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法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似与区别?
答:1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1)间接故意是旅途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3)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如二者均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法益消极不保护的态度。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体现出来的。
首先,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其次,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说明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简述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1因果关系是客观属性,刑事责任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存在因果关系并不等于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某人于雨夜躺卧一货车下避雨睡觉,第二天早晨司机倒车装货时压死该人。虽然倒车行为与压死一人的结果有因果关系,但因为司机并无故意或过失,而无责任。
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不对结果承担刑事责任,但仍然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犯罪未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有联系且行为人对行为后果主观存在罪过→如果该行为为刑事犯罪,那么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在该行为人做出该行为后,出现了异常因素。如果该因素是独立的且异常的,那么就不存在因果关系,此人的该犯罪行为未遂。如果该因素为正常的且相关的,那么就存在因果关系,为既遂。
3、简述刑法的性质?
a/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
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就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征。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刑法就规定对这种行为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进入刑法调整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可以说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干预。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制裁即适用刑罚严厉。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b/ 刑法的性质有:(1)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而其他法律规定的都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2)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相当广泛。(3)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但其严厉程度轻于刑法所规定的刑罚。(4)刑法具有补充性,即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制某种危害行为时,才能适用刑法。(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即其他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和保护的合法权益,也都借助于刑法的调整和保护
4、简述我国刑法的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从不同角度说明行为对法益的侵犯性和行为人的罪过性的实质内容。如果某种因素不具有这种实质内容,就不可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法律规定,而不是具体事实。最初的构成要件理论曾将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事实称为具体的构成要件,但当今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这种称谓混淆了法律规范与具体事实。以下所说的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或具体构成要件是指法律规定,而非具体事实。
5、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一特征是区分犯罪与违法的界线。犯罪和违法对社会都具有危害性,但其危害的程序有所不同,犯罪的危害性严重,一般违法危害性轻微或较小,违法只要不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程序,就不认为是犯罪,也就是说不受刑法处罚。
二、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条款规定禁止性行为。如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故意杀人”,就是刑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违反了就按刑法规定处罚。
三、受刑法处罚性。刑法处罚,以对社会的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为前提,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犯罪,均应受到刑法处罚。刑法处罚是最严厉的处罚,他不仅可剥夺人的自由、财产,甚至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因此,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给予刑法处罚,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已给社会造成危害,但不及刑法规定的程度,刑法不给予处罚,即不认为是犯罪,但可由其他部门依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5、简述犯罪的我国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6、试述犯罪故意?(800字以上)
7、你对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看法?(800以上)
8、试述犯罪故意?(800字以上)
根据中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14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由犯罪故意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就是故意责任。故意责任是责任的主要形式,它意味着行为人是在一种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犯罪的,因而属于责任形式。作为一种责任形式,故意不仅是一种心理事实,而且包含着规范评价,由此形成统一的故意概念。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直接故意中,存在认识程度上的差别,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这种认识程度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直接故意的成立。只要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无论是明知其必然发生还是明知其可能发生,并对这种危害结果持希望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可构成直接故意。
在中国刑法关于犯罪故意的概念中,虽然规定犯罪故意是对于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态度,但危害社会结果并非是所有犯罪的构成要素。因此,犯罪故意同样也是对于危害行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直接故意具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危害结果的直接故意,即结果故意。在结果犯的情况下,一定的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要素,行为人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的前提下,希望其发生,就是这种结果故意的心理内容。二是对危害行为的直接故意,即行为故意。在行为犯的情况下,刑法规定不以一定的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要明知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有意实施就构成直接故意。
(二)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指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放任是以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具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种或然性为前提的,如果行为人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又决意实施的,则根本不存在放任的可能,其主观意志只能是属于希望结果的发生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从容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发生危害结果,就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二是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三是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9、你对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的看法?(800以上)
摘 要:期待可能性是刑法中规范责任论的核心内容,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获得了普遍认同,我国刑法也有必要移植该理论。在判断标准上,应采取类型人标准,而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应当作为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 类型人 刑事责任
期待可能性是指依据行为之际的现实情形,能够期待行为人不实施犯罪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反之,则为期待不可能性。[1]期待可能性论在大陆法系现代刑事责任论,即规范责任论中,是一个核心性的概念。在我国,有无移植该理论的必要,如若引进,如何解决其标准和理论地位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基本问题,加以探习。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移植问题
期待可能性概念能够实现对犯罪人的责任的个别化评价,使责任判断一改过去流于形式主义的缺憾,并产生机能性效果。考察该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它的理论价值,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形以及刑事司法的发展需要,我认为期待可能性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当是一个急切需要引进的理论。
