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时间:2019-05-14 16:5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第一篇: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中海完小和寿菊

看完余秋雨先生的新作《何谓文化》这本书后,掩卷反思,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最少从关于文化的宏观论述上来看,余秋雨先生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由于我已是成年,已过了人云亦云的年龄,在看这书时便不免带了成人和辩证法的思维,有了自己的观点。因为思而优则著,所以,余秋雨先生就把对“文化”想说的体现在了这一本书里,故这本也就有了其出版和存在的价值。

其价值在于他用精简的文字归纳出了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即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结晶体,围绕这一定义,他采用像讲故事一样的方式,用一系列精炼的短文进行了阐述,但我认为由于余秋雨先生说的太过含蓄,从而使这些短文所藏的珍珠犹如落入大海一般,一些读者恐无力将其捞出缀以成串的。所以,我认为话还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精神就是众人面对逆境和顺境的心理态度,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面对鲜花和掌声时谦虚谨慎,面对学生时诲人不倦,面对学习时上下求索等。这都是中华文化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表现。

余秋雨先生也指出了提升文化的方法,即通过礼仪的引导来达到。但我认为还有不全面。概因礼仪的柔性引导须在人们自觉自律的基础上进行。现在的社会已成利己的社会,纵有利他的人出现,已可与熊猫的珍贵相媲美,试问恶花怎样结出善果?所以,我认为在“文化”的提升上还须有法治的强制作用。礼仪使人知羞耻,法治使人知 1

对错,奖优惩劣,使自律的人更加信心坚定,使需要他律的人不敢任意妄为,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精神才会健康向上。

第二篇: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15地信贾永顺

《何谓文化》一书为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新著,余秋雨是当代文学大家,他曾全面考察中华文明,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96座城市。

文化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是每个人会提及或触碰到甚至要研究的,因而文化与我们密切相关。但就是这样一位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却很难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即何谓文化。无论我们通过何种途径和手段得到最终的答案,大多是模棱两可,似云非云。因此在这样一个对文化极为注重继续发展的时代,余秋雨先生对文化做出了详尽解释。其回答分四部分,其一为:学理的回答;其二为:生命的回答;其三为:大地的回答;其四为:古典的回答。

学理的回答中,余老引借其在海外各地权威场合下关于文化的演讲,并通过其探索考证给出极为精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以“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说明“文化差异”之所在,“时间积累”积淀成“集体人格”。定义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深刻而简明。文化的最终目标是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并谈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弊病,由古及今,由进步到隐忧,深刻指明了中国文化内部矛盾和文化建设机制。对于当今时局,余老从世界文化范围内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和“文化冲突”的局限性。同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折射文化的生活气息,并列举了一枚书单劝勉每个人认识和学习中国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在本章最后与实际生活联系,向市长建言,将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向联系,体现人文关怀。

在生命的回答一章中,余老通过对谢家门孔的讲述将文化形象化,文革中萧伯纳中国学生黄佐临完成的剧作奇迹,五四运动以来巴金用百年生命完成的完美回答,或是周恩来张培恒对文化工作者的维护,每个文化巨人都在命途多舛的时代用生命诠释和维护文化的尊严,用生命向心中神圣的文化致敬,所谓生命的回答,同时也鞭策着当今每一位文化工作者的一言一行。

大地的回答讲述了余老为各历史重地撰写碑文,让历史长存,让文化永恒于山水之间。在领略大好河山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

古典的回答,对诗经古籍进行翻译和解读,充分展现了古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也时刻警醒着我们在追寻文化时不忘对其根源的回顾与探索。

而今心明文化之内涵,阔步在前行之路上。

文:贾永顺

第三篇:读余秋雨新作《何谓文化》有感

普及爱和善良

——读余秋雨新作《何谓文化》有感

胡鹏

余秋雨是我极喜爱的作家,近日他刚刚出了一本新书《何谓文化》,我迫不及待地买来,如获至宝的将它读完,仿佛享受了一顿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不由得想与人分享。只是我的文字水平有限,不能将此书精华尽现,只能跟随自己的感触随手写来。

文化这两个字,听起来似乎通俗易懂,细想却又显得高深莫测,因为你实在无法准确地去解释什么才是文化,怎样才叫有文化。本书通过四个方面的回答来阐述: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在这四个方面的回答中,我觉得学理的回答最专业,生命的回答最感人,大地的回答最透彻,古典的回答最睿智。

在学理的回答中,我最喜爱他对文化最终目标的定义,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很多时候我们追求了一生,会发现原来最终目标是那样的原始和简单,爱和善良不正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吗?

