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
关于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题报告
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宜树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育帮扶为主,惩治处罚为辅的监管理念。不可否认,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是达到社区矫正目的的重要抓手,如果能真正将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切实落实下去,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和警示功能都将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目前我市共有社区矫正人员五百多名,辖于19个司法所中,司法所所辖社区矫正人员多的有七十多名,基本都能将每月一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起来。
一、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我局对教育学习相当关注,也为司法所提出了很多有现实意义的意见,目前我市矫正教育管理工作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困境:
1、部分离市区较远的司法所,其所辖社区矫正人员很多是长期租住在市区打工的,对于这些社区矫正人员来说,参加每月八小时的集中教育需要事先请假,并坐车赶到所在司法所,路途较远的花去的时间和费用更多,也导致他们来司法所参加集中教育的时间参差不齐,很难统一,且在途中的安全问题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谁能对他们在途中的安全负责呢?这些是切实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2、缺乏健全的社区矫正工作场所,现在大多数司法所都依附于乡镇街道办公,无独立的办公场所,乡镇街道前来办事人员较多,人
多混杂,且也没有专门的集中教育场所,导致很多集中教育都是在比较局促的环境中进行的,这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效,有时由于公用集中教育场所的关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学习也相当仓促,社区矫正人员也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对社区矫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3、人员专业性和经费欠缺导致教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教育及惩戒的作用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目的是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以及帮助和服务,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涉及部门众多,在实践中由于人员专业性不强,经费不充裕,对教育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比如无法多元化多领域的开展教育学习活动,教育的场地、形式、内容相对单一,无法将教育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专门服务技能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非常必要的。而现实中,首先人员配备不够充足;再者,对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显得不够到位,这势必对教育学习的效果有所影响。
4、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虽然教育学习在形式上并不拘泥,但实际工作开展中,往往以授课式教育为主,且都是由公检法司工作人员授课的,使相当部分的社区矫正人员产生倦怠情绪,接受教育学习时精神无法集中,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教育学习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无法很好的沟通并对其进行良性引导,因此教育中的气氛和最终的教育效果都有予以改进的地方。
5、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社区矫正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一般都是社会危害性较小、年龄较小或身体状况不允许在监狱执行的特
殊人员,因此教育人员中,有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一部分是过失犯(如因交通肇事被判缓刑的),也有一部分罪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如经济类犯罪被判缓刑的),同时也有其他类型的在矫人员,显然将这些人员放在一起进行教育学习,教育内容一致,似乎显得不大合理,我们在进行教育学习的过程中确实也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在讲授比较专业的法律知识的时候,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社区矫正人员不大容易接受,因此也起不到教育和感化以及警示的作用;而我们在进行在刑意识教育的时候程度的把握也存在困难,一些恶性相对较重的犯人,需要程度较高的教育,一定情况下甚至可以进行训诫。但是对于一些主观恶性较小,悔罪态度较好的社区矫正人员,过激的语言也许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产生惧怕社会,惧怕人群的情绪,而阻碍他们顺利的回归社会。
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应对建议
1、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场所,切实提高教育成效。当然首先是要建立独立健全的社区矫正办公场所,应遵循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便民化的原则,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堡垒,一些地方已建立了“一中心、二基地”,即教育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基地、技能培训基地,我们也应抓紧先机,将这些中心和基地建设起来。
2、加强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不但培养专业理论,更注重责任与感化,增强心理方面的干预与疏导,要将懂专业、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教育工作队伍中来,保证教育所需的人员力量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应建立一整套的培训
和教育机制,加强对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使教育工作者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素质方面与教育的需求齐驱并进,保证教育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再次,建立完备的财政保障体制。
3、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在保证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应当适当拓展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比如以参观、座谈等形式的教育效果明显要好于传统的授课式教育形式。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教育的平台,将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可以适当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观看守所等,唤醒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他们融入社会;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座谈,让改造表现较好的社区矫正人员与其他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一起得到良性互动,使教育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4、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根据年龄、犯罪类型、行为特点和心理状况、家庭情况等将社区矫正人员分类进行分别的深入的教育。在解决社区矫正人员共性问题的同时,加强不同类别和不同需求的人员安排具有针对性地分类教育学习内容。为保证分类教育学习规模,可以尝试在市区建立专业性的社区矫正教育基地,或者组织多个街镇相同类别人员一起进行教育学习;为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进一步加强各司法所之间课件的交流和共用。
目前,我市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七年,在教育和社区服务工作上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预防和减少
