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桂林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渐显成效
广西桂林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渐显成效
从“机关干部”到“农村干部”,角色发生了改变,工作内容发生了改变,对于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来说,他们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局面。如何迅速找准定位,打开工作局面?
桂林市驻村第一书记们积极参与到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党建资源共享之中,真抓实干。截至目前,共为贫困村引进项目256个,引进项目资金7357.61万元;引导1.4万户农户发展产业,开办技术培训班346期;培训农民2.6万余人次,培训党员1.1万人次,为民办实事好事1807件。
城里干部下乡村 带领建好“三支队伍”
“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敢于致富、善于致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发挥好在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美好家园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桂林市园林局驻阳朔县白沙镇蔡村第一书记邓建中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便决定给村里的党员们上一次党课。
今年7月1日,莲山镇党支部组织召开庆祝建党91周年座谈会。利用这个契机,邓建中以“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题,给与会的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并和蔡村党员们就如何加强基层党建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城里来的干部视野开阔,为我们村里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听了党课,我们对自己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村里的党员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像邓建中这样,每位驻村第一书记都结合自己对党组织的认识和当地村委具体的情况,积极思考,帮助当地党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不仅要带领建好村干部队伍和农村党员队伍,还要主动思考带出一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桂林市委向驻村第一书记们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各村建好“三支队伍”。
桂林市机关事务局驻临桂县茶洞乡江洲村第一书记蒋周宇发现,村里的水果生产大户不少,但销售渠道却出现了些问题。于是他动员村里的种植户成立了水果合作社,培养当地农民从单纯的种植专业户向懂市场、懂经营的综合农业人才转化。
“村里不仅要有水果种植专业户,还应该多培养一些其他种养技术人才。”蒋周宇想到就做到,他打算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去学习种植蔬菜和养鸡的先进技术。
从初来乍到到适应环境,短短几个月,驻村第一书记们在带领贫困村建好村干部、农村党员、农村实用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工作上有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后盾单位有支持 推动问题速解决
最近,全州县石塘镇祥大村喜讯接二连三:背富岭500米村屯道路硬化、大塘富村1000米村屯道路硬化、田尾岭100米村屯道路建设都得到了财政奖补资金,大塘富至庙边600米道路升级和田尾岭公路桥的项目资金也都落实了。
村民们格外高兴。“这可离不开咱们第一书记的辛勤奔波。”村民们告诉记者。该村的第一书记申智涛来到了这里后,了解到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利用自己在财政部门工作的优势,三番五次跑相关单位,积极协调,争取资金。
很快,一个个项目资金从财政系统的奖补资金里得到了解决。
来自桂林市农业局的驻荔浦县杜莫镇六部村第一书记李永东争取到农业部门的支持,发放测土配方肥7.5吨,价值3.6万元;油茶苗403亩,3.6万株;砂糖橘苗200亩,1.8万株。
李永东还请到一批市、县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为种植户问诊把脉,指导村民科学进行田间管护。如今,村里的特色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了。
李永东还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帮助贫困村发展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培育做强农业支柱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驻村第一书记可谓是多手抓,多手都不放松。
桂林市贫困村第一书记入村后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社情民意大调研、一次形势政策大宣讲、一次民忧民困大会诊、一次强农富农大会战、一次温暖爱心大放送。最新统计显示,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共引进项目256个,引进项目资金7357.61万元;引导发展产业1.4万户,组织帮扶修建村屯道路551.7公里、桥梁49座、饮水工程122处,解决群众饮水难3.2万人,组织帮扶修建沼气池1004座。
沉下心来解民忧 帮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尽心尽责地去解决。”桂林市投资促进局驻兴安县源江村第一书记范春德表示,这是他驻村以来的一个核心工作理念。
他深入到村民家中宣传党的农村政策,还积极帮助村民落实外出务工、困难户的补助、联系农业新技术、按时完成扶贫户110多人登记上报和抓好智能扶贫等。
村里的群众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范春德。最近,在源江村风电项目道路建设中,施工方将土方倒入村民田里,群众意见非常大。这个意见很快也反映到了范春德那。他立马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公平、公正地提出他的观点和意见,化解矛盾纠纷。
大伙看到干部如此尽心尽力,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施工进度也得以继续顺利开展。
龙胜县龙胜镇岭田村的小学硬件设施比较差,贫困学生家庭非常困难。桂林市教育局驻龙胜县龙胜镇岭田村第一书记曾凡香在走访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到了“六一”儿童节,她组织了一场教育帮扶、资助贫困生的慰问活动。一时间,学校师生得到了一批教育教学用品、消毒碗柜、餐桌椅、校服、运动鞋等等,价值2万多元;同时,村里4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得到了资助。
桂林市的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实际情况,主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温暖着贫困村的每位群众。目前共帮扶了贫困户3602户,调解群众纠纷1008起,走访群众3.09万户。(记者 乔晓莹)
第二篇:驻村工作成效范本
