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发2号文件学习心得(新)
学习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江古小学---陈红全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2]2号,以下简称“国发2号文件”),“国发2号文件”针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贵州未来近10年的发展作出了战备部署,规划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实现贵州未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明确了从基础设施建设、“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城镇化、现代农业、扶贫开发、社会事业、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通过国家给力支持,全省各族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加快发展步伐,后发赶超,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发2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体现了国家从战略层面对贵州发展的统筹安排和部署,针对贵州发展所提出的指导意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从条件、项目、资金、政策、试验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是实现贵州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的催化剂、助推剂、强心剂,使贵州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热潮。本人认为,“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是一个良好机遇,不单是重在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特别是针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从“国发2号文件”中找到自身对按的“接口”,用好“国发2号文件”所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促进自身发展。结合石龙实际,学习贯彻“国发2号”文件,我们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深入学习,吃透精神。用好一个政策,实现以政策指导工作实践,促进工作开展,深入学习文件、政策精神是首要的。要以专题培训班、乡党委中心学习组、干部职工会、村组干部会、村党员会、村民会议、标语、广播等形式,熟读文件全文,深入领会文件精髓,理解文件精神实质,深入了解文件精神内容、内涵,做到对文件精神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同时,通过深入学习,积极开展大讨论,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提出工作思路和规划。
二、调整思路,制订规划。在深入学习文件精神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乡情、村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整本乡工作和发展思路。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点,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石龙乡是省级二类贫困乡,基础设施尤为薄弱,应以改善水利设施、道路交通、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二是以推进产业发展为关键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石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规划和发展茶叶、中药材、核桃、葡萄、红高粱、经果林种植及生猪、黑山羊、林下养鸡、大鲵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水平。三是以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着重抓好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促进群众整体素质提高;抓好农村低保、社保、民政救济、危房改造等工作,推进惠民工程真正实惠于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四是以扶贫开发为突破点,加快脱贫步伐。抓紧做好扶贫工作规划,建设扶贫项目库,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中央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以扶贫项目促进全乡贫困群众脱贫。要针对明确的工作和发展思路,科学制订好近期、中期和远景规划,出台好抓规划落实的具体措施、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发展工作顺利推进。
三、更新观念,招商引资。石龙是典型的欠开发贫困乡,乡境内有丰富的荒山草坡资源,煤碳、砂石等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要实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资金、企业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要转变思想,更新观点,要灵活运用市场经济知识,大胆招商、依法引资,要编制和建设好招商引资项目库,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画册及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将石龙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同时,抓好本乡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以吸引外来投资者到乡投资开发,兴业发展。
四、无缝对接,争拼项目。要吃透“国发2号文件”精神,找准本乡发展与文件精神的“对接点”,抓好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拼抢项目。自身要做好项目的规划、编制,建设好项目库,抓好项目的优化比选,做好项目基础资料,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要加大外跑、上跑力度,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联动,优质做好各项服务,想尽千方百计促成项目在乡“落地”并顺利实施。
五、立足当前,奋发进取。贯彻“国发2号文件”,就要从当前做起,以更加昂扬自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相关发展项目的落实。
2012年6月10日
第二篇:国发1980,135号文件
国务院批转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
(国发[1980]135号)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几年在处理边界地区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了成功经验。现将他们《关于我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转发给你们一阅。
当前,有不少省、自治区的一些地方,因山林、草原、水利、矿产等权属的争议不断在双方接壤地区发生纠纷,甚至引起大规模的械斗,使这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既影响安定团结,又妨碍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希望有关省、区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做法,抓紧处理边界纠纷,使矛盾尽快得到解决,以利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九八零年五月二十三日
关于我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
国务院:
我区在历史上遗留着许多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有些和兄弟省接壤的社队也和对方存在一些边界争执。多年来,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双方为了山林、地界互相争执,械斗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党的纪律、政策和法律无法贯彻执行,纠纷普遍增多。参与纠纷、械斗的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甚至千余人,械斗动用的器械,不仅有土枪土炮,还有民兵武器炸药。凡是发生纠纷,械斗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生产建设。迅速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是这些地方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为了消除这一不安定团结的因素,巩固和发展我区的大好形势,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早在一九七五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着手解决纠纷问题,全区上下,经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全区历年来累计发生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六万六千九百二十三起。到一九七九年底止,共处理了六万二千八百八十五起,占百分之九十三点九。其中,我区与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四省共有边界纠纷四百五十四起,已处理三百七十七起,占百分之八十三。
