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法》读后感
《干法》是由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写的一本书,本书原著出版于2009年4月,此时的稻盛和夫先生已经是77岁的高龄了,稻盛和夫先生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而《干法》一书正是稻盛和夫先生对自己工作经历的感悟,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对日本年轻人价值观进行警醒,这里所说的价值观就是“劳动观”,就是对工作的基本观念。稻盛和夫先生提到当下的年轻人劳动观不正确:1.逃避工作,不认真工作;2.想要“不劳而获”的工作。稻盛先生认为这种观念很危险,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的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将会导致国之不国。因此写下了此书,将劳动、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告诉日本年轻一代。稻盛先生也提到了中国,他认为中国在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如果今后中国要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国,那么整个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很有幸我读了此书,受益颇丰。
《干法》一书从六个章节一一递进讲述稻盛自己的经历,从思想开始“为什么要工作”到“如何投入工作”,第三章是“设立工作目标”然后是“持续工作抓紧每一天”,第五章“追求完美”到最后“要创造性的钻研创新工作”。所以从章节就能看出来这是从刚开始工作到获得成功的一条线,也正是我们从入职到能取得工作成就必不可少的步骤。工作在人的一生当中所占的时间是最多的,我们也是在工作中学到最多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自己成长。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树立一个意识:“我要工作”而不是“要我工作”,每天工作是为了什么?首要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其次我们一心一意投入工作,聚精会神,日复一日,精益求精,这可以磨练我们的心志。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工作中却隐藏着这个巨大力量。
从第二章节“如何投入工作”到第五章“怎样出色的工作”,稻盛先生举了非常多的例子,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稻盛先生自己的例子,稻盛先生刚毕业进了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刚进入时企业已经濒临倒闭,很多都离职去其他地方了,但他在一番思想斗争后认为“如果感觉不满就离职了那么以后的人生也未必是一帆风顺的”,于是他开始了“极度”的工作,吃住在实验室里,研发新型的陶瓷材料,但是稻盛的专业是有机化学,对无机化学知之甚少,他便查各种资料借阅专业书籍订阅有陶瓷最新论文的美国杂志,一边翻辞典一边阅读,到最后获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了无机化学领域的新星。因此,稻盛先生得出感悟:要做出成绩,就要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只有这么做才能硕果累累。
我认为稻盛和夫的经历感悟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同样也是做为研发,几乎天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事情,一样的实验,那么我们要不断树立“高目标”,并且去不断的思考投入持续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拿分析专业上来说,我们每天都要检验样品,那么如何又快又好的完成是很重要的,这就是高效率工作的问题,首先我们在脑海里就要有一个计划,实验前准备-称量-配制-进样,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干净且标定合格的量瓶”“天平工作环境的要求”“正确的溶液配制”“熟练地仪器操作”等等,摊开了讲会有更多的细节要我们去关注。而正是在这样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不管多么细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做到完美,为我们的产品提供真实可靠的质量控制。
最后稻盛先生提到“创新”,他认为“创新”带来更大的发展。即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我们在每天工作中也都要思考这个问题“我这样做是否可行”“我如何做可以做的更好”,带着这种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每天的创新只有一点点,那么累积起来,就会获得惊人的丰硕成果。很多人认为在合成、制剂专业才能有所创新,分析就是跟着检测样品,毫无创新,这就大错特错了。分析的创新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检测方法,对现有的检测样品中的某环节进行改进来使我们的效率提高,在使用日常的仪器设备时我们还可以发现设备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毕竟仪器只有天天使用的人才能知道怎么样才是最好的。
读完此书,对工作的意义变得清晰明朗了,此书并不是“只要埋头苦干,经年累月就能成功”的鸡汤说教,而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专注于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对当今浮躁的社会很有意义。
第二篇:《干法》读后感
读《干法》有感
在看这本书前,我对稻盛先生没有一点了解。只是很多朋友都说这本书的好,这个人物的了不起。即使我拿到了书,也没有太多的激动。毕竟,我还不了解他。我有个习惯,不熟悉的,都会先上网去找寻解答。
稻盛先生的这本《干法》,语言很朴实厚重,没有过多语言,却能一针见血点到自己内心的深处。这是一本写的非常好的书,一本让我人生醒悟的书,一本让我人生奋斗的书。从学校毕业出来到单位工作,在日复一日的重复过程中,渐渐的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一直把做好工作看成是对生活负责的一种态度,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份内工作。读了稻盛先生的《干法》,忽然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和意义: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不但能起到锻炼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长时间不懈的工作还可以磨砺心志。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工作舞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
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艰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卡耐基曾经说过说:“除非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则永远无法成功。”在我们周围,听到的多是报怨和无奈,谈得最少的是工作的开心和乐趣。其实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朝前看,任何时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续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对每天做过的事情,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就可以避免工作上的失败,并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懂得感恩,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这个岗位,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接受它的全部,包括它好的和不好的,持有随时感恩心态非常重要。
我们在对待工作的时候,总是说尽力而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说尽力而为。我们用这种说法来原谅自己,替自己不能更努力进行辩解。做任何事情不能本着尽力而为,竭尽全力是我们工作所要达到的境界。古语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要在工作上树立必胜的信心,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成功的机会是不会错过的。想到困难,正视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的心理斗争过程,就像稻盛先生所说: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坚持不懈;只要你坚持这样做,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而且会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原有的心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然后继续全心声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还在,梦想就在。
