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生产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2 06: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橡胶生产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橡胶生产实习报告》。

第一篇:橡胶生产实习报告

一、前 言 1.实习性质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巩固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实际,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未来工作,扩大视野,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2.实习目的

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生产实习是我们高分子材料专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工厂的了解,与工人、技术人员交谈,得以对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所加深,培养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为适应从学生到工作者做准备。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生产现场细心观察,虚心请教,积极思考,多方了解,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3.实习要求

(1)基本素质、能力要求:严格遵守工厂和实习队的规章制度;了解实习工厂生产、组织、管理实际;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撰写认识实习报告。了解所实习车间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和工艺条件解,为进入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深刻地感性认知。

(2)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疑问等进行探讨、解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习期间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写出实习总结报告,具有综合总结能力。

(3)创新素质、能力要求:能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或对企业管理、生产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意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实习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服从实习队领队,遵守实习对纪律。(2)严格遵守工厂和实习队的规章制度。(3)注意人生安全,不得损害公司一起设备。(4)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想生产实际学习。(5)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撰写认识实习报告。

二、实习单位简介

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在原国有中型企业扬州橡胶总厂基础上成功改制转型的现代新型股份制企业,现有员工2000多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150多人。

近50年的橡胶制品专业生产历史,为原国家化工部、石油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中国船舶总公司等部门定点生产橡胶制品企业,同时被国家水利部确立为橡胶坝技术服务定点联系企业。新老两个工业区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主要向社会提供抗震减震类、橡胶坝类、油田钻采类、交通工程类、冶金矿山类、军工船舶类、鞋类等橡胶制品及其他产品,并承担

相关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安装。产品和业务涉及水利、建筑、石油、汽车、矿山、冶金、桥梁、船舶、食品、民用、军工等众多行业及高科技领域,在行业内拥有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客户遍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美国、俄罗斯、韩国、中东、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其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

列。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在多项产品获得江苏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和优质产品证书的基础上,公司在行业中率先成立了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并与相关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正集中力量向国际一流的技术密集型橡胶制品企业迈进。

公司早在2000年即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9起连续获得“AAA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企业形象。

奋发进取的合力公司,正紧紧围绕橡胶制品产业,以具有国内外领先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基础,以现代信息管理为平台,着力提升传统产品,开发新颖产品,培育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目标成为中国橡胶制品行业的领先者,国际橡胶制品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

三、橡胶及高分子材料知识

1、几种橡胶简介(1)三元乙丙橡胶

乙烯、丙烯、二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乙丙橡胶,所用的第三单体主要有5-亚乙基-2-降冰片烯、双环戊二烯、1,4-已二烯。三元乙丙橡胶的主链是饱和的,由第三单体提供的双烯都位于侧链上,起着硫化位的作用。由于上述结构原因,三元乙丙橡胶具有极佳的耐臭氧、耐老化、耐腐蚀、耐热、耐候性能。因分子链中无极性基团,所以又有良好的电绝缘性。乙丙橡胶相对密度很小,使用经济性好,因此三元乙丙橡胶发展很快,在合成橡胶中已是仅次于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与丁基橡胶相当的主要品种。其生产工艺是以钒化合物和烷基氯化铝组成的钒-铝体系为引发剂,以已烷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或悬浮聚合。主要用途为汽车部件、高级电缆材料、密封材料、防水建材及塑料改性材料。(2)丁腈橡胶

由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而制得的一种合成橡胶。是耐油(尤其是丁腈橡胶烷烃油)、耐老化性能较好的合成橡胶。丁腈橡胶中丙烯腈含量(%)有42~46、36~41、31~35、25~30、18~24等五种。丙烯腈含量越多,耐油性越好,但耐寒性则相应下降。它可以在120℃的空气中或在150℃的油中长期使用。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气密性及优良的粘结性能。广泛用于制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多种耐油垫圈、垫片、套管、软包装、软胶管、印染胶辊、电缆胶材料等,在汽车、航空、石油、复印等行业中成为必不可少的弹性材料。

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

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制品,如O形圈、油封、皮碗、膜片、活门、波纹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丁腈橡胶的极性非常强,与其它聚合物的相容性一般不太好,但和氯丁橡胶、改性酚醛树脂、聚氯乙烯等极性强的聚合物,特别是和含氯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常进行并用。另外,为改善加工性和使用性能,丁腈橡胶也常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非极性橡胶并用。应当指出:丁腈橡胶的特点是耐油性好,与其它聚合物并用(除聚氯乙烯之外)都存在降低耐油性的趋势。

生产工艺特点:

①单体丙烯腈极性较强,致使在聚合过程中胶乳不太稳定,丙烯腈用量越大,胶乳的稳定性就越差。②介质的碱性或酸性太强或聚合温度过高都会引起氰基的水解,即:生成的酸会破坏乳化剂,这也是导致乳胶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上述水解反应的中间产物酰胺基和聚合物链中的氰基在较高温度下,都可能进行交联反应,使产品质量变坏。

④丁二烯与丙烯腈的竞聚率相差颇远(在40℃时分别为0.3和0.02),因此,共聚物中单体的组成及分布,对转化率的依赖性较大。采用分批加入丙烯腈的办法可以改善氰基分布。(3)氟橡胶

氟橡胶是特种合成弹性体,其主链或侧链上的碳原子上接有电负性极强的氟原子,由于C-F键能大(485KJ/mol),且氟原子共价半径为0.64A,相当于C-C键长的一半,因此氟原子可以把C-C主链很好地屏蔽起来,保证了C-C链的稳定性,使其具有其它橡胶不可比拟的优异性能,如耐油、耐油、耐化学药品性能,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候性、电绝缘性和抗辐射性等,在所有合成橡胶中其综合性能最佳,俗称“橡胶王”.主要用于制作耐高温、耐油、耐介质的橡胶制品,如各种密封件、隔膜、胶管、胶布等,也可用作电线外皮,防腐衬里等。在航空、汽车、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工业上,氟橡胶主要用于航天、航空及运载火箭、卫星、战斗机、新型坦克的密封件、油管和电气线路护套等方面,是国防尖端工业中无法替代的关键材料。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及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的特性,是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材料。近年,随着汽车工业对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断提升,氟橡胶在汽车中的用量也迅速增长。

氟橡胶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是目前所有弹性体中耐介质性能最好的一种。26型氟橡胶耐石油基油类、双酯类油、硅醚类油、硅酸类油,耐无机酸,耐多数的有机、无机溶剂、药品等,仅不耐低分子的酮、醚、酯,不耐胺、氨、氢氟酸、氯磺酸、磷酸类液压油。23型氟胶的介质性能与26型相似,且更有独特之处,它耐强氧化性的无机酸如发烟硝酸、浓硫酸性能比26型好,在室温下98%的HNO3中浸渍27天它的体积膨胀仅为13%~15%。

2、胶料的组成及配合

橡胶可分为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两者在常温下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弹性体。Ⅰ.橡胶的品种

天然橡胶主要橡胶树的分泌汁加工而得,天然橡胶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的熔点为28℃,玻璃化温度为-73℃,所以天然橡胶在室温下柔软而具有弹性,由于天然橡胶容易结晶,所以在低温下,天然橡胶为硬韧状物体,需要升温后才能进行加工。

合成橡胶是通过单体聚合成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高度弹性的聚合物,由于定位聚合或配位聚合的出现,可以合成在结构上与天然橡胶相同的高顺1,4-聚异戊二烯。Ⅱ.橡胶的硫化

单纯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称为生橡胶或生胶),做成的制品性能很差,用途也有限。必须在橡胶中加入各种助剂,再经过加工成型和硫化过程。才能得到性能优良、一定形状和规格的橡胶制品。硫化过程,简称“硫化”.它使具有高弹性的线型高聚物转变成交联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硫化中采用的硫黄称为硫化剂。实际上能起“硫化”作用的化合物很多。硫化前的橡胶称为生橡胶或生胶,硫化后称为硫化橡胶或熟橡胶(俗称橡皮)。Ⅲ.橡胶的加工工艺

橡胶加工的工艺基本上可以分为3个工序:生胶塑炼,胶料的混炼,混炼胶的加工成型。生胶塑炼

生胶(天然的或合成的橡胶)在机械力、化学作用及热的作用下,使大分子长链断裂,分子量下降,从而增加其可塑性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

工业中常采用机械塑炼法。如采用前后平行排列并且以不同线速度相对旋转的两个辊筒所构成的塑炼机(或称炼胶机),生胶在辊简间产生的剧烈拉伸力和挤压力作用下塑炼。开放式炼胶机成为开炼机,密闭式称为密炼机,另有一种螺杆塑炼机,其持点是在高温下可连续胶炼。胶料的混炼

将混炼胶加工成最终制品的半成品所需的工艺过程,分两种:

1.压延,将混炼胶在压延机上制成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半成品,可得到一定厚度的胶片,或用作贴胶片状织物。

2.压型,可用压出机连续挤压制得空心的胶管、或胎面、内胎等半成品,也可将胶料直接装入模型中压制成一定形状的制品。混炼胶的加工成型

混炼胶经压制所得具有一定形状的半成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称为硫化温度与硫化压力)下反应一段时间(称为硫化时间)。胶料中的生胶和配合剂等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原处于塑性状态的橡胶转变成一定形状的弹性橡胶制品。