在《身上的文化》这一章节中,余秋雨老师提出,一个人身上要有真正的文化,必须体现为两个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着”,还必须体现为两个必要——必要贮存和必要风范。不再扮演指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去扮演文化,不再黏着指要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才能回归到文化的本性。

我们再来看“必要的贮存”,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有恃无恐”的,他所恃的是胸中的贮存。余秋雨老师列举了一系列中华文化典籍,可见中华文化的宝库里可以让我们吸取的营养太丰富,只看你是不是愿意去吸收。有了必要的贮存就自然形成了必要的风范,他概括为“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和“慈爱相”,在这里我不再细细地解释,只用一句话总结:腹有诗书自气华”。令我颇有感触的还有《向市长建言》一文,在这里他谈到了城市文化,这对于现在的领导其实是很重要的一课,且不说市长,任何一个做着与城市管理或者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来读一读,走出所谓“城市文化”的误区——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本地古迹、大话地方特色。

作者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它们是“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看了书中的解释,你真的会觉得他的分析很一针见血,一个城市的公共审美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多么的重要啊。而他所倡导的标准,则是

融入自然,这可能是最高境界了,试问现在处处在提倡文化创意的城市,有几个能真正达到融入自然的标准?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作者最动情的一部分,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章节。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中极受欢迎的人物,但他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或者说是多年来受尽诋毁的作家。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写了一些文学巨匠对他的支持,其中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已故和健在的,包括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文化重建对他的影响。也写到了一直寻找始终诽谤他的人给他的署名“石一歌”,最后他无比宽容又洒脱地写道,决定正式接受这个名字,并且以它的谐音开一间古典小茶馆叫“拾遗阁”,再开一间现代咖啡馆叫“诗亦歌”,让我想到了作者在之前写道的长者风和慈爱相,他的宽容大度正显现于此吧。

对于这一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叫《Let them 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掉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 them say”后来成为余秋雨先生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大地的回答》收录了作者为一些古迹书写的碑文和名胜的题额,另外加上好友谢晋导演的墓碑。这一部分有些我不能全部读懂,但仍然带着崇敬的心欣赏之,这份崇敬不仅是对余秋雨老师的文笔,还有对中华古迹的虔诚与膜拜。其中尤以都江堰和净月坛最让我有感触,前者是大灾之后重建碑,后者因为它的生态文化,文化的最后指向是自然之道,这些石碑中,我觉得作者的文化与自然已经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还有余秋雨老师的书法,我虽不懂书法,也只能以一个外行的眼光去欣赏,但我忽然想起书画大师梅墨生所说,书法讲究气,一个人的气质和人格决定了它的字,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相信余秋雨的字一定蕴藏着文化的深厚力量、人格的崇高魅力和精神的自由随性。

最后一部分《古典的回答》是此书中最短的一部分,只有四篇,对佛陀的《心经》、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苏轼的《赤壁赋》的今译。作者用尽可能通俗优美的文字来翻译这几篇经典的古文,既展现了原文作者的睿智和精辟,又尽显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正如作者所说,请出古人是为了尽善尽美,至此我觉得这本书已经非常完美。

合上此书,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感动于余秋雨对文化的诠释,感激他引领我打开了一扇文化之门,而门后是比我想象中还要广阔得多的文化天地。他说那些古人不是文化的诠释者,是创造者,而我却认为他不仅仅是文化的诠释者、创造者,还是救赎者、引导者,它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朝着文化最终的目标——爱与善良走去,不会停下脚步。

第四篇: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

五一放假三天,百无聊赖,就在家宅起看书,无意翻起了不久前刚买的余秋雨先生的又一部探讨文化的新作——《何谓文化》,便随性翻阅起来。对于余秋雨先生,我始终带着无尚的敬仰,我钦佩他的人品、文笔、胆识和勇气,也经常接触他的着作,他的《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自传《借我一生》等我都看过不止一次,所以不久前逛书店,看到这本新书,没怎么犹豫就直接买走了,只想有时间闲下来的时候翻看,以慰藉干渴的魂灵。

