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桂贤娣心得体会
“桂贤娣教学事迹”心得体会
上周9月17日全校师生在大会议室观看了桂贤娣教育教学事迹,他是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专注于情感教学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大的反响。桂老师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教师,她的经历跟我们身边现在大部分的老教师一样。生于农村,早期教学也扎根在农村。但是不同的一点是,桂老师从一个平凡的农村教师一步步的蜕变成了全国名师,从普通的农村走向了人民大会堂,走上了各大教育报和论坛版面,成为我们争先恐后学习的对象。
桂贤娣老师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正如她说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是一个善于抓住每次机会的人。那次赛教正是她人生的转折点,而这次机会就是她争取来的,为了参加比赛甚至不惜和自己的丈夫吵架,鼓足了劲儿讲好观摩课,最终拿到了比赛资格的追加名单。不得不说,桂老师是一个把身心放在工作上的人,她想要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她的热情也想要浇灌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上,那就是他的梦想。反观我们身边,我们没有了多大上进的心,有的人甚至把教学上的比赛,展示,提升自己看作一种麻烦。避之不及。所以我们要向她学习,学习的是一种态度和认真的劲儿。
当然,一个优秀的全国教师绝对不仅依靠对教学的热情就能出彩。桂老师最精彩和最值得人学习的部分就是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认为孩子童年的时光是幸福的,所以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且把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去;并告诫我们老师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学会想办法,并且直面困难。桂老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仅作业少,而且成绩好,学生们不仅喜欢桂老师,而且更爱学习了。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会教知识,更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桂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高情商的老师,她把自己的爱挥洒到孩子身上,揣着自己的良心站在三尺讲台上。
睿智,幽默,拼搏,有人格魅力,这是我对桂老师的印象,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成为大家学习的对象呢,在这个教书育人的时代,我们老师亟待解决的现状就是怎么学会育人,只有学会育人,才有资格去教书。桂贤娣老师是这个新时代给我们树立的榜样,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思考,作为老师该怎样去改变,怎样去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教学。年青一代的我们是应该趁着大好年华去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因为我们是在面向下一代,我们的工作是伟大而平凡,愉快而又艰巨的。
同时我也很感谢桂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在教育岗位上原来可以如此做老师,原来教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枯燥乏味,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用心去工作,依然可以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第二篇:学习桂贤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桂贤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桂贤娣先进事迹的体会 木兰乡朝阳小学
这一学期,我们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学习优秀教师先进实际的活动,学习桂贤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了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特级教师,湖北名师,被誉为“湖北教育专家”、“教坛常青树” 桂贤娣老师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怀,她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敬可爱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品质,来源于她对学生的十分的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彰显着她人生绚丽的人格魅力。
她告诉我们人生这样的一个哲理: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态度。如何用平和的尺度、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心态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让我深深感悟到: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它所面对的是最为独特、复杂,是最具有魅力,富于变化、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人。可知,我们在繁琐、劳累的工作中,不仅要有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着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通过学习桂老师的事迹,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肩上责任不小,整日忙于学生们的具体“琐事”和日常管理教育及活动中,家里都顾不上,心得体会《学习桂贤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遇到学生难管,家长不理解,难免有烦恼和怨气,若越有怨气会越造成心理不平衡。说句心里话,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当遇到烦恼时,不妨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坦然面对,把怨气变成锐气,变为一种行动力,坚信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教诲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坚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勤学苦钻,就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不做怨气的奴隶”。
2、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
在班主任日常的管理教育工作中,班级中出现“问题学生是有的,若生气、经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瞧不起“自己”有损教师的形象,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多看到学生积极闪光的一面,用爱心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教育,用适当的时机争取,多种方法努力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切忌生硬粗暴,学会制怒,控制情绪,以冷静、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因为学校是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园地。