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有知识、有能力、有威信的农村能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弃农从商,农村出现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难当、难选、难留的问题。下派国家干部到村工作后,为村两委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实行了农村干部职数“精减控编”,提高福利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确保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彻底解决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问题。据统计,下派国家干部中,64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60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49人担任村科技副主任或主任助理。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6.5岁,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8%,与“撤并”前相比,分别年轻了15.6岁,提高了65个百分点。
2、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驻村国家干部与农村干部在思想观念、专业特长、工作方法等形成了优势互补效应。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缺乏的农村干部,在国家干部的影响和激励下,增强了学习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驻村工作为毕业于大中专院校的国家干部丰富基层工作阅历、施展个人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他们在农村干部的帮助下,将自己专业知识、特长爱好充分运用到工作中,积极为群众解疑释难、化解矛盾纠纷,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脱颖而出。“撤并”以来,先后有40余名驻村国家干部被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有140余人担任股级单位领导;在农村干部中,有180余人获得了绿色资格证书,有20余人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其中5名被录用。
3、促进了工作重心下移。“撤并”后,减少了“管理区”这一中间环节,开通了乡镇到村的“直通车”,使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决策“一杆子插到底”。同时,驻村国家干部承担起农村党建、远程教育、农业生产、扶贫开发、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综合治理等主要工作,各项工作实现了“村为主”,促进了工作重心下移,使村级组织真正成为了办事和服务的实体。近年来,全县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自治等24项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表彰。
4、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驻村国家干部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意识高、能力强,弥补了农村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信息意识等淡薄的问题,使村级组织实现了从有人办事向有能人办事的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和村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全县兴办村级集体经济实体85个,增收达800余万元。全县发展优质烤烟8万余亩,优质稻20
余万亩,优质茶园5万余亩,中药材1.5万余亩,红金桔1.5万亩,优质蔬菜3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950元增长为现在的3300余元,被喻为黔北“殷实之家”。
第三篇:新郑选派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
新郑选派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
目标:打造一批示范村 发展一批“五好”村 帮扶一批贫困村 转化一批后进
村 建成一批环境卫生达标村
本报讯(记者 高凯 通讯员 岳振凯)日前,新郑
市包括四大班子领导在内的323名党员干部走马上任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
新村镇代湾村第一书记朱郁琦表示:“以前常到村里转,但这一次感觉完全不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村民见面后,朱郁琦说,通过走访,已经掌握了村中的实际情况。接下来,将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困难。
薛店镇村民李国伟说:“上面派到俺村的第一书记到村后,先去看了危房和雨后的庄稼,这说明他‘懂行’,是来干事的,不是敷衍乡亲们的。”
破解农村发展难题,把农民的事情办好,是近几年新郑工作的重点,先后派出工作组、大学生村官、调解员、治安员等等,造就了一批村容整洁、村情稳定、村民富裕的文明村。现在推出的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是希望这些干部帮助村两委,带动农村跨入富裕、稳定的行列。
据统计,此次,新郑市共抽调全市县处级党员干部53名、科级及郑州市下派挂职锻炼的党员干部共323名。第一书记上任第一天,共走访群众1500人次,征求意见建议87条,化解排除各类问题52个,解决矛盾纠纷31起。
为使第一书记扎实开展工作,新郑市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目标是:力争打造一批示范村、发展一批“五好”村、帮扶一批贫困村、转化一批后进村、建成一批环境卫生达标村。要求是:落实“五个一”制度:每月必须到驻村(社区)“下访”一次。日常处理村中事务以外,每月15日必须到所任职村(社区)参加村(社区)“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并主动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帮助处理村(社区)发生的突发事件;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对察民情、听民意、帮民困等情况做好记录,定期汇总、定期上报;建立“一本工作台账”,对调查问题、反映情况、民生实事等进行分门别类,并制定计划、倒排日期、加速推进;每季度给全村(社区)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并帮助村(社区)“两委”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形成“一篇工作报告”,要围绕村情实际,积极开展调研,客观总结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发挥社会交往能力,调动一切资源,围绕“十项任务”开展工作,这其中包括:围绕
作用发挥,服务中心大局;围绕生产发展,做强现代农业;围绕民生改善,积极排忧解难;围绕生活宽裕,拓宽致富渠道等。
新郑还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驻村(社区)任职干部履职情况。同时,把到村(社区)任职干部履职情况与干部选用优先条件、单位绩效考核评优评差挂钩,以确保选派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活动顺利推进。
