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红色冠军》
中班语言《红色冠军》
中班语言《红色冠军》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2.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眼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早上,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河马老师说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争夺冠军的比赛,什么叫冠军?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
师:森林学校要举行一场怎样的比赛?
怎样才能当上冠军?
如果你去参加比赛,会带什么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
师:故事里有谁去参加比赛?(要求幼儿用完整话学说)
其实,故事里还有一样小动物也想去,我们看看是谁?
3.欣赏故事第三段。
师:谁当上了冠军?
小猴为什么会当上冠军呢?
那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边想一遍听故事。
4.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猴到底带了一样什么东西呢?(先商量再交流)
(三)幼儿戴上眼镜,体验颜色奇妙的乐趣
1.请幼儿戴上眼镜看周围的事物。
师:刚才老师用红色的眼镜看到了红色的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学说:我用红色眼镜 了红色的XX)
师:为什么有了这个眼镜,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呢?
2.延伸:师出示蓝色镜片的眼镜,让幼儿继续探索尝试。
专家点评:
1.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简单的眼镜做教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幼儿戴上眼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让给他们充分的说的时间,以较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能让幼儿戴上眼镜再完整倾听一遍故事的话,这样幼儿的感受就会更深。
附故事:
动物学校的河马老师说:“下星期一,每个人都要带一样‘红色’的东西来学校。谁带来的东西最有趣,老师就送他一只红色的大气球当礼物。” 哇!每个小朋友都很高兴。如果当上“红色冠军”,一定很神气!
小朋友们开始睁大眼睛寻找“红色”的东西。
小猪在苹果树上,摘了一个红透的大苹果,又红又圆,闻起来也很香。
小老虎请妈妈帮他缝了一件很帅的红斗篷,又暖和又舒服。
小青蛙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请小红鱼陪他上幼儿园。小红鱼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就答应了小青蛙。
小鸟采了一朵刚刚盛开的红玫瑰。红玫瑰上两三滴露珠,在太阳下看起来,好像滚来滚去的小珍珠。
小猴子想找一样特别的“红色”东西。他在家里东翻西翻,在爸爸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红色的透明纸。小猴子很好奇,放在眼前一看„„哇!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了?红色的墙壁,红色的桌子和椅子,连刚刚进门的爸爸都变成红色了。
小猴子很高兴,请爸爸把这张神奇的红色透明纸送给自己。他还请爸爸帮忙,用这张纸做了一幅眼镜。
星期一到了,河马老师请大家把“红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有红苹果、红斗篷、小红鱼、红玫瑰,还有一副奇怪的眼镜。
小猴子请同学和老师戴上眼镜,大家都吓了一跳:“怎么整个森林都变成了红色的了?”
结果,小猴子当上“红色冠军”,他高兴地拿着红气球回家了。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教案《红色冠军》
中班教案《红色冠军》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红色冠军》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
2.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课件、眼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早上,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河马老师说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争夺冠军的比赛,什么叫冠军?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
师:森林学校要举行一场怎样的比赛?
怎样才能当上冠军?
如果你去参加比赛,会带什么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
师:故事里有谁去参加比赛?(要求幼儿用完整话学说)
其实,故事里还有一样小动物也想去,我们看看是谁?
3.欣赏故事第三段。
师:谁当上了冠军?
小猴为什么会当上冠军呢?
那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边想一遍听故事。
4.师完整讲述故事。
师:小猴到底带了一样什么东西呢?(先商量再交流)
(三)幼儿戴上眼镜,体验颜色奇妙的乐趣
1.请幼儿戴上眼镜看周围的事物。
师:刚才老师用红色的眼镜看到了红色的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学说:我用红色眼镜 了红色的XX)
师:为什么有了这个眼镜,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呢?
2.延伸:师出示蓝色镜片的眼镜,让幼儿继续探索尝试。
专家点评:
1.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简单的眼镜做教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幼儿戴上眼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的机会,让给他们充分的说的时间,以较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果能让幼儿戴上眼镜再完整倾听一遍故事的话,这样幼儿的感受就会更深。
附故事:
动物学校的河马老师说:“下星期一,每个人都要带一样‘红色’的东西来学校。谁带来的东西最有趣,老师就送他一只红色的大气球当礼物。” 哇!每个小朋友都很高兴。如果当上“红色冠军”,一定很神气!