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挖掘辖区社会资源,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教育学习及社区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机制,提高社区矫正效果。
第二篇:司法所第一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报告
司法所第一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报告
(精选多篇)
xx年第一季度,xx司法所坚持严管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截止3月31日,共有社区服刑人员10名,其中缓刑6名,假释2名,保外就医1名,剥夺政治权利1名。目前没有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事件。
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xx所坚持从严管理,切实发挥社区矫正作用,认真改造社区服刑人员,努力将他们改造成为社会中守法的良好公民。
1.严把社区矫正接收关,做好人和材料两齐全,为接下来的社区矫正打好基础。
2.严格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按照社区矫正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各项要求。
3.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做好每月走访和谈心工作,切实发挥排查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矛盾。
4.严密社区矫正组织网络,做好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整合资源,形成齐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5.严谨社区矫正调研,结合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分析解决办法,探索社区矫正管理新方式方法。
6.严守清廉公正本色,对社区服刑人员一视同仁,杜绝在管理过程中拿社区服刑人员东西、和服刑人员吃饭。
7.严明纪律,落实好社区矫正相关规定,重点抓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纪律管理,做好日常考核和奖惩工作。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x 月份我 xxxx 司法所累计一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 xx 人,目前累计解
除矫正 x 人。截至 xxxx 年 xx 月 xx 日,目前在册 x 名社区服刑人员均系严管对象。
在册 xx 名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分别是以下犯罪类型: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xx 人,2.贪污贿赂罪 xx 人;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xx 人;
4.侵害财产罪 xx 人;
xx 名社区服刑人员受到处罚,xx 社区服刑人员得到奖励。
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
x 月份,我司法所于 xx 月 xx 日、x 月 xx 日,我司法所对在册的 x 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 xx 次的集体教育,本月的教育的 xx 名社矫对象全部到齐通过教育让社区服刑人员对社区矫正新的政策有的更新的理解,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我所还进行了 xx 人次的家访和 xx 人次的个别教育,达到了预
防犯罪的目的,我所还向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从侧面了解他们的情况。xx 名社区服刑人员都十分配合我所的矫正工作,遵守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情况。
xx 月份,目前在册的 xx 名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有关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的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矫正符
合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具有行刑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增进罪犯和社会的联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
但是当前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应该探寻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从**年首先在**镇和**镇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年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级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美丽**这一主线,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认真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县辖10个乡镇、1个垦殖场和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
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19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174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45人。其中:管制13人、缓刑
327、假释12人、暂予监外执行2人、剥夺政治权利1人。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城镇户口53人、农业户口292人,男性320人,女性25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占总数的85%。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8人、19至25岁129人、26至45岁194人、46至60岁9人,60岁以上2人。地域分部为**镇72人,金山镇63人、桐木镇49人、鸡冠山乡44人,赤山镇41人、**镇39人,长平乡37人、彭高镇35人,东源乡27人,杨岐乡27人,依数据分析,我县社区矫正对象多为农村户籍的男性青壮年,被判刑罚主要为缓刑,主要集中在我县北边乡镇。
二、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的职责。
司法所作为我国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面
向基层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项重要任务,同时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代表乡镇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
从**年起,**县开始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有所增加。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基层司法所要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接收组织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的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
学校和居住社区进行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告;对社区矫正人员7日以内的外出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此外,司法所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调查评估等。
三、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有责无权是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两高两部”《通知》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我国的《刑罚》第7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第218条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五类社区服刑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现行刑事法律与《通知》规定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又使得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权责模糊不清。模糊的职权规定使得我们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权责很难界定。权责的错位又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当中的角色非常尴尬,这样成倍的增长了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司法机关即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其进行矫正教育。这种矫正教育是强制性的,但是这种强制性必须要以相应的法律和强制措施作为后盾。作