大量的纠纷取得了妥善处理,使这方面的来信来访大大减少,械斗伤亡事件逐年下降。据统计,一九七四年全区共发生械斗五百二十六次,死二十七人,伤一千五百五十人,到一九七七年下降为三十四次,死五人,伤二百零九人。解决了纠纷的地方,人心稳定、治安良好、精力集中,生产不断发展。
我区处理纠纷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处理纠纷工作的领导。
处理纠纷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加强领导,才能搞好,经过请示自治区党委同意,自治区于一九七三年底成立了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领导小组,由区党委书记覃应机同志兼任组长。一位区党委常委和区农办副主任兼任副组长,区直属农、林、水和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并从这些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办公室,专门负责处理纠纷工作。各地、市、县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区共有二百二十五名县以上领导干部,九百九十二名公社领导同志,以及六百四十名专职干部负责这项工作。由于加强了领导,充实了力量,处理纠纷的工作,很快就在各地陆续展开。
为了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自治区处理纠纷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八次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自治区党委和革委会四次批转了领导小组的情况报告、会议纪要,有力地指导了处理纠纷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区党委的部置。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都把处理纠纷工作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前几年,各地派工作队下去时,都把处理纠纷列为工作队的一项任务平时,各地在布置中心工作的同时,也布置处理纠纷工作,在下乡检查工作时,也检查处理纠纷工作;在召开干部会议时,也讲处理纠纷工作,反复强调要把这项工作搞好。由于贯彻了领导挂帅亲自动手,分级负责的原则,使处理纠纷工作开展顺利,解决迅速。
二、做好纠纷地区的干部思想工作。
我区的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绝大部门是在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发生的。这些纠纷,一般不是个人与个人的纠纷,而是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国营单位之间的矛盾。
五、六十年代期间,社队群众对山权、林木、地域的需求矛盾并不突出。后来,由于人口增加,生产发展等情况的变化、争执日增多。特别是一些发生过械斗,打死打伤过人的地方,更是互算旧账,纠缠不休。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纠纷的发生和解决,党员和干部起着决定的作用。干部不点头,纠纷闹不起来,干部不同意,纠纷解决不了。许多纠纷长期解决不了,就是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思想不通。因此,层层做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是解决好纠纷的关键。自治区要求各级处理纠纷的干部要敢于负责,敢于支持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要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层层打通思想,阻力在哪一层,就重点做好哪一层的工作。要着重讲清处理好纠纷与发展安定团结,搞好生产建设的关系,帮助有关干部和群众克服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做到讲党性,讲团结,讲政策,讲风格,按照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虑双方利益,互谅互让地解决问题。如上思、宁明两县之间的山林纠纷,经过学习政策,调查研究,双方一致同意原来的争议区应属宁明县范围。但上思县的一些生产队在山下有水田,历来在山上打柴放牧,要求按历史习惯给予照顾。开始宁明县的社队干部和社员代表不同意,经过该县负责同志做社队干部的思想工作,按历史习惯照顾了对方的要求,达成了协议。事实证明,只要干部的思想通了,群众的工作就迎刃而解。同志们说,处理纠纷千难万难,干部思想路线对头就不难。
三、搞好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落实党的政策
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情况错综复杂,原因多种多样,要使纠纷处理得当,必须深入实际,勘看现场,通过调查会,个别访问等方式,了解纠纷的历史和现状,弄清纠纷的前因后果和争执的焦点。自治区党委书记覃应机同志为解决我区博白、贺县与广东的廉江、连山县的多次纠纷,曾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社队,并会同广东省委冠庆延同志一起调查研究,反复协商,使两省区边界社队多年的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各地领导同志也都纷纷深入实际,就地解决问题。如柳州地区的有关领导同志为了处理好三门江林场与社队的纠纷,用四十九天时间,跑遍了纠纷的现场,弄清了纠纷的真相。同时,把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政策,和协商处理纠纷紧密结合起来,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便于各地干部群众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自治区处理纠纷办公室把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处理纠纷的政策、规定、法律法令,连同《自治区处理土地、山林、山利纠纷工作会议纪要》,摘编成《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工作手册》印发到各地。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一般都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关于涉及县界的问题,即要承认界线,又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矛盾解决什么矛盾。讲清楚处理纠纷,不是重新划县界;只能根据双方群众历来生产管理的习惯,经过协商,合理划分生产管区。如有超县界的地方,作插花处理。
(二)关于证据问题。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政策、规定、法律、法令,一般应以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的定论为依据。对于解放后党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和双方商定的协议,应当维护。
(三)处理国营农、林场等企事业单位与社队的纠纷,应兼顾全民和集体的利益,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的关系。已经划定了场界,手续完备的应当维护,社队群众因原定场界不合理,致使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要妥善解决。原来场界不清,手续不完备的,应通过双方协商,划清场界,完善手续。
(四)要从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本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虑双方群众的利益,解决双方群众的实际问题。
四、发挥当地党和政府的作用,把纠纷解决在基层纠纷发生在群众之中,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最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应当充分发挥当地党、政领导的作用。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相信和依靠群众、解决自己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把纠纷解决在基层的原则,我们要求各地,凡是生产队之间的矛盾,就不要扩大到大队;凡是大队之间的矛盾,就不要扩大到公社、县、地区。地、县内的纠纷,分别由地、县负责处理。双方多次处理不下的问题,报告上一级政府协助处理。钟山县燕塘公社板冠生产队和平西大队毛看生产队,为了争夺五百多亩山林,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发生争执,旧社会曾到伪南京政府告状,解放后多次调解也未能解决,是闹了三百多年的老大难纠纷。一九七五年,公社党委召集双方开会,谈危害、讲政策、摆前途,双方都提高了觉悟,互谅互让。最后,这五百亩山林,由板冠生产队占三分之二,毛看生产队占三分之一,妥善的解决了问题。博白是我区纠纷最多的一个县,纠纷多时达到四千四百四十五起。一九七五年,县里决定集中力量抓紧处理,县、社分别用开会学习的办法,组织双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批判本位主义,宗派主义、无政府主义,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增强革命团结,通过协商,解决矛盾,一年之内全县处理了二千三百三十一起纠纷。到一九七九年底,他们已处理了四千三百六十七起,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八。全区已处理六万多起纠纷,绝大部分都是由当地党和政府负责处理的。
