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心理学期末总结
学前心理学期末总结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二、新生儿年龄、生理特征(身高、体重)、神经系统
1、新生儿定义:从出生到出生后28天(国际上统一规定)。
2、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1)出生体重:足月正常体重儿:胎龄满37-40周,体重等于或大于2500克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
巨大儿: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克
(2)出生身长:卧位时头顶到足跟的距离
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厘米
男婴略长于女婴
(3)出生头围、胸围:头围:平均为34厘米,过大、过小为病态
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
(4)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胎儿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先发育,其次是躯干、发育最慢的是四肢
新生儿体型:头大,占去身长的1/4;躯干较长;四肢较短
由于头沉、脊柱支撑无力,抱新生儿时要使他们的头和腰部有支撑
3、神经系统
(1)脑重:新生儿的脑重约35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4左右。脑细胞仍处于增殖阶段,脑细
胞数量在生后一年内仍在增加。
(2)神经细胞的结构:新生儿神经细胞的突起短而且数量少,有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外面尚无髓鞘,所以刺激容易“泛化”。
(3)睡眠:新生儿初离母体,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声、光、风等等,对新生儿来说,都是过强的刺
激。新生儿几乎整天处于保护性的抑制——睡眠之中,每天睡眠时间长达20—22小时。
(4)新生儿的本能: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本能。比如握持反射(用手指触及新生儿的手心,立
即被他握住)、踏步反射(将新生儿扶至立位,身体略向前倾,脚底着床,新
生儿能两脚交替向前迈出几步)等等。由于非条件反射过于简单,数量也有
限,单靠这些本能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外部世界,新生儿在成长过程中,逐
渐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
三、新生儿的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1、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得来的。
(2)无条件反射的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3)无条件食物反射:这种反射包括觅食、吸吮、吞咽反射。当乳头或类似乳头的东西碰到新生儿的面颊或嘴唇时,就会转头张嘴,做吸奶的动作,食物进入口里就会咽下去。
(4)无条件防御反射:眨眼反射就属此类反射。当强光刺激眼睛时,新生儿会自动闭上眼睛或将头
转向背光处,当刺激物触及眼睑或睫毛时,头会向后仰并眨眼。打喷嚏、呕
吐也是无条件防御反射。
(5)无条件定向反射:当新异刺激(如大的声音或鲜艳的物体)出现时,儿童会自动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好像在探究“这是什么?”这便是无条件定向反射。
(6)抓握反射:以手指或小棍触碰新生儿的手心,儿童的手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将
自身吊起来。这种反射均在出生后4-5个月消失。
(7)巴宾斯基反射:触摸新生儿的脚底,脚会向里弯曲,脚趾会成扇形张开。这种反射在其满6个
月时消失,以后再这样刺激儿童,脚趾就会向里屈曲。
(8)惊跳反射:又称搂抱反射(莫罗反射)。这是一种全身动作。当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
(如往小床上放他),或突然受到强声刺激时,会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胸前,作搂抱状。这种现象在3-5个月时消失。
(9)强直性颈反射:新生儿仰卧时,头常常偏向一侧,同时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
臂和腿,作出击剑状。经常伸出的那只手可能预示儿童将来的习惯用手。
这种反射在4个月以后消失。
(10)行走反射:双手托住新生儿腋下,使光脚板触地,儿童就会做迈步动作。此种反射在其2个
月左右消失。
(11)游泳反射:把新生儿肚子向下,横着托起,四肢便作类似游泳的动作,这种反射在其6个月
左右消失。
2、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1)自然条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2)人工条件反射: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创造条件建立。对新生儿的脚底发出触觉振动作为条件刺激
物,同时用吹起引起新生儿眨眼的防御性无条件反射,经过124次两者同时结
合,新生儿在出生后第5天形成条件反射
(3)新生儿条件反射特点:形成速度慢,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结合的次数要多些,甚至多达
几十次,几百次。形成之后不稳定,如不继续练习,则易消退。不易分
化。对相似刺激都作同样反应。
(4)条件反射是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实现的。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是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四、婴儿心理年龄时段、身体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
1、婴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发展心理
学将出生1个月至1周岁这一时期称为乳儿期。这个时期儿童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2、身体发展:出生后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半年后每月约增长1-1.5厘米,1岁时身高
可达70-75厘米;1岁时体重可达9-10公斤,出生时的3倍。婴儿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
也很快:从2-3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相继形成,肌肉的力量逐渐增强。婴儿
的骨化过程远未完成,骨骼仍易变形,肌肉也易疲劳,让婴儿练习各种动作时,注意适
时适量,不要过早让婴儿坐、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3、神经系统发展:(1)头围:出生约34厘米,1岁可达46厘米左右,成人头围约55厘米。
(2)脑重:1岁脑重可达900克,比出生时增加了一倍多。
(3)神经纤维髓鞘化:A感觉神经早于运动神经。
B额叶和顶叶约7岁时接近完成。
(4)皮质兴奋机能增强:A睡眠:新生儿20小时左右,周岁减少至14小时左右
B条件反射容易、巩固
(5)皮质抑制机能开始发展:A无条件抑制:与生俱来
B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狭义的条件抑制、延缓抑制
(6)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动觉强化的方式、言语强化的方式
4、动作发展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方向)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近远方向)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
5、早期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技能的发展是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加深了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体验。
婴儿对身体活动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对其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发展空间知觉、形成初步思维活动作准备。
使婴儿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为有目的活动——游戏和早期学习准备条件。
发展婴儿的独立性。
五、婴儿手眼协调发展及其意义(73—74)
六、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被爱与爱的权利。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缺少与
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
七、先学前期对应的年龄范围、皮质抑制、第二信号系统
