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材料
生态文明建设材料汇编
1、在加强城市管理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讲话………………………………………..2
2、在全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会议暨总河长会议上的讲话……………………………..14
3、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
专项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23
4、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31
5、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40
6、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57
7、在全县城建城管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66
8、好生态是最宝贵遗产…………………………………77
9、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江西的“袁州样板”…79
10、在生态文明建设讲座上的欢迎辞………………………84
11、走节约集约之路 建生态文明之城……………………86
在加强城市管理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的讲话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加强城市管理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动员大会精神,回顾总结,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动员全区上下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市三项城市创建工作中去,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目标作出**区应有的贡献。等会儿**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创建工作信心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单位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总结近几年来我区一系列创建工作,成效非常明显。
(一)市民创建意识不断提高。让市民参与创建过程,让市民享受创建成果,这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实点。这几年来,我们设计了很多群众性活动载体,引导广大市民参与到创建中来,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创建成果的共享性,尽可能地让广大市民在创建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经过多年的努力,市民对创建工作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认同。从2014年创建工作的先后两次模拟测评反映,广大市民对创建的知晓率达到95%,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0%。广大市民亲身感受到了创建的过程和创建带来的实惠,普遍支持市、区的创建工作,倍加珍惜**的创建成果,并迫切希望创建成效能够保持下去,创建工作能够长期抓下去,这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从2003年开始我区已累计投入城管资金1.7亿元,着力改善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延长了清扫保洁时间,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三统一”,粪便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效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稳步推进城中村(园中村)改造,切实提高了城郊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推进了城市郊区化、郊区现代化进程,全面开展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提升了**城市品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硬件基础。
(三)城区文化阵地不断拓展。自2005年的创建工作以来,城区的区、街、社区三级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由6000多平方米,增加到11000多平方米,并通过资源共享、共建共管的形式,与辖区单位一起建立了将近8000平方米的共建文化活动中心,全区初步构建了城区范围内的10分钟社区文化活动圈,“文化强区”雏形已成,群众文化更趋繁荣,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
(四)社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加强社区管理是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这几年来,我们以星级社区创建为龙头,广泛开展结对共建,通过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推进社区品牌战略;通过实施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通过建立“市民服务联动网”、实施“星光计划”、打造“沟通工程”、开设“亲友堂”、“盲人吧”等措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通过认真组织实施代表选举和居民直选,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全区社区软硬件建设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平均每个社区拥有400平方米以上的管理用房,信息化、智能化设施逐步配套,社区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层基础。
(五)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好转。通过“两抢一盗”、“百日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刑事发案稳中有降,治安形势实现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得到了不断提高。几年来,全区没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重大恶性犯罪案件、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和政治性事件,也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治安事故,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较为扎实的治安基础。
(六)创建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在良好的机制中推进,机制在不断的工作中完善。这几年来,我们一手抓工作,一手抓机制,重在落实长效管理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日常化、创建成果长效化。全区上下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做到各级各单位主要领导直接抓;建立了条包块管的责任机制,明确了部门和镇街的创建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了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领导监督、工作监督、舆论监督、市民监督活动;建立了务实有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较快落实,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逐步破解;建立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机制,增强了创建工作的广泛性、群众性和有效性。创建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在充分肯定创建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的创建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在创建的思想认识方面,部分单位、个别领导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不够主动、不够负责,存在侥幸心理、应付思想;在创建的硬件建设方面,区级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缺少,环卫基础设施不完善,老小区内、背街小巷路面局部破损,地下管网局部不符合要求等;在创建的软件管理方面,依法管理城市的力度还有待加大,环境卫生工作局部还存在盲区,居民区违章搭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以及店外店、占道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偷排“三废”现象还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还十分严峻,市民的素质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乱扔、乱抛、乱吐、乱串马路等现象时有出现,市民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在创建的工作机制方面,一抓到底、常抓不懈的机制有待健全,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的机制还不够有力,引导市民、发动市民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创新;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落实创建工作任务
(一)总体目标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明年**城市创建工作目标是:今年力争创建成功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明年力争创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这也是我区今明两年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具体任务
1.全国文明城市的考核共有7大考核项目37项指标119项测评内容,包括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这六大环境,加上创建活动的实施情况,其中涉及我区且属于我区全责范围内的有15项指标24项测评内容,属于我区配合工作范围内的有19项指标32项测评内容。以考核总分100分计算,我区净占51分。
2.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考核共有19项指标,以绿化、水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内容为主。这项创建活动虽然以市建设部门为主牵头,但许多基础工作都涉及到我区。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具体任务包括老住宅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环境卫生、社区绿化、社区管理、创建宣传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3.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突出环境保护为重点,涉及我区主要是有关污染企业的整顿治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三项创建的共性要求。
这三大创建目标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我们在部署工作的时候必须统筹兼顾,一并考虑。
(三)工作重点
我区是**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战场。我们要以加强基础工作、提升重点工作、破解难点工作为思路,以全责工作尽力做好、配合工作努力做好为要求,以今年工作着力抓当前、明年工作今年抓基础为目标,统筹安排创建任务,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在巩固中完善,确保创建任务圆满成功。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市民教育。这是各项城市创建得以成功的基础所在。致力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培训和引导,着力增强市民意识。一要增强遵守公共秩序意识,积极倡导文明上车、文明购物、文明停车等文明行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教育与处罚力度。二要增强热爱公共物品意识,做到自觉维护公共物品,不损害公物,不把公共物品占为已有。三要增强参与公共活动意识,做到多关心、多支持、多参与公共活动。四要增强热心慈善事业意识,做到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多献爱心。五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自觉地保护环境,敢于监督、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是加强农村文明建设。这是创建工作的薄弱之处。一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整治村的工作进度,重点实施村庄整治,确保村容整洁,争取早出形象,早见成效。二要加快启动二期城中村改造。要创新思路,突破阻力,力求尽快启动。三要着力整治农村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要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三个镇要加快建设垃圾中转站,健全垃圾日常收集机制,真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确保村镇面貌干净整洁。
三是加强创建资料积累。创建工作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各类创建资料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建立创建档案,做到各类创建活动有部署、有记录。二要落实专人负责,做到创建资料积累有要求、有责任、有考核。2.提升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城市管理。这是“面”的管理,是我区的全责任务。一要编制环卫专项规划、完善环卫设施。根据实际需求,适应不断扩大的城市区域的形势,合理规划环卫设施的布局,积极向市政府及市级主管部门争取新增设施。二要加强路面保洁。要进一步落实路面保洁责任制,稳定保洁队伍,延长保洁时间,提高保洁质量。三要确保河面洁净。要保证河面漂浮物打捞队伍,延长作业时间,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河面洁净。四要重视市场管理。各类专业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往往是创建检查的重点,也是历年创建的薄弱环节。要以星级市场、文明市场的创建为抓手,加强市场基础设施的整修,完善配套,规范管理,提升档次。
二是加强社区建设。这是“点”的管理,是城区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各项城市创建的基本阵地。一要扎实开展老住宅小区整治。要以保安、保通、保洁、保绿为目标,加快推进老住宅小区的各项整治工作,切实改善老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此项工作在10月底前务必基本完成。二要继续实施星级社区的创建。要重视创建过程,对照创建要求,完善社区基本设施,通过星级社区的创建,进一步提升社区档次和水平。3.破解难点工作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这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要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区级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允许市、区共享,如果考核要求必须有,那么争取区内共享。各街道要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尽可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万人。二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每街道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在15支以上。三要加强科普宣传。要经常宣传科普知识,做到有阵地,有内容,有记录。四要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特别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电子游艺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这是三大城市创建共同的考核内容。一要加强环境保护有关法规的宣传,增强全民特别是企业家的环保意识。二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对排放工业“三废”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设施。
三是加强外来人员管理。这是事关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的一项难点工作。一要加强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横桥经验”,建立外来人员电子档案,加强监督,强化管理。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要充实力量,健全机制,确保社区警务室有人员、有设施,工作有成效。二要加强服务。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要关心、帮助外来人员,力所能及地为外来人员提供帮助,包括子女就学、劳资关系的处理等。
(四)今年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在积极做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创建基础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召开了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落实了创建任务和工作职责,就我区而言,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工作制度,做好辖区内清扫保洁工作,更新一批环卫设施,制作一批公厕导向牌,整治城郊接合部环境卫生;清除一批违章搭建,处置违规饲养家禽、宠物等行为。
二是加强街道社区的绿化建设与管理。社区绿化是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标,要结合老小区整治,尽可能地在小区空地多种一些生命力强、容易管理、四季常青的植物,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绿化率。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做好绿化养护工作,不发生重大破坏生态绿化事件。
三是加快推进老住宅小区整治工作。要按照“四保”要求,以六个试点社区为重点,加快改造,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探索实行长效物业管理,切实改善老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四是开展背街小巷专项整治。积极争取资金,修缮破损路面,确保道路平整。五是加快完成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要完成余家岸、寨下二期、王家庄东区和西郊共54万平方米的安置,加快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
六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以“星级社区”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保障等建设,促进社区和谐。
七是加强创建宣传。要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形成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创建格局。
八是整理创建资料。在8月底前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三、强化保障,确保创建工作成效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必须要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明确分工,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加强城市管理、开展城市创建活动是件大事、要事、难事,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区里已充实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专题研究工作情况,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各级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日常工作专人抓。要把创建工作作为最近几年全区性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落实。
二要各司其职。区创建办负责具体创建工作的指导、管理、协调和监督,细化创建任务,定期公布创建工作进度;区委宣传部要加大创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区政法部门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组织好“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保持社会稳定;区城管局要全面负责路面、河面保洁,垃圾处理;区老小区整治办要加快推进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并在有条件的社区探索实行长效物业管理;区城改办要全面完成一期改造任务;区环保执法分局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区行政执法分局要消除一批违章搭建,对违规饲养宠物等行为进行处罚;区工商分局要加强对各类市场的管理;区新农办要加快新农村试点村、整治村建设;区文教局要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区民政局要以“星级社区”创建为载体,推进社区建设;区计卫局要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各街道重点要抓好创建宣传发动、社区建设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各镇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其它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考核要求,积极做好相应工作。
三要合心合力。一是市、区合心合力。全区上下要正确对待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市、区同城,市、区一盘棋的思想,服从大局,服从市创建办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和部署,以主人翁的思想自觉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二是区内各部门各镇街合心合力。坚持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全责范围内的工作,努力抓好配合范围内的任务。