另外,该市在当地媒体上开辟 “任职书记在基层”专栏,以及推出 “第一书记的一天”、“一个人和一个村”等系列报道。同时,组织摄影、DV爱好者,深入农村基层、走近第一书记,开展“第一书记情系农村、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摄影采风活动等,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郑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入村(社区)任职的科级以上干部,很多都担当要职,管理要害部门,这一次纷纷推向基层,有助于将大量财力、物力向基层转化,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在农村群众中间公信度,进一步加强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9月份,“第一书记的工作日程表是:参加一次动员会,组织一次“下访”活动,开展一次调查研究,进行一次卫生整治,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树立一块任职公示栏等。
第四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
紫坊乡高庄村第一书记
宗世财
高庄村位于我乡东北部,是乡政府驻地村,总土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05亩。全村辖紫坊畔、高庄、卜子庄、陈庄、川畔、黄地畔、郭畔、店崾岘8个村民小组,330户147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724人,剩余贫困户54户204人,贫困发生率为13.86%。由县食药监局、乡政府帮扶(县食药监局42人帮扶126户,乡政府16人帮扶54户,紫坊派出所4人帮扶8户)。该村村民民众勤劳,民风淳朴,邻里和睦。4月份以来,按照华池县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职责,踏实工作,现就工作情况、体会、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进驻高庄村以来,我以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境界,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参与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和帮扶计划,帮助改善基础条件,发展集体经济,主要抓好党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产业扶贫和为民办实事工作
(一)党建助推扶贫工作。认真落实省市精神,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一是协助村委干部,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次,并把每月20号定位党员活动日,开展集体学习和开展党性锤炼。二是积极和村委会衔接,制定党员干部管理办法和党员学习制度,落实集中学习和集中党性锤炼活动。三是成立帮扶工作队临时党小组,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党性锤炼活动。四是村党委主抓全村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积极动员,成立了紫坊畔乡众连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紫坊畔乡小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村民入股,村集体分红。目前,养猪合作社投入猪仔90头,6个月后出栏,种植小杂粮200亩。
(二)抓好项产业扶贫。
通过走访农户,经村委会会议讨论,我村主要抓好两项产业,一是以村民入股按分红,提高农户收入,利用华池县中盛养殖合作社,入股农户73户,每户入股1万元,三年保底分红8%。二是发展农户小规模养殖,一养羊、牛、猪等为支柱,结合个人实际发展个人养殖产业,全村完成养猪57
户335头。养牛6户35
头,养鸡70户850
头,养驴27
户74
头。三是发展小杂粮种植121
户,种植
1584亩。四是发展中药材种植,以个人农户为主,帮扶单位提供种子、共种植15户,98亩。
(三)落实扶贫产业发展资金。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扶贫扶持资金的使用管理,为高庄村落实到户产业发展资金13户,13万元,落实配股资金73户73万元。积极提供各项政策扶持信息,合理使用扶贫资金,为村民致富提供政策帮助。(四)改善基础条件。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政策,改善高庄村基础条件,目前完成荒山育林2000亩,推地
6000
亩,安全用水改善1户,打小电井一口,享受危房改造全村7户,其中贫困户2户。
(五)积极为村民帮办实事。
一是组织帮扶干部开展绿化工作,为全村村民庄前屋后栽植绿化树木165户1650棵。二是开展贫困户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家,送鸡仔
只,米、面
袋。三是组织帮扶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0次,四是开展健康医疗扶贫,组织开展村民集中免费体检一次。
二、工作体会
1.真心真情对待群众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桥梁。要真心地对待群众,不能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要真心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所以要怀有爱民之心,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
2.掌握党的相关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干农村工作如果不了解国家的农村政策,自然是到处碰壁。在工作之余,自觉学习国家的有关“三农”的政策、法律法规,如精准扶贫政策、农村医疗保险政策、计生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以及相关制度等等。
3.处理好与班子群众的关系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协调好村委与村支部的关系,搞好团结,不能搞帮派。二是要处理好与村民间的关系。多到群众家坐一坐,聊聊家常,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想这是取得村民信任,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
4.为群众办好实事解难事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途径。必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农民朋友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地贯彻到农村。并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解到村民所思所想所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村里申报落实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扶贫帮困,为本村寻找发展出路,积极汇报,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三、存在的问题