1、先学前期:1-3岁称为先学前期。1-3岁,特别是2岁之后,最突出的是产生了“独立性的需要”“第
一个反抗期”或“第一个危机期”,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
2、皮质抑制机能发展:皮质抑制的发展使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活动日益精细增强,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也有所增强。先学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极不平衡的。
3、第二信号系统:
(1)以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2)第二信号系统是在先学前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词是一种“信号的信号”。
(3)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7、8个月以前。
第二阶段:词的刺激-直接反应。8个月以后。
第三阶段:直接刺激-对词的反应。1-1岁半。
第四阶段:词的刺激-词的反应。1岁半以后。
八、先学前期实物活动在先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实物活动:操作实际物体(包括工具)的活动。
2、儿童获得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途径:
(1)通过语言传递,从成人那里继承前人已经获得的认识
(2)依靠亲身实践,在成人的指导下实际地摆弄、操作物体,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3、为什么通过实物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呢?
(3)实物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组成活动的动作都是以某种实际的物体(包括工具)为对象的。
4、实物活动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且也获得了深刻认识事物的心理机能—思维。
九、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先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颜色知觉、数的知觉、空间知觉。
2、先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表PPT)
3、先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言语的形成过程: 单词句(1-1.5岁):在理解成人语言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词来与成人交流。“拿”、“要” 双词句(1.5-2岁):会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串连在一起组成句子。“妈妈离开”、“我也去” 完整句的发展(2-3岁):2岁可以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表达思想;3岁已掌握最基本的词汇、词类和最基本的句型。
(2)言语发展的特点: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4、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先学期儿童的思维在实物活动中出现
A知觉成为“理解性”知觉,即思维指导下的知觉。
B记忆的理解性增强了,有意性也出现了,情绪情感逐渐深刻。
C意志行动产生了。
D儿童的心理开始具有最初的系统性。
(2)先学前儿童的思维总是在动作中进行,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具有直觉行动性。
十、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爱做事
(1)儿童学会独立行走以和用手拿东西之后,变得非常好动。喜欢模仿成人做事
(2)怎么办:珍惜儿童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强引导。要注意安全。
2、闹独立
(1)“闹独立”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1岁多的儿童已经产生了独立性的需要。2
岁左右,儿童独立行动的愿望更加强烈,表现为固执,不听从成人的吩咐
(2)这一年龄段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也是第一个“危机期”。帮助儿童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教育是关键。对儿童的“独立性需要”,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
十一、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
1、年龄范围:3岁到6、7岁的儿童,一般正在接受入小学之前的教育,所以被称为学前儿童(狭义)
习惯上也把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称为幼儿。
2、活动发展:
(1)幼儿三种基本形式:游戏,早期的学习,劳动
(2)游戏: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3)游戏是一种怎样的活动:
A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B游戏是幼儿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虚构与真实的巧妙结合。
C游戏使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像成人那样去活动,去生活。
3、游戏的主要心理结构:
(1)想象
——想象是游戏中最重要的成分
——想象在游戏中具体表现:
A是游戏材料——以物代物
B是游戏角色——以人代人
(2)直接兴趣和愉快的情绪
A直接兴趣是促使幼儿进行游戏的力量
B直接兴趣引起的活动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3)动作和言语
A动作和言语是实现游戏构思的基本手段
(4)其他:感知、记忆、思维等
4、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1)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表PPT)
(2)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
(3)游戏能加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4)游戏能够锻炼儿童的意志(表PPT)
(5)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5、游戏的发展:
(1)游戏的内容逐渐丰富、深刻
(2)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增强
(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
十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1、儿童心理的一般特点:
(1)游戏的内容逐渐丰富、深刻
(2)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增强
(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
2、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更像个婴儿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A行动主要受情绪支配,较少受理智支配
B情绪强烈不稳定,易冲动,具有易变性
(2)爱模仿
A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
B教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A思维依靠动作进行
B思维依靠感知进行
3、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真正的幼儿
(1)爱玩、会玩
A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对于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典型游戏
B中班儿童会计划游戏内容、分配角色、商量玩法
(2)思维具体形象
A典型的幼儿思维
B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
4、儿童晚期(大班)的心理特点:像个小学生
(1)好学、好问
A爱提问题
B喜欢拆拆卸卸,弄个究竟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十三、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意义(视觉,听觉,触觉)
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
(2)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3)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2、视觉:
(1)视觉的发生:对光的察觉、视觉的集中
