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党课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
用党课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怀
〔关键词〕 党课;备课;党课内容;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B)―0092―01
自2008年的“三?一四”不稳定事件以来,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我校党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我校党支部开始考虑在高中学生中发展党员,并决定让笔者给学生上党课。下面笔者就给学生上党课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好党课
备好党课是上好党课的前提,教师要在备课上多下工夫。
一是“备”学生。为了使党课上得有的放矢,必须“备”学生。上党课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如果有少数民族学生,就要结合他们的民族习惯和思想动态进行备课,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备”材料。材料准备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党课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留心,及时收集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和热点问题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越多就越有说服力,同时能增强党课的时效性。
三是认真编写教案。编写党课教案要突出主题,要紧紧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对高中学生来讲,主题范围要定得小一些,相对集中一些,材料要能吸引人。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和启发学生,不要回避问题,要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地说明问题。
四是精心选择党课教法。有道是教无定法,上党课时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并结合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党课上得生动且有吸引力。
二、创新党课内容
当前,党课内容大多是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路线。当然,这些内容是十分重要而且是学生必须知道的,但笔者认为仅此还不够,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课内容。
1.根据形势的变化选定党课主题。如,针对“三?一四”不稳定事件和“七?五”事件,笔者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教育,给他们讲解这两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对我国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了极大伤害。这两起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严肃问题。
2.结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给学生上党课。笔者给学生讲解“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的主要目标;讲解“科学发展”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讲解“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途径;讲解“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改善民生将是最绚丽的亮点;讲解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意识”、“四个更加”等等。
3.结合热点问题为学生上党课。例如,笔者给学生分析近五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三农”问题的各种政策措施,讲解党和国家是如何处理和解决“三农”问题。又如,结合“民生”问题,如再就业工程、住房、医疗、养老等讲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的党课教学模式,也给上好党课注入了活力,所以笔者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党课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党课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把图片资料、DVD光盘、幻灯片等运用到党课教学中,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思考,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了第十七届五中全会,笔者把网上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十二五”规划和相关辅导材料复制到学校的网站上。这样,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进入学校的网站,就进入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料库。笔者还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了讨论区、聊天室、教师信箱,让学生相互交流观点和心得体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编辑:王妍玮
第二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宁波里小学 刘德玲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语文课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催化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责任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那么什么是责任感呢?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儿童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开发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儿童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应该教育他们成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民主负责的人。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于明确且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一天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处于迅速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他们接触到的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形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首先,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再者,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上课从不迟到,批作业从不含糊的教师,其一丝不苟、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也会给学生以受益终身的影响。藤野先生总是认真细致地帮鲁迅先生修改讲义,连血管图的微小偏差都不放过,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激励了鲁迅一辈子。这样的责任感教育才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极高境界。
二、从名家身上培养对人生的自信力
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时都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相讽,或另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如学习《童第周》和《法布尔小时侯的故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是属于那些遇到困难肯动脑筋想办法,学习本领要有毅力、不灰心,要勤于观察、勇于探索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
三、从现实出发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胜利与失败机会参半,每个人都时时面临着生活的考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意外的打击,不能正视现实,以至于发生很多学生因为成绩不佳自杀的事件。作为教师,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显得日益迫切。在《童年的发现》一课教学中,当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学生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 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应该坚强乐观的面对。这样使得学生将课文中的我寻根问底大胆想象精神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课文的中心思想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甚至是内在的一种人文素养伴随其终身,使得学生终身受。
四、从家庭亲情出发培养坦诚、理解的品质
现在的学生人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倍受父母长辈的宠爱,长期下来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所以变得自私、冷漠,不懂得关心、理解、帮助别人。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得到爱而往往又不大给人爱。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理解、关心、帮助别人也成为当务之急。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充满“爱”的艺术,语文教师在理性地传播知识、探讨规律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交流与共享。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白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不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包含的父母之爱。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两种爱是不可缺少的。在理解了爱的不同方式后懂得在享受家人无私的爱的同时,自己也要爱自己的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主动关心爱护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整个集体、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古老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中有过辉煌、有过振兴、有过沉沦。沉痛的教训和胜利的喜悦都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教师,培养新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是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学作为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主要学科,人文素养教育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品质教育、主体地位教育、独立人格的教育、创造性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由此出发,要求教师应按人文教育精神,开展个性化的施教,学生就应以此为目标,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认知性两个特点结合起来,才能促使教师愿教、乐教、爱教,学生更是乐学、愿学和爱学,才能实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第三篇: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
