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五篇

时间:2019-05-12 07:5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

第一篇:《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

《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 第一篇

《中国家规》共选取50个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讲述他们的家规故事、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为我们呈献了一份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盛宴。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努力传承中华传统家训家规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既是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做好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常言道: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作为分公司首批外出作业队伍,我时刻以项目部为家,从立家规、树家风、改作风入手,促进队伍和谐稳定,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立家规,也就是制度化管理,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能很多大多数人理解的制度化,认为就是条条框框,就是处罚,就是让员工老老实实的干活,等等。事实上,制度化管理是指在管理中强调依法治企,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因此以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视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二树家风,作为这支队伍的基层领导,我必须时时以党纪条规左右自己的行动,给每位员工做好榜样。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树好家风有利于为员工树立基本价值观、培养道德意识、造就人格美德,以个人人格的美丽,才能造就一个文明幸福家庭的大家庭。三改作风,要把驻外项目部各项工作做倒位,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此,要充分利用好项目部领导接待日、各类座谈会、谈心活动等多种渠道,与项目部职工进行沟通,时刻体察职工的冷暖,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职工头脑中的疑点和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有意识地组织项目部职工围绕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展讨论,在互相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中达到统一认识、升华思想、凝聚人心目的。同时,要树立“职工困难无小事”的理念,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开展好包括“生日送祝福、生病送关怀、困难送温暖”等工作,把组织的温暖及时传递到职工的心中。

通过这次学习《中国家规》一书,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数好的家规、家风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会风气。我要把学习《中国家规》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在项目部这个大家庭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职工在活动中、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第二篇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笔者以为,立家规、正家风,关键在于做到“严字当头”,贵在“落到实处”。

首先,要严立家规家训。用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依旧焕发光彩,为后人恪守和传承,他们严立家规,培育好家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正是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奠定了后人们坚实的人生基石。我们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

其次,要切实践行家规家训。要将“家规”悬挂在家庭的显着位置,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家庭的每个成员,遵德守礼,良言善行,从而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以良好的家规家风,形成全社会和谐良好的风气。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 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和健康生活情趣。

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第二篇:《中国家规》读后感

家风持正,雨润万物

-------读《中国家规》有感

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示,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央纪委监察部响应并由其网络中心组织编写了《中国家规》。全书收录了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家族的家规,讲述人物故事、家族经历、家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传承影响,既彰显了华夏民族家风正、家规严的优良传统,又提点了党员干部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更好地发挥家训家规文化的教化作用。全书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吾人所思良多,受益匪浅。

家风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就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也有人说家风就是尊重长辈、守孝悌之道;还有人说家风就是勤劳仁慈、勤俭节约。可见在不同的人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并得到传承的习惯、理念和风气,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家风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荫蔽着家庭的每个成员,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人的性格特征、道德素养及处事风格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定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辉煌的始终。古代家规家训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维护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有序和谐和繁衍发展。《大学》里曾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对于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核心价值观,这其实就是社会的“家风”。好的家风犹如一场春雨,能够滋润一个人的心田,从而犹如阳光一样温暖整个社会;不好的家风会促使个人养成不良品行,让其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一生的,也可以说,我们必须重视家庭建设。而在家庭建设的过程中,家风的建设至关重要。

细读《中国家规》,可知一个家族的振兴与腾飞,离不开引领家族发展的先辈们在总结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真正适合并引领家庭及家族走向辉煌的法宝。中国近代史上,被国共两党领袖同样推崇备至的人物,当属曾国藩。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语即出曾国藩八本家训。此居官之本最好的注解便是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所说的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曾国藩极为重视家训,他一生写下千余封家书,涉及治国修身、居家日常等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200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曾氏家族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

细读《中国家规》,我们懂得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点点滴滴无声无息日常中,谆谆诱导,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因虎门硝烟而彪炳史册的林则徐曾手书对联劝谏后辈: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这是林则徐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只要有一点点条件,就要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中国家规》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家训家规深刻的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家风,只有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成为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才能够铸就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当然,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加强教育,注重培养,使之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只有如此,精神血脉般的家风,才能够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不断实现属于自己的文化价值。党员干部当勤俭持家、低调做人。持正家风,应先正其身,而后定其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清廉修身,廉洁齐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优良的家规家风,薪火相传!