四要加强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单位明确的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分阶段督查考核,对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部门和单位,要书面通报、限期整改。新闻舆论部门既要报道正面的先进典型,也要捕捉负面的人和事,特别对不文明的现象,创建不力的单位,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要开通创建热线电话,设立投诉举报箱,鼓励基层群众投诉举报,并认真处理好信访投诉。总之,要运用行政监督、作风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确保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同志们,**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已经确定,工作已经启动。让我们以高昂的热情、积极的姿态、必胜的信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再掀创建工作新高潮,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全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 会议暨总河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既是对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总结部署会,也是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一次集中调度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和“河长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河长制”工作。刚才,传达了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县2016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工作规则以及2016年度“河长制”工作要点、工作考核方案,请大家切实履行职责,抓好贯彻落实。
春节前夕,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的“**样板”。2月17日,省里召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书记、心社省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对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总结、调度和部署。省委将绿色崛起作为“十六字”方针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非常符合**实际,也是我省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总书记对全省提出的“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确保**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要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抓生态
对我县而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近年来,我们紧紧扭住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一目标,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健康促进县“三城同创”,全县绿色发展的思想认识不断统一,思路理念逐步优化,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每年都有新的提升。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书记关注很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垃圾处理、水土保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废弃矿山复垦复绿、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处理等方面加大解决力度,真正保护青山绿水,实现绿色发展。而且对许多问题点得很细、很有针对性。比如,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指出现在不少农村“有新房、没新貌”,垃圾也没有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对水土保持问题,指出有的地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果业开发、矿业开采、园区建设等对植被造成的破坏。这些问题,我县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拿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找准当前我县最紧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集中资源力量,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聚焦农村垃圾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加强城区、圩镇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综合治理。要坚持改善环境与提升居民素质并举,传承弘扬生态文化,深化“三城同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运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渠道,倡导节水、节电、节地、绿色出行等低碳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打造省级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提升全社会文明水平。
二、要围绕促进振兴发展抓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最特殊,既是一个独立的战略部署,又是与其他各方面建设深度融合的战略抓手,是集发展观、政绩观、价值观于一体的重大战略。我们务必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穿于“六大攻坚战”的全过程,探索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争当全市乃至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
一是做好“生态+扶贫”的文章。“生态+扶贫”是一篇大文章,我们有基础、有实力、有信心把它做好。比如,我们抓光伏扶贫,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贫困户实施,调动了银行、企业、贫困户各方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成为了全省的一个典型。我们推进的油茶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都是可以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路子。此外,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扩大生态转移支付范围,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统筹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专项资金和财政自有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二是做好“生态+旅游”的文章。**有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红色、古色、绿色,如果单项去与其他县相比,我们没有绝对优势,但是把红色、古色、绿色叠加起来,做好叠加和结合的文章,**旅游产业必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要以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游、绿色生态游、健康养生游、特色文化游,抓好一批重点旅游扶贫镇、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打造地域品牌,增强竞争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涉旅投资集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开发,真正将**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东南沿海地区休闲度假后花园。
三是做好“生态+工业”的文章。主攻工业要坚持绿色发展这个理念不动摇,真正走出一条绿色工业发展新路子。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清洁生产促进工程,打造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省级清洁化示范园区。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围绕打造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面提升工业新区节约集约水平。要紧紧抓住国家卫计委、国家粮食局对口支援利好政策,集中政策和资源、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园、粮油产业园建设,让**在健康用品、粮油加工等领域实现历史性的突破。需强调的是,当前,我县开发利用矿产迎来了新的机遇,润鹏与江铜集团合作、黄磷萤石矿开采利用、**稀土开采与深加工,等等,都有非常好的政策支持,也有实力强的投资企业。我们在矿产资源开发上,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以绿色发展的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开发的新路子。
四是做好“生态+农业”的文章。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和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农业生态化。民以食为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遍,对绿色食品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壤、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门类也比较齐全,发展生态农业、加工绿色食品,具有比较优势。我们要把“生态+农业”这篇文章做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电商、休闲农业。要认真抓一抓森林质量。这项工作**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是经济效益不明显。要抓紧实施一批林业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整体质量,对低效林、低产油茶林、毛竹林等进行改造升级。
三、要围绕落实制度责任抓生态
要落实最严的制度。严守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耕地保护这三条红线,必须以最严的措施落实到位,严格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严守环评管理源头保护关,加强环保执法监管。要继续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为发展绿色工业提供保证。要全面实施河湖保护制度,扎实推进“河长制”重点任务,这是全省部署的重点工作,等下我还会重点说。要健全考核问责制度,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今后对领导干部还将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目的就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的少数,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要落实最严的责任。绿色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指引和考核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全县没有与生态文明建设无关的单位,也没有与生态文明建设无关的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对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全力做好,对需要配合的事要全力支持,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一份责任尽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的生动局面。要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抓工作,最忌华而不实、表面文章,必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钉钉子”的精神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中,每周、每月都排出几项重点工作、几个突出问题,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不出实绩不罢休,不达目的不罢休。县委、县政府将加大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考核权重,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对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在评先评优、选人用人上给予优先考虑;对工作落实不力、给全县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将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惩处,真正把绿色发展这一导向落到实处。这里,再就落实“河长制”工作作个强调:
“河长制”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全新工作部署,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省、市已经先后召开工作会议,进行了重点部署。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抓好贯彻落实。
第一,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自古以来崇山峻岭、绿水长流,境内河流众多,但是这些年,河流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议论,尤其是贡江的污染,各个层面反映得较多。实行“河长制”,专门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来统一协调,保护河清水洁,这既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更是**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认识和加强河流的保护。我和阳山县长是“总河长”和“副总河长”,对全县的河流负直接责任。各河干流和支流由县领导担任“河长”,河流所流经乡镇的乡(镇)长、村主任担任“乡河长”、“村河长”。各级“河长”要切实履行所辖河流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亲自协调、亲自部署,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坚决履行管、治、保“三位一体”职责,经常深入河流一线,了解河段的基本情况、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做到情况明、责任清、措施实、督导严,真正保护好**的青山绿水。
第二,要紧紧抓好重点工作。今年,我县濂江列为市级试点河流,小溪河列为试点县河流,有关乡(镇)、部门要切实抓好试点示范,探索出实施“河长制”、推进河道保护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强化铁腕治污,开展专项整治。紧紧围绕河流保护管理目标,严厉整治河流生态保护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河流管护水平。要开展水污染综合整治,加大对水质不达标河湖的水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工矿企业及工业聚集区水污染重点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推动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推进农业化学肥料、农药零增长治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整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切实改善不达标河流水环境。要开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下大力气整顿“八乱”现象。要加强对河流水域岸线登记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实行“河湖蓝线”管理,规范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审批。要开展非法采砂、非法设置入河湖排污口、渔业资源保护等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防止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还河流一片清净。要夯实平台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加强水质监测,建设全面的水环境信息网络,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为推动污染治理、落实考核制度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强监测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在重点河段、水库要增加监测点,结合河湖水质状况,有针对性地增加监测项目。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启动对接全省河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基础数据、涉河工程、水域岸线管理、水质监测等信息化、数字化。要建立全县涉水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在河流水系及监测断面分布图中重点标注出河流沿岸主要涉水企业、大型居民点、排污口设置等信息。要加强执法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河长”牵头、统筹涉河部门行政执法职能的综合执法平台,探索开展河湖保护管理综合执法试点,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要拓宽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开设投诉电话、网络平台等方式,及时受理涉水投诉,切实保护好河湖的水生态环境。
第三,要环环做好考核问责。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作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强大合力。要始终坚持上下联动,以上率下,带头示范,坚持“河长”亲自抓,层层加压加责,一级给一级作示范,一级带着一级干。县河长办要积极发挥中心枢纽作用,及时沟通了解各级“河长”工作动态信息,研究部署重点任务,运用基层经验推动面上工作。要打破区域、部门局限,加强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理清权责、分段控制、联合治水,切实抓好上游的源头控制和中下游的污染防治,真正实现全流域治理。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规划统筹、联审会商、跟踪问效,力促“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要建立健全河流管理与保护“河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加强督查督办,推动“河长制”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工作落地生根。要严肃执纪问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严重滞后的单位和“河长”个人,将按照程序严肃问责;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河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同志们,保护好**的青山绿水,我们责任重大;呵护好**的蓝天白云,我们使命光荣。全县上下务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加快振兴发展、建设幸福**、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 专项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2017年1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扎实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扎实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合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对于这次会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前阶段,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今天会上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刚才,3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讲出了攻坚克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张区长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具体部署,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各大块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节能减排有力推进,加大钢铁、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落后设备和产能的淘汰力度,全区进入“无化工时代”。环保设施建设加快,以城乡一体发展为统揽,基本实现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区域全覆盖。民生环保扎实开展,大力推进“绿色***”建设,高标准建成了五大城市公园和四条生态走廊,全区造林折实面积25.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3.8%,仅去年我们就投入2.2亿元用于整治市区河道。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建立健全了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和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环保监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区成功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谋求国家永续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十三五”规划,使之成为引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去年12月初,总书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聚力创新,内含了以创新为引领,让绿色发展成为鲜明优势;聚焦富民,不仅是增加收入,还要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市第七次党代会强调要把良好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道、惠民之要,加快建设富有盐城特色、彰显生态绿色的全面小康。