国就是家,是保护家的一道最结实而有力的护栏。当这个护栏遭到破坏就会家破人亡。想要家安全有保障就必须爱护这道护栏,精心建造、维护、修补、美化、爱护。写写帮文库网为大家提供“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欢迎阅读。
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爱国如饥渴(班固)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忠也。(曹操),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则。(顾炎武)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个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对于人和国民来说,最伟大最神圣的东西是自己的祖国。(哈里斯)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是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杜勃罗留波夫)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拜伦)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爱国高于一切。(肖邦)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而活着。
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爱国的形式有千万种,譬如:岳飞驰骋沙场,精忠报国,是一种爱国;鲁迅在民族遭受苦难之时,高声呐喊,是一种爱国;在灾难面前,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到处都是爱国的体现。
孙x说的好:“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唯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与自身之肩上。”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靠国人来维护的。中国上下五千多年,有许多杰出的爱国者,譬如:吉鸿昌、钱伟长、岳飞、朱自清......甚至,x小学生在雨中听见国歌响起时向国旗敬礼时的表现,小学生都知道怎样爱国,更何况我们作为警校生,是未来的预备警察更应该懂得怎样爱国。爱国主义力量是伟大的,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的了什么呢?国家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是国家的力量,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国家就不能抵御外辱,就会一击而破。
爱国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义;是在民族面前的血荐轩辕;是在荣辱面前的拼尽全力;是我们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用汗水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义不容辞。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作为一名预备警察,贯彻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孩子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做一名青年,要深知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感情,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报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传统的美德。
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爱国的形式有千万种,譬如:岳飞驰骋沙场,精忠报国,是一种爱国;鲁迅在民族遭受苦难之时,高声呐喊,是一种爱国;在灾难面前,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到处都是爱国的体现。
孙x说的好:“做人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唯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与自身之肩上。”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强大都是靠国人来维护的。中国上下五千多年,有许多杰出的爱国者,譬如:吉鸿昌、钱伟长、岳飞、朱自清......甚至,x小学生在雨中听见国歌响起时向国旗敬礼时的表现,小学生都知道怎样爱国,更何况我们作为警校生,是未来的预备警察更应该懂得怎样爱国。爱国主义力量是伟大的,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的了什么呢?国家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是国家的力量,没爱有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国家就不能抵御外辱,就会一击而破。
爱国是在利益面前的舍身取义;是在民族面前的血荐轩辕;是在荣辱面前的拼尽全力;是我们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用汗水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义不容辞。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作为一名预备警察,贯彻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孩子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做一名青年,要深知爱国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感情,强国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报负,报国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传统的美德。
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国家,是一个威严的象征!共产党,是一个正确的领头人!人民,是最基本的垫脚石!作为新中国的中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我们要学习祖先革命者那“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颂扬中学生的崇高理想!也许在和平繁荣的今天,我们应该像他们那样从小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人,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祖国啊!你那九百六十万公里的土地,哪一寸没有深深地烙下华夏后代的足印,哪一寸不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长江、黄河是我们沸腾的血液:千座耸入云的山脉,是我们不屈的盘骨:无际的肥田沃土是我们开阔的胸膛:无边的森林草地是我们乌黑的头发:祖国的每一个部分,都嵌在我们的心头。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人民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勤奋学习,明天为创作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啊!你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带头人,带领我们打下大好河山:带领我们走向荣华富贵:走向世界顶端!我会永远的尊敬您、爱护您!作为新中国的中学生,我们要努力的热爱党,学习我们党的先进精神、高尚品质!我们的党成立已经92年了,这是一个成熟的党,一个年轻的党,一个充满活力的党。我热爱党,一生一世,无怨无悔!
人民,是祖国的根本,是坚实的垫脚石!我们时时刻刻爱人民!人民,祖国时时刻刻都需要他们,军方的兵士们、高官大职们、社会经济运转要素等等。我们祖国、社会都要依靠人民!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上下中,那些封建社会都因为没有以民为重而陨落,从而在新中国我们要吸取古代之教训,重观历史,展望未来,热爱人民!以人民为发展核心!建立一个更加辉煌、更加富强的国家,让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要具有创造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劳动观念,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我们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令承担,我们注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伟大的使命鼓舞起无穷的力量,召唤我们高扬起民族精神的旗帜,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去谱写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
爱国爱党情怀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郾城第一实验中学胡丽霞
二 O 一 一 年 五 月
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今年全国掀起了唱“红歌”的高潮。我们学校也响应号召,开展了“诵经典 唱红歌”的活动。一是为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二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指示精神,三是通过“诵经典 唱红歌”活动的开展,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相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培养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将经典诵读与唱红色歌曲相结合,让经典之风浸润校园,提升师生精神品位和文化素养。学校根据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选择了二十余首歌曲供各班学生选择演唱,其中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我和我的祖国》、《妈妈教我一支歌》、《十送红军》、《南泥湾》、《打靶归来》、《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游击队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社会主义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走进新时代》等。为了充分引起各级各班的重视,学校还决定在五月下旬举行歌咏比赛。对于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我是非常赞成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在网络飞速普及的年代,我认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作为音乐教师我的工作量会一下子增加好多,比平时正常的教学累了许多,但是内心却是充实的,是累并快乐着。