(2)视觉的发展(详见PPT)
A视敏度: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即视力。
B颜色视觉: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又称为辨色能力。
(3)了解儿童识别颜色能力的方法:配对法、指认法、命名法
3、.听觉:
(1)听觉的发生:胎儿的听觉反应、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2)听觉的发展:A听觉感受性:a绝对感受性:幼儿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
b差别感受性:幼儿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
B言语听觉:a幼儿中期:儿童可以辨别语言的细小差别。
b幼儿晚期:基本辨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言
c语言教育中,注意幼儿是否听得清楚,及时发现听觉方面的缺
陷和重听现象。幼儿对别人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他们
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以及当时说话的情境,猜出说话的内容。
4、触觉:
(1)触觉的发生:触觉是肤觉、压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
(2)触觉的发展:A婴儿的触觉探索有两种形式:口腔探索、手的探索。
B触觉绝对感受性:很小时候就发展起来。
C触觉差别感受性:幼儿期才开始发展。
十四、知觉
1、空间知觉:
(1)定义:指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是由
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
(2)方位知觉(详见PPT)
(3)深度(距离)知觉
2、物体知觉:
(1)定义:对物体自身的空间属性的知觉。(详见PPT)
(2)形状知觉
(3)大小知觉
3、时间知觉:
(1)定义: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2)特点: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B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儿童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D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3)发展趋势(详见PPT)
十五、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定义: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2、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第二篇:心理委员学期末总结
心理委员学期末总结
大学第一年转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里收获还是颇多的。毕竟从高中到大学也是一个质的变化,我真正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大学。尤其是担任了心理兼宣传委员,让我承担了比其他同学更多一份的责任,同时也促进了我的成长。
初入大学,竞选班委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刚开始也没真正理解心理委员的职责,还以为是一个闲职。但是这一年下来发现,大学里对心理委员的重视甚至堪比班长团支书。我们还经历了两个学期的培训。这两个学期的培训,我们虽然付出了自己的时间,但却增长了很多知识。我越发深刻的理解到,学到的东西越多,懂得的越多,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平时要注意的就越多。像刚入学那时,真的不懂什么,只是以为只要谁心情不好,陪谁聊聊天就行。
现在我懂得了一个合格心理委员的责任,要多留心观察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注意同学们的情绪。做到语言合适不可越搞越糟,做到危机干预,有问题及时向导员汇报,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症状有一些了解,以便于发现一些隐藏的现象。此外,我还学习了主题班会和团体辅导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得到一些知识。我在班委的协助下,成功的完成了我班“爱在身边,温馨家园”的主题班会。而且,班级共建时我也借助了团体辅导的方法,在教五草坪上完成了第一次的见面破冰,组织了班级共建的第一次活动。
这一学期我所做的工作,帮组同学缓解考试压力,多和班里的两个女同学沟通,她们反应由于班里大多是男同学,通知一些事情总把她们忘了,所以我就担起了这个责任。同学们谁的心情不好,我尽力去了解。我做的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班里张志豪同学父亲去世,正值期末时候,我鼓励了他开导了他,他也是个坚强的孩子,没有被击垮,迎着困难赶上了。由于误了一些课程,那几天他天天晚上到我宿舍问题,最后依然成绩优秀。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欣慰。当然这一切绝大部分是靠他自己,但我也做到了我该做的,他成绩不错,我也很开心。还有,作为一名班委,班里还有好多事情要我们共同承担。
在好多同学看来,心理委员是个闲职,好像从没干过任何事。其实这就是我比他们多付出的,他们对心理委员的认识还停留在我刚入校时。他们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我们每周日得付出自己的时间去参加培训。我们做的都是别人不知道,平时也不注意的事。所以一些同学对心理委员的误会我也借此说明一下。
开学就是大二了,我们更大了一级,要做的事肯定会更多。我会继续承担起班级心理委员的责任,哪怕只能帮助一个同学走出阴影,也是我们的努力。相信自己,我可以做的很好,我是最优秀的心理委员。
土木七班
樊卿
第三篇: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1.心理学
概念: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目的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 社会 管理
医学 犯罪
商业)2.医学心理学
概念: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分支:临床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心身医学
神经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德国
洛采
1852 《医学心理学》
最早提出“医学心理学”这一概念。
美国
魏特曼
1896
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首创“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后人尊称为“临床心理学之父”。
1890美国
卡特尔
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概念。
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精神分析疗法。
0世纪30年代,美国又成立了心身医学会。
1950s,美国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976
美国提出了“行为医学”的概念。
1978 出现了“健康心理学”的概念。5.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
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
6.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研究个性心理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和康复中的意义;
研究运用医学心理学的原理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途径。
7.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
实验法 8.研究方式
个案研究
抽样研究
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9.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意义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承认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指导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改善医患关系
医学模式: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
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A.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B.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C.整体医学模式(1990)