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表明,生态环境的位置很重、份量很重,也充分说明,生态环境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全区上下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民生的高度,以更高的共识、更深的警醒、更强的自觉,切实担负起抓好生态保护、提升生态质量的重任,全力以赴打赢一场环境整治的攻坚战。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强富美高”新***的内在要求。“强富美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环境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生态不文明、环境不优美,“经济强”就会缺少基础支撑、难以为继,“百姓富”就会存在缺憾、降低含金量,“社会文明程度高”就会名不副实、难以令人信服。多年来,我们在取得经济迅猛发展新业绩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每一代人都责无旁贷。只有还自然一河清流,还百姓一方蓝天,才能无愧于大自然对我们的丰厚馈赠。我们一定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拖不得的紧张感,下定决心、咬定目标,群策群力、决战决胜,切实拉长补齐生态环境这块短板,全力建设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新***。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对***而言,产业、城市、生态必须三足鼎立、共同提升,其中生态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如果依然按照过去粗放式发展,成本将越来越高、路子会越走越窄。为了一个亿的GDP,把环境破坏得一塌糊涂,回过头来可能花10个亿都修复不了。这种寅吃卯粮、杀鸡取卵的做法得不偿失,要坚决摒弃。“生态环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杆秤上的秤砣,虽小但压千斤”。要让秤准确、平衡,就必须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齐头发展、协调融合。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吸引集聚更多的高端资源要素,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另一方面,要发挥环保对产业转型的倒逼作用、生态对城市提升的支撑作用,使产业结构加快调高调轻调优,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更秀美,早日走上生产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之路。要深刻认识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现在,全社会对良好生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污染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老百姓关注更多的不是GDP增长了多少、工业总产值有多大,他们更关心空气是不是清新、河水是不是干净、环境是不是整洁,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社会问题,甚至演变成政治问题。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江苏督察期间,市里每天都要交办超过10件的环保信访件给***,说明我们在环境问题上的薄弱环节较多。群众的诉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负责任的党委政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力度、整治力度,通过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让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优良美好的环境中。
二、切实抓好专项行动的关键和重点
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已经相继出台,这既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的具体动作,也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区结合实际,也相应制定了“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和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用3年时间,有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有效控制环境风险,争取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的拐点早日到来。只有专项行动实施到位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们才有把握初步呈现出***的“环境美”。落实好这次专项行动,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精准发力,抓好问题整改。这次中央环保督察向江苏反馈的问题中,涉及***的有14项整改任务,共包含3个重点问题和11项共性意见建议,这些整改任务涉及范围广、难度大、情况复杂,每一项都是头等大事,每一项都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推进时间节点,逐项对账销号。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盐城督察时交办我区的17件信访件中,目前还有文港路烤漆房废气扰民、第一沟河水黑臭、育才路活动板房搬迁等5件尚未整改到位,这些问题有的还没有制定整改方案,有的制定了整改方案未执行到位,有的整改完成又出现反复,相关责任单位要立刻行动,主要负责人亲自上手,坚决按照要求整改到位,不留尾巴。同时,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面上存在的其他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尽快补齐短板,切实堵塞漏洞。二要瞄准源头,转变发展方式。从全区产业结构来看,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化工、钢铁等重污染企业在***已经基本搬迁停产,但是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较高等问题依然很突出。如果不在结构调整上“伤筋动骨”,环境保护就难以实现“脱胎换骨”。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造纸、纺织、印染等传统行业实施更严的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对能耗偏大的企业,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推动清洁化改造,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要把排污达标作为一个刚性任务,排出时序进度,列出标准要求,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重点整治、限期达标,否则坚决予以关停,确保节能减排指标不折不扣完成。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对超出区域环境容量、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上马,从严把好新上项目环保关,确保新上项目体现绿色发展要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三要突出为民,着力做优环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以动真碰硬的劲头攻克最突出问题。治水方面,要以提高群众直观感受为标准,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抓通榆河、新洋港等重点河道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整治新老城区、集镇区、工业园区黑臭水体,坚持多管齐下,特别是加强城镇雨污分流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治气方面,要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整治工业废气、道路运输扬尘、工地堆场扬尘、秸秆焚烧、餐饮业油烟等痛点难点,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重污染天数持续减少,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77%以上,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治土方面,要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强化“退二进三”污染土地监管和治理修复。要紧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快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树立底线思维,深入排查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从源头减少风险源,切实防控环境风险。
四要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要落实保护优先机制,切实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决不能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要确立“向改革要动能、靠制度增活力”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大力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鲜明导向,切实完善排污许可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行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等工作,让企业在市场倒逼下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要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在全社会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鼓励市民在绿色出行、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方面身体力行,使全区企业和群众都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监督者。
五要铁腕监管,强化环境执法。环境执法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撒手锏”。这次“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达了硬性指标、明确了具体措施,如期实现这些任务,必须从严监督、铁腕监管。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执行新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坚持标准严、检查严、督查严、惩处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环保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设立“红黑榜”,对环保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提高其违法成本。要加大环境问题公开曝光力度,在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落实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等有效措施,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三、努力形成各尽其责、有效落实的良好局面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是一场硬仗,是对全区干部队伍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的一次新检验。各大块各部门必须以勇于担当的精气神、攻坚克难的拼搏劲、众志成城的向心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区里已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各专项治理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组,具体牵头部门要结合治理要求,尽快制定下发各专项实施方案,确保专项行动开好局、起好步。各大块各部门要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全力推进。这里要强调一点,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不能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的事,各大块各部门管发展的都必须管环保,管业务的都必须管治污,真正做到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确保实效。
二要强化督查考核。省、市已经借鉴中央环保督察工作方式,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对各地各部门专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察。我们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督查检查方案,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并把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区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形成倒逼压力。区委、区政府将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和考核情况向社会通报。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从省到市是动真格、硬碰硬的,区委、区政府也将以铁的纪律来保证工作的落实。完成不了,就必须追究责任,不能讲情面、留余地。对存在专项行动推进不力、未完成年度重点任务、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等情形的,要依照相关条例办法,一查到底、严肃追责、绝不姑息,努力起到问责一例、教育一批、唤醒一片的效果。
同志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加快补齐生态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4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环境保护大会,既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目标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新的举措,大力提升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蓝天碧水、绿色宜居的美丽***。刚才,孙市长对去年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当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讲得很好,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封市长宣读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一年来,先进们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有效推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值得肯定,值得学习。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思路举措都很好,值得面上学习借鉴。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节能减排有力推进,全市关停“三高两低”企业85家,主城区燃煤型锅炉全部淘汰,6家热电企业完成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节能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二是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全市3223个自然村和高铁、高速及主干道沿线完成综合整治,主城区混凝土搅拌企业开始有序搬迁。三是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市地下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基本建成,澄西水厂一期、澄西污水厂二期工程正式投运,主城区天然气主管网实现全覆盖,城区热网整合工程全面启动。四是环保工作机制不断夯实,组建成立了公用事业管理局,环卫、供水、燃气热力、污水处理、路灯照明等“五张网”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环保战线全体同志的智慧和汗水,凝聚着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环保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环保工作的干部群众和广大企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围绕做好下阶段工作,我再强调三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以高度的生态自觉、清醒的环境意识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当前,无论是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是***发展的实际,或是广大群众的期盼,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生态自觉、清醒的环境意识、主动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1、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上级要求的战略之举。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去年全国“两会”时,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嘱托“江苏要在率先、排头、先行的内涵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标准”。贯彻中央的指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自太湖水危机以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断传递压力,时时倒逼责任。现在,上级领导来视察参观,最喜欢看的除了欣欣向荣的企业,就是蓝天碧水的环境。我们要贯彻中央、省市委要求,牢固树立“抓好生态是本职、不抓生态是失职”的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硬指标”“硬任务”,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手腕和最严的纪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型提升发展的紧要任务。一个城市,宜居的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一个生态破败、环境脏乱的城市,对内不可能有凝聚力,对外不可能有影响力,什么吸引高端人才、引进优质项目都是一句空话。由于***是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模式起家,空间占用多、资源消耗大、环境负荷重。从土地开发强度看,我市约为38%,超过全省、苏南平均水平,远远超过国际通例的30%的警戒线。从用煤量看,我市一年的用量超过昆山、常熟两个县市的总和。从水环境看,我市9个省监测的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仅有22%。我市环境保护的形势严峻,如不采取有力措施,不仅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也难以为继,再创***辉煌更是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以义无反顾的决心、猛药去疴的举措来加快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修复生态环境,这样***的发展才有希望、才可持续。
3、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群众最为急切的民生期盼。目前,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群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来***工作以后,我发现人民来信中反映环境问题的不少,而且,我市的环境信访数量,无论是积案数还是新增数,一直是居高不下。我们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经济上去了,生活富足了,但蓝天、碧水、清新的空气等基本的生存条件都破坏了,那还叫什么“幸福生活”?去年我市的降雨80%左右是酸雨,全年灰霾天数达到132天,老百姓怎么能满意?当前,我市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老百姓评价教育实践活动好不好,不是看我们表了多少态、开了多少会,而是看多大程度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问题。环境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我们要一定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民生环保行动,下大力气抓好环境整治工作,以明显的整治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把握重点、狠抓关键,以有力有效的扎实举措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攻坚战,也是一个持久战,既要立足当前抓管控,又要着眼长远抓治本。当前,我们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夯实工作基础有机统一起来,从源头治理、基础支撑、生态修复、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整体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1、要加强源头治理。整治生态环境,源头治理是治本之策。一要突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大气雾霾是群众最关注的环保问题。结合***实际,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控制燃煤消耗。要加大热电企业整治力度,没有完成脱硫脱硝改造任务的9家热电企业,上半年要达到新的国家污染排放标准,年内要整合关停3家以上热电企业。二是抓好化工行业整治。今后,城区上风口包括高新区禁上新化工项目,石庄和利港化工园区不得新上投资低于10亿元的化工项目和不能形成产业链的化工仓储项目。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扬尘防控、混凝土企业搬迁、黄标车淘汰、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着力减少废气排放。二要突出水污染源头治理。着力抓好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三污同治”,进一步加大印染、电镀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快消灭黑臭河道,确保区域水质持续改善。三要突出低效用地源头治理。以省划定的生态红线为依据,强化规划导控,控制开发强度,确保生态红线不低于市域面积的20%。对闲置、低效用地进行集中清理,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整合零星用地,用来搞大项目、建标准厂房、发展工业地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要夯实基础支撑。一要健全环保基础设施。今年重点抓好“三网”提升:一是完善垃圾处理网,要高度重视解决我市垃圾产量大、处理能力低的突出矛盾,下决心启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统筹提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的处理能力,消除“垃圾围城”隐患;二是高质量、高标准整合建设污水管网,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三是加快推进城区热网整合工程,确保年底实现主城区集中供热。二要优化环保监测手段。加快推进“数字环保”进程,采取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建设一批污染源实时监控基站、网点和终端系统,健全水、气、声、危废、放射源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年内3个化工园区的环境监控平台要安装到位,为环境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三要完善环保监管网络。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无死角管控,进一步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发电厂、有偷排记录企业的监督力度,落实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措施,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管,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3、要加强生态修复。重点抓好“三个提升”:一要提升绿化水平。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以环城森林公园为龙头、新建骨干道路为纽带、石宕山体为节点,掀起新一轮绿化造林热潮,努力把每一个城市出入口都建成“生态窗口”,把每一条国省干道都建成“绿色廊道”,把每一个村庄都建成 “美丽花园”,使绿色成为美丽***的底色。二要提升美化水平。继续分阶段、有重点、高效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农村要以陈年垃圾、暴露垃圾、建筑垃圾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检查,持续优化村庄环境;城区要突出出入口、城中村、背街小巷、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加大保洁力度,加强环卫管理。三要提升净化水平。强化“河长制”管理,以市领导高位领导,各属地镇街分工协作,抓好30条主要河道的综合整治。持续开展重点断面达标治理,通过航道清淤、污染企业关停、工业集中区接管等措施,有效提升河道水质。
