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 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P115 教学设计,课堂管理。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P507 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立并维持课堂秩序的师生互动过程。P542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教室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慑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P121
简答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思想和特点。P52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联结派的学习理论,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人物,其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2)联结派学习理论内部各种流派,在总体上表现出三个共同特点:(1)在过程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过程的内部操作活动,将它看成是由此到彼的联结。(2)在结果上,简化了有机体学习的结果,将它看成是若干兴奋点形成的通道。(3)在条件上,注意学习的外部条件而忽略了内部条件。例如。在学习的动力等方面,联结派注重外部强化,忽略了内部动机;在学习条件方面,注重当前情境而忽略了过去经验;等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核心思想和特点。] 核心思想: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因此,该派别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P135)特点:
认知派各派理论有三个共同特点:(1)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它们都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2)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它们都主张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3)从学习的条件来看,它们都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注重学习的认知性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注重学习过程中信息性的反馈等。(P137)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P70
基本观点:
第一是关于学习的实质的观点,即关于有机体是如何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观点;第二是关于学习的观点,即如何引导有机体获得行为经验的观点,主要是连续接近方法和强化的设计安排。 观察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 【P81--83】(书本没有明确答案)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个体的直接实践活动,这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间接经验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学习,这是人类行为的最重要来源,建立在替代基础伤的间接学习模式是人类的主要学习形式。通过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避免去重复尝试错误而带来的危险。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并不是传统行为主义中所认为的机械式反应,人在学习情境中观察模仿时,在接受刺激和表现到反应之间,有一段中介作用的内在心理历程。学习情境中的某种刺激,对学习者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或意义:一是名义刺激,二是功能刺激。
什么是有意学习,有意学习的条件。P115,P118
有意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P127~P133)
学习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学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
关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建构。
关于学习结果:学习是建构个体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是相对的,是由个人主动生产的;知识包括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表征。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意义建构: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情境:注重实际情景中进行教学 协作:注重协作学习会话:注重会话 基本的教学观: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注重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倡导的主要教学设计:
1)随机通达教学设计(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获得对同一事物多方面认知和理解)
2)支架式教学设计(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3)抛锚式教学设计(将真实性任务、问题、案例给学生)4)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地解决和理解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解决)
学习迁移包括哪些基本类型(P277——27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P346——348)。
(1)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其基本类型主要有:
① 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可将迁移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了另一种学习。② 从迁移发生的层面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③ 从迁移发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则称为逆向迁移。
④ 从迁移影响的领域来看,可将迁移分为一般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特殊性迁移是指某一领域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通俗地说,特殊性迁移就是特定事实与技能的迁移;一般性迁移是指一种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迁移,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并不像特殊性迁移那样直观明了,常表现为原理原则的迁移。
⑤ 从迁移作用的范围来看,可将迁移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近迁移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远迁移是指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有很大不一致的情境中。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学习策略有哪些(基本类型)
P444(1)①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将自己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从由静到动的过程。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习动机的培养为激发提供了基础,学习动机的激发则为培养的动机提供了进一步的强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培养与激发并行的原则。
②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系统是由多种动力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个体身上,占主导地位的动力因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种具体的技术与方法。在内部学习动机方面有: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4、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5、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像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在外部学习方面:
1、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2、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3、正确应用表扬与批评;
4、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赛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P221(2)学习策略:总结心理界对学习策略的分类的各种观点,在迈克尔等人对学习策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的见解: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学习策略、支持性学习策略和调控性学习策略三大类型。基本学习策略即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策略,包括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以及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即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评价与调节策略,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支持性学习策略即资源管理策略,指学习者对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策略,对学习环境的管理策略,学习有关资源的利用策略等。
3、分析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基本方法 要想对学习策略进行训练,首先必须分清习策略缺失类型,查明学习策略缺失的原因。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会导致学生学习策略使用上的问题。1.查找资料、分析总结,确定恰当的学习策略2.选择恰当的学科内容3.示范、模仿、实践4.评价与反馈5.总结。(课件P160-161)
(一)学习策略是可以教会的。
(二)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
1.要能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并能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1)优质精加工。原则1:精加工应该富有意义,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相匹配。
原则2:精加工应该把有待联系的信息整合起来。
原则3:精加工应该为整个语境充实逻辑联系。
(2)好的运作。原则4:精加工应该促使学习者作积极的信息加工。
原则5:精加工要生动。
原则6:在一般情况下,精加工多多益善。
(3)妥善应用。原则7:对于能力差的学生,向他们提供一个精加工。
原则8:教师应该善于在学习材料和策略与学生个体的信息加工偏爱方式之间造成最适合的匹配。
原则9:不同特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精加
工的使用中收益。
原则10:精加工并不对一切作业结果都有益。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3.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
以上摘自书本P236-238 由于是联系实际类型的题,具体例子请同学们自己列
举。
智力理论包括哪几种?联系实际,谈谈培养学生智力的方法P312-315,P318-319
智力理论:(1)二因素论(2)群因素论(3)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4)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5)多元智力论(6)智力三元论 培养原则:(1)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发展(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智力;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4)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如何矫正品德不良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P380~P384): 外部因素:
1)社会文化条件: 社会风气;民族文化;学校与集体 2)家庭环境 内部因素:
1)智力水平:智力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受教育程度
品德不良的矫正(P390~P392):
1)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2)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3)锻炼学生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4)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P86】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
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人们一般是在预测到某一活动的好的结果及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这一活动时,才努力去进行这一活动的。班杜拉十分强调自我效能感,即效能期待对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他认为人们在有了响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诱因、强化)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以下功能: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在困难任务前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1、培养自我效能感途径(理论): 1)2)3)4)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则提高,反之则否。替代性经验。与自己相当的示范者成功时,会增加其自我效能感,反之则否。言语说服。通过说服或自我指导可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和生理状态。积极和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什么是迁移?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1、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2、选择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3、教材体系的合理安排
4、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1、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3、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的迁移心向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三)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度
4、实践题
动作技能形成有什么标志,在技能的练习过程中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合理地组织练习,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技能?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即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P264 在技能的练习中会出现:
2、总的趋势是联系成绩逐步提高,表现在速度回忆和准确性提高上。速度加快的具体表现是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有所增加,或是每次练习所需时间减少;
3、高原期现象,即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4、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练习成绩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练习成绩也会出现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快时慢的起伏现象;
5、练习成绩相对稳定的现象。在动作技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出现练习成绩相对稳定不再继续提高的现象,通常称为动作机能发展的极限;
6、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虽然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都遵循技能发展的总规律,但由于各种技能的复杂程度不同,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人格特征、练习态度、练习方法、主观努力、习惯、能力等存在差异,因此练习的进程也各不相同。P271~273 合理地组织好练习的方式: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练习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练习常处于意识控制之下,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同时,具体明确的练习要求、难度适中的练习目标、近期目标等对提高练习效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要进行适度的“过度练习”。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学习对于知识的记忆与保持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过度的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3、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时间分配表;
4、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5、要及时反馈。学习者只有及时从自己的动作或动作结果中得到反馈信息,才能了解自己动作的正确与错误,通过练习把正确动作巩固下来,舍弃错误动作,以提高练习的效果,从而促进动作技能的学习P273~275
概念获得是什么,概念获得有什么基本形式,如何促进学生的概念获得P174-180
概念的获得实质上是指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同时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奥苏贝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并指出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形式。
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概念同化过程实质上就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新知识的内化过程。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将概念的同化分成三钟类型: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概念的教学可以采取两种相应的基本方法。一种是适合概念形成的例规法,另一种是规例法。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4.形成概念网络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多项选择10个20分;填空20个20分;名解5个20分;简答4个20分;案例分析2个
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20C20S前,初创时期(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0C20~50S末,发展时期(维果茨基);20C60~70S末,成熟时期(20C60S初布鲁纳发起课改运动。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20C80S后,深化拓展时期。
3.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4.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
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
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分类:依据事物的特点分别进行归类;
排序:按照事物固有的或者相关规则进行排列。去集中化是此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影响发展的四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7.(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有较好的适应性。显然,成人对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9.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三个先决条件:重要感、成就感、力量感。
10.学习者在感觉通道偏好上的三种类型:视觉型(适合自己看书做笔记);听觉型(对语
言音乐声响的接受能力较强);动觉型(喜欢动手实践,教师应轻拍她们的头表示赞扬)。
11.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特定的群体(以宗教、性别、民族或地域划分)或事物产生的比
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即“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2.教师角色:⑴设计者(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择测验手段?渗透创造
性活动)⑵信息源(教师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信息;学生感到缺乏必要信息从而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信息)⑶指导者和促进者⑷组织者和管理者⑸平等中的首席⑹反思者和研究者⑺终身学习者。
13.好教师与差教师的品质 P80 瞄一眼
14.教师的基本信念:自我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控制点(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对学生的控制(与学生建立民族友好关系);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15.所倡导的理论(外显)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并报告出来,它更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
响而产生变化,但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
所采用的理论(内隐)这类知识可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不易被意识到,而且不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16.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P84 瞄一下
17.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
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18.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接受充足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知
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教学或教师文化)。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新手到熟手,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过程。
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观摩和分析;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训练;教师行动研究。
19.桑代克的学习率:准备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效果律。
20.斯金纳强化理论。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
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欢的活动。
21.新行为的塑造。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学生力所能及)。行为
