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园区参观心得体会[推荐]
洮北工业园区参观心得体会
9月30日,区组织部全体人员到洮北工业园区参观调研,作为一名借调人员有幸参加,深感激动和喜悦。整个过程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一路驶过,从起步区到规划区、到控制区,让我感受到的是我区的地大物博,优越的土地资源为我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让我了解到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现状,规划蓝图,以及发展前景。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映入眼帘,一声声施工的马达萦绕耳畔,一句句真诚的喝彩沁人心脾。洮北经济开发区遵循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四高目标,将开发区打造成发展工业的最佳场所。今年以来,洮北经济开发区全力以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按照 “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框架、三年出形象、四年大发展、五年大跨越”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紧创新招商机制方式,激发招商内生动力,为洮北经济开发区起好步、开好头奠定坚实基础。这块位于白城市区东部,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的地域,在不久的将来,将为我区的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个小时的时间是短暂的,回想起这60分钟,令人回味让人收获更使我难忘。难忘出发前的集会,难忘途中的目不暇接,难忘洮北蒸蒸日上的活力。人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时间愈短暂,经历愈宝贵。我相信这次的参观调研不仅仅对我是一段特殊的经历,更是是一种深刻的历练。
第二篇: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
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1当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深深折服,它——xxx工业园。
我们的车一驶进工业园大门,立即就被它严谨、严肃的氛围所笼罩。小到保安的敬礼,大到领导的亲自接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企业的风范。随即,我们被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被带到不同车间参观。一进车间,首先是被里面的布局震撼到了,“6s”工作做的非常到位,从机械物品的摆放到员工工位的安置,都极大节省了空间和搬运时间。其次他们工位是站着作业的,但是却没从他们脸上看到丝毫倦色,各个精神饱满。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工厂特意为新近员工准备了模拟培训室和产线,并派有专人指导作业,这么完善的岗前培训,员工想不优秀都难,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参观完厂区已近正午时分,我们在后勤部负责人的带领下有序进入餐厅就餐。整个就餐过程,工作人员的服务都很周到,而且营养均衡,很受大家的喜爱。走出餐厅,我们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园区的生活娱乐区的一部分——饮食城。完全生活区与工作区分开的格局,更体现企业的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紧接着,陆续参观了生活区其他的场所:健身房、舞蹈中心等等,无处不体现人性化的管理,让我们心中不由的感叹!
经过一天的参观,我发现有很多方面我们都很欠缺,但现在唯一要做的是总结积累他们的精华,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受到最佳的效果。再者,就是要肯定自己,相信别人,我始终坚信: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最后,真诚感谢xx集团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比长见识更重要的了,谢谢你们!我们会成为你们心中所想的那样优秀的,相信我们,也相信你们自己的眼光,我们会让光宝璀灿的光芒照亮整个咸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
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2昨天,来自松北区和呼兰区的85名居民代表乘坐参观车,踏上“邻里牵手逛新城———喜看家乡变化,共议发展前景”活动的旅程,走进工业园区,切身感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哈尔滨发展带来的推动力。
旅途中,松北区松北镇胜利村农民崔亚琴拿出了自家种的葡萄分给同车的居民代表。作为第一批参加“邻里牵手逛新城”活动的农民代表,崔亚琴颇为兴奋地说:“这些年,咱们胜利村的变化就不小,如今要亲身体验一下全市的新面貌。”
进入宾县宾西开发区,一台台不需要操作员控制就能自动完成切割、焊接任务的数控机床,让参观宾西开发区四海集团的居民们发出了阵阵感叹。呼兰区退休工人刘向东深有感触地说,他当年使用的手动切割机都是进口的,如今哈尔滨自己就能生产全自动设备,他感到无比自豪。看到自动化流水线几分钟时间就能把一头活牛变成包装精美的牛肉,参观宾西牛业的松北区居民张淑英告诉记者,现代化的加工工艺不仅让农民们养牛不愁销路,也让广大市民吃肉放心。