4、要加强制度管控。一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在推行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时,要充分论证,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必须终身追究。要积极化解环保信访积案,处置不力、隐瞒不报的要全市通报。二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在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探索上有不少成功经验,要发挥创新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等政策创新,大力强化“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持续激发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内生动力。三要强化法律制裁制度机制。现在一些企业顶风作案、肆无忌惮破坏环境,跟执法不严有直接关系。要进一步加强环保司法联动,对环保部门移交的案件,司法部门要依法及时、高效办理,让污染环境的企业付出代价、记住教训。
三、加强组织领导,以众志成城的合力构建起最广泛最强大的环境保护统一战线
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总书记曾讲到,“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只有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一起发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美丽***才能由愿景变为现实。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环境安全是地方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是领导工作不可突破的红线。各镇街道、开放园区“一把手”,要坚持“发展是政绩、环保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决做到守土有责,确保辖区内不发生环保问题。二要强化部门责任。积极探索实行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按职责监督管理,各镇街园区属地管理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源和法律优势,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综合环境。在此,我代表市领导表个态,绝不为环保问题向执法部门说一次人情、打一声招呼,坚决支持环保等部门依法履职。三是强化企业自觉。面对环保、低碳的时代潮流,企业只有主动适应,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否则只会是举步维艰、处处受制,甚至被市场淘汰。企业家要承担起环境责任,绝不能把治污包袱甩给政府、把环境问题推向社会,绝不要让污染行为给企业形象抹黑、给社会公众唾骂,要以关心生态、善待环境的实际行动赢得尊重、赢得发展。四是强化群众参与。环境是人人共享的社会资源,保护环境是人人应尽的社会责任。新闻单位要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环保、节能的文明风尚,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鼓励群众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用民意的力量扩大监督覆盖、增强监督效能。
保护环境,环保部门首当其冲,也是最后的防线。你们严格公正执法,环保违法行为就无处遁形;反之,如果你们做“老好人”,对环保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市人民就要用健康来为你们买单。环保部门要以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环保工作能力、质量和水平,对于突发环境问题,要体现专业担当,科学及时回应,有效缓解群众的环境焦虑,有效避免环境风险发酵为社会风险,做社会风险的安全阀;对于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突出环保问题,要跳出简单的事后回应思维,将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好综合管理职能;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铁面无私、敢于碰硬,公正执法、廉洁执法,争当让政府放心、让群众信赖的环保钢铁卫士。
同志们,建设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跃上新台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 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近两年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之多,从来没有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之高,从来没有过;宏观形势与政策的环境制度刚性要求之严,从来没有过;发展中面对的环境改善与生态建设任务之艰,从来没有过。这就是当前发展所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关系我们发展观与政绩观的重要问题。这次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是经过长时间准备和深层次斟酌的。大会选择在高淳区召开,有着特殊的考虑。一是高淳的生态环境水平是全市一个标杆。高淳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主要监测指标一直位居***第一、江苏前列。在这里,我要和大家通报一组数据。今天上午十点,高淳地区PM10的小时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城区60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前20小时的均值是37微克/立方米,还不到城区84微克/立方米的一半;城区PM2.5浓度指数为6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良好,而高淳PM2.5浓度指数为3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优。相比于市区的环境质量,高淳的环境质量更好。二是高淳的生态战略坚守是全市一个重要示范。尽管遭遇了经济危机的困难挑战,尽管面对着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高淳都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这个战略。三是高淳以生态为先的发展正在取得重要成果。上午,我们现场考察了高淳的一些典型地区、产业和项目,不仅看到了自然山水之美、城乡形态之美,而且体验到了绿色产业之美、人文和谐之美。高淳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成效和实践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反思和借鉴。
刚才,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能够从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中汲取养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互相学习、帮助和赶超。市里为推进这项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向未来的战略使命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和产物,是人类在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推动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9月7日,总书记在出访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表明了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三大重点”之一,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的“五个示范”之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提出了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作为江苏省会,***有责任有义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率先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从实施“绿色***”战略到提出“环保优先”方针,从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无论是在发展战略上,还是在建设成效上,我们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更趋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我们提出“生态为基”方针,强力推进控能压煤工作,坚决取消镇街GDP考核,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创成国家森林城市,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肯定。特别是今年八月份,我们顺利完成亚青会的环境质量保障任务,也使得我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这些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凝结着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总体上进入了环境问题敏感期,突出表现为“四个矛盾”:经济规模扩大与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产业结构偏重与自身资源有限的矛盾,生态基底良好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群众环境诉求提高与环境质量改善滞后的矛盾。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持续成长的空间,而且严重羁绊着“第二个率先”的进程,已经成为新一轮科学发展绕不开、躲不过的一道“坎”。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强攻环境薄弱指标,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才能圆满实现。对照全省最新修订后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总体上是达到序时进度的,但是在资源环境类指标上,进度始终落后,而且时有反复。2011年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方面***排名苏南五市最后。2012年,***万元GDP能耗0.7926吨标煤,与2015年省定0.5吨标煤的目标差距仍然很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这个短板,***“创成率先大业”的目标就难以如期实现。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城市。国土面积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倒数第三,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江苏平均水平的66%、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左右,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自给率几乎为零,但是单位GDP综合能耗却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在江苏排第2位,单位国土面积COD负荷高达江苏平均水平的2.4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5.5倍,二氧化硫负荷达到江苏平均水平的1.7倍、全国平均水平的9.2倍。如果我们保持既有的发展方式去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更高目标,不要说一个***,就是几个***也无法承受。特殊的禀赋和严峻的形势深刻启示我们,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增长的发展道路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了空间,不仅发展理念上已不合时宜,发展形势上已不允许,而且在发展实践中也已客观走不通。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又是我们必须突围的“华山天险一条路”。
只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顺应群众环境期盼,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才会持续提升。***人民对绿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绿色福利”的期盼更高。然而,近年来市民对生态环境却越来越不满意。今年1-8月份,***市环境污染举报中心接到的市民投诉达到1.6万多件次,约占全省投诉总量的1/3;近几年人大政协的建议提案,越来越多地向生态环保领域聚焦。特别是去年以来,***雾霾天气频发,引起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之声。最近,省里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虽然因迎接亚青会采取了系列措施排名第五,但仍与省会“第一窗口”应有的第一环境形象不相称。我们能否实现“第二个率先”,关键还要看一个群众评判指标。如果城市经济发展了,但绿水青山消失了;人民收入提高了,但安全感和幸福感下来了,这样的现代化成果必定不得民心。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再强调群众的意见就是最好的镜子,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能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幸福感就会大有滑坡。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新的理念思路
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为基”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争先领先的锐气,着力强化生态观念、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形成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力拓展持续成长空间,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到2015年,环境基础设施要“还清旧账”,燃煤消耗总量要实现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要扭转恶化趋势。到2020年,环境基础设施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世人赞叹的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维观念,不能拘泥于陈旧的思路举措,不能受困于落后的方法手段。纵观***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取得发展建设成就,核心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创新思维思路,改进方式方法,实现工作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紧迫的任务、长期的事业、全新的探索。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必须“科学谋划”,必须“手段有力”,必须“先行先试”,闯出一条新路子,开创发展新境界。
更新理念,就是要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先进的理念引领科学的发展,越在当下越是如此。生态文明源于人类对发展的深刻反思。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放在首位、作为根本,大力塑造和弘扬生态文化,切实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占据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我们多点“道法自然”的淳朴,少点“人定胜天”的霸气;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哲学,要求我们绝不能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对立起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我们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他人负责,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未来负责;生态文明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过上身体好、心态好、有担当的文明生活。只有普及和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绿色的财富观、健康文明的消费观,才能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才能真正引发全社会最自觉的行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科学谋划,就是要牢固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仗接着一仗打,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要以宽阔的视野加强顶层设计,决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局限于节能减排、局限于生态修复,而要从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层面进行全面考量、一体设计、协同用力,既关注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关注本地区的建设,又加强跨区域的协作,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格局。要用缜密的思维加强系统谋划,决不能简单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决不能再走“还了旧账、又欠新账”的老路,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不放过次要矛盾,既要有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撑,还要有软性服务的保障,既要用标准去约束、用执法去监管、用价格去调控,又要用政策去帮扶、用服务去引导、用制度去规范,切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体系。要以高效的组织加强统筹推进,既要有经济战线、文化领域的责任分工,又要有政治改革、社会重建的持续破题,既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倒逼机制,又要有严格的督查考核指导体系,既要有政府层面主动作为,又要放手发动企业和社会参与,汇聚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手段有力,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综合运用法治的、科技的、市场的建设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还比较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简单的财政拨款和项目审批,而运用科技、市场、法制等手段还远远不够。许多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难以突破且时有反复,一个核心影响因素就是手段乏力,突出表现为法规制度不够严肃、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科技支撑不够到位。我们要想让***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就必须真正用好法治、市场、科技“三大手段”。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根本体现,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市情实际的前提下,加快健全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地方法规体系,让环境法治成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手段,守住生态文明的“底线”。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引导和激励海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激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是破解难题的锐利武器,要发挥***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扣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只有“三种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先行先试,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体现率先、带头、示范的追求和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战略任务,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研究、探索和实践。