期待可能性理论肇始于德国帝国法院第四刑事部对“癖马案”的判决:①要确定基于违反义务的过失责任,不仅要依据行为人当时可能并且已经认识到“驾驭有癖害之马可能伤害行人”,还要求被告人处于当时的境遇有拒绝驾车之可能。受上述判决提示,M.E.迈耶在1901年的论文《有责行为与其种类》中提出,违反义务的意思活动,仅仅是责任的分类标准。1907年,弗兰克在《责任概念的构成》中提出非难可能性概念,认为对违法态度的非难,除了要具有故意或过失之外,还必须要求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并且行为之际的周围情形处于正常状态。但是他认为该理论仅限制适用于过失。戈登修米特在1913年的论文《作为责任问题的紧急避险》和1930年的论文《规范的责任概念》中,提出责任阻却事由说,认为责任阻却事由应求之于“„主观上,优越且正当之动机‟之主观评价;易词以言,即本对于人性弱点之考虑结果始发生责任阻却事由。”[2]弗洛登塔尔是继弗兰克和戈登修米特之后,极力倡导期待可能性论的学者。他痛感当时存在于“法律与国民之间的隔阂”,1922年发表《责任与非难》一文,认为义务必须以行为人的能力为前提,不可能的事绝无义务可言,即法律在行为人没有遵守法定标准的可能之际,不能认为他有责任而加以非难。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是责任非难不可或缺的要件,他称其为“伦理的责任要素”,并且不拘泥于弗兰克承认的过失范畴,主张期待可能性是故意和过失的共通的伦理的责任要素,且可认为是超法规的责任阻却事由。E.修米特被公认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命令规范发生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行为人具备责任能力;(2)就行为时的全体情形看,在我们的经验上认为,行为人的意识领域出现义务规范(命令规范的内容)、或该义务观念对行为人的动机过程发生作用都是可能的。E.修米特成功地确立了以期待可能性为核心概念的规范责任论。[3]
自E.修米特奠定了期待可能性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之后不久,期待可能性理论不仅在德国刑法学界获得了通说的地位,经常为司法判例所采用,而且在立法中也屡屡得以运用。尽管期待可能性理论当时在德国刑法学界和判例中获得了主导性地位,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期待可能性观念被认为具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而屡屡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尤其是当德国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受到纳粹势力的全面影响之后,针对期待可能性的理论批判比过去更显激烈。1933年,纳粹刑法学者达姆和肖夫斯坦发表了《自由主义刑法还是权威主义刑法》一文,认为“将对法律服从的期待可能性拔高到一般的超法规处罚条件”,其结果是“刑法禁止的无限相对化和软骨化”。[4]
二战以后,以期待可能性为中心的规范责任论的地位没有被推翻,在刑法立法中,仍然存在关于期待可能性的规定,如德国旧刑法第52条第1项规定:“行为者,由于不可能抗拒之暴力,或由于无其他方法可以避免,且与对于自己本身或亲属之身体、生命之现在的危险相结合之威胁,而被强制实行该行为时,不构成犯罪。”1973年刑法第35条第1项前段规定:“为避免自己或自己之近亲或其他密切关系者之生命、身体或自由所遭遇他法不可避免之危险,所为之违法行为,不构成责任。行为人依其情况,如有自行招致危难,或具有特别法律关系等情形,可期待其经历危难者,本项规定不适用之。”[5]但是在当前理论和实践中,对以期待可能性为超法规的免责事由的观点,一般采取否定的态度。
在日本,1928年,木村龟二教授发表了《关于刑事责任的规范主义的批判》的论文,率先将德国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学说介绍到日本,之后,该理论获得了普遍认同。如泷川幸辰教授主张责任包括三要素:(1)责任能力;(2)责任条件;(4)基于义务意识支配行为的可能性。佐伯千仞教授在1947年出版了《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思想》一书,该书在1985年再次增补出版。二战后,期待可能性理论成为日本刑法学中的通说,是责任论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随着理论观念的日渐成熟,在日本刑法实务中,也更多地表现出对该理论的关心和运用。而且日本的期待可能性研究反超德国,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内容。
在意大利,规范的责任论获得了大多数学者的支持,[6]在我国台湾,期待可能性也成为刑法中的通说。美国也有学者尝试着借鉴期待可能性研究美国刑法问题,美国学者Fletcher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指对被告的行为能力的公平期待,模范刑法典Section2.09(1)中的“具有一般人忍受度的人在行为人的情况,可能无法抵抗”之规定,接近德国的期待可能性思想。[7]
期待可能性体现了规范化的意志自由,正确显示了行为人的内在的法性格,所以,以期待可能
性概念为核心的规范责任论,已取代心理责任论,成为迄今大陆法系刑事责任论中的通说。[8]
我国古代也有这种思想,如《论语·子路》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觉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9]这被日本学者佐伯教授视为期待可能性的最初思想萌芽。而如亲亲相隐、子报父仇等也显现了这种思想。
今天,我们很有必要有意识地移植这一理论。在我国社会实现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不公正现象较为突出,贫富悬殊较为显著,司法环境和司法人员的素养亟待改善和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法律手段,树立法治威信,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但是,如果不能解决社会中的不公正问题,就难以通过刑法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协调,也不能体现刑法中所固有的维护社会公正的本质。为了缓和这种不公正现状中潜在的危机,在刑事司法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于那些以权谋私、胡作非为等强霸势力者的惩治;另一方面,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人,司法机关不仅有必要表达出一定的同情与关怀,还有必要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行为人的处境,考虑行为人的非难可能性及其大小。
但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实践中,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往往只强调对行为主体的主观性要素中的责任能力和罪过(故意、过失)进行抽象判断。其中,责任能力是法律所拟制的关于责任主体范围的界限,它基本上不能反映成年人在精神正常的状态下实施行为的决意能力;而故意与过失不过是判断行为与行为者的心理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通常只起到了责任分类的效果。我国现在通行的还是典型的心理责任论,它不可能对行为人在行为时的具体情形加以必要的注意,不能真正评价行为人的责任。比如在有些事例中,国外有的作为紧急避险解决,但是在我国刑法中,禁止以第三人的生命或健康为紧急避险的对象,所以,行为人吃同伴构成杀人罪。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一般的人是不会坐以待毙的,那么吃人的结果自然就无法避免了。“法律不强人所难”,既然如此,刑法上就要给行为开脱罪责的“非常出口”。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移植以期待可能性为核心的规范责任理论。
二、期待可能性的标准问题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有一个标准问题。关于期待可能性的标准,有如下一些看法:
1.立足于客观情形的标准及其观点:(1)客观标准说,该说是由我国学者张智辉提出的,主张以行为发生时的客观情形作为标准。(2)类型的行为事件标准说,该说为日本学者泷川幸辰、内藤谦等所倡导,认为应当以一定事件的类型,作为决定有无期待可能性及其程度的标准。泷川幸辰认为,决定期待可能性标准的,“不是行为人,而是促成行为人通常的动机过程的类型性事件。将此归结为弗兰克最初主张的附随情形,即导致行为人不得不实施行为的类型性情形是期待可能性的标准。”[10]但是,将客观情形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并不妥当,偏离了问题的方向。客观情形及其类型化不仅不能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而且不能全面说明期待可能性的有无及其程度。
2.立足于人的标准,包括:(1)国家标准说,也被称为法规范标准说,该说认为,期待体现了存在于国家和行为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它必须由期待的主体充当判断的标准,即必须依照国家意志的统一要求,由现今国家所施行的法规作为期待可能性的标准,以决定行为人能不能采取具体的适法行为。很明显,该说的不足在于:第一,不免于强人所难的结果;第二,不能够就期待可能性与具体客观情形之间所存在的动态发展关系作出公正的解释;第三,有导致不当扩大国家主义的危险;第四,现实的期待者不确定。
(2)行为人标准说,认为确定有无期待可能性,应当立足于具体行为的行为人的自身条件,并结合行为时的具体客观情形,以判断可不可以期待他实施合法行为,或者不实施违法行为。该标准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有导致弛缓法秩序的可能;第二,背离了法秩序的统一性要求;第三,不符合评价的实际。
(3)平均人标准说,就是根据一般人处在行为人的情形之下有无规范上的期待可能性为判断标准,决定行为人有无期待可能性,也即认为必须以平均人,即社会中的一般人,作为衡量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如果通常一般人处在行为人的情形下,也可以实施合法行为,此时就应认为该行为人有期待可能性;相反,如果通常一般人在相同情形下,亦无法实施合法行为,就应该认为行为人没有期待可能性。该说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几点问题:第一,平均人界限模糊,导致平均人的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实际判断;第二,平均人标准不能显示刑罚的个别化原则;第三,将导致期待可能性与责任能力等同的结果;第四,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与国家标准说一样的不利结果。即强人所难,以及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将不免于演化为法官标准。
鉴于行为人标准说、平均人标准说和国家标准说各自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期望通过采取折中的标准解决问题。特别是我国学者,支持折衷的标准说的学者很多。但是,各种折中说最终还是会陷入基础标准的困境中。
我认为,应当采用类型人的标准。类型人是以特殊身份类型形成的人群。采用类型人作为标准的理由如下:
第一,类型人概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社会关系中的不同人群及其属性。其中部分类型人是根据国家的意志确定的,可以体现存在于期待者与被期待者之间的关系。比如,有特殊身份者是特别类型的人群,在法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其享受与其他类型的人不同的权利并承担不同的义务。有时候,完全不能根据一般的责任观念解释特殊类型人的独特法律地位,例如《德国刑法典》第二章第五节关于议会言论及报道不受处罚的规定,假如没有这种立法制约,那么议员的特殊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但再假若不根据法律的身份类型进行规定,而是依据一般人的责任理解的话,那么议员在议会中的发言就应当如一般人一样受到约束。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而议员作为一类人,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也是法律规定的从事特定政治生活的类型人。所以,对于议员在刑法规范中的特殊地位,就不可根据被期待者的标准进行理解,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国家的意志。在刑法中,国家意志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属于政治类型的人群进行例外规定方面,有时还体现为刑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提高对被期待者的要求,如刑法对于累犯的规定就是如此。类型人的标准体现了期待者与被期待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运用类型人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均衡刑法的社会防卫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
