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精神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1):《长征精神论》陈宇(作者)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指挥下的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所创造的一种举世闻名的奋斗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作者经过20多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在此将其概述为5个方面:贵于坚持,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主义信念;勇于牺牲,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斗志;重于求实,坦诚自纠的唯物主义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宽阔胸怀。
(2):《话说长征》 崔禄春(作者)本书围绕集中反映长征精神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从青少年感兴趣的角度选择组织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翔实精美的历史图片,串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展示英雄的伟大形象。
(3):《告诉你真实的长征》作者:莫志斌告诉你真实的长征,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深深地感动着中国,影响着世界。本书运用“纵横结合”的方法,选取典型的史实,以求真、务实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形式,告诉人们一个个真实的长征故事,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的非凡历程,热情讴歌了可贵的长征精神。全书共分四大部分:长征准备与初期失利、艰难的转折、坚持北上与南下分裂的斗争、斗争的继续与三大主力会师。
(4):《忆长征》作者:杨武成
《前西行漫记》(原名《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美)《续西行漫记》作 者:[美国]尼姆*威尔斯著
《北行漫记》(原名《红色中国报道》)作 者:美国.福尔曼被誉为《西行漫记》的姊妹篇。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长征风云》作者:赵蔚 《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 《大迁徙》 作者:李镜 《长征行》 作者: 石仲泉 《红军长征记》作者:丁玲
另附: 新华网银川6月1日电(记者 周健伟 王迎霞)宁夏博物馆革命文史研究人员日前经过考证发现,珍藏于宁夏博物馆的一本《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国内出版的最早介绍工农红军长征的书。宁夏博物馆副研究员何新宇说,这本《二万五千里长征》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有些内容比《西行漫记》还要详细,是研究红军长征非常重要的文献史料。书中的长征目次全部用竖式排列,从右向左依次是“写在前面,在长征以前,长征的第一阶段--从江西到贵州边境,长征的第二阶段--从黔边到遵义,长征的第三阶段--从遵义到扬子江,长征的第四阶段--从会理到四川,到达了新的根据地。附录,红军第一军团西征旅程记。
第二篇:第二次研究性学习成果
关于市民是否了解世博会的调查报告 关于市民是否了解世博会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是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2010 于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 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 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 450 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 最大规模记录.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中国,了解世博会,支持 世博会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我们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次世 博会,进行了该活动.研究方法: 二 , 研究方法 : 调查分析法.我们通过分成 5 个小组在中路对部分路人及 商店售货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答卷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结论.调研项目及过程 及过程: 三 , 调研项目 及过程 : 1.市民得知“世博会”这一政策通过的渠道 世博会是国家的大事,我们设置大家了解其的方式渠道的 问题,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数据: 调研项目 电视 网络 22 学校(或单位)宣 街头宣传 传 6 5
所 占 总 数 百 分 比 63(%)
由上表可以看出,市民从“电视”这一渠道得知“世博会” 的占大多数.但我们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还一些人并不知道世 博会,我们积极向大家宣传,希望我们的工作会引起更多人对 世博会的关注.2.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对了解世博会的人分类进行 了统计,并发现了以下情况: 调研项目 14 岁 以 14-35 岁 36-60 岁 60 岁 以 下 上 所 占 总 数 百 分 比 31.3 47.4 12.5 10(%)由上表可以看出,了解世博会的大多是年轻人,这告诉我们,
-1-
我们还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去宣传世博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持 世博的行动中来.3.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许多有关世博会知识的问题, 重点 不是大家是否能够作对这些题,而是通过这些问题,希望更多的 人能够了解世博会.4.调查过程中,许多市民积极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说明 大家对世博会来到中国都十分热情.究结论: 五,研究结论: 1.市民对世博会持支持态度 2.我们仍要加大对世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宣传 世博会的活动中 六,倡议 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广大市民进行了调查.尤其是问 卷末尾处的知识普及,相信市民在看了这些后,一定会在心里上 对“世博会”有所了解.通过我们在中路一天的工作,不仅完成 了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调查的同时向广大市民进行 街头宣传.相信所有的人一定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这次世博盛 会,一定会把中国人优良的传统美德呈现给全世界,同时也会让 世界了解一个正在腾飞的中国!