参观工业园区心得体会3一个月前,在青岛海尔工业园为期一天的参观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整个交流活动环环相扣、井然有序,然而,在看似平静的参观交流背后,我听到最多的感叹居然是:“海尔疯了吗?”的确,在海尔,我们听到了很多颇有冲击力甚至让人震撼的概念和口号,比如“两创精神”、“三无管理”,比如“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倒三角”网络化组织创新,比如“端到端”自主经营体建设、“每个员工都是CEO”等等。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华润人分享的东西,海尔人大都能听懂;然而,海尔人分享的内容,我们大部分却不太明白,需要他们反复解释和举例,我们才能大致弄懂。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多新概念,海尔上下口径一致,表述相同。
是什么让海尔在没有路的地方敢于踏出路来?我理解,应该是海尔提倡的“两创精神”,即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纵观海尔的发展史,创业和创新精神始终一以贯之——同行业国内厂商中第一个引进德国生产线;砸冰箱狠抓质量赢得行业第一枚质量金牌;国内需求暴增时走出国门,不在国内吃肉,却到国外啃骨头、喝汤;发展平稳后,又要打破平衡,力推组织再造。过去的30年,海尔创业和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它把世界上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拿来,结合海尔自身的特点,大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海尔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形成了海尔网络化的发展战略。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是海尔网络化发展战略的基石。“人”是指员工,“单”是指由客户需求形成的契约,“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下,通过竞争抢“单”的方式,员工组建“自主经营体”,负责人成为“网主”,网主招募员工形成团队来完成“单”,公司对“单”的价值进行评价,确定需要投入的资源和支付给团队的报酬,由此激活组织,让每个员工都有成为CEO的可能,都有自由选择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情的机会。这种模式不仅能激发内部员工的工作动力,而且还能对外部的优势资源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吸引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前来共同创造价值。依托这种开放的模式,海尔为市场贡献了超节能冰箱、超静音洗衣机、“24小时按约送达”等解决方案,重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单合一双赢”使得员工在给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机会公平、结果公正、充满活力的价值平台允许员工拥有无止境的欲望,但这种欲望从原来向企业要变成了向客户要。在这样的新型网状组织中,没有层级和上下级之分,只有能不能创造价值之别。传统层级组织束缚了的员工潜力爆发出来,势不可挡。
海尔的运营模式与硅谷模式异曲同工。硅谷模式的成功在于,让创意、人才、资本这三种最主要的资源在非常公开、非常市场化的环境里进行重新组合并产生巨大价值。海尔的探索也有类似之处,除了“两创精神”,海尔还倡导“三无管理”,即管理无领导、企业无边界和供应链无尺度,通过打破各种壁垒,为员工创造一种资源开放、机会均等的内部市场化环境,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效用。
管理无领导是指每个人的目标不是来自于领导,而是来自客户,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解码和层层分解,而是谁能够提出创造更大客户价值的目标,谁就有机会获得更有竞争力的岗位,比如成为网主。网主在传统模式下是职位很高的经理人,然而在新模式下,网主的心态是不同的,他/她不会认为自己是领导、是指挥者,而是资源整合者,目标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定的,效果是由客户来评价的,自己做不好就会有别人来做,如果做好了,大家就可以分享得更多。
企业无边界,对于海尔这种平台组织形式,最大的改变就是内部彻底的扁平化,不是金字塔式的拥有各级领导,而是变成了以自主经营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基本创新单元的扁平的动态网状组织,类似阿米巴经营模式。阿米巴模式就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小企业、小商店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比如制造部门的每道工序都可以成为一个阿米巴,销售部门也可以按照客户、地区或产品分割成若干个阿米巴。
海尔的无边界,不仅对内无边界,而且对外开放,和客户、合作方、供应商等利益关系方共同组成利益 共同体。这种基于自主经营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扁平化动态网状组织,为员工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平台。海尔网状组织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自主经营体,原来的8万多名员工和外部客户、合作方、供应商等利益关系方组成了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和利益共同体,每一个利益共同体按“单”聚散,动态变化。
作为继彼得61德鲁克之后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大师之一,加里61哈默这样评价海尔:海尔最重要的战略资产是适应力。适应力就是所有人都能习惯于变革,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变革,能持续地挑战自我。
这次海尔参观交流活动是一次开拓视野、触动心灵的旅程,海尔的这场变革,大胆到近乎疯狂,这种创新近乎癫狂。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在如此大规模的企业进行如此颠覆性的管理创新,尚没有成功先例,海尔会是个例外吗?