第二,类型人标准不仅可以在决定有没有期待可能性时适用,也可以在判断期待可能性大小时适用。类型人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以从多种角度充分体现行为人所属的类型,如一个公务员,具有属于公务员的特性,也有属于一般人的特性,在一般特性中,他具有性别的属性,还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属性,等等。而这正是一个合理标准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普特南说过:“当我们转向知觉的合理性,即转向一个我们赖以决定某人能否对哪怕最简单的知觉事实给出一个真的、恰当的和明晰的解释的隐含的标准和技巧时,我们会看到大量因素起着作用。”[11]这表明,决定标准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作为一个标准,必须具有涵盖这些因素的最大包容性,否则就会导致多个标准或者标准不明确。将期待可能性的标准委诸于行为人或国家或一般人,其存在的弊端,要么是标准的包容性不够,要么是标准的涵盖面过大以致于不容易把握,结果必须另设辅助性标准。而类型的划分,由于具有不同的参考因素,而可以充分显示人的不同属性。所以,当根据数个不同的类型进行具体评价时,就可以保证在刑法规范的要求中,对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作出正确评价,从而,期待可能性不仅仅成为衡量责任有无以及大小的因素,还成为实现刑罚个别化的合理依据。
第三,类型人标准能够适用于刑法实践的不同环节。在立法中,必须对人进行分类,如无责任能力者、限制责任能力者和有责任能力者,在有责任能力者中,进一步依据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的身份,作出特殊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当对具体的行为人进行评价时,并不是根据行为人自身进行的,而是根据行为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自身的主观特征,考虑具有与行为人相似属性的人处在这种环境之下能否实行其他行为。如医生没有对病人进行及时抢救而导致病人死亡的,当我们考虑该医生有无救助该病人的期待可能性时,不能从病人或者病人亲属的角度进行考虑,也不能从护士的角度进行考虑,而要结合当时的情形,看其他医生在这种情形之下一般会采取何种处置方案。再如外国人在我国犯罪是因为不知道我国法律,当我们考虑该外国人有无期待可能性时,不能根据中国人对于法律的认识进行判断,但也不是根据其他国家的外国人进行判断,而是根据该国家的人进行判断。
三、期待可能性的地位问题
期待可能性的地位,应该体现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中的作用。在大陆法系刑法学中,期待可能性是犯罪论的要素。但是,犯罪论的构造包括犯罪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这三个要件,那么,期待可能性又当居于何种要件之中呢?对此,学者们存在一定的争执,传统的观念,也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认为期待可能性是责任论的要素,但是,也有学者主张在其他范畴中把握期待可能性的地位。考虑到我国刑法构造和这些国家不同,我们应当从别的方面考虑期待可能性的地位。
我国学者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地位,有如下一些见解:(1)责任能力要素论,主张期待可能性是刑事责任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而不是和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并列的第三要素。[12](2)罪过要素论,主张将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或过失的要素之中,即“针对我国刑法理论的特点,我们应当把期待可能性置于故意和过失之中,让它成为故意和过失的内容之一。”[13](3)修正的罪过要素论,论者基本上赞同德、日刑法理论中的责任阻却要素论,从而将期待可能性视为罪过的要素。论者将有关罪过的构成要素分为:第一,基本要素:故意、过失;第二,评价因素、前提要素和消极因素:期待可能性。[14](4)第三要素说,该说对日本刑法学中的独立要素说表示赞同,认为“期待可能性虽然是指向行为人的主观的,是对行为人主观选择的期待,但是,与故意、过失不同,它不是行为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内容本身,而是从法规范的角度对处于具体状况下的行为人的主观选择的评价,可以说故意、过失是主观性的归责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客观性的归责要素,期待可能性是独立于故意、过失之外的归责要素。”[15](5)更新地位说,认为“期待可能性是能期待行为人选择不做违法行为的综合条件(综合状态),而这综合条件由行为时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心理和各种客观状态组成,因此,期待可能性不能作为犯罪主观要件的构成要素,也不能作为犯罪主体的责任能力的构成要素。它是专门用于综合评价意志自由有无的法哲学领域。”[16](6)责任范畴论,该说认为应在责任中确定期待可能性的地位。[17]
与以上几种学说不同,责任范畴论跳出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将期待可能性从两个层次上考虑,将有关期待可能性的法定情形的类型与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情形区别开来,并把前者作为阻却犯罪的事由(相当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由与责任阻却事由),后者作为阻却责任的事由(相当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的责任加减事由),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期待可能性与故意、过失和责任能力之间的争讼,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刑法理论体系的作用。对此,笔者深表赞同,不过同时认为,由于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刑事责任的争议很大,刑事责任究竟具有哪些要素还没有取得初步的一致性意见,假如将期待可能性置于责任论的范畴,必须回答的问题很多,首先应当就刑事责任的应有含义,以及它在刑法中的地位进行重新说明,之后才能分析期待可能性在该范畴中的地位。所以,责任范畴论的理由还不是十分充分。
我之所以认为应该把期待可能性作为刑事责任论的要素,理由如下。
(一)这是由我国的刑法理论构造决定的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刑事责任论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关系,倾向于将刑事责任论作为一个独立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范畴。事实上,采用罪、责、刑的理论结构,不仅使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分析从平面趋向立体,而且相对于国外的理论构造,还有值得称道之处。
比如在德、日等国刑法理论中,责任一般是判断行为是否有阻却犯罪的主观因素的要件,但是,由于责任不仅涉及存在与否的问题,还关乎大小轻重问题,所以,只好在有责性阶段,一并包含责任的全部内容。这样,必然将犯罪的定性与量刑的判断混淆起来,从而在理论上就不彻底。我国刑法学将刑事责任与犯罪分开,与英美法系的刑事辩护事由有相似之处,但并不等于说两者没有差别,毕竟我国司法中定罪的模式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在犯罪论构造上就有明显分歧。在思维习惯方面,我国理论比他们更强调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和完美性。
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犯罪的认知模式是平面的,但是,它并不妨碍对于犯罪的发现和认定。只不过由于完全从形式上进行把握,使定罪的范围就比较大,比如说,在以生命对生命的同等价值的避险场合,行为人吃了同伴,依据我国的刑法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而在德、日国家,则可以根据责任阻却的理论而阻却犯罪。所以在结果上,我国的犯罪论模式似乎过于刻板和不近人情。但是,由于在犯罪成立之后,还不能进入到刑罚裁量阶段,此前必须评价行为人的责任,在这个阶段,也可以阻却责任,即有犯罪不等于有责任,行为人就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处罚。这样就使得问题基本上被化解了。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牺牲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的生命,和“舍身取义”的社会道义是矛盾的,如果我们认为行为不构成犯罪,无异于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合法的,就含有鼓励类似行为的意思,因此,将这样的行为作为犯罪认定的通说观点,是正确的。宣布其有罪,也就表明法律不主张这样的行为,只不过由于行为人没有更好的保全办法,所以不对他施加实质处罚罢了。而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存在,使得责任大小的认定有比较大的空间,也即更有利于发挥期待可能性在衡量责任大小方面的机能,而德、日等国的模式中存在忽视责任程度判定的可能性。综合以上理由,我认为,我国的刑法模式在将期待可能性作为刑事责任的判断要素之后,反比德、日显得合理。
(二)这是由刑事责任的应有之义决定的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如果简单地从消极方面或者积极方面理解,它就没有单独立足的必要。因为,如果从积极方面认为刑事责任是一种应该负担的义务,此时,责任就与刑事法律中的禁止性规范或命令性规范相重复,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认为犯罪的评价就是责任的评价,也可以认识责任的评价就是犯罪的评价,如此一来就没有刑事责任的独立地位可言,它只能如大陆法系理论一样依附在犯罪论中。如果从消极方面认为刑事责任是一种后果,这一点在谴责说、责任说、法律关系说以及后果说均是如此,由于刑罚、非刑罚处理方法都是犯罪的后果,则导致不能划分刑事责任与刑事处罚的界限,从而不能将刑事责任与刑罚分割开来,这样,要么没有刑罚论的独立地位,要么没有刑事责任的独立地位。但是,由于没有刑罚的犯罪是极其例外的,那么,没有刑罚论的刑法理论是不可思议的,因此,问题最终落脚于刑事责任,即它只能依附于刑罚论中。总之,从这两方面理解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上会使整个体系不协调,也不符合司法操作的实际。
在司法实际操作中,刑事责任判断是一种评价。行为是否具有犯罪性,通常是一个形式的判断。即只要行为的客观表现符合犯罪的构成模式,行为人的行为就应该被认定为犯罪。但是,就犯罪构成的一系列标准而言,不过是根据类型性的行为人客观环境和行为人主观条件而拟制的,它们并不能从动态的层面、完全反映行为人不犯罪的现实可能性。而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一个人有意志自由才有选择行为的能力可言,只有选择行为的能力才有不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当法定的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行为选择的可能性时,虽然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但是却不能就此判断他有责任。因此,根据我国的犯罪构造体系,当行为被评价为犯罪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评价行为人有没有不实行犯罪的现实可能性,这就是责任所要解决的问题,理所当然是责任的内容。所以,对于刑事责任的评价,我国与德、日等国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18]德国学者耶塞克认为,所谓责任,“就是意志形成的非难可能性”,它意味着对行为人在意志形成过程中施加影响的标准进行否定评价。[19]而期待可能性在本质上属于意志形成的可能性,对期待可能性的评价,其实就是“意志形成的非难可能性”评价,所以,期待可能性属于责任的范畴。
(三)这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所作出的合理选择
由于产生期待可能性问题的事由通常是具体的,存在不为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可能性,所以,期待可能性理论有可能破坏罪刑法定原则。而要运用期待可能性论,就必须不脱离罪刑法定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法系学者将期待可能性作为犯罪论的要素以及我国学者将期待可能性作为责任能力或者罪过要素都具有共同的、不可避免的诟病,不能克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虞。