-2-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关于上海世博会
前言: 前言: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文明和谐
的呼唤 更是犹在耳边.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的盛会,使上海 新一轮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更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请您认真填写一下问卷,以便我们了解您对世博的了解程度.问卷: 问卷: 1,第一届世博会在什么地方举行? A,伦敦 B,巴黎 C,华盛顿 2,上海世博会是第几届注册类世博会? A,39 B,40 C,41 3,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什么? A,福娃 B,海宝 C,福牛 4,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梦想 5,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案是? A,以“沪”为书法创意原形 B,以“世”为书法 创意原形 C,以“博”为书法创意原形 6,您认为上海世博会的门票价格在什么范围之内(平日票)? A,100 元左右 B,300 元左右 C,700 元左右 7,上海世博会的展馆会永久保存下来吗? A,会,因为政府为世博会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 力 B,不会,这是历届世博会的惯例 C,部分拆除,部分保留 倡议: 倡议: 世博会是平台,我们是主人.让我们一起以良好的素养共同 迎接 2010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为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 会而奋斗.
-3-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说”与其它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它既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句型、课文的根本目的,也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引言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在大纲中多处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英语课是实践课。从大纲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说”的能力加以培养。
二、中学生“说”的方面存在的障碍
首先,表现在“不敢说”,即不敢“开口”。何为“开口”?开口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要过的第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开口包括发音、拼读、朗读、基本句型操练和简单的问答。“开口难即学生想说但说不出来或说不明白,不知该从何说起,也就是其不能将思维直接转化为言语,不能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怕羞“心理,怕”出洋相“,所以不敢说,不常说,就越怕说,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二是缺少说的训练,回答问题很少用英语来表达。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其次,表现在“不愿说”。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表现为年级越高越不爱说英语。究其原因,除了说的基础没有打好之外,随着教材难度的加深,句子结构渐渐复杂起来,语法知识也没有以前那么简单,再加上受旧教材的影响和高考的压力,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解题方面,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这种应试教学使学生主观上对“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觉得“不说”对其学好英语并无多大影响,于是自然就“不愿说”了。
第三,表现在“不会说”。即不知道如何“说”好英语,不能掌握“说”的规律和技巧。究其原因,除没有现成的“说”英语的氛围之外,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所掌握的惟一语言是母语,即汉语,他们用汉语思维,用汉语交际,汉语习惯根深蒂固,当要求他们说英语时,他们自然会用汉语习惯来表达自己,把“说”汉语的规律和技巧强加在“说”英语上,而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及习惯上的不同之处,如 there be 结构、定语从句的用法等,从而导致一说就有错。
三、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培养。
(一)就学生而言
1.模仿、朗读、背诵
让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模仿,模仿的内容包括音标、单词、词组、对话、段落、文章等等,由简到繁,由易入难,其形式可以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念,一句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一句地模仿,留意其语言、语调。通过模仿,学生能认识到英语是一种用来说的语言,模仿来的正确的语音、语调也为以后的开口打好了基础。
朗读是模仿后应进行的教学形式。朗读的内容与模仿的内容相同。模仿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内个别朗读或集体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如早自修时)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对所朗读的内容会有较深的印象,教师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可以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或意群停顿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同样,英语教学中的“说”也是如此。经常性地让学生熟读和背诵一些基本句型和精彩的课文段落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而且能形成长久记忆。这样,在要求学生“说”的时候,这些储存信息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调出来,一些基本的句子模式学生只要套出即可,就不会觉得有“开不了口”的困难了。
学习总结报告 ·学习工作报告 ·公司学习报告 ·交流学习报告 ·出差学习报告
2.对话、问答
对话可以是最基本的日常会话、句型操练,也可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需要做的引导提示的内容。据其内容,对话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在学生与***之间进行的“师生对话”。这样的对话常有一定的目的,或作对话示范,或为强化某一句型结构的用法而进行的操练,这时假如有必要的话,***可以作一定的提示,提出诸如 who,what,when,where,why,how 等形式的问题,或把对话时使用的某些词句写在黑板上。例如教师刚讲授了“ have / has been ”的用法,就可以和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使用这一用法。如: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T: I have been to Hangzhou.Have you ben there?