半年来,我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和基层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还缺泛组织领导基层工作经验,党的农村政策不能灵活贯彻执行,影响了工作质量。二是发展产业难度大,村里主要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产业发展推动上难度大。三是壮大村级经济困难。
四、下步工作打算
1.狠抓产业扶贫。继续以养羊、养猪殖和种植中药材、小杂粮为支柱产业,抓好村委带领作用,认真落实好党建助推扶贫工作。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发展后劲。抓好村集体项目建设,推进惠及村民的农业基础设施。重点是笠婆任、新屋、蕉坑等小组水渠硬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
3.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保障班子清正廉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五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
[1]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一: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晴转多云 今天上午,在简短的见面会之后,我们11名选派到陵口镇的“第一书记”,分别奔赴各自的挂钩村,进入工作角色。我与所挂钩的乐善村党委书记邹双定算是老熟人了,2005年采写张锁林典型事迹时,曾多次到乐善村去,与邹书记打过交道。在村委会,邹书记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丹阳日报社社长魏胜良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让我对乐善村有了新的了解。
驻村任“第一书记”,我倍感压力,深为忐忑。我能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我能为村里做些什么?这是最近一直萦绕在我头脑里的问题。我想,自己要尽力当好“四员”:
一是要当好学员。虽然出生在农村,小时候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充满深厚感情,但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报社工作,没有在农村干过,缺乏农村工作经验。驻村后,要虚心向实践经验丰富的村干部和群众学习,把办公室设在田间地头,边学边干,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当好联络员。我既是市委市政府选派的“第一书记”,也是丹阳日报社派驻结对帮扶村的联络员,今后要发挥好乐善村与报社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借助报社的力量和资源,做好扶村帮户工作。
三是要当好服务员。乐善村要脱贫,百姓要致富,关键是要有项目和资金。听邹书记介绍,这方面村里已经有了一些打算。今后要协助村里,积极做好对上项目和政策的争取工作,对外项目和资金的引进工作,利用自己部委办局人头相对熟识的优势,多做具体的跑腿服务的工作。
四是要当好宣传员。作为来自新闻媒体的一员,我将以此次扶村帮户为契机,结合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沉下去,深下去,报道乐善乃至陵口镇干部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报道他们的所思所虑所盼,为地方发展推波助澜。
办法总比困难多,贫穷不会生根。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乐善村三年脱贫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但愿离开乐善村时,我可以骄傲地说:乐善村今天的成绩里,也有我的一分汗水。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日记二:
自被选派为羊庄镇xx村第一书记已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的财政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这半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xx村位于羊庄镇政府东北部5公里处,紧靠中联水泥专用线西侧,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占地260亩,耕地1230亩,有276户1061人,其中819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94人缴费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142位60岁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低保户41户,五保户13户。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转为正式党员。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村主任倪玉国两位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村支部书记孟庆福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多次和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洪克学同志进行交流,准备在该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升滕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滕州市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相信党支部一定能够引导、保障、协调、服务好合作社,发挥好党支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功能,对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把合作社经济做大做强。从而能够实现支部帮合作,农民实惠多,形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
(三)社会管理方面:通过走访农户,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内道路问题。经实地查看后发现,村内道路狭窄,坑凹不平,大雨过后,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访农户的同时,始终坚持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并积极和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争取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好社会稳定。
(四)村级发展方面:xx村土地流转面积318亩,用于蔬菜大棚建设,种植20余种蔬菜。土地租金550元/亩,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兑现于农户。蔬菜基地为黑龙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各类大棚共计108个,与之相配套存储量达3000吨的恒温库也已完成主体建设,主要种植黄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红柿等30多种蔬菜,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