为社区矫正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教往往只能使用说服教育,这也就必然导致社区矫正人员对被矫正人员实施的矫正教育缺乏权威性,也就有可能使社区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当前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的职责、权限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纪律,但是又没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是否可以实施强制措施、可以使用何种强制措施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例如被判处管制和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尽管其可能经常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但是只要其不故意犯罪,社区矫正机关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批评教育,很难产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又例如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打着外出治病的旗号,不经监督机关的同意,擅自离开居住地,社区矫正机关针对这种情况能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仅仅只能是警告,只要其不实施故意犯罪,矫正机关也就很难
要求监狱机关将其收监。有责无权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
人员不稳、专业不强是困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问题。
1、职能增加,配置不变。从**年前后看,我县10个乡镇司法所新增社区矫正要作职能,但人员配置上依旧延用了老配置,一般都是2到6名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是具体承担矫正工作的主要力量,2—6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辖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九项工作职能,工作强度大,使得他们真正用于社区矫正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如**年长平司法所包括所长在内3人,东源司法所包括所长仅2人,桐木司法所5人,鸡冠山司法所3人,最多的**镇司法所6人。社区矫正职能增加,但是近几年人员数量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
员。对比我县各乡镇司法所人员数量和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我县乡镇司法所确实力量薄弱。
2、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时常生疏。社区矫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网络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更强。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所长的任免由县司法局协助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新任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的1个月以上的初任培训,方能持证上岗。但是每年各乡镇司法所人员变动频繁均未按照此标准操作,造成新进入司法所的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每年都要对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耗时耗力又耗钱。比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三年来,长平、东源、鸡冠山、**镇等乡镇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三年都有所变动。而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我县乡镇还没有。
3、社区矫正工作要求高,专业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社区矫正工作自从
我县司法局对社区矫正人员采用gprs卫星定位后,特别是随着我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人员监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等都采用无纸化办公,这样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更高,心理素质要求更强,但是目前为止,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立专门而长期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细,任务重,压力大,如**镇司法所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63人,要对63个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到位,矫正到位,没有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是很难做到。另外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大专以上的占70%,但是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没有一个达到此标准,离社区矫正工作需具备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全方位的人才需要更是相差甚远。
4、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矫正志愿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
缺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群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自愿来做社区矫正志愿者的人数很少。因而我县的矫正力量单薄,矫正效果难突出。
经费短缺是制约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瓶颈。
按照上级要求,对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投入经费每年需达2800元/人,而县财政对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为5万/年,按我县去年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来算,社区矫正的经费缺口达90余万元。投入过少,保障不力,致使社区矫正工作陷入困境。
人员分散、地域广阔也是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困扰之一。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也受地域因素制约。由于我县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对象数量大,目前在册的农村社区矫正人员295人,占总数的85%。由于很多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庞大的地域面积,加上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都给社区矫正对
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而我县所有乡镇2到5人的司法所是很难做好农村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的。
四、几点建议:
1、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法执行活动,为了体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监督,建议把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和制定统一的着装制式。
2、扩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应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情况,按照上级要求,统筹谋划、适当倾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司法所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和经费投入,为其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保证;
3、充实工作队伍。加强人力配备。要按照依法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司法行政机关的专项编制、人力补充和职责设定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利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事业单