3、橡胶的加工工艺

(1)塑炼工艺

橡胶经塑炼以增加其可塑性,其实质乃是使橡胶分子链断裂,降低大分子长度。断裂 作用既可发生于大分子主链,又可发生于侧链。由于橡胶在塑炼时,遭受到氧、电、热、机械力和增塑剂等因素的作用,所以塑炼机理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氧和机械力,而且两者相辅相成。通常可将塑炼区分为低温塑炼和高温塑炼,前者以机械降解作用为主,氧起到稳定游离基的作用;后者以自动氧化降解作用为主,机械作用可强化橡胶与氧的接触。

塑炼时,辊筒对生胶的机械作用力很大,并迫使橡胶分子链断裂,这种断裂大多发生在大分子的中间部分。

按塑炼所用的设备类型,塑炼可大致分为三种方法。

A、开炼机塑炼

其优点是塑炼胶料质量好,收缩小,但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此法适宜于胶料变化多和耗胶量少的工厂。

开炼钢机塑炼属于低温塑炼。因此,降低橡胶温度以增大作用力是开炼机塑炼的关键。与温度和机械作用有关的设备特性和工艺条件都是影响塑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B、密炼机塑炼(高温、间断)

密炼机塑炼的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较低、电力消耗少;但由于是密闭系统,所以清理较难,故仅适用于胶种变化少的场合。

密炼机的结构较复杂,生胶在密炼室内一方面在转子与腔壁之间受剪应力和摩擦力作用,另一方面还受到上顶栓的外压。密炼时生热量极大,物料来不及冷却,所以属高温塑炼,温度通常高于120℃,甚至处于160~180℃之间。依据前述之高温塑炼机理,生胶在密炼机中主要是借助于高温下的强烈氧化

断链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因此,温度是关键,密炼机的塑炼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天然胶用此法塑炼时,温度一般不超过155℃,以110~120℃最好,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C、螺杆机塑炼(高温、边续)

螺杆塑炼的特点是在高温下进行连续塑炼。在螺杆塑炼机中生胶一方面受到强烈的搅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用受螺杆与机筒内壁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加速了氧化裂解。

用螺杆机塑炼时,温度条件很重要,实践表明,机筒温度以95~110℃为宜,机关温度以80~90℃为宜。因为机筒温度高于110℃,生胶的可塑料性也不会再有大的变化。机筒温度超过120℃则排胶温度太高而使胶片发粘,粘辊,不易补充加工。机筒温度低于90℃时,设备负荷增大,塑炼胶会出现夹生的现象。

(2)混炼工艺

混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橡胶产品使用性能,改进橡胶工艺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混炼就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生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的过程。

混炼不良,胶料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度过低或过高、焦烧、喷霜等到现象,使后续工序难以正常进行,并导致成品性能下降。控制混炼胶质量对保持半成品和成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通常采用检查项目有:

1、目测或显微镜观察;

2、测定可塑度;

3、测定比重;

4、测定硬度;

5、温室物理机械性能和进行化学分析等。进行这些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胶料中的配合剂分散是否良好,有无漏加和错加,以及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

目前,混炼工艺按其使用的设备,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开放式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

1开放式炼胶机混炼

在炼胶机上先将橡胶压软,然后按一定顺序加入各种配合剂,经多次反复捣胶压炼,采用小辊距薄通法,使橡胶与配合剂互相混合以得到均匀的混炼胶。

加料顺序对混炼操作和胶料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胶料,根据所用原材料的特殊性点,采用一定的加料顺序。通常加料顺序为:生胶(或塑炼胶)——小料(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等)——液体软化剂——补强剂、填充剂——硫黄。

生产中,常把个别配合剂与橡胶混炼以做成母炼胶,如促进剂母炼胶,或把软化剂配成膏状,再用母炼胶按比例配料,然后进行混炼。这样可以提高混炼的均匀性,减少粉剂飞扬,提高生产效率。开放式炼胶机混炼的缺点是粉剂飞扬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也比较小;优点是适合混炼的胶料品种多或制造特殊胶料。密炼机混炼

密炼机混炼一般要和压片机配合使用,先把生胶配合剂按一定顺序投入密炼机的混炼室内,使之相互混合均匀后,排胶于压片机上压成片,并使胶料温度降低(不高于100℃),然后再加入硫化剂和需低温加入的配合剂,通过捣胶装置或人工捣胶反复压炼,以混炼均匀,经密炼机和压片机一次混炼钢就得到均匀的混炼胶的方法叫做一段混炼法。

要得到质量好的混炼胶,应根据胶料性质来决定合适的容量,加料顺序以及混炼的时间、温度、上顶栓的压力等工艺条件。

(3)硫化

硫化指橡胶分子同硫化剂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也就是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胶料配方组分中的生胶与硫化配合剂发生化学反应,使橡胶由线型结构大分子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大分子的交联过程。

四、实习内容

(一)硫化车间

1、主要设备平板硫化机

主要用于硫化平型胶带(如输送带、传动带,简称平带),它具有热板单位面积压力大,设备操作可靠和维修量少等优点。平板硫化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硫化所需的压力和温度。压力由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缸产生,温度由加热介质(通常为蒸汽)所提供。平带平板硫化机按机架的结构形式主要可分为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和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两类;按工作层数可有单层和双层之分:按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则可有油压和水压之分。在橡胶工业中,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是使用较早的一种机型,我国过去使用的平带平板硫化机也多为柱式结构,但目前则多采用框式结构。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与柱式平带平板硫化机相比,有以下优点:

在一定的中心距下,允许安装较大直径的液压缸,从而可减少液压缸数量,并且结构简单,维修量少;

上横梁受力合理,所需的断面模量远比住式的小,可以减轻重量; 制造安装简单,管路配置隐蔽,整机外形整齐美观。

在一定的中心距下,允许安装较大直径的液压缸,从而可减少液压缸数量,并且结构简单,维修量少,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单个框板的侧向刚度比立柱差,但是由于框式平带平板硫化机的机架均为由多个框板组合而成,因此整机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

2、硫化原理

生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容易磨损,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分子内具有双键,易起加成反应,容易老化。为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生产上要对生橡胶进行一系列加工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使胶料中的生胶与硫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由线型结构的大分子交联成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大分子,使从而使胶料具备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等优良性能。这个过程称为橡胶硫化。一般将硫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诱导-预硫-正硫化-过硫。为实现这一反应,必须外加能量使之达到一定的硫化温度,然后让橡胶保温在该硫化温度范围内完成全部硫化反应。

硫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交联过程,由于最初使用的交联剂都是硫黄,所以取名为硫化,并习惯把经过交联的橡胶称为硫化胶。几乎所有的橡胶制品都要经过交联才具有使用性能,所以大部份的橡胶制成品都是硫化胶。

(二)修边车间

1、概况

未硫化胶料在高温、压力下为粘稠流体,而到了模压硫化阶段,胶料迅速充满模腔,其多余的部分(为了防止缺胶,填充在模腔中的胶料,肯定保持一定的过量)溢出硫化,便形成了溢胶(也称废边、飞边)。溢边一旦形成,为使外观整齐、美观,必须除去,这一工序习称修边。对修边的要求是尺寸精确、外观整齐。在实际生产中。产品的修边往往费时、耗工,对于要求严的产品,在修边时稍有不慎即可能出废次,必须谨慎对待。一般来说,产品的尺寸规格越小、构形越复杂,修边的难度越高,废品也越多。

(三)出型车间

1、主要设备(1).开炼机

开炼机全称开放式炼胶机,是橡胶工业中的基本设备之一,也是三大炼胶设备之一,它是橡胶工业中使用最早,结构比较简单的最基本的橡胶机械。早在1820年就出现了人力带动的单辊槽式炼胶机。双辊筒炼胶机于1826年应用在橡胶加工生产中,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我国设计制造大型开炼机始于1955年。近五十年来开炼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几年来国产新型结构开炼机不断地涌现。有力的促进了开炼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国产开炼机已成为系列,并完成了部分规格的定型设计工作,并已出口国外。(2).密炼机

密闭式炼胶机简称密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

是在开炼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间隙性的混炼设备。自1916年出现真正意义上的Banbury(本伯里)型密炼机后,密炼机的威力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在橡胶混炼过程中显示出来比开炼机优异的一系列特征,如:混炼容量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较好的克服粉尘飞扬,减少配合剂的损失,改善产品质量与工作环境;操作安全便利,减轻劳动强度;有益于实现机械与自动化操作等。(3)橡胶挤出机

橡胶挤出机,是橡胶工业的一种基本设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之一,在轮胎和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橡胶挤出机的发展经历了柱塞式挤出机、螺杆型热喂料挤出机、普通冷喂料挤出机、主副螺纹冷喂料挤出机、冷喂料排气挤出机、销钉冷喂料挤出机、复合挤出机等阶段

2、工作原理 A、开炼机

在开炼机中,胶料在与辊筒摩擦力的作用下,被拉入两辊筒之间的间隙,胶料受到强烈的挤压和剪切,经过多次捏炼,以及捏炼过程中伴随的化学作用,将橡胶内部的大分子链打断,使胶料内部的各种成分掺和均匀,从而达到加工胶料的目的。两辊筒的速率比一般为:1∶1.15∽1.27 开炼机的特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操作条件差,但是它比较机动灵活、投资小、适用于变化较多的场合。开炼机主要用于:

1、生胶的塑炼、破碎、洗涤、压片;

2、胶料的混炼、压片以及胶料中的杂质清除;

3、混炼胶的热炼、供胶;

4、再生胶的粉碎混炼压片;

