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时间:2019-05-12 07:5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第一篇: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中国画名作欣赏,儿童临习创作教学探索

一、问题提出

研究背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是我们美术教育者的职责。通过美术课程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探索的。

研究目的: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针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提出了三点课程目标: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中国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称体系,富有独特的审美文化精神特征,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富含高雅精致的艺术品位与人文精神,将这些文化精神因素融入儿童美术教学,让儿童通过艺术教育尽早地根植本土文化精神病消化为其人文素养,对于文化的传承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课标”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提出的要求,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考,以及文化的传承,我们提出“中国画名作欣赏,儿童临习创作教学探索”这一课题设想。

存在问题:

将美术名作引入儿童美术教学的尝试,作为一种美术文化的介入(艺术欣赏课)或学习美术知识、技法的媒介之一,在第五届第六届香坊区卓越杯教师素养大赛中,所获得的功效有目共睹。两届大赛分别针对教材中所有的国画课教学进行了抽签赛课,基本功比赛进行了国画技能的命题创作,以及学科节上的小学美术教师国画作品展。这些内容的设置就是想要通过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堂传承我们中国的国画艺术,让学生了解我国国画大师及其名作,并尝试着用国画表现形式创作绘画作品,感受笔墨情趣。从课堂教学成果来看,大致呈现这样几类:

1、模仿名作画面的表象形式,较成功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名画的时代背景,画家的故事,分析画面的特征,艺术影响力,进而让学生临摹画面的表现形式。通过临摹的作用在于,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对名画留有深刻印象。但欠缺名画文化背景介绍的教学,则表现为仅以一幅画面的表象临摹为主线,不知所以然地依样而画。这是欠缺文化品位的“名画介绍”。

2、借名画学习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通过模仿名作的艺术特征来认识、了解、学习、掌握一种表达方式,积累艺术表现的“词汇”。比如从画作中认识线条、色彩的配搭关系和造型规律等因素。

3、借助对名画的艺术特征、形式表达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从画面的表现因素、形式美感的欣赏和剖析入手来刺激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这样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即所选的对象应该是儿童能够接受、理解,能触发儿童心灵的感动,达成呼应之效的。借名作来让儿童奇思异想,目的在于从审美的角度开拓、挖掘儿童创意创造力。它对教师的审美、造型能力是一大挑战与考验。如果受教师的审美与学养所限,缺乏美的感受分析力,自然就限制了其对儿童施行艺术方法诱导的把握。仅向儿童提出问题,放任其自由发挥,最终未是不能达到审美层面的美感效果的。

二、研究思路

美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充分地激发美的因素的不断滋生,让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学生的心智成长,美术名作欣赏引入美术教学的问题,有必要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探索,逐层探究,呈阶梯式教学研究:

1、先从美术文化学习的角度“向大师学习”。

2、再进一步的学习是通过名作的欣赏,学习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

3、让学生真正认识大师之作,读懂、理解并从中提取创造的元素,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表达事物。

教师就是美术名作与儿童之间的桥梁、媒介、契合点。教师首先要读懂艺术名作,了解画家的所思所想,还要了解每一名学生。读懂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善于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懂得选取能够贴近儿童心智情感的作品,站在儿童的立场、角度来解读和领会作品,敏锐地“嗅”出其中的“儿童味”,发现并确定诱发点,再将之转化为富有童趣的构思移嫁给儿童。这些诱点包括画面的情感、情景、景物的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因素和特征。对于它们之于儿童可以引起什么联想,以及不同年龄的儿童能从中接受、领会、反馈的程度以及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有相应的洞察力和对这堂课的预期设想及把握。

显然这样一堂名画赏析及联想、表现的综合课,选点及其设计,是教学探索的关键。选点:所选的名作必须是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形象,同时又符合儿童的心智认知,对儿童心智成长有帮助,能与儿童构成默契并引起共鸣与呼应,即那些具有“童心”的艺术名作。

