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盘游戏的主题及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来访者通过创造可见的“沙盘世界”来展现自己的内部世界,R.R.Mitchell 和H.S.Friedman经过研究发现,几乎每个“沙盘世界”都有各自的主题,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她们提出了“沙盘游戏主题”(sandplay themes)这一概念,并对之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沙盘游戏主题是来访者创造的“沙盘世界”中呈现的一个或一系列的可视意象。沙盘游戏主题几乎在所有的“沙盘世界”中都会存在。每一个“沙盘世界”可能包含几个主题,诸多主题可以分为两类:1创伤主题(Themes of Wounding)。创伤主题经常在一些早年曾遭受虐待、外伤、失败或家庭成员死亡的个案中呈现。2治愈主题(Themes of Healing)。治愈的主题常常出现在一些身体健康,早期环境良好的个案中;在治疗后期也常常呈现治愈的主题。
创伤主题和治愈主题的数量随着治疗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在治疗的早期阶段,通常是创伤主题多于治愈主题。随着治疗的进展,更多的治愈主题会出现并且最终在数量上会超过创伤主题。所有的主题,不论创伤主题还是治愈主题,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都会发展变化。随着沙盘游戏过程的展开,治愈主题会变得更加显著和丰富;更加现实或生活化;与整体场景更少分离或分裂。与之相反,创伤主题会变得更加微弱和单一;与现实脱离,更加虚幻;与整体场景更多的分离或分裂。但是创伤主题有向积极的一面转化的趋势。
创伤主题和治愈主题在“沙盘世界”中各有其不同的表现,下面分别阐述一下创伤主题与治愈主题的表现形式。
创伤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混乱。随便的、分裂的、无组织的模具摆放。例如,把小模具胡乱投入沙盘;忽视界限和外部现实的存在;细节被充分注意,但整体却是杂乱的或分离的。空乏。不使用模具,或者使用缺乏能量和毫无新异的无生命感的东西。例如,只在角落放置一棵枯树,而其它部位几乎是空的沙盘。分裂。沙盘的各部分之间是孤立的或分离的。例如,河流、栅栏、大象从沙盘底部摆到顶部,各部分之间没有联系,似乎是分割沙盘。限制。通常情况下自由的形象陷入了困境或被关押起来。例如,把一只鸟关在了笼子里;环绕一个老太太建起了沙墙。忽视。沙盘游戏中的角色孤立无援。例如,一个婴儿被困在很高的椅子上,而他的妈妈在隔壁的房间里正在睡觉。隐藏。把模具掩埋或隐藏起来。例如,把一把枪藏在房子后边;把一个巫婆埋在树下的沙子里。俯卧。通常直立的形象被有意地放倒。例如,一个直立的怀孕的妇女模型被面朝下放在沙子里。受伤。受伤的形象或正在受伤的形象。例如,一个身缠绷带的人躺在担架上;一个牛仔被放在恐龙的嘴里。威胁。遇到险恶的或可怕的事件,以及受到威胁的角色的无力感。例如,一群凶猛的野兽包围着一个小孩。妨碍。新的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遭到妨碍或受到阻止。例如,一只开向一片新的水域的小船被敌人包围了。
治愈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联结。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对立面的联结。例如,一个梯子连接着土地和大树;一座桥连接着天使和魔鬼。旅行。沿着小路或围绕中心的运动。例如,一位爵士循迹而行,一个土著美国人划着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赋能。呈现出活跃的、强烈的能量。例如,有机体开始生长,建筑机器开始工作,飞机从跑道起飞。深入。对更深维度的探索和发现。例如,掩埋财物,挖井凿湖。
诞生。新发展的出现。例如,婴儿出生,花儿绽放,小鸟孵卵。培育。为成长和发展提供滋养或帮助。例如,母亲哺育孩子,打点家庭;护士照顾病人,提供食物。变化。沙子和(或)各种物体被创造性的使用。例如,用沙子建桥,用小树枝建一座小房子。神圣。出现宗教和精神的象征,像超自然人物、偶像或神灵。例如,佛祖注视着一个读书的小童。居中。在沙盘中心,元素得到很好的平衡或对立面出现整合。例如,男女结合;曼荼罗占据沙盘中心。整合。适当的有组织的结构体现在整个沙盘中。例如,一则寓言故事,风格一致的建筑。
申荷永教授在自己的研究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化的主题”这一概念,为受伤主题和治愈主题搭起了一座桥梁,体现出了系列沙盘的动态趋势,并阐述了“蝴蝶”、“青蛙”、“蝉”和“蛇”四种主要的转化象征,发展和完善了沙盘游戏主题分析的理论。
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创造一个安全的、受保护的和自由的空间,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期待; 向来访者介绍沙盘、物件和沙游过程,自己要处在一个令来访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让来访者知道做沙游的方式无所谓对错,最后请他在完成后要通知你。
● 建构沙世界:来访者在沙中创造一个场景,你主要是来见证和尊重来访者的体验而不作干涉或解释;来访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物件及水来建造沙世界;你要保持沉默,全神贯注。
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 体验:鼓励来访者充分地体验沙世界。当来访者反思场景时,你只需静静地坐着,这是加深体验的时刻。
● 重建:告知来访者可以将沙世界保留原状或是做些改变;留出时间给来访者去体验改变后的沙世界。阶段三:治疗