塑造计划分为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维持就是行为的持续。
22.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学习者能否把观
察中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依赖于动机、兴趣、外在刺激、觉察到的需要、生理状况、社会压力和社会竞争等。
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做中学。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还提出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依赖社会传递)、自我调节概念。
23.行为主义新进展:自我管理(学生自我评估、自我监视);自我言语(理论基础是个体
内在言语影响认知和引导行为;自我教学训练教冲动型儿童学习)。
24.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结构性,认为人在认知活动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格式塔。苛勒,顿悟说。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社会实践、数学课用得比较多。
25.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动物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语言很重要)
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学习的准备性、直觉思维的价值
26.发现学习(目的明确):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和
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答案。
缺陷:完全放弃系统讲授,夸大学生学习能力,忽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认为任
何科目可授于任何儿童;运用范围有限,只适合极少数学生,只适合自然科学教
学,只适合能力强的教师;耗时多、不经济。
27.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惰性知识:本来可以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实际上却只应用在非常有限的情境中。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要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自身因素(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
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
用,从而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接受学习:一种由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是概念的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28.讲授教学的原则和技术: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用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同
化、解新的学习内容。
支架式教学:教学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
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
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
29.建构主义奠基人皮亚杰。思想核心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知识观(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特征:建性、社会互
动性、情境性)
30.个人建构主义理论缺陷:⑴它认为知识是主体赋予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每一个主
体只能认识自己的经验世界,否定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导致认识上的狭隘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完全否定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知识,无疑是有害的;⑵建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固然重要,但知识是多种类型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和所需的教学条件是不同的。前者主要靠接受获得,因而完全否定“传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对的;⑶它强调课程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但如果把这观点极端化,反对任何统一的课程目标,则非常有害;⑷它允许学生
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观点极端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准。它不仅使学生无法建构现代社会所需的牢固知识结构,而且会使学生滋生浮躁、不踏实的认识态度。
31.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
有些知识领域的问题比较有规律性和确定,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明确规则,基本可以直接
套用相应法则或公式;但生活中实际问题并不有规律或确定,解决问题时不再能简单套用原有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上重新具体分析,建构新的解决方式或方案(特点:复杂性、实例间的差异性)
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
和利害关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问题表征和
解法的反思监控;实施、监察解决方案;调整解决方案。
32.“为理解而教”是当今学习和教学理论的一条重要信念。
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念: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
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
33.认知学徒制指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某种真实性的活动,从而获得与该
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
34.支架式教学可分为互动式和非互动式。互动式包括教师示范、出声思维、提出问题;非
互动式包括改变教材、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
教学过程:预热,探索,独立探索。
35.罗杰斯的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
分,要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汇一体”的人,即“全人”或“功能完善者”。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有“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样的教学目标。
36.情境性认知: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
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情境性学习:在情境化的活动中完成的学习,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
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景化的评价方式。
37.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标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等因素有关。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引发、定向、维持、调节。
学习动机强度可以加强学习,但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
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强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动机强度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学习活动容易,动机强度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38.学习动机理论:①强化论。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③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形成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④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指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内控、外控 ⑤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 ⑥成就目标理论:能力实现观—表现目标、能力增长观—掌握目标
⑦自我价值理论。⑧自我决定理论。
39.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⑴教学吸引: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⑵兴趣激发: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⑶反馈(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要及时、具体、经常性)和评定(教师在分数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并且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评价。⑷奖励和惩罚。⑸合作与竞争。⑹归因指导。
40.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作出自由的选择。
41.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应,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的功能:辨别、预期、调节。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它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面前,它会被激活,而后被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需要太多意识。
42.知识的表征:概念(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命题(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和
命题网络;表象(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里图像);图式(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获得经过图示的积累、调整、重构三种方式。
43.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㈠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
㈡主观因素: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学生的能力水平、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44.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
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影响因素: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生的动机,对知识、学校的态度。
概念转变的条件:对原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有
效性。
为概念转变而教: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氛围;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引