对于处理与外省的纠纷,一般也由当地会同对方共同处理。富川县与湖南江永县的边界纠纷,有些是多次处理不下的问题。过去他们一直认为,跨省的纠纷县里解决不了。一九七四年全区处理纠纷工作会议以后,富川和江永两县的同志共同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要把两个县的事当作一个县的事来办。经过双方发动群众,调查研究,协商处理,已有二十六起得到了解决。全州县庙头公社与湖南省有关的四十三起纠纷,由双方公社协商处理了四十一起。资源县梅溪大队与湖南省新宁县茶山大队的十六起纠纷,都是双方大队自己解决的。这两个大队原来双方争议十二亩山林,经协商划给了梅溪大队。后来梅溪大队党支部研究,这片山林在对方境内,由茶山大队管理较为方便,就主动让给了茶山大队。而茶山大队考虑到梅溪缺少石山,每次过境开山取石还要收费(每万斤石头收三十元,谷二十五斤)便将一处石山让给梅溪大队开采,双方都表现了互谅互让的精神,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事实证明,只要路线对头,指导思想明确,依靠基层组织,即使是跨省的纠纷,也可以解决好。
我区处理纠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产生了松动情绪,把处理纠纷工作的人员调回了原单位,工作无人负责,遗留的纠纷案件,多数是老大难问题,处理进度较慢。为了继续把处理纠纷工作搞好,我们已在三月上旬召开地、市处理纠纷办公室负责人会议,总结了工作,研究了措施。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到会讲了话,强调各地要继续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区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分工负责,抓住重点,进一步做好工作。对多次协商处理不下的纠纷,要继续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的,也可以采取政府或法院裁决的办法,历史遗留的纠纷处理完毕,在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纠纷,由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八0年三月三十日
第三篇:国发2号文件学习心得(定稿)
抓住机遇 主动对接 实现我县交通运输新跨越
彭文心
国发2号文件深刻指出:“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在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排在了首位,并提出具体目标:“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同时对贵州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项目、资金支持政策。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理清思路,超前谋划,创新工作,顽强拼搏。紧紧抓住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加快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交通项目规划和申报。项目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力。一要抓项目规划和编制。要结合国发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对我县公路水路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重新编制我县2011年—2020年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超前谋划项目,超前规划项目,结合县情编制项目,并积极与上级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我县。二要抓项目申报和落实。要积极向省、州争取补助资金,对我县县道、乡道公路进行改造,将乡道提升为县道,将县道提升为省道,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为我县道路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要积极向省、州争取,加大我县通村油路计划,提高油路补助标准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配套资金。
二是进一步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现代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瓶颈制约。一要配合省、州交通部门完成思剑高速公路建设,力争规划启动剑榕、黎剑高速公路;加大革东至南加、南明至堡子公路等级提升改造力度;实施观么经大洋至南明、柳川经巫泥至岑松、南哨至榕江盘假、白道至旁洞和磻溪至小广4条旅游公路建设。二要完成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并将“村村通”延伸到“寨寨通”,做到本县通村公路与邻县通村公路连接,使通村公路发挥最大效益。三要加大农村通村油路改造建设力度,到2012年年底,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5年实现70%以上村通油路(水泥路),2020年实现100%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四要健全和完善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避免发生通路不通车的现象。
三是进一步加快运输综合体系建设。一要制定出我县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在充分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人性化、便捷化的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并分步实施。规划要着重解决清水江及其支流对两岸的交通制约,要着重解决全县纳入黔东经济圈的时限;二要加快站场、码头、枢纽中心的建设。在修建站场、码头、枢纽中心时,着力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尽可能一站(码头)多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浪费;三要加快建立农村通村客运网络。要加大农 村通村客运网络的建设,并将其城市公路客运网络衔接,实现农村群众出行,近至省内,远至外省,均能实现“零距离换乘”,方便人们群众出行;四要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改变目前物流运输发展缓慢,物流货运站规模小,仓储能力弱的现状,新建一到两个集物流、仓储、生产加工为一体现代物流业园区,实现生产生活资料的便捷流入与工业产品的高效输出。
国发2号文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怀,我们交通运输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富县”三大战略的总体目标要求,认真领会和吃透文件精神,超前谋划,奋发有为,加快推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我县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国发〔2012〕2号文件 学习心得
营运管理中心养护中心
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学习心 得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心党委领导积极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将文件精神落实入心。要深刻领悟党的各大方针和重要决定。
《意见》指出,贫穷和落后是贵州省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省的主要任务。贵州省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国发〔2012〕2号文件是1990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意见》的出台是贵州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特大喜事,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的意义。
学习《意见》大体了解了:总体要求具有重大意义,是在基本原则下的指导思想,合理的空间布局明确了战略定位突出着发展目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推进铁路建设、加大公路建设力度、促进民航和水运发展、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推动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有助于《意见》的实施,是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的首要前提。