习总书记要求江苏在“率先”、“带头”、“先行”内涵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标杆。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能做到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就根本无法抢占先机,何谈什么带好头、作示范,甚至为全省全国积累经验?因此,必须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魄力、奋勇争先的劲头。先行先试,就是要坚持把争取和落实国家级、省级各类试点政策作为一个关键抓手,让更多国家级、省级的载体、项目、资金及其他试点政策为我所用。争取先行先试,既是我们自加压力,同时也是要在国家的指导下,提高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敢闯敢试,就是要广泛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尝试,率先创新突破。特别要尊重各行政区、开发区的首创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基层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这次会议制定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规划》和相关举措,与“十二五”以来作出的相关部署是一脉相承并纵深拓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涉及面广,任务繁多,周期很长。这里,我就不再一一细谈,着重强调四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要求。一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适应。按照生态平衡理念构建空间布局,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一定面积的生态保护区。目前,北京、深圳、武汉等先进城市都已经开始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武汉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中,城市生态空间用地(含水域)不小于总面积的70%。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也是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尤其要科学划定和严格守住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红线区域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2%。生态红线是“警戒线”、“高压线”,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红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生活在***的每一个人的“生命线”,一旦划定就要强力管控,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踩、不能碰,决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出台了“两深化九整治”整改行动计划,并提出了36项具体整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就是由人大常委会做出生态红线控制的《决定》,通过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保证生态红线不以领导人的意志而转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城市空间和国土开发上来。一方面要将“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要求,切实体现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上,坚决遏制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趋势。重点加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促进产居平衡,减少“钟摆式”工作生活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把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土地出让、规划审批、项目建设和产出的全过程,提高土地开发的效率和效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不到***的十分之一,但其单位土地的GDP产出是***的20倍,所以***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整个市域范围内,要按照优化提升、重点开发、生态保护三类功能区要求,进一步落实城中、东南、西南、江北和南部五大片区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分片推进,引导和激励各主城区聚焦主体功能、突出发展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有序地实施空间开发。
二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是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水平。从近年来***各产业的能耗来看,石化、钢铁、电力、水泥四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但其耗水量、耗煤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均在90%以上。尽管通过技术、装备、管理的提升能够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但如果产业结构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能耗和排放指标不可能出现根本性改善。所以,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这两类产业的比重得到较快提升。从中央战略导向和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技术,蕴藏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的市场需求不可估量。要突出培育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和智能电网等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形成绿色产业增长点。在着力发展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同时,要继续不遗余力地滚动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不断提升整治标准,每年都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不断减小。
加快推进开发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行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
三要强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加快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当前,空气、水等生态产品,以及市容环境的质量,是群众诉求最为集中的问题。必须以铁的手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一手抓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一手抓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通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看到希望、看到前景。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控制燃煤总量,确保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240万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措施,坚决刹住施工扬尘污染,大力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进电力行业和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加快高污染企业搬迁步伐。对水污染治理问题,要重点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体制。水污染治理的根本就是要确保污水经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而不是直接排入水体,雨污分流工程不能只是简单的将雨水和污水分流开,所有新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必须同步建设到位,现有区域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也要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建和完善,使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使95%的主城生活污水和70%以上的镇街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让黑臭河道恢复清流。加快推广应用资源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使各种城市废弃物得以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真正变身为“城市矿产”。要把“绿色***”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林地、水源、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矿山宕口等区域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城乡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养护和管理品质,切实把一个秩序井然、天生丽质的***展现在世人面前。总之,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这个问题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的决心都不能动摇,必须以实际成效,兑现向人民群众做出的庄严承诺。
四要促进消费模式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光靠改变生产方式远远不够。从***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工业污水COD年排放量约为2.2万吨,而生活污水COD年排放量超过了6.6万吨;工业用电量仅占全市用电量的40%左右,包括服务业和生活在内的用电量则占到了60%左右。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消费模式更具根本性意义,也更有潜力空间。特别是***已经进入了消费升级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必将加剧资源环境矛盾。
要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工具,鼓励引导居民公交出行、绿色出行。当前***的城乡建设任务量很大,要着眼长远,更大力度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低碳环保施工,优化建筑标准和施工设计,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要鼓励居民简约适度消费,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使广大市民实现绿色低碳消费。市委市政府已经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精神,制订实施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相关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有力的组织推进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高度的思想境界,也需要科学的决策水平,更需要有效的组织实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组织实施工作。
要强化制度建设,凸显生态管理的强控性。生态文明的实现,既要约束破坏生态的负面行为,又要激励尊重自然的积极行动,而制度和政策恰恰具有这样的激励约束功能。要严格落实“五个最严”制度,抓紧制定和修订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办法,提高现有制度的实施成效。要严格落实科学决策的制度规定,对涉及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环境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重大决策失误,实行严格问责。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加快推进环境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探索污染物排放有权使用和交易制度,有效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的利益导向,驱动微观主体的行为变革。
要优化组织领导,体现生态建设的系统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决不能板块式组织,决不能碎片化推进,必须构建系统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市级层面要加快组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指挥部,与现有绿色都市建设总指挥部合署办公,在原有六个工作指挥部基础上,增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切实做到政策整合、工作衔接、力量集成。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位分管领导的事,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协同推动目标任务落实。市各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在落实规划、争取政策和实施工程方面一致行动,提高实际成效。各行政区、开发园区“一把手”要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过问、高位协调,构建起务实有力的工作机制。要完善考核监督,强化生态指标的导向性。环境污染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根本改观,既有环境基础监测能力不足的因素,又有考核导向不够清晰和监督处理不够有力的因素。要运用信息化、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加强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在内的全社会能耗统计制度、碳排放统计制度以及PM2.5监控制度,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精准度。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决定着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要研究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和特点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在干部评价考核中进一步增加生态权重,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硬指标。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要给予问责。同时,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让群众检验我们的工作。要营造社会氛围,激发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优良的环境是全社会共同享受的公共产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产品的时候,也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形成一致的行动。西方有个“吉登斯悖论”,讲的是人人都说环保重要,可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不愿意行动。这个悖论的存在告诉我们,要形成一致的行动,社会成员要有内在动力。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真正做到从人人了解到人人自觉。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想出一些管用有效的办法,鼓励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关注生态,主动投身环保,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被动参与者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被动监督者变成自我监督者。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每位市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短期内不容易出政绩的工作,甚至是一项短期内可能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是一块试金石,它既考验我们的领导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政绩观。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已经不是拼资源、拼速度的时代,而是到了求质量、求效益的阶段。市委看一个区工作怎么样,不会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要看发展质量和效益,看民心民意,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所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打破思想误区和思维惯性,不为GDP增长率所累,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就是要坚守生态文明理念,总量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速度宁可慢一点,也要实一点,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就是要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怕困难,舍得投入,把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我们特别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领导干部想要干事、想出政绩,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反对为了追求短期效应搞花架子,反对为了让领导认可而搞形象工程。还是那句话,领导干部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觉悟和境界,用“十年挖一口井”的心态建设生态文明,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件事做实做好。只有这样,***的生态文明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建设的前景才会充满光明。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打造美丽家园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孙春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今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要求我们“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打造美丽天津”的重要要求为天津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召开了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和《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强调用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关系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大事紧紧抓在手上,为天津人民在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作出不懈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像恩格斯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环境危机、生态恶化正使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论断,蕴涵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体现着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刻思考,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明自觉和生态自觉。
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过去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较多,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新老环境问题日益叠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社会的和谐、精神的文明,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让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梦想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论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工作着力点和制度保障等,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全社会树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推进生态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就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方式。这是先导,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习近平同志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这是治本之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统筹谋划,搞好国土空间开发顶层设计,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就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绝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是行为的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依靠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知之非艰,行之唯难”。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习近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要终身追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说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体制机制问题。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是否把生态理念和行为准则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产业发展中,是否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是否全面考虑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产品生产中,是否严格执行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自觉注意环境卫生、善待生命;等等。实际上,生态环境也是实现什么样发展的一面镜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打造美丽天津的行动纲领