● 浏览沙盘世界:向来访者请求浏览他的沙世界;注意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不要碰触到沙盘;鼓励来访者停留在被激发的情绪中。
● 治疗性干预:询问来访者关于沙世界的一些问题,只反映来访者涉及的事情;把焦点放在沙盘中的物件上;选择使用治疗性干预方法,例如完形技术、心理剧、心像法、回归法、认知重塑、艺术治疗和身体觉察,沙世界中更多的改变常常就会出现。
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 来访者的照片: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从他选择的角度来为他的沙世界拍照的机会,最好是用拍立得相机,来访者可以把这张照片带回家。
● 治疗师的照片:在来访者的同意之下为他的沙世界拍照,以备将来参考。阶段五:连结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 意义形成:帮助来访者理解和应用那些通过沙游而变为意识层面的领悟。
●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结起来:询问来访者沙盘中的事件如何反映了他的生活;帮助来访者了解沙世界的意义;鼓励来访者留意沙盘中的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呈现的。-
阶段六:拆除沙世界
第二篇:沙盘游戏治疗分六个阶段
沙盘游戏治疗分六个阶段
2018-05-17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创造一个安全的、受保护的和自由的空间,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期待;向来访者介绍沙盘、物件和沙游过程,自己要处在一个令来访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让来访者知道做沙游的方式无所谓对错,最后请他在完成后要通知你。
建构沙世界:来访者在沙中创造一个场景,你主要是来见证和尊重来访者的体验而不作干涉或解释;来访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物件及水来建造沙世界;你要保持沉默,全神贯注。
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体验:鼓励来访者充分地体验沙世界。当来访者反思场景时,你只需静静地坐著,这是加深体验的时刻。
重建:告知来访者可以将沙世界保留原状或是做些改变;留出时间给来访者去体验改变后的沙世界。
阶段三:治疗
浏览沙盘世界:向来访者请求浏览他的沙世界;注意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不要碰触到沙盘;鼓励来访者停留在被激发的情绪中。
治疗性干预:询问来访者关于沙世界的一些问题,只反映来访者涉及的事情;把焦点放在沙盘中的物件上;选择使用治疗性干预方法,例如完形技术、心理剧、心像法、回归法、认知重塑、艺术治疗和身体觉察,沙世界中更多的改变常常就会出现。
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来访者的照片: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从他选择的角度来为他的沙世界拍照的机会,最好是用拍立得相机,来访者可以把这张照片带回家。
治疗师的照片:在来访者的同意之下为他的沙世界拍照,以备将来参考。
阶段五:连结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意义形成:帮助来访者理解和应用那些通过沙游而变为意识层面的领悟。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结起来:询问来访者沙盘中的事件如何反映了他的生活;帮助来访者了解沙世界的意义;鼓励来访者留意沙盘中的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呈现的。
阶段六:拆除沙世界
理解沙世界:有来访者离开治疗室之后仔细地拆除沙世界;回想来访者的沙游过程。
清理沙世界:留意出现的改变;把物件放回到架子上的适当位置;完成你的笔记。
第三篇:沙盘游戏的主题及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沙盘游戏的主题及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图片] 来访者通过创造可见的“沙盘世界”来展现自己的内部世界,R.R.Mitchell 和H.S.Friedman经过研究发现,几乎每个“沙盘世界”都有各自的主题,因此在研究的基础上她们提出了“沙盘游戏主题”(sandplay themes)这一概念,并对之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沙盘游戏主题是来访者创造的“沙盘世界”中呈现的一个或一系列的可视意象。沙盘游戏主题几乎在所有的“沙盘世界”中都会存在。每一个“沙盘世界”可能包含几个主题,诸多主题可以分为两类:1创伤主题(Themes of Wounding)。创伤主题经常在一些早年曾遭受虐待、外伤、失败或家庭成员死亡的个案中呈现。2治愈主题(Themes of Healing)。治愈的主题常常出现在一些身体健康,早期环境良好的个案中;在治疗后期也常常呈现治愈的主题。
创伤主题和治愈主题的数量随着治疗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在治疗的早期阶段,通常是创伤主题多于治愈主题。随着治疗的进展,更多的治愈主题会出现并且最终在数量上会超过创伤主题。所有的主题,不论创伤主题还是治愈主题,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都会发展变化。随着沙盘游戏过程的展开,治愈主题会变得更加显著和丰富;更加现实或生活化;与整体场景更少分离或分裂。与之相反,创伤主题会变得更加微弱和单一;与现实脱离,更加虚幻;与整体场景更多的分离或分裂。但是创伤主题有向积极的一面转化的趋势。