根据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普遍理解,罪刑法定主义在实质上包括三个条件:(1)刑罚法规条文的明确性;(2)刑罚法规内容的正当性;(3)通过民主的方式制定。[20]在司法实践中,当刑法规范与宪政的目的存在矛盾时,或者当刑法规范不明确、刑法规定具有不正当性时,完全应该遵从实质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限制或者取消对这些刑法规范的适用。在刑法分则规定的条文中,一个行为被作为犯罪规定下来,总是有一定依据的,在现代政治制度中,刑法的制定有严格的民主程序,因此,具体规定违背民主原则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将期待可能性作为阻却犯罪的原因,一般只能局限于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场合。另外,如果法律规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条件,那么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进行解释,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其适用的必要。甲的行为构成犯罪,而一般人不仅认为它是犯罪,而且即使处在甲的境地时也不会犯罪,对此,法律也有明确合理的规定,那么,司法中只须依据事实和规定进行处理,而没有必要特别依据期待可能性进行解释。
但是,如果刑法规定并不具体,或者有弹性,法官就可以运用期待可能性说明为何这样处理而不那样处理的原因。如果依据现实情形和对应的法律规定,不能免除行为的犯罪性时,假如强行施加刑罚反而不能为一般人所接受,这时,充分运用期待可能性作为评价责任程度的事由,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一般人在行为构成犯罪时,注重的是其结果,如果存在一般人认为值得宽恕的原因,就可以认为没有刑事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比较小,并作为减免刑事处分的责任前提,以求在最大限度内消除对被告的不当处罚。
(四)这种处置方式不会限制期待可能性的机能,不产生诉讼上的问题
于犯罪论中寻求期待可能性的地位,还存在诉讼上的举证问题,要么增加起诉机关的诉累,要么强求当时人举证,这都不尽合理和可取。但于犯罪论之外确定它的地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在刑法立法中,已经考虑了一般情形之下的期待可能性,而且针对属于期待不可能的一些常见情况,在立法中规定为阻却犯罪的例外事由,所以可以说,期待不可能性发挥阻却犯罪的机能已经比较充分。同时,以犯罪为前提,进一步考虑包括期待不可能性在内的刑事责任,就不仅从形式上保障了期待可能性论不被滥用,而且结合具体情形,再次发挥评价责任大小的功能,从而,属于法定的阻却犯罪的部分,可以在犯罪论中得到运用,而不能阻却犯罪的,就作为评价责任的事由被展开。同时,由于期待可能性是评价责任的要素,就不必在犯罪的认定阶段进行积极的举证,所以不至于引起诉讼方面的问题,不会导致对公诉方或被告人不利的后果。
(五)这种处置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地注意犯罪前的原因,从而合理评价责任
一个人犯了罪处以一定的刑罚,另外一个人也犯这种罪或许不能处以同样的刑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甲为了赌博而贪污单位财物的行为,与银行职员乙为了给长期卧病的妻子治病而贪污的行为,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其刑事责任并不一样。如果脱离犯罪产生的原因,其结果肯定令人不服。脱离犯罪原因的刑法是呆板的刑法。
在刑事司法中,对于犯罪产生的原因,一般只包括犯罪的目的、动机、被害人原因,这些因素往往只是一些主观性事实,是说明行为人可否不实行犯罪的评价条件,并不能直接说明行为人犯罪的可能性,如人产生了需求钱财的动机,但并不等于他一定要用犯罪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犯罪动机、目的等等因素,必须结合客观环境,成为期待可能性判断的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正是借助于行为之际的行为人内部和外部情形的结合,生动地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进而说明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完整地反映行为人的责任。
10、
第二篇: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
(每空1分,共20分)1、12;
2、40,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占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67%;
3、2.5或2,,0.6;
4、5,5:1;
5、<,<,>;
6、10,;
7、10;
8、0.785或;
9、30,75;
10、25.7,78.5;
11、20%;
12、2。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
(每题1分,共6分)1、×;
2、√;
3、×;
4、√;
5、√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
(每题1分,共5分)1、D;
2、A;
3、C;
4、B;
5、C
四、看清数据,细心计算。
(共31分)答案略1、10分,每题1分。2、12分,每小题3分。
3、9分,每小题3分。
五、综合运用,展示能力。
10分,答案略。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共28分)(列式正确、计算正确各得一半分)
1、320只;
2、45人;
3、50.24m
2;
4、12天;
5、虾仁:200克;韭菜:600克;鸡蛋:400克。
6、每空1分
第三篇:【案例分析题】刑法学期末复习题
刑法学(1)案例分析题
(一题)【0303】
案情:被告人李某,男,45岁,农民。
一天晚上9时许,被告人李某驾驶一辆农用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将王某撞成重伤。李某为了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王某后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李某被抓获后交代说,他想到过这样做王某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王某完全可能醒过来呼叫而获救,因而不一定死亡。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何种表现形式的犯罪? 答案:
1.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李某并不希望王某死亡,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属于直接故意。李某在已预见到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可能会致其因出血过多死亡的情况下,认为王某可能醒来呼叫而获救的想法没有任何实际根据,完全是一种侥幸、碰运气的心理,实际上是有意听任王某死亡的发生,因而这种心理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间接故意。
2.李某的行为造成王某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因此构成犯罪。
3.李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李某将王某撞伤后负有将王某送往医院救治的义务,但他却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致使王某出血过多死亡,因而其行为符合犯罪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二)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199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7年11月26日刑满释放。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2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2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人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 1 施犯罪,而且在整个犯罪中居于指挥地位,对于犯罪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陈某属于主犯。吴某直接实施杀人行为,致使被害人死亡,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也屈于主犯。
4.朱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朱某在参与犯罪过程中未直接实行犯罪行为,只是帮助吴某望风,因此属于从犯。
5.对于陈某和吴某,应当按照本案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朱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案例
王某,男,2l岁,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尚未工作。
2002年6月4日,王某和两个同学吃完晚饭后在街上散步,行至县城城北的某某路时,不小心踩着该地有名的“阿飞”吴某的脚。王某向吴某道歉后与同学继续前行。吴某却赶上王某并从背后踹了王某一脚,将王某踹倒在路边的栏杆上,王某的门牙被磕断。王某无比气忿,便打了吴某一拳。吴某于是把几个同伙叫了过来,随即将王某围住一顿暴打。混乱中,王某摸出裤兜里正好带着的一把水果刀,挥舞着试图冲出人群。谁知,一刀刺中了吴某的心脏,吴某倒地身亡。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答案:
1.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2.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梆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及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贵任。
4.本案中,王某在受到吴某等多人暴力侵害的情况下,以挥舞水果刀的方法实施防卫,以求逃脱围改,虽然造成吴某死亡的结果,但其既无伤害或者杀害昊某的故意或者过失,其行为也并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完全符合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及其特别防卫权的规定,因此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四)案例:
案情,王某,男,23岁,某厂工人。
王某于2000年在江某开办的电机厂找了份临时工的差事。2001年4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2至4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因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人高马大的扛某还打了王某一拳。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2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尸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便立即将王某扑倒在地,并从其手中夺下一只打火机。请分析并说明理由c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乎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事先准备好汽油带到现场并且泼洒在地,开始着手实施放火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放火的行为,因此,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属于犯罪来进而非犯罪预备或中止。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案情:
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 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情况。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 答案: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六)案情:
案情:
王某,男,25岁。1995年5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4月刑满释放。王某于2002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2003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3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3月24日中午,王某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理,揣着一把剔骨刀(刃长15cm)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听到江某很不客气地说出“没门”二个字后,王某一下子火了,大叫一声“好,你有种!”从怀里掏出刀来就刺向江 3 某的胸部。江某躲闪了一下,但还是被刺中腹部。江某随即与王某展开搏斗,并抓住王某的手将刀夺下。保安员闻讯赶来同江某将王某制服。搏斗中,江某的胳膊和手指又被刀划伤。经鉴定,江某的伤情属于轻伤。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 答案: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人,欲致其于死地,只是由于被害人的反抗这一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其犯罪行为,未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犯罪结果,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又故意犯罪,且根据其犯罪情节,所犯新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完全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七)案情:
王某,男,23岁,某厂工人。
王某于2000年在江某开办的电机厂找了份临时工的差事。2001年4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2至4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因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人高马大的扛某还打了王某一拳。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2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尸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便立即将王某扑倒在地,并从其手中夺下一只打火机。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c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乎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事先准备好汽油带到现场并且泼洒在地,开始着手实施放火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放火的行为,因此,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属于犯罪来进而非犯罪预备或中止。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八)案情:
韩某,男,40岁,外国籍,该国驻中国某地领事馆职员(不享有外交豁免权)。2005年6月25日晚,韩某以向胡某(女,20岁,该领事馆雇员)表示感谢为名,将胡某带至自己宿舍喝酒.随后,韩某向胡某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在遭到拒 绝后,韩某将胡某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又用毛巾塞住胡某的嘴,随后与胡某发生了性行为。期间,胡某由于不断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凌晨2时许,胡某觉得韩某已经入睡便悄悄挣脱捆手的领带溜出韩某宿舍,不料却碰倒了门口的衣架.响声惊醒了韩某,韩某随即赶出来将胡某抓住并拖回房间。胡某大声喊叫,韩某便死死掐住胡某的脖子,直至胡某不再动弹为止。当韩某将胡莱的尸体运出领事馆准备抛弃时被巡警发现抓获。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
有权管辖,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韩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由我国法院管辖,对其所犯两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韩某采取捆绑等暴力手段强奸胡某,后又为了掩盖罪行而将胡某杀害,出于两个故意实施两个行为,其行为显然已分别构成犯罪。
3.韩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韩某虽是外国人,但其并不享有外交豁免权,此案中并无法律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原则,此案应由我国法院管辖。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韩某所犯两罪应当先分别定罪量刑,然后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九)案情:
案情: 徐某某,男,1989年10月21日出生. 2005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赵某(女,12岁)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便从赵某家窗口跳了进去,要赵某拿点钱给他.赵某说没钱。徐某某抬手就打了赵某两个耳光,并说“你老老实实待着,不许喊不许跑!”随后便在赵某家中翻箱倒柜,结果只搜到160元钱。这时,徐某某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传来,便立即从窗口跳出逃跑。赵某随即大喊抓贼.路经此地的王某夫妇听见喊声追赶过去,将徐某某抓住并送至派出所.徐某某供述了全部事实,并且交待自己曾于一个月以前将王某扎伤(轻伤)的事实,经查属实。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 徐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徐某某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构成犯罪,且徐某某时已年满“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徐某某将王某扎成轻伤的行为不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不构成犯罪,因而其交待不能成立自首。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因此,在对徐某某进行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缓)。(十)案情:
胡某,男,17岁。2005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05年11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朋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到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杆上,王某被撞到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继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像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继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上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仍啤酒瓶、饮料盒,进行阻拦。但胡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车。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只回答处罚原则)?
答案
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故意犯罪。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即不希望、也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
3、胡某交通肇事撞到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提醒、路人阻拦的情况下,明知车下有人,继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故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故意犯罪。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基础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决定执行的刑罚。
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
(十一)案情:
案情:
王某,男,25岁。1998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1年4月26日刑满释放。王某于2005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作。2006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次日中午,王某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理,揣着一把剔骨刀(刃长15cra)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听到江某很不客气地说出“没门”二个字后,王某一下子火了,大叫一声“好,你有种!”从怀里掏出刀来就刺向江某的胸部。江某躲闪了一下,但还是被刺中腹部。江某随即与王某展开搏斗,并抓住王某的手将刀夺下。保安员闻讯赶来协同江某将王某制服。搏斗中,江某的胳膊和手指又被刀划伤。经鉴定,江某的伤情属于轻伤。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6 答案: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人,欲致其于死地,只是由于被害人的反抗这一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其犯罪行为,未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犯罪结果.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又故意犯罪,且根据其犯罪情节,所犯新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完全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第四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五年级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
(共20分,第4题2分,其余每空1分)1、3,4.66;
2、4.,4.6;
3、10a
+
2.4;
4、5.207<5.0<5.20<5.35、3.04,2.95;
6、>,>,=,<6、3.6,10.8;
8、2.4;
9、,;
10、450;
11、4。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
5分,每小题1分。1、×;
2、×;
3、×;
4、√;
5、√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
5分,每小题1分。1、C;
2、A;
3、B;
4、B;
5、B
四、看清数据,细心计算。
(共34分,答案略)1、10分,每小题1分。
2、15分,每小题3分。
3、9分,每小题3分。
五、综合运用,展示能力。
8分1、6分,表示顶点位置2分,平移每个图形2分;2、4分,表示顶点的位置3分,结论1分。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共26分)(列式正确、计算正确各得一半分。)
1、24645千克,24.645吨;
2、24个;
3、150只;
4、4200平方厘米,2.1平方米;
5、35.7千米;
6、201千瓦时
第五篇: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犯罪与犯罪构成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及其地位)甲、乙二人为中学时代的好友,久别重逢,欣喜异常。二
人热烈拥抱,并像学生时代那样用拳击打对方。不料甲一拳打到乙某的肚子以后,乙
某感到有些不适。一个小时后即晕倒在地。甲急忙送乙某去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死
亡。原因是乙某脾肿大异常,因为受到甲某一拳的外力冲击,脾破裂,在体内大出血而
导致死亡。甲某的行为:()A.与乙某的死亡结果没有因果关系 B.与乙某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 C.甲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D.甲某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下列哪些情况认为具有因果关系?()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遏空难而