我们在美丽天津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指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以调整产业结构、防治污染、保护生态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三抓三促四项保障措施”的工作思路,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产业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升级。把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有利时机早调早转,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质量好一点,宁可速度低一点也要结构调整得快一点,坚决摒弃黑色生产总值、有毒生产总值,坚决不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宁缺毋滥,以质取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筑高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都市型农业;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水处理产业、电动汽车产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环保产业,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打造天津经济的升级版。
以生态功能区划为红线,抓规划建设管理,促城市品质提升。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门槛作用,把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资源利用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形成科学优化的发展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牢牢守住生态红线,加快形成优化发展、重点开发、生态涵养发展、禁止开发四大类功能区域,实施有差别的开发举措,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外围新城、示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城市布局,统筹城乡规划,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精致化水平,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保建,完善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全时段、全空间管理网络,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解决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抓污染综合治理,促生态环境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挥中新天津生态城示范引领作用,以解决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滚动实施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增加资金投入,修复生态环境。继续实施清水工程、净化工程、绿化工程、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搞好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积极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PM2.5治理合作,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施大绿工程,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保证城市拥有足够的“肺活量”。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开展市容综合整治工作,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加强海洋、湿地、森林及沿海滩涂、入海河口等保护修复,搞好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法制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美丽天津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改革,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制定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逐步提高生态环保财政投入比例,推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修订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配套制度。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执行项目审批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以科技为支撑,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世界科技变革的新趋势,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美丽天津建设的瓶颈问题,加强对环境技术、稀有资源替代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清洁生产、低碳节能、污染防治、废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
以思想文化为引领,用“心灵美”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美丽天津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塑造人的心灵之美助推美丽天津建设。坚持以德育人、以教启智、以文化人,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天津精神,深入推进提升市民素质行动计划,提高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引导群众增强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倡导合理适度消费、绿色低碳消费,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营造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以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用“行为美”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社会保障。深入开展“共建美丽天津、共享美好生活”活动,开展美丽区县、美丽街镇、美丽社区、美丽乡村、美丽校园、美丽工厂、美丽军营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美丽天津建设的重要目标,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多办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不断提升天津的“美丽指数”。
在全县城建城管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月11日)同志们:
经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城建城管暨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16年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2017年度城建城管和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大家分管领导;11乡镇长、开发区常务副主任,以及城建城管和环保工作的分管同志、城建办主任;县直正科级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县交运局、住建局、城投公司、国土局、房管局、城管执法局班子成员、二级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股室负责人,参会人员共计350人。
这次会议共有三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副县长郑伦福同志安排部署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副县长阮利红同志安排部署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县总工会主席程云富同志安排部署城市管理与执法工作。………………
刚才,伦福、利红、云富3位同志分别就分管的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城市管理与执法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具体、很到位,我非常赞同,请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认真抓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两点。
一、肯定成绩,再接再厉,扎实推进城建城管工作
(一)全面总结成绩,增强发展自信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规划、住建、国土、城管、交通、城投等部门的苦干实干、强力推动下,我们城乡建设及交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镇化率提高到达47.9%,比“十一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城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27平方公里,新修道路11条,新建桥梁2座,改造道路9条,城市建设总投资超过30亿元;美丽乡村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发展;村村基本实现通水泥路、通客车。
五年来,在“五城同创”的实践中培养了干部、提升了能力、锤炼了作风。首先是历练了成事胆魄。几年前,城西新城、工业新城还是阡陌纵横的荒滩荒地,现在成了一座功能齐全、要素聚集、初具规模的新城。在建设的速度上,我们从几年才修成一条路,到一年多条道路同时开工。每一个项目的开工,面对迁坟、征地、拆迁一道道难题,没有退缩,没有等待,有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在迸发。其次是提振了干事精神。五年来,各单位各部门的干部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精神,牺牲了节假日,工作不分分内分外,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有的是一种敢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在支撑。最后是提高了管理水平。五年来,各地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在工程建设的“市场大学”学会了建设管理,有的是有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在奉献。
(二)强化理念引领,实现建设管理转型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城市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完成城市的转型发展。结合中央、省市有关精神,我县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四个”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总书记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城镇建设管理工作要自觉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价值追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握两点:第一坚持城市建设管理为了群众。要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群众吃喝拉撒、健身娱乐等基本需求作为建设的优先方向。这一点上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城区供水建设和改造、公厕建设、停车位设置、一河两岸休闲带和广场建设。但是还不够,很多方面还是短板,群众还不满意。如供水问题,汛期就要到来,今年能不能保障安全供水?背街小巷改造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覆盖,如厕难、停车难的问题也还存在,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第二坚持城市建设管理依靠群众。城区和城镇在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市民有序参与,尊重群众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尤其是城区主要节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规划方案要深入调研、广泛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只有我们把群众当城市的主人,群众才会爱护我们的城市、支持我们的事业、参与到城市建设管理中来。
二是全域统筹的理念。以前城区、镇区、农村是县、乡镇、村三级建设主体,分级负责,极大地调动了建设积极性,但是也产生了资源配置效率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正在不断形成,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公交逐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供气一体化也在稳步推进,还有城镇污水处理、城乡供水一体化也正在精心谋划之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按照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思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衔接,最终实现设施互通、资源互享、产业互融。
三是绿色发展的理念。英山城市定位是“特色小山城”。特色是什么?就是绿色,就是生态。城市转型的目标就是向绿色发展转型、向生态低碳转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设都要尊重城市的自然肌理,保持城市的自然生态。要控制开发建设强度,划定水体、山体和生态保护红线。要高标准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把城区建成英山的第一景区。通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雷霆”行动对城区进行生态修复。同时要传播绿色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推广绿色建筑,把好山好水还给群众,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
四是文化传承的理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也是城市的名片。一方面要延续历史文脉,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修补,把祖先留给的文化遗存保护好、传承好。我们已经有了大河冲村、南河段氏府等一批文化烙印项目,还要积极申报更多的古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失了。另一方面以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人文情怀指导城乡规划和建设。通过建筑设计、景观建设,彰显地域特色,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文化印记,让今天的建筑成为明天的文化。美丽乡村在规划布局上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不能搞成千村一面,要回归乡村本来样子;在建设推进上不能就是拆旧房、建新房,毁山路、修马路;在文化传承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民风、民俗、民居成为鲜活的乡愁,让子孙后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品得出文化。
(三)突出问题导向,提高管理质效
一是建设与管理的问题。通常说“三分建七分管”,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一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信息化和网格化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设施的管理水平。二要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这几年在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公厕、停车位等方面投入不少,要加强对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不能让垃圾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成为“晒太阳”工程。三要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强对供水、供气、公交的公共服务提供商的监督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二是管理与服务的问题。住建、国土、交通各部门项目多、资金多、审批事项多。当前我县总体上还处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期,项目多、工期紧,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增大,要在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等环节坚持“底线思维”,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确保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必须深刻吸取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深刻教训,坚决杜绝牺牲质量保工期、不顾安全赶进度的做法。另一方面,要创新思路方法,加快落实并联审批、容缺受理、预约办理、限时办结等优化服务措施,破解手续繁多、程序繁琐、审批复杂等难题,使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运行。
三是区块与区域的问题。城西新城和工业新城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城市功能基本具备,但目前还处在有“有城无市”的状况。同时老城区拥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基于此,要改造老城,开发新城,加快新老城区的功能融合。一方面要加快招商引资和增资立项,尽快促成新城区项目落地,另一方面要停止老城区建设项目的审批。两方面共同发力,促进资源、要素向新城区流动。
四是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问题。当前在城市领域官退民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PPP项目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新一轮的城市资源竞争再也不是国家投资的竞争,而是PPP项目的竞争。一要培养一批精通PPP项目管理、运作的干部;二要建设一个科学完善的PPP项目库,力争一批项目进入省级、国家级项目库;三要落户一批PPP项目,尤其是在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争取有突破。
二、再上认识,突出重点,全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
去年六月,我县启动了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后,各乡镇、各职能部门都有很高的热情,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天这个会议,这既是一次部署具体创建工作任务的大会,更是一次再动员的大会。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对于英山来说,意义特别重大,使命特别光荣,时机特别适合。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和环境不能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丰厚的,但工业化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因此,强力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出天蓝、地绿、水净的良好生态环境,让英山真正成为大武汉的后花园。
三是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没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也不可能搞好。五大建设搞不好,人类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享受,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要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要结合生态功能区划,突出城镇生态优化区、农业生态建设区、基本生态控制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特点,把握整个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的时间节点,务求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一是要突出“一主两副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一主”是指温泉镇为县域城镇发展的核心区;“两副”是指中部地区的副中心杨柳湾镇和北部地区的副中心石头咀镇;“多点”是指S201发展轴上的孔家坊乡和金家铺镇,温草公路发展轴上的雷家店镇和草盘地镇,武英高速发展轴与S201发展轴交点上的红山镇,以及南河镇、方家咀乡、陶家河乡。
二是要打造“四带八基地”农业空间结构。以农业生态建设区为基础,结合我县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优势产业,充分考虑不同片区的发展特点和资源条件,构建以“四带八基地”为主体的农业空间结构。“四带”指的是:红山--杨柳湾及付坊--彭畈茶叶产业带、温泉镇--方家咀乡--南河镇水产品产业带、草盘地镇--石头咀镇--陶家河乡中药材产业带、温泉镇--方家咀乡环城林业产业带。“八基地”指的是:雷家店镇--杨柳湾镇茶叶基地、孔家坊乡--石头咀镇--金家铺镇--杨柳湾镇粮油基地、金家铺镇--孔家坊乡--雷家店镇--杨柳湾镇蚕桑基地、温泉镇--红山镇蔬菜基地、杨柳湾镇--陶家河乡中药材基地、方家咀乡--南河镇水产品基地、东冲河--百丈河--彭家畈优质板栗基地和杨柳湾镇--孔家坊乡林业基地。