研究对象:

xx小学虽地处农村,但美术教研组的三位老师个人专业水平较强,也属于合作性教研团队,课余时间大部分用来研习中国画和书法,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的基本功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教师基本功比赛中都取得过一等奖的好成绩。教学能力也在不断的互相学习自我提高中日渐增强。因此,我首先把xx小学设为小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同时,小课题研究组成员教师所教授的三至五年级学生也作为这次小课题研究的对象。

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个案追踪法

3、经验总结法

三、研究内容及完成情况

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放下功利,回归到一种纯粹、淳美的真诚中。艺术大师的“童心”正是在于能“放下”,返璞归真。不少艺术家倡导向儿童学习,就在于向往儿童那种真诚纯净的心灵世界,令他们的直觉以及由直觉与情感所支配下的行为没有丝毫的功利性。艺术大师不断修炼其纯粹的心灵,达到艺术的纯真,正好契合了儿童的心灵世界。本学期的教学探索,将尝试选用能够与儿童心智与情感达成“相知”的中国画名作为注入点,引领学生走进虚谷,八大山人,齐白石,林风眠„„笔下富于情趣的艺术世界(花鸟,山水都比较适合儿童)。而如何巧妙地将这些名作转化为儿童所用,让儿童愉快地吸收消化,再反馈,演变为富于情趣的儿童画,这个趣味点将是一堂课的成功所在。

1、从美术文化学习的角度“向大师学习”。

通过名作介绍、模仿,让学生认识、加强印象,积累美术文化信息,这是具有积极意义并值得肯定的。但仅限于简单表象的画面效仿,起作用也就只限于对一幅画的认识。

2、通过名作的欣赏,学习构图、色彩、造型等因素。

从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引发相关的联想,再造相似的画面,这也不乏为一种培养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学习方法。但它仍停留在对名作形式美感的表象认知上。表面的仿照无非多积累了一个程式框框,达不到创造性启发与开拓的目的。

3、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大师之作,读懂、理解并从中提取创造的元素,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表达事物。如何引导孩子走进画中世界并尽情地感受、领略,再从这个世界走向自己的心灵世界并表现出来。这才是美术名作欣赏引入儿童美术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

下学期将进一步引领实验教师通过经验总结,个案分析,教学反思等方式,开发出优秀课程资源,呈现优秀课例进行观摩研讨。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成果形式:一是编辑教师教学设计汇编,二是编辑师生作品集。本学期只整理出四位教师的教案和相应的师生作品图片,有待下学期的充实。

研究的局限性:1.实验教师在理解课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国画技能基本功,才能承担此次教学研究任务。2.因教材中的国画课课节少,工具材料准备困难,绘画空间受限,有的学校从未开过国画课,学生对国画课的认知为零,教师没有信心参与研究,也是课题组教师追求完美,迟迟不敢尝试的结果。

研究建议:

其实,只要教师能读懂艺术名作,研究画家的所思所想,同时了解每一名学生并读懂他们的所思所想,善于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即使国画技能较弱,只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角度来解读和领会作品,发现并确定画面的情感、情景、景物的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因素和特征,再将之转化为富有童趣的构思移嫁给学生即可。作品表现形式,既可以用水墨,淡彩,彩笔涂鸦的绘画形式,也可以用手工剪纸,粘贴的形式来表现,只要学生能够模仿大师笔下的作品形象特点,作为自己画作的主体形象,并能形成一定的故事情境或自己的独特创作意境即可。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师生会共同成长。例如,香二小学的李丹,香和小学的王超,以前也从未接触过国画专业,经过课题研究,两位老师认真学习,刻苦习练,外请老师学习,购买大量画册临习,观看晚上视频学习,现在的国画水平及鉴赏能力日趋成熟。