S: Yes,I have.T: He has been there,too.I haven't been to Beijing.Have you been to Beijing?
S: No,I haven't.T: Where else have you been?
S: I have been to Nanjing and Guilin.另一种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的“学生对话”。如可以让学生分角色个别或小组朗读句型中现成的对话,教师也可根据课文中的句型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由对话。如:
Make a short dialogue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situation.(1)I advise you to do / not to do …
(2)You'd better do / not do …
(3)I suggest(that)you(should)do / I suggest your doing …
(4)Why not do …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5)Why don't you do …
(6)How about / What about doing …
Situation: You can't sleep well.Your classmate gives you the following.Advice: don't worry / not to stay up too late / not to drink tea or coffee before you go to bed / drink some milk,etc.问答即一问一答,无论是怎样的问题,答法只有两种:一是用“ Yes ”或“ No ”即可;二是需要有具体的内容。一般的问答实际上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我们在这里要谈的回答形式是听一段文章回答有关问题。教师可以选定一篇有趣味性的文章,先让学生听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回答提出的问题,提问应有层次,要根据学生水平做到难易结合、灵活多变,这样才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复述、看图说话、自由发挥
复述即听或读一则材料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原文大意。最基本的复述应从让学生改变原文中的人称,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开始;进一步的复述是提供原文的关键词和主要句型结构让学生复述;最后的目的是让学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看图说话尽管是一种要求较高的说话形式,它要求达意流畅、准确,但是它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说话的方式。在训练看图说话时,同样可以提供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图画、表达意境的关键词句,提醒学生注意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并鼓励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自由发挥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其方法是指定一个话题,让学生自己选材,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想法和感受。
4.长久坚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并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能做到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从初一到高三始终坚持,方能有所成就。
(二)就教师而言
1.激发学生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从心底里愿意学,而不是为了某种任务硬着头皮去学。为培养学生“说”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因材施教。即给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多熟读、背诵,高年级的学生多复述、讨论、自由发言等等。要求说的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回答稍简单的、表面化的问题,说的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回答稍难的问题。(2)设计多种说话机会,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五分钟轮流演讲,在课内讲故事、做游戏,在课外设立英语角,开展英语口语竞赛等。这里介绍一个笔者常做的游戏: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单词接龙,接不上的同学必须谈谈课前布置的话题,当然这些话题应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或与课文内容及学生生活有关的。(3)多鼓励学生。如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犯了语法错误,不要立即纠错;学生说得不够流利时,应该及时予以提示;对说得较好的学生要多多表扬,多说几个“ good ”,这样做有助于使差生消除怕羞心理,建立自信心;有助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树立自豪感,从而对“说”产生更大的兴趣。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2.