位招考等方式,招录一批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为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有针对性对组织队伍培训,吸取他人别地的经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素质,减少人员流动,稳定矫正工作队伍。
5、加强配合协作。社区矫正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单靠司法行政机关“单打独斗”收效甚微。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及其管理机关、看守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顾全大局、鼎立协作,在各司其职中加强配合,克服司法行政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6、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作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性质和内容、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等内
容,从而让全社会都知晓和关注社区矫正,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关于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情况的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有关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的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矫正符合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具有行刑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增进罪犯和社会的联系,有助于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
但是当前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应该探寻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从**年首先在**镇和**镇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年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级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美丽**这一主线,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认真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县辖10个乡镇、1个垦殖场和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19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174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45
人。其中:管制13人、缓刑
327、假释12人、暂予监外执行2人、剥夺政治权利1人。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城镇户口53人、农业户口292人,男性320人,女性25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占总数的85%。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8人、19至25岁129人、26至45岁194人、46至60岁9人,60岁以上2人。地域分部为**镇72人,金山镇63人、桐木镇49人、鸡冠山乡44人,赤山镇41人、**镇39人,长平乡37人、彭高镇35人,东源乡27人,杨岐乡27人,依数据分析,我县社区矫正对象多为农村户籍的男性青壮年,被判刑罚主要为缓刑,主要集中在我县北边乡镇。
二、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的职责。
司法所作为我国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面向基层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项重要
任务,同时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代表乡镇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
从**年起,**县开始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有所增加。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基层司法所要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接收组织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的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社区进行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
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告;对社区矫正人员7日以内的外出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此外,司法所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调查评估等。
三、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有责无权是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两高两部”《通知》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
管理工作。而我国的《刑罚》第7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第218条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五类社区服刑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现行刑事法律与《通知》规定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又使得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
2014年第一季度,赤溪司法所坚持严管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第一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汇报。截止3月31日,共有社区服刑人员10名,其中缓刑6名,假释2名,保外就医1名,剥夺政治权利1名。目前没有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事件。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中,赤溪所坚持从严管理,切实发挥社区矫正作用,认真改造社区服刑人员,努力将他们改造成为社会中守法的良好公民。1.严把社区矫正接收关,做好人和材料两齐全,为接下来的社区矫正打好基础,工作汇
报《第一季度社区矫正工作汇报》。2.严格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按照社区矫正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各项要求。3.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做好每月走访和谈心工作,切实发挥排查作用,及时发现问题,消除矛盾。4.严密社区矫正组织网络,做好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整合资源,形成齐力,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5.严谨社区矫正调研,结合日常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分析解决办法,探索社区矫正管理新方式方法。6.严守清廉公正本色,对社区服刑人员一视同仁,杜绝在管理过程中拿社区服刑人员东西、和服刑人员吃饭。7.严明纪律,落实好社区矫正相关规定,重点抓好社区服刑人员的纪律管理,做好日常考核和奖惩工作。
第三篇:社区矫正学习教育2011
授课时间:2011年1月25日下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监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章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格执行刑罚,规范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控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社区矫正监控管理工作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管理,确保刑罚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条 社区矫正监控管理工作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街道(乡镇)司法所会同有关机关和单位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控管理。