No dark, no hide, no cave!Follow the Light!不要躲避,追逐光明!这是最近热映的电影《疯狂原始人》的主题精神。疯狂海尔人不也正在玩一场追逐光明的冒险游戏吗?海尔围绕“家”的概念,通过全球资源整合,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定制化服务平台,通过“两创”、“三无”、“人单合一”等手段不断尝试和探索,勇往直前。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困难和挑战都是躲不过去的,我们唯有拿出变革的胆略、创新的勇气,直面未来的不确定。
第三篇:参观师工业园区的心得体会
参观师工业园区的心得体会
丛秀芬
4月17日下午,师党委党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师分区和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通过参观考察对我师工园区有了深入了解。
感想一:工业园区优势明显
一是投资环境好。共享首府区位优势。园区地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西南,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连接南北疆的重要枢纽区域
二是显著市域空间优势。从市域范围来看,地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腹地。按照乌鲁木齐市城市北扩西延的统一规划,乌鲁木齐市工业未来空间布局将主要集聚在市中心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
三是内外交通联络便捷。北部有105省道、南部有101省道,东部与216国道相邻,西部有八钢公路和即将新建的西绕城高速。
四是经济外贸条件良好。新疆毗邻中亚各国,地处“外引内联”战略实施的关键要冲区位,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关企业及各团场参加每年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展会。重点做好西洽会、西博会、厦洽会等国内外展会的参展工作,引起与会企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组织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获得圆满成功。并举行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十二师招商引资推介会暨签约仪式。感想二:工业园区发展迅速
一是组建情况:2007年,我师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共同合作开面积为15.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发。2009年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工业园区十二师合作区;2010年8月,根据兵发改函〔2010〕221号文件批准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距市区18公里处。规划总面积为31.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12.71平方公里。建成后的工业园区的管理由十二师独立完成。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期核心区12.71平方公里的基设施建设自2011年全面开始,截至到2012年12月已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10.13亿元,完成园区道路建设55.4公里,完成管线长度253.18公里。
三是经济发展状况:截止2012年底,“一园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约69亿元,建成区32.21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十二师土地出让金回笼6亿元,税收分成2亿元。2012年,工业产值达到54亿元,工业增加值14亿元。六年多来,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合作开发、互利共赢的原则,先后在“一园两区”推行了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并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和运作,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十二师的开发区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破茧而出,占到了全师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四是招商引资情况:2012年,经过四次项目审核领导小组会议批准32个项目入驻园区,总投资额66亿元,计划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总投资额过亿的项目24个,其中港资企业2家。新疆希望爱登堡节能电梯项目、新疆福泰钢结构等七个项目已经开工。
感想三:工业园区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工业园区发展目标。结合本师实际针对性的梳理出工业园区发展的方向及到2020年分步实施的途径:第一步园区的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初级阶段(园区初具规模);第二步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完善园区的各项功能(园区成效显现);第三步实现“四化两型”的兵团城市新区(园区欣欣向荣)。“十二五”末内完成百亿产值,亿元税收目标。到2020年达到千亿产值,十亿元税收目标。
二是借鉴内地开发区经验,抓好园区建设和产业承接。“一园两区”是十二师未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是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已被纳入内地国家级对口支援范围。推进上海漕河径国家级开发区对口支援园区工作,主动加强与商务局、内地省市的联系沟通,促进受援双方在开发建设、园区管理、投资促进、产业转移等方面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确保园区对口支援落到实处。
三是打好基础,以良好环境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坚持打造绿色环保园区,工业园区从规划开始就将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现代理念贯穿其中,毫不动摇地坚持构建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城市功能配套的现代化生态园区。完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绿洲和微小企业创业园。
四是加快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我师调结构、转方式的首要任务,也是拉动投资、改善民生的重要结合点。三坪新区分区、五一新镇、西山新镇的陆续建设,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拉动招商引资工作。我们将大力支持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到我师的城镇建设中去,逐步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为推进城市化建设提供保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我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我师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信贷、中介服务、房地产、城市服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将招商引资、合作建设贯穿于项目规划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投资建设格局。加快工业、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结合,打造产城综合体。
五是把申报国家级开发区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师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信念不动摇,作为十二师唯一自主管理的园区,是十二师未来经济的增长极,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备受兵团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争取列入兵团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重点园区,争取以兵团名义向国家商务部报送有关申请材料,争取通过国家有关七部委相关考核,列入国家西部开发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园区;2013年下半年争取提交国务院相关会议进行研究,得到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目前虽然工作难度较大,但是,通过积极努力的开展工作,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兵团已把十二师开发区列入审报名单,审报工作正在积极稳妥的推进。通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派驻工商、税务机构,解决体制制约,受制于人,缺乏财税平台的问题。
开发区的建设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要在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十二师开发区建设新局面!