小朋友们开始睁大眼睛寻找“红色”的东西。
小猪在苹果树上,摘了一个红透的大苹果,又红又圆,闻起来也很香。
小老虎请妈妈帮他缝了一件很帅的红斗篷,又暖和又舒服。
小青蛙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请小红鱼陪他上幼儿园。小红鱼和小青蛙是好朋友,就答应了小青蛙。
小鸟采了一朵刚刚盛开的红玫瑰。红玫瑰上两三滴露珠,在太阳下看起来,好像滚来滚去的小珍珠。
小猴子想找一样特别的“红色”东西。他在家里东翻西翻,在爸爸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红色的透明纸。小猴子很好奇,放在眼前一看……哇!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了?红色的墙壁,红色的桌子和椅子,连刚刚进门的爸爸都变成红色了。
小猴子很高兴,请爸爸把这张神奇的红色透明纸送给自己。他还请爸爸帮忙,用这张纸做了一幅眼镜。
星期一到了,河马老师请大家把“红色”的东西展示出来,有红苹果、红斗篷、小红鱼、红玫瑰,还有一副奇怪的眼镜。
小猴子请同学和老师戴上眼镜,大家都吓了一跳:“怎么整个森林都变成了红色的了?”
结果,小猴子当上“红色冠军”,他高兴地拿着红气球回家了。
小百科:冠军泛指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中的第一名。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红色冠军》及教学反思
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红色冠军》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红色冠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2、体验颜色真奇妙的乐趣。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变色眼镜一副;
2、红色透明纸人手一份;
3、故事小图标一套;
4、每组一份不同材料的红色纸,皱纹纸、包装纸、红色透明纸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在森林幼儿园要举行一场争夺冠军的比赛,什么叫做冠军?”
(冠军就是第一名)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第一部分,同时放映画面PPT1-2。
(1)师:“森林里到底举行一场什么比赛,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红色冠军’。听了这个有趣的名字,你觉得他们会比赛什么?(自由回答)
(2)教师讲述第一段:森林里…………如果当上“红色冠军”,一定很神气!
提问:“森林幼儿园举行了一场什么比赛?”(“河马老师请他们带什么呢?那比什么呢?——突出“比那种红色的东西最有趣,谁就得红色冠军”)
(3)幼儿讨论:“如果你也参加这场比赛,你准备带什么东西去参赛?”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可做随机适当的梳理。如:红色的水果,红色的动物……)
2、快速连续放PPT3-8,了解小动物带的红色东西。
(1)教师“会有哪些小动物去参加比赛呢,它们都准备了什么东西去参加比赛的?我们来看一看。”(速度适中,还可适当语言提示“瞧,是谁呀,准备了什么东西呢?画面定格在PPT8)
(2)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教师根据回答即时出现小图标,便于记忆。
(幼儿回答时,有目的选择2样请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来描述)
(3)听教师讲述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到底是哪些小动物去参加比赛?”“它们都准备了什么东西去参加比赛的?”我们一起再来慢慢欣赏下。
3、教师讲述最后部分,幼儿猜想红色冠军带的是什么东西。(重点)
(1)教师“其实还有一个小动物也去参加了比赛,是谁呢?”(出示PPT9)
(2)“看画面上,最后谁当上了红色冠军?”“你从哪里看出是小猴当上了冠军?”(得到了红色气球)请你和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小猴能成为冠军?”(带的东西肯定是最有趣的)“那你觉得小猴子带来了什么东西夺得了冠军呢?为什么?”(幼儿猜想)
(3)幼儿讨论猜测:“那老师在来给你们一个提示,小猴子带来的东西非常特别,非常有趣,他可以让整个森林变红,这个神奇的东西是什么?我们来讨论讨论。”
(对于幼儿的猜想做出适当的回应,做出合适的判断)
4、观看PPT,并通过操作理解透明纸的特别。
(1)“那到底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PPT9-12”
“瞧,小猴在家里东翻西翻,找到了一张特别的红纸,“我们来仔细看看小猴的表情,还有小猴把这张纸放在哪看,仔细看看画面上,你觉得这张特别的红纸是什么红纸呢?”(简短地让幼儿讨论猜想下,教师不做肯定与否定)
“其实这张特别的纸,就藏在周围的小盆子里,我们一起来看下,有皱纹纸、包装纸……请你去找一找、比一比、看一看,你觉得小猴找到的是哪种特别的红纸?为什么?”等会请每组拿好你们认为的那张红纸回到座位上。
(2)幼儿操作,在教师提供的这些纸中找出特别的红纸。
(3)交流。
(4)“你们找到的是哪张特别的纸呀?你们为什么觉得这张红纸很特别很神奇?