发认知冲突;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5.冯忠良的动作技能四阶段: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46.动作技能的培养?①指导与示范:掌握相关的知识;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形成正确的动作映象;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②练习。③反馈(结果反馈、情境反馈、分情况反馈、内在的动觉反馈)。
47.心智技能的培养?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心智技能培养中的注意问题(遵循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心智技能的种类选择方法;积极创造应用心智技能的机会;注重思维训练)
48.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
案。共同点: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组;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期末论文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贵州大学 黄淑杰 汉语101班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也有了变化,由初期偏重学习心理的学习规律的研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开始注重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是讲授给将要从事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门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师的实践,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对实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理论。
关键词:心理学 教师 教育教学 指导理论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指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应该归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将要从事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提供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师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而科学地把握了这些规律并科学的运用,便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而教育心理学便是一门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把握好了这门学科,对教学实践、了解人类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有助于教师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教育心理学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是其存在的根本所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是对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进行描述和测量并揭示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学习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和总结,在教学中的指导是教育心理学的根本作用。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自解关系着教学过程中的成败,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中心与重点是人。教师利用教学心理学原理,了解教育对象,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韩愈《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都能第学生产生指导作用,使其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或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矫正措施,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其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健康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有助于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师生的互动实效。
教师的心理在教学中也是推动教学顺利完成的主要因素,而每个教师在心理上也有着较大和差异和不同的特点。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又包括育人素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师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良好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条件。
长久以来,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教师在教育教学里的重要作用已经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上了,更多的是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引导和关怀。
教师的不同心理会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个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的普遍规律能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驾驭和控制教学因素,以客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从而可以遇到教师进行自我训练,提高自身能力,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
而师生间的和谐、融洽关系,能推动教学教育体系的良好运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心理学的学习,掌握科学规律,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的实现言传身教。
要交流必须要心理的沟通,而沟通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是要有爱心,任何一个离开父母和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在这种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也有效的促进了师生间的实施良好关系的发展,在良好的沟通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有助于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研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教育是兴国之本,但教育系统的发展并不完善,教育系统出现众多不平衡,要全面改善教师与教育系统的现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单从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方面出发,教师这一特定的职业特点和角色,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更科学理解,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更便于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的科学研究,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技术及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教师不仅要学习教育心理学家们在教学领域中所做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但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教学情景,要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为科学的观点。它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的问题的具体模式,相反它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想使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有成效,就必须不断去发现、把握和正确运用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事物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事物的特殊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虽然遵循中的规律,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教学心理的普遍规律上,“因地制宜”,更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整个教育系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了重要的位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必将是一个
重要的领域。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教育心理学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研究,将对深入认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重大的变化,单纯的只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已经不能为当代父母和教师所接受;而是更倾向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教师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为主的学科,它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是其根本的存在价值,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研究自己的研究对象,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学的经验和得失,以探索出一套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春生 《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2、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3、代灵 《教师心理学学习读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商情》2010年(17).4、陈曦.《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S1期.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终极版介绍
一:名词解释(4‘*5)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他由许多心理活动构成。
2、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和记录被试的言行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要求:明确目的与要求;情境客观;记录详细;解释合理。优点:结果较真实; 实地观察行为的发生、发展,能够把握当时的情况。
缺点: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观察到所需的东西。结果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且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结果受观察者本人的影响。
3、测验法 :测验法是利用通过检验的标准化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个体或团体的某些心理品质作出分析或鉴定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有智力测验、性格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等。
