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守住绿水青山》心得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守住绿水青山》心得体会: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重工业企业的直接排污、生活垃圾的直接倾倒、易耗产品难降解,种种因素的层层叠加,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环境困扰,资源更加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日渐退化。青山早成荒山,洗衣游泳的绿水变成恶臭的水沟,抬头仰望的蓝天白云被雾霾笼罩,鸟语花香被漫天飞舞的垃圾替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恶化了。党的十八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XX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度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政府更要敢作为、善作为、有作为,作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抓长抓常,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抓出成效。
首先,提高认识,克服惯性思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地方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意义,同党中央看齐,将行动落实到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克服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施政思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体系内,扎实谋发展,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
其次,落实责任,强化制度保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地方政府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保护要求,切实承担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在《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引导下,因地制宜,细化完善本地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执行、督查、惩戒等措施,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最后,监督检查,确保执行到位。制度措施的生命在于执行,监督和问责至关重要。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链条监督检查,全方位、全过程、全区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要求落地见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问责生态文明建设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地区和部门,以责任追究倒逼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GDP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增长,社会发展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点,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安居乐业。
第二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张浩
总书记10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深地感到,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环境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等一系列难题,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发展理念:以积极的态度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
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这一难题,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诠释了这一难题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新颖的发展理念,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触及到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即:金山银山是人的物质追求,绿水青山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这两者都是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而这两者对于人来说又很难兼得。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绿水青山来实现自己的物质追求,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迹。但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促使人们在对传统的增长方式和发展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新研究发展理论,重新研究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就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这一报告指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呈指数增长,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极限的,人类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最终将威胁自己的生存。这种增长极限论虽然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强调增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类谋求增长的同时,必须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些问题由此被称为全球性问题。
但是,发展中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么样共处?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以我国为例,我们在过去实行的是“先增长后治污”模式,在“两座山”问题上实际上是采取了“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的做法;后来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治污的代价要大于增长获得的收益,于是许多地方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即下决心改变“先增长后治污”的模式,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讲“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是把“可持续”与“发展”割裂开来,表明我们在悲观主义的增长极限论影响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把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完全对立了起来,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困惑中,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全新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在我们面前就有了三个口号、三个公式:一是“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两个口号、两个公式,在“两座山”问题上都割裂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都对“绿水青山”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和公式,则以“就是”一词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种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因为,我们都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还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结果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为此,他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和那些悲观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在提出这一问题后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一种新颖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思想。
发展基石:把环境、生态纳入“生产力”范畴
在“两座山”问题上,“绿水青山”指的是环境、生态,“金山银山”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力,二是指财富,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同样,在马克思主义那里,讲环境保护讲的也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而不是只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生产力的环境保护。事实上,生产力讲的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去我们常常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而不顾及人类一旦破坏了自然界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其实,这样的认识和说法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中,曾经明确指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这就是说,人们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首先就要生产,以解决人生存所必须的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而生产的问题,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来说,首先就是“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他们的话是很准确的,人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比如人的生理特性就是自然的;生产过程除了人的因素要起作用,其他自然条件也要起作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生产力是在人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让自然界能够更好满足人生存需要的一种能力。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由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重点研究的是生产和生产力的社会属性问题,他们没有多讲生产力的发展要有比较好的自然条件。为避免误解,他们特地指出“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而且给我们研究和发展这一理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自从人类认识到增长不能损害环境、生态这一严峻问题后,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在优化环境、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就产生了:环境、生态是社会生产力之外的一个制约条件,还是社会生产力之内的一个有机因素?显然,“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两个口号所表达的意思中,环境、生态是社会生产力之外的制约条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所表达的则是环境、生态应该是社会生产力内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习近平把环境、生态纳入了社会生产力的范畴。
现在,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把环境、生态纳入社会生产力的范畴,对不对?我们认为,这一思路和思想是正确的。因为,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哪一个要素(无论是人还是物)都离不开环境、生态等自然条件。人的因素,即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既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并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具有社会属性,又是生理心理健康的,具有自然属性的劳动者,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从事劳动生产,形成生产力。物的因素中的劳动对象,不管是自然界的土地、森林、河流、矿产资源,还是人们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归根到底,都是大自然给予的,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都必须考虑本国的自然条件。物的因素中的劳动资料即劳动工具等生产设备,看起来同自然界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并不然,且不说它本来都取材于自然界,而且任何一种工具或设备的使用都要经过检测,检查他们对人的健康、对环境生态是否有危害。所以,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把环境、生态纳入社会生产力这一范畴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把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意提出但没有论述的“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讲清楚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破解了发展中环境、生态与生产力关系这一难题,坚持和发展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的生产力理论。