教师小结:“因为这张红纸是透明的,拿这张纸看东西的话,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的了。而其他的那些红纸都普通,只能看见他自己本身是红色的,一点儿也不特别。(比一比、纠错)
(5)倾听故事PPT9-12的内容。
师:“那我们来听听故事里小猴到底用的是哪张红纸呢?”
“你现在知道,小猴拿了什么东西去参加比赛才获得了红色冠军?为什么?那么河马老师的评判公正吗?(因为小猴子带的红色眼镜可以让整个森林变红)
三、请幼儿制作眼镜,戴上眼镜来感受颜色的奇妙。
1、教师出示红色眼镜,引起制作兴趣。
师:“红色透明纸做成的眼镜这么神奇,能帮助小猴成为了红色冠军。你们想不想也来用红色透明纸做副眼镜,看看活动室、小朋友的神奇变化呀。待会请你也象老师这样来告诉大家“你戴上眼镜后看到了什么神奇的变化?用好听的短句来描述它”。
2、幼儿制作眼镜。(只需在纸制的眼镜边框上贴上透明红纸就成了)
3、先完成的幼儿可先戴上眼镜感受活动室的变化。
4、幼儿交流:“你戴上红色的眼镜后看到了什么神奇的变化?用好听的句子来描述它”。(2-3人)
四、结束活动:
教师提问:我们帮助小猴子制作红色眼镜成为了冠军,现在我们戴着这副眼镜也去外面看看外面的神奇变化吧!
延伸活动:
科学区“制作其他颜色的眼镜,去户外看大自然的变化,继续感受颜色的奇妙。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本文扩展阅读:冠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uàn jūn,泛指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中的第一名。出自于《史记·黥布列传》。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红色冠军》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红色冠军》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教案《红色冠军》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边看图边安静地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视觉感受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红色冠军》[附],与故事配套的图画
2.红色与其他颜色的玻璃纸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红色冠军》,幼儿欣赏。
2.请幼儿想想:
――你最喜欢什么颜色?
――看到过花朵上滚来滚去的露水吗?
――是否见过红色的透明纸和其他颜色的透明纸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哪里看到的?
――Lucky戴上红色眼镜,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红色的了;如果戴上蓝色眼镜,所有的东西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3.幼儿选择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一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延伸:
自制彩色眼镜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小班语言教案《红色冠军》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218字。
第五篇:立足文本语言走进红色经典
立足文本语言走进红色经典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谈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余姚市兰江小学孙峰
[背景]
一提起红色经典课文,许多青年教师就开始摇头:不是怪年代久远,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就是怨思想性太强,容易上成思品课;还有的老师认为故事情节性太强,语言文字训练点难以落实。教学时总是感觉不好把握学情,也难以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似乎只有“灌输”才能完成教育目的。的确,红色经典课文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上,在正确处理个性化理解和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如五上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堂上除了概括小标题,理清文章内容外,无外乎让学生找找哪些句子反映五壮士的壮举,然后读读议议,最后学生说些空洞的大道理结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鲜有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前后两次教学实践,我在红色经典课文如何做到言意兼得上有了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情景描述]
教学实录一: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8年抗战是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奋起抵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家看这座山,形状像狼牙(出示狼牙山图片),看到这座山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到狼牙山上看看五壮士是怎样奋勇杀敌的。
2、坚定有力地读课题,带着赞颂地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五壮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用一个词语形容五壮士,并把词语写到黑板上。
临危不惧顶天立地坚强不屈„„
3、英雄们的崇高品质是通过什么事情感受到的?