对于“文化”,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很迷惑的感觉。一直认为,所谓“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淀很深的东西,包括约定俗成的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当然是能够凝聚其受众的一种人文财富。而现实中耳闻目睹的那些所谓的文化:企业文化、饭桌文化、酒文化,甚至是厕所文化等等,这些动辄以文化自居的一些东西觉得很搞笑。但搞笑归搞笑,内心里还是想对文化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认识。拿到《何谓文化》之后,略略翻一下目录和序言:这本书不过是他的一些演讲、文章、碑文和一些翻译的合辑,跟他之前的一些书籍不太一样。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名人的追忆;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由于阅读时间充裕,加上没有什么杂念和负担,所以看得很仔细,获益匪浅。

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了。这一部分主要收录了作者的几篇讲稿,受众分别是联合国的各位文化官员、大学生、教授以及市民。虽然是演讲稿,但仔细看下来,发现都是作者对文化的叙述,足见他对文化有深入而独特的领略。

我一直觉得,文化是民族存在于世上的标签,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没有什么能让这个世界留恋的价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阿拉伯人了吧。因此,我也认为民族要维护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须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并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正如我们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释道一体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愚民观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治思想、人权思想,以达到“中体西用”。作者在演讲中提到的“文明冲突论”,将所有冲突归结于各种文化的冲突,他的反驳发人深思。在看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当代世界的冲突本质上也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因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间会有对各自意图的误判,导致了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张,正如“中国威胁论”,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但看了作者的演讲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按他的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从这个观点出发,所谓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用礼仪的方式来规范每个文明圈的受众,大家不知不觉的被其引导。因此,所谓文化的冲突,底层民众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他们只是会觉得对方的饮食或习惯很奇怪而已,并不会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并且,对于一些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不会因为彼此的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有所冲突。而现实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中日韩的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阿拉伯世界中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归结为历史原因,其实仔细思考,这其中也可能是存在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也使得各个文明能够互相包容、接纳,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明。正如西汉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刚入中原的时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遭过本土文化的极力排斥,历史上几次大的佛道论战足以说明,甚至连当时的政府机构也牵扯进去。但儒释道互相纠缠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许多文人都是儒释道三修。当然,这与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当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排他性都比较强,所以双方的冲突会特别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互相接纳、改变。但是面对这两种文明的夹击,我们的文化该怎么办?它有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包容它们?还是会慢慢被它们消化?这是我们国家的学者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通过对比和学习其他文明,我们的文化中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所幸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也都被大家所渐渐重视,我觉得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但在反观当前我们社会的时候,作者提出的问题倒很有意思,就是民粹主义和复古主义。所谓复古主义,顾名思义,其实也是有传统的,中国的文人向来都有厚古非今的传统,但当前确实做得有些过了,所谓厚古,并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论是服饰、语言、礼仪、还是观点。这种风气确实会误导广大青少年,毕竟社会是向前进的。相对这个而言,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所谓民粹主义,我是不了解的。但看作者的说法,也略知一二了。作者说民粹比专制更可怕,因为“专制可以让人向往民主,而民粹则让人误解民主”,看看如今社会上的乱象,确实如此。因为一些人,原本饱含赞扬色彩的“公知”如今都成为贬义词了,有时候连我也怀疑民主有没有那么好。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许多不同的视野。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让我对文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五篇:文化浅见——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文化浅见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用几天时间匆匆看完了这本《何谓文化》,印象中在中学的时候读过余老师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文采斐然,倒是不错的读本。

作者自序中说:“对于文化问题,我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试着回答。” 余老师从学理、生命、文明、古典四大方面解释了文化究竟是什么。但文化的命题之大,文化的内涵之深,并非某一人所能解释的。但作者“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赞同的。整本书的组成是演讲稿、和名人交往故事、碑文抄、古文今译,读完全书掩面沉思,感觉整本书多了作者对自己遭受诽谤、诬陷、批评的经历的宣泄,几篇演讲也多处彰显自己大师的光环,尽管如此,我还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读完了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并没有达到我期望的一个高度。也许很多人会质疑我对大师的不敬,但我毫不质疑余大师对研究中华文化的贡献,但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崇拜恰是文化导向的一个目标。对于文化,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我认为文化的命题很大,大到几乎关注了全部现实,粮食问题,受到破坏的环境,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生物技术的潜在危险,还有世界各地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等。文化的命题也很广,各国文化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柏拉图和与格劳孔在《理