第二章
报到登记
第五条 矫正对象应当在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7日内到户籍地(户籍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下同)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司法所向矫正对象宣布矫正期间应遵守的有关规定和具体要求,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字。
第六条 矫正对象依照有关规定按期向司法所报告活动情况,送交思想汇报。报告按规定分别采用书面或口头、电话形式。矫正对象以口头、电话形式报告的,司法所应当作好记录。
矫正对象报告个人活动情况、送交书面思想汇报应当符合矫正对象分级处遇管理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对象视身体状况,经司法所同意,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送交书面思想汇报。
授课时间:2011年2月28日下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监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章 授课内容:
第三章
监 督
第七条 司法所应当在矫正对象办理登记手续之日起7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监管人,组成监管考察小组,与监管人签订监管协议,制定和实施监督管理措施。
监管人由矫正对象具有监督管理能力和愿意承担监督管理责任的亲友或所在单位、居(村)委会有关人员担任。
第八条 监管人应当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约束,并按时向司法所报告矫正对象情况。遇有特殊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第九条 未成年矫正对象的法定监护人应当协助司法所督促矫正对象遵守矫正纪律,履行矫正义务。
第四章
走 访
第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走访矫正对象家庭、单位或居(村)委会,了解掌握矫正对象情况。第十一条 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等重点时段,司法所应当走访矫正对象家庭,掌握矫正对象动态。
第十二条 矫正对象受惩处、有重大思想问题或者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走访。必要时,可以用电话或其他方式询问了解情况。
授课时间:2011年3月28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监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第五章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授课内容:
第五章
请销假
第十三条 矫正对象外出需办理请销假手续。外出包括探亲、就医、就业、务工、学习等。
第十四条 矫正对象离开居住的县、(市、区)范围的,应当向司法所提出申请。请假的审查审核、期限按照《湖南省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暂行)》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非因治疗、护理的特殊需要,不得请假。
矫正对象离开居住县(市、区)须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必须写明:去往何处、何单位就业、就业期限;是单独外出还是结伴外出;联系方法及电话号码;保证人或监管人姓名、地址、与矫正对象的关系。申请书应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签署意见。
司法所接到矫正对象请假申请后应审查:申请人近期有无违法违规行为;帮教监管措施落实情况;是否有明确的地址、联系方式,并须提供责任人保证书。
第十五条
矫正对象离开居住县(市、区)区域探亲、办事的,应该按下列要求请销假: 1、请假一般应在外出5日前向辖区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请假事由、到达地点、起止时间、监管人落实情况等,请假需报市州级以上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的,一般应提前15日以上提出书面申请。
2、由所在社区(居)村委会或工作单位在请假申请书上签署意见,重点审查事实是否真实,是否确需请假,是否同意请假。
3、司法所接到材料后填写审批表,连同相关材料按规定报送相应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查同意。矫正对象按照准假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外出,到期次日到司法所销假,交还准假通知书。授课时间:2011年4月26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总则 授课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效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实现刑罚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结合我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区服刑人员是指:
(一)被判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
(三)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已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第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是指以有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章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考核评审(评议)结果,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奖惩的制度。
根据考核评审(评议)结果,对表现良好的给予表扬,对符合法定立功条件的给予记功,并依照法定程序予以减刑;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 矫正方法有关规定,但尚未构成重新犯罪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渗安管理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收监执行。社区服刑人员的奖惩分为行政奖惩和司法奖惩。行政奖惩是评价社区服刑人员表现、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司法奖惩的主要依据。授课时间:2011年5月30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 授课内容:
第四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奖惩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适用的原则;
(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考核奖惩与教育矫正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监狱(管教所)、看守所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奖惩工作的顺利实施。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服刑人员奖惩工作依法进行监督。
第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奖惩过程中徇私处舞弊、弄虚作假、捏造事实或证据的,或者不负责任、审查不严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授课时间:2011年6月27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
(一)授课内容:
第二章 奖励
第八条
对服刑人员的行政奖励包括表扬、记小功、记大功,司法奖励为减刑。第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形,可给予表扬:
(一)考核积分达到四十分以上;
(二)认罪服法,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监管教育;
(三)积极参加规定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完成学习任务,态度端正,表现突出;
(四)积极参加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
(五)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第十条
社区 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具有立功表现的应当记小功;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记大功。
(一)“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资金重要的破案线索赔,经查证属实的;