此外,它还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和油漆颜料工业生产中。B、密炼机

密炼机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

密炼机的出现是橡胶机械的一项重要成果,至今仍然是塑炼和混炼种的典型的重要设备,扔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3、注意事项

1、开机前检查密炼室内有无异物;检查油杯内机油量,压砣是否上下自如,冷却水是否畅通。

2、开机后,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

3、开机后,等电机运转正常后方能投料,否则会造成憋车或电机及电箱内电器件损坏。

4、生较块单块重量不准超过7Kg;严禁将冻胶块投入混炼室内。

5、投胶块时不准一次性连续投放,要等前一块搅碎后再投第二块。

6、投料时,防止误将金属物投入密炼室损坏机件。

7、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如有生胶挤在砣外,不得用手推拉,升砣后用木棒顶进,以免发生危险。

8、及时放出油雾杯内积水,防止顶栓升降出故障。

9、密炼室温度低时,延长生胶搅拌时间再加压,防止超载皮带打滑。

10、两个捏练机公用一个压缩机时,如停一个捏炼机,必须将此机气阀门关闭。

11、混炼结束后,混炼室回位,关闭料门,关闭主电源和辅助设施电源(如空压机、吸尘器),关闭水汽阀门。

12、清扫粉迹时,手不要伸进密炼室。

13、严禁头部伸进密炼室看胶。

14、机器运转中,密炼机卸料斗前严禁站人。

15、密炼室回翻时,严禁伸手去拿密炼室内未倒净的胶料。

16、检查修理电气设施和其他运转部位时必须停机,切断电源。

五、实习感想

为期2周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在公司近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对橡胶加工流程有了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地了解。第一次将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有益的互补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橡胶加工方面的具体工艺。本次实习是对我们理论知识的印证,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了铺垫。

其次,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大型的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企业工作的氛围,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责任的重大,一个工厂工人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好坏。因此工作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或整条生产线上所有工人的事。一个企业运营的好坏,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全体员工为之付出努力,相信如果我们具备了团队精神,一定会为企业创造出佳绩。

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公司的有些设备比较落后,好多工序都是手工的,这无疑增加了劳动量,减缓了工作效率。例如:公司的修边工序,都采用原始的手工修边,效率低、质量难保证,特别对构型复杂、精度要求高的产品难以做到彻底、于净的修整多余的飞边,而且很容易损及产品本体与溢边的连接部。往往留下齿痕、缺口,从而出现漏油、漏气等影响密封的后遗问题。另外。手工修边对操作熟练程度的依赖也很突出。我觉得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勇于创新,敢于发现新事物,对企业的运营很有利。如果公司的设备及工艺可以再提升一个台阶,效益岂不是会更好,现在是竞争社会,只有勇于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在公司得到不少同事的指点和帮助,他们给予我们以后工作的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此也非常感谢你们。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只是对各公司的大体工艺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至于更详细的掌握操作技能及专业性的东西,就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摸索。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但实践应用与理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说必要的实践基础还是相当重要的,只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们才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篇:橡胶技术的生产实习报告

橡胶技术的生产实习调查

学号:0946004451536

班级:琼中“一村一”一期班

姓名:符会坚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橡胶种植的各个主要环节,橡胶增产的技术,和如何管理,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同时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来,带领周边群众扩大生产面积,形成 规模,最终使群众共同富裕。

二,实习任务 橡胶管理技术

三,实习时间

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

四,实习地点

黎母山镇橡胶园地

五,实习基地概况

黎母山镇的橡胶种植面积达54900亩,开割面积35250亩,橡胶收入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80%以上

六、实习内容

南利村委会下辖有10个自然村小组,总人口达到1579人,党员54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南利村委会以人为本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为主导,共同发展橡胶产业。

一,割胶问题

目前农民割胶普遍存在的问题:重割轻管问题、提早开割问题、加刀连刀问题、浪费树皮问题、用药问题、磨刀问题、割面规划问题。

◆为什么树围达开割标准后才能开割? 1.开割后对胶树生长影响小。橡胶芽接树离地100厘米处,树围达到50厘米时开割,胶树光合作用产物大体能满足生长和产胶对营养的需要,开割后对胶树生长影响较小,较好地解决生长与产胶的矛盾。据介绍,树围50厘米的胶树制造营养物质的能力,要比40厘米的高29%;树围50厘米的胶树开割后,树围增长量比不开割的对照仅少5.9%,而40厘米割胶的则要少18%左右。2.开割产量较高。

树围达50厘米时开割,不仅对胶树生长影响小,而且产量也高。据马来西亚报导:树围相差5%,产量相差10.3%,树围相差10%,产量相差21%。据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材料,树围达50厘米开割,头三年可产干胶3.05公斤/株;40厘米左右开割的,只产干胶1.84公斤/株;而30厘米开割的仅1.44公斤/株。

3.开割时树皮的厚度能达到要求。

树围达50厘米时,树皮厚度才适宜割胶的要求。一般割胶树树皮厚度达0.7厘米左右,使树皮的消耗和再生保持平衡,保证有足够符合标准的树皮供割胶,合理地使用树皮的经济价值。树皮太薄时,易外流,易伤树,再生皮差,影响今后的产量。4.开割率较高。

开割率是指一个林段中开割株数与总株数的比率。开割率计算方法如下: 开割率(%)= 林段开割株数 ×100% 林段总株数

二.怎样进行割面规划?

1.根据树围和树皮进行割面规划。

芽接树树干呈圆柱形,自芽接位至100厘米处树围相差少于10%,树皮厚度相差少于15%,基部乳管列数仅比100厘米处多15%左右,故开割高度宜适当提高。按农业部颁规定,芽接树第一割面开割线下端,离芽接位高度为130-150厘米,第二割面为150厘米;重风、重寒地区开割高度稍低些,第一割面高度为120厘米。一般三年内全部胶树都应开割,第一割年开割后剩下的胶树,在其后的两年内开割,后来开割的高度必须与已割胶的胶树割线高度一致,使整片胶树的割线高度相同,便于割面管理和割胶操作。2.根据割制进行割面规划。

成龄芽接树推广阴阳刀结合(如S/4+S/4↑),从高部位原生皮与再生皮相接处割起,向上割至离地2米处为止,然后在邻面继续割阴刀。刚开割的芽接树,则大多从110厘米处甚至更低些向上割。阴刀割制,充分利用高部位高产成熟的原生皮,避免吊颈皮,延长再生皮生长年限,延长胶树经济寿命。

新割制割面如何设计?怎样开割线?斜度多大?

橡胶树割面的设计包括:树皮利用规划(一般考虑25年)割线走向、斜度、割面方向等。割面的设计是依据割胶制度而定的。

割面朝向行间,丘陵地割面与环山行走向平行。刺激芽接树新割线下端离地面高度:第一第二割面110厘米。非刺激割胶芽接树第一割面新割线下端离地高度为130厘米-150厘米,第二割面为150厘米。割线走向:生产上,开割线均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阳线25º-30º,阴线40º-50º,同一林段内割胶方向应一致。

三.节约树皮的意义

一株正常生长的胶树,其经济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割胶的耗皮量。没有树皮,胶树就失去其特有的经济价值。橡胶树的产量是从树皮割取的,没有皮就没有胶,树皮是产量采割的宝库。如果一株橡胶树长得很茂盛,但是分叉比较矮,茎干割面上又是满目疮痍的疙瘩,则很难进行产量采割。另外,若是不注意节约树皮,每刀耗皮量比较大,在8-10年内即把原生皮割完,则很快进入割再生皮。再生皮的产量不及原生皮,且皮硬不好割。因此,保护和节约树皮对割胶生产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从树皮来说,橡胶树要长期获得稳产高产,一是在苗期管理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培养笔直光滑的树干;二是科学规划好割面树皮的利用;三是注意控制好每次割胶的耗皮量,三天一刀的割制。

四.割胶一刀该耗皮多少?

1.阳线每刀耗皮0.14-0.16厘米。

在正常天气和隔天割的情况下,乳管末端的胶塞厚约0.8毫米。而且还向内部收缩。割胶时,以割去乳管胶塞和收缩部分为准。耗皮量:d/2-d/3割制时,阳线每刀耗皮0.14厘米,d/4割制为0.16厘米,按年规定刀数计算耗皮量,每年开割前在树上作出标记,当达到规定界限后,立即停割。

2.阴线每刀耗皮0.18-0.20厘米

阴线每割次的耗皮量,d/2-d/3割制,阴线每刀耗皮0.18厘米,d/4割制0.20厘米。3.根据割口情况而定。

每割次的耗皮量,应根据割口的回枯情况而定。割口湿润时,每刀耗皮1.0-1.2毫米,割口干枯时,每刀耗皮1.5毫米。割皮太薄,没有把乳管末端的胶塞和收缩部分割完,产量当然很低;相反,割得太厚,产量也不会增加。更严重的是耗皮量太大,超过树皮的再生速度,树皮不够周转,被迫去割未成熟的再生皮,将造成产量下降。

五.推广新割制的意义:采用上述三天一刀割胶新技术,以及结合使用高效安全新型刺激剂“乙烯灵”,可获得增产(10—15%)、省工(30—35%)、省皮(25—35%)、死皮少的良好效果。

1、目前割胶生产上主要推广哪些新技术

目前割胶生产上主要推广乙烯利刺激低频割胶新割制技术。相对于过去采用的二天一刀(d/2)传统割制而言,采用乙烯利刺激割胶的三天一刀(d/3)、四天一刀(d/4)、五天一刀(d/5)等低频割制就叫做新割制。

2、新割制有什么特点?