想国》中有关哲学家国王的对话时,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处的年代前后不过100年,但两种文化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认为需要用道德修养来防止权力的滥用。

而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孝悌亲情,仁义德行,慈悲情怀,祭祖敬先,尊师重道的精神传统,使得中华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间凝聚力,向心力和人文底蕴,衰而不竭。中华文明五千年,有着种种自身的问题与误区,但没有人能抹掉它在世界历史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辉。现今遍及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汉学热,也说明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所散发出的强大生命力。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与会者75人得出了16个结论,其中结论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但清末迄今,中国历经百余年的苦难,在内忧外患中颠沛流离,力图自强。辛亥革命打破了专制体制,新文化运动破坏了古老文化,在中外文化角力、新旧文化激荡的夹缝中,我们陷入了混乱和矛盾。生在20世纪末的我们,深受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却没有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导向引领我们前进,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和急躁,恰恰是文化思想在时代变动中引发的冲突和不安的反应。

中国的文化历史,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主要是由儒、释、道三家笼罩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一直照耀着中华文明,使这片大地上的子

民自照、自明、自知、自处。对这三家思想,南怀瑾大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到了儒家店,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须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补课。”

到了现代,知识的普及,并没有使得文化的真正精神站立起来。相反,应试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让学生缺乏活力,小学到中学的十多年时间,浪费青春的精神与智力,死背了许多无用的知识,但对于真正的中国文化,所获寥寥。经济的高速发展没能带动文化的相应发展,也让社会组织细胞严重干瘪缺乏活力和缺失高度的公德精神。我们模仿物质文明的进步,求追工商业的发达,求安于现实生活的富裕和逸乐之中,却疏于对人文思想的学习和提升,造成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和人文文化的不断萎缩,物质愈富裕,精神愈贫穷。缺乏历史文化的精神修养,没有遭逢巨变的历史经验,在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面前,只能聒噪和群体喧嚣,没有定力和远见,人云亦云,使得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呈现一种不合时宜的低下,被许多国家看不起,甚至看到许多国人对我们自己的“集体人格”的自我贬损——虽是其中一员,却不断质疑我们整体的素质。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希望所在,是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愿意在一个有共同目标指引的,基于共同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出高素质“集体人格”的群体中生存和生活。

我们的民族要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立于世界之林,除了经济上的发展,更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卸下深重的历史包袱,重新珍视过去,审视中华文化的精神之力,进行真正持久和深层次的文化思考,重新建立社会的信心、信念和信仰,为建立广泛的文化关怀和共同的文化信仰真正的承诺和投入。

稽查局 张晓峰

下载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拾 遗——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市结防所党总支《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听闻已久,终于有幸拜读,全书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分为如梦起......

    读《余秋雨文集》有感

    读有感 伴着最后一声音嘶哑的蝉鸣消失,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飘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我拥有着《余秋雨文集》。 我对雨总有着一种莫名的感情,特别是......

    读《余秋雨文集》有感

    读有感 伴着最后一声音嘶哑的蝉鸣消失,伴着最后一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飘落,真可谓秋意阑珊了。在这个萧瑟的季节里,我拥有着《余秋雨文集》。 我对雨总有着一种莫名的感情,特别是......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近日读罢余秋雨的散文,有许多体会。 余秋雨作为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站稳了大众舆论的中心位置。关于他的话题则纷繁芜杂,像《行者无疆》等西方列国游记的......

    活力同伴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心灵苦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季伊始,一阵秋雨一阵凉。在这样一个感念的季节,人们心中多少会生发几分惆怅,几许哀伤。然而于我而言......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共5篇)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包一中 高二(2)班张子璇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

    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有感

    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有感原创: 苏子/文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大文豪苏子历经千年不衰,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世界每一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有人吟诵几句,"大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