2、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3、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4、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
5、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
授课时间:2011年7月25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十条
(二)、第十一条 授课内容:
(二)“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检举、揭发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2、阴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已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被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和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区矫正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并累计受到三次以上表扬的或者有立功表现受到记小功奖励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记大功奖励的,应当减刑。
“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形:
1、认罪服法;
2、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各项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
3、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4、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5、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完成劳动任务。
对宣告缓刑的社区服刑人员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记大功奖励的,可以减刑,同时相应缩减其缓刑考验期。
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除有特殊情形,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授课时间:2011年8月29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授课内容:
第十二条
社区矫正方法期在五年以上的社区服刑人员,一般在入矫一年半以上方可减刑,二次呈报减刑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社区矫正期不满五年的社区服刑人员,可以比照上述规定的时间适当缩短。
具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记大功奖励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和间隔时间的限制。第十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符合减刑条件的减刑幅度为:如果确有悔改表现并累计受到三次以上表扬的或者有立功表现受到记小功奖励的,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记大功奖励的,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十二个月。
受警告处分的,一般一年内不得呈报减刑;受记过处分的,一般二年内不得呈报减刑;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一般不得呈报减刑。
第十四条
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减刑,在掌握标准上可比照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依法适度放宽。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能不能认罪服法,遵守社区矫正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学习、劳动的,可视为确有悔改表现,其减刑幅度可以适当放宽,间隔时间可以相应缩短。第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授课时间:2011年9月26日下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授课内容:
第三章
惩
处
第十六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行政惩处包括警告、记过、治安管理处罚;司法惩处包括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和收监执行。
第十七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给予警告:
(一)连续六个月累计扣分超过二十分;
(二)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到,脱离监管且逾期三日以上的;
(三)二次以上不按规定汇报思想的;
(四)不参加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组织的学习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不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依法依规管理的;
(六)违反社区矫正其他规定,应当给予警告的。第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给予记过:
(一)巳受到了一次警告或记过处分,又有第十七条情形之一的;
(二)拒不服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依法规管理,情节严重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矫正其他规定上,应当给予记过的。
授课时间:2011年10月28日上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授课内容:
第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之规定,情节严重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填写治安管理处罚建议书,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之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应在做出处罚决定后三日内,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副本抄送同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机构。
第二十条
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社区服刑人员,具有古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
(一)累计被记过二次的;
(二)违反治安管理,被治安管理处罚,且已被记过一次的;
(三)威胁、侮辱、报复受害人、举报人或司法工作人员的。
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4日下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授课内容:
第二十一条
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
(一)人民法院、监狱(管教所)、看守所已书面告知社区服刑人员应当按时到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报到,社区服刑人员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三个月以上的;
(二)未经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脱离监管三个月以上的;
(三)未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或者不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等规定,经过三次教育仍然拒不也行、改正的;
(四)具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社区矫正监管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第二十二条
在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期间的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收监执行:
(一)未经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批准擅自外出,经警告拒不改正的,或者拒不报告行踪、下落不明的;
(二)骗取保外就医的;
(三)经治疗疾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可以收监的;
(四)采取自伤、自残、欺骗、贿赂等手段故意拖延保外就医时间的;
(五)办理保外就医后无故不就医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条件消失且刑期未满的;
(七)违反社区矫正其他监管规定经教育仍不改正原。
第二十三条
社区服刑人员被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后,一般不得再适用缓刑、假释。授课时间:2011年12月24日下午 授 课 人:杨永山