4、调查法: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个案追踪、分析作品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手段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5、实验法: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6、经验总结法:指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7、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绝对阈限(下阈):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阈):刺激强度继续增加不能使感觉进一步变化,甚至产生痛觉的强度
感觉的适应: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
视觉的适应: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和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例如,色觉可以引起温度感:红、橙、黄色有温暖感; 色觉还可以引起轻重感:家具若用浅色系会给人轻巧的感觉。
7: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对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8: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9: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10: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11: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或准则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却可推知事物的整体。
2、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转换。木雕艺术家埃舍尔的一副名著木刻画,主题为《黎明与黄昏》。从右侧看起,以白色为知觉对象,就是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景象;从左侧看,以黑色为知觉对象,就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
3、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外出旅游时,看到不同形状的奇山怪石,导游会问我们像什么,其实这个过程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发挥作用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类型:大小恒常性(小屏电视机上的人人看作正常大小)、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五星红旗在艳阳中扔认为红色)、形状恒常性(一扇门从关闭到打开的各种形状)
家庭如何促进个人品德的形成:
做好子女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融入亲情。
三:影响记忆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时间因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识记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学习程度:过度学习、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以及学习材料的意义和作用
错一罚十”的做法。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动机和好奇心、想象力;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广泛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性个性,保护创造性思维
气质研究在教育上的作用:
有利于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其优良的品格;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行为动作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促使其人格的良性转化;有利于更好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气质类型的特征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的特征 1).感受性和耐受性:
感受性:人的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耐受性:神经系统能够忍受外界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感受性和耐受性关系表现为: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2)反应的敏捷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
3).可塑性: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也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情绪的兴奋性: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
5).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还是表现于内的特性。
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的特点:
1)胆汁质(孙悟空):胆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胆汁质的人一般是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教育措施:学习上的不足表现:缺乏意志力、自控能力差。有时热情高,有时又情绪低落,对枯燥的学习往往不感兴趣。这类学生应学会克制,去服从必要的学习活动要求。在学习活动中,持续不断的学习,培养耐心。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2)多血质(八戒):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注意力转移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
教育措施:学习中不足:课堂上容易搞小动作,不愿完成作业,对不感兴趣的学科感到厌倦。因此,多血质的学生应养成独立思考,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和好的习惯,锻炼恒心和自控力,集中精力听讲,制定学习计划。
3)黏液质(沙僧):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教育措施:在学习上的不足是:思考问题、完成作业的速度较慢。因此,粘液质的学生应注重培养灵活和敏捷的思维。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要课前预习,激发热情和行动速度,多进行一些速度训练。
4)抑郁质:(唐僧)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性高;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
教育措施:在学习上的不足是:课堂上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要下很大的决心。考试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因此,抑郁质的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心理防卫;克服孤僻,多与同学、老师接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乐观精神。性格 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1)意志特征
指人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千方百计的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时,人的性格在意志方面的个性差异。
(2)性格的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一触即发,有的人善于忍耐
(3)性格的认知特征:指性格在人的感觉、知觉、抽象和思维的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性格的影响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环境、童年的经历、自然物理环境、自身因素
能力
(一)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1.先天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基础、自然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2.环境和教育:早期成长环境对儿童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智力的发展速度呈先快后慢的的特点,而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此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3.产前环境:研究发现,母亲怀孕年龄常常影响到胎儿智力的正常发展。4.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与深度不同造成的。
5、主观能动性: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
(二)能力的培养: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发展、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1、内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巧设问题等。(2)使用大量有趣的呈现方式。录像、电影、专家演讲、演示等。(3)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目标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设定时,个体会付出更多的努力。(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努力”归因、“现实”归因
2、外部动机的激发与维持。1)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具体明确的反馈、及时的反馈、经常提供反馈给学生2)合理地运用外部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家庭教育如何促进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做好子女的榜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中融入亲情。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以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二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一阶段 婴儿期(0~1岁)问题: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目标: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所谓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阶段婴儿对母亲或其他照料者表示信任,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第二阶段 儿童期(1~3岁)
问题: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目标:获得自主感 避免怀疑与羞耻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埃里克森认为意志,就是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6岁)问题: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 目标: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艾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第四阶段 学龄期(6~12岁)问题: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目标: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第五阶段 青春期(12~20岁)
问题: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目的: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 :可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第六阶段成年初期(20~40岁)问题: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目标: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第七阶段 成年中期(40~60岁)