五、下阶段活动设想

本学期主要以中国花鸟画大师系列作品为主要欣赏临习对象,下学期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如何将中国山水画传世名作引入儿童的视野,并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的积累长驻于儿童的心灵,陪伴其成长。将采取多种美术教学方式方法来引入艺术名作,如作品介绍、临习,或引申为各种创意的活动等。然而因传世古画的年代久远,所呈现的又多为成人精神世界,如何在古今间搭建一座桥梁,启发儿童的创造思维,转化为儿童认知,感悟,体验的视觉符号,将是下一步教学探索的侧重点。

第二篇: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科 研 课 题 阶 段 报 告

攀枝花市十五中学历史组

一、课题名称:《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研究》

二、课题相关研究情况的一些说明:

1、课题申报时间:2007-10-29

2、课题开题时间:2008-04-09

本课题从2007年10月份开始申报,经过东区教育科学研究部门的审查和专家组的鉴定,于2008年3月获悉了通过批准的信息,被确定为攀枝花市东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在东区教育教学研究室的专家和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教科室张主任的指导下,我们举行了课题的开题仪式。东区史地教育室的黄老师和唐老师均参加这次开题仪式,并给我们提出了重要的意见。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多次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定下了我们的课题和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变动情况:

2、现参加研究人员:

唐晓琪老师是东区教育科研室成员,是历史教育的行家里手,有她的帮助指导,我们的研究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一边研究、一边实验、一边改革,具体方法如下:

①、调查法:调查历史教学的现状,对所任教班级学生进行阶段性集体问卷调查。②、文献研究法:从教育学、心理学、创造学、教学论等学科,多角度开展对情报资料的研究,利用互联网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论。

③、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边开展实践,一边开展研究,及时进行总结。研究人员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邀请专家诊断指导,运用所研究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④、经验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主要途径有:观摩课,课后进行评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交流文章,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⑤、个案研究法:通过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反复进行修改。

⑥、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及措施:

全体参与,责任落实,贯穿平时,阶段总结。

①调查分析,确定研究方案,研讨实施过程和方法,落实组织管理及主研人员分工。②课题研究工作按责任分工,各主研人员以方案自定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做好各阶段的分析总结,并根据情况做好措施手段的调整。

③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参与课题研究。

④每学期一小结,对阶段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各子课题组进行经验交流,研讨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方案,进行阶段考核。

⑤适时邀请专家进行理论、方法的指导。

六、课题研究在第一、第二阶段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二阶段全部实施结束是到2011年7月,现仅总结到2009年10月):

(一)、2007年 9月—2007年11 月: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

1、反复论证,申报立项: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对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2007年10月向东区教育教研室申报,2008年3月获得批准立项。2008年4月开题研究。

2、强化培训,提高认识: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中小学电教》、《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现代教育技术专刊,不断探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上网查找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做法,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改实验信心。选编、印发有关教学资料,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对创新观念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该课题的价值。

3、完善实验管理制度,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我课题组制定了“学习培训”、“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组,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全面负责整个实验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

(二)、2008年4月开题——2009年10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说明:本阶段属于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前期)

本阶段属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要求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并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研究档案;学校组织课题研究指导组进行跟踪指导,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协调会、研讨会,研究进程,交流研究体会,部分形成阶段性成果;组织

参加总课题组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修订研究方案。具体的做法是:

1、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方向,积极运用课题研究思想,进

以上几点,是我们关于课题研究过程的回顾,由于总结的时间较紧,有许多地方还来不及回顾总结,因此,遗漏之处在所难免,特向各位领导教师和课题组的所有人员致歉。

七、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启示 1.兴趣——学习成功的老师

通过实践和研究,再一次验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水平,也才可能有教学效益的提高。反过来,课堂教学效益能否真正提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就是学生兴趣是否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学生兴趣的激发作为重中之重来看待。兴趣需要老师的唤醒和激发。特别是在当今这种各门功课学习压力过大的学习现状之下,老师的唤醒和激发就显得尤为珍贵。2.习惯——学习成功之母