练好基本功,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自己得有好的说话能力。试想一个自己都说不好英语的教师,怎么能要求学生去说好呢?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应先做好,教师应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另外,教师要力求用流利、准确的口语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既能创造英语氛围,使学生置身于直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中,从而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去说,又能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口语。再则,笔者认为教师口语应根据学生水平常换常新。如:
Expressions used to dismiss the class:
There's the bell for dismissal.We'll continue our class after the break.It's time for break.Let's take a break.Let's stop here today.We'll leave off here today.That's all for today.Shall we call it a day?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With that,we conclude our class today.Time is up.Class is over.The lesson is over.Class is dismissed.由上面大家可以看到,“下课”的表达法有多种,所以教师可以在不同阶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以不同的“下课”表达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并有兴趣地学着说,从而不断提高口语水平。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和学密切配合,相互促进,长久坚持,定能使模仿力极强的中学生能开口说,并能说好。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小组成员 组长:王方圆
组员:李韬、康欣、黄茜玉、周瑞琳、崔珑方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
《红楼梦》在它带给社会巨大的影响之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兴趣。下面是我们组经过探讨和整理对其中的部分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进行一些分析。
一、贾宝玉
脂砚斋称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这就显示了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而形成这一形象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贾宝玉最突出的就是反叛的性格特征,没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极端地讨厌八股文,顽劣异常,自幼他的思想就与封建主义统治势力正常的熏陶教育思想相抵触,跟封建秩序相违背。而且非常讨厌贵族生活,蔑视封建阶级统治的尊卑观念。又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万目睚眦之下大胆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于是他那不合时宜的行为就形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混世魔王和不肖无双模样。
1.贾宝玉不是一般的不愿意读四书五经,是极其地讨厌读书。在本书开篇就有词《西江月》形容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在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宝玉曾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第三回)。听听,偏他把天下的文章都一般骂尽了,说都是杜撰。由此可见一斑。
2.宝玉对时文八股之类的东西更是深恶痛绝,说:“时文八股一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第七十三回)。而且还把那些读书上进的人叫作“禄蠹”。即使是他所喜爱的姐妹们如宝钗等劝他读书,他也会毫不客气地予以斥责,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第三十六回)。
3.贾宝玉不喜欢贵族生活和对于自己社会出身的憎恶,打破了封建统治等级尊卑的观念。比如他对茗烟,没有什么主奴的界限。无论对兄弟姐妹,还是丫鬟小厮,宝玉从不摆公子的架子,兴儿说到宝玉平日的情景:“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去,都过的去。”这种种情景,在贾宝玉的生活中是随时可见的。其实,宝玉的言行举止何止是不合时宜,他更是具有着叛逆性格的贵族青年,他的许多言行都是与封建贵族家长们的要求和希望格格不入的。这实质上都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否定。