三是要布局“三屏三廊”生态空间结构。要以基本生态控制区为基础,以禁止开发区为支点,形成全县“三屏三廊”的生态空间结构。“三屏”指的是:吴家山生态屏障、桃花冲生态屏障、五峰山生态屏障;“三廊”指的是:东河生态走廊、西河生态走廊和南河生态走廊。在打造“三廊”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库区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保障饮用水质的安全,防治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
四是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创建,都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哪一两个部门。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县大局的高度来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齐心协力,形成工作合力;要把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坚决抓好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勘界、土壤污染防治、雷霆行动“升级版”整治以及“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工作,不断提高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要切实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要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前一段创建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标准,我们在部分硬性、软性指标上还有不小差距,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制定举措,全力补短补齐,确保“硬件上少丢分、软件上不失分”。在硬件建设上,要加快“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等功能性项目的建设进程,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的达标工程和重点拓展工程。目前,我县有省级生态乡镇(包括两个林场)共有9个,还没有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南河、方咀、孔坊、草盘等四个尚未完成创建工作的乡镇,要在今年内完成创建任务。在软件建设上,各乡镇、县直部门要高度重视台帐资料的收集及建档工作,要成立专班,明确分管领导,并指派专人负责,要注意总结创建的经验和亮点,务求既能体现实绩,又能彰显特色,争取多加分。要在4月底前,配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创建指标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级的检查验收。
二要坚持动员和引导相结合。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创建为民、成果惠民,要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广泛参与,努力赢得群众满意,获得群众支持。县新闻宣传部门要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测评标准和文明礼仪等知识。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号召全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行动,着力营造支持、关心、参与创建的社会氛围。要引导群众增强文明素质,扎实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市民、村民文明建设。
三要坚持督查和考核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涉及部门多、组织协调任务重,要建立起有强有力的督查问责机制。县委、政府督查室要强化跟踪督查,开展明察暗访,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市民群众参与督查督办,定期形成情况通报。县创建办公室要收集各乡镇、各单位进展完成情况,按照创建的考核标准,逐项严格考核。对未能完成任务,工作不力,进展缓慢,要严肃追究责任。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对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状的要求,逐项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顺利完成。
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好生态是最宝贵遗产 阮成发
永续发展的城市,必须注意经济系统小于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小于生态系统,而不是倒过来。今后决定子孙命运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后人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的空间
一个城市的兴衰周期,受产业科技变革的影响,可能是30年、50年;受文化的影响,可能是50年、100年;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更为长远、更为致命,一旦因之衰败,几乎不可逆转。楼兰古城曾是水草茂盛的地方,由于生态的急剧恶化,如今已是荒漠一片。可以说,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而且难以逆转。
反思武汉的现状,生态问题已相当突出。展望2049年,武汉的人口数量将大大增加,经济总量将成倍增长,可以预测,我们对自然的介入、对生态的介入、对江河湖泊的介入,会越来越深,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只顾当前不顾长远,竭泽而渔,不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我们就是对大自然恩赐的粗暴践踏,对子孙后代的极端不负责,就是城市的罪人。
借鉴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武汉生态底线。永续发展的城市,就必须注意经济系统小于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小于生态系统,而不是倒过来。“山、水、林、田、湖,是生命有机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今后决定我们武汉子孙命运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后人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的空间。
市域8494平方公里范围内,我们规划了约7000平方公里的生态养育区。这些区域,遍布湿地、农田、林地等生态资源,我们要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决杜绝商业开发的蚕食,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加大国土整理的力度,真正发挥好生态屏障作用,持续增加城市的生态总量。
城市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内,我们确定了1566平方公里生态底线区。这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这条防线决定城市的安全与命脉,我们要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死守这条生态红线:一寸水面也不减少,一寸山体也不蚕食,一滴污水也不排放,一棵树木也不砍伐!
要保护好湖泊,湖泊是大地的眼睛,是大自然赐予城市的莫大恩惠,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166个湖泊。从现在起,绝不能填湖,绝不能环湖铁桶式开发,把湖岸线建成有钱人的私家花园。要显山透绿,山是城市的脊梁。要严格保护山体,不能开挖、侵占山体,不能伐树。除城市功能需要外,不能在山上盖房子,不能围着山盖房子,山上已有建筑要逐步拆掉。要保护好长江和汉江。长江和汉江是武汉的骄傲。无论何时,绝不能填江,不能向长江和汉江直排,以确保江水不受污染。湿地是“地球之肾”。武汉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不能以生态旅游的名义占用,要切实维护湿地的原生态。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 江西的“袁州样板”
——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强书记在宜春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个简单发言。
一、在认识上要避免落入“四个误区”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了相当高的高度,总书记在多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集体学习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态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 绿水青山、民生福祉”等新论断,总书记也对江西提出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的重要要求。省里多次召开高规格的生态文明工作推进会议,每次强书记都亲自部署。这次,强书记在宜春调研期间,提出的“一个总要求、四个持之以恒”重要指示中,有一项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我个人认为,我区抓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认识要到位,尤其应注意避免落入“四个误区”:(领导未念)
1.要避免落入传统主义的误区。这次调研,强卫书记对锦江“河长制”提出了很高评价,称赞在很多做法上有创新,当场就指示省水务厅要总结经验,在全省进行学习。所以,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创新观念,不能沿着传统思维。比如,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低碳发展试验区就是一条创新的好思路,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推进,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可以创出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2.要避免落入狭隘主义的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少数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区各部门都重视起来,抓好推进。经过长时间调研、修改,去年7月底,区委、区政府出台了《袁州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具体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十大示范工程,一共涉及80项具体工作,每项工作还有若干具体要求,责任主体几乎攘括了所有政府部门还有一些乡镇、街道。这就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这样我区示范区建设才会取得好成效。
3.要避免落入片面主义的误区。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三层认识:一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这次调研讲话中,强书记再次指出,省委、省政府突出强调绿色崛起,目的就是要通过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倒逼产业转型,促进发展升级。这一届来,我区狠抓四大产业升级,就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抓住了主要矛盾,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4.要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抓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低碳发展试验区,不是口号,要要务实行动,要对照任务目标,抓好责任落实,要结合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二、在方向上要牢牢抓住“四个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千头万絮,总的要求是对照既定方案,抓好工作落实。但在方向上,我认为有“四个关键”必须抓牢:(未念)
1.要抓好示范区创建这一关键。创建省级示范区,是当前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今年全省一共15个名额,宜春就是我们和上高比拼,大概月底就开始申报,十月份出结果,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这段时间,最紧要的就是在创建的45个评价指标上下功夫,这次指标的分值占70%,拿下了指标,做好后续工作,就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当前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区直相关部门要就涉及到的指标,加强与省直对口部门沟通,争取好分数,这一块工作目前看还比较薄弱;二是要抓紧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把“三区”各项指标的佐证材料都准备充分,因为这次我们是以“大袁州”的身份参加。
2.要抓好规划对接这一关键。根据省委、省政府绿色崛起的方针,市里提出“十三五”时期建设丰樟高循环区、袁上万绿色区、昌铜生态区“三区”,这一思路获得了强书记的认可,并要求全市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3月初,市人大代表市委、市政府来我区调研绿色区建设时,我建议要抓紧把总体规划,尤其是产业对接的规划做起来。市里也一直高度重视,上礼拜,市发改委带领近20位专家组成的团队到三区和各县进行了调研。如果规划对接充分,也对我们未来的争项争资工作找到另一个突破点。在袁上万这个阵营里,我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有优势,所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主动对接,保证我区规划与市里规划相互一致。
3.要抓好低碳发展试验区建设这一关键。低碳发展试验区是涵盖全区四大产业,覆盖了全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写入了国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是全省重点推进的30个建设平台之一。我们一定要抓住上级重视、政策倾斜的机遇,一定要把低碳发展试验区抓出成效,创出特色和亮点,使之成为全省、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
4.要抓好生态治理这一关键。一是要坚守基本农田、区域生态保护、水资源三条不能逾越的红线。二是要强力推进矿山治理和污染修复,一些项目策划、可行性报告、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都要尽可能地更早启动。三是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严格的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三、在举措上要突出抓实“三个一批”
1.要大力推进一批绿色产业。以“生态+”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抓好省级工业园区申报工作,在成功获批的基础上,着手准备省级清洁化试点园区建设,在园区甄选20%以上的规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为将来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省级工业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以油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富硒产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绿色有机产业为主体,推进“绿色、有机”品牌发展战略,打造袁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三是做好服务业融合文章,挖掘袁州禅宗文化,红色文化、戏剧文化、茶文化等资源,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推进好袁州养老养生产业、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型服务业发展,2.要精准打造一批展示平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要有转变,要让群众看得见、体会到、得实惠。一是创建一批生态牌子,可以配合市里开展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村。在抓好农村清洁工程的基础上,更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二是在生态治理上,可以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在新坊、慈化、西村、金瑞等资源相对富集、矿山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打造一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三是在环境保护上,我们除了可以打造一批城乡风景林,还可以在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处理上取得突破。四是在生活观念上,在袁州新城区开展节能减排试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3.要巩固建立一批绿色制度。在巩固“三条红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河流湖泊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追责、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等制度。在市里启动绿色信贷推广工作基础上,探索设立绿色债券和绿色发展引导资金。为袁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在生态文明建设讲座上的欢迎辞(2017年6月30日)
王厅长,于主任、张主任、李所长,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绿满万枝的盛夏时节,绿意盎然的美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充满绿意的生态文明建设讲座。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省环保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授课的三位老师对本次讲座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茶香花香美食香,还拥有众多原生态的古镇古村古戏台,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宁波市最高。可以说是生态绿地、养生福地,走进****就走进绿色、拥抱生态、享受健康。****始终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早在1997年,就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之后相继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县、建设滨海生态县、建设“两美”****等目标,本届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的战略定位。20年来,生态创建投入资金高达300亿元,先后创成全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等生态经济,民宿、农家乐等美丽经济,绿色智造、生物医药等环境亲和产业,努力实现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在生态和经济的互促共进下,去年全市目标管理考核****跃升至第2名,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已成为宁波南翼中心城市和辐射台州、温州的桥头堡。
当前,****正在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创建工作。今天讲座机会难得、机遇难求,邀请到的都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家,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恳请老师们以问题导向、实用导向,多指点指导、多拍砖批评、多传经送宝。我们一定把自己当作学生,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加强消化,将老师传授的智慧经验、方式方法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希望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美丽崛起战略路径,紧紧围绕“三美”****建设,驰而不息开展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打下扎实基础。
最后,预祝讲座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走节约集约之路 建生态文明之城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全国16个工业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之一。淄博还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4.8%。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7.2亿元,实现境内财政总收入51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2.8万元和1.2万元。
增强忧患意识 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淄博作为我国近代以来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上百年的持续开发,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4亩,远低于1.07亩的全省平均水平,是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市。对淄博而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成败。
近年来,淄博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按照“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节流与开源并举,着力推进内涵挖潜改造,初步构建起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淄博市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破解难题,督查调度工作开展。
