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第七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交流心得体会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心得体会
白营镇尧石得学校
郭晓晓
聚集名家经验智慧,引领教育健康发展!首先,我特别荣幸能够参加第七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各位教育名家的风采让我倾慕不已,他们关于课堂教学的理念及成功经验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在他们精彩的课堂中,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老师们专心致志聆听专家的公开课与报告。他们的演讲如此灵动,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如此娴熟;他们的语言如此亲切,他们的笑容如此自然。他们牢牢抓住了老师们的眼球,让我们常常陶醉其中。
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窦桂梅老师和管建刚老师的课,他们两人的课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求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如何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窦桂梅老师提倡课外阅读课内化,课内阅读教学化,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凸显出来,教师在身后引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学习做一个长大的儿童,充满童心,向下攀登!管老师在教学中精心地发掘,连生字词的教学都联系着课文题材特点,让我对语文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与名家面对面,聆听专家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智慧,我更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真如井底之蛙。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海无涯,永无止境。作为教师,不下苦功钻研、借鉴和吸收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千方百计利用多种方式从多方面学习崭新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艺术。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与创新型教师。
作为新教师,我学习归来之后准备试着开始自己的课改,探索适合于本土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可能这条路会很艰辛,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我决不会放弃和退缩。因为,用课改托起中国教育梦,是我们每一个普通教育人的神圣使命。
第二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
康晓君
2014年3月日
17赴郑州学习心得
3月14日至3月16日,我有幸与我校10名领导及教师随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领导赴郑州大学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3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培训会,这次教育名家论坛,分别由徐长青领导的天津团队、黄爱华领导的江苏团队、柏继明领导的北京团队、这三种团队分别带来了他们的“简约教学”,“大问题教学”、“游戏教学”模式及教学思想。
3天的学习短暂而紧张,我却从中收获了很多。名师教学可谓“清新而深遂,灵动而扎实。”他们从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组织教学,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和谐的师生关系贯穿整节课,很好地落实了所上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厚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彰显了名师风范,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停的赞叹声,让人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以徐长青老师的课堂为例,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思和所感。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水到渠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接下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在徐长青老师所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上,我欣赏到了徐老师高超的导入艺术,他在课前以“魔术”吸引学生兴趣,所谓的魔术,就是就地取材的“撕纸”,这个让学生好奇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二、唤起已有的经验—“顺水推舟”《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能否撕出2010片、2011片、2012片?学生初次接触会对这样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老师讲解这样的问题也会觉得头疼,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可是学生总是不能理解。徐老师讲的这节课让我也获益良多,徐老师善于让学生运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反应很快就知道学生的就近发展还在哪,然后利用就近发展还拓展新知识,也就是他讲的“回头看”,“知难而退”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提炼,使学生零散的感性认识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而这种学习体验过程在我看来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更珍贵,它会影响学生对其他事物的思考,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积累财富。
三、尊重每个学生成长的权利—“海纳百川”,在我们平时上课中,我们总是有意成无意的在向学生透露我们心中正确的答案,使学生总是按着老师设想的去做,没有自己的看法,而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答案的对错,他总是在鼓励同学们,即使答案不同,只是告诉同学们那是因为大家思考的角度不同,他是从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探索的快乐、学习的自信。而我们大多数老师习惯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学生的行为,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这就造了教育的偏差和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我们必须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接受多元共存,真正做到“海纳百川”。
除了徐长青老师,我还听了其它12节高质量的观摩课,每个老师给人的感觉都是浑身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洋溢着灿烂与热情,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及课堂的生成,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关爱,循循善诱,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短短的3天,我收获了很多,我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学生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教学课,让学生在教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康晓君 2014年3月17日
第三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心得
2016年11月1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全国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专题培训会”。九位专家给我们做了三天最朴实的报告,展示了最真实的阅读与写作课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天的听课学习,让我在以前教学中存在的疑问与困惑得到解答,并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就这几天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来自上海的朱震国老师用他那富有激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读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乎在配音现场才能得见的氛围,赢得在场所有老师的热烈掌声。他认为,诵读与阅读不同。阅读是吧文字作为标本进行分析、解剖,教师担任“庖丁”的角色。而诵读的目的在于用声音呈现形象和语境,且必须保持文本的完整和鲜活。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时,我们要注意停连和轻重的表意作用及语速和语调的表达效果。
郑州大学文学院王士祥教授作了“写作需要真诚”的专题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写作需要真诚的原因:一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二写作的不可替代性;三文化导向;四关注生活的本实。那怎样写一篇真诚的好文章呢?王教授认为,真诚文章的写作灵感一是源于生活,这就要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二是源于阅读,读既要读当代的名家名作,优美篇章,更要阅读经典,学习传统。
另外,我们还听了王乐芬老师的《一条大鱼向东游》观摩课,启发学生用“视觉化”抓角色、述情节、绘环境;胡红梅老师以绘本故事《幸运的内德》为文本,让学生在大胆的想象中,练习句式,描述故事;蒋军晶老师的《在富有仪式感的情境中教写作技巧》,告诉我们要教好的作文技巧,不要教好的考试作文技巧„„