通过学习国发〔2012〕2号文件,自己深刻的领会到,加强领导干部作
营运管理中心养护中心
风建设、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是我们党按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求实精神提出的,我们党一贯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及科学养护工作,坚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我们不仅要从文件中、书本中、媒体上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日常工作中获取经验,把所学习到的心得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公路”上台阶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利用在搞好公路养护工作的实践中,同时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情况下,破解养护发展难题,如何全面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增强公路的服务工作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周期、降低养护成本、缓解养护作业压力、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解决公路养护中的重大问题,要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努力提高全公路养护科技服务水平,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仅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养护工作的有力保障。
贵州有着42%的森林覆盖率,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还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及其他矿产,相互形成着水煤互济的独到优势;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风情万种的民族文化,使得民生风俗相得益彰。我们要充分利用贵州这种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创造出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要抓抢机遇、拼搏进取、推进“思想大解放、三年大变样、构建大交通、做出大贡献”为实现我省公路养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作为一名贵州公路养护者来说,看到这样的局势,我不由得心中大赞一
营运管理中心养护中心
个“好”字,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第一个针对贵州省建设发展的扶持,政策好!贵州人民盼望已久迎接新的美好生活,机遇好!我们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人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的前沿,时机好!领会文件精神,贯彻发展深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相信我们贵州人民离小康社会将越来越近!
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营运管理中心
养护中心息烽养护站 2012年2月21日
第五篇:学习国发2012_2号文件心得体会
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这项宏伟事业中,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广大的贵州人民不仅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干,更要善于突破常规、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品质。只有摒弃束缚贵州发展的一系列保守思想和落后观念,创新不息、突破不止、敢想敢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因此,我,作为作战在贵州教育一线的教师,问责自己贵州的发展我该怎么做?值得深思,因此,我将我的学习感悟归纳如下:
一、作为教师,要充满爱心、忠诚于教育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是要当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最大的追求。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篇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只有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让我们对每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实施教育引导。善待学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难以闪现,更不用说创新发展。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明示我们教师理应把传统的“师道尊严”让位于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合一”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用赏识教育,接纳学生发展中的缺点,使学生真正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切实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教学内容的更新而言,由于教材的内容通常具有相对成熟性、稳定性,其相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一定滞后,因此教学内容中最新科学成果的融入、渗透等形式的更新工作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富有责任心的教学第一线教师。就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言,教师在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上,首先要确立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懂得上课是教师引路、提供线索,掌握知识主 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其次,要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信息时代,教学中还要将传统的“板书”与多种信息手段结合,如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等,这对学生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和科研手段很有意义,也会起到激励创新思想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和平时的交谈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最好的知识信息,而且是教师个人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老百姓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个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或自己的技术能力落后于时代,即使有心为人民服务,也无力做到,也是空中楼阁。因而我们牢记温总理的讲话,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教育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学生心灵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好的老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惟有教师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哲人所说,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无限空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总之,国发[2012]2号文件已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了矛盾和任务。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育的伟任,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全新的观念,全能的素质迎接新的挑战,把教育教学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台阶。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