、咳三种发声。哼音是用螺旋劲向上打放,使对方腾空掷出。哈音是用螺旋劲向远打,意欲将对方拍透墙壁。咳音是用螺旋劲向下打,意欲将对方打入地中。这种发劲试验都是用短促的一吸一呼来完成的。
第三篇:五十六式陈式太极拳教学分解学习步骤
太极拳分解教学
(陈式五十六式竞赛套路)
分解学习步骤
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分解教学
(练习步骤分解)
第一式:起 势;(分脚开立,假设方向向东。)第二式:右金刚捣碓;(1、转腰摆手。
2、转身右平捋。
3、擦步推掌,擦步的方向左前方,推掌的方向右则后方。
4、躬腿前棚,方向正南。
5、虚步撩掌。
6、震脚砸拳。)
第三式:搅扎衣;(1、转腰托拳。
2、转腰分掌。
3、提脚擦步合臂,擦步方向正西。
4、马步立掌。)
第四式:右六封四闭;(1、转腕旋掌。
2、下捋前挤。
3、左刁右托。
4、虚步按掌,收脚成虚丁步,按掌方向西南。)
第五式:左单鞭;(1、左推右提。
2、提脚擦步,方向正东。
3、转腰托掌。
4、马步托掌,现在的步形是马步,重心略偏于后则。)
第六式:搬栏捶;(1、转腰摆拳。
2、马步横打。
3、转腰翻拳。
4、马步横击。)第七式:护心捶;(1、转腰塞拳。
2、跳转龙摆。
3、马步棚打。)
第八式:白鹤亮翅;(1、擦步擦拳,擦步的方向东北。
2、虚步分掌,方向正东,步形丁虚步。)
第九式:斜形拗步;(1、转腰绕臂。
2、踏脚擦步,出脚方向东北。
3、收掌扭腰提勾。
4、马步展臂。)
第十式:提 收;(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方向正东,独立步。)
第十一式:前 蹚;(1、落脚擦步下捋。
2、转体搭手,两手在胸前相合。
3、转腰翻掌提腿擦步。
4、马步分掌。)
第十二式:左掩手肱捶;(1、提膝刁收。
2、震脚擦步。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
第十三式:披身捶;(1、右转腰掩肘。
2、左转腰掩肘。)
第十四式:背折靠;(1、折叠缠臂。
2、拧腰折靠,现在的步形是侧弓步。)
第十五式:青龙出水;(1、转体绕臂。
2、转
腰缠臂。
3、马步撩弹,4、马步进拳。)
第十六式:斩 手;(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第十七式:翻花舞袖;(1、旋臂伸掌。
2、挑掌抡臂,方向正东。)
第十八式:海底翻花;(1、转腰摆臂。
2、提膝翻抖。)
第十九式:右掩手胧捶;(1震脚收拳。
2、擦步合臂。
3、马步掩手。
4、弓步冲拳,弓步方向东南,冲拳的方向东北。)
第二十式:左六封四闭;(1、转腰下捋。
2、转腰前挤。
3、转身虚步刁托,方向东南。
4、虚步按掌。)
第二十一式:右单鞭;(1、右推左提。
2、提脚擦步,方向西北。
3、转腰托掌。
4、马步立掌。)第二十二式:右云手;(1、收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右云。
4、开步左云。
5、转腰押掌。
6、缠臂横出。)
第二十三式:左云手;(1、震脚摆掌。
2、开步推掌。
3、擦步左云。
4、开步右云。)
第二十四式:高探马;(1、转身分手合掌。
2、马步分掌。
3、扣脚转身旋掌。
4、虚步推掌。)
第二十五式:右连珠炮;(1、转腰捋棚。
2、侧步刁托。
3、跟步推掌。
4、侧步刁托。
6、跟步推掌。)
第二十六式:左连珠炮;(1、退步左捋。
2、侧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侧步刁托。
6、跟步前推。)
第二十七式:闪通背;(1、转腰带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扫腿推掌。)
第二十八式:指档捶;(1、转身缠摆。
2、震脚撩步。
3、马步延手收拳。
4、弓步发拳,身体略向前倾斜,俯身下冲,抖弹发力。)
第二十九式:白猿献果;(1、转腰左缠。
2、转腰右缠。
3、提膝上冲拳,方向正东。)
第三十式:双推手;(1、落脚收掌。
2、虚步推掌。)
第三十一式:中 盘;(1、换掌握前推,左掌
推出去。
2、换掌前推。
3、换掌前推。
4、穿掌绕
臂分手。
5、踏脚合臂擦步。
6、马步拢手上提,方向正东。)
第三十二式:前 招;(1、转腰悬腕。
2、虚步摆掌,方向东北。)
第三十三式:后 招;(1、转腰活步,方向东北。
2、虚步摆掌,方向东南。)
第三十四式:右野马分宗;(1、转体绕臂。
2、提脚绕臂。
3、马步穿靠,方向东南。)
第三十五式:左野马分宗;(1、转腰提脚绕臂。
2、马步空靠,方向东北。)
第三十六式:摆莲跌叉;(1转身旋掌,先左后右。
2、折叠下按掌。
3、收脚摆掌。
4、摆莲拍脚。
5、震脚握拳。
6、跌叉步穿掌,方向正东,步型跌叉步。)第三十七式:左右金鸡独立;(1、弓步举拳。
2、独立上穿掌。
3、踏脚按掌。
4、撩脚摆掌,向右擦步。
5、收脚收掌。
6、独立穿掌,方向仍然是正东。第三十八式:倒养卷肱;(1、退步右推掌。
2、退步左推掌。
3、退步右推掌。)
第三十九式:退步压肘;(1、转腰左摆掌。
2、转腰右摆掌。
3、退步压肘。)
第四十式:插 脚;(1、转身右捋。
2、盖步叠臂。
3、分掌拍脚。)
第四十一式:蹬一根;(1、转身叠拳。
2、换手叠拳。
3、撩拳侧踹。)
第四十二式:海底翻花;(1、收脚合拳。
2、提膝翻抖。)
第四十三式:出地捶;(1落脚摆拳,跳步绕拳。
2、插步绕拳。3弓步栽拳。)
第四十四式:翻身二起;(1、转身提拳。
2、转身虚步举拳。
3、上步摆拳。
4、腾空拍脚。)
第四十五式:双震脚;(1、分掌后跳。
2、虚步按掌。
3、双震脚按掌。)第四十六式:蹬 脚;(1、收脚收掌。
2、蹬脚架推。)
第四十七式:玉女穿梭;(1、落脚穿掌。
2、跳插步架推。)
第四十八式:顺鸾肘;(1、转身合臂插脚。
2、马步顶肘。)
第四十九式:裹鞭炮;(1、翻身跳转、绕臂、交合。
2、马步分砸拳。)
第五十式:雀地龙;(转腰合臂。
2、仆步穿拳,后拳心向外,前拳心向上,方向正东。)
第五十一式:上步七星;(1、弓腿举拳。
2、虚步架拳,左拳在外。
3、翻腕撑掌,右掌在外。
4、翻腕架拳,右拳在外,拳心向内。)
第五十二式:退步跨虎;(退步转身分掌。
2、丁步合掌,两手成侧立掌,方向正北,步型丁步。)
第五十三式:转向摆莲;(1、转身旋掌,两脚碾转,身体左转。
2、提膝分手。
3、落脚摆掌。
4、摆莲拍脚。)、第五十四式:当头炮;(1、落脚后退推掌。
2、坐腿收拳。
3、马步棚打。)
第五十五式:左金刚捣碓;(1、旋掌左捋。
2、弓步前棚。)
第五十六式:收 势;(1、抱手翻拳。
2、落掌垂臂。
3、并步还原。)
第四篇: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1 源流与特点
大海 39.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2 全套正面演示
大海 27.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3 第一段完整演示
大海 20.7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4 第1式 太极起势
大海 23.0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5 第2式 金刚捣碓
大海 20.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6 第3式 懒扎衣
大海 17.7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7 第4式 六封四闭
大海 15.5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8 第5式 单鞭
