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风景》——读 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风景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深厚文化
班级 姓名
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何研究文化?行万里路。那读万卷书呢?“路,就是书。”(《我的山河》)余秋雨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试探中国文化的生存状态。为何要苦旅?“是天地,给了我们生存基座,因此也给了我们文化基座。”
人类来自于山河之间,本应回归山河之间。
所以,作者在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职务,孤身投入旷野,寻访中华文化被埋没的重要遗址。
一、历史的重量
原来散文,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一书中,作者赞美中华文化,但是比赞美更多的是悲愤。读完《道士塔》,我心中只是觉得沉甸甸的。一九零零年,英国籍学者斯坦因,通过买办蒋孝琬,向敦煌藏经洞的管理者王圆箓骗取大量经卷、绘画,整整二十九大箱——都是玄奘西行带回来的——运到外国。数不清的宝贝流失,为此,斯坦因所支付给王圆箓的全部价钱,只有三十英镑!一个平凡的道士,不懂得那些高深的佛学文化典籍,更不懂得保护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财富,怪他吗?不能怪,这不在他能力范围内。那么难道我们有应该怪命运?怪命运把这个原本应该苟且偷生的小人物派来左右这一重大事件,以至于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果然,想来想去,只有痛,痛!想到这儿,我也总会想起这一事件前后发生的大事:同年,八国联军侵华,最后迫使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为什么历史会那么巧?因为这些安排,能让一个中国人被深深地刺痛,随即燃起民族复兴的斗志。历史是有重量的,站在历史面前,个人的曲折根本无足轻重。“我在井口边上盘桓良久,想象着千余年来在它身边发生的一切。我伸头一看,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了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历史很漠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废井冷眼》)在唐朝,远在东北的一个自治藩国,叫渤海国。而它的首府,叫上京龙泉府。上京龙泉府的繁华,可与当时盛唐时的首都长安并肩,仅仅外城的城墙墙基,就有两米高,而外城周长三十与里。“在城西和城东北的牡丹江上,发现了宽阔的无座跨江大桥的桥墩遗迹。而如今,数万人的现代生活,只一座桥就绰绰有余。想一想,当日该是何等景象!”一千多年前,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但如今却消失的那么彻底。它被契丹灭了,一个文明远不及渤海国的马上民族。攻下来后,无法控制,无法融入,无法改造,除了毁灭,别无他法。于是一场大火,烧了一座城,烧了很久很久„„我们站在历史面前,追忆它的过往,无数朝代的更迭,文明的建立与毁灭,都被上京龙泉府的那一口废井看在眼里,而它留给后人的,是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中国古代,在经济上长久地施行重农抑商政策,同样的,文人墨客也更喜欢寄情山水、望月怀乡、着眼政治,说是心系国家,但又从未想到把笔墨放在那些支撑国民经济的人群上。但是余秋雨看到了,他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义无反顾地“走西口”,走南闯北,在整个中国的各个角落,随机应变,抓住商机,建立票号,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个群体:晋商。“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地,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抱愧山西》)在十九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一直是山西。远近有名的祁县的乔家大院,没有任何避世感、腐朽感或神秘感,而是处处呈现出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遗憾的是,被称为“海内最富”的山西人,来自于农村,又终结于农村。中国近代社会极度动荡,造成了“死伤遍野”、“店铺俱歇”、“商贾流离”。的确,历史长河,潮起潮落,旧日辉煌,最终还是归于黯淡,但是晋商败落后,“中国在很长时间之内并没有找到新的经济活力,并没有创建新的富裕与繁荣”„„“山西商人曾经创造过中国最庞大的财富,居然,在中国文人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述。”所以,我们应该惋惜,应该惭愧。这些沉重,难以抹去。
二、民族的自豪
我们身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它的熏陶和滋润,同时,也为拥有它们而感到自豪。余秋雨在拜访那些绝世文化遗址的时候,满满的都是惊叹,赞美。有这么一个藏书楼,历时数百年,经过一个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矗立早现在,它就是天一阁。宁波的天一阁,由十六世纪的范钦创始,他一生忙碌所谓的公务和事业,又经历过几度受诬,几度昭雪,具有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在风尘仆仆的奔波中,他已开始搜集书籍,尤其是以地方志、政书、实录、历科试士录为主。”(《风雨天一阁》)作者对于天一阁的恭敬,接近崇拜,“登天一阁的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书生?”读完它,我内心充满了震撼。藏书并不是把搜集来的书放入楼那么简单,守住它们才是重点。书有太多太多的生死冤家,比如,朝廷焚书、战乱焚书、水火吞书等等。所以当我们这些后辈面对古老的藏书楼,怎么能不五体投地,虔诚的观望呢?