问题: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目标: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这是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这一阶段有两种发展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是向积极方面发展,他们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而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另一种可能性是向消极方面发展,即所谓“自我专注”,就是只顾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困难和痛苦。第八阶段 成年晚期(60岁以上)问题: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目标: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这是老年期,即成年晚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萎靡不振。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皮亚杰心理发展的阶段说(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出生时婴儿只有先天的遗传性条件反射。随着动作的不断泛化与分化,逐渐发展出应付外部环境刺激的能力。到这一阶段后期,感觉与动作明显区分,手段与目的逐渐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1)知觉的集中性,即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时,就不能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方面。(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此阶段儿童在做出判断时只能考虑一个标准或维度,尚不能同时考虑两个维度。(3)自我中心性,即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但运算形式和内容仍要以具体事物为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此阶段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设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
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意义:
1、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2、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呈阶段性的,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其认识和解释事物的方式与成人是有别的。因此要了解并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如果忽视儿童的成长状态,一味按照成人的想法,只会给儿童带来压力和挫折,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而不是有趣的事,扼杀了儿童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
3、皮亚杰对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个体认知方式而非年龄为标准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速率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并不是同样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就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4、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
维果茨基理论:
最重要贡献就在于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性。他认为儿童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学习。
1、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得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完成任务,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教师提供的帮助太多,学生独立思考或操作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展;相反,如果提供的帮助不够,学生又会因失败而泄气。
所以,有效的教学支架必须是灵活的,必须适应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支架式教学:
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教学过程中,概念框架的适当创设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4、内化:
是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从而为个体所利用。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两位成人因各自持不同的观点而进行争论。通过这种观察,儿童能够学习到不论是在与别人争论还是在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情境下,应该如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提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种内化,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全人类的知识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人格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是指通过受精作用,父母的特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过程。个体的形成是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结合的结果,因此父亲或母亲性格上的某些特点就有可能遗传给子女。
2、社会文化影响:社会文化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方式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和传统。人们的生活都是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
3、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活中最主要的环境,约大多数儿童是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养育中长大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个时期就基本上形成了,可见家庭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多么大的影响。
4、学校因素的影响 在人的一生中,学校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环境。学校对于学生性格的影响是巨大。
第五篇: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A、马斯洛
B、巴甫罗夫
C、桑德克
D、冯特
2.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A、思维
B、想象
C、情感
D、表象 3.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金纳
B、马斯洛
C、班杜拉
D、苛勒
4、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情况,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5、“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这是()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幻觉
6、人们的知觉能把当前客观刺激中缺少的东西在主观上进行补充,着说明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7、“曝光效应”是指人际吸引的()。
A、人格品质
B、互补性
C、相似性
D、熟悉性
8、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
B、编码—存储—提取
C、存储—编码—提取
D、感觉—加工—思维
9、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后都快
D、没有变化
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的反映。A、整体
B、个别
C、综合 D、本质
11、多数情况下,出现梦境是在()睡眠阶段。
A、浅睡
B、深睡
C、沉睡
D、快速眼动
12、动机的强弱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关系
D、互不相关
13、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叫()
A、品质
B、天才
C、能力
D、才能
14、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5、英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A、吉尔福特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梅耶
1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人们根据云朵判断是否会下雨以及能否出行,这体现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目的性
D、问题性
17、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
C、运动能力
D、社交能力
18、兴趣属于()。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外在动机
D、生理性动机
1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从气质说角度,她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20、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21、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皮尔曼
B、托尔曼
C、苛勒
D、奥尔波特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称为()。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屈从
23、我们平常所说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所反映的就是态度与()的分离。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人格
24、()需要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之列。A、成就
B、安全
C、生理
D、自我实现
2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是()。
A、问题的表征
B、定势
C、功能固着
D、迁移
26、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形容的是人格的()的本质特征。A、自然性
B、稳定性
C、独立性
D、独特性
27、“脑筋急转弯”是训练()思维的良好途径。
A、具体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观动作思维
28、“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指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2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作了最好的描述。A、自然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独立性 30、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
A、热情
B、中等
C、低下
D、高涨
3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3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3、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A.兴奋过程 B.抑制过程 C.兴奋与抑制过程 D.兴奋与诱导过程
34、人的心理是()
A.客观 B.主观 C.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D.以上都不对