大海 15.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09 第6式 金刚捣碓
大海 12.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0 第7式 白鹅亮翅
大海 13.4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1 第8式 斜行 大海 13.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2 第9式 搂膝
大海 11.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3 第10式 拗步
大海 11.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4 第11式 斜形
大海 97,62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5 第12式 搂膝
大海 13.4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6 第13式 拗步
大海 99,792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7 第14式 掩手肱拳
大海 11.8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8 第15式 金刚捣碓
大海 10.8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19 第一段跟我练
大海 12.5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0 第二段完整演示
大海 14.9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1 第16式 撇身拳 大海 18.7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2 第17式 青龙出水 大海 12.5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3 第18式 双推手 大海 11.5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4 第19式 肘底看拳 大海 10.7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5 第20式 倒卷肱 大海 11.4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6 第21式 白鹅亮翅 22式斜形 大海 10.4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7 第23式 闪通背 大海 12.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8 第24式 掩手肱拳 大海 93,29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29 第25式 六封四闭 26式单鞭 大海 92,51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0 第27式 云手 大海 10.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1 第28式 高探马 大海 10.9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2 第二段跟我练 大海 10.9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3 第三段完整演示 大海 12.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4 第29式 右擦脚 30式左擦脚 大海 11.9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5 第31式 左蹬一跟 大海 10.2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6 第32式 前趟拗步 大海 99,88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7 第33式 击地捶 大海 98,80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8 第34式 踢二起 大海 10.4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39 第35式 护心拳 大海 12.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0 第36式 旋风脚 大海
11.1万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1 第37式 右蹬一跟 大海 94,16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2 第38式 掩手肱拳 大海 90,177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3 第三段跟我练 大海 10.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4 第四段完整演示 大海 11.0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5 第39式 小擒打 大海 14.1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6 第40式 抱头推山 大海 97,704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7 第41式 六封四闭 42式单鞭 大海 78,64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8 第43式 前招 44式 后招 大海 10.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49 第45式 野马分鬃 大海 98,93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0 第46式 六封四闭 47式单鞭 大海 74,05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1 第四段 跟我练 大海 80,975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2 第五段完整演示 大海 94,45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3 第48式 玉女穿梭 大海 10.3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4 第49式 懒扎衣 大海 70,86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5 第50式 六封四闭 51式单鞭 大海 68,94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6 第52式 云手 大海 75,90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7 第53式 摆莲跌岔 大海 94,36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8 第54式 金鸡独立 大海 80,840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59_第55式 倒卷肱 大海 64,324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0 第56式 白鹅亮翅 57式斜形 大海