与名家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智慧,我更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老师,不下苦功钻研、借鉴和吸收是不行的。我们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创新型老师。
第四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心得
2016年11月11日-1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全国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专题培训会”。几位专家为我们做了三天最朴实的报告,展示了最真实的阅读与写作课堂。“听君一席 话,胜读十年书”。三天的听课学习,让我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下面我就这几天的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来自上海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朱震国老师用他那富有激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朗读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似乎在配音现场才能得见的氛围,赢得在场所有老师的热烈掌声。他认为,诵读与阅读不同。阅读是把文字作为标本进行分析、解剖,教师担任“庖丁”的角色。而诵读的目的在于用声音呈现形象和语境,且必须保持文本的完整和鲜活。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时,我们要注意停连和轻重的表意作用及语速和语调的表达效果。并为我们展示范文诵读,并与老师们交流了朗诵的技巧,探究朗诵奥秘。
蒋军晶老师的《在富有仪式感的情境中教写作技巧》,告诉我们要教好的作文技巧,不要教好的考试作文技巧。例如蒋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班里的事情,班里学生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可是孩子们却充满爱心,并没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讲到“智慧树”,这棵树不是真的树,而是一家有智力残缺人所开的店。孩子们在结账的时候不会很急,而是耐心的等待那些智力残缺收银员忙完,让我真的觉得写作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写,而是为了记录而写。
来自深圳如意小学副校长“儿童阅读推广的女神”---胡红梅老师展示了一节关于绘本教学观摩课,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胡红梅老师首先坐在学生之间,就像是孩子们的朋友一样,给他们讲故事,以绘本故事 《幸运的内德》为文本,让学生分为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师生配合读、接力赛读,充分表现读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展开联想,在大胆的想象中,真幸运是发生了什么?真倒霉又是发生了什么?练习句式,描述故事,整个课堂里面充满欢笑,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又学习又充当编剧预测故事。最后的时候,胡红梅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怎样挑选一些有用的绘本,主要分成几大类:看绘本色彩(《我家是动物园》);看绘本线索(《我的爸爸像...》);看绘本环衬(《大卫不可以》);看绘本中关联词(《阿利的红斗篷》);看绘本对话(《鸭子骑车记》)等。我个人觉得首先对于南方教学已经课本改革小学期间不举行考试,所以他们的教学并不是课本教学,对于不教课本知识,学校展开绘本教学也能学习很多相关联的知识;其次绘本教学对于低幼年级更适合,这也是我们一年级新课改的图片有很大变化的原因;最后我认为一二年级在校本课程中增加绘本课程,会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锻炼思维。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做了一节七年级阅读课《三笑》,更是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赵老师虽然带领学生学习的是文言文,但是整堂课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信心得以激发,积极性高涨,语言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我觉得首先是赵老师的教育理念先进,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唤醒了学生身上的灵性。课堂上这样的细节到处多。开场从调侃自己沧桑的脸入手,引出自己的脸和屏幕里面的三幅图片的人物谁“帅”,不但拉近师生距离,更是活跃了气氛。在《三笑》教学中,赵老师始终注重朗读。抛弃传统的注释、翻译的方法学文言文,学生在朗读中自然感受文本讲述的内容。同时适当配合吟诵。汉语文字的意蕴不但建立在语意的联想轴上,也附着在音韵及其节律上。这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所以在学习冯梦龙的《奶奶属牛》一则笑话时,赵老师注意让学生在“汝知奶奶生辰亦在目下乎?奶奶是属牛的!”两句适当停延,去揣摩官员的贪婪心理,并思考前一句文言文后一句白话文,说明作者水平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在学习赵南星的《屁颂》中“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读长、读慢“乎”字的音,读快、读唱出“竹”字的音。示范、鼓励学生摇头晃耳,练习吟诵,并且适时示范,引导学生通过音韵来感受语言内容。注重自身参与。在文言文教学时绝不古板,不只动嘴、动脑,也让学生动手、动身体。学习冯梦龙的《奶奶属牛》时引导学生模仿官员把玩金鼠,学习《屁颂》进行吟诵时鼓励学生身体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身体动作、表情都参与等等,这不但使得古文学习避免枯燥,同时也使得身心一起参与学习,调动人先天具有的身体智慧,对语言获得综合性的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赵志祥老师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屁颂》一则的朗读中,设计师生比赛,为增加刺激性,还设计“单挑”“群殴”的方式供学生选择,大大增强了真实感。适当拓展、讲学结合。在三则古代笑话文本分别学完后,赵志祥老师都引入了作者、原作的相关资料。整个《三笑》讲学结合,当讲则讲。拓展了学生视野,也很好激发了学习购买原著书籍、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进一步兴趣,对整课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延展。
郑州大学文学院王士祥教授作了“写作需要真诚”的专题报告。他首先分析了写作需要真诚的原因:一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二写作的不可替代性;三文化导向;四关注生活的本实。那怎样写一篇真诚的好文章呢?王教授认为,真诚文章的写作灵感一是源于生活,这就要养成“随手记”的好习惯;二是源于阅读,读既要读当代的名家名作,优美篇章,更要阅读经典,学习传统。
另外,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何捷精心设计的习作教学《我的特长》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快快乐乐地写作文。整节课,何老师那激励性的语言萦绕在每个学生的耳边。启发学生从”认识特长“ 开始,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长有哪些,列举自己的特长“清单”。以范文引路,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特长“是什么,找到值得写的特长,最后认真诚恳地书写特长。让学生发现,原来“这样”也算是我的特长啊,“清单”式的写作方法让孩子不断地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相信通过这节习作课,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极大兴趣,不断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并且爱上写作。
与名家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智慧,我更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老师,不下苦功钻研、借鉴和吸收是不行的。我们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中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创新型老师。
第五篇: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培训会心得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高校课堂与新课改模式推进培训会心得
西峡县阳城镇中心小学 吕和峰
2015年7月13日-14日我有幸参加了南阳市高校课堂与新课改模式推进培训会,会议在南阳宛城影剧院举行,有南阳市中小学理科教师代表500多人参加。培训会上先有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特级教师校长柏继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苏州工业园区东坊实验小学校长徐斌上观摩课,后就高效课堂做专题报告。就这次培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①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③ 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
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
④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
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总之,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那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配以我校这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的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这样最终会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