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情况报告
火车站街道工作委员会
关于上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情况报告
区委办公室: 按照区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要,我街道高度重视,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当作当前工作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等方式,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扎实推进街道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4月25日街道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议,党工委尉芳菲书记在会上认真学习传达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王书记的报告深刻总结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实践经验,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意义重大。会上,尉芳菲书记就如何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三学、三思、三要”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把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以及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街道工作全面发展。
二、层级传达狠抓会议精神落实。1月30日,我院将区委办下发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复印发至各庭室,要求各部门负责人通过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精读等多种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全体干警深刻感受到市党代会精神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学习,深入学习,不走过场,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有效促进思想政
治素质的不断提升,恪尽职守,服务大局。
三、认真部署安排2012年工作。2012年,我院将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致力追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十个三”的发展思路,以市党代会的精神指导实践,努力把琼山法院打造成司法公开的示范法院、公正为民的示范法院、廉洁高效的示范法院、文化繁荣的示范法院,为全区社会经济实现新跨越发展和构建平安幸福新琼山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606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代表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书面提交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甘肃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王书记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从总结五年成绩、分析机遇挑战、部署下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四个方面、分七个部分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报告用“四个最”“八个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新成就。报告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实现“五个大幅度提升”,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区域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具体表现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基 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民主法制呈现新气象,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二)报告用“四个不适应”,客观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三)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系统归纳了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报告指出,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甘肃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臵,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四)报告用“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向全省人民全景式展现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 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报告指出,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三化”并进取向,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基础优先取向,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第三,项目带动行动。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第五,全民创业行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第六,生态屏障行动。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 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五)报告用“五个加快”,提出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报告指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提升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支持天水和庆阳加快城市建设,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政策的扶持、市场的办法、高效的运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力争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加快改造和建设支线机场。加快建设事关重要资源开发、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五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强县。
(六)报告从“八个层面”,提出了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要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一是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统筹抓 好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大片区和“插花”型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充分挖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五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七是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八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七)报告用“五个深入实施”,提出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新举措。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快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大力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创作。四是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东部历史文化利用展示基地。五是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篇: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5月2日
金昌市人防办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促进双联工作开展
5月2日,人防办召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人防办主任多文功就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所作的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进行了解读,副主任余宏对《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进行了传达。
多文功指出,王三运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报告提出的“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目标,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愿望和期盼,抓住了甘肃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根本,确定了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
多文功强调,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推动人防工作跨越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会议要求,要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迅速兴起学习热潮。要以党代会精神为统领,在弘扬长征精神上做表率;要结合人防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和正在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讲党代会精神。要紧紧围绕党代会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概括,把精神实质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来。要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金昌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水平
2012年8月8日
2012年5月18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西宁隆重召开。会上,强卫书记全面回顾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并确定了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对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的部署。通过观看电视直播、参加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参与我镇全体党员干部的集中学习和讨论,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新源镇党委及本人如何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浅谈几点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对xx镇而言,无论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还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党建水平等,都可归结到三个具体实践上,即: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惠民政策公开公平公正的落实和不断提高畜牧、民政、社保、医保、计生等日常工作的效率。
一、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二、三产业,我镇几乎全部依靠项目建设(主要是基础设施项目和育肥项目)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如何实现项目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和群众受益面最大化这两者间的有机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而确保重大 项目能够科学决策是关键。