有人说余秋雨矫情,每到一处遗址就要几乎跪下去,但当年我面对圆明园的时候,就有想哭出来的冲动。一个人心中总应该拥有一些信仰,值得去参拜。而值得作者观望的,还有敦煌莫高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石窟,它包罗了印度文明的佛教、希腊文明的雕塑,当然还有中华世俗文明。“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莫高窟》)壁画,雕塑,在余秋雨眼中常常融为一体:巡礼的民众、穿袈裟的僧侣、画工、雕塑家,裹着“佛号、磬钹声、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声声入耳。我看着,读着,想着,也跟着陶醉。虽然,这些东西曾被白俄士兵,美国学者糟蹋过,但保存下来的文物够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了。
西域,还有一个喀什。英国历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国古代的西域。因为,那是一个文化会聚的福地。没错,喀什的土地上,从未诞生过自己的文明,但是在这里,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汇集、交流和融合。“几千年来,喀什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集散地。集散范围很大,近至中亚、南亚,远西亚、欧洲。如果说,西域是几大文明的交汇中心,那么,喀什则是中心的中心。”(《西域喀什》)我没有去过西域,但是从很早以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景就深深吸引着我,而现在,它又作为文化之城吸引着我。自从张謇通西域以来,那一带就成了文化交流的代名词,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看向那里。
再把目光往南移,看向四川平原,那里,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自建成以来,世世代代润泽四川的一方土地,养育那里的百姓,这一些都归功于郡守李冰。“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清澈的人类学思考。”(《都江堰》)是的,一座大坝使得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但是,这顶多是民生工程,和文化有什么关系?那么,知道都江堰的边上是什么吗?青城山,道教圣地。水,自然界的奇才,既能涓涓细流,又能气吞山河;既能滋润万物,又能毁灭生灵;既能深入地下,又能蒸腾九霄。“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这便是道。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都江堰能够教我们的,是治人、处事,以及对于整个生态的存在之道。
三、永恒的风景
既然是苦旅,那么起码也是旅行,既然游的是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址,怎么可能少的了风景。可是这些风景,也许没有一个像万里长城一样气贯长虹;没有像壶口瀑布一样气势磅礴;没有像九寨沟一样光彩夺目,但是它们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道理、韵味,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在经历了漫长的上山丘和惊险的下沙丘之后,等待余秋雨的是一汪清泉。水边有树,树后有屋,屋外有一老尼。窗外风沙四起,眼前却是一片碧水,这种心境,还需我们年轻人慢慢玩味。而山,名曰鸣沙山;水,名曰月牙泉。
之后,还是西域。记得吗?西域有个阳关。说到阳关,换谁都会想到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如今的阳关,陈列的都是远年的坟堆,那些为保卫祖国战死边疆的将士们的坟堆。同样的,现在的阳关不会再有远行的文人,更不会有依依惜别的友人了。但是至少,这里还应该有胡笳和羌笛,吹出当年西出阳关的人们那无怨无悔的歌。
再说到黄州,就不得不讲赤壁,讲赤壁,就不得不讲《赤壁赋》,讲《赤壁赋》,就不得不讲苏轼。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那个乌台诗案,我实在不想讲。黄州对于苏轼,意义非凡,在这里,地理位置偏僻,联系不到朋友们,妻女尚未接来,孤独的苏轼仔细思考了自己过了一半的人生:恃才放旷,爱出风头,关心时事,有些性格看似正常,却就是造成自己现在这种处境的原因。于是苏轼将它们否定了,走向了成熟。“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黄州突围》)所以,我们有了现在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至;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还有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从未去过黄州,但赤壁的影子透过宋代,通过苏轼,被我永远地铭记了。
还有杭州,美如西施的西湖,苏堤,都是十世纪的吴越王钱镠、白居易、苏东坡共同努力,令她美丽、安静,做了宋朝的国都,并且一直美到现在。无论是“水光潋滟晴方好”,还是“淡妆浓抹总相宜”,都对得起过去的杭州,也对得起现在的杭州。如今,在经济和生态双丰收的情况下,杭州将要迎接G20,从此走向世界。那么那些曾为杭州的美尽心尽力的古人,想必也会为此会心一笑吧。
《文化苦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盛宴,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为中华文化陷入沉思,思考它的过去,它的现在,以及我们会创造的——它的将来。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除了唱国歌、看奥运,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激起人民的民族自信,体会民族之痛,渴望民族复兴。我们的文化那样璀璨夺目,它应该走向世界,以一种有尊严的方式,而不是以被掠夺的方式。
有些偏远地带的文化等着我们去重视,去保护,比如山西的平遥;有些潜在的文化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体会,比如都江堰;有些古老的文化等着我们去继承,去创新,比如杭州„„