4.热爱、尊重、崇拜女性,是《红楼梦》中反复强调的特征。宝玉非常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观念,大胆地提出了“女清男浊”口号。宝玉在《红楼梦》中最有名的“语录”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在贾宝玉生活的时代,在男性统治的社会里,女性永远是处于附属的地位,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出身的青年公子,对女性(主要是女儿)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女儿表达了由衷的崇敬和爱戴,并把男子说成浊臭逼人,这无疑是对几千年来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宗法观念的颠覆,是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的。这当然是对封建宗法制度的叛逆。
作者在书中抨击了腐朽罪恶的封建主义统治势力,对贾宝玉反封建、反世俗,反对封建思想的道德标准,及他的初步民主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活动作了极高的评价,并且以一种不胜悲慨之情,给予全心的同情和歌颂。
二、林黛玉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因此也决定了她的性格丰富且矛盾。
1.多疑、小性、爱生气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性的将多疑、小性、爱生气,目无下尘等等这样的评价用于黛玉。第八回中“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近看标题就有所体现。
再看第十七回:宝玉得以大展其才,贾政的小厮们上来闹着玩,将宝玉身上的佩物一起解了去讨赏。黛玉以为她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人拿走了,气愤不已。也许有人会不理解:宝玉身上的佩物又不差一个小小的荷包,谁都不闹不气的,偏偏黛玉生气,不是她爱生气是什么。依我们的分析,一个最后可以将自己的情敌当成好姐妹的女子,气量是不会小的,她对情故都可以坦露心扉,姐妹相称,却唯独不放过一个小小的荷包,这是因为荷包倾注了黛玉细密的情思,是对宝玉感情的体现,同样也是衡量宝玉对自己重视程度的信物。
多疑、小性、爱生气,这些在黛玉这一角色中多有体现。但分析人物要将人物和当时的环境相联系。让我们看看黛玉的生活环境。她是独身女,聪明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原来的生活非常幸福,但她的幸福生活到她母亲病逝后就结束了。父亲认为女儿在外祖母身旁能有个照应,即使黛玉不愿意去,仍安排她住进了与众不同的贾府。小小年纪,单身外出,又寄人篱下,那种害怕、孤单、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贾府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仕宦家族,处事要小心,她时刻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来要求自己。在这种压力下,她的这种复杂矛盾的个性也就形成了。
2.纯真率直、实话实说
小姐探春说得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森严等级制及家长制的控制下,能保持一片纯真之情、玉洁之心的恐怕要数黛玉最能代表了。
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赏月,两个女孩子无拘无束的即景联诗。沉浸在创作冲动中的她已忘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她的兴致极好,神采飞扬,每每张口先笑。当湘云对了一句好诗,她便真诚的回应“好对!比我的却好。”对到忘情之处是“又叫好又跺足”这些夸张的举动正是黛玉纯真可爱的真情自然流露。当她集中思维,全力以赴对出“冷月葬诗魂”的好诗句,湘云拍手称赞时,黛玉也十分自然坦率的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在那么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荣国府里,每天都发生着“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推倒油瓶儿不扶”的事情,而在黛玉的生活里找不到半点虚假成分,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挚难能可贵。
3.心地善良、待人恳诚
黛玉的善良,我们可以从她与宝钗之间的相处便能了解。起初黛玉对宝钗是存有敌意的,可这两名女子的关系越往后相处越好,直到最后像姐妹一般,就连宝玉也感到吃惊,这全在于宝钗对黛玉的略表关怀,善用心计的宝钗分二步实现她的计划。宝钗先找到两人的共同爱好,一下拉近了二人的距离,逐渐瓦解黛玉对她的敌意。宝钗还分析了她的病,认认真真提供了进补的方法。可怜的黛玉顿时感受到亲人抚爱般的温馨感,虽说她在荣国府里一直有外祖母的疼爱,可外祖母身边的人毕竟太多,与人交际又不是她的强项,要让黛玉挤入那是非,也是不可能的事。再说黛玉姓林,不姓贾,平日里很难有人这样关心她。
别人的几句软话,几两燕窝便滋润了黛玉的心田,她将平时里对宝钗的陈见一一推翻,一枝烛光般的温暖竟化开了她心头的薄冰。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这些我们在感叹黛玉的痴情之余,更欣赏她内心的天真善良。此外,我们还可以她教香菱作诗以及她的葬花之举中同样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是有血有肉,一个立体的形象。文中的她美貌出众、清新脱俗;文中的她纯真率直、实话实说、心地善良、待人真诚;文中的她又时而多疑、小性、爱生气,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三、薛宝钗
薛宝钗无疑是《红楼梦》中争议最大的人物,古今专家学者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们组是归纳为以下几点分析的:
1.圆滑世故,善于交际
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真是大户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重。”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很多人认为宝钗虚伪,说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贾母。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2.坚定自己的原则与个性