创伤主题和治愈主题在“沙盘世界”中各有其不同的表现,下面分别阐述一下创伤主题与治愈主题的表现形式。
创伤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混乱。随便的、分裂的、无组织的模具摆放。例如,把小模具胡乱投入沙盘;忽视界限和外部现实的存在;细节被充分注意,但整体却是杂乱的或分离的。
空乏。不使用模具,或者使用缺乏能量和毫无新异的无生命感的东西。例如,只在角落放置一棵枯树,而其它部位几乎是空的沙盘。
分裂。沙盘的各部分之间是孤立的或分离的。例如,河流、栅栏、大象从沙盘底部摆到顶部,各部分之间没有联系,似乎是分割沙盘。
限制。通常情况下自由的形象陷入了困境或被关押起来。例如,把一只鸟关在了笼子里;环绕一个老太太建起了沙墙。
忽视。沙盘游戏中的角色孤立无援。例如,一个婴儿被困在很高的椅子上,而他的妈妈在隔壁的房间里正在睡觉。
隐藏。把模具掩埋或隐藏起来。例如,把一把枪藏在房子后边;把一个巫婆埋在树下的沙子里。
俯卧。通常直立的形象被有意地放倒。例如,一个直立的怀孕的妇女模型被面朝下放在沙子里。
受伤。受伤的形象或正在受伤的形象。例如,一个身缠绷带的人躺在担架上;一个牛仔被放在恐龙的嘴里。
威胁。遇到险恶的或可怕的事件,以及受到威胁的角色的无力感。例如,一群凶猛的野兽包围着一个小孩。
妨碍。新的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遭到妨碍或受到阻止。例如,一只开向一片新的水域的小船被敌人包围了。
治愈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联结。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对立面的联结。例如,一个梯子连接着土地和大树;一座桥连接着天使和魔鬼。
旅行。沿着小路或围绕中心的运动。例如,一位爵士循迹而行,一个土著美国人划着一只独木舟顺流而下。
赋能。呈现出活跃的、强烈的能量。例如,有机体开始生长,建筑机器开始工作,飞机从跑道起飞。
深入。对更深维度的探索和发现。例如,掩埋财物,挖井凿湖。诞生。新发展的出现。例如,婴儿出生,花儿绽放,小鸟孵卵。
培育。为成长和发展提供滋养或帮助。例如,母亲哺育孩子,打点家庭;护士照顾病人,提供食物。
变化。沙子和(或)各种物体被创造性的使用。例如,用沙子建桥,用小树枝建一座小房子。
神圣。出现宗教和精神的象征,像超自然人物、偶像或神灵。例如,佛祖注视着一个读书的小童。
居中。在沙盘中心,元素得到很好的平衡或对立面出现整合。例如,男女结合;曼荼罗占据沙盘中心。
整合。适当的有组织的结构体现在整个沙盘中。例如,一则寓言故事,风格一致的建筑。-
申荷永教授在自己的研究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化的主题”这一概念,为受伤主题和治愈主题搭起了一座桥梁,体现出了系列沙盘的动态趋势,并阐述了“蝴蝶”、“青蛙”、“蝉”和“蛇”四种主要的转化象征,发展和完善了沙盘游戏主题分析的理论。
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创造一个安全的、受保护的和自由的空间,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期待; 向来访者介绍沙盘、物件和沙游过程,自己要处在一个令来访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让来访者知道做沙游的方式无所谓对错,最后请他在完成后要通知你。
● 建构沙世界:来访者在沙中创造一个场景,你主要是来见证和尊重来访者的体验而不作干涉或解释;来访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物件及水来建造沙世界;你要保持沉默,全神贯注。
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 体验:鼓励来访者充分地体验沙世界。当来访者反思场景时,你只需静静地坐着,这是加深体验的时刻。
● 重建:告知来访者可以将沙世界保留原状或是做些改变;留出时间给来访者去体验改变后的沙世界。阶段三:治疗
● 浏览沙盘世界:向来访者请求浏览他的沙世界;注意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不要碰触到沙盘;鼓励来访者停留在被激发的情绪中。
● 治疗性干预:询问来访者关于沙世界的一些问题,只反映来访者涉及的事情;把焦点放在沙盘中的物件上;选择使用治疗性干预方法,例如完形技术、心理剧、心像法、回归法、认知重塑、艺术治疗和身体觉察,沙世界中更多的改变常常就会出现。
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 来访者的照片: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从他选择的角度来为他的沙世界拍照的机会,最好是用拍立得相机,来访者可以把这张照片带回家。
● 治疗师的照片:在来访者的同意之下为他的沙世界拍照,以备将来参考。阶段五:连结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 意义形成:帮助来访者理解和应用那些通过沙游而变为意识层面的领悟。
●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结起来:询问来访者沙盘中的事件如何反映了他的生活;帮助来访者了解沙世界的意义;鼓励来访者留意沙盘中的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呈现的。-
阶段六:拆除沙世界
有条件的话
其实买堆沙同埋D道具翻屋企都唔错噶啵
迷失的时候玩下沙盘
即使不能立刻解决问题
但系可以慢慢帮你理清心中的入面噶思绪
亲爱的,真想带你去玩下沙盘
到自己的心灵游一圈
这过程,是个心灵旅程。
附上较久前在大学做的一次沙盘,潜意识显现...咳咳...