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使用了乙烯利刺激剂(采用低浓度低剂量短周期)

•二是大幅度减少了割胶刀数(由原来的125~135刀减到75刀、60刀、50刀等)。

新割制的技术总路线:采用减刀、浅割、增肥、产胶动态分析指导割胶、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迟割、早停、按产胶潜力调控乙烯利施药浓度、次数。对排胶异常采用降低强度、短时休割等综合措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新割胶制度有“十改”:长割线改为短割线;单割线改为双线轮换;单阳线改阴、阳双短线;高频割改为低频割;高剂量改为低剂量;深割改为浅割;水剂改为糊剂;植物糊剂改为化学糊剂;盲目施肥改为科学配方施肥;乙烯利单方改为乙烯利复方。

六、新割制的技术要点

1.割胶制度:

◆二分之一阳线,三天割一刀,用符号表示即s/2d/3;

◆两条四分之一阴阳线同时割,三天一刀,符号即(s/4+s/4↑)d/3。2.刺激浓度:(不同品系、不同割龄使用的浓度不同))PR107类品系 RRIM600类品系

第1割龄:0.5%乙烯灵 第1-3割龄:0.1%乙烯灵

第2-3割龄:1.0% 第4-5割龄:0.5% 第4-5割龄:1.5% 第6-10割龄:1.0% 第6-10割龄:2.0% 第11-15割龄:1.5% 第11-15割龄:2.5% 第16-20割龄:2.0% 第16-20 割龄:3.0% 老龄实生树、低产树:4%(PR107 四天一刀,第1-5割龄的浓度与三天一刀相同,以后各割龄段比三天一刀递增0.5个百分点;RRIM600四天一刀,第2-3割龄的浓度为0.3%,其它割龄段和三天一样。四天一刀周期为12天,即三刀)。

3乙烯灵用量:每树位(250株)需配制好的药液1市斤,每株约用2克; 4 用药次数:半月涂一次,全年用药12次(海南南部地区可涂14次); 5用药时间:每年5-10月份(海南南部地区可涂到11月份); 6用药方法:选择晴天,用毛刷在割线和新割面上涂刷药液;

7使用复方:因单方乙烯利副作用大,应尽量使用复方“乙烯灵”; 8割胶刀数:每月割8-9刀,全年刀数60-70刀;

9割胶深度(即剩下的树皮厚度)PR107要求0.18厘米以上,RRIM600要求0.20厘米以上; 10割线斜度:阳线25-30度,阴线40-45度;

11耗皮量:阳线每刀耗皮不能超过0.14厘米,阴刀不能超过0.18厘米。

七、新割制的注意事项

严禁加刀、补刀、连刀,全年最多刀数,三天一刀不得超过75刀,四天一刀为60刀,五

天一刀为50刀;

严禁乱涂、多涂刺激药剂; 3 严禁超深割胶;

早上树干潮湿不要割;

台风后,15—20天内不能涂药; 6 不能用铁桶、铁罐盛装乙烯灵。

八、割多深才符合割胶深度要求?

1.芽接树常规割胶深度为0.12-0.18厘米,割胶要求深度均匀、割面上下平顺、切片均匀。橡胶树树皮的乳管大多数集中在砂皮和黄皮。不同列的乳管基本上下相连通,只有割到一定深度,才能使更多的乳管列排胶。芽接树常规割胶深度为离木质部0.12-0.18厘米。

2.实生树割胶深度为0.16-0.20厘米。

实生树(包括低产芽接树)刺激割胶深度为离木质部0.16-0.20厘米。割面均匀面积应占整个割面的90%以上,切片近长方皮,且厚薄和长短较一致。怎样掌握割胶的深浅度?

3.根据树情调节割胶深浅度。

好的割胶技术能做到根据天气、橡胶树生长物候、胶树产量和健康状况合理调节深浅度,做到需要割深时能深,需要割浅时能浅。做到割面、深度、切片三均匀。4.接刀准确。

掌握深度均匀的关键在于接刀准,下一刀应对准上一刀够深的地方接刀。如果接刀位置移前就会浅出或漏刀,接刀位置移后就会加深或重刀。对胶乳容易凝固的胶树应稍割深些,稍正刀些,斜线斜度稍大些,否则胶乳容易外流,造成有割无收的现象。割胶深度均匀,即从下刀,行刀到收刀的深度要符合要求。

九、割胶树怎样施肥? 1.施肥时间

第一次在冬季挖水肥沟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早春抽叶前施下全年氮肥量的50%。第二次在抽第二蓬叶前(6个月左右),寒害来得较早的垦区再施下全年氮肥量的50%,其他地区为30%。第三次在抽第三蓬叶前(9月份),寒潮来得较迟的垦区施下其余20%的氮肥量。第四次在9-10月施钾肥。

2.割胶树的施肥量:

施肥量最好通过叶片营养诊断结果,结合割胶树是否涂刺激剂来确定。橡胶树开割后,植株内一部分养分用于生长,一部分养分用于排胶、开花结果,一部分用于抽叶的养分,若落叶还土,可大部分归还土壤。这样,一般每株胶树每年需要补充的养分,相当于硫酸铵1.8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氯化钾0.8公斤左右。

一般施肥量参考表5-8:

表5-8 割胶树的施肥量(公斤/株/年)肥料种类 不涂刺激剂胶树 涂刺激剂胶树 腐熟的有机肥 25-50 100 硫酸铵 0.5-1.5 1.5-2.5 过磷酸钙 0.25-0.5 0.25-0.5 氯化钾或硫酸钾 0.1-0.2 0.15-0.25 3.施肥方法: 有机肥施法:

沟施:肥料施于离树基部1.5-2.0米处的肥沟,长1-1.5米、宽0.5米、深0.4米。此

种施法有保水保肥、促进肥料分解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但会伤害树根,只宜在冬季进行。

床施:肥料施于离树基部1.5-2.0米的浅床,长1.5-2米、宽1-1.5米、深0.1米左右。这种施法动土少,伤根少且能起到死复盖及供肥的作用,全年均可以施。

带施:即在萌生带中间盖1.5-2米宽的带状死复盖,厚度应有15-20厘米。这种施法不动土,全年均可以施,肥带能起到死复盖不断供肥的作用,但需肥较多,保肥能力较差。

化肥的施用方法:

沟施:尿素、硫酸铵、氨水等化肥应开沟施并马上复土。尿素含氮量较高,每100克尿素施撒的面积应不少于0.3平方米,否则会造成烧根。

混施: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混施,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以避免磷被土壤固定。磷矿粉应与粘土混合施,尽量扩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以促进磷的分解利用。其他化肥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可以除净草后撒施在土壤上,后进行浅松土。也可以撒施在有机肥的上面,然后把有机肥翻到上面。

10、怎样做到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必须做到: 1.看肥料的性质。

施肥应有机肥(压青、牛栏肥等)为主,化肥为辅,施肥前除草,挖水肥沟结合压青等,施肥与其他栽培措施要配合好。易溶解,流动性大的硫酸铵、尿素等要少量分多次施,浅沟盖土。难溶解,流动性差的应施深些,近根尖施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混施,但石灰、草木灰与尿素、硫酸铵等不能混合施用,否则氮素肥分将挥发损失。2.看土壤施肥。

注意平衡施肥,缺什么给什么,在保肥的基础上施肥。土壤中肥分缺什么就施什么。如海南岛除新开垦的森林地外,氮磷肥含量都不高,故要施氮磷肥才能速生高产;海南岛土壤中含钾肥较多,一般不要施钾肥都可满足胶树生育的需要。但红壤中含钾量都很低,一定要施钾肥。3.看气候施肥。

温度和雨量不仅影响橡胶生长,而且对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状态变化都有很大影响。如旱季施肥不易溶解,固定率和挥发率高,损失大,宜施水肥;雨季宜在晴天或雨后施肥即盖土。大雨前或刮大风天,不宜施肥。否则易损失。

五、实习体会

经过实习了橡胶技术让我深有体会,知道了农民的艰苦.本认为橡胶种植不是一个难事,通过学习,才知道种植橡胶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在实习期间,通过南利村委会的农民工的认真指导,使我对橡胶种植的各个环节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一些橡胶日常管理的简单方法,一些病虫害的简单防治,但要真正种植好橡胶,还是要进一步增强实际的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橡胶种植的技术。通过这次实习,真正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橡胶塑料机械厂实习报告

橡胶生产实习报告 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可以使自己更进一步接近社会,体会到市场跳动的脉搏,如果说在象牙塔是看市场,还是比较感性的话,那么当你身临企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话,就理性得多。因为,在市场的竞争受市场竞争规则的约束,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现实。于是理性的判断就显得重要了。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下面是本人对实习过程的一些总结及心得体会:

实习目的通过安排到炼胶车间进行实习,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能,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实习流程