认为健康是整体素质健康,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多种素质的完美组合。
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
第一阶段—环境卫生
第二阶段—个人卫生
第三阶段—行为卫生
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适应临床疾病谱变化
美国: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神经症各占 1/3
中国: 抑郁症
中国医疗负担最大的第二号疾病。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有治疗作用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
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行为的影响的科学。
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当代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心理与大脑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透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
分类:个体心理(认知
动机和情绪
能力和人格)
认知
概念: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1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心理学上把能够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阈限。
心理学上把能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2;认知: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时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整体性 :我们不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组成部分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将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概括为: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
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以概念(词)来标记它。过去的经验和定势影响对当前事物的知觉。
恒常性:当外在刺激的物理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有所变化时,我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
视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不同于幻觉。(视知觉错觉最多)
区别
感觉是一种生理、心理活动
受感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及外界刺激物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知觉是一种心理活动。
感觉而知觉并非只是单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反映,而是其中带有相当成分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解释,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知识经验的影响。
注意:不能完全分开
3.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 ,信息加工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 再认或回。
遗忘是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动机性遗忘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压抑。(将意识不愿意接受的、令人痛苦的经验排斥到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4、思维
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动机水平
②问题情景的特点
③定势
④认知结构的限制
⑤功能固着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注意的特点: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
②集中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情绪与意志
1.情绪怎么来?
事件→想法→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2.概念:情绪是个体受到外界刺激或内在需求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激动状态;这种状态虽为个自我意识所察觉,但不为其所控制,因而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干扰,及其行为有促动作用,并导致生理、心理与行为产生变化。
3.成因:同一种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由于个人的经验不同会引起各种不同反应。因此情绪反应既受外在刺激影响,也受个人内在因素所影响
理论:1.詹姆士-兰格:刺激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生理状态上的改变,生理上的反应导致了情绪。
2.坎农—德学说:认为个体引起情绪时,生理变化与情绪经验系同时产生。
3.沙赫特—辛格学说:认为是个体内在的生理反应与认知经验历程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个人过去认知经验以及对情境之感受与判断在情绪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
4.性质:情绪的组成
(1)认知评估:指对刺激内容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与推论。
(2)生理反应: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
(3)表情反应:面部及肢体的表情反应
(4)行为倾向
5.解读:正确性:60%
脸部表情带来最多的信息,其次是身体,声音的音调居末
但脸部表情最易作假,身体、声音则易泄漏讯息
女性重视脸部表情,男性则重声音与身体
脸部表情最能表现快乐、愤怒;
声音则最能表现悲伤和恐惧;
身体动作则表现情绪的强度,如握拳—愤怒,搓手—焦虑
6.表情不只是情绪之副产品,有时表情也可以引发情绪经验 7.分类:情绪可为为正向与负向两大类
正向的情绪有喜爱与快乐
负向情绪则有愤怒、恐惧与厌恶
情绪与情感同属一种基本的感情作用,情绪比情感的反应激烈,它能使个体的身体与生理产生反应。
8.作用:人类行为是由需求促成的,所以每当个体有某些需求时,心理上就呈现紧张而失去平衡,而产生一种驱力,该驱力就使个体引起行为动机,而采取某种行为以达成其动机,来满足其需求。9.适应是指个体为满足其需求,而与环境发生协调作用的过程;亦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
良好适应至少要符合两个基准:
(一)依个体而言,个体需求已获得满足,紧张情绪已消除。
(二)依社会而言,满足个体需求的行为是社会认可的。
10、功能 :自我保护功能
人际沟通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
11.情绪可以激发或增强行为,提升工作的效果;亦可以阻碍或迟滞行为,干扰或消弱工作的成效。
研究发现负向情绪,如紧张、焦虑、愤怒等均会导致身体疾病。
心身疾病与个人的情绪问题或人格特质有密切关系
情绪的抑压对癌症出现机率似有较高趋势
医学证实部份高血压、偏头痛或气喘等疾病也是长期生活在紧张情绪中所导致者。
个体在发怒时的分泌物具有毒性,如心脏病者因发怒而致死可能性是正常人的五倍,孕妇若经常发怒,流产的机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12.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是指人们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独立性(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坚韧性)
人格
1、概念: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本质特征: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3.心理结构: 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
自我调节系统
4.1.人格倾向性 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主要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5、人格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主要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6、形成因素: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