第四篇: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
(四)沙盘游戏
多拉•卡尔夫(D.Kaoff)1904年12月21日出生于瑞士。1944年,通过孩子之间的交往,卡尔夫认识了荣格的女儿格莱特(Get Jung-Baumann),并保持着终生的友谊。通过格莱特的介绍与安排,卡尔夫认识了荣格。1949年,作为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卡尔夫开始了她在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院6年的学习,并由荣格的夫人爱玛•荣格为其进行心理分析。为了靠近研究院方便学习,她买下了昭里孔(Zollikon)的一栋古老的房子。该房子始建于1485年,庭院中有着美丽的喷泉,“沙盘游戏”有了一个理想的出生地。卡尔夫让荣格的儿子皮特•荣格来帮助装修房子。皮特是一位建筑师,并带有心理分析的灵感。装修后的房子让荣格本人都十分羡慕,并开玩笑地说要和卡尔夫互换彼此的房屋。
1954年,卡尔夫参加洛温菲尔德在苏黎世的讨论,深受启发,也由此引发了一种内在的梦想,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心理分析的方法与途径。于是,卡尔夫决定去伦敦跟随洛温菲尔德学习其“游戏王国技术”,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荣格。荣格回忆起他自己曾在1937年听过洛温菲尔德的有关报告,并且同样有着深刻的印象,于是对卡尔夫的计划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1956年,完成了苏黎世荣格研究院所有课程与要求的卡尔夫,由于没有大学文凭,不能获得荣格心理分析家的资格。于是,卡尔夫写信给洛温菲尔德,前往英国伦敦洛温菲尔德的论据开始了她的“游戏王国技术”的学习。在此期间,卡尔夫还从师于维尼考特一段时间。英国的荣格心理分析家,以其儿童发展理论而著称的麦克尔•弗德汉姆,承担了对卡尔夫的指导。一年后卡尔夫从英国返回瑞士,她把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相结合,也致力于把东方的思想融会以更为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实践中。为了区别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卡尔夫用了“沙盘游戏”来命名自己的理论与实践。
1.沙盘游戏的寓意
“沙盘游戏”(sand-tray and sand-play)的名称给了三个“关键词”:“沙”、“盘”和“游戏”。首先,儿童喜欢沙,似乎是对沙具有某种出乎天性的情感。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里都有“玩沙地”和“玩水池”,同样是一种天的沙的游戏。两个盘子,一个盛沙,一个盛水。洛温菲尔德开始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卡尔夫改造后的沙盘,两个都加上沙子,但其中一个用做“干沙游戏”,另外一个则可以加水进去,被称作“湿沙游戏”。湿的沙盘更容易玩出搭建城堡、挖洞建桥等游戏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而,游戏中包含着天性的恢复,若是这种天性受到了阻碍或压抑。于是,游戏中也就治疗与治愈的条件和机会。当有人问维尼考特如何才能把一个“来访者”治好的时候,维尼考特说,教会他玩就行了。许多病症的背后,都包含着某种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失去了童真的天性。
2.“沙盘游戏”的结构
首先,“沙盘游戏”是由沙盘游戏者、沙盘分析者、沙盘游戏室(包括沙盘以及沙盘玩具模型)以及“沙盘游戏”的气氛(包括沙盘游戏者与沙盘分析者的动态关系,以下简称游戏者和分析者)等诸要素构成的整体。专业的学者们总是喜欢用“自由、安全、保护和共情”来形容“沙盘游戏”的感觉与氛围。实际上,治愈的作用也包含其中了。其次,是沙盘中的时空概念。游戏者会在沙盘上追溯往事,恢复记忆,带来很强的时间含义。而矩形的沙盘,上下左右中间,以及沙面与沙底和四角,等等,也都具有结构性的意义。比如,从理论的意义上来说,对于右利手者,左面多表示过去,右面多表示未来。而中间多表示现在或自我的现实感等。
再者,“沙盘游戏”摆上去的沙盘玩具模型,也可以有结构性的分析。比如,动物与植物在整体上的不同寓意,自然物质与人造物质的不同属性,所使用人物的年龄性别等差异以及各自角色的象征意义等。卡尔夫本人接受了诺伊曼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倾向于从动物采集、冲突争斗和适应集体三个方面或阶段来观察游戏者内在的心理发展,其中也饮食了对沙盘中模型的结构性分析与发挥。
最后,当面对游戏者最终完成的沙盘图画的时候,则需要把“沙盘游戏”的结构性内涵进行整合与发挥。不同象征意义的玩具模型,出现在不同位置的时候,也就有了新的组合性意义。连续的沙盘或系列性沙盘图画,本身也具有结构性的特点为。某一重复使的玩具模型,在不同的沙盘图画中位置的变换,往往是分析者之关注的重点。对此沙盘游戏治疗师往往用“主题”和“主题”的变化来对沙盘进行分析,以探寻其中表现的受伤内容和治愈的象征。一般来说,初始沙盘多表现出问题以及表现游戏者应付问题的方式;终结性沙盘多反映心理分析的效果以及游戏者的转变,这些都增加了“沙盘游戏”结构性内涵的意义。
3.卡尔夫与东方思想
在卡尔夫的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关于“沙盘游戏”的专著“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1966,1980,2003)中,她用中国宁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因而,太极四象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并将其作为沙盘游戏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在该书的许多章节中,卡尔夫反复引用《易经》和《老子》来分析与解释其个案的治疗和转化。在该书结束的时候,卡尔夫用《易经》的坎卦作了全书的总结:“心灵的运作可以比喻为水的流动。《易经》的坎卦便是最好的写照:„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卡尔夫最后说:“只有当我们能够获得如此的体验,获得内心的和谐之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恩赐和完美。”(选自《沙盘游戏治疗》,申荷永)
二、沙盘游戏的理论
(一)沙盘游戏的治疗机制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沙盘游戏能起到治疗作用吗,为什么能?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可以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沙盘游戏确实有治疗作用,笔者本人就见证了不少通过沙盘游戏而获得心理发展的来访者。至于,沙盘游戏为什么能起作用,不同的研究者的观点可以说大同小异,其总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部分不同而已。