xx镇党委和本人做为项目的决策者及决策依据的提供者,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学习。班子成员在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解和应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培训机会,自觉有效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生态小城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创新社会管理、调处民族关系等方面优秀的理论和经验,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和把握全局、科学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与时共进。二是勤于调查。调查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班子成员应通过实地调查将辖区内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和结构、牲畜数量和构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各类公共设施的现状等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同社干和群众交流讨论,将调查融入日常工作,学会梳理从群众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并结合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判断,找出薄弱环节,理清工作顺序,形成科学的发展思路,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杜绝“跟风”现象。
二、惠民政策公开公平公正的落实
随着国家帮助藏区发展各项政策的实施,牧区惠民政策的种类不断丰富、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对各类惠民政策的落实日益关注。就xx镇来说,每年低保、五保的评选、牧区奖励性住房项目名额的分配、草原新帐篷工程的实施等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惠民项目能否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关系到我党在群众心中能否真正树立“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关系到民族地区能否安定团结,关系到我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切实领会政策实质。在落实各类惠民项目前,主管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切实领会政策精神,分清项目受益范围、条件限制和受益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不出差错。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项目实施前,主管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提前制作关于惠民项目工作流程的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年初1号文件下乡等有利时机,积极深入基层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让群众周知。并适时公布举报电话,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引入群众监督,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公开透明。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可灵活利用“三议一表决、两公开一监督”等工作方法,根据各牧业社实际情况,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引导和动员村两委召开两委会、群众代表大会或群众大会,激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由群众自己确定受益对象,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公平公正。
三、不断提高畜牧、民政、社保、医保、计生等日常工作的效率
就乡镇而言,畜牧、民政、社保、医保、计生等日常性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其效率的高低对群众的日常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上述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琐,且很难获得群众的认可。长时间从事,干部职工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若不能从观念上及时加以纠正,仅靠制度的被动约束,则会出现作风散漫等现象和问题,进而导致整个行政系统的 僵化和教条。另一方面,当群众来办事时,发现工作人员惯于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在愤怒的同时会主动疏远党和政府。可以说,党政机关工作作风散漫、效率低下是撕裂党和群众间血肉联系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改善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刻不容缓。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杨善洲、文建明等人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喜悦与欢乐,就会主动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有机统一。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经常性地引导机关干部重新认知自身岗位的职责和意义,有目的地培育团队意识和荣誉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岗位是整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正常运转。二是经常性地开展“换位”教育或活动,通过个人谈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引导机关干部有意识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换位”实践活动,让干部职工亲身体验面对办事拖沓、作风散漫时群众所产生的愤怒和无奈,从而激发干部职工的危机意识,培育服务他人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三是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建设科学的奖惩机制,全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工作风气。
第五篇: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汇报材料
×××关于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汇报
县委办: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我镇快速反应,积极安排,第一时间传达了此次党代会精神。现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情况。
10月28日,镇党委中心学习组组织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县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会议由镇党委书记×××主持。
会上,参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党代会精神,围绕两个报告结合实际涌跃发言,进行了深入讨论。
二、总体工作思路及目标。
根据我镇具体实际,结合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今后五年工作提出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提出了今后五年全镇工作打算。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夯实两大基础(农业基础、基础设施)、突出三个重点(农业产业、城镇经济、文化旅游),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奋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赶超跨越。
今后五年工作总体目标要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今后五年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9.9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5%以上,城镇化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到2016年达到4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努力实现全镇秩序井然、风气良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为实现全镇今后五年总体目标要求及预期目标,结合全镇具体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抓好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坚定不移抓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争取实施职中至大石通村油路和江家坡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解决长坡、桐子坪、峨岭关、江家坡等村人畜饮水安全。实施大石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二是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到十二五规划末要实现农业产业专业村12个,基本实现村村有产业带动、户户有增收项目;三是积极引导群众转观念调结构,加大群
众的观念更新和各种技术及劳动技能培训;四是加快农业产业经营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五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与低产林改造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不断繁荣城镇经济。以加快农村人口梯次转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镇和商贸物流经济跨越发展。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精致、特色、宜居”理念。围绕两河(印江河、桶溪河)、两旧城(城北、中寨口)、两区域(东面坝、西门坝)、五线(解放路西段、南环线、北环线、中洲普同连线、桶溪河沿线),快速推进城镇扩容发展,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二是全力做好征地和房屋征收工作。积极探索征地工作新方法,为城镇建设用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更加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巩固 “全省文明县城”成果,积极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县城。
(三)坚定不移实施文化旅游牵动战略,围绕旅游建设生态、产业和提升文化魅力的思路,推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一是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力争在县城城郊打造二至三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城郊和公路沿线全面推进土家民居改造;三是大力推介特色旅游商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宣传“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力。
(四)坚定不移抓好财源建设,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狠
抓财源建设。加强税源管理,有效防止税收流失,完善税收激励机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招商拉动经济增长,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人居环境;三是积极探索城镇经济发展新思路,着力培育现代物流,发展城郊“农家乐”、旅游经营项目。
(五)坚定不移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摆在突出位臵,着力解决稳定、就学、就医、就业、增收、住房等民生问题。到2015年,完成23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达100%。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千名青年致富工程”,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六)坚定不移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着力抓好党的思想、制度、作风、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高党的科学化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
201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