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拾 遗
——读余秋雨著《文化苦旅》有感
市结防所党总支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大师的一部散文集,听闻已久,终于有幸拜读,全书由自序、后记和37篇文章组成,分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内容包罗万象,感受颇多,今且只浅谈其中两篇《道士塔》与《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代兴建而成,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地,也是中国的艺术文化瑰宝。余秋雨在文中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它承载了中华近一千多年呕心沥血的著作,它传承了人们不灭的信仰,它是一种象征,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寄托!
余秋雨笔下的莫高窟,高大而神秘,精致而精彩,光是壁画上的笔画风格,从十六国到明清,不同的朝代不一样的笔触:飞天的仙女、反弹琵琶的精妙,那些扬眉吐气般的欢乐,跃然壁上的轻快,现实写生般的世俗、冷漠单调的贫乏。余秋雨用他简洁而生动的语句,为我们呈现出莫高窟宏大而经典的场面,就如同饕鬄盛宴,世间只此一份,看着心中激悦,唯恐吃完,只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然而壁画只是莫高窟的小部分,它还蕴藏着另外一份珍宝,只是如今已人去楼空。
如果说《莫高窟》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底蕴,那《道士塔》就是一个巨大的伤口,在那里,一个古老民族在流血。道士塔的主人王圆箓作为莫高窟的守护者,被斯坦因用三十英镑就骗走了九千多个经卷和五百多副绘画,斯坦因因敦煌而声名大噪,而我们作为华夏民族子孙只能遥望海外的那一处闪光,企盼不知何时才得以相见。《道士塔》充满了对敦煌文化流失的怅惋,对王圆箓无知的批判,对蒋孝琬厚颜无耻的谴责,对掠夺者斯坦因的愤恨。余秋雨在文中引用了李晓桦的一首诗,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国人当有这份守卫中华遗产的决心,捍卫文化自信的担当。
然而正如同《道士塔》中流失的经卷和绘画,中国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遗失。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视频和文章,描绘中国精湛技艺,别致而独特,但其匠人往往是长者,故事的最后不免感叹没有人传承,技术即将失传。在文化流失的同时,周遭又不经充斥着各种“拿来主义”,鲁迅几十年前所批判的仍浩浩荡荡的存在着。时下,存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外国的饽饽比较香”的现象,诚然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也要意识到一个国家、民族,本身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灵魂,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中国文化遗产,加强塑造文化自信,将那些正在遗落的文化瑰宝一块一块的拾起来,争做拾遗人。
如何拾遗?我认为,求知即拾遗的开始。王圆箓的悲哀在于其无知,倘若他明白那一卷卷经卷承载的底蕴和意义,他恐怕也不会如此大胆。无知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加强自身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聆听琴瑟齐鸣、萧笛悠悠;剪一纸五福临门,落窗棂的喜庆;赏祖国河川,明国之史今,方惜来之不易。
坚持即拾遗的传承。十九大的召开,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正是由于坚持中华民族素有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当前流行的汉服热、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各种如雨后春笋,无不彰显着国民已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同时也必须坚持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法律意识,杜绝王圆箓式错误的发生。
走出去即拾遗的发扬。多少的“拿进来”都是他国文化的“走出去”,由彼思此,在接收他国文化的时候,我们坚持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本分,而走出国门,弘扬中国文化,让文化遗产不断的得以延续、壮大,让世界认识和了解真正的中国,听见中国声音,感受中国精神,理解中国担当,这更是我们的职责。
古人有云“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是我们的气度,然而以磐石之心拾文化之遗更是我们气节,与君携手,行万里河山,共做拾遗人。
(文:张娅)
第二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 1 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
第三篇:活力同伴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心灵苦旅--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季伊始,一阵秋雨一阵凉。在这样一个感念的季节,人们心中多少会生发几分惆怅,几许哀伤。然而于我而言,我则认为恰如刘禹锡在诗中描绘的一样,这是个最美好的季节,适合停下脚步,抛却一切杂念,静静地品读一本书,回味一段往事,悄然踏上一段疼痛却魅力非凡的心灵之旅。
谈及散文,我历来推崇林徽因,汪国真抑或张晓风、席慕容。说来惭愧,第一次读余秋雨教授的书,庆幸读的便是这本一字千金的《文化苦旅》,只因为那一“苦”字赫然醒目,未及品读早已心生疼痛。早有评论家称誉余先生:左手写散文,不流之于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丰赡高深。当我真正读到《文化苦旅》后,才对这一评价颇有共鸣。
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曾在高中课文中出现过,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写的便是中国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的殒灭。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们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他们中有人已开始向东方艺术投来羡慕或觊觎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那腐朽、贪婪又无知的王道士手中。在第二节中,余先生一开始并没有赘述自己的感受,而是叙述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样将塑雕们“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那些看似行云流水的描述实际上渗透了多少悲号涕泪。虽然没有亲身去过莫高窟,但那滚滚黄沙,大漠孤烟的壮丽早已在脑海中浮现。敦煌本应该是中华最值得骄傲的瑰宝,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故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成了中华之伤。我无法完全体会那个时代的古人对于宗教的热忱,也无法理解那些为研究敦煌文化而毕其一生心血的学者和研究家们的心境,更不能感受到那样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感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我却能稍稍理解作者直面刻刀般的黄沙和朔风,踽踽独行在早已时过境迁,物非人也非的敦煌大漠,那种对于文化精髓殒灭而痛心不已的情怀,那份不可言喻的遗憾与惋惜,这也是“苦”之终极所在吧!