首先,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唱红歌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
期。有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轻视和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同时网络世界的普及也使许多学生面对诱惑而无法抵挡,流行歌曲一时之间席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受流行风尚的影响,嘴里哼着的是“不求荡气回肠,只求爱一场”、“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爱的回忆”等等无病呻吟且与年龄不合时宜的曲调;私下谈论的是杨幂、许嵩、张杰等这些流行歌手的逸闻趣事。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开展唱红歌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也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比如教唱《游击队歌》,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铁道游击队》,把学生带到红红的战争年代,感受当时的时代脉搏,体会形势的紧迫,调动昂扬的斗志,然后顺理成章教唱歌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就会一切水到渠成。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红色教育。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红歌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歌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被推广的,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所以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唱响红色歌曲是唤起人们回顾历史,加强革命
传统教育的好办法。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当人们听到红歌时就会觉得非常激动,会不自觉地跟着唱上几句,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传唱,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振奋,久而久之人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红歌不但净化了人们的灵魂,鼓舞了人们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还能教育人们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我们的祖国,启发人们健康向上、乐观大度,勤奋工作、热爱生活。
其次,红歌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享受。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旋律,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舞剧《红色娘子军》就是红歌与影视作品的完美结合。观众不但受到了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教育,而且还学会了唱红歌。在这两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红歌,非但没有冲淡电影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深化了主题,延伸了观众的艺术享受。如果把这两部电影的歌曲拿掉,《冰山上的来客》就会黯然失色,《红色娘子军》就成了哑剧,这些歌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演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学唱这些歌曲的同时,我们不妨再赏影片,使我们的身心再一次受到那种高尚情操的洗礼。
第三,大唱红歌,大唱爱国主义歌曲也是一种重要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歌唱活动,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净化,激发革命精神,也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上下的心灵沟通。只有时刻牢记革命传统和党的宗旨的人,才会经常唱起“红歌”;只有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才能问心无愧地唱响“红歌”;只有将群众百姓真正装进心里的人,才会和群
众一起合唱“红歌”。实践证明,空洞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只有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的内容与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红歌大家唱就是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一首红歌就是一个动员令、一封请战书,战争年代战士们唱着红歌奔赴战场,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让“每一颗子弹都消灭一个敌人”,去“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在和平年代,中小学生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所以中小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唱红歌就是育人的有效形式之一。我们要在学校中大力推行“红歌大家唱”,要理直气壮地教学生唱红歌,理直气壮地讲红歌背后的动人故事,用生动的故事,健康的旋律引导学生成长。要人人唱红歌,天天唱红歌,使唱红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唱红歌能促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一提起红歌,有些人就认为这是老一套,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红歌不但产生在革命战争年代而且也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春天的故事》(王佑贵作曲、蒋开儒、叶旭全作词)、《走进新时代》(印青作曲、蒋开儒作词)等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产生的。《春天的故事》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都非常优美动听、和气可亲,听到这首歌曲不禁使我们想起1979年的改革开放,想起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路线,想起一国两制;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老人视察南方的那种情景和氛围,使人们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和正确,并使人们积极地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走进新时代》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进入改革开放后,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展现了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一首优秀的歌曲往往令人回忆起一个过去的时代,一首优秀的歌曲也常常能鼓舞人度过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歌曲作为先进文化的“轻骑兵”,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首歌曲用朴素的语言和真诚的声音缩短了人民对祖国、对党的情感距离。唱响这些歌曲,是我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总之,唱红歌是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紧密配合,为学生唱红歌创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信念教育,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在唱红歌中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在唱红歌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瞻仰革命烈士 培养爱国情怀
瞻仰革命烈士
培养爱国情怀
——记清明节扫墓体会
4月4日上午,我们昌邑市实验中学全体师生来到昌邑革命烈士陵园,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体味他们的革命精神。
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们肃立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前举行献花圈仪式。仪式开始了,所有人在霎时间全部肃静。随后,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堂后面,烈士们的墓碑前,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活动。到了烈士墓前,我用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然后又唱了国歌。最后,我们班全体团员在我们班团支部的带领下,向烈士做了庄严宣誓,向烈士发出自己得心声,发誓向烈士学习。大家一起为英雄默哀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让我们能在祥和宁静的环境下读书。
站在青松环绕的烈士烈士纪念碑前,我的心潮又一次澎湃,而且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是那些可敬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了祖国的江山,才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今天应该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吧。
现在,我们既然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学习搞好呢?
同学们,如果没有战争,那么学习就是最好的、国的表现!让我们向烈士学习!向烈士致敬!
瞻仰革命烈士
培养爱国情怀
——记清明节扫墓体会
作者:孟尧 班级:7.16 学校:昌邑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