3、少一点匠气,多一点才气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班主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卒先出范“,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善于总结,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摆脱“匠气”,增加自我综合能力的“才气”,体现班主任人格魅力。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已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篇:桂贤娣同志先进事迹
在暑期教师培训会上的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受中心初中的委托,今天让我在这儿作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桂贤娣老师事迹的辅导报告,我深感荣幸。说实话,刚接到这一任务时,心中着实抱怨过,因为以前对桂老师的事迹没有丝毫了解,更谈不上有何感受和体会,要作这个辅导报告谈何容易。但自从我在网络中了解了桂老师的优秀事迹,前两天有幸到孝感市教育局亲身聆听了桂老师的报告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一位痴迷教育事业的教师而感动;为一位一生为教育不懈奋斗的教师而感动。下面,我把搜集到的桂老师的部分事迹和我听了桂老师报告后的几点感受提出来,同大家共享。如有不妥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桂贤娣老师简介
桂贤娣,女,1961年11月出生,现任教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提名奖”、“教育系统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湖北名师”、“湖北省第八届党代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教育届十大名师”。市区教育局和钟家村小学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为桂老师出版了专著《以情感激活童心》和《丹桂》,2007年9月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敬业爱生的模范班主任”,并号召全市教育系统向桂贤娣老师学习。
她家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她妈是不生男孩决不罢休的。一连生
了五个女儿,名字都是什么“弟”,直到第六个终于生了个真弟弟。她排行老四,是1961年11月出生的,她刚出生,妈妈看又是个丫头,差点用被子把她捂死,是她的爸爸救了她的命。她从小过着清贫的日子,而且还不能公平的享受到妈妈的爱,但和父亲感情很深。那时不像现在有什么电视、电脑、学习机等高科技产品,唯一的乐趣是村口的有线高音喇叭。爸爸喜欢喝酒,每天下午都要坐在高音喇叭的下面边喝酒边听广播。而那时的她就做在他的腿上,每到听完一段广播剧时,父亲便会朝她的屁股打一下,把她从腿上放下来,然后说:“丫头,表演给老子看。”而她总能表演的声情并茂、惟妙惟肖,成为父亲的下酒菜。她说,正是听广播既训练了她的语感和肢体语言,更丰富了她的知识面。像《海的女儿》,《格林童话》,《背影》。。。都是在那时听的。这为她以后学好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桂贤娣老师的教书经历
中师毕业后正好从他们那一届开始实行“从哪来到哪去”的原则。于是她和其他的2位同学一同被校长用拖拉机接回了学校。虽然没能留在城市,但也并没有太多失落,反而感到被校长亲自用车接回来是很光荣的。在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笑眯眯的对比她漂亮、她的女同学说:“你当我们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兼四年级的语文教师。”然后又给那位男同学安排好了工作,接着便不说话了。她愣了半天才站起来问:“校长,我带哪个班啊?”可是校长却冷冷的告诉她——你不是咱学校的,你在何刘小学!她回忆说,当时她并没有哭,也没有抱怨任何人,因为她相信: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于是她很坚定的告诉
校长:“谢谢你,校长,我到何刘小学报到了。”第二天父亲挑着她的行李,她跟在父亲的后面,在众乡亲的送别下,他们走了30余里地来到了何刘小学。面对乡亲们羡慕的眼神,看着父亲挺直腰杆挑行李的身影,想着父亲自豪的笑脸,她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把书教好——为了父亲,为了所有的孩子。
写到这,我最大的感慨是——正是她特殊的出生条件和家庭环境造就了她不服输的个性,敢于挑战的品格。她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一个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十佳”中青年劳模、旅美学者。。。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到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学专家去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去全国各地讲学。。。这些都是她有个性、敢于挑战的诠释,这些都是她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小学教学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的丰硕成果。
桂贤娣老师的成就
桂老师在小学班主任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她潜心探索,敢于创新,创立并形成了“情感育人”法:形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总结出“因生给爱十法”和“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省、市即全国的教育教学专家、同仁、学生、家长的肯定和称赞。为此《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日报》、《现代教育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湖北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分别以《用“情感”激活童心》、《情感育人》、《创造情感教学的桂贤娣》等为题,对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报道了60余次;
她撰写的情感教育教学论文近30篇公开发表在《全国小学语文论坛》、《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等刊物上。因此,她被誉为“湖北教育专家”“教坛常青树”。
桂贤娣老师的“情感育人”法
1、“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特色”:即师生双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而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升华。这是情感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升华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价值的引导和学生情感自我构建的过程。
2、“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
3、家访激励法:
“学生进步,老师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
桂贤娣老师的“七个最”
1、最特别 : 第一课,教孩子笑
本学期开学,桂贤娣接手了自己的第19届学生。和往届不同,这次桂贤娣是26年来首次教一年级。周二上午,一脸微笑的桂贤娣走进了钟家村小学一(6)班教室。和学生相互问候后,桂贤娣并未