2013年4月20日
参观师工业园区的心得体会
丛秀芬 2013年4月20日
第四篇:市长外出参观工业园区后讲话
同志们:
连日来,大家不辞劳苦连续考察了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亲身感受和了解了江浙沪园区的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接触了很多新经验、新思路、新做法。我因为工作关系没能和大家一起参观考察,但是今天还是抓紧时间与黄书记一起看了北仑经济开发区,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但也受到很大震撼。尤其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觉得这次学习真正是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获得了很多启示,也明确了我们今后园区发展的方向。这次考察学习虽然时间紧,但不虚此行。刚才XX同志做了很好的总结和部署,谈的3点意见我都很赞成,希望大家回去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谈2点意见:
一、江浙沪开发区建设发展历程对佛山的启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江浙沪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江宁开发区的经济总量占了南京市的55%。二是园区已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的集聚地,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使开发区所在区域与全球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如江宁开发区目前已拥有世界500强企业23家。三是园区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支架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长地,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中了3大国家级基地,成为上海创新创业的主体基地。四是园区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直接贡献。五是园区成为城市扩张的拓展地,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北仑区如果没有北仑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在应该还是农村,所以北仑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加快了整个北仑区的城市化进程。
江浙沪开发区建设发展历程对佛山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贯穿园区发展全过程的主线。园区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将园区规划与城市的发展有机结合,既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又结合各自的人文环境和地理风貌,形成了各自的建设风格。二是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和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是园区吸引资本的决定性因素。高效率的政府运作、高效能的政府服务,是几大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条成功经验。“基础造区”是江浙沪发展园区经济的重要经验之一,江浙沪地区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运输网络。三是高质量招商引资是园区加快发展的关键。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坚决抓住大项目不放,通过招商引资形成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大格局,是这几大开发区经济快速膨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下一步加快佛山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园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应当充分肯定。佛山的园区建设下一步如何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要加强学习,通过考察找准差距、明确方向。通过对江浙沪园区的参观学习,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与他们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更多的还表现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措施力度和发展质量上。要从佛山的实际出发,认真借鉴和学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产业强市的目标,切实抓好园区的发展,增强园区经济发展的后劲,提升园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我们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与富裕和谐佛山作出贡献。
总结这次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下一步园区工作要“坚定一个理念,抓好三个发展”:
(一)坚定一个理念
要坚定“产业强市,工业优先”的理念,扎扎实实地将园区经济发展好,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家的思路一定要明确,佛山要建设产业强市,一定要把制造业发展上去。只有把制造业发展上去,才能够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够支持第一产业的优化,这是佛山的特点,也是佛山的实际。我们的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只有紧紧抓住产业强市的目标,抓好制造业的发展,搞好工业园区建设这个产业发展的载体,才能够把佛山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上去,才能够把我们的第三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够支持第一产业的优化,才能够使佛山人富裕安康。
(二)抓好三个发展
1、着眼于创新发展