张日昇在解释箱庭疗法为什么能够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时,他认为沙盘游戏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五个要素:(1)重视患者与治疗者的关系,称之为母子一体性(the mother-child unity)。(2)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3)这一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患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4)普遍无意识的心象。(5)玩具的象征意义。
张日昇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因各种原因有时会难以发挥其就有的机能,而以沙箱为中心,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就能得以发挥。通过使用箱子、沙和玩具制作的箱庭作品,可以将人的心象(image)充分地表达出来,而心象是指由意识与无意识、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互交错时产生的由视觉所捕捉的映像。这样,通过象征的作用,无意识实现了意识化,促进了个体的自我整合。
徐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研究者、宗教人类学研究者)与张日昇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他结合了禅的思想来解释沙盘游戏的作用机制,笔者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他也用箱庭疗法的名称,便于本文统一,将其改为沙盘游戏。
徐钧认为沙盘游戏中使用的“就那样”一词,如同禅的语言,就是“如其所是”或“本来面目”的意思。“就那样”在沙盘游戏中是指来访者的真实体验。在心理困扰的病理中,沙盘游戏认为,“就那样”是人内在真实表现的时刻,但生活或社会总可能有别的观念约束,这些约束会内化成为自我防御个体内在真实的墙壁,而隔断了表像自我和内在机体真实的联系,或者说隔断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联系。这时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产生了。而重建这一联系,使内在机体的真实被表像自我所体验,或者说无意识的内容被意识所真正接纳,则烦恼和心理困扰就得以解脱。
徐钧认为,由于沙盘游戏来源于荣格心理学,“就那样”一词又很类同于荣格心理学的“原型”,“原型”代表一种生物机体普遍存在趋势,这一趋势来自生物的长期演化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出的功能。现代社会由于环境和环境中的各种心理象征物改变或损失了,自我的表像意识走得离开原有的机体真实太远时,那些内心的“原型”力量的表现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挫折和障碍,而这些被挫折和障碍的能量其实并不消逝,而是以一种烦恼,或神经症状、人格障碍等形式来表现。“就那样”来自一种东方式语境下解释“原型”的词汇,它类似禅,“就那样”类似禅所要亲证的“本来面目”。当这一本来面目再次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被亲证和接触到的时候,烦恼或困扰就自动消逝。
(二)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理论之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客体”(object)这个词,最初是由弗洛依德所引用的一个技术性字眼,单纯指的是可以去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比较广义的讲,则是指作为另一个人其感受或驱力的客体(对象)或标的物之重要关系人或事物。弗洛依德在讨论本能驱力及有关早期母子(女)关系的背景脉络时首次使用客体一词。在和“关系”(relations)连在一起使用时,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并且认为过去关系(所留下)的内在残余(inner residues)会形塑个人在目前和其它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
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指的是自体与他者,或客体之内在影像)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于人际情境中呈现。这些理论家所着重的焦点是早期生命的种种会带(给后)来持续影响力量的关系上;也就是说,在个人心灵里面的一个残余物(residues)或痕迹(remnant)。这些过去关系的残余物、这些内在客体关系,形成了个人的知觉感受(方式)以及和其它人的关系。个人不只是和一个实际的他者互动,还和一个内在他者互动,(这个内在他者是)一种心理再现(psychic representation),它可以是某个实际人物的一个扭曲版本。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充当作“个案研究”来阐释利用这三种理论模式对同一位来访者所采取的不同取径(事实上,治疗师进行的治疗工作均大同小异,虽则在概念模式上有很大差异)。我们假设灰姑娘(辛迪丽拉)因为和王子间的婚姻问题而来寻求治疗师的协助。传统的弗洛依德学派可能会探究灰姑娘性本能的压抑以及她对父母所有而未解决的伊底帕斯感受。这类治疗师或分析师就会从其自我(ego)与本我(Id)结构间的防卫以及冲突方面来分析灰姑娘的问题。
而一位以客体关系理论观点来进行治疗的治疗师,必然注意到灰姑娘所遭受到的是早期因丧母所产生的心理剥夺。可能这样的失落导致灰姑娘习于运用“分裂”这类的心理防卫机制,藉此她把某些女性理想化(譬如她那仙女般的教母),而视其它女性为“全坏”的(all bad)(如她的继妹和继母)。她理想化了王子,虽然只认识他很短的时间。一个建立在这么扭曲的内在自身及他者影像之上的婚姻,一旦她迟早必须要去面对把王子视为具有人性缺点的真实人物时,势必会产生问题。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课题应围绕在灰姑娘自己的内在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及情境这中间的落差上。
如果是以自体心理学架构来进行治疗工作的治疗师或分析师,则会注意到灰姑娘本身在治疗中的经验,当该经验呈现在对治疗师产生的转移关系中时。对该转移关系的分析可能会披露出她那需要强有力且理想化客体的那个匮乏自体(impoverished self)。灰姑娘寻求该一客体正反应出她的缺乏自我价值感以及她需要被这样的一个理想化客体所肯定的需求,不管是以仙女般的教母形式或是王子或是治疗师的形式呈现。她需要和理想化的王子融合一起以便能希望有正常健康的感觉。由于碰触到她本身内在的空虚与愤怒感觉,灰姑娘要嘛就理想化她的治疗师,要嘛就把治疗师当作是她的继母般看待。