急着讲课。她拉着一名学生的手轻声问道:“你来告诉桂老师,你喜欢桂老师笑吗?”接连问了几名学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桂贤娣接着告诉学生,笑能保持快乐。因此学习时要笑容满面,鼓励别人时要笑容满面„„一时间,在桂贤娣的带领下,整个教室充满了学生欢快的笑声。“孩子上学不笑,说明孩子不快乐,这样的教育并不成功。”桂贤娣说,自己的第一课,首先就是让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快乐学习。因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最博大:给孩子“十种爱”
在桂贤娣的教案本上,记者看到了她自创的因生给爱十法:1.体弱生爱在关心;2.病残生爱在得体;3.过失生爱在信任;4.屡错生爱在耐心;5.向师生(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爱在珍惜;6.背师生(不与老师交流的学生)爱在主动;7.个性生爱在尊重;8.普通生爱在鼓励;9.进步生爱在赏识;10.后进生爱在鞭策。正是这“因生给爱十法”,让钟家村小学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1999年,桂贤娣的学生小吕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不愿自己的模样被同学老师看到,爱美的小吕死活不愿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老师买了一顶小红帽悄悄地送给小吕妈妈。
第二天一早,“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流出了快乐的泪花。从此以后,每天班上都会有5~6个同学和小吕一样戴着小红
帽上学,直到小吕重新长出黑色的秀发。
3、最温馨 : 不让学生出丑
范伟是桂贤娣在快活岭任教时的学生。在小学时他有个习惯:只要和桂贤娣站在一起,范伟总会紧贴着桂贤娣的身子,同时用手拉住她的衣角。
范伟爱粘桂贤娣是在一件事之后。一天桂贤娣上语文课,刚走进教室,发现班上有两个组的学生都站在门口,用书本捂住鼻子一脸厌恶,教室里隐约有股臭味。在这两组中,范伟则愁眉苦脸地趴在桌上。“范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了?得想办法不让他出丑。”见此情景,桂贤娣慢慢地走到讲台边。突然,她一下坐在地上,大喊肚子疼。她的行为一下吸引了全班学生,同学们纷纷上来询问。只有范伟只是刚准备站起来,又立刻坐回了位子。“范伟,你妈妈不是医生吗?快去帮桂老师打个电话。”见到范伟难堪地犹豫不决,桂贤娣捂着肚子走到范伟身边,抓住他的手,让他扶着自己走出教室。在厕所帮范伟清理干净,桂贤娣帮他换上了干净裤子。
回到教室,为了打消同学的疑惑,桂贤娣当着全班的面对范伟一阵猛夸:“你们看,在范伟的帮助下,范伟妈妈已经遥控治好了老师的病,范伟真厉害。”
4、最难得 用童心看学生
钟家村小学副校长朱永军曾在快活岭小学和钟家村小学与桂贤娣共事16年。在他眼里,桂贤娣的教育激情从未退却。
朱永军说,桂贤娣十分敬业。26年工作她写了6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举办了200余场公开课及学术报告,发表了10余万字的论文。
虽然工作累,但每次处理学生问题时,桂贤娣总是费尽思量。一次冬天的下午,学校突然停电,教室内黑得连书本也看不清,500多寄宿学生炸开了锅。因久不来电,有老师提议提前放学,但提前放学学生没人接送,不安全。桂贤娣提了个巧点子:今天停电,正好我们为学生开个烛光故事会。就这样,每班点起了10根蜡烛。
7点钟放学时,许多家长来接孩子,却意外地发现孩子不愿回家。因为他们被故事迷住了,不知道结局不愿离开。
对同事的褒奖,桂贤娣颇不好意思。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观察学生更细心。桂贤娣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快乐。只要细心观察孩子,用童心看学生,这点并不难做到。
5、最庆幸 有个军师丈夫
“我的成就,有我老公一半的功劳。”谈到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桂贤娣说家庭的支持功不可没。
桂贤娣介绍,自己和老公谈恋爱时总是在周末见面。一见面,桂贤娣就喜欢说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趣事、烦恼事。每次听到这些,老公总会让她写下来。经过几次提醒后,桂贤娣真的开始照做。至今,她已写了数十万字的教学笔记。“这让我把对的继续做,错的及时改。”
桂贤娣总坚持用家访和家长进行当面沟通,至今她已家访800多次。每次家访,桂贤娣总会到深夜。此时,身为校长的老公无论多累,都会亲自接送。每次大型公开课、做报告,桂贤娣也习惯让老公
审稿。“除非他满意,不然我就不安心。”
6、最后悔 一次体罚,悔恨至今
“我并不是高大全的教师。”谈到自己26年从教生涯,桂贤娣坦言自己也做过错事。其中唯一一次体罚学生让她至今悔恨不已。
在钟家村小学任教时,她有一年接手三年级一个班。开学不久后,她发现班上总有学生反映不见东西。经过细心观察,她发现原来班上的学生贾丽(化名)有偷拿东西的恶习。经过交流,贾丽似乎改掉了这个恶习,班上也没再发生不见东西的情况。
但过了几天,贾丽的原班主任却向桂贤娣反映说:贾丽跑到自己带的班上,将所有学生骗开教室,席卷了班上所有的文具。得知这一情况后,桂贤娣十分生气,也第一次体罚了学生---用扫帚棍打了贾丽右手三下,还让她回去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自己的父母。从此以后,贾丽再没有偷东西。“一个老师打学生真的是无能的表现。”桂贤娣说,这件事后,贾丽没有再偷拿东西。但直到毕业,她都很少对自己笑过。虽然贾丽改正了错误,但自己的教育却给了她痛苦的回忆。
7、最希望 当一辈子“孩子王”
“我只想让孩子更快乐。”说起自己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桂贤娣说自己的动机源于父母的一句话。
桂贤娣介绍,刚毕业准备走上讲台时,都是农民出身的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老师千万要记住,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正因这句话,她无时无刻不在想怎样让孩子们更快乐。
桂贤娣第一所任教学校是洪山区九峰乡何刘小学。在这所没有围墙,只有几间旧瓦房的学校里,学生很难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此,课间时,她弹奏风琴和学生们一起唱《我爱你,塞北的雪》、京剧《智取威虎山》。晚上,她又在卧室熬夜制作了27个形状各异的风筝,送给班上的孩子们。
十几年后,桂贤娣的工作从城郊来到中心城区,自己也从菜鸟教师变得荣誉满筐,但她一直不愿离开讲台。1998年,因工作出色,她被提拔到汉阳区教育局工作,她婉言谢绝。学校数次让她担任行政职务,她也全部推托。“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桂贤娣说。
桂老师对工作与家庭的地位的看法。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教育我的孩子不要撒谎,为人要坦诚。”桂老师说,“从我进入这个班的第一句开始,以后我对大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绝不向大家撒谎。”结果一个女孩问:“桂老师,你爱我们吗?” “当然爱了”
又一个男孩问:“您说您绝不撒谎,那么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和我们,哪个更多呢?”“我坦诚的告诉学生,”桂老师说:“我要说的话可能会令你们非常失望,对不起了,孩子们,我更爱我自己的孩子,因为她是我身上的一团肉啊!”经常会看到报纸、杂志上刊登某某老师带病上课,结果病倒在讲台上;某某老师的孩子发高烧,可身带毕业
班的某某老师却没有抽出半天的时间去带孩子看病,仍然上课,结果等到学生高考结束了,自己的孩子却烧成了脑炎。。。“这不是在赞美咱们老师,这是在把我们老师往死里整啊。”桂老师如是说。教师不是神,教师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啊!试想如果一个不爱惜自己,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好的人,还有什么精力,还拿什么爱去教育学生呢?所以她说,家庭、工作都重要,都排在第二位。当哪一样更紧急时,就把哪一样暂时推到第一位。
桂贤娣老师的真爱故事
用真爱,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阶梯