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下到生产车间后,先了解整个炼胶过程生产的流程,从采购入库,到领料生产,到最后的成品入罐,对整个车间的生产活动有了基本认识,这对我们熟悉企业,进行实务操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先前我们对炼胶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但下到车间之后,我们不仅了解了生产流程,还进一步了解了橡胶塑炼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用途,由于橡胶塑炼后是直接用于公司后面的成品生产,所以每个月的生产有一定的额度.而且由于季节和温度等条件的限制,机器开工的时间长度及强度也有相关的规定,另外,对一些流水线的参观,也激发了我对如何通过新流水线的建设,对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考,于是,感受颇深的一点,要想在高分子方面有所发展,对基本、基础的作业环节是要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在熟悉了炼胶车间的生产流程后,我想车间主任询问了交接班情况,在了解这些情况的过程中,有不懂或弄不清楚的地方,积极向主任请教,在他们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对车间的的工作制度有了一定上的认识。由于化工生产是不间断的,所以车间生产必须时刻有人,车间的工作人员采取四班三运转.虽然我们只是实习,但我们都严格遵守车间的生产纪律,遇到不懂不明的地方都积极发问,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在车间里必须首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我们先查看了每个仪器和设备,并了解他们的名称和用途,遇到不懂的地方工艺员就跟我们耐心讲解.为了更好的工作,我们把工艺流程图画下来以便更好的熟悉工作环境.当然在化工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我们刚进车间时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塘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着重了解了ABS的生产流程。了解了ABS的生产过程。以及ABS的加工性能,一般性能,热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环境性能,虽然只参观了短短的一天,我们却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总之,这次实习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首先,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其次,作为即将进入企业的我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种,在进行自身相对循环重复的工作中,不仅应保持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我们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而创新不是凭空的。只有扎实的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新的想法。只有把旧的模式熟悉了才能发现它的不足,他是创新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加倍的努力掌握好书本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和姚老师在学校的安排下到xxxxx集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锻炼。国泰减速机集团大门虽然很小,可越往里走就越觉得别有洞天。它一共有五个制造部组成,有近1500名员工,共生产bx系列、zdy系列、zlyj系列、dby系列、gr、gs、gk、gf系列、pv系列等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的减速机。年产约40万台。他拥有各种国产、进口普通加工机床、数控加工机械、加工中心等,固定资产达4.5亿元。在国内减速机行业中享有极佳的声誉。

我俩在厂方的安排下,分别到每个制造部进行一周左右的见习。

第一天上班的早晨,我俩就因为没有按要求穿上工作服进厂门,被门卫拦住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俩连忙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赶紧换上了宽大的工作服。这让我们感到了厂纪厂规的严明:工人每天上下班必须穿工作服,进出厂门要刷卡,严格作息时间,工作时间必须在岗,迟到一分钟都将扣工资,严重的还要写检查。所以,我们能一直按照工厂的规定上下班,从不迟到、早退。有事及时请假,不随便旷工。

在国茂的一个月里,我们了解到了各种系列类型减速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包括传动轴、各类齿轮、摆片、针轮、箱体等,还有整机的装配工艺过程,工量具的使用、机床夹具的结构等。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厂里的师傅。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平时的理论,觉得自己确实受益良多,将更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今年的国茂似乎一点儿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个制造部的订单一张连着一张,工人早的五点多就开始干活,加班到晚上九点,更别说有节假日休息了,可还是有来不及交货的现象,制造五部的部长甚至要求所有的车间主任每天下午必须到装配车间劳动。看到厂里的员工在这么闷热的车间里挥汗如雨、不辞辛苦地劳作,我们也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虽然我们不太会做大件的装配、不太会调齿轮和轴承的间隙,但还是尽力帮他们搬工件、拧螺栓,插柱销、安装一些简单的零部件,虽然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流下来,但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不时地互相交谈,保持轻松的气氛,倒也其乐融融。时间在这过程中一分一秒地过去,经常是一看表,居然快到下班时间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也充分地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在国泰减速机集团,我们接触了厂里的一些员工,包括实习生、普通工人、车间主任、制造部部长、总监等。和他们进行了一些交流,从交流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的信息,也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该厂行政总监兼工会周主席的一席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厂里有好些来自我校、常高技、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和大学城等学校的毕业生。技校的学生行为习惯普遍差,怕吃苦、没有良好的就业心态,相对而言,倒是外地来的打工者虽然上学时间少,却吃苦耐劳,肯专研。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学校的管理确实也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来抓,可为什么收效却不佳呢? 我们还认识了几个来自不同大学的毕业生,其中不乏高材生。有几个已经换到第二个单位了。他们大多是销售部或市场部的,也要求在上岗前到各个车间见习,他们很少是学机械专业的,现在却不得不转行。他们对减速机结构、原理一窍不通,知道我们就是相关专业的教师后,十分诚恳地向我们请教,甚至要求我们像对学生一样地去指导他们。这使我们感觉到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困难,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在制造四部见到了一个工人。他总是愉快地做着手头的工作:不时用行车搬运装卸齿轮、把加工完成的齿轮及轴用自制的木板架安放好,接料送料、时不时地指导新来的弟子和回答其他工人提出的问题,已然是这里的技术专家。我们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样子,问他累不累,他说他已经习惯了,既然选择了做这行就一定要做好。因为每天工作12小时,平时即使有休息也不爱出去玩,连家里给介绍的对象,由于没时间谈也回掉了,现在他满脑子装的都是这台机床,最爱护的也是这台机床,他最佩服的人就是邓建军,觉得自己能做到邓建军的一半就满足了!好像他不只是一个打工者,而是这里的主人。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他已经到达了一种痴迷的状态,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好像不是辛苦和负担而是愉快的体验和满满的乐趣,我们和我们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到这样的又能有几人?

我想学校应积极和企业实行校企合作,也可以直接由学校为企业培养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利用假期安排自己的学生到厂里跟着师傅进行生产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了解自己所学的到底是什么,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多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理性地看待自己今后的就业。学校还可以聘请有实际生产经验,又有一定理论高度的老师傅、工程师等专家定期到学校授课,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而不脱离实际。而专业科教师,特别是实习老师,更应该到企业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只有拥有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在厂里实习锻炼的日子过得很快,从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感悟到了很多。今后有机会,我还将进入其他相关企业,进一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化工行业橡胶产品实习报告

工厂实习报告

我于2012年6月7日至7月7在某某有限公司进行车间实习,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技术性公司,产品种类多样,远销欧洲、美国、非洲等20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外贸部的第一个月,我需要到成产部、品管部及仓储三个部门学习产品知识,了解产品工艺、质量标准和包装要求。初入职场,和学校完全不同,必须和师傅们虚心请教。面对新产品,有很多不懂地方,这就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咨询经验丰富的师傅。非常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产品的生产过程。

胶料是从另一个镇的炼胶厂运过来的,这一卷卷的胶料分为5种,即新A6、老A6、A7、A8、A9。这些胶料用在成型前要经过裁断拼接成一定宽度(即约模具的高度)。成型工艺这一环节尤其重要,因为这中间包括几个步骤。之前的生产调度单要准确计算出应该用哪一型号的模具,然后还要知道是何用途的传动带,有汽车V带、摩托车带、多楔带、农用机械传动带、工业变速带、复合节能石油带等等。这些传动带的工艺虽然基本是布、胶、缓冲胶、线绳、缓冲、底胶等组成,但各种带子的要求有各不一样。同时,客

户有客户的要求,他是要新工艺还是老工艺呀?也必须弄清楚,用专用帆布的是新工艺,老工艺要用广角布、A10布、2*2帆布。接下来就是硫化,根据带厚和模具确定使用的胶套,胶套在预热之后方能套上,安装妥当之后放入硫化罐。不同的厚度的带子都有相应的硫化条件(内压强、外压强以及硫化时间),出罐之后冷却、脱模。第四,生产出多少筒每一筒要切割成多少带子,则看客户的要求和带子宽度。经过切割,还要经过打磨,磨带这一环节业是根据客户要求磨出要求的角度。

品质管理员在成型、硫化等生产环节已经进行测量及记录了,品管部就是要进行监督和检验。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出现错误,能修理则修理,例如商标更改,就要重新印刷商标。不能修改的,则淘汰。例如可能由于模具使用错误导致周长不对,或者把有效长混同于外周长致使客户无法使用的,都要另行处理。常出现的问题还有单条宽度不

一、齿形做错、厚度不达标、出现气泡等等。无论是哪种问题,都是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厂控标准。知道这些问题,以后生产的时候就要尽力避免,严把质量关很必要,只有高质量产品才能吸引顾客,让顾客满意。业只有按顾客的要求做,也才能把生意做的长久。

仓储部门就是包装,产品的包装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运输过程中起保护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综合品质。做内包装是确认规格、条数,若干小盒组装成大箱。但像大型的联组带或较长的带子必须用大箱装,外箱要用胶带封成“工”型,并打上包装带。唛头、正唛、侧唛需要注明规格或条数等各种标贴要严格按客户要求执行。

这一个月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了解我们公司的产品,同时呢?我也努力学习外贸知识,特别是外贸英语。我想以后做好外贸,英语专业应转变成专业英语,就是外贸方面的英语还有产品属于的英文表达。外贸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写开发信、还盘、联系货代、保险及运输等等,都是我接下来要学习的东西。

某某

2012-07-09

第五篇:橡胶专题

我国天然橡胶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1.管理体制创新理论基础

1.1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机理[1]

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中,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称之为管理文化。将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创举,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是对原有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而成的。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运行,把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它的核心是使工人关心企业,给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带来生机和活力。

(1)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机理

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有着积极紧密的关系,管理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将企业放入某个产业领域背景之下,可以发现企业群的集体思维直接影响产业发展走势,而决定企业群思维的正式企业的管理文化。可知,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运行是同步的;对产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同时也是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还是产业经济创造性发展的支撑条件。