※客体(Object)
客体关系理论中所用的“客体”一词是精神分析书写上的一个技术用语,它指涉的并不是非关人性的事物(inhuman thing),而比较是指欲望或行动所指向或针对(directed)的某人(someone)。一个客体意指一与“主体”(subject)相关联的东西。感觉及情感都有其客体;例如我爱我的孩子、我怕蛇、我很气我的邻居等。人类的驱力都有其客体做对象。饥饿驱力的客体是食物,而性驱力的客体则是某位具性吸引力的人。在本能驱力的背景脉络下,弗洛依德论及婴儿的客体最初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本人,最后才是那些能满足婴儿的其它人或事物。
※再现(Representation)
“再现”这一词指的是人如何具有(has)或占有(possess)一个客体;也就是说,人在心理上是如何再现某一客体。所有书写有关客体关系的人,一般都会先区分两个世界或两个参考架构:即可观察到客体的外在世界,以及对客体具心理再现(mental representation)的那一个内在心理世界。外在世界指的是存在于社会环境,即日常生活世界中可观察客体的领域之谓。内在世界指的是主体对该外在世界的心理影像及心理再现;也就是说,主体是如何经验及再现该外在世界(Boesky,1983;Sandler & Rosenblatt,1962)。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作为荣格的学生,卡拉夫非常熟悉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荣格心理分析产生于分析家与被分析者之间的一种辨证关系,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被分析者心理整合发展,这种发展转化需要潜意识的配合。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潜意识的特殊结构及其与意识的动力关系,都会发挥积极作用;转化还依赖于潜意识结构的积极调整,这种潜意识结构在分析开始时影响并控制着意识自我;这种调整性的变化,发生于一系列的原型结构和分析家与被分析者相互作用的动力关系之中。为了促进这种变化,并且使其成为一种意识过程,心理分析家试图在意识自我和潜意识之间建立一座坚实的桥梁。
为了更好地探索个体的无意识材料、同时与这些无意识材料交锋,从而实现促进个体自性发展的目的,受结构主义思想的启发,荣格发明了一种积极想象(active imagination)技术。积极想象技术是一种通过一定的自我表达形式吸收来自梦境、幻想等无意识内容的方法。它致力于唤醒人格的不同方面(特别是阿妮玛/阿妮姆斯和阴影),然后在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在积极想象的过程中,自性的各个方面逐渐整合,成为一体,对立双方的统一和融合作用最终导致心理转化。积极想象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诱导出宁静的心灵状态,摆脱一切思绪,不做任何判断,只作自然地观察,注视着无意识内容和支离破碎的幻象片断自发地浮现和展开。然后,用诸如绘画、雕塑、舞蹈或其他的象征表现手法,把这种体验记录下来。再次,心灵的意识开始积极与无意识对峙,无意识产物的意义及其信息被理解,并与心灵的意识状态和谐一致。最后,一旦自我和无意识相互妥协,个人能够有意识地生活。
沙盘游戏疗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积极想象技术的应用。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通过塑造和布置沙盘边框内的沙子,来访者就可以建立一个与自己内在状态相对应的世界。通过自由、创造性地游戏,无意识过程就以三维的形式在一个图示的世界里显现出来。这样,在来访者的第一个沙盘布景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对峙、交流就开始了,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过程,无意识的能量逐渐释放,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逐渐转化,最终达到和谐一致,人格整合,也就是荣格所说的治疗的最终目标———达到自性化阶段。
3.以人为中心疗法(人本主义理论)
以个人为中心疗法系由产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创立,流行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西方社会。所谓以个人为中心疗法,就是心理治疗者“以平等伙伴的身份去理解就诊者的问题与情绪,为就诊者提供一种无所顾忌地自由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帮助就诊者体验其自我价值,实现其人格成长”的心理治疗方法。罗杰斯深信,在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人都有一种以积极及建设性态度去发展自我的倾向。个人中心疗法最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治疗者能提供某种特定形式的关系,而且当事人能发现自己有能力去运用这种关系以促进成长及改变的话,则个人的发展就会发生”。心理治疗的要点(1)以治疗者真诚一致前提,鼓励当事人以心理医生在治疗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为榜样,首先要除去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面具,从虚伪的面具下解放出来,真诚面对自己,减少曾被限制和扭曲的感知觉和表达方式。(2)鼓励当事人放弃排斥别人或固执己见的想法,对经验和外在的世界的可能性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愿意探索改变的可能性。(3)鼓励当事人自我信任,接纳自己,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更多地了解自己。(4)鼓励当事人乐于继续成长,愿意成为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人,以自己内心的评估标准和工具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受制于别人。
4.东方文化
卡尔夫在其代表著作《沙盘游戏治疗:心灵的治疗途径》(1980,2003)一书中,把中国宋代新儒学的奠基者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理解沙盘游戏治疗运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且发挥与阐述了其中新儒学的综合性哲学思想。在几次重要的演讲和出版的专著中,卡尔夫都把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卡尔夫自己说:“在我研究中国思想的时候,遇到了(周敦颐的)太极图。在我看来,这与我关于沙盘游戏治疗的思想是相互应和的……第一个象征无极的圆圈,好比出生时的自我;其次是阴阳运作而产生五行的圆圈,这正蕴含了自我的表现过程,包含了形成意识自我与人格发展的心理能量;太极图的第三个圆圈,可以比作自性化过程(individuation)的开始;而太极图的第四个圆圈,正反映了心理分析中的转化(transformation)。一种生命的周而复始的象征。”