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都要接受。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桂老师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总结出“因生给爱”的教育方法,即“因生给爱十法”。这就是“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特殊生爱在鞭策”。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全校学生和老师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等领导讲话的时候,桂老师悄悄地握一下班上那几个体弱学生的手。
喔,暖烘烘的小手有两三只,冰冷冷的小手有五六只!桂老师心里有数了,等升旗仪式一结束,桂老师就带着他们在操场上或围圈跑步,或男女穿花运动,或跳绳比赛等,约十分钟左右,再上楼上课。平时,桂老师总是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左边抽屉里,悄悄跟部分女生说好;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右边抽屉里,跟班上体质差、爱挑食的几个小家伙说一声,如果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或下雨天没有人送饭,在桂老师的抽屉里去拿钱。钱虽然不多,但一定够有特殊情况的少数学生使用。多年来,桂老师的学生拿了卫生巾和钱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如数悄悄地还了进来!
对待学生的过失,桂老师往往给予足够的宽容和信任,鼓励他们主动改正误。有一次课间操后,学生刘浩发现自己的20元钱不翼而飞。他急哭了!桂老师说了一声:“有哪位同学如果拾到了刘浩的二十元钱请还给他,桂老师和刘浩将不胜感激。”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响没有反应。我没有继续问下去。下午放学之前,我将准备好的64个小红包发给64位同学,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刘浩丢了20元钱,桂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件事处理好!同学们都知道,桂老师从不骗你们,这64张红包没有做任何记号,请同学们今天回家,把自己觉得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交到讲台里面。”
第二天,64张红包如数收回,那张新版的20元钱在里面!她一直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一个!这并不重要,但这个同学一定铭记了这件事,也永远地铭记了桂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用真诚,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巴望孩子健康成长,为此,他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作好家访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多年来,她累计家访了800余人次,近600个的家庭。可以说,家访已经成为她工作中拉近师与生、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的重要途径。
“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变报忧为报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老师家访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这样的家访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打破了以往“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被动局面。由她总结出的具有良性循环作用的“生进步师家访,生再进师再访”激励性家访策略,在全省教育界大力推广。学困生张欣自从她家访后,进步更大了,她再次家访,张欣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张欣担心桂老师家访不便,特意送给她一个手电筒。大年三十的晚上,桂老师接到了张欣妈妈从北京老家打来的长途拜年电话:“桂老师,是您与众不同的家访,使我的孩子抬起了头。您是好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对待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宽容、有耐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要以鼓励为主。学生张苗苗缺点居多,没有一个老师不烦他!期末她给学生写了鼓励加期盼的评语:苗苗同学,很高兴与你相处了半学期。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老师和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样的小苗苗呢!他们呀,最喜欢上课不拉邻座女生的头发,下课不打架,不挎同
学的裤子,不塞厕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家访不故意把门牌号码说错的苗苗!你能做这样的好苗苗,一定能!”当苗苗和家长收到这份苗苗鉴定后,主动打电话邀请桂老师登门做客,苗苗还要求亲口告诉桂老师他家正确的门牌号码。
用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为了上好课,桂老师处处做有心人。早在1991年,在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桂老师花400元钱买了一个袖珍录音机,不管到哪里听课,她都录下,回家将课堂实录一句句地记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到如今,桂老师的家里还保存着贺诚、张春和等老师的录音磁带,虽然早已不能听了,但她舍不得丢弃,因为它凝聚着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一分心血和一种情愫。为了上好课,她强调情感教学。规定自己没有被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深打动的,绝不跟学生上。桂老师的很多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感动得备不下去是常有的事,为此上课时的真情流露令许多老师折服。桂老师坦诚地传授年青教师:桂老师和课文中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角色,桂老师没办法不为他们感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桂老师的情感育人之路迈出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特色。全国小语会理事杨再隋教授评价桂老师的课:“桂老师教学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她的独具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和朗读,使学生和教材的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终身难忘。这就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由于桂老师对家长对孩子对教学工作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因而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真诚的回报和感激。学生何瑞的妈妈在何瑞的日记本扉页上写到:“桂老师,您好!我的女儿成为您的学生,这是她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造化,因为古人云:人一辈子从一良师不易。作为与您同一战线的我,您的感人事迹,您的骄人业绩使我对您丝毫不感陌生。女儿何瑞更将弹起您、我、她之间相知、相识的“情弦”,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你将成为我们全家的挚友。
桂老师,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班主任,为什么家长孩子们对她如此关心,如此敬仰!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这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理想追求!