死亡
B.甲为了替自己遭到强奸杀害的女儿报仇,在罪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途中,来人
不备将该罪犯砍死
c.甲遭遇乙某强奸,在乙某的紧追之下,不幸失足跌入悬崖摔死
D.甲用刀扎伤乙某,当时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两天两夜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
院之后,乙才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A.强奸 B.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C.制造毒品 D.绑架
4.(相对责任年龄及跨年龄段的犯罪问题)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与幼女发
生性关系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B.不论情节是否轻微、有无严重后果,一律构成犯罪 C.构成犯罪的,应当定奸淫幼女罪
D.构成犯罪的,应当定强奸罪
5.甲某因为琐事与乙某发生争执,乙某转身离去,甲某则从地上拣起一根道木追上,朝
乙某头部猛击。乙某倒地后,甲某又朝其连击数下,致乙某死亡。之后,甲某又到乙
某办公室乱砸一气。甲某作案后跳矿井自杀未遂。经鉴定,甲某为限制刑事责任能 力人。()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B.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C.对甲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某不负刑事责任
6.(特殊主体)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种提法是正确的?()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
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
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单独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D.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7.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A.意志因素不同 B.认识因素不同 C.行为方式不同 D.罪过形式不同 8.下列关于过失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是:(.)A.未满16周岁的人对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B.必须以具备法定的犯罪结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 C.过失可以成立未遂犯 D.单位可以构成过失犯罪
9.甲、乙二人住在山区,当地野猪危害庄稼的情况严重。听说邻县使用“电猫”,效果很
好。就去观摩取经,并买回一台“电猫”。甲、乙二人安装好电猫,并在野猪可能出没的山上拉上棵电线,距地面40厘米。在裸电线通过的路口上均设置了警告牌,并告
知通电的时间为:晚7点开电,早6点收电。村民丙某盗伐林木,于早5点30分触电
死亡。甲某的行为:()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10.甲某带其子(4岁)在公园游乐场玩耍时,其子因与同龄儿童乙某争抢座位从旋转电
马上摔下,头部磕起一个大包。甲某生气,将乙某拉过打了一个耳光。乙某母亲见状
质问甲某。乙某乘机咬了甲某手腕一口。甲某恼怒中顺手将乙某推了一把,乙某踉
跄了几步摔倒,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上,致使头破血流,因神经受压而死亡。
甲某的行为:()A.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构成故意伤害罪,属于阈接故意
11.甲在深山里的一块玉米地常遭野猪糟蹋,某日夜晚持猎枪守候,不久听见玉米中哗哗
作响,并隐约见一黑影,甲以为是野猪,即开枪射击,经查看发现是一个偷玉米的人,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客体错误 B.行为误差 C.故意犯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意外事件
12.某甲偶然发现某乙所开小轿车正是自己几天前失窃的小轿车,即强行夺取。某乙奋
起对抗,二人打斗起来。某乙不敌某甲,落荒而逃。某甲将车开回家后,发现该车并
非是自己丢失的那辆。后来,某乙找到某甲索要该车,某甲拒不交还。某甲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 B.构成侵占罪 C.构成抢劫罪 D.构成盗窃罪
13.(事实认识错误)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
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
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
存处。()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14.甲某经常受乙某的欺负,心怀怨恨。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故意开车将
其撞倒。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 体抛到河中。经法医鉴定,乙某是因为溺水而死。()A.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D.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15.属于犯罪构成一般要件的是:()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动机 D.犯罪结果
1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下列哪些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A.放火 B.抢劫
C.绑架 D.投放危险物质
17.下列哪种情形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A.行为人发生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行为人投毒,本想杀害乙某(人),但没料到甲某(人)把投放有毒药的饮料喝下,被
毒死了
C.行为人欲投毒杀害乙某,没料到所投之毒物因为失效而不具有毒性,没有使乙某
中毒
D.山民甲某经有关部门批准,猎杀危害其庄稼的野猪。某日晚,甲某持猎枪看守在庄稼地里,见到一个黑影,以为是野猪,立即开枪射击。走近一看发现打死了一个
人
18.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A.希望 B.轻信 C.放任 D.疏忽
19.甲,15岁,与乙(20岁)共同绑架儿童丙勒索到5万元赎金后,甲乙二人共同将丙杀
害。()A.对甲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对甲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C.对乙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D.甲不负刑事责任
20.甲17岁,身强体壮,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
所秩序。对于甲的行为:()A.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
B.情节严重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C.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D.情节严重的,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定罪处罚
21.甲(15岁)和乙(17岁)在共同盗窃过程中二人共同使用暴力将被害人丙打成重伤。()A.对甲乙抢劫罪(结果加重犯)定罪处罚 B.对甲乙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C.对甲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D.对乙以抢劫罪(蛄果加重犯)定罪处罚
22.精神病人甲具有下列哪种情形认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A.完全丧失了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B.完全丧失了辨认能力但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C.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但还有一定的辨认能力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
23.只能以个人犯罪论处的情形是:()A.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 B.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合伙企业犯罪的
C.为犯罪而设的单位实施犯罪的
D.单位设立后专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
24.甲纺织品公司(具有法人资格)经海关许可进口保税毛料300余吨,货物价值1200余
万元。甲公司将该批毛料加工后,由经理乙决定,业务员丙、丁经手擅自销售给国内的一家大百货商店,由该店在柜台出售。然后甲公司利用虚假的出口报关单核销了
本公司应当出口而在国内销售的该批保税毛料。偷逃应缴税额400余万元,全部归
公司所有。关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甲公司构成偷税罪
B.乙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丙、丁是直接责任人员 C.对甲公司判处罚金,对乙、丙、丁判处刑罚
D.对乙、丙、丁可以按照作用大小区分主犯、从犯,如果作用相当的也可以不区分主
犯、从犯
25.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与犯罪单位是共犯关系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是当然的主犯与从犯的关系
C.单位犯罪后单位决定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单位罪行的,成立自首 D.甲单位与乙单位勾结共同实施单位犯罪的,能成立单位共同犯罪
26.甲因遭丈夫乙虐待被迫离家出走。甲的女儿丙(1986年5月6日出生)在2000年5 月1日前来看望,甲唆使丙用家中的老鼠药拌入饭中毒死乙。丙于同年5月6日回
到家中,在其父亲乙的饭中拌入灭鼠药,将乙毒死。甲的行为:()A.构成故意杀人罪 B.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C.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 D.传授犯罪方法罪
27.甲(男,20岁)、乙(男,15岁)合谋盗窃丙。甲站在丙身边掩护,乙用镊子从丙裤兜内
窃得1600元。丙发现将乙抓住要去派出所。甲乙为脱身,拔刀将丙刺倒,致其死亡。
甲乙二人如何认定处理?()A.甲构成抢劫罪 B.甲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C.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D.乙构成抢劫罪 28.下列哪些情况被认为具有因果关系?()A.甲遭遇乙绑架,从疾驰的车上跳车避跑时,不幸摔死.
B.甲在火车站站台偷乙钱包后跳下轨道逃跑,乙发现后追赶,被进站台的火车撞死 C.甲殴打乙造成小臂骨折,乙搭乘出租丰汽车去医院的途中,发生车祸,乙在车祸中
丧生
D.甲遭到乙的抢劫,逃跑中被丙的汽车撞死.乙的行为与甲的死亡蛄果 29.下列情形中,应认定有因果关系的情形是:()A.雇主甲在下雨打雷天仍然令雇员G外出干活,G不幸被雷电击死
B.医生乙很轻率的地告诉病人N,他怀疑N患有癌症,致使N患上了精神病 C.车主丙见小偷S溜进车库盗窃自己的汽车,就对S大喊一声,S被惊吓在逃跑时
摔断了腿
D.丁在斗殴中使用匕首深深扎入H的腹部造成大出血,医生D经验不足处置不当,H失血过多死亡
E.戊醉酒后驾车将行人P撞成重伤,戊驾车逃离现场,P的仇人张三碰巧路过车祸
现场,用石头将P砸死。戊的行为与P死亡之间 30.下列不属于犯罪对象的有哪些?()A.甲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王法官的价值2万元的手提电脑 B.乙厂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非法制造的3公斤甲基苯丙胺 C.丙抢劫时所用的管制刀具