再强烈的兴趣,也要让它变成一种习惯,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用。如果说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学习成功之母。在应试教育非常的现实下,如何将已经激发起来的学生兴趣稳固下来,这是我们研究的又一重点问题。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始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一种充满快乐的审美享受;始终以发现的眼光对待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始终坚持鼓励和帮助学生尝试成功,鼓励高分。3.品质——学习成功之魂

做人要有好品质,学习更要有一个好品质。千万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纯技巧的操作来看。品质低下的人,即使才华再出众,也难以掩饰其丑恶的灵魂。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塑造高尚人格、人品的问题,即育人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健全人格,提升思想,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敢于质疑,善于想象和联想,勇于尝试和创新。这样,就不只是会出现成绩优良的学习,更会走出一批又一批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充满思辩、富于创造的新人。

4.差异——无法估量的财富

人和人永远是有差异的,这一点不可回避。课题研究者们承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还承认即使有许多相同条件下的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性。承认差异,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探讨,对不同类别的对象施加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使各自在原有水平上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或者在可能的情况下有一个较大的进步,逐步缩小差异。如:不同年龄段(年级段)的学生对待历史的心理状态不一样,对生活的表达要求有差别,对问题的认识有深浅。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尊重个体,面向全体,教学平等。对学生差异的研究,成为我们的兴奋点,成了我们研究过程中很有份量的宝贵财富。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初步认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后期实验更好地开展我们课题组做了以下思考:

1、“只有用CAI的课堂才是好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些老师认为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用课件。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确实能够达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帮助理解、培养各种能力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课型都适用CAI。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更不是是简单地将现代媒体引入学校或搬入课堂了事,它还应当将指导和驾驭教育技术实践效果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引入教学之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契机。它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媒体教学型的教师更高,因为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技术,而且还要具备相关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二者缺一不可。后者对于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来说是个重大而又关键的挑战。

2、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这意思是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技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地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注重媒体的使用来谈教学技术的运用是无济于事的。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实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实践活动模式。媒体的功能与作用体现在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方面,它在教学活动系统中仅仅是一个要素而已,它必

须与教学系统中其它要素统合起来,产生相互匹配的效果,从而使教学系统中各要素能和谐协调地运转。

3、新的理念指导,思路创新,放在第一位。一个好的、创新性的设计思路与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完美结合,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在教学过程往往存在时间、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鱼和熊掌”是不可兼的的。通过研究我们觉得对一个学生思想开发创新,要比一个形象的外在刺激要重要的多,收效更大。因此,我们认为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宁愿舍弃在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人力和物力。把更多精力放在思想上的创新。

4、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要注意课堂上的师生的互动,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设条件,真正起到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限于研究者都是第一线的历史老师,因此,对课题的理论构建相对显得薄弱;加之分数教育、学校考核的影响难以摆脱,给研究工作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导致研究成果的取样难免偶然因素;再由于这一课题本身相对来说是一个难于毕其功于一役的研究,因此,尚有许多问题还需继续研究和探讨下去。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代表课题组向学校和东区教育研究室提几点建议:

1、建议学校像以前一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恢复“八.三0”地震前专设的多媒体教室,因为地震造成了教室紧缺,在上校区均把多媒体教室给取消了。这给我们课题实施造成了不便。

2、我们呆在家里搞课题,常有坐井观天之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形势,人家是怎样搞的,建议学校有机会让我们出去见识见识,使得自己的研究不重复别人的路,不做无用功。

成绩和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开拓进取。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决不是随便用几张资料、图片应景。要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历史教学,提高历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历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研究”成效用于指导教学,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继续深入认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历史教学质量;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发扬光大,力争在下一学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攀枝花市十五中学历史组 执笔:叶又又