管理文化一般通过价值观念、技术形态、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等几个方面,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产业经济活动和实践的主体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其作用方式,归纳起来有:渗透式、导向式、桥梁式和转化式四种[2]。所谓的渗透式就是指人类的智力物化后以一种客体形式存在并影响人的主观意识、与人发生信息交换与反馈,进而对产业的经济行为产生实际影响;导向式则是指管理文化通过传递一种观念影响产品,最终影响产业的运行机制,这有正负两个方向的影响机制;桥梁式意为纽带作用,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产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的延伸等有重大影响;转化式是指管理文化通过一种理念影响并指导产业发展,就科学技术领域,成果的转化或许比原始的创新更具有实际意义,然而这需要相应的管理文化来引导科技的转化。

(2)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 所谓的产业组织是通过分析产业与市场、企业与市场以及企业间关系,权衡竞争与垄断以及规模经济和效率之间的矛盾,目的是实现产业资源和制度的优化配置,保证产业演化的顺利进行[3]。产业组织重点考察的是同一产业内处在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间的关系。产业组织研究客体:企业、市场和企业间行为。

管理文化源于企业,作用于企业,间接对市场运行机制产生影响,从而对产业组织施加影响。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契约式以及关系型两种风格迥异的管理文化,前者属于法制经济,后者属于网络经济。两种管理文化影响下的产业组织在其内部实施的企业生产,交易方式有明显的差别,具体表现为: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降低了产业组织市场交易成本,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东方的以儒家资本主义为基础的产业协作组织,能有效地降低契约签订成本,也能提高产业经济的运作效率,但是后者的契约维护成本显著高于前者。

此外,有学者从行政经济的角度剖析管理文化对产业组织的影响。认为行政经济即为官文化经济,在东方社会一端是社会网络,一端是行政权利支配一切,以官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官本位经济社会,对生产力具有负面影响,对产业组织的发展有障碍作用。然而,管文化比较浓厚的日本和新加坡有着比较成功的运用,管文化这一传统被认为是这些国家实现产业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先决条件。

另外,管理文化是企业运作多年的文化积淀,与企业核心技术一样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应视为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广泛运用于企业参与的全球竞争以及实现“双赢”“多赢”的跨国并购。最终实现产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管理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来源、产业资源、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动力等方面。

资本来源方面,东方社会现代化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储蓄,高储蓄推动高投资,高投资驱动着高增长,从局部来看,结构效益优化。产业资源方面,东方产业资源有四要素,即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其运行特征体现较多的是政府的意志和社会网络特征,市场、企业相对弱化。产业关联方面,东方产业产业关联的标准不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处于关系的考虑。其主要特征是摆平,即以社会关系的平衡为要务。产业布局方面,产业布局主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体现在产业布局的决策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的作用则主要考虑缘的社会关系地方保护主义、产业结构趋同、管产学的密切联系、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不高都是与此有关的。但“四民分业”、“天人合一”等是与现代管理文化条件下产业生态布局的思想吻合的。产业结构优化动力方面,科学技术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在古代中国作用较为明显,但到近现代,科技的优化动力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积贫积弱、长期对外封闭,不能发挥东方社会的整体创新优势所致。

(4)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

管理文化对产业政策的影响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规制方面。

我国产业政策主导模式是政府主导辅以社会配套,是一种分市场化的主导方式。前者主要表现在东方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后者主要体现在西方欧美一些市场发育成熟的国家,有一整套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当然目前这些国家地区也不全然依赖市场发挥作用,事实也证明过度依赖市场将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所以,凯恩斯经济思想备受推崇,使得现代世界各国逐步倾向于走市场与政府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组织政策方面,东方产业组织政策的官本位化导致政府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政府一般采取企业网络化组织政策,适当扶持大企业,在政企关系方面形成“官、产、学”相结合的咨询体制,在产业发展目标上,政府、企业、社会达到高度的共识,而且这些产业组织政策主要不是通过法律进行的,体现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西方的产业组织政策恰恰相反,通常会制定一些法律法规限制大企业走向垄断,对规模过于庞大,影响产业竞争的企业进行分解,并在为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这与西方世界个人主义管理文化密不可分。另外,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产业的组织政策更多的表现为效率兼顾公平。

产业结构政策方面,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历来是重农轻商,解放后我国曾大力实行工业化,但由于过去长期重农轻商,在与西方工业社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制定了工业化的赶超策略。在一定时期内以市场换技术是改善产业结构的政策思路。

产业技术政策方面,在东方农业社会,社会网络有助于节约交易费用和降低机会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网络的促进作用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不甚明显,但在消化吸收创新技术方面,它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在西方,个人主义的管理文化鼓励个人创新,对技术的开发有积极推动作用。然而,在西方没有形成类似东方的社会网络结构,在销售渠道建设等环节成本投入很大,不利于其竞争。产业规制方面,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西方国家的产业规制更加强调市场和企业的作用,政府主张通过市场内部协调,对于约束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西方国家的做法一般是取消或者放松规制,任由产业内的企业自由竞争。不像西方社会那样,我国产业规制除了市场作用和企业作用,更突出政府和社会的规制功能,以“看得见的手”主导产业发展。

(5)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东方社会网络型经济发展体制,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社会关系来维系,不同于西方通过合同法律法规制度等硬件来维护。而产业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社会网络进行有效组织,扩展人类的选择机会和能力,以期尽可能地平等地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

产业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社会网络相联系的方式扭转传统发展观,它不仅把人类置身于发展的中心位置,而且把人们的关系置于一切之首。它使民众的参与意识增强,鼓励社会各部门的长期合作。社会网络的的概念使满足后代需要的思想变得易于实现,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现代全球网络与传统社会的网络重叠,真正体现现代社会是高技术、高情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亦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

1.2产业组织理论[4]

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产业组织考察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企业,即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这里所指的商品的统一性,主要指企业之间或者同一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主要性能必须基本相同,商品之间具有高度的替代关系。

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研究市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继承张伯伦等人的基础上,梅森提出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①。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60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中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赛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任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用产品差别和进入壁垒等新的概念来加以说明的做法,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照。1968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

1.3产业结构理论

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于20世纪40年代。所谓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产业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二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包括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 ①关于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梅森在1939年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有详细阐述。成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费夏、C·克拉克、赤松要、里昂惕夫和S.库兹涅茨等人。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部门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下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工业部门衰退,从统计上体现出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明显优势。于是,人们回忆起17世纪中期配第的朴素思想。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再次提起配第的论断,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初具雏形。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2年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形形态论”②。该理论主张,本国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后起的国家可以通过四个阶段来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政策是要根据“雁形形态论”的特点制定。赤松要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5]。

在吸收并继承了配第、费夏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C.克拉克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他通过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资料的整理和比较,总结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的提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劳动人口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及服务业的移动,即所谓克拉克法则。其理论前提是,以若干经济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为依据。这种时间系列意味着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在此是指不断提高的国民收入。

库兹涅茨他在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就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他通过对大量历史经济资料的研究得出重要结论,即:库兹涅茨产业结构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将趋于下降;政府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人消费比重趋于下降。在理论前提上,他把克拉克单纯的“时间序列”转变为直接的“经济增长”概念,即“在不存在人均产品的明显减少即人均产品一定或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人口的持续增加”。同时,“人口与人均产品双方的增加缺一不可”,而“所谓持续增加,指不会因短期的变动而消失的大幅度提高”。而后,他将产业结构重新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使用了产业的相 “雁行模式”(Wide-Geese Flying Pattern)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1932年在其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并同时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②对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由此,使克拉克法则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社会更趋稳固。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A.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及一批日本学者等。

里昂惕夫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书,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利用这一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分析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中,他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

丁伯根关于制定经济的理论包含有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如认为,经济结构就是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以达到某种目的,其中就包含了调整结构的手段。他经济政策区分为数量政策、性质政策和改革三种。其中,性质政策就是改变结构(投入产出表)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改变基础中的一些元素。又如在他的发展计划理论中所采用的大型联立方程式体系,就是凯恩斯、哈罗德、多马以及里昂惕夫等人多种模型的混合物;另他所采用的部分投入产出法,就是一种产业关联方法,它直接从投资计划项目开始,把微观计划简单地加总成为宏观计划。

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即刘易斯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拉尼斯他与费景汉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不仅仅收入分配变化及与之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的联系。希金斯分析了二元素结构中,先进部门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的差异。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属于可替代型的,而先进部门存在固定投入系数型的生产函数,此部门采取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

赫希曼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不平衡增长模型,突出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讨论。其中关联效应理论和最有效次序理论,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

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其主要著作有《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钱纳里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贡献颇多。他认为,经济发展中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是不变的,从而发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学说。指出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在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形态论”。

产业结构理论以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联系方式为研究对象。这里的技术经济联系主要是指按照投入产出的技术矩阵关系划分的联系方式,例如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侧向关联等。此外还有按照各种数量比例关系划分的联系方式,例如资本占用关系、劳动占用关系、产值比例关系、能耗比例关系、进出口比例关系、效益关系等。

1.4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

1.4.1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

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具体地说:

(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4.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1)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资源永续利用理论流派的认识论基础在于:认为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是否可以被永远地使用下去。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理论和方法。

(2)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流派的认识论基础在于: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3)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流派的认识论基础在于:认为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当代人过多地占有和使用了本应届于后代人的财富,特别是自然财富。基于这一认识,该流派致力于探讨财富(包括自然财富)在代际之间能够得到公平分配的理论和方法。