阳关雪
“渭城朝鱼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初中时便能熟诵王维的这首名作,当时也仅仅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朋友间的别离,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不知道何为阳关,何处是阳关。余先生在《阳关雪》中描述: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天,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年少无知的我,追随余先生的步伐才知道这样展括的天地下原来是古战场,上面全是远古的坟墓,这些坟堆为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让人忍不住驻足遐想,多少马革裹尸的悲剧在这片天地不断重复,是否也有许多我们至今都传为佳话的王侯将相的英魂长眠于此。余先生笔下的阳关恰如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后者象征着战后的欧洲文明,而前者正是中华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树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朔风中呼啸的军旗„„随着一阵阵历史的烟尘,散远、殆尽。我脑海中掠过的这一切仿佛将我带回那个时代,是我在等待归人,在思念孩子,在苦苦承受时代所带来的一切创伤。心中如何不苦,如何不痛。当我回归到今天这个充满浮华和低级欲念的世界,眼睁睁看到的是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终成墟尽,终成荒原的阳关故址。它不是白帝城,不是黄鹤楼也不是寒山寺,历尽沧桑依旧在历朝历代一次又一次的修缮与重建中停留在人们的视野。它永远地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只有无数的唏嘘感叹的模糊的回忆。
我很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不要亲眼目睹野蛮的战火不间断地焚烧着脆弱的书页,无边的愚昧时时肆虐着易碎的智慧,让我有机会品读一些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追随余先生的《文化苦旅》让我更好地认识了历史,了解民族的过去。在扼腕叹息中懂得珍惜历史文化精粹的重要意义,在重走失落的文明这条文化苦旅上,我们将更好地直面未来,把握未来,努力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火炬 精三 曾奇君
第四篇: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包一中 高二(2)班张子璇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洒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弃固化的时间与地点,只是让我们被千年不变的信仰所化,走进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风雨千年
中国的文化历来与自然生死相依,景与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成为情感的载体,心头的哀音。读《阳关雪》,看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裹挟着曾经胡笳与羌笛的豪壮和边塞将士的遥遥归梦,消失在朔风中;读《杭州宣言》,惊觉这个高贵美丽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员和百姓甘当生态维系者而成就的灿烂成果。“没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气候”;读《莫高窟》,传神到恢弘的壁画让人梦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无可挽救的气象破灭。到近代,大量壁画和经书被以及低廉的价格卖出,甚至于被外国人偷窃,被剥离气韵的空墙,留下的只有怆然血泪„„栉风沐雨,中华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维护与毁灭中艰难前进,根基不曾动摇。
英魂之祭
历史,学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怀。在书中,我体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时代漩涡中个体的挣扎与超越。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向文学艺术,但他们毕生成果推动的文化进步被谗夫舆论所指,濒临毁于一旦。他们并无怒骂,在苦难中表现出优美的高贵,撑过了这些“文化孽力”的毁谤。他们中有苏轼、黄佐临、谢晋和巴金,历史总会站在君临万物的高度证明孰对孰错,他们的生命因对文化的纯热爱镌刻山河、镂雕人心。他们传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艳羡,然而个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独自体悟,默然承担。今日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无疆
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可能是进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战火硝烟。有的是同种文明的内部冲突,例如中东乱局。这么一片悠久荣耀的土地,被极端主义的冲突闹得精疲力竭、遍地残垣。冲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铿锵的理由,这就使双方沦落在极端中无法后退。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变为仇恨最集中的地带。另一部分是异种文明的战争。古有巴比伦、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战争,今有美俄、欧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点是,拉长战线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最后,就会放弃思考,丧失尊严。这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无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人类的整体文明才是应予以守护的大道。这种意识有赖于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国各民。文化无疆,愿各国的兼容并济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正是中华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从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无关哄抬,无关贬低,只有作者一颗不断追寻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或由衷赞美,或沉痛叩问。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说,他在动荡中沉思,用毕生的心血绘出磅礴的中华魂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千年魂魄,注入崭新的时代血液。
第五篇: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文化苦旅》中大多记录了一个文化人游历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见闻与感触,是借游记体写文化散文。以地理旅游为线连接起,历史文化的旅游,抒写对传统文化的感触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余秋雨寻求理想人格,擅长用悲壮的格调抒写自己对美的情怀,在散文中追求自然的美、精神的美、艺术的美.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并不甘甜。
《文化苦旅》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迂回着感伤的气息、穿插了完整生动的故事、应用了抒情与议论完美结合的写法。
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材,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
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行文之中常信手拈来一句古诗,一个典故,一段传说,才气寓于趣味之中,当知识小品亦无不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一般不计较结构,平铺直叙,但由于处处都有才气点缀,丝毫不觉得枯燥乏味。
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