首先,要创新发展思路。发展不能墨守成规,思路决定出路,思路问题不解决好,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目前,我市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就要有思路创新。江宁去年的固定资产投入已经超过200亿元,相当于我们南海或顺德的投入水平,南海去年超过200亿元,顺德180亿元。刚才看了政研室的资料,从全国22个城市固定资产投入的对比来看也是有差距的,宁波去年1370亿元,我们全市753亿元。解决投入问题,如果不创新思路,还是按照过去基础设施建设光靠财政投入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是不行的。在加大投入方面一定要扩展思路。一要创新土地资源的利用机制,将园区的工业用地资源开发利用,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取得资金推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要积极推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投资,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刚才陈步安同志汇报,顺德搞欧洲工业园,就是引用新加坡的资金,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而且从城市的可经营项目的落实情况来看,工业园区利用民间资本来搞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成功的。狮山工业园的投资相当多部分都是民营资本的,通过这样解决我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问题,将思路进一步创新。政府的投入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支持性的投入,决不可能是主导性的投入。政府大量的工作是做好规划制定、策划推动和组织协调工作。
第二,要创新发展机制。一要培育科技创新机制。因为园区的发展关键要靠科技创新,一定要培育园区的科技创新机制。刚才禅城区的同志也讲到,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孵化器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二要不断创新人才的培育发展机制。园区的发展和提升关键靠人才。三要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创新成果保护机制。四要创新发展的环境。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一方面坚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我们与其他先进城市的差距。随着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崛起,我们原有很多优势已经弱化了,所以我们现在要继续吸引世界大企业、国内大企业进入我们的园区,就要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园区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配套设施。
2、着眼于科学发展
着眼于科学发展,就要求园区的建设要上水平,园区经济要实现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是科学做好园区规划。目前佛山各个园区基本上已经制定了规划,关键是要抓好科学的实施,将规划变为现实。所以我们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一定要站在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高度,严格按规划搞好建设,严格按产业导向做好实施,使我们的工业园区建设更加符合规划发展布局,符合规划发展的要求。狮山工业园区近几年能成功吸引大的企业进来投资,发展比较快,原因一方面是抓好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发展的需要,做出把四个镇整合为一个镇的规划,通过规划的调整,发挥新体制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科学做好园区规划,让园区通过规划发挥最好最大的效益。
二是要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水平,就是要“筑好巢,引金凤”。“巢”不是一般的“巢”,引来的“金凤”不是一般的“麻雀”,仅仅引“麻雀”是不适应佛山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要求的。目前我们园区一定要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到一定水平,要坚持路网先行,着力改善园区内外交通环境,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突现出来,提高园区的吸引力。我想各区在这方面深有体会。高明在五个区之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环境建设也相对滞后,但近几年高明抓了园区道路的建设,吸引力大大提高。今年全省的厂务公开会议在高明举行,参加会议的工业界和企业界人士看了高明的环境后十分赞叹。所以我们的园区一定要将路网交通建设搞好。南海狮山工业园区的道路用两三年的时间全部搞好,使园区的优势能够突现出来。所以一定要做好与我市的主要交通建设工程的衔接工作。要提升园区建设的内涵,形成以人为本、注重环境、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还要加快提升现代物流的配套水平,现代物流的配套和提升对大企业的引入非常重要。
三是要借鉴学习经验,以效益为中心、以培育园区产出率、产业链带动率为目标,加快集约发展的步伐,搞好园区的集约发展。大家要下决心改变粗放的增长方式,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在工业园区里培养出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利税高的企业,使新的产业、新的增长方式能够在我们园区里成长。要进一步实施《佛山市建设集约型工业园区评估考核试行办法》,在投资强度、经济效益、基础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全面实现集约化发展目标,把我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推上更高的发展水平。尤其要重点抓好土地的集约利用,抓项目的投资力度,抓能源节约指标的实施,抓环保指标的实施。
3、着眼于加快发展
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几年的努力,佛山已经具有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基础,现在要抓住有利时机,发挥基础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在你追我赶的今天,如果不加快发展,我们就有可能在竞争中掉队,就有可能被边缘化,不仅仅是不进则退,小进也要出局。所以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加快发展,提高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要加快大企业招商。以引进大企业为目标,以延长和完善产业链为中心,进行招商引资。在江浙沪学习参观中我们看到每个工业园区中都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大项目都支撑着园区的发展,支撑着一个园区的水平。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走大项目带动的策略,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企业,以引进名牌项目、高新技术、先进管理理念为目标,争取一批大企业、知名企业来我们的工业园区生根落户。