第三篇:中国家规读后感

中国家规读后感

(一)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的国度。从“国家”一词的表面上看,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也同样不会有国。“国家”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特别是最近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让我的感触更深,也理解的更透。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古人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诵读《颜氏家训》、《诫子书》和《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由此可见,家庭的建设离不开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正如人们所说,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作为党员,尤其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家风家训,提高自身的约束力,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规矩,在工作中守纪律,为党风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无不把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与个人的修身、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多贪腐官员,他们有很大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管不住自己的同时,更加管不住自己身边的人,这不仅是自己的亲人,还有自己的下属,这种“家族式腐败”就成为了反腐重灾区,从而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家风”家规。所以,铲除腐败就是要从腐败分子身边抓起,从腐败分子的亲朋好友一个一个查起,也正是因为这么细致缜密的查办,才发现“大老虎”背后隐藏着多少双黑手,他们利用“老虎”的威信、职务上的便利从中得到勒不少的好处,但正因为这样,他们的手才越伸越长,以至于永远得不到满足。

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近年来在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由此可见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

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品德必须高尚。周恩来总理一生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不以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属下谋取私利,其高风亮节,世界敬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就是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十条家规”,并时刻用“十条家规”的尺子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规范家人的行为,他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作风建设、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立家规、正家风,关键在于做到“严字当头”,贵在“落到实处”。首先,要严立家规家训。用好家风培育子女好作风、塑造后人好品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依旧焕发光彩,为后人恪守和传承,他们严立家规,培育好家风,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正是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奠定了后人们坚实的人生基石。我们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其次,要切实践行家规家训。要将“家规”悬挂在家庭的显着位置,作为座右铭,时时提醒家庭的每个成员,遵德守礼,良言善行,从而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以良好的家规家风,形成全社会和谐良好的风气。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和健康生活情趣。

要使好的家规、家风永久传唱,家庭成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风家规往往是作风的反映。人之家风正家规好,其人之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一般也正;人之家风不正,家规不好,其人之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一般也不正。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下功夫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党员干部要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规,随着“重视家风、管好家风、扶正家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党风政风建设才会成效明显。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铃,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良好家风的形成有赖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榆林销售公司办公室主任 刘卓琦)

中国家规读后感

(二)家风持正 雨润万物

贺鹏辉

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示“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央纪委监察部组织编写《中国家规》,全书收录诸多家风故事、家规名篇,彰显我泱泱华夏“家风正、家规严”的优良传统,亦提点党员干部、全国人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全书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吾人所思良多,受益匪浅。

家风持正,雨润万物

中国近代史上,被国共两党领袖同样推崇备至的人物,当属曾国藩。“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语即出曾国藩“八本”家训。此居官之本最好的注解便是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所说的“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曾文正以“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自勉且劝诫后世子孙——曾文正高居督抚大帅时,居乡之妻竟拮据到“杀一鸡之油省吃三天”;次子曾纪鸿任英法公使时,竟托左宗棠向远在新疆的刘锦棠借钱救急。

曾文正公言:“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家风持正,雨润万物。曾氏家风涤荡下,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卓有成就者如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数学家曾纪鸿、女诗人曾广珊、化学家曾昭抡、考古学家曾昭燏、革命家曾宪植、画家曾厚熙等多达200余人!

家风隳坏,污秽尽来

因虎门硝烟而彪炳史册的林则徐劝谏后辈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家风隳坏,污秽尽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苏荣落马,中纪委公开通报苏荣案情时曾披露,苏荣案呈现出家族式腐败,全家几乎全部卷入其中。苏荣家人中总计10余人涉案,其中苏荣之妻于丽芳卷入最深,苏荣妻兄于平安或涉巨额索贿也遭调查并于2015年3月自杀身亡。

习总书记以反面典型提点党员干部时刻警醒自己“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重家风培养,防微杜渐——“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

党员干部,仅独善其身,却无视家人权力寻租、利用影响力受贿,于万千群众视之,蛇鼠一窝而已。本就处权力高地,尚不管束家人清廉低调,家风尚难持正蔚然,又谈何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锒铛入狱,自是必然。

党员干部当如老一辈革命家,“勤俭持家、低调做人”。持正家风,应先正其身,而后定其家。如周恩来总理在家庭会议上严申“十条家规”: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去看望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买饭菜,有工作的自费,没有工作的,总理代付伙食费;看电影(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券;不准请客送礼;不准动用公家的车子;个人生活凡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总理去世时,无子女、无财产,仅有赤诚之心、两袖清风,联合国亦降半旗向伟人致敬!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清廉修身,廉洁齐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优良的家规家风,薪火相传!