我们应该去行走。如果不看过,就无法真正感受中华文化。“路,就是书”。文化之中的风景,定然甚美。
第二篇: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拾 遗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市结防所党总支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听闻已久,终于有幸拜读,全书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分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内容包罗万象,感受颇多,今且只浅谈其中两篇《道士塔》与《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代兴建而成,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地,也是中国的艺术文化瑰宝。余秋雨在文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它承载了中华近一千多年呕心沥血的著作,它传承了人们不灭的信仰,它是一种象征,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寄托!
余秋雨笔下的莫高窟,高大而神秘,精致而精彩,光是壁画上的笔画风格,从十六国到明清,不同的朝代不一样的笔触:飞天的仙女、反弹琵琶的精妙,那些扬眉吐气般的欢乐,跃然壁上的轻快,现实写生般的世俗、冷漠单调的贫乏。余秋雨用他简洁而生动的语句,为我们呈现出莫高窟宏大而经典的场面,就如同饕鬄盛宴,世间只此一份,看着心中激悦,唯恐吃完,只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然而壁画只是莫高窟的小部分,它还蕴藏着另外一份珍宝,只是如今已人去楼空。
如果说《莫高窟》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底蕴,那《道士塔》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在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流血。道士塔的主人王圆箓作为莫高窟的守护者,被斯坦因用三十英镑就骗走了九千多个经卷和五百多副绘画,斯坦因因敦煌而声名大噪,而我们作为华夏民族子孙只能遥望海外的那一处闪光,企盼不知何时才得以相见。《道士塔》充满了对敦煌文化流失的怅惋,对王圆箓无知的批判,对蒋孝琬厚颜无耻的谴责,对掠夺者斯坦因的愤恨。余秋雨在文中引用了李晓桦的一首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国人当有这份守卫中华遗产的决心,捍卫文化自信的担当。
然而正如同《道士塔》中流失的经卷和绘画,中国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遗失。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视频和文章,描绘中国精湛技艺,别致而独特,但其匠人往往是长者,故事的最后不免感叹没有人传承,技术即将失传。在文化流失的同时,周遭又不经充斥着各种“拿来主义”,鲁迅几十年前所批判的仍浩浩荡荡的存在着。时下,存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外国的饽饽比较香”的现象,诚然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也要意识到一个国家、民族,本身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灵魂,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中国文化遗产,加强塑造文化自信,将那些正在遗落的文化瑰宝一块一块的拾起来,争做拾遗人。
如何拾遗?我认为,求知即拾遗的开始。王圆箓的悲哀在于其无知,倘若他明白那一卷卷经卷承载的底蕴和意义,他恐怕也不会如此大胆。无知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聆听琴瑟齐鸣、萧笛悠悠;剪一纸五福临门,落窗棂的喜庆;赏祖国河川,明国之史今,方惜来之不易。
坚持即拾遗的传承。十九大的召开,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正是由于坚持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当前流行的汉服热、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各种如雨后春笋,无不彰显着国民已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同时也必须坚持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法律意识,杜绝王圆箓式错误的发生。
走出去即拾遗的发扬。多少的“拿进来”都是他国文化的“走出去”,由彼思此,在接收他国文化的时候,我们坚持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本分,而走出国门,弘扬中国文化,让文化遗产不断的得以延续、壮大,让世界认识和了解真正的中国,听见中国声音,感受中国精神,理解中国担当,这更是我们的职责。
古人有云“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是我们的气度,然而以磐石之心拾文化之遗更是我们气节,与君携手,行万里河山,共做拾遗人。
(文:张娅)
第三篇: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文化苦旅》中大多记录了一个文化人游历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见闻与感触,是借游记体写文化散文。以地理旅游为线连接起,历史文化的旅游,抒写对传统文化的感触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余秋雨寻求理想人格,擅长用悲壮的格调抒写自己对美的情怀,在散文中追求自然的美、精神的美、艺术的美.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并不甘甜。