这些大企业对地方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五沙工业园已经形成了对日本丰田配套为主的汽配工业。要以完善产业配套为目标,注重构建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使与大企业、大项目相连的基础性、配套性产业更好地发展。除此以外,还要拓宽引资的领域,招商引资除了突出重点,抓好制造业的引进以外,还要抓好吸引为制造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入,使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完整的配套,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提升提供一个平台和条件。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内容来抓。园区建设好,就有条件为优化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当前搞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欧洲工业园、汽配工业园、制造业基地等等都是为优化结构创造条件。
三是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这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区经济所必须的。佛山现在有很多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也有很多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以及很好的产业基础,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这对园区经济的长期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要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基地,建设高水平的园区经济,就一定要继续加大力度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让他们在市场里占有更大的份额。这是搞好园区建设、园区经济必不可少的。在抓好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培育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佛山经济的基础,也是这些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的雏型。所以,下一步园区建设一定要“坚定一个信念,抓好三个发展”,使我们的园区建设再上一个新的水平,使佛山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
第五篇:工业园区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工业园区挂职学习心得体会
工业园区挂职主任助理张金利
本次来园区学习,本人作为主任助理联系的是“木塑复合装饰材料”项目,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等前期资料已完成,项目目前还处于待开发阶段。
挂职以来,本人参加了园区组织的两次企业项目推进会、听取了王峰军同志的知识培训、参与了天玉公司与缫丝厂的用电协调和该公司与上访群众的用地赔偿纠纷的协调、参加了“氟电解”项目的预审会、项目勘界、征地及地上附属物的登记工作。通过对园区工作的参与和学习,自己有了一点收获和体会:
1.开拓了自己的知识视野。
一直以来,自己都在乡镇从事基层的行政工作,对企业的招商、落户、协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学了知识,长了见识。
2.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行政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通过对“木塑复合材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学习,我感到,一个企业的落户需要企业对“原料来源与供应”、“市场预测与前景”、“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企业效益与风险”、“社会效益与环保”等方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并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这些工作做得越细致越扎实,企业
和国家的风险就越小。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是害人的,上世纪90年代政府倡导种苹果,在丰陵塬上的大片耕地都栽上了大量的苹果树,但由于果品太差,没有市场竞争力,挂果一两年后,群众自己砍伐了;后来,政府又组织过种黄姜、种南瓜、结果都丰收而血本不归。98年新疆拾棉花,政府组织劳务输出几乎就像“拉壮丁”。老百姓得出结论:政府倡导啥,不敢弄啥!之所以出现这种“忙忙碌碌办坏事、辛辛苦苦惹人嫌”的情况都是脱离实际的作风惹的祸。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途径。
在园区工作学习两月来,我发现王珍等同志每天都在精神抖擞又忙忙碌碌的工作,其他同志想帮忙又插不上手。使我觉得干部的工作如果能和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相结合,不仅使其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易出成绩,使其能有成就感,而且提高了整体工作的效率。因此,作为领导,在工作中一定要熟悉自己的干部,了解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特长,创造条件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园区干部队伍需要壮大。
园区除领导外,本单位干部只有刚出校门的7个大学生。工作能力和经验都需要在锻炼中提高。而承担园区重要职责的干部大部分抽调于其他单位,工作有时限,人心不安,缺乏连贯性。因此园区需要一些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强协调能力的干部来充实队伍。
5.园区可以预储“工业用地”降低征地成本。
企业落户时再进行征地,会引起群众临时突击修建和栽种,进而引发纠纷和上访,提高了征用成本。如果园区平时有计划的预储一定量的工业用地,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用地纠纷,同时能加快入驻企业的建设进度。
总之,参加本次工业园区的挂职锻炼,对我来说,实属幸运,因为,我是替换其他同志而来的。因此我很珍惜这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在这里,我不仅学习和了解了以前知之甚少的企业方面的知识,更使我认识了其他单位的一些领导和朋友,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和方法,会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
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