注重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引领作用,将建设用地地均GDP和GDP增长率、新增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供应率、土地有偿使用率、土地招拍挂率、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七项指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纳入对区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对耕地保护不到位、存在严重土地违法行为的区县、镇(办)实行“一票否决”,有效地提高了各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管矿思路 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淄博矿业有着长达百年的辉煌历史,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形势下,我们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调整战略布局、优化资源管理,加快推动矿业经济向绿色循环和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稳定资源供给,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淄博地区除石灰石外,其他主要矿产资源几近枯竭,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在做好内部挖潜文章的同时,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到新疆、内蒙古、贵州以及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和国家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有效拓宽了资源供给渠道。2009年,淄博宏达矿业有限公司成功并购秘鲁邦沟铁矿,该矿已探明储量9.53亿吨,远景储量30多亿吨,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境外资源开发项目。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矿业发展的前置条件,不断化解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积极开展矿区采空区充填治理工作,投入资金1.5亿元,彻底解决了全市铁矿采空区安全隐患。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口矿、山东金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王旺庄铁矿,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同时,计划在2013年—2015年,集中开展“矿山复绿”行动,目前已确定“矿山复绿”项目33个,治理面积851.734公顷。
节约资源、集约用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淄博市将以成功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为新的起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探索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新路子,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为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加快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辽东学院
外语学院
专业:
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建设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整个地球村都积极关注的话题。想要搞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据我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篇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代会报告。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1、尊重应保护(在价值观上)
2、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在地位上)
3、建设持续(宏伟目标上)
4、节约保护(基本政策上)
5、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在根本方针上)
生态文明又强调人的自律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人类真正做到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人类应该认真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在于人类的活动与发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归根到底须检讨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节制人类自身的欲望。要认识到,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和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生态的稳定与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人民享受幸福的基本条件。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追求生态文明,才能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没有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坚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强调尊重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多样性存在,强调人与自然公平,物种间的公平,承认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丰富性的外在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承认并尊重、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以一种宽阔的胸怀和眼光关怀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切忌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自然界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自然界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循环系统。开放性意味着此事物与众多彼事物的联系性,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开放性、循环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客观的存在方式,这就要求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努力认识和把握能量的进出、交换和循环规律。人在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时,一定要考虑其承受力,保证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顺利进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需要逐步形成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够在一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求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四、结语
生态文明人人有责,文明生态人人共享。要广泛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形成文明、节俭、科学、和谐的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夏吉宣 孔杰 王路 李春光.邛海: 生态文明是可以建设的 2013-12-03
[2]万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N].人民日报,2009-04-06(01)
[3]周圣贤.《求是》发表署名文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2012-10-1
第三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土木1102班
学号:
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列入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基于对生态持续优化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002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力度,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从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出发,尊重并维护后代人所拥有的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中,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发展成果的分配等方面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美丽中国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紧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这个主题,从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出发,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部署,这是省委对省情认识质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发展更高层次上的谋划,符合党和国家对青海的殷切期望,体现了省委对发展大势和全省人民期盼的准确把握,凸显了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
青海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和巨大生态环境价值。青海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接近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之源”。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其基础性生态效益直接维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所以,青海被认为是对全国、全球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及调节区、全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因此,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青海生态不仅关系到青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甚至世界的生态平衡,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青海就本着保护和建设好美好家园的目标,实施了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植树造林、中小型水利、工业“三废”监测和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草原围栏建设等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立了孟达、青海湖、隆宝滩、可可西里、三江源、可鲁克湖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的自然保护区。进入新世纪,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过全省上下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三江源草地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强,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升,荒漠化面积正在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三江源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青海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区系和植被类型,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环青海湖地区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基因库。祁连山冰川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的水源基础,更是遏制中国沙尘暴策源地的关键所在。所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就是要形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青海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我国重要水资源涵养区和产水区,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地区。全省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每年向下游地区输水量占水资源量的97.7%。保护好青海的水资源,稳定江河的基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对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对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流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把青海建成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必将对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要着力把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2011年底,国务院批准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是国家是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必须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功能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完善有利于促进试验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统筹实施民生改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财税、投资、金融、产业、人口、对口支援、人才等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三江源生态保护条例,推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新台阶。
四是要着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技术、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推进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湟水流域、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守住耕地红线,为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这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对于减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从自身做起。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低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变暖的‚祸首‛,却也是受害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碳的排放量。然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点的排放。如果减少碳的排放量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低碳一族,必须学会计算碳排放量。
消耗100度电=78.5公斤碳排放量=1棵树 消耗100公升汽油=270公斤碳排放量=3棵树......这是由一套精准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它反映‚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补偿‛的环保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它
标示者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种树就是碳补偿,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也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耗电量、耗水量、汽油消耗量以及肉类食用量等来计算出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
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去世不低于50棵。可见我们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程度,碳补偿对于维持生态环境只是杯水车薪。那如何从身边做起,来减少我们碳排放呢。
我们正需要低碳生活这种以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耗用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主的新绿色生活型态。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身边很多地方注意保护环境。
第四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中的先锋作用。
三、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一支较为过硬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有许多方针、政策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基本职责。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有些政策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达到可以具体执行的程度或者是能够依法可靠执行,政策制定得再完美,如果在实际中无法执行,它就不是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我们多做实际工作。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国家环保总局甚至动用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绿色信贷等政策,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也采取了挂牌督办、专项行动、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但环境污染仍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制度,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说到底是要真管用,如果只停留在文件法规中,是起不到真正作用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相互融合,社会责任要具体落实到政府部门,强调政府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责任。个人责任则要使每个社会公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等。
环保工作者要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有些制度制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就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环保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顶住压力,为民办事。通过环保队伍整体的严格执法,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环保干部队伍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环保干部尤其是一线执法队伍的权力,使他们在执法中不受任何干扰,确保执法到位;其次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各方面待遇要有切实的保障;第三要建立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环境违法行为或生态破坏行为是由群众举报才发现的,建设生态文明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有些问题不会得到及时处理,至少目前或相当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会依然存在。为了使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也是对政府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监督。
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分内的责任。
第五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如何过“低碳生活”?国家怎么办?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④加强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做点什么?个人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保护环境?)
①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参加环保主题活动③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⑤检举揭发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
5、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进言献策)?
答题方向:自觉向公众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或参加这方面的宣传活动);学习有关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义务,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依法同违反计划生育、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建议;等等。
8、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
答:①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②选用节能器具,少用或不用塑料购物袋,选择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车出行,关水龙头,下班后关闭电器,夏季开空调不低于26℃,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
9、倡导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有什么重要意义?
意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8、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9、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该怎么做?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科学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