发展目标:让环境、生态成为财富的源泉
接下来我们讨论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破解了这一难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财富理论。
关于财富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大量论述。我们在学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时,常常遇到许多难题。比如马克思在评论《哥达纲领》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一观点的时候,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 恩格斯也说过:“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从来就是财富的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但常常被人遗忘的观点。
过去我们学习和理解这一观点,一般都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自然界”,看作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现在,我们认识到原来的理解不完全,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自然界”,不仅是作为劳动加工对象的原材料,而且是有待于人们保护的环境、生态那样的自然界。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所讲的“保护”,也是特殊意义上的“劳动加工”。
第三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张春华
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攻坚、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学习总书记10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深深地感到,这一思想不仅对我们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理论上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环境生态与生产力的关系、环境生态与财富的关系等一系列难题,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关系这一难题,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诠释了这一难题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新颖的发展理念,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触及到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即:金山银山是人的物质追求,绿水青山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这两者都是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而这两者对于人来说又很难兼得。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牺牲绿水青山来实现自己的物质追求,曾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奇迹。但是,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许多灾难性的后果,促使人们在对传统的增长方式和发展理论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新研究发展理论,重新研究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一发表,就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这一报告指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即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呈指数增长,而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污染吸纳能力是有极限的,人类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最终将威胁自己的生存。这种增长极限论虽然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的观点,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强调增长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生存和需求,因此,在人类谋求增长的同时,必须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些问题由此被称为全球性问题。
但是,发展中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么样共处?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以我国为例,我们在过去实行的是“先增长后治污”模式,在“两座山”问题上实际上是采取了“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的做法;后来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治污的代价要大于增长获得的收益,于是许多地方提出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口号,即下决心改变“先增长后治污”的模式,优化环境,保护生态。这样的口号,这样的做法,虽然也讲“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是把“可持续”与“发展”割裂开来,表明我们在悲观主义的增长极限论影响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把增长与环境、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完全对立了起来,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困惑中,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口号、全新的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在我们面前就有了三个口号、三个公式:一是“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二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两个口号、两个公式,在“两座山”问题上都割裂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实际上都对“绿水青山”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和公式,则以“就是”一词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辩证地连接起来,以积极的而不是悲观的态度阐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这种认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因为,我们都知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他还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结果这些地方成为不毛之地。为此,他告诫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恩格斯和那些悲观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在提出这一问题后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说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一种新颖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思想。
第四篇:《守住绿水青山》观后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_1
《守住绿水青山》观后感: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变得如此珍贵。这生命之河,将流向何处?如何为这片土地提供永续之脉?每一个中国百姓无不关心自己的家园环境,无不关心赖以活着的生态质量!因此,《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不只是为改革说,为国家说,而是为自己说。
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一个大国的当家人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一个大国的当家人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江山为笔,大地作画。当资源环境约束接近或到达极限,江山不再如笔,而是梦魇,大地不能作画,而是坟墓。生态质量长一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长一寸!青山绿水才是生态环境的保障,没有生态都是白搭!坚信不疑的支持党的领导国家的改革政策!
《守住绿水青山》解读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背景、逻辑和历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一直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无论在意识、制度还是能力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导致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不良后果。
福建省长汀县夏季最高的地表温度可以达到76摄氏度,鸡蛋都可以煮熟。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的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之中。远远不止一个地方如此,相信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就是因为这样违规开发导致生态破坏,长江也因此受不了缺少保护的开发而“病”了。
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走在路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利局面在总体上得到了控制,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守住绿水青山,才能保证经济持久稳定发展,改革才能进行到底。环境是发展的依托,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建成美丽富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
第五篇:2019思想汇报_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9思想汇报_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精神,对其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表述有很深的感触。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近5年来,政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拳整治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71%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提高燃油品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加强重点流域海域水污染防治,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向小康社会大跨步的迈进,这些成果是大家都能有目共睹的。但在中国不断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却总是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无视环境的污染,迫害了生态平衡,最终大自然以宁外一种方式来报复我们人类,沙尘暴,泥石流,雾霾等等。先污染,后治理的这一道路是不可取的。但为什么现在这中现象仍大量存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过度的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雾霾的治理上面,不能够仅仅依靠政府,而应该发挥,个人,企业,政府,所有人的力量,大家共同来面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还人类一个蔚蓝的天空。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践行环保的理念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一份微薄的贡献。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要尽量少用纸张,能不用的时候尽量不用,如果必须用的时候,尽量多用双面的。而在生活中,如果要出去购物的时候,就记得携带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外出就餐的时候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消毒过的筷子等等。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也明白,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长期去坚持。我们都知道做一次环保活动很容易,但把环保作为习惯的人却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就会使习惯成为自然,环保的理念也就从最初的那些刻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蓝天、白云、绿地将不会再是奢望。雾霾这次词将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此致
敬礼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