我的几点感受
我有幸听取了桂贤娣老师的报告,桂老师的报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绝于耳;桂老师的情真令人震撼,让我们自叹不如;桂老师的智慧令人羡慕,让我们激动之余,受益匪浅。
桂老师的事迹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难以忘怀,她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可敬可爱的思想境界和优秀的品质,来源于她对学生的十分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彰显着她人生绚丽的人格魅力。她告诉我们人生这样的一个哲理: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态度。我们在繁琐、劳累的工作中,不仅要有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更要有着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通过桂老师讲座,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
说句心里话,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份良心工作,既然选择了,就得认真,负责任地、耐心地,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好。否则就不做。当遇到烦恼时,不妨少一点怨气,多一点锐气,坦然面对,把怨气变成锐气,变为一种行动力,坚信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教诲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坚信“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勤学苦钻,就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不做怨气的奴隶。
2、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
老师若生气、经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有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让学生瞧不起“自己”有损教师的形象,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多看到学生积极闪光的一面,用爱心的引导和耐心细致的教育,用适当的时机争取,多种方法努力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切忌生硬粗暴,学会制怒,控制情绪,以冷静、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少一点怒气,多一点和气。因为学校是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健康成长的园地。
3、少一点匠气,多一点才气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老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老师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卒先出范“,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读书,多善于总结,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摆脱“匠气”,增加自我综合能力的“才气”,体现老师人格魅力。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
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已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
4、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作为老师对此要深信不疑。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表扬和鼓励,再多倔强的孩子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需要积极的呵护。人人都爱面子,在众人面前维护学生的自尊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5、要做一个善于表现的老师。那天的桂老师,真象一位表演小品的大师;所有的故事不用看讲稿,配以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于是,所有的老师便被引进了一座座神奇的殿堂,沉醉痴迷。讲座如此,可见,桂老师上课更是如此。
6、做一个用心的老师。唯有用心才是老师成名的秘诀。你看---桂老师关于孩子的五句话总结便是她送给所有老师的金玉良言, 桂老师说:什么是孩子?----孩子就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孩子就是七八九嫌S狗;童言无忌是孩子;想像力丰富是孩子;扯谎都不晓得变一下,这就是孩子。
7、做个聪明睿智的老师。在“打架闹剧”里,两个男孩打了架,桂老师没有让他们检讨,也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别开生面的让他们写打架作文,围观者点评„„从学生的角度,换一种学生肯接受的方式,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只有大智慧的老师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赢的学生的尊重。然而 桂老师所提到和没有提到的案例,我们所有的老师几乎都碰到
过,我们是否象桂老师那样处理得体?
当班里发生盗窃事件的时候,桂老师买了68个红包,分给68给孩子,让他们带回家,装进该装进的东西,清晨自主放到指定的地方;当学生化疗掉了头发时,桂老师给每个学生一顶帽子„„在密密的情网编织中,桂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俘获了学生的童心。
我不奢望能有桂老师这样的成就,这样的智慧。但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以桂老师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去享受工作、享受人生。
以上是我一点浅显的认识,不当之处,请谅解。谢谢大家!