D.丁实施杀人后从雇凶者戊某处获得的20万元现金 31.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隧道地下暴雨,岩石松动,随时有可能塌方,甲为将机械抢救出来,下令工人冲
进隧道抢运,这时发生塌方,致数人死亡,甲属于过于自信过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
罪
B.在年会射击表演中未受过专门训练的甲与人打赌,射击女演员头顶的酒杯而击中
女演员致死,甲是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与乙在甲的座落于山中的剐墅度假时,二人在阳台上以院中果树上的果子为
靶,比试枪法。甲妻提醒,别打到对面山上的人。甲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未见任何
人影,二人便开始比赛。不料打死一砍柴人,属于过于疏忽大意过失
D.甲深夜在山林中盗伐树木,巡夜的守林人乙听到砍伐声,为了不惊动盗伐者寻声
悄悄接近。被砍伐的树木倒下,砸死了乙,对于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
事责任
3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种说法错误?()A.以单位名义(单位领导决定或授权由单位成员实施)犯罪,为了单位利益或违法所
得主要归单位的,是单位犯罪
B.单位在犯罪后,单位的负责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单位犯罪成立自首;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如实供述的,也能成立自首
C.两个以上的单位共谋并共同实施单位犯罪的,可以成立共犯
D.单位和个人共同走私的以共犯论处,单位和个人均应对共同走私所偷逃应缴税额
负责
33.既包括单位犯罪主体也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的犯罪是:()A.虚假破产罪
B.骗取金融机构信用罪
C.擅自运用客户资金、财产罪 D.违规运用资金罪
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转自学易网 www.xiexiebang.com 答案及解析
1.B、D。提示: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及其地位。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这 意味着在判断因果关系时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认识到,不认 识到或不可能认识到对因果关系的存在不发生影响,但对责任的有无与轻重发生影响。
在本案中甲某的行为与乙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但甲某对乙某的死亡不应负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不是因为没有因果关系,而是因为甲某没有主观罪过,:由于意外事件导致了乙某 的死亡。这样钧题目实际上是主观罪过的判斯问题(是否意外事件),问题的焦点不在客观。我国学说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在判断因果关系的肘候把主观罪责排除在外。实际上,因果
关系有无的判断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存在因果关系只是说有可能承担责任,具备了客观基础,不能据此简单认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还要考察主观罪过,这一点也是应注意的问题,实际上
电是个观念问题。因果关系的判段与责任的判断是分开的,我国相对而言对因果关系判断的 范围有所扩张导致与自己的感觉不一致,这时我们要克服自己这种常识的感觉来适应这种不 太自然的做法。
2.B、C、D。提示:A赞助他人乘飞机并不违法,空难是一种人人皆知的合理风险,所以 不认为有因果关系。、B罪犯事实上是被甲砍死,有因果关系。C甲摔死结果可归咎于乙暴力
犯罪行为。D甲在恶劣环境下致人受伤而死,该恶劣条件不阻碍具有因果关系,因为因果关系
总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
3. A、B。《刑法》第17条第2款。
4.A、D。相对责任年龄及跨年龄段的犯罪问题。
5.A、c。提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A、B、D。提示:身份犯(特殊主体的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等,需行为人具有特定身
份(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该种犯罪。但这仅限于单个人的实行犯或正犯,不妨碍没有 身份的人因帮助、教唆行为而成立身份犯的共犯。身份不同也不妨害成立共犯。
C:是错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一般主体。任何人皆可构成本罪,无身份限制,因为是犯
罪获得的地位和身份不是身份犯。加入黑社会,打拼一番成为老大不能说是身份犯。D是正确的,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7.A。提示:二者在认识因素上都是“明知”。在认识程度上,直接故意包含认识到危害
结果发生的(1)必然性租(2)可能性;间接故意一般只包含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若 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仍然执意为之造成该结果,应推断该人对该危害结果是希望而 非放任。
8.C。提示:在我国刑法上,对过失行为没有造成严重结果的不当傲犯罪。目前我国刑 法上没有规定惩治过失危险行为,可以说过失犯都是实害犯、结果犯、实质犯,没有过失危险
犯。
9.A、c。典型的过于自信的过失。电人还是电猪,这对判断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予自信 的过失有影响。涉及对人的死亡结果有没有恶意,类似的还有,粉条经常被偷,于是撒上毒药,小偷偷回吃后中毒死了,对于这种情况应定间接故意。还有一种情况.在田闻地头喷上毒药防
止牲畜吃他的庄稼,不知人偷吃中毒死了,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过失。行为人内心是想防人 的,针对人实施的,定间接故意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行为人是防止牲畜偷吃庄稼,意外地被人
偷吃了的情况下,定过失的可能性比较大。
10.C。理由: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的点在于行为人事先对于行为的结果有 无预见,如果有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如上题的行为人明知设置电网电 猪有危险、因而设置告示牌,显而易见他对行为的危险性有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过于自信的
过失。而本案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甲被咬后生气推了乙一把,不能说多大的恶意i但是行为
人生气头上力气大一些导致小孩子摔倒死亡,这种情况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事先没有预见到行
为的后果,行为人对于这种后果也非常后悔。事先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本案能否认为是故意伤害呢?这涉及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区别,要点在于导 致死亡结果的行为性质本身是否具有伤害的恶意和性质。具有伤害的恶意和性质而导致死亡 结果的应定故意伤害致死。这种情况处罚很重,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如果行为本
身不具有伤害的恶意和性质,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间粗心、草率导致死亡结果的,属于疏忽
大意的过失.属予过失致人死亡。类似一巴掌把人打死、一下推死人的情况。掌握的尺度多数
倾向于过失致人死亡。被小孩子咬一口.一生气推他一把。这种情况不能说行为人有伤害的 恶意和性质,所以定过失致人死亡是比较合理的、符合人们处理案件经验。
11.A、D。提示:我国学说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有:(1)客体认识错误;(2)对象认识 错误;(3)手段(工具)认识错误以及(4)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其中“客体错误”是指行为人预 想侵犯与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可简称为“非同质
错误”或“非同类错误”。它属于抽象的事实错误。“对象错误”,是行为人预想侵犯的对象与行
为人实际侵犯的对象在法律性质上是相同的,属于同一构成要件的,可简称为“同质错误”或
“同类错误”。它属于具体的事实错误。根据“法定符合说”认定认识错误,“同质错误”不阻却
行为人对因错误而造成的同质犯罪结果承担故意罪责;“非同质错误”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
造成的非同质犯罪结果承担故意罪责。
12.B。事实认识错误,缺乏抢劫故意。但持有他人之物,拒不交还的,可成立侵占罪。13.C。甲欺骗、利用乙为其隐匿尸体,对甲而言是其故意杀人的“事后不可罚”行为;对乙
丽言并不知情,误认为尸体(犯罪证据)是毒品而为他人(甲)运输,属于“不同质错误”,阻却对
不同质结果(毁灭证据)成立故意,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但是有运输毒品故意并实施了相 应行为,具有运输毒品的性质。是否成立运输毒品罪取决于对待“不能犯未遂”的立场。若认
为不能犯未遂可罚,则成立运输毒品罪(未遂)。
14.A、C。解释:甲本来就有杀人的故意.决定其行为具有杀人的性质。对死因即结果的
误认(因果关系认识错误).不阻却既遂。
15.A。犯罪构成”四要件”说的常识。犯罪构成“一般要件”:(1)犯罪客体;(2)犯罪客 观方面;(3)犯罪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对象、结果属于客观方面的要素,不是一般要件; 动机是主观方面的要素。
16.A、B、D。《刑法》第17条第2款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17.A、B、C。提示:A法律错误原则不免除故意罪责。B打击错误,不阻却对同质结果成
立故意。.C工具或手段错误,不能犯未遂。D行为人自始至终都不存在犯罪故意。对因为误
认对象而造成的损害结果,只可能是过失或意外事件。
18.C。提示: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间接故意的是“放任”,在行为人“明知”自
己的危害行为会造成某危害结果并且造成该危害结果时,不能证明行为人对该结果是希望的,也成立故意,叫“间接故意”,也可认为是一种非典型的故意。其基本点是:(1)“明知”;(2)没
有表现出对结果的“欲求”。
19.A、C。刑事责任年龄。最高法“审理未成年人刑案的解释”(2006·1)第5条:“已满
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
第17条第 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7条第 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据此应当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0.A、C。最高法“审理未成年人刑案的解释”。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
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
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O„
21.C、D。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适用转化抢劫罪规定的情形。最高法“审 理未成年人刑案的解释”还有哪些对未成年人的宽大规定? 22.A、B、C。第18条。学理J二一般认为精神病人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完全丧失其一,就
可认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23.A、B、C、D。单位犯罪的认定,参见有关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
24.B、C、D。提示:处理单位犯罪的基本知识。A将保税、免税的物品擅自在境内销售
牟利的,属于走私性质,甲公司应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罪。走私普通货物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偷 税。
25.C、D。单位犯罪的基础知识。X单位犯Y罪的责任人员Z。X单位是犯Y罪的主 体,Z作为X单位犯Y罪的责任人员,就Y罪而言不是X单位的共犯。这种场合其实犯罪主 体就一个,即X单位。
26.A、C。因为丙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犯罪主体资格,故甲与丙不构成共犯。甲