3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36、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这是()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9±2 B.8±2 C.7±2 D.6±2
39、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
40、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 D.分析问题
41、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2、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43、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4、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范围 C.注意分配 D.注意起伏
4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特征。
A.感染性 B.情境性 C.两极性 D.移情性
4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4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48、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4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作动机
50、()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5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5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
53、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54、情绪体验深刻,具有高度敏感性,行动孤僻迟缓,不善交际,这种人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5、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56、“活泼好动”是下列那种表现?()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57、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58、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59、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60、编制16 种个性因素问卷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1、提出智力三元结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62、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二、多项选择题:
1、思维的特征有()。
A指向性
B形象性
C概括性
D间接性
2、心理测量按内容可分为()
A智力测量
B成就测量
C态度测量
D人格测量
3、下列有关气质的论述,正确的有()
A气质决定性格
B气质无好坏之分
C无论何种气质,都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D气质一生不变
4、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5、下列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并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C、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永恒的、不变的
6、一个人由于()而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A生理
B心理
C需要
D社会原因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个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量法
D实验法
8、以下()是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
A爱好
B权利动机
C兴趣
D成就动机
9、记忆术的一般基本原则()
A形成图片记忆
B利用已有的知识
C建立特殊联系
D赋予信息意义
10、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
A顽固
B执拗
C动摇
D怯懦
11、亲社会行为包括()
A分享
B合作
C助人
D捐赠
12、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3、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14、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A分析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算法策略
D创造性策略
15、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16、遗忘的原因有()
A编码和提取失败
B消退说
C干扰说
D压抑说
17、一般能力主要指()。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能力
D算术能力
18、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1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A新颖性
B及时性
C 灵活性
D流畅性 20、常见的知觉的恒常性有()。
A选择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三、判断题:
1.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2.人与动物心理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正比关系。(×)
4.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是反比关系。(√)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味觉适应。(×)
6.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会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7.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8.聋哑人“以目代盲”,盲人“以耳代目”,这是感觉补偿现象。(√)
9.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10.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 个组块。(×)
11.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属有意识记。(×)
12.保持在人脑中材料,只在数量上发生变化,在质量上很少变化。(×)
13.信息在人脑中的贮存只表现在数量上的变化。(×)
14.看见一面红旗,我们能认出它属于再现。(×)
15.遗忘就是个体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
16.遗忘曲线是由艾宾浩斯提出来的,其进程是先慢后快。(×)
17.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主要是受到倒摄抑制影响。(×)
18.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19.“一题多解”、“闻一知十”主要体现了集中思维的求异特点。(×)
20.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称为抽象。(×)
21.数学中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在于分化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科学概念。(√)22.有意后注意是一种事先有预定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3.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不良品质。(×)
24.近年来,研究者们把情绪与最能代表的人的认识水平的智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个体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25.心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26.“喜者见之则喜,忧着见之则忧”,充分体现了应激状态的感染性特点。(×)
27.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28.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29.暴怒、狂喜、恐惧属于热情的表现。(×)31.5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著名的情绪的评估—兴奋学说。(√)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二者不可兼得,此时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是趋避式冲突。(×)
33.个体的活动动机越强,其活动效率越高。(×)
3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35.一名8 岁儿童,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力年龄为10 岁,该儿童的智商为120。(×)36.气质俗称为性情、脾气。(√)
37.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38.在社会评价方面,气质无好坏之分。(√)39.性格无好坏之分。(×)
40.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41.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A 型性格,认为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42.T 型性格的人具有好冒险、爱刺激的性格特征。(√)
43.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征,它影响到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44.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其实质是没有科学的处理好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能力与知识虽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
45、容量大、保持时间长是长时记忆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四、名词解释:
1、发散思维
2、社交能力
3、情绪
4、个案法
5、社会刻板印象
6、心境障碍
7、兴趣:
8、功能固着
9、心理学
10、性格的情绪特征
11、创造想象
12、意识
13、需要
14、模仿能力
15、抽象
16、气质
17、思维
18、动机
19、记忆
20、社会刻板印象
21、表情
22、遗忘
23、表象
24、思维定势
25、人格
26、社会偏见
五、简答题
1、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3、叙述语言的基本功能。
4、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6、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7、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构成。
9、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10、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1、请具体说明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2、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13、什么是人格?它有哪些特征?
14、叙述社会偏见的含义和特征。
15、叙述语言的特征。
16、什么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何区别?
18、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六、论述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2、举例分析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论述性格与气质区别和联系。
4、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6、举例说明影响思维解决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