62,013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1 第58式 闪通背 大海 61,51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2 第59式 掩手肱拳 大海 58,48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3 第60式 六封四闭 61式单鞭 大海 57,891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4 第62式 云手 大海 65,23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5 第63式 高探马 大海 61,798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6 第五段 跟我练 大海 69,18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7 第六段完整演示 大海 79,780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8 第64式 十字脚 大海 10.2万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69 第65式 指裆捶 大海 80,395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0 第66式 猿猴献果 大海 84,23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1 第67式 单鞭 大海 73,092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2 第68式 雀地龙 大海 81,36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3 第69式 上步七星 大海 75,515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4 第70式 下步跨肱 大海 78,386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5 第71式 转身双摆莲 大海 84,773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6 第72式 当头炮 大海 77,707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7 第73式 金刚捣碓 大海 67,090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8 第74式 收势 大海 66,924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79 第六段跟我练 大海 71,649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张东武教学80 全套背面领练 大海 16.1万
第五篇: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动作分解口令 动作名称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教学动作分解口令
动作名称:
一、太极起势
二、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
五、单鞭
六、白鹅亮翅
七、斜形
八、搂膝
九、拗步
十、掩手肱拳
十一、高探马
十二、左蹬一跟
十三、玉女穿梭
十四、云手
十五、转身摆莲脚
十六、当头炮
十七、金刚捣碓
十八、收势 动作歌诀: 起势捣锥懒扎衣 封闭单鞭鹅亮翅 斜行搂膝拗步连
肱拳探马蹬跟一 穿梭云手摆莲脚 头炮捣锥收势了
教学口令:
第一式 起势
1.并脚站立 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
4.屈膝按掌 第二式 金刚捣碓 1.右转松沉 2.左转前掤
3.右转平捋 4.提膝出步推掌 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 7.虚步前合-起-落
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 第三式 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 第四式 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
第五式
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 5,弓步分手 第六式 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
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 3.出步推掌
4、马步合掌 5.弓步搂推 6.右转开掌 7.松合转正
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 2.收脚提掌
第九式 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 上三步交掌 第十式 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 第十一式 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
第十二式 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 第十三式 玉女穿梭 1.合分掌右转虚步 2.手脚提震 3.收脚交掌 4.蹬脚开崩掌 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
第十四式 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 第十五式 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 第十六式 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
第十七式 金刚捣锥 1.右转后捋 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 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
第十八式 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