是间接正犯(间接实行犯),属于单独犯,不是教唆犯。注意,也不适用教唆不满18周岁人犯罪
从重处罚的情节。
27.A、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抢夺犯罪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不
以抢劫罪论处,因为不满16周岁的人对盗窃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也不能转化为抢劫。根据使
用暴力的情况按照杀人、伤害罪定罪处罚。
28.A、D。解析:我国对因果关系认定的通说认为,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危害行为与危
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正是由于采取这种观点,也相应的大
了认定因果关系的范围,所以,某些情况虽然有些“偶然”(或者说行为并不曾预料到),通常也
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但是,这种认识也不能推向极端,本案中A、D通常认定为具有因果关
系,而B.C则通常并不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29.D。解析:ABC情形,行为人行为只是结果的条件,缺乏相当性。另外,该行为自身
明显不是某种犯罪的实行行为,考虑其刑法意义的因果没有实际意义。D颂q=T的行为本身 包含着发生结果的极高概率,D的轻微不当医疗行为不中断因果关系。E项因果关系中断。30.ABCD.解析: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或者直接指向的人。物、信息。A属于 组成犯罪行为之物;B属于犯罪行为孳生之物,对于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行为而言,犯罪对象
则为毒品;C属于供犯罪行为使用之物,其犯罪对象应为被抢劫的人和被抢走的物;D属于实
施犯罪行为所取得的报酬.其犯罪对象应为被杀害的人。
31. BD。解析:故意、过失以及意外事件的认定。A错在定性过失致人死亡罪.应为生
产、作业责任事故罪;C应为过于自信过失,因为行为人明显已经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还特意用望远镜看了看)。
32.ABCD。解析:(单位犯罪的基本观念)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1)以单位的名义 实施犯罪;(2)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违法所得大部分归单位所得韵。根据金融犯罪案纪
要: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应根据各单位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大小,确
定犯罪单位的主、从犯。对于单位与个人组合的共同犯罪,根据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应当以共
犯论处。但是,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与该犯罪单位之间不是共犯关系。审理走私案纪要: 单位在犯罪后,单位的负责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单位犯罪成立自首;其他赢接责任人员如
实供述的,也能成立自首。
33.B。其他三项均只包括单位主体。B为“金融机构”,D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住 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等公众资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
司”。
刑法试题及答案: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1.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甲某急忙夺路跑走,此时,乙
某等人高呼:“抓小偷!”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
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事后查明,甲某被乙某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伤害。甲
某的行为:()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甲某在路上看到儿子正被二个人拦截、纠缠、推打,准备上前制止。这时一名便衣警察
也为制止纠纷冲上前去,在未表明身份的情况下,直接架住甲某的儿子,且动作粗暴。
甲某误以为是对方的同伙,上前用扳手砸向便衣警察的头部,致其死亡。甲某的行为:
()A.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C.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
D.属于假想防卫,应当认定为意外事件
3.甲某的邻居乙某患有精神病,某日乘家人看管不严之机,溜出家门。持菜刀追砍甲某
年仅7岁的儿子,甲某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追过去将乙某打倒在地,致乙某
重伤。甲某的行为应当属于:()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4.甲入户强奸乙女,乙的妹妹丙被呼救声惊醒,丙赶到乙的房间,举棒将甲打昏,并立即
拨打110报警。同时乙发现甲在动,捡起棒子朝甲头部猛击二下,然后乙丙二人逃离
该屋,将门反锁。后甲死亡。乙的行为:()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G.故意杀人罪 D.假想防卫
5.甲与乙素有积怨,得知乙持铁棍向其父挑衅后,便前往乙家滋事。因乙不在家,甲返回
途中从路过的丁家取了一把菜刀藏于身后。乙闻讯赶至并持铁棍打甲,甲即持菜刀与
乙对打,砍伤乙左手腕关节(轻伤),甲也被随后赶至的乙之女儿丙砍伤。甲在住院治
疗期间委托其姐向公安机关投案。在庭审中,甲辩解是在受到乙一家围攻殴打时才拔
刀还击的,属于正当防卫。甲的行为:()
A.成立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B.故意伤害罪
C.成立自首
D.故意伤害罪,成立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6.甲乙二人绑架丙某,丙某家人交付50万元赎金。甲某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某,乙某认
为丙某家人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遂在甲某动手杀丙时,乙与丙某联手将甲
某杀死。乙丙杀死甲的行为性质如何?()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杀人罪 D.紧急避险
7.甲无端遭到仇人乙的砍杀,情急之下捡起一根铁棒击中乙头部,致乙头破血流倒地。甲因为担心打死人要负刑事责任,将乙尸体运回家中碎尸灭迹。甲的行为如何定性?()A.致死乙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假如乙未死,甲以为乙已经死亡,抛尸河中,致乙实际被溺死,甲可以构成过失致人
死亡罪
C.假如甲发现乙没有死,将其抛入河中溺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防卫过当应当
减轻免除处罚
D.假如乙已经死亡,甲以为没有死亡,为灭口而将其抛入河中溺死,甲构成故意杀人
罪(未遂)8.关于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以后,对抢劫犯进行反击夺回财物的,防卫人虽然在抢
劫既遂以后进行防卫,只要没有明显造成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仍然属于正当
防卫行为
B.制服不法侵害人以后,对其再实施加害行为,致其重伤的,是故意伤害行为
C.野生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时,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是,野生动物对人的自
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D.乙丙身着警服携带警棍冒充警察“抓赌”。参赌者甲见来了警察,急忙逃跑。乙抓
住甲的衣服,甲拔出水果刀扎乙,致乙重伤。甲的行为构成过失重伤罪
9.甲(男,30岁)在野外游玩时,遇到正在山上寻找草药的乙(女,18岁),见乙孤身一人,便起了歹心,将乙强奸。事毕,甲起身穿衣,乙乘机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将甲砸得倒在地上,然后急忙穿上衣服跑回家中。事后鉴定甲受重伤,经调查甲曾多次绑架、劫持妇
女实施强奸行为。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A.事后防卫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紧急避险 答案及解析
l.A。提示:避险与防卫区别的典型情形。避险与防卫均可排除“人对造成的损害”负刑
事责任,但适用的场合不同,防卫用于排除对“不法侵害方”造成损害的犯罪性;避险用于排除
对“非不法侵害方”造成损害的犯罪性。牢牢把握此点即可。丙见义勇为不是不法侵害,且甲 明知,所以甲对丙的损害应当适用避险排除犯罪性。若对乙等人造成损害,因为他们是不法侵
害方,应适用防卫排除犯罪性。
2.C。提示:假想防卫的处理结论:(1)不成立“防卫’’(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2)一
般不认为是故意犯罪;(3)不排除成立过失犯罪。最终可归结为过失的认定。本案中甲对造 成便衣警察死亡存在过失,应是普通的认定分寸。本案是否属于避险呢?不是,因为.甲确实把
便衣警察误认为是不法侵害人。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上题中的甲知道丙是见义勇为群众,只是为了避免遭受乙等人的加害不得已损害丙。也可从事实认识错误(行为性质错误)解释,缺乏妨害公务的故意。
3·A。不法侵害的范围:通常是“人”的不法侵害’,包括(1)犯罪和(2)严重侵犯人身的违 法行为。“不法”侵害应作“客观”理解,通常不考虑侵害人是否具有正常辨认、控制能力。因此
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侵害,也属于不法侵害。-若认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侵害不是不法
侵害,则只能适用避险制度排除犯罪性,这可能对防卫方不利。
4·A。(防卫时间的把握)根据当时情形,已被击倒的甲仍对乙丙存在威胁,不认为不法 侵害已经结束。乙的行为是正常合理的。
5.B、C。属于互殴行为,缺乏防卫意图不成立正当防卫,自然也不认为具备防卫过当情
节。自首的如实供述只要求基本事实属实。就本案而言,甲承认持菜刀砍伤乙的事实就可认为
如实供述。甲称自己属于正当防卫,属于对“行为性质”的辩解,对基本事实供述属实但对其性
质进行辩解的,不认为不如实供述。
6.A。正当防卫不限于保护本人的利益。还包括保护第三人利益。
7.A、B、D。解析:如果情急之下击中乙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甲的行为因为成立无过当
防卫而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甲误以为乙没有死亡而为灭口将其抛入河中溺死的行为构成 对象认识错误,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处断。如果乙并没有死亡,而甲也发现了乙并没有死
亡,为了灭口而将其抛入河中的行为,并非防卫过当,而属于事后防卫。应定故意杀人罪.故C 选项错误。如果其以为乙已经死亡而将其抛尸河中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8.D。解析:A涉及对防卫时间条件的掌握。防卫的紧迫性的实质是来不及求得公权力 的救济。本题中,抢劫已经结束,但在罪犯尚未离开作案现场时,仍存在两方面的紧迫性:其
一,被害人财物在不法侵害人手中,尚有及时夺回的机会,如果错失机会将来更难将追回,其
二,对于现行犯,公民有权将其扭送司法机关法办。因此,被害人当场夺回财物或扭送罪犯仍
存在合法依据,仍可适用防卫制度排除犯罪性或减轻责任。如果没有超过合理限度的,属于正
当防卫;超出合理限度的,成立防卫过当。D选项因为行为人缺乏防卫意图,不具有防卫性质,成立故意伤害罪。
9.B。解析: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实质理解:在具体场合不法侵害人对被害人的威胁是 否消失。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的区别。虽然甲的强奸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乙仍在甲的控制 中,不能完全排除甲继续加害的可能性。乙也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甲或许会继续挟持自己进行
猥亵、强暴,甚至杀人灭口。或者乙仍然感到再次受害的恐惧。这时,应认为不法侵害仍在进
行中,乙仍存在反击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