7.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是人格最有效的分析单元
表 面特质——从外部行为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相互关联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外倾性:内倾外倾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精神质:孤独、冷酷、敌视等偏负面的人格特征
3.大五人格理论
I. 外倾性(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
II. 宜人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III.责任心(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IV.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
V.开放性(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
8、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
为的基本动力。
9、气质: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特点:先天的,无好坏之分
10、性格 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特点: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同时也受生物学因素影响 11;区别
12:
气质类型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易于冲动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于交际、灵活多变、注意易转移、情绪情感易生易变,体验不强,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寡言少语、善于克制、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抑郁质——行为孤僻、多愁善感、体验深刻、高度敏感、观察细致、情绪不易外露,13: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较A型人更适合,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
14: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i智力
特殊能力 ——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
关系:一般能力在某种活动中的特别发展,就可能成为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
15: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
晶体智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一般所讲的智力。
操作能力——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5: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实践活动的影响
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意识:意识层次论-是个人所觉知的部分,只占心灵总体的一小部分。
无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储存了个人所有的经验、记忆,以及被压抑的需求和动机。它无法直接观察,但可由梦、催眠、等得知有关无意识的线索。
前意识
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开始)
自由联想:使当事人处于松弛的状况下,立即说出当事人心中所流露出的任何情感或想法,不必经过意识的审察。
梦的分析:梦为通往无意识的王道,人一切无意识的欲望、需求和恐惧都会在梦中以歪曲形式间接出现。透过梦的解析能够揭露当事人的无意识,让当事人获得内省某些问题的机会。
梦的机制
防御机制:合理化、拒绝、投射、转移、升华、退行、反向形成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有很深、很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
2: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或称行为论和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 1913 年所创立。
主张:1.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2.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
4.对动物或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经典条件反射:强化
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
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理论意义: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而不是心理或意识。应对环境刺激(S)与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应(R)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研究(S-R)。
强化对行为的养成很重要。操作条件反射:究起源—桑代克猫的研究
代表人物斯金纳及其“斯金纳箱”学习实验 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 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
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
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人类的异常行为多是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尤其是在心理创伤体验中,通过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既然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的行为治疗方法。
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3: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
主要观点: 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长、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
人是具有潜能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尊严。
人有能力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核心理论:自我实现理论。
注重对“健康人”进行研究。
困扰产生的原因:婴幼儿从重要照顾者(父母)内摄入外界的评价,并内化之形成自我评价,当父母亲给予有条件的接纳时,婴幼儿便形成有条件的自我评价,不是完全接纳自己,同时也不能完全接纳他人;
当现实环境的经验与内在的评价抵触时,个体感受到受威胁,焦虑便产生,防卫也因之而起。
内摄:硬生生地吞进外界标准,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投射:把自己不承认的人格属性加诸别人身上,以免自己痛苦或是把对方当成过去曾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将情绪投注于对方。
罗杰斯认为实现自我潜能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系。
形成“当事人为中心”疗法。
4:认知理论
认知的概念: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Ellies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主要不是由于刺激所引起,而是基于个体本身的信念、解释与想法。
强调人的思考是决定困扰发生与否的最大关键
人类天生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潜能,人有保护自己、追求爱、价值感与自我实现的倾向,也有毁灭自己、逃避责任、扭曲现实、自责的倾向。
人会犯错是很自然的,没有人必须完美。
人的困扰主要来自非理性的信念,源自童年或自己创造。
人有能力改变信念为合理性的想法,合理的信念带来愉快的情绪及适应的行为表现
贝克的认知歪曲: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
外在刺激要引起行为反应,取决于当事人内在如何思考。