《文化苦旅》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迂回着感伤的气息、穿插了完整生动的故事、应用了抒情与议论完美结合的写法。
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材,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行文之中常信手拈来一句古诗,一个典故,一段传说,才气寓于趣味之中,当知识小品亦无不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一般不计较结构,平铺直叙,但由于处处都有才气点缀,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
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第四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 1 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
第五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包一中 高二(2)班张子璇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洒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弃固化的时间与地点,只是让我们被千年不变的信仰所化,走进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风雨千年
中国的文化历来与自然生死相依,景与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成为情感的载体,心头的哀音。读《阳关雪》,看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裹挟着曾经胡笳与羌笛的豪壮和边塞将士的遥遥归梦,消失在朔风中;读《杭州宣言》,惊觉这个高贵美丽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员和百姓甘当生态维系者而成就的灿烂成果。“没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气候”;读《莫高窟》,传神到恢弘的壁画让人梦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无可挽救的气象破灭。到近代,大量壁画和经书被以及低廉的价格卖出,甚至于被外国人偷窃,被剥离气韵的空墙,留下的只有怆然血泪„„栉风沐雨,中华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维护与毁灭中艰难前进,根基不曾动摇。
英魂之祭
历史,学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怀。在书中,我体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时代漩涡中个体的挣扎与超越。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向文学艺术,但他们毕生成果推动的文化进步被谗夫舆论所指,濒临毁于一旦。他们并无怒骂,在苦难中表现出优美的高贵,撑过了这些“文化孽力”的毁谤。他们中有苏轼、黄佐临、谢晋和巴金,历史总会站在君临万物的高度证明孰对孰错,他们的生命因对文化的纯热爱镌刻山河、镂雕人心。他们传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艳羡,然而个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独自体悟,默然承担。今日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无疆
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可能是进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战火硝烟。有的是同种文明的内部冲突,例如中东乱局。这么一片悠久荣耀的土地,被极端主义的冲突闹得精疲力竭、遍地残垣。冲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铿锵的理由,这就使双方沦落在极端中无法后退。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变为仇恨最集中的地带。另一部分是异种文明的战争。古有巴比伦、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战争,今有美俄、欧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点是,拉长战线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最后,就会放弃思考,丧失尊严。这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无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人类的整体文明才是应予以守护的大道。这种意识有赖于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国各民。文化无疆,愿各国的兼容并济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正是中华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从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无关哄抬,无关贬低,只有作者一颗不断追寻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或由衷赞美,或沉痛叩问。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说,他在动荡中沉思,用毕生的心血绘出磅礴的中华魂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千年魂魄,注入崭新的时代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