一般小姐的绣房,要布臵的精致有活力,这样才以体现一个花季少女青春洋溢的生活。而宝钗素来不喜欢这些“花儿、粉儿”的。她虽然举止行为都喜欢迎合他人的意思,但内心却自有主张,并不因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喜好,凤姐送来的东西她也退了回去,这说明她在自己的私人领地坚持自己个性和主张,即便这让贾母大感丢面子。这并不是能全部用封建思想荼毒来解释,在高举反封建大旗的时候,最起码的是要尊重一个人的个性和自由,宝钗有不喜欢“花儿、粉儿”的权利,更有随自己的喜好布臵自己房间的权利,因此在用宝钗房间装饰来做宝钗被封建思想荼毒的证据的时候,应该首先充分尊重一个人的个性和选择,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放弃所持理论的重要原则,陷入到为证而证甚至双重标准的怪圈中去。宝钗的房间同她的内心是相互映照的,衬托出她冷眼看尘世的姿态,并且和她的词作“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是相互呼应的,这样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随时从分、颇有人缘的薛宝钗会做出《螃蟹咏》这种愤世嫉俗的诗词来。她虽然可以容忍人世间种种的不合理,但并不表示她内心也认同,她有她的坚持和原则。
3.封建主义的追随者
宝钗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怕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信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最符合封建社会的形态,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欢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她是真诚的真心的按照封建道德的规范去做。因此她在劝导黛玉的时候苦口婆心,是因为她真诚的认为这些道德都是最正确无比的。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4.乐于助人,细致体贴
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怕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在看待宝钗这个人物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先辩证的看待封建道德,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封建道德固然有落后、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面,同时它也有利国利民、积极向上的一面,它固然有压迫人民、禁锢思想一面,同时它也有稳定社会、传承文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样正确的看待宝钗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位读者心中也有一千个宝钗,对待文学研究,我们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
四、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作者为王熙凤设臵了鲜明个性的性格。
1.干练与能力
王熙凤具有独到的权术机变,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在纵横绞缠的矛盾之中始终把握最有利于自己的环节,看风使船,多方应付。她处在各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心,其性格也就从四面八方得到映照;曹雪芹对凤姐儿这个人物,可以说既爱又恨,对她既有赞扬,又有鞭挞。
凤姐的管理本事是史太君之下首屈一指的,最明显的莫过她协理宁国府一段,她能一眼看出宁府的管理存在几种弊端,并能立即拿出处理的方针,在关键时刻手舌不软,恐怕许多现代的管理者也要自愧不如。再如刘老老进贾府认亲时,凤姐对其来历不清楚,就不贸然行事,而是让周瑞家的先去向王夫人问个明白,讨个示下,然后才定出处理计划,头脑可谓清爽。我们要充分肯定“凤姐”的才干,在贾府众多人口中,王熙凤是一个难得的治家理财的行家,男人们也少有出其右者。一个连帐也不会看的二十岁女子,可以调动得诺大一个贾府里里外外都围着她转,有时连自称年轻时口齿心计都胜过她十倍的贾母,也不能不按照她的安排行事。聪明能干,是王熙凤的主体性格之—。
曹雪芹用许多笔墨描写她这一性格特点。她作为贾府的女管家,地位显赫,但也责任重大。要管好“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的贾府,谈何容易!府内穷奢极侈的生活,挥金如土的耗费,豪奴悍仆的差遣约束等等;外面皇亲国戚的贺吊应酬,亲朋故旧的婚丧嫁娶、喜庆寿诞,侯门府第的送往迎来,繁文缛节等等,这一大摊子庞杂琐碎千头万绪的事体,都要由她处理、过问、决断。她是贾府里的大忙人,忙忙的几乎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脂砚斋曾这样批道:“纸上虽一回两回中或有不能写到阿凤之事;然亦有阿凤在彼处手忙心忙矣。”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2.聪明与心机
曹雪芹还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描绘和刻画她的“心机又极细深”,足智多谋的个性特点。这个“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的凤姐,为人处世、时时处处都是以“我”为中心。有利的事,她先抓尖;不利的事,她远远避开,或者推到别人身上。