第四篇:美丽心灵-桂贤娣
美丽心灵-桂贤娣
这是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晚会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
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6年来,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几乎每周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桂贤娣用了近30年的时间和行动去回答。
爱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她的“乖乖”
“乖乖”——这是桂贤娣对学生的爱称,由此成了“口头禅”,她经常对周围的大人也直呼“乖乖”,别人在惊诧之后,往往报以灿烂的笑容。
有一年,桂贤娣接手一个六年级毕业班,班上有个小姑娘不幸患了癌症,她不拍打针吃药,不惧化疗反应,唯一担心的是头发掉光了,戴上帽子担心会被同学笑话。可当她推开教室的门时,发现全班63个同学都戴着跟她一模一样的小红帽。原来,桂贤娣得知小姑娘的情况后,专门到汉正街买了64顶小红帽,家访时悄悄地给了孩子家长1顶,让孩子上学时戴上。
会爱学生——她总结出了一套“爱生攻略”
经常有年轻老师向桂贤娣抱怨:为什么我对学生付出了这么多爱,学生却没感受到?为此,桂贤娣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回答“老师爱我”,多数孩子回答“爱我一点点”、“有时候爱我”、“老师只爱班长”等。
桂贤娣感到,每个孩子对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多年经验令她总结出了一套“因生给爱十法”。有一年春节刚过,一名学生在学校遗失20元人民币。桂贤娣希望拾到钱的学生及时归还,可学生无人回应。中午,桂贤娣买了64个红包发给全班学生,并和蔼地说:“我相信同学们,请大家回家后,把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把红包交到讲台上来。”次日,64个红包如数收回,20元人民币也完璧归赵。
学生感受爱——用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做伴
谈及爱学生的秘诀,桂贤娣认为自己是一名“长大的儿童”。去年,桂贤娣去上海出差,返程时遭遇飞机晚点。看了几集《蜡笔小新》和韩剧后,她突发灵感,自顾自地玩起了自编游戏,惹得路人侧目。回校后,她把自己创编的小游戏教给学生,孩子们很开心。
钟家村小学语文老师梁思琴说,桂老师一点都不像快50岁的人,或许正因为她有一颗童心,所以总有独到的眼光去认识孩子们。
桂贤娣的因生给爱十法:
1、体弱生爱在关心;
2、病残生爱在得体;
3、过失生爱在信任;
4、屡错生爱在耐心;
5、向师生爱在珍惜;
6、背师生爱在主动;
7、个性生爱在尊重;
8、普通生爱在鼓励;
9、进步生爱在赏识;
10、后进生爱在鞭策。
1、体弱生爱在关心。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特别是对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孩子,教师更应关怀倍致,这能使学生感到无微不至的师爱,有利其身心健康发展。
2、病残生爱在得体。作为班主任,她特别关注那些有特殊生活经历或特别病史的学生。责任和使命告诫我必须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学生身理心理不同于普通生,自卑感特别强,对待这类学生,太热情,他觉得你是同情;太冷淡,他觉得你是嫌弃。因此,对他们的关爱,教师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爱得科学,爱得得体,否则事于愿违。
3、过失生爱在信任。她认为,作为教师,对待学生的过失,轻易采取惩罚的手段,往往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没有给他以信任和期望。学生有过失的时候也常常是教育最有效果的时候,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如果这个时候教师不仅宽容了学生的过失,而且信任他一定会改正,最重要是为学生的过失终生保密,免其自尊受损,可能会使学生终生刻骨铭心。
4、屡错生爱在耐心。对于屡犯错误、常犯错误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爱一定要有耐心,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语言犀利、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教师特别要注意在态度上坚持耐心耐烦;在语言上讲究严趣结合。这样方可使学生容易接受。
5、向师生爱在珍惜。她的学生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因性格的差异,开朗的学生喜欢跟老师接近,表现出极强的向师心理。交往中,他们对老师的关爱坦诚直率、溢于言表。教师对学生的爱千万不能视而不见,定要倍加珍惜,否则挫伤了学生纯洁无瑕的心。
6、背师生爱在主动。有些学生性格内心,言词不多,在班集体里,有的表现出只和少数同学往来,基本上不和老师交流;有的则只和一两个固定的伙伴在固定的地点说说悄悄话,看见老师远远地就避开。对这样的学生,她总是主动地接近他们。
7、个性生爱在尊重。在桂贤娣的班集体里,对于个性鲜明的学生,她和同学们不压抑,不排挤,不把他们当作“另类”看待,而是竭诚尊重他们的一切,使他们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放飞个性,自由成长。
8、普通生爱在鼓励。尽情地鼓励就是学生在教师鼓励的眼神、赞赏的话语、亲切的抚慰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其在乐于接受的心理环境下,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争取进步。
9、进步生爱在赏识。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双重身份,课堂成了她倾注爱心的主要阵地之一。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她都真心诚意地倍加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她说:“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优生霸气’,没有所谓的‘差生沮丧’,师生亲密无间、平等和睦,情感交融,整个课堂几乎达到了情投意合,鱼水合欢的理想境界。”、“因为我的内心一直涌动着爱的激情!是爱的情感营造了这个教学氛围,是爱的情感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这里有学生对老师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这里有学生对学习的爱,对动物的爱,对探索的爱;这里有老师对对语文教学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师生互爱的情感双向交流、共同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课堂逐渐构成了一个‘情感心理场’,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不得不受到感染和教育。”
10、后进生爱在鞭策。教师在处理某些后进生的问题时,如果能从善意的愿望出发,有力地鞭策他们,必将形成一种精神渗透力,使那些不思进取、丧失自信的学生重获前进的动力。这说明,教师在恰当的时候运用鞭策的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这远比惩罚来得更深沉、更强烈、更有力。
桂贤娣的“四心”教育
对学生要“用心”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在轰轰烈烈,而在细微之处,这能使学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师爱!桂老师就是这样做的。班上女学生小吕不幸患了癌症,满头的黑发全脱落了。“我很想回教室上课,但又怕同学笑我„„”。桂老师知道后,专程到汉正街买了64顶小红帽,分发给班上的63个孩子,并嘱托要戴帽子来上课。晚上,把剩下的一顶送给了小吕:“来校上课吧,大家都等着你呢!”第二天,当惴惴不安的小吕在桂老师的鼓励下走进教室时惊呆了:在本不该戴帽子的季节,全班同学都戴着一模一样的小红帽。自那天起,每天都有几个学生戴着小红帽陪着小吕上学„„类似的例子还有:邻班的小苗在教师节时送给班主任一张贺卡,但班主任却扔进了废纸篓,小苗很伤心,那是他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做好的。小苗趁班主任不在,找到了贺卡,准备拿回,桂老师看见了,对小苗说:“桂老师想要这张贺卡,送给桂老师行吗?”,小苗终于高兴地笑了。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懂得教书的真谛!一名教师,要从细微处做起,把爱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
对家长要“热心”
桂老师在报告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任何一位家长来到校园,这时你就是校长。”这句话导出了真谛:学校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校园里的每一位教师既是成员又是主人,当家里来了客人时,我们都要以主人的礼节热情相待。但我们平时却很少这样做,或是根本没做。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以心换心。试想:当你走进不熟悉的校园给孩子送东西时、当你第一次开家长会时、当你想找孩子的老师交谈却又不知道是哪一位时„„你是不是很想有一个人为你指点引路呢?如果你见到的人都是冷若冰霜或对你不理不睬,你将做何感想?