中国家规读后感

(三)感受家规的力量和魅力

吕来华

一段家规,一个故事,一次教育,一种警醒。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好家庭是良好的成长沃土,好家规、家训、家风是优良的生态环境,好家教是高尚的精神滋养。

读了《中国家规》这本书,这是一本一洗传统家规图书的窠臼,从形式到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单看这本书的封面,可谓淡雅至极:只有一列书名、一幅剪影,看不到任何宣传性文字,也没有博人眼球的腰封。但是,翻开本书慢慢品读,便让初见之人不禁暗暗解惑:每一段家规故事都是一本生动的教材;每读一段家规故事,心灵都会得到一次洗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形成不仅要靠说教,更要靠言行的引领。

家规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一家之长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家风家规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家规,才能给家庭全体成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成长环境,良好的家规家风将是家庭和社会永远的财富。如曾国藩的家风,其以洞悉经世之道,铸就治家之言,形成以“尚廉、尚谦、尚劳”为核心的良好家风,已成为其子孙一生的坚守。清朝著名郑板桥曾以竹入联来教育自己的儿孙:“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树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我们每个人应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榜样力量,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

在家庭里,父母亲都是憨厚老实的农民,他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但通过言传身教让我感悟到很多通俗易懂的道理:踏实做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做任何事只要做了就会尽自己所能去做到最好。正是他们用身体力行的勤奋刻苦精神,对事情认真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哺育了我,是他们无声的“身教”,让我从中悟出很多深刻的道理;正是家庭的这种良好家风,让我及早的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并默默地引领着我在生活中、工作中用踏实、认真做事的精神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上。

在企业中,我认为也应该打造这种像家规一样的风尚,我所在的公司虽是“儿童期”的企业,但对于打造自己的企业精神上不断完善,不断铸练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调的工作作风,进赣昌砂石公司已三个年头了,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会以良好的家风和公司工作作风,积极进取,勤恳敬业,扎实工作。在做好办公室来电接听和传达、及时准确地做好来电来文处理工作,草拟各项公文的同时,密切联系各一线砂场、关注各项工作开展,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及时撰写、报送简讯、新闻报道40余篇,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宣传。

我认为,作为一名公司成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公司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像家风一样传承下去,实行传帮带,积极热情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到达成功的巅峰;只有追求卓越才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取得令公司和自己满意的成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多读家规故事,常修为己之德,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升华。

第四篇:中国家规读后感

中国家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家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规家风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规家风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中。家规家风无言,却有着无声的力量,滋润心灵,培养美德。近日,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在此分享一些个人感悟。

习总书记说过:“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看来,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因此我认为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家规家风。

行孝重在行动,行孝重在细节。我也是一名老年人,我想大多数老年人和我一样,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吃几顿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是孝道在家庭生活中最朴素的体现。

古人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说的是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尊敬别的`老人。因此营造尊老敬老的醇厚民风,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例如多一些政策法律的支持,多一些养老模式的探索,多一些医养结合的尝试……我退休之后就来到了福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这里有适合老年人的各类文娱活动,有专为老年人设置的各种配套设施,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人员,这里就是我们社会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许多的老年人在这里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度过了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希望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中华民族传统家规家风能够不断发扬,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代代相传。

第五篇:《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

《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

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

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

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林,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

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下载《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家规》读后感二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家规》读后感1000字(大全)

    《中国家规》读后感1000字张洪亮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

    《中国家规》读后感(五篇范例)

    【篇一】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

    【心得体会】优秀《中国家规》读后感选编

    【心得体会】优秀《中国家规》读后感选编关于研读《中国家规》一书的几点感触——孙海民近日研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对我启发教育颇深。《中国家规》共选取50个历史上有影响......

    读“中国家规”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中国家规》是一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传统美德,展现了家国情怀的好书。本书讲述了50个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故事、家族经历、家规内容及对后世......

    读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读《中国家规》有感 家训家规是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古人的家教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教育,出发点是维护......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中国家规心得体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住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家训家规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

    读中国家规有感

    读中国家规有感(一)最近公司组织开展“读书思廉”教育月活动,正好我也想读点什么,好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日常行为。受公司纪委推荐,我细细品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读《中国家规》有感

    读《中国家规》有感(一)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