第六十七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把凤姐的心机、狠毒、泼辣,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一方面用花言巧语,假意殷勤把尤二姐骗得滴溜转,对她言听计从,感激不尽,跟她回到了大观园。在贾母和众人面前逞贤良;与此同时,她又使人挑唆张华告状,只叫她要原妻。又俏命旺儿“务将张华致死,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安排已定,便去大闹宁国府,把尤氏骂得狗血喷头,“揉成了面团儿”。接着借秋桐之刀杀死尤二姐。凤姐这一系列恶行,由于筹划周密,想得周详,能够通行无阻,步步按其设计实现,且做的点滴不露,显示了她女奸雄的“大智”。
聪明的凤姐意识到,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她要站稳脚跟,保住她的地位和权势,她必须靠定“太上皇”贾母和实权派王夫人这“两座山”。于是,她确定了向二房“一边倒”的路线。“看老太太的眼色行事”,是她的行动宗旨。她在贾母前装乖卖巧,打诨插科,想尽一切点子,使出浑身解数拍贾母的“马屁”,而且瞅的准,拍的好,使贾母感到喜心惬意,浑身舒坦。她把个“老祖宗”捧得团团转,疼她爱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她好“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如沈慕韩评价:“舌烂莲花迷五色,心藏机械刻三分。”实际上正是这样——由于她受到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信任,她才成了贾府的权倾一时的掌权者。
3.阴险与狠毒
作者还在许多地方刻画凤姐的狡诈,譬如听说鲍二家的被打后上吊而死,她家里将要打官司,她起初也暗吃一惊,但立刻就说不许赏她们的钱,还要反告她们一个“借尸讹诈”。又如王夫人根据下边的私诉而查问凤姐扣发月钱的事,她一走出来就发话示威,说“从今倒要干几件刻薄事了”。这都是她得之于一般旧社会的权术的心传。为了感到命运之威胁和地位动摇的恐怖,她必须用尽一切阴谋与残酷,以控制环境,以排除异己。王熙凤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贪权、好利、阴险、狠毒。
王熙凤一生要强,大权在握,杀伐决断,压倒一切,用尽一切阴谋和手段,独断独行,不恤人言,不计后果,一味滥施权势,恃强凌弱,利己害人,“宁教我负人,不教人负我”,制造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总而言之,凤姐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美且才而又贪婪狠毒。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是她那个时代孕育和培养出来的“罪恶的天才”。她的美与才给她的罪恶投上了一层光辉;她的恶德恶行难以使她变得百分之百的恶,因为她的恶难以掩盖她的优点。看到凤姐的所作所为,就不禁会联想到“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她们同样地美貌同样地贪婪同样地工于心计,不过凤姐更为中国化更为古董化罢了。
经过初步分析,可以看到,由于作者的经历,他对封建社会的无比痛恨全从书中人物性格表现出来了,但却没有明确表示要反封建,这就表明了作者还是有阶级局限性的。并且《红楼梦》一书的作者一向有争议就使得全书情节的逻辑性就有所不足。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使社会人文思想性在平淡中见诡谲、凡俗中见高真,是中华民族一本不朽的小说。
中国的明清小说造诣之高,水平之深令人惊叹。本书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致,值得我们在将来的写作学习。我们一直很喜欢《红楼梦》,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收获颇多,以前忽略的东西也通过大家搜集资料,积极思考,默契配合有所补充,并且在向有关研究人员请教,老师的悉心辅导后我们对全书的主旨和思想,还有对本书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成果简介
研究性学习成果简介
一、成果名称《榆中一中学生理想观调查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正值21世纪初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注意社会事业推向新平台的关键时期。现在正在学校学习的中学生,到21世纪中期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中学生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我们将通过本次对我校同学理想观的现状调查,把握同学们的理想信念的总体趋向。
三、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调查唤醒同学们的理想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激励同学们为理想、为未来努力奋斗。
意义:加强对同学们的理想信念的教育,提高同学们自我管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增加学习动力。
四、预期成果
初步对我校部分同学进行关于理想的调查,一方面了解同学们对理想观方面的态度及认识,另一方面提高我们兴趣小组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团结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五、取得成果
这是我们组应学校教学要求,自我组织的第二次实
践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取得了预期目标的初步完成,了解了我校部分同学的理想观,并对我们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且加强了我们组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希望我们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