对工作要“尽心”
相同的工作时间,却有着不同的工作效率。多年来,桂老师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当我的前一只脚踏进校园,直至放学后,我的后一只脚离开校园,我脑中想的就是工作。”上班时间,关闭手机;办公室里,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工作上的事情在办公时间内解决,从不带回家中加班加点„„“我敬重那些时间加汗水的老师,但我不提倡!”。生活中随时捕捉、收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和素材。今年的8月1日,在家休暑假的桂老师打开电视,看到中央台正播放纪录片《中朝两国人民的好儿子邱少云》,她连忙跑进房间,拿出笔和纸边看边记解说词。近20分钟的节目结束了,可她没有完全记下来。于是,她就给中央台军事节目组去了一封信,请求给她寄来该节目的文字资料,“因为我和我的66名学生在新学年将要共同学习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没想到,一周后,电视台不仅给她寄来了文字资料,还有音像资料。她就是这样,时刻不忘工作,乐此不疲。对生活要“舒心”
桂老师是一位讲究生活质量的人,她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聪明、懂事、明理的女儿。她说:“8小时以外,我要享受生活,要健身,要逛商场,要看医生,要孝敬长辈,要相夫教子,要享受天伦。”是的,高质量生活与工作的前提是必须
有一副健康的体魄,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的就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工作两不误的教师群体,而不是一味地只讲究奉献、为了工作不讲亲情、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话的教师。
第五篇:桂贤娣演讲报告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桂贤娣教师先进事迹学习材料
我叫桂贤娣,是钟家村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汉阳区教育战线上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从教24年来,我先后荣获“湖北名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党代表”、“武汉市十佳班主任”等光荣称号。2005年2月1日,我作为湖北省唯一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慰问湖北两院院士、专家迎春茶话会; 2005年7月,我又被省教育厅作为全省唯一的教师代表,推荐参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评选。2011年9月6日,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并进京领奖,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接见。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组织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是党员这个光荣称号激励和鞭策的结果,使我较好的履行了一名党员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通过24年的教学生涯,我体会到:一名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应该是用真爱、真诚、真情倾注教坛,教书育人,勤奋耕耘。
用真爱,创设孩子健康成长的阶梯
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都要接受。这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总结出“因生给爱”的教育方法,即“因生给爱十法”。这就是“体弱生爱在关心;病残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向师生爱在珍惜;背师生爱在主动;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特殊生爱在鞭策”。多年的实践证明,此法行之有效,且效果良好。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全校学生和老师站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等领导讲话的时候,我悄悄地握一下班上那几个体弱学生的手。喔,暖烘烘的小手有两三只,冰冷冷的小手有五六只!我心里有数了,等升旗仪式一结束,我就带着他们在操场上或围圈跑步,或男女穿花运动,或跳绳比赛等,约十分钟左右,再上楼上课。我摸着几个孩子暖烘烘的小手,心里也暖洋洋的。
平时,我总是将好几种牌子的卫生巾放到左边抽屉里,悄悄跟部分女生说好;将一些零钱硬币放到右边抽屉里,跟班上体质差、爱挑食的几个小家伙说一声,如果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或下雨天没有人送饭,在我的抽屉里去拿钱。钱虽然不多,但一定够有特殊情况的少数学生使用。多年来,我的学生拿了卫生巾和钱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如数悄悄地还了进来!