2009-10-09

第三篇:石小美术作品展工作总结

石小“庆十一”美术作品展活动工作总结

经过为期10天的努力,石小“庆十一”美术作品展完满的告一段落。在美术作品展顺利举办的同时,本次美术作品展活动也得以告终。课外美术活动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能力适应课改要求,活跃学校的美术活动,以及培养爱好者打好基础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品德的目的,使我们的美术活动顺利开放。其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德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家长们满意这种教育方法。

本次活动较以前的活动质量明显提高了很多,本次活动主要以儿童画、蜡笔画、水彩画、水粉画和版画的形式展开。水彩画这种最普遍的绘画工具每一个小孩子都能接受,在作品中孩子们使用的最多的工具也是它。在美术作品展中采用这种绘画工具学生能很轻松的表现。同时也使一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克服了的畏惧心理。当然美术作品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只是简单的水彩画就失去了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而且另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以水彩画为基础外,还应该更加重视其他美术形式的培养。

具体总结如下:

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学期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展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在这学期的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总之,这种有利于孩子们身心活动的课外活动我们应该积极的支持,更多更好的为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健康服务,这将是我们全体教师的最大职责。

第四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为在学校中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善于在细微之中做学问、做事情的风格,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搞好学校内涵建设。2013年9月,我们龙凤小学后勤组申报承担了校级课题《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近半年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刻反思,不断改进,研究已经初见成效。教师的管理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过程和进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课题引领、服务策略

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从课题的申报立项到实际研究,学校都积极关注,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组织核心成员外出听取专家汇报、参观管理现场等活动,充分保障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是我们科研课改的坚实后盾。

(二)、做好教师管理观念、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的现状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为了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课改至今的班级学生管理现状,使实验教师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自课题申报开展以来,课题组老师多次进行班级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课题组老师认真调查、总结、研讨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的体现方式等。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管理,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狠抓班级管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

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级是实施德育的主战场。为此,学校每年挑选一批责任心强、有能力、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重新修订了《龙凤小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班主任评价方案》、《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方案》、《控制辍学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现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机构,抓执行,促整改

学校成立了考评和检查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两操、查课间、查自习、查放学。所查结果做到每天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每月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学校特别重视考评结果的在整改,通过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想法设法改进了,班级间的差距缩小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3)开好“四会”,促进班级德育教育

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班主任每周认真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和“纪律标兵”评选会。通过“感恩教育”班会使学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唠叨”,在校体会老师的“严与爱”;“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后,校园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一次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一次次开启了同学们心灵的大门。在开展会议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每次会议要依据存在的问题或者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计划和实施措施;注重痕迹管理,不搞口头形式。班级工作要有记录,总结和反思,强化经验推广。

2、重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也往往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学生课堂学习规范,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学校专门制定修改了《龙凤小学教学奖励办法》、《龙凤小学“三六”和谐高效课堂构建实施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学生课堂学习规范十条》等,突出了教学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况,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2)抓好课间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向上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所寄宿制半封闭管理的农村学校,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也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学期初年级组要求各班级与任课教师分别制定了各班学情分析报告,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措施与目标,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指导,使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习惯,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负责跟踪服务与阶段性评价总结。

(3)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特别重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奖励,每学期对一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学金,同时学校借助学校宣传栏、校电台等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进步。

3、加强班级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清洁美丽校园

为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水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校区环境达到“清洁、整齐、文明、有序”,学校特别重视班级环境卫生管理。为此,学校专门《龙凤小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案》等制度,并专门召开各班劳卫委员培训会,由劳卫委员组织各班学生认真学习,统一要求与考核标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坚持每天不定时检查和抽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每天将考核结果在学校公告栏公示,而考核结果也纳入班级量化之中,以及学校评选“劳卫标兵”的重要依据。每天考核结果的出现总能吸引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关注。通过一