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以及其作为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自我的产生、意识自我与人格的发展、自性化的出现与进程以及转化和自性化的实现,正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沙盘游戏治疗与治愈中的关键。卡尔夫十分自信地说:“太极图的这些意象告诉我们,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从个体的发展模式中,看到我们生命的物质与心理律动。因而我认为,我们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所有心理治疗,都应该很好地参考这一观点。”(选自《沙盘游戏治疗》,申荷永)
5.投射理论
(1)给无结构的材料赋予结构
沙盘游戏提供给来访者的材料是无结构的,表现在:尽可能丰富的玩具、极富可塑性的沙、充满想象的沙箱。来访者对这些材料的选择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投射的过程,因为即使是一个玩具,不同的来访者选择时赋予的意义于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意义就是来访者赋予的结构,如同一个木质的盒子,有人把它当做装衣服的储藏箱来用,可有人却将它看成一座战地中的堡垒。结构的差异投射的是不同来访者无意识中情结的差异。当然,对这些玩具所代表的心像不能鼓励地看待,必须与整个箱庭制作过程、作品完成后的画面组成,以及作品的主题结合起来分析。
来访者在沙箱中摆放玩具的过程也体现了赋予无结构以结构的特点。沙箱是一个于有限制中孕育无限的空间,虽然它有一定的边界限制,但沙箱内侧的蓝色所代表的天空与海洋,沙所代表的大地,无不给人们一种海天之间、天地之间保罗万象的感觉。来访者可以在这个空间中随意地摆放,可以变换已摆好的玩具的位置,甚至可以将原先摆放的玩具又拿出沙箱,摆放的时间也没有限制。来访者将不同的玩具置于沙箱中的不同位置,投射出其内心世界的状况有序还是混乱,丰富还是贫乏,以及不同心象在其心理空间中的位置。
(2)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
投射有助于减弱人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使无意识心理内容通过心象得以充分表现。那么,对于沙盘游戏这样一种投射性的心理疗法来说,要实现治愈的目标,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其前提就是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箱庭疗法的实践中,有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一,沙盘游戏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独立、自由、安全舒适的物理空间,为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自由,指沙盘游戏室的大小适中,避免使来访者产生压迫感,他们在玩具与沙箱间有足够灵活的活动余地,与治疗者也保持足够的距离,通常治疗者在来访者侧后方的一定距离处观察整个制作过程。安全,指沙盘游戏是没有任何干扰,完全保密的。舒适,指玩具架的高低、箱子置放的高低都是以便于来访者而设计的。房间干净、采光良好,作为也舒适宜人。对于来访者来说,这样的箱庭治疗室是一种没有压力、充满亲和力的环境,也就很少会产生抵抗心理。
其二,治疗者的治疗态度也有利于减弱来访者的心理防御。在整个沙盘制作中,治疗者始终都陪伴着来访者,以母亲的态度、静默的见证人的态度来关注箱庭世界内外所发生的一切。只有当来访者主动提问时,治疗者才会给予简短的回答,而且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相信其整合的潜力,对于来访者及其作品呢的每一步变化都持包容、信任和鼓励的态度,对于制作过程中来访者的一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都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母亲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治疗者的这种态度促进了来访者对治疗的认可和对治疗者的信任,就会充分积极想象,全身心融入到箱庭世界中,演绎人生四季,感悟心灵呼唤。
(摘自《箱庭疗法》,张日昇)
6.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唤起人们内心的创造力和艺术性的展露来治愈心理创伤。表达性心理治疗师们在治疗的过程中鼓励来访者以艺术性的方式来表露他或她生活中的问题,治疗师和来访者在创作的过程中相互理解。他们引领来访者深入其内心世界,并充当来访者表露内心生活的图像和感受与其现实世界语言沟通的桥梁。表达性心理治疗为个别咨询和家庭治疗提供了加深夫妻、家庭和群体间沟通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舞蹈、动作、戏剧、音乐和绘画表露自我感受和经历,能帮助人们由内而外的深入了解彼此。表达性心理治疗能帮助合作伙伴、家庭或团体一起进入形象化的世界,从而能更深入的探讨彼此信念和行为模式间的差异,并体验到新的创造性见解。
7.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
(1)自性及其发展的意义
“自性包含着意识与无意识的整体性,以及呈现这种整体性的事实。”儿童自性化三阶段:①母亲儿童合一阶段:人在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整体,受到母亲自性的保护。新生儿的所有需求,都呼应了母性的本能,包括滋养和温暖等,都是由身体母亲来提供。卡尔夫称其为“母亲—儿童合一”的阶段,在该阶段中,通过母性本能的爱,儿童体验着一种无条件的保护和安全;②母亲—儿童分离阶段:一年之后,儿童的自性,也即儿童整体性的核心,便开始从母亲那里分离。儿童越来越多地从与母亲的关系中,从母亲的关心和温暖的表现中,来获得对于安全感的体验,从该体验中获得信任;③儿童自性的稳定阶段: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出现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3岁左右),在这一阶段,自性的核心在儿童的无意识中获得了稳定的位置,开始用完整性的象征来表现自己。
(2)自由与保护的作用
自由与保护,为来访者重新体验到自性的存在,感受到其自性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个途径。自由和保护的空间尤其重要,这也是卡尔夫赋予沙盘游戏疗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是促发来访者内在力量的前提,是所有辅导和治疗的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自由与保护,安全与安全感,是人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而沙盘,则创造了这样一个自由与安全的环境,使人的心理问题或者创伤经验,不再是被隐藏和压抑,而是通过沙盘游戏,获得表现和转化。