学生根据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默读3-9自然段,找出表现五壮士英雄壮举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习重点句。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
棋盘陀走去。
1谁来读读这句话?班长的话特别在哪里? ○
2班长的话应该怎么读?理解“斩钉截铁”○。指名读——齐读——引读
3虽然只有一个走字,但这是坚强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B、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
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马宝玉的壮举体现在什么地方?比较“举起”和“猛地举起” ○
2再读读马宝玉大声喊的那句话,你最关注哪个词?砸字可以换成什么字?(扔、投、○
丢、抛„„)能换吗?为什么?这一砸,砸出了什么?(胜利、决心、仇恨„„)
3出示“南京大屠杀、芦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等图片,学生谈感受。如果你就是五○
壮士,面对扑上来的敌人,你会——引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虽然只有一个砸字,但这是坚强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
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1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战士们的崇高精神? ○
2这一跳,意味着什么? ○
3指名读、引读、齐读。○
四、总结提升
1、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壮士们的名字。图片出
示五壮士的照片,学生轻念他们的名字。
2、补充诗歌:舍生取义惊天地,杀身成仁泣鬼神。狼牙山上歼日寇,英雄血铸民族魂。
反思:
从表面上看,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朗读练习形式多样,阅读分析条理清楚,多媒体运用自然贴切,抓住重点语句、段落感悟人物形象。但是细细琢磨,有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1、预设时,忽视了教材所处时代背景与学生年龄及所处环境之间巨大的鸿沟。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是在特点历史环境中造就的,只有了解那段历史,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五壮士。虽然教师也饱含激情地讲述抗日战争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学生始终是“理智”地停留在文字表面,内心情感没有真正激发,因而整堂课没有形成一种氛围。
2、教学中抓住了三个重点句,引导学生感悟五壮士的崇高精神,但过分依赖教师的引导,大部分属于被动接受,缺少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感悟停留在表面。如在“走”字的教学中,在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后,只是让学生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五壮士什么精神?虽然学生也会说,但这些都是空洞的大道理,并不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结果。
3、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文本,也没有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触及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当教师问你从“砸”“跳”中看出五壮士具有什么品质时,学生的回答往往显得肤浅。
基于对上述几个问题的思考,教研组又一次组织了集体备课,设计了新的教学思路,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教学实录二:
一、录像引入,创设氛围
1、同学们,我们欣喜地看到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我们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曾经饱受苦难,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国耻。
2、看录像《南京大屠杀》片断,旁白引入:1937年7月7日,是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面对惨无人道的日寇,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一起回到战火纷飞的狼牙山,看看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的英雄壮举。
3、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品词析句,感悟精神
1、默读课文3-9自然段,划出表现五壮士壮举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2、交流: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1联系生活实际比较:阳光体育活动开始了,体育委员大喊一声:○“同学们,走!”这个“走”和文中的“走”一样吗?
2联系上下文说说五壮士有无其他的选择?理由是什么? ○
3扣词品读,从“斩钉截铁”和“热血沸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4角色写话,如果你是当时班长马宝玉手下的一名普通战士,你如何评价他的选择?你○
想对班长说些什么?
B、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自由读班长大声喊的话,说说哪个词最能体现五壮士的精神。○
“砸”在这里可以换成哪些词:(扔、抛、掷、投、丢„„)分别放到句子中读,比较。2指名表演读。○
一生“砸”得不够用力,师:你这温柔的一砸,肯定砸不死日寇。
再指一生,怒目圆睁,用力往下砸。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把眼睛瞪得这么大这么圆?
生:我太恨敌人了,我满腔怒火。
再指一生表演读
师:告诉大家,你举起的是什么,砸下去的又是什么?
生:我砸下去的是石头。
师:仅仅是石头吗?还有什么?
生:还有对敌人的仇恨,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3全班读。○
C、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1自由读,什么地方最让你刻骨铭心? ○
2扣词品读,从“纵身”和“相继”中你体会到什么? ○
四、总结(略)
反思:第二次教学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找准文本的阅读兴奋点,使学生与文本展开了真实有效的对话。紧紧抓住三个重点句,通过“读读、演演、比比、议议”等多种方法,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启示与思考]
通过以上两次不同的教学实践,在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上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1、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还原真实事件场。此类课文往往叙述了历史发生的真实事件,往往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往往与学生的认知经验、情感价值观相去甚远,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如在第二次教学中我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看影片《南京大屠杀》中的战争片断。这并不是展览暴力的血淋淋的场面,而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使学生沉浸到五壮士“此时此刻”的历史场景中,让学生更真切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2、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立足语言文字,实现多重对话。此类课文,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要尽量避免在学生容易读懂、内容浅显处花大力气,要把阅读重心落到学生阅读时容易忽略的地方,从而加深阅读的深度。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许多教师往往一遍又一遍地读班长马宝玉的几句话,读出“走”的斩钉截铁,读出“砸”的勇猛与力量,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就表示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吗?不见得。在第二次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四个问题,让学生深入钻研文本,探究“走”的前因后果;同时扣词品读和角色写话,让学生进行如临其境的体验,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也巧妙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3、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要准确把握人文内涵。此类课文往往有着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不能作随意的多元解读,而应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时,教师必须注意准确把握它们的核心人文内涵,做到不误导不偏移,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其放大。这也是教学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