次次的关注与整改,我们的校园树更多了、草更绿了,地更净了、宿舍更整洁了。现在同学们都有一个共识:共同营造龙凤小学清洁美丽校园的学习环境,使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永远成为龙凤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响的,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它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文化定向、文化发展、文化转型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为此学校确定了“树立优良班风,展现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及《龙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师生共同策划,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里“班级风采”、“佳作欣赏”、“班务公开”、“心愿树”等栏目,展示了班级师生的风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为了激励同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每学期组织校领导班子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考评打分,并公示考评结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使班级精细化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从教育思想观念来看,仍有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顾自己所教的学科,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没有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中没有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公平的,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当前,教育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仍较匮乏,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指导,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班级管理表面统一、严谨,但缺乏内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多见于批评教育乃至惩罚的方法,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疏远、教育功能的萎缩。

3、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班级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在班级的实

际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

4、目前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各项活动和事务性工作繁杂,班主任有时疲于应付,班级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因此,存在班级管理没目标或者目标不落实,计划性差、随意性强,放手学生管理而不能及时有效指导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因而影响班级精细化管理效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涌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还有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但是我们将继续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更扎实更严谨,以期圆满完成研究目标,为实现龙凤小学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力。

龙凤小学《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课题组

2013年12月

第五篇: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寿县迎河中学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调查》课题组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执笔人

市级课程《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调查》立项已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本课题组在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后期结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以小结。

一、结合课题研究,研读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课题研究内容的本质,我们课题组继续把理论学习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方面。从一些书籍中了解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在教学中的作用,将优秀的课程资源如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典型的创新教学设计案例引入课堂,从它们的有效教学行动中发现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另外还搜集了一些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论文,为课题的有效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理论学习中,要求每位组员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促进了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快速转变。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进研究的进程

这一阶段,我们的重点工作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内容为:

1、教师对课程资源观的认识的调查。

2、学校对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的关注程度,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调查。

3、教材文本资源的利用调查。

4、师生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调查。

5、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性资源的利用情况调查。

6、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调查。

7、学生学习辅助资源的配套开发的调查。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过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撰写了调查报告和论文,并有数篇论文获市县级奖励。在此期间我们召开了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报告会,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更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组各成员的分工,为后期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将新开发的课程资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并初见成效。课题成员所带班的学生成绩无论是与平行班的横向比较,还是所带班级班本身的纵向比较,其教学成绩、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都有较大提高。

四、课题研究之反思

1、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种类虽然有所认识,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2、对教材的利用缺乏创新与改造。

3、有些课程资源的价值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利用。

4、重视开发和利用了书面资源,忽视了具有生命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与学生。

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

6、有部分教师甚至是个别领导在认识上有偏差,认为中学教师的岗位是课堂,课程资源开发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课题组成员是不

务正业,对我们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讽刺打击。

五、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打算

针对以上所述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及反思,我们拟在今后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以促进本课题研究向更深发展。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2、寻求同伴互助,争取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更一步的支持。

3、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资源的结构。

4、重视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5、加强资料的积累工作,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和结题报告,为结题作准备。

下载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美术课题研究阶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为在学校中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善于......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范文模版)

    黄陂区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黄陂区前川街环城中学 2013年12月1日 “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阶......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初中数学个人专题研修阶段性计划 黄龙县初级中学 刘俊峰 内容提要:本课题以初中数学生活化的教学为载体,拓宽初中数学教学的领域,扩大初中数学教学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初中数学内......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 阶 段 小 结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我们的课题《乡镇学校人文校园建设研究》从开展到实施已经有一年......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开展“小学数学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实验 子课题“探索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策略研究” 阶 段 小 结 长汀县濯田中心校水口共青希望小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课题阶段研究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自2006年5月我校承担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不断努力,加紧工作,悉心研究,认真实践,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经过近四个月的研......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语文课题组余小姝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现已立项为市级课题,一学期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以该课题为龙头的教学研究科研氛围。在学......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使用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我校申报的“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与使用”研究课题同意申请立项后,课题组立即进行了深入的学习研究讨论,撰写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