(3)自性化与整合性
卡尔夫认为,在自由与保护的沙盘游戏过程中,来访者会重新获得体现自性的机会,发挥出内在自性的作用,获得一种心理的整合性发展。这与荣格所强调的心理分析的目的——自性化过程及其发展是一致的。卡尔夫说:“我们可以把分析心理学所努力实现的过程,也即荣格称之为自性化的过程,理解为去认识人类整合性的过程,在整合性中包含着一种超越相互对立的态度,以及整合对立双方的努力。”在卡尔夫看来,整合性本来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心理特性,3岁左右的儿童,本来都会自发地表现出这内在整合性的倾向,通过他们的语言、绘画和游戏等等。
沙盘游戏的整合性作用,或者说沙盘游戏中的整合性意义,可以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内在与外在的整合、自我与自性的整合。在刊登在《沙盘游戏治疗杂志》创刊号(1990)上的论文中,卡尔夫说:“借助沙盘以及玩具模型,来访者创建起与其内在心理状态相呼应的外在沙盘图画;通过自由和创造性的游戏,来访者的无意识过程,以一种三维的形式在图画的世界中得以视觉的呈现……经过由此而塑造的一系列的意象,荣格所描述的自性化过程会被激发和实现。”
同样,与整合性相反的分离,则会导致心理的冲突,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身体与精神的冲突,自我与自性的冲突等。冲突也会产生异化,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患。卡尔夫确信,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来访者很快就会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接近整合性的。卡尔夫说:“只有当理智能找到回归有意义生活的道路。”来访者的心理内容或内在意象,在沙盘中被实在地塑造与表现。可以说,我们心中的精神性存在,找到了它自己的形体。实际上,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塑造意象的活动本身,可以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和情感体验。而且,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得整合性的体现,美丽的曼荼罗的形状会自然出现。
对于卡尔夫来说“曼陀罗”就是自性的显现,“曼陀罗”中蕴含着整合性,“曼陀罗”中也包含着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荣格本人的思想,荣格曾经说过:“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正如曼荼罗心理学清楚地表现的那样。”②自性化也是人格的完善,是以自性为主体的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沙盘游戏中,来访者会重新获得体现自性的机会,发挥出内在自性的作用,获得一种心理的整合性发展。这与荣格所强调的心理分析的目的——自性化过程及其发展是一致的。沙盘游戏的整合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意识与无意识的整合、身体与精神的整合、内在与外在的整合、自我与自性的整合。
(选自《沙盘游戏治疗》,申荷永)
第五篇:沙盘游戏的六个阶段
沙盘游戏治疗的六个阶段
阶段一:创造沙盘世界
● 向来访者介绍沙游:创造一个安全的、受保护的和自由的空间,并形成一种积极的期待;
向来访者介绍沙盘、物件和沙游过程,自己要处在一个令来访者觉得舒适的位置,让来 访者知道做沙游的方式无所谓对错,最后请他在完成后要通知你。
● 建构沙世界:来访者在沙中创造一个场景,你主要是来见证和尊重来访者的体验而不作干涉或解释;来访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物件及水来建造沙世界;你要保持沉默,全神贯注。阶段二:体验和重建沙盘世界
● 体验:鼓励来访者充分地体验沙世界。当来访者反思场景时,你只需静静地坐着,这是加深体验的时刻。
● 重建:告知来访者可以将沙世界保留原状或是做些改变;留出时间给来访者去体验改变后的沙世界。阶段三:治疗
● 浏览沙盘世界:向来访者请求浏览他的沙世界;注意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不要碰触到沙盘;鼓励来访者停留在被激发的情绪中。
● 治疗性干预:询问来访者关于沙世界的一些问题,只反映来访者涉及的事情;把焦点放在沙盘中的物件上;选择使用治疗性干预方法,例如完形技术、心理剧、心像法、回归法、认知重塑、艺术治疗和身体觉察,沙世界中更多的改变常常就会出现。阶段四:记录沙盘世界
● 来访者的照片: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从他选择的角度来为他的沙世界拍照的机会,最好是用拍立得相机,来访者可以把这张照片带回家。
● 治疗师的照片:在来访者的同意之下为他的沙世界拍照,以备将来参考。阶段五:连结沙游体验和现实世界
● 意义形成:帮助来访者理解和应用那些通过沙游而变为意识层面的领悟。
● 将沙游体验同来访者的现实世界连结起来:询问来访者沙盘中的事件如何反映了他的生活;帮助来访者了解沙世界的意义;鼓励来访者留意沙盘中的问题是如何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呈现的。
阶段六:拆除沙世界
● 理解沙世界:有来访者离开治疗室之后仔细地拆除沙世界;回想来访者的沙游过程。
● 清理沙世界:留意出现的改变;把物件放回到架子上的适当位置;完成你的笔记。注意事项
● 创造一个安全的、受保护的和自由的空间。
● 向来访者介绍沙盘、物件和沙游过程。
● 让自己处在一个可以观察到来访者行为的位置,并且这个位置也让来访者觉得自在,没有压力。● 要求来访者完成洲游后通知你。● 对来访者进行全程陪伴。● 除非来访者请你说话或者你觉得回应来访者的身体语言很重要,否则保持沉默。
● 留意非语言线索,例如面部表情、叹气、肢体动作等。● 注意场景创造的顺序和方式。
● 除非来访者要求,否则不要主动介入来访者的活动。● 不要碰触沙盘。
● 客观地观察(和记录)来访者所做的事,而不是去解释。
治疗时应该观察的事项
● 沙子、水和物件的利用情况;来访者是靠近还是远离了某个物件。
● 选择和放置物件的顺序和方式;哪些物件被选择,哪些物件虽被触及却又没被采用;吸引来访者的或者被来访者排斥的物件。
● 来访者创造沙世界的方式:速度、强度、物件的数量。● 物件的属性:质地、颜色、尺寸等。
● 空间的运用:物件的摆放位置,如是聚集在一起,还是被放在空旷区域里。● 物件面对的方向。
● 非语言线索: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叹气。
● 在沙盘中所做的改变:物件和沙子的增加、移除、移动和分离。● 来访者在命名物件时所运用的语言。● 被丢弃的和被隐藏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