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不良的认知在脑海中不断重复时,成了自动化思维 遇到事件后的脑子出现的想法称作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应和非适应之分。非适应部分也称歪曲思维或错误思维。
5: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特征:
1、自我评价正确
2、人际关系和谐
3、社会适应良好
4、意志品质健全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注意正确对待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不等于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是一种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是动态的。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心理应激
一、应激及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的概念: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应激是某种威胁性刺激下所产生的反应; 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心理应激的概念: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二、应激源
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事件或环境。也就是说对个体有威胁的事件或环境 生理性应激源: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
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社会性应激源 :重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生活琐事、环境因素应激源
自然灾害 战争 空气污染 噪音 恐怖事件
心理性应激源:是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心理冲突(“双避式”、“双趋式”、“趋—避式”、“双趋—双避式”)
挫折
文化性应激源:化性应激源主要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如语言、风俗、信仰、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三、应激的中介变量(影响因素)
认知评价: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的是应激作用过程关键性中介因素。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是个体在应激期间处理应激情境,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人格特征:A、B、C型
四、应激反应
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行为方面的变化
生理反应
心理行为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心理防御反应)
压力与身体健康:压力状态下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作用在于促进身体的能量应用,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猝死;癌症;消化功能紊乱;失眠;多梦;早醒„„
行为反应:逃避;敌对和攻击行为;退化与依赖;物质滥用;无助
五、应激管理
常见临床心理与行为障碍
1、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2、异常心理的概念: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身体(尤其是大脑)的损伤或功能异常而表现出来的与所处文化环境不相符的、不恰当的行为、情感或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主要体现为无法摆脱的内心痛苦或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
3、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医学标准:心理障碍是疾病,是脑功能失调,应该有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也就是说存在病因和症状
社会适应性标准:行为给他们带来情感上的痛苦
行为给他们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行为严重妨碍他们的日常生活
脱离现实并无法控制其思想或行为 经验标准:个体的主观经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者异常状态的判断
很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观察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目前精神科医生常用的方法
统计学标准:
4、异常心理的分类:
按照心理过程分类: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
按医学心理学的分类体系:1.轻度心理障碍
2.严重心理障碍
3.心理生理障碍
4.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5.人格障碍
6.行为问题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7.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5、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症的定义: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各种身体不适感
特征: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患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其发病基础
3、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4、无精神病性症状,如无幻觉、妄想等症状
5、社会适应相对良好
6、病人自知力完整 常见的神经症:
焦虑症
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空间恐惧症、单纯性恐惧症)
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动作)
(药物疗法: 心理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
疑病症
神经衰弱
抑郁症(季节性、产后、更年期抑郁障碍等)
癔症
(也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乡村多见。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此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分离症状、转换症状)
6、躯体形式障碍
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
患者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
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分类
1、躯体化障碍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3.疑病症
4.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5.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7、人格障碍
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病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常见人格障碍:反社会性、偏执性、分裂样冲动性、表演性(癔症性)、强迫性、焦虑性
8、临床常见行为障碍
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
过度饮酒吸烟
异食癖
赌博成瘾等
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念
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主要或完全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且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其发病、演变、预后和转归都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2、心身疾病的标准
发病原因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
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和体征
与人格因素、情绪因素关系密切
与生理性薄弱器官有关
单纯生物医学治疗,效果不好