作为班主任,我特别关注那些有特殊生活经历或特别病史的学生。那一年,聪明可爱的小女生小吕因不幸身患癌症,因为经常做化疗,她满头的黑发脱落了。她害怕掉课太多,更舍不得教师和全班同学们,但如此模样去见同学和老师,小女生犹豫了!我悄悄地送给她一顶小红帽。第二天一早,当“小红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羞涩而紧张地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她惊呆了,因为教室里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与她一样的小红帽。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小女生灿烂地笑了,笑出了满脸的泪花。那天起,我们班上的总有同学戴着小红帽上学,直到这位小女生重又生长出满头的秀发。
对待学生的过失,我往往给予足够的宽容和信任,鼓励他们主动改正误。有一次课间操后,学生刘浩发现自己的20元钱不翼而飞。他急哭了!我说了一声:“有哪位同学如果拾到了刘浩的二十元钱请还给他,桂老师和刘浩将不胜感激。”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响没有反应。我没有继续问下去。下午放学之前,我将准备好的64个小红包发给64位同学,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上刘浩丢了20元钱,桂老师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件事处理好!同学们都知道,桂老师从不骗你们,这64张红包没有做任何记号,请同学们今天回家,把自己觉得该装进去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交到讲台里面。”第二天,64张红包如数收回,那张新版的20元钱在里面!说真话,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一个!但这并不重要,我敢肯定,这个同学一定铭记了这件事,也永远地铭记了桂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
用真诚,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都巴望孩子健康成长,为此,他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作好家访工作,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能够使我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多年来,我累计家访了800余人次,近600个的家庭。可以说,家访已经成为我工作中拉近师与生、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的重要途径。
谈到我的“学生进步了,老师就家访;学生再进步,老师再家访”的家访原则,还有一段小插曲呢: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班上有个小男生屡次犯错误屡教不改,我决定家访,并请该生告诉其详细的门牌号码。谁知当我拿着小男生亲手写的家庭住址去家访时却吃了闭门羹。因为孩子故意把自己的门牌号码写错,这说明他拒绝孩子拒绝老师家访。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决定改变家访策略,变报忧为报喜,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老师家访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荣耀,因此,我的家访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打破了以往“老师家访,学生遭殃”的被动局面。由我总结出的具有良性循环作用的“生进步师家访,生再进师再访”激励性家访策略,在全省教育界大力推广。
学困生张欣自从我家访后,进步更大了,我再次家访,她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张欣担心我家访不便,特意送给我一个手电筒。她自信地说:“我要让桂老师多到我家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我接到了张欣妈妈从北京老家打来的长途拜年电话:“桂老师,是您与众不同的家访,使我的孩子抬起了头。您是好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我家访,家长有时要用车送我,我总是婉言谢绝。有一次,我到桃花岛冯雪蕖家家访,他爸爸非要用车送我回家,我跟他说我有车,他不信,一直跟到马路上来,一看我上了我爱人的摩托车,他摇着头笑笑说:“象你这样的好老师到哪里去找哟。”
对待后进生和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宽容、有耐心,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要以鼓励为主。学生张苗苗缺点居多,没有一个老师不烦他!期末我给他写了鼓励加期盼的评语:苗苗同学,很高兴与你相处了半学期。可惜的是你还不知道老师和你的爸爸妈妈喜欢什么样的小苗苗呢!他们呀,最喜欢上课不拉邻座女生的头发,下课不打架,不挎同学的裤子,不塞厕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家访不故意把门牌号码说错的苗苗!你能做这样的好苗苗,一定能!”当苗苗和家长收到这份苗苗鉴定后,主动打电话邀请我登门做客,苗苗还要求亲口告诉我他家正确的门牌号码。
用真情,升华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师的第二生命。作为党员教师,更应有如此认识。
为了上好课,我处处做有心人。早在1991年,在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花400元钱买了一个袖珍录音机,不管到哪里听课,我都录下,回家将课堂实录一句句地记下来,进行分析研究,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到如今,我的家里还保存着贺诚、张春和等老师的录音磁带,虽然早已不能听了,但我舍不得丢弃,因为它凝聚着一个普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一分心血和一种情愫。
为了上好课,我强调情感教学。规定自己没有被课文的内容和情感深深打动的,绝不跟学生上。我的很多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感动得备不下去是常有的事,为此上课时的真情流露令许多老师折服。我坦诚地传授年青教师:我和课文中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中那些可歌可泣的角色,我没办法不为他们感动。
为了上好课,我不耻下问。以前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我没有放弃,更没有甘于现状,而是拜女儿为师。在家朗读课文,我一直都喊女儿“老师”,请她帮助纠正读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我的情感育人之路迈出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小学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特色:即师生双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而相互影响。一方面,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升华。这是情感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升华的过程,也是教师情感价值的引导和学生情感自我构建的过程。全国小语会理事杨再隋教授评价我的课:“桂老师教学已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她的独具感染力的声情并茂的导语和朗读,使学生和教材的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终身难忘。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由于我对家长对孩子对教学工作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因而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真诚的回报和感激。学生何瑞的妈妈在何瑞的日记本扉页上写到:“桂老师,您好!我的女儿成为您的学生,这是她的幸福,也是我们的造化,因为古人云:人一辈子从一良师不易。作为与您同一战线的我,您的感人事迹,您的骄
人业绩使我对您丝毫不感陌生。女儿何瑞更将弹起您、我、她之间相知、相识的“情弦”,您将成为我的老师,你将成为我们全家的挚友。
有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想: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班主任,为什么家长孩子们对我如此关心,如此敬仰!这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高尚的人格和真挚的情感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响人格,用爱心感染爱心,用心灵照亮心灵,这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