(4)三种生产理论

三种生产理论流派的认识论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中物质的流动是否通畅并构成良性循环。他们把人与自然组成的世界系统的物质运动分为三大“生产”活动,即人的生产、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致力于探讨三大生产活动之间和谐运行的理论与方法。

1.4.3产业的可持续发展[7]

(1)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同样,产业的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方面,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对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2)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战略

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产业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生态环境系统的规划和行动方案,是多个领域发展战略的总称,它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目标相互协调。

(3)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对那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及企业,或关停并转,或加强治理,还会兴起新的产业,即绿色产业。从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判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从现在到21世纪30年代左右,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会掀起新的产业产业结构大调整。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调整产业结构、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使环境质量好转并有所提高,大体上也得花几十年时间。所以,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三、四十年时间中将是产业结构变动最大、经济发展步入低耗高效无污染的新阶段,是人类经济活动、社会进步和观念更新的大调整、大转变时期。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可以有不同重点的展开。例如,生态学家着重从自然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其持久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社会学家从社会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在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科技工作者则更多地从技术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绿色工艺或技术系统。

1.5产权理论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他的产权理论发端于对制度涵义的界定,通过对产权的定义,对由此产生的成本及收益的论述,从法律和经济的双重角度阐明了产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1.5.1产权理论概述

产权理论认为,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有剩余利润占有权,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所以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能够保证经济高效率的产权应该具有以下的特征:(1)排他性,即它是一个包括财产所有者的各种权利及对限制和破坏这些权利时的处罚的完整体系;(2)专有性,它使因一种行为而产生的所有报酬和损失都可以直接与有权采取这一行动的人相联系;(3)可转让性,这些权利可以被引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4)可操作性;(5)可交易性[8]。

有许多学者在科斯开辟的产权研究领域,进一步补充、发展了产权理论。对产权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学派有:以威廉姆森等人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学派,以德姆塞茨和阿尔钦等人为代表的所有权学派,以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自由竞争学派,以肯尼斯·阿罗等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学派,以波斯纳和库特等人为代表的法经济学派,以富努斯顿和配杰威齐等人为代表的比较产权学派等。

1.5.2产权界定

产权界定,就是对财产权进行的甄别和确认,也就是对物质利益和风险归属的界定,严格的说,产权界定就是通过法律程序,明确不同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其实质就是社会契约形式对财产所有者的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

对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产权界定能有效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使资源用到产出最大、成本最小的地方,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一方面,市场交易可以说就是产权的交易,因而,如果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就无法进行交易:一个人不能用属于自己的东西去换取不知道属于谁,换到手之后可能随时失去的东西。另一方面,由于产权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所谓“不确定性”和“外部性”,表现为“搭便车”和“败德行为”[9]。

清晰的产权可以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科斯提出的“确定产权法”认为在协议成本较小的情况下,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而在解决外部侵害问题时可以采用市场交易形式。科斯产权理论的核心是:一切经济交往活动的前提是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人们之间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力。因此,经济分析的首要任务界定产权,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做什么,然后通过权利的交易达到社会总产品的最大化。

1.5.3产权失灵

所谓的产权失灵是指产权不存在或者产权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出现的资源配置抵消甚至无效的现象。自科斯《社会成本问题》(1960)发表以来,不少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相对应的更深层次的失灵是“产权失灵”。产权失灵的领域越大,导致市场失灵的领域越大。

产权失灵实际上是产权的不完备。完备的产权应该包括关于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这些所有权利就构成了“权利束”。“权利束”常常附着在一种有形的物品或服务上,正是权利的价值决定了所交换的物品的价值。“权利束”既是一个“总量”概念,即产权是由许多权利构成的,如产权的排他性、收益性、可让渡性、可分割性等,也是一个“结构”概念,即不同权利束的排列与组合决定产权的性质及结构。但是任何权利都不是无限的,都要受到约束和限制。

产权的完备性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生活中的任何产权不可能是完备的,这种不完备性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产权的主体在界定、保护和实现权利的费用太高而自动放弃一部分权利束;另一种情形是外来的干预(或侵犯),如国家的一些管制等造成的所有制残缺。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对任何产权主体来讲,尽管不能做到产权的完备性,但是关键权利束(如收益权、转让权等)的具备是有效产权的基本条件。

产权失灵的根本原因应该从国家理论中去寻找。因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道格拉斯。c.诺思指出,国家理论“关键的问题是解释由国家界定和行使的产权的类型以及行使的有效性。最富有意义的挑战是,解释历史上产权结构及其行使的变迁。”[10]历史上有效率的产权和无效率的产权都与国家有关。“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国家凭借其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与各种民间组织相比,政府能以更低的成本确立和实现所有权,并且由此获得的好处要比经过扩大市场获得的好处明显得多。(2)有利于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国家作为第三种当事人,能通过建立非人格化的立法和执法机构来降低交易费用。

1.6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externality)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效应③,马歇尔说“我们可把有赖于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赖于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且也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前者被称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和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 这一概念源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分析产业生产成本作为产量的函数时引入的“外部经济”这一术语。③成本。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如此定义[11]:“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效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产生了;也就是说,成本或收益附加于他人身上,而产生这种影响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付出代价或报酬;更为确切的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的不同,外部性可以从下列七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2]:(1)外部性的影响效果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绝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都讲到,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经济效应、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经济效应、负外部性)。外部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

(2)外部性的产生领域

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就是由生产活动所导致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就是由消费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以往经济理论重视的是生产领域的外部性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消费领域。从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两种分类出发,可以把外部性进一步细分成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四种类型。

(3)外部性产生的时空

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空间概念,主要是从即期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主要是指代内的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主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代际外部性同样可以分为代际外部经济和代际外部不经济。

(4)产生外部性的前提条件

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威廉·杰克·鲍莫尔(William Jack Baumol)不仅对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作了分析,还对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作了考察,他认为竞争条件下的外部经济问题与垄断条件下的外部经济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举例道:“当一个厂商扩大规模将会提高工业中一切厂商的运输效率时,这种扩大如果由一个厂商单独去做可能没有利益,但如果该工业为一个人所独占,那就仍然会获得利益。”这就是说,竞争性部门中一个厂商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不一定就是垄断者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

米德在他1962年发表的《竞争状态下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一文中全面分析了在竞争条件下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绝大多数的外部性理论都是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进行阐述的,因此,鲍莫尔对竞争条件下和垄断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十年后,米德仍然就竞争条件下的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5)外部性的稳定性

稳定的外部性与不稳定的外部性关于外部性理论的文献绝大多数发表的是稳定的外部性。所谓稳定的外部性是指可以掌握的外部性,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协调方式,使这种外部性内部化。

(6)外部性的方向性

单向的外部性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化工厂从上游排放废水导致下游渔场鱼产量的减少,而下游的渔场既没有给上游的化工厂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也没有产生外部不经济效果,这时就称化工厂给渔场带来的单向的外部性。大量外部性属于单向外部性。

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通常发生在公有财产权下的资源上)。例如,所有国家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彼此之间都有外部不经济效应。这就属于交互的外部性。

(7)外部性的根源

制度外部性与科技外部性新制度经济学丰富和发展了外部性理论,并把外部性、产权以及制度变迁联系起来,从而把外部性引入制度分析之中。制度外部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本身极易产生外部性;在一种制度下存在、在另一种制度下无法获得的利益(或反之),这是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于禁止自愿谈判或自愿谈判的成本极高,经济个体得到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一致,从而存在着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

1.7交易费用理论 1.7.1交易费用的定义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对于交易费用的内涵,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都作过界定。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交易费用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他同时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管理费用”。阿罗1969年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诺思将交易费用界定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埃格特森的定义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排他性权利的费用。”张五常则将交易费用定义为“所有那些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以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简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1.7.2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科斯(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1.7.3 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森等许多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1977)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的成本。这种成本表现为各种形式:(1)交易双方为了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而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2)交易双方发现事先确定的交易事项有误而需要加以变更所要付出的费用;(3)交易双方由于取消交易协议而需支付的费用和机会损失。

威廉姆森(1980)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组织或人的机会主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因素构成 了市场与企业间的转换关系。杨小凯(1991)则从劳动交易和中间产品交易角度区分了企业和市场,认为企业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而不是用市场组织替代市场组织。后来,杨小凯(1995)又进一步研究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际替代关系取决于劳动力交易效率和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

1.7.4交易费用理论的有关结论

(1)市场和企业虽可相互替代,却是不相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

(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的费用。(3)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4)企业“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

(5)现代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及企业节省交易费用的努力是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的唯一动力。

交易费用理论仔细区分了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市场交易双方利益并不一致,但交易双方地位平等。企业内部交易一般是通过长期合约规定(如企业主和雇员),交易双方利益比较一致,但地位并不平等。市场交易导致机会主义,但在企业内部,机会主义对谁都没有好处。

1.8企业的性质[13] 1.8.1科斯的观点

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由科斯开其先河,奠基之作是《企业的性质》(1937)一文。这篇文章最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对企业性质作了经济学解释。科斯把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不同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考察的是“企业作为一个不同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

针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科斯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把企业理论从“黑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市场运行也存在费用。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并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通过企业组织生产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企业才得以产生。市场和企业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为: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来调节,而在企业内,则通过管理协调来完成。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来决定,当扩大规模时,企业内的交易费用低于在市场上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边界则得以扩展,直至两者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为止。科斯以交易为分析单位,以马歇尔的边际分析和替代分析为方法,以交易费用概念为基础,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边界。