3、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不齐等。消化系统: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精神性(心因性)厌食等
呼吸系统: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等
神经系统: 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障碍等。泌尿生殖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皮肤科:眼科: 耳鼻科: 妇科:口腔科
4、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个性因素
5、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慢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二.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而使心肌产生缺血的一种心脏病,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A型性格;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暴躁、敌意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痉挛、粘膜水肿、粘膜分泌物增多及纤毛功能障碍等变化。
致病因素: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诱发因素(吸入物、感染、食物 气候改变、运动、药物、月经)
心理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应激
个性与行为特征
大气污染
临床心理表现:
1、哮喘发作时的紧张焦虑
2、对哮喘产生多种不良情绪
3、对抗治疗心理
4、自卑感和依赖感
5、心理社会层面的交互影响
四、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1 应激性生活事件
2、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
3、个性特征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
1型糖尿病,青少年:激动、愤怒、抑郁
2型糖尿病,成年人:烦躁、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信心。
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影响人的认知功能、情绪、性格、运动能力等,并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心理社会干预
1.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
2.改变生活方式
3.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 五.支气管哮喘
气管支气管树对于不同的刺激源产生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的反应,依反应程度的强度,产生不等程度的阻塞病变。临床症状:
身体反应: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
心理反应:发作时呼吸困难,使患者产生濒死感,同时伴焦虑和恐惧,形成“发作-恐惧-发作”的恶性循环。
诱发因素:个人因素 –家庭关系失常的人、敏感强烈、惯于压抑、容易接受暗示的人、环境条件
过度紧张或艰苦的运动 六.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
七、肿瘤
心理理社会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①具有某些情绪或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
②直接影响癌症发展和转归的内分泌和免疫防卫功能,受患者本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影响;
研究发现,那些不愿表达个人情感,不善于宣泄负性情绪体验者,其癌症发生率较高。
③具有某些心理行为特征的病人,其生存期较长;
④采用情绪支持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
C型行为:行为特点: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自信心不足,过分忍耐、回避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等。
心理诊断
1、心理诊断
2、心理评估
3、心理诊断与心理评估的关系:
心理诊断强调结果和确定性,是一个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概念
心理评估强调过程,是一个侧重动态和变化的概念。
4、心理诊断的特征:
结果的多维性、个体差异性、矛盾性、多重性
心理诊断的对象:处于没有任何心理紊乱与患有精神疾病之间过渡带的人群
心理诊断的任务:
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原则
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对心理紊乱状态作出分类诊断(包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边缘三类)
5、主要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标准化访谈、非标准化访谈、半标准化访谈)。
心理测验法
特点: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编制:常模、信度、效度、标准化、医学检查法: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
智力测验(比奈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罗夏墨迹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Bender格式塔测验、H.R神经成套测验)
心理干预
1、概念
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需要心理帮助的个体或群体心理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2、心理干预的特征:专业性、规范性、人本性
3、心理干预的基本形式: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
4、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是指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或障碍,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5、心理治疗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
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
心理疾患的根源在于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心理冲突
精神分析疗法常用技术:自由联想、阻抗的处理、释梦、移情的处理、解释(2)行为主义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巴甫洛夫、使刺激重复出现直到习惯)(适用:恐怖症、焦虑症、神经性厌食)
满灌疗法
厌恶疗法;(电击厌恶法、药物厌恶法、想象厌恶法)暗示疗法
认知疗法:
人本主义疗法:该理论认为,人要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巨大潜力,因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任务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成熟、发展。
森田疗法:治疗法则: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阶段: 1.绝对卧床阶段
2.工作治疗阶段
3.生活训练阶段
支持疗法
音乐疗法
第四篇: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题
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写1—100的数字
二、填写下列各数的相邻数
____5________13________9________11_______16____
三、填写数的组成及加减法。
769
///()4()6()()2()3()
()+()=()()+()=()()+()=()()+()=()()+()=()()+()=()
()--()=()()--()=()()--()=()()--()=()()--()=()()--()=()
四、口算10以内加减法。
1+2=9-1=9+2=6+4=12+3=3+1=8-3=8+4=12-7=7+1=15+1=4+2=
6-2=5+5=10-5=5+4=13+2=3+0=3-3=3+1=8-3=1+2=9-1=9+2=
五、应用题。
1、河里有6只鸭子,又游来5只,河里共有多少只鸭子?
2、草地上3只小鸡在做游戏,来了2只小鸡后,后来又来了3只小鸡,现在共有多少小鸡在做游戏?
3、小红有10个本子,用了5个本子做作业,小红还剩下多少个本子?
4、树上有12只小鸟,又飞来5只,不久有4只小鸟飞到草地上觅食去了,树上还有几只鸟?