授课题目:《湖南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授课内容:
第四章
奖惩程序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拟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奖惩的,应依法依规按条件、程序进行,由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主持召集集体评审(评议)会议研究决定。研究决定情况应当记录备案。
第二十五条
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表扬、警告、记过奖惩,或者向公安机关担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的,由司法所综合评议衙提出奖惩意见,并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行政奖惩审批表,报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批。
对社区服刑人员给予记小功奖励的,由司法所综合评议后提出奖励意见,并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行政奖惩审批表,经县(市、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后,报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批。
第四篇: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制度
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制度
一、矫正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7日内,到司法所办理报到登记手续。
二、矫正对象在报到登记时应携带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照片一张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供矫正办工作人员查验,并提交持有的相关法律文书。
三、接受矫正办工作人员的首次谈话教育,如实回答矫正工作人员的提问。
四、接受司法所社区矫正宣告。
五、与司法所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六、与社区矫正责任人、社区矫正志愿者签订接受监督、帮教协议书。
七、向矫正对象发放《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须知(试行)》及《鼓楼区矫正对象奖惩须知》读本,指导矫正对象认真学习。
社区矫正工作谈话走访制度
一、司法所矫正办应针对矫正对象具体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做好对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工作,并将谈话教育内容记录在案。
二、矫正办工作人员在对矫正对象的谈话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矫正对象人格,耐心真诚,不得有任何侮辱性的言行,维护矫正对象依法应享有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与矫正对象谈话教育中做到抓住关键,坚持原则,耐心疏导,指出方向。
四、遇特殊情况可有针对性地联系司法局、派出所、法院关协等相关人员共同开展谈话教育。
五、根据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适时做好或委托社区“三包一”帮教小组做好对矫正对象的走访工作,便于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立足矫正工作质量的提升。
矫正对象每周汇报制度
一、矫正对象每周必须电话向司法所报告一次本人上周活动情况。
二、矫正对象每周电话汇报内容必须属实,不得隐瞒、虚报。
三、矫正对象每月电话汇报不得少于四次。
四、对按时向司法所矫正办进行电话汇报的矫正对象在月度考核计分中加以规定分值,凡不足规定报告次数的按规定予以扣除分值。
五、对矫正对象每周电话汇报的情况,司法所矫正办工作人员应如实记录在案,对矫正办工作人员未予记录的情况,司法所领导应予以批评教育,令其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应报区司法局给予纪律处分。
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制度
一、建立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公益劳动基地。
二、由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不定期进行公益劳动,原则上为每年不少于2—3次。
三、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参加公益劳动有社区监督帮教工作小组安排,参加公益劳动每月累计不得少于12小时。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情况由社区矫正责任人按月向司法所通报,并由司法所记录在案。
四、对不按规定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或请假未经批准不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矫正对象,在月度考核计分表中按规定分值实行倒扣。
五、矫正对象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应坚持力所能及,并注意坚持“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与矫正对象一技之长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效。
矫正监督责任人制度
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要求,从矫正对象报到之日起,由司法所、社区矫正监督责任人、矫正对象签订《矫正监督责任书》。
二、根据工作需要,原则上由所在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该矫正对象矫正监督责任人。
三、社区矫正监督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
1、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规守纪和接受矫正情况进行监督,督促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社区矫正义务。
2、保持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联系,及时发现、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情况。
3、每月及时向司法所反馈矫正对象情况,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反映。
4、及时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沟通信息,研究矫正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制订对策。
矫正对象迁出(入)交接制度
一、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脱管、漏管情况。
二、对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分离的矫正对象,在报到登记后,应及时办理相关委托管理手续,将矫正对象档案、相关法律文书移送上级主管机关,及时转入实际居住地矫正工作机构,实施委托管理。
三、对实际居住地为本所管理区域内的矫正对象,应按上级矫正主管机关规定,接纳管理或接受托管。
四、对经查实确因搬迁等原因去向不明、无法查找的矫正对象,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上级主管机关报告,必要时可通过上级主管机关将相关法律文书退回原审判机关备案。
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严格遵守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
一、凡因工作、治病或其他正当理由需暂离本市的矫正对象,需于行前一周内到司法所提出请假申请,填写审批表,回宁后需及时到司法所销假。
二、经研究批准后,司法所应对申请外出的矫正对象进行外出期间须遵纪守法的告知教育。
三、矫正对象外出后,活动范围必须在批准范围内进行,不得越界。
四、凡因特殊情况需延长请假期限的,应事先报告司法所矫正办,经同意后方可延续,回宁后应按规定办理续假及销假手续。
五、矫正对象在外地工作、生活期间,应自觉遵纪守法和矫正规定,不得进行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活动。
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制度
一、矫正对象被决定执行社区矫正之日起应按规定建立矫正档案,一人一档。
二、矫正对象档案包括内容按《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制度(试行)》执行。
三、矫正对象档案应按规定要求填写,做到规范化。
四、社区矫正对象因矫正地址变更、重新犯罪、收监执行等原因需办理矫正档案转移的,应将矫正档案整理完整移送区司法局,及时移交新变更地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或侦查机关、监狱。
五、按照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移动平台设置要求,及时准确将矫正档案中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电子档案。
六、遵守矫正档案保密制度,未经区司法局主管部门批准,司法所不接待外调人员查阅,无关人员一律不准查阅社区矫正档案,不得用电话查阅档案。