1.8.2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它对企业的性质分析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展开的。首先,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协作的组织形式。马克思认为, 协作是人类劳动过程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其次,企业作为协作的组织形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即企业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是以劳动力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在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是通过资本家的权威实现的,而在市场上, 价格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实际上就是把企业视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最后,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带有一定的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性质就是资本雇佣劳动。

马克思是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研究企业的起源的。他认为,企业并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首先,马克思认为企业的两大主体——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协作形式一开始就出卖自己劳动力给资本的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可是,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说:“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这种关系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社会形态灭亡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者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竞争中的失败者丧失了劳动力赖以实现的生产资料, 他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再也没有可以出卖的东西,于是成了雇佣工人;而竞争中的胜利者便成为资本家。其次,马克思认为企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出现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的协作成为可能,而协作则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9不完全契约与委托代理理论 1.9.1不完全契约理论

不完全契约理论,即GHM模型,Grossman-Hart-Moore模型,GHM模型或称所有权-控制权模型,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 man&Hart,1986)、哈特和莫尔(Hart&Moore,1990)等共同创立的,因而这一理论又被称为GHM理论或GHM模型,国内学者一般把他们的理论称之为“不完全合约理论” 或不完全契约理论,因为该理论是基于如下分析框架:以合约的不完全性为研究起点,以财产权或(剩余)控制权的最佳配置为研究目的。是分析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的配置对激励和对信息获得的影响的最重要分析工具。GHM模型直接承继科斯、威廉姆森等开创的交易费用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批判性发展。其中,1986年的模型主要解决资产一体化问题④,1990年的模型发展成为一个资产所有权一般模型。

1.9.1.1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主要观点

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不是由剩余收入索取权的分布决定的,而是由剩余控制权的分布决定的。市场意味着剩余控制权在交易双方是对称分布的,而企业意味着剩余控制权的非对称分布。他们认为当两个经济行为主体进入一种交易关系,财产被用来创造收入,而要在合约中列出所有关于财产的特殊权利费用极高时,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一方将另一方兼并,即一方把另一方的剩余权利都购买过去。但是“剩余权利对购买方来说是一种收益,对另一方却是一种损失,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因此,一种有效率的剩余权利的配置必须是购买者激励上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充分弥补售出者激励上的损失。”投资行为最重要的一方应当取得剩余权利的所有权。1.9.1.2不完全契约理论具体解释 Grossman, S.and O.Hart, 1986, The Costs and Bene„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691-719.⑤ Hart, O.and J.Moore, 1990,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119-1158.④

⑤所谓契约的不完全性是指契约不可能做到完备的程度。哈特从三个方面解释了契约的不完全性:“第一,在复杂的、十分不可预测的世界中,人们很难想得太远,并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做出计划。第二,即使能够做出单个计划,缔约各方也很难就这些计划达成协议,因为他们很难找到一种共同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情况和行为。对于这些,过去的经验也提供不了多大帮助。第三,即使各方可以对将来进行计划和协商,他们也很难用下面这样的方式将计划写下来: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外部权威,比如说法院,能够明确这些计划是什么意思并强制加以执行。”

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存在,所有权就不能以传统产权理论那样以资产这一通常的术语来界定。因为,在契约中,可预见、可实施的权利对资源配置并不重要,关键的应是那些契约中未提及的资产用法的控制权力,即剩余控制权。因此,对一项资产的所有者而言,关键的是对该资产剩余权力的拥有。据此,哈特他们将所有权定义为拥有剩余控制权或事后的控制决策权。在哈特他们看来,当契约不完全时,将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是有效率的。

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等进一步指出,剩余控制权直接来源于对物质资产的所有权。因而,剩余控制权天然地归非人力资本所有。在合同不完全的环境中物质资本所有权是权力的基础,而且对物质资产所有权的拥有将导致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因此企业也就是由它所拥有或控制的非人力资本所规定。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的剩余控制权或者所有权,因而,也就掌握了公司治理的主控权,股东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受益者。

1.9.2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非对称性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非对称信息的内容。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分别称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看,非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action),研究此类问题的,我们称为隐藏行为模型(hidden action)。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隐藏的知识(knowledge),研究此类问题的模型我们称之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 knowledge)。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

委托代理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代理人由于相对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于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它在解释一些组织现象时,优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1.10“诺思悖论”

“诺思悖论”是诺思在1981年提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悖论、理性的无知,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为什么“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呢?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家”。不同于政治学家的思路,经济学家诺思的思路是联系产权来分析国家的。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界定和行使产权最终需要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经济学家诺思的眼中,国家就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它因此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

既然国家可视为一种组织,那么关于企业的理论也就可以用来分析国家问题了。这样,对于国家行为进行深层分析就开始依赖经济学。经济学家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不相信国家是善良仁慈、没有私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诺思也属于这一类经济学家。他的国家模型考察的是一个有“统治者”的国家;统治者的目的是福利或效用最大化。

诺思认为,统治者的收入来源有两个。一是歧视性地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从而使其租金最大化。一是努力降低社会的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统治者的税收增加。国家的两个目的分别与这项收入相对应。

这两项收入无法同时最大化,因为国家的两个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第二个目标包含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率的产权,即只有在有效率产权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第一个目标是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统治者要使租金最大化(其措施是以国家权力干预市场,尽量多的限制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从而使其市场价格长期高于成本),就必然会降低社会总产出,最终减少统治者的税收。统治者要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就必须建立一套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这就要求统治者放弃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限制,放弃对租金的追求,使市场尽可能接近成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满足完全竞争的条件以及一些其他条件的市场能够导致社会稀缺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显然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求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最优配置,交换达到均衡状态。如果人为限制某些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交换就不会真正达到均衡状态。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租金最大化和税收最大化都是不可兼得的。

“诺思悖论”反映的也是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出于统治的需要,一种经济上低效的制度安排在政治上却可能是合理的。诺思认为美国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我们故意建立起一个效率低下的政治制度,防止受到一个效率很高但想干坏事的政府的危害。”政府行为并非只遵照效率原则,公平同样是政府做事的出发点,必要的时候为了公平,有可能牺牲效率。在存在权力竞争和政治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无效率的产权结构及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

1.11公共产品理论[14]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而且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产品或劳务显著不同的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而凡是可以由个别消费者所占有和享用,具有敌对性、排他性和可分性的产品就是私人产品。介于二者之间的产品称为准公共产品。

1956年蒂鲍特发表了论文“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产品的文献,地方公共产品问题指:一些公共产品只有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才能享用,因此个人可以通过迁居,来选择他消费的公共产品。

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进行了讨论,公共产品的概念得以拓宽,认为只要是集体或社会团体决定,为了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繁荣物品或服务,便是公共产品。同年,贝冢最先引入了公共产品要素的概念。

1969年,萨缪尔逊指出对林达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平。

1973年,桑得莫发表了“公共产品与消费技术”。着重从消费技术角度研究了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设计机制保证公共产品的决策者提供的效率原则。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用公众投票方式解决,如布坎南及其“公共选择学派”,他们使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的领域得以拓宽,研究非市场决策,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还有一种思路是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导个人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而真实显示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即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克拉克和格罗夫斯等人对后一思路进行了大胆探讨。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机制难以在一切领域达到“帕累托最优”,特别是在公共产品方面。如果由私人部分通过市场提供就不可避 ⑥⑥诺思1995年3月9日在北京的演讲,摘自《经济学消息报》,1995-04-08 免地出现“免费搭车者”,从而导致休谟所指出的“公共的悲剧”,难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是市场机制本身难以解决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政府来出面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此外,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私人不能有效提供也会造成其供给不足,这也需政府出面弥补这种“市场缺陷”,提供相关的公共产品或劳务。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恒富,石争主编.文化经济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金忠义,陈小洪主编.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4]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哈佛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8)[5]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J].亚太经济,2003,(4)[6]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新华网 [R/OL].(2003-07-25)[2010-5-30].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8/21/content_533048.htm [7]同[1] [8]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9]何自力.比较制度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2]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3]科斯,陈郁译.企业的性质[J].经济学家,1937.[14]赵艳芹,宁丽新,朱翠兰.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述评[J].商业时代,2008,(28)

下载橡胶生产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橡胶生产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生活就这样拉上了帷幕。这里的生活虽然苦但却充实、亲切,所有人都很友好,大家都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知道的教给我这个虔诚的实习生。还记得第一天到这里时的迷......

    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所在院系:年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实习单位:金陵饭店2012年 10 月 22 日目录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三、实习安排 四、实习内容 五、实习体会......

    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意义 1、生产实习是对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验,使学生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以巩固缩写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

    生产实习报告

    郑州轻工业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生产实习报告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时间:3.26—4.15 指导教师:王初建 实习成绩: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了解企业运作与企业文化,掌握社交技能,......

    生产实习报告

    天津科技大学 生产实习报告 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院系:印刷工程(图文信息技术)学号:姓名:严才志 09062119 2011年8月26日 天津科技大学2009级本科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生 产 实习报 告 一、 实习目的 1.充实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活很好的补充。 2.锻炼自己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3.掌握社交能力,获取工作经验,感受企业氛围。 4.在生产......

    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总体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设计制作一只二极管以及测量二极管的特性。 蒸发工艺 实验目的: 熟悉油扩散泵高真空系统的操作技术,了解......

    生产实习报告

    一、 概况介绍 1. 生产实习的目的 我们平时上的课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堂外虽然也有安排小部分实践课程如上机织小样、扎染印花、仿样设计等,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