第五篇: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马斯洛
B、巴甫罗夫
C、桑德克
D、冯特
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思维
B、想象
C、情感
D、表象 3.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班杜拉
D、苛勒
4、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情况,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5、“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这是()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幻觉
6、人们的知觉能把当前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在主观上进行补充,着说明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7、“曝光效应”是指人际吸引的()。
A、人格品质
B、互补性
C、相似性
D、熟悉性
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
B、编码—存储—提取
C、存储—编码—提取
D、感觉—加工—思维
9、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后都快
D、没有变化
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的反映。A、整体
B、个别
C、综合 D、本质
11、多数情况下,出现梦境是在()睡眠阶段。
A、浅睡
B、深睡
C、沉睡
D、快速眼动
12、动机的强弱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关系
D、互不相关
13、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叫()
A、品质
B、天才
C、能力
D、才能
14、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5、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A、吉尔福特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梅耶
1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人们根据云朵判断是否会下雨以及能否出行,这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目的性
D、问题性
17、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18、兴趣属于()。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外在动机
D、生理性动机
1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从气质说角度,她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21、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皮尔曼
B、托尔曼
C、苛勒
D、奥尔波特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称为()。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屈从
23、我们平常所说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所反映的就是态度与()的分离。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人格
24、()需要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之列。A、成就
B、安全
C、生理
D、自我实现
2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是()。
A、问题的表征
B、定势
C、功能固着
D、迁移
26、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容的是人格的()的本质特征。A、自然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独特性
27、“脑筋急转弯”是训练()思维的良好途径。
A、具体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28、“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指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2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作了最好的描述。A、自然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独立性 30、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
A、热情
B、中等
C、低下
D、高涨
3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3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过程 B.抑制过程 C.兴奋与抑制过程 D.兴奋与诱导过程
34、人的心理是()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
3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36、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9±2 B.8±2 C.7±2 D.6±2
3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
4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4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2、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4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4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特征。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4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4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48、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4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
50、()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5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5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53、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54、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56、“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57、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59、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60、编制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2、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二、多项选择题:
1、思维的特征有()。
A指向性
B形象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2、心理测量按内容可分为()
A智力测量
B成就测量
C态度测量
D人格测量
3、下列有关气质的论述,正确的有()
A气质决定性格
B气质无好坏之分
C无论何种气质,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D气质一生不变
4、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5、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
6、一个人由于()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A生理
B心理
C需要
D社会原因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个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量法
D实验法
8、以下()是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
A爱好
B权利动机
C兴趣
D成就动机
9、记忆术的一般基本原则()
A形成图片记忆
B利用已有的知识
C建立特殊联系
D赋予信息意义
10、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
A顽固
B执拗
C动摇
D怯懦
11、亲社会行为包括()
A分享
B合作
C助人
D捐赠
12、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14、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A分析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算法策略
D创造性策略
15、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6、遗忘的原因有()
A编码和提取失败
B消退说
C干扰说
D压抑说
17、一般能力主要指()。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能力
D算术能力
18、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1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A新颖性
B及时性
C 灵活性
D流畅性 20、常见的知觉的恒常性有()。
A选择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三、判断题:
1.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2.人与动物心理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味觉适应。(×)
6.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7.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8.聋哑人“以目代盲”,盲人“以耳代目”,这是感觉补偿现象。(√)
9.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 个组块。(×)
11.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属有意识记。(×)
12.保持在人脑中材料,只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在质量上很少变化。(×)
13.信息在人脑中的贮存只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14.看见一面红旗,我们能认出它属于再现。(×)
15.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16.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提出来的,其进程是先慢后快。(×)
17.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主要是受到倒摄抑制影响。(×)
18.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19.“一题多解”、“闻一知十”主要体现了集中思维的求异特点。(×)
20.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
21.数学中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在于分化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2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事先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3.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不良品质。(×)
24.近年来,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的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个体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5.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26.“喜者见之则喜,忧着见之则忧”,充分体现了应激状态的感染性特点。(×)
2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8.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29.暴怒、狂喜、恐惧属于热情的表现。(×)31.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此时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
33.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3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35.一名8 岁儿童,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力年龄为10 岁,该儿童的智商为120。(×)36.气质俗称为性情、脾气。(√)
3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38.在社会评价方面,气质无好坏之分。(√)39.性格无好坏之分。(×)
4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4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A 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42.T 型性格的人具有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3.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4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45、容量大、保持时间长是长时记忆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四、名词解释:
1、发散思维
2、社交能力
3、情绪
4、个案法
5、社会刻板印象
6、心境障碍
7、兴趣:
8、功能固着
9、心理学
10、性格的情绪特征
11、创造想象
12、意识
13、需要
14、模仿能力
15、抽象
16、气质
17、思维
18、动机
19、记忆
20、社会刻板印象
21、表情
22、遗忘
23、表象
24、思维定势
25、人格
26、社会偏见
五、简答题
1、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3、叙述语言的基本功能。
4、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6、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7、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构成。
9、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10、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1、请具体说明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13、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征?
14、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
15、叙述语言的特征。
16、什么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何区别?
18、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六、论述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2、举例分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论述性格与气质区别和联系。
4、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6、举例说明影响思维解决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