七、对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应当遵守档案管理的一般管理要求,做到防遗失,防损坏,妥善保管。
社区矫正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一、社区矫正对象管理考核奖惩按《江苏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及《南京市社区矫正对象处罚试行办法》进行。
二、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原则,依法适用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教育和奖惩相结合的原则。
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以社区矫正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标准。
四、每月对矫正对象进行考核一次,实行计分考核,按考核计分表规定评分值计分,考核过程应公开进行,并由被考核的矫正对象在考核计分表签字确认。
五、每季度由矫正对象本人按规定要求认真填写《社区矫正对象评审鉴定表》,并由司法所矫正办、社区矫正责任人和司法所负责人分别填写本季度考核奖惩情况,对矫正对象本季度悔罪情况、改造表现提出意见。
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对矫正对象考核评议中,应当严肃认真、秉公执法,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矫正对象会客审批制度
一、矫正对象如确需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应事先向司法所报告。
二、矫正对象于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之日前三日内将接受采访、会见事由及访客的基本情况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司法所同意后方可会见。
三、矫正对象不得会见犯罪嫌疑人、同案犯、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员及其他有劣迹人员。
四、司法所矫正办工作人员应在矫正对象接受采访或会客约定之日的一日前,将是否同意接受采访或会见的决定,通知矫正对象本人并记录在案。
五、司法所矫正办对矫正对象要求接受重要采访或会客的报告内容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机关汇报,并备案。
社区矫正就业培训制度
一、根据矫正对象实际状况和劳动就业技能掌握情况,适时做好矫正对象的劳动就业指导工作。
二、对具备劳动就业技能和条件的矫正对象,根据其本人的就业意愿以及本街道的现有条件提供就业平台。
三、对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的青少年矫正对象,根据其本人要求和意愿,帮助其进入具备合法资质的社会劳动就业岗前培训机构进行就业前技能培训,直至上岗就业。
四、鼓励矫正对象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走自谋出路、自主创业的道路。
五、加强对矫正对象就业培训指导,增强矫正对象“自食其力、立足社会”的信心,提高矫正对象对自身人生价值的认识。
附件下载: |
第五篇:通泰街社区矫正工作报告
通泰街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按照区司法局的安排和部署,通泰街街道对本辖区社区矫正工作十分重视,于2010年6月10日与通泰街派出所进行了矫正对象的交接仪式,共接收矫正对象5人。在矫正交接结束后,我社区领导组织成立街道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协同配合,以确保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
有了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我社区的工作开展还较顺利,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社区矫正工作就没有问题,下面对我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汇报。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手续等材料不齐全。按照规定,每一种社区矫正对象的相应手续材料是不同的。法院宣告缓刑的人要有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矫正对象接受矫正的保证书等,而从监狱回来的剥权类矫正对象,则要有判决书、释放证明等材料。但在实践中,有些对象的材料不齐全,有的只有一张释放证明,有的没有判决书。相应材料的欠缺,给矫正组织为每一名矫正对象制定矫正计划、矫正方案造成困难,影响了矫正质量。
(二)由于是首次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组织的辅助力量不强。按照规定,要建立专业矫正力量与社会矫正力量相结合的矫正工作队伍,这里的社会矫正力量主要是社会志愿者,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人员、社区居委会成员、高等院校学生、矫正力量近亲属和所在单位人员等。但在实践中,除了派出所民警、居委会成员和矫正对象近亲属外,其他矫正力量很难组织,不便操作,即是操作起来,效果也不明显。
(三)让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不好组织且效果不佳。按照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要定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但在实践中,参加什么样的公益劳动,如何组织,是个难题。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分散,组织起来很困难,而且,即便组织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大部分人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公益劳动,认为这样耽误自己的时间,影响工作和生活,还有就是这种随叫随到并且是在别人监督下参加的集体劳动,很伤自尊心,抵制情绪强烈。
针对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中出现的问题,我社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希望能以此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建全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区矫正的目的是使矫正对象尽快融入社会,使其不再重新犯罪,成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但使他们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家庭要接纳他们,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这就要求社会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一些生活确实没保障的人,政府应该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金,解除后顾之忧,避免他们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二)要明确社区矫正工作的职能,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互相配合,才能把社区矫正工作做好。
(三)继续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培养壮大兼职矫正力量。社区矫正工作是在社区实行的一种矫正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所以应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的作用,整和社区资源。为使兼职矫正力量既便于组织和管理,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建议应该重点招聘公、检、法、司以及心理咨询等部门的退休人员,因为他们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时间和精力,他们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四)变单一的公益劳动为多种多样的矫正教育形式
参加公益劳动的目的是帮助这些矫正对象改造成为新人。但是,帮助他们成为新人的方式有很多,不要只限定为参加公益劳动的形式。对于一些愿意参加的人,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不愿意参加的人,我们可以提供公益劳动、参观、听报告受教育等形式,让矫正对象集体投票选择来确定活动形式。对于找到工作的矫正对象而言,自食其力就是他们成为新人的一种很好的改造方式,这种方式比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参加公益劳动的效果要好的多。
(五)规范的法律手续等材料
要严格规范社区矫正对象的各种手续,确保材料齐全。要做好公、检、法、司等部门之间的衔接,确保矫正对象及时纳入矫正范围,并把有关材料及时补充完整。
由于我社区的矫正工作开展时间不长,暂时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有限,在这里只能提出以上问题和建议。为了推进我社区的矫正工作顺利发展,给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矫正环境,让他们顺利的完成矫正任务,我们将积极贯彻区领导下发的方针政策,落实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