我们要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工作权利,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积极主动,敢干挑战自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潜在职责,主动承担责任。做自然型人才,高调自己的目标,低调自己的姿态。悄悄地把愿望装进潜意识,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创造非凡。开创一种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第三篇:《干法》读后感
《干法》读后感
《干法》,起初看到这个名字,以为是市面上那种教导人们怎样想,怎样做去获得成功的书。我个人对这种书籍其实并不感兴趣,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按照他们的标准去做,也未必成功。同时作者还是一个日本人,就更不怎么感兴趣了。但是,鉴于公司推荐,耐心的看完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介绍如何去做,如何去成功,而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去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从本质上面教导人们如何去工作,如何去成功。另外也让我清楚的认识到文字、真理是没有国界的。
人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因人而异。我们每个人是否曾经深入的去想过这个问题?为了生活,为了家人,还是单纯的为了工作而工作。很少会有人像作者稻盛和夫那样把工作看做是人生中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吧。想法不一样,认知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如今的职员工作的极致就是,拿多少薪水,就付出多少的努力,以为工作只是劳动和报酬的等价交换。只要达到自己心理预期的薪酬水平,就在此基础上做到一般的工作水平。但是作者却不一样,他认为“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扭转人生。他正是在这种信念下,坚守“完美主义”,客服了自己当初的逆反心理,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之后,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自己的人生变得比以前更加顺畅,同时更加的热爱工作,在这种状态下,成功就会不期而遇。
我认为本书的中心是在介绍要有一种精神,热爱工作,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抱怨,而是去享受,去热爱,后续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去想,不认真思考,不去做,就什么都实现不了,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对于生活,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既然有时间去抱怨,去犹豫,倒不如换种思考方式,全身心的投入到当下,慢慢的你就会发现美好,去迷恋它。因为当你每天思考问题的时候,愿望就会渗透到潜意识中去,在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就会发动,帮助你解决问题。
我们有时候稍微努力那么一点点,就会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累,别人怎么会那么轻松。其实,我们只是只看到了自己的痛苦,突出了别人的成功,却不曾想,那些比我们天资聪颖,确比我们还要努力地人是如何的早出晚归,不停的在努力奋斗着。所以,每当沮丧的时候,我们就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已经竭尽全力去工作了,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要重振旗鼓,努力奋斗。书中也提到一句“专心致志干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特别的实在,却又是真理。因为只要你坚持了,并且专注的坚持了,那么你就会发现,你曾经的努力会将平凡变为不凡。
作者在自己创业的一生中也遭遇过低谷,但是稻盛和夫却不将绝望的处境看作是终点,而是看作重新开始的起点。其实任何时候,你觉得是低谷绝境的时候,换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这是你的机遇,你会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只要你想成功,并且制定了成功的计划,那么在中途就不要放弃,此路不同,换个渠道,就会豁然开朗。我国的应试教育,把当初富有梦想,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们都培养成了工作的工具,很少人会去创新性的思考,开辟别人不敢走的路径,认为存在即合理,不爱思考。这是阻止创新的巨大障碍。而在文章的最后,稻盛和夫强调,在热爱工作的同时,也要有创造性的工作,每天钻研,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无论工作多么渺小,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意识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在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认为的能够给大家带来硕果的正确的思维方式: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让我们按照以上的内容不断的培养提高自己吧,对于工作和生活不要抱怨,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去热爱、去享受工作和生活。
第四篇:《干法》读后感
【洗脑与反洗脑】
前几日太太交给我一个任务,说单位给每人发了一本书,要求写一篇读后感上交。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各个钻在写字楼里高大上的公司来说,稀松平常。但我太太就职于一家制药厂,岗位是化验室的一名普通的化验员。这件事,我觉得很奇怪,并认为这本书一定是跟她们专业相关的,让我一个写文章的人写跟她们专业相关的读后感,我觉得压力倍增。
今儿太太把书带了回来,我一看书名——《干法》,一个叫做稻盛和夫的日本人写的,是专门写给职场人的工作真谛。这本书很畅销,很高大上,各个企业家给了很高的评价,有刚刚跻身中国新首富的马云,有海尔的张瑞敏,有《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还有俞敏洪、季羡林、白立新等等。在他们面前,我写一点感想无疑是班门弄斧,但这并不代笔我不能够有我自己的理解。
毫无疑问,太太所在的企业一定是碰到了管理上的难题,觉得员工已经缺乏有效的工作激情,所以希望能够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弥补这种情感,同时太太还告诉我,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中三十五周岁以下的职工。毫无疑问,企业的这种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
这家制药企业的前身是国有企业,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转制后变身为有限公司,但其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改善。三十五岁成为企业近千名员工中的一道分割点,往上是习惯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员工,往下是曾经富有思想、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当着两股力量汇聚到一起时,我相信这是最难的企业管理命题。稻盛和夫这本书的中文版序中表达了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增长,让人民在赞叹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丧失了重要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指的就是劳动观,是对工作的基本观念。
他的这种担忧,促使他从管理者、企业家的角度,去写出了这样一本“洗脑”的书。放在四年前,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一定不屑一顾,这就是一本“洗脑”的书。但今天,我看到这本书,我会仔细的读下去,因为我想知道,如何让员工具备富有激情的劳动观。这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同一本书的看法,四年时间我已经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本书,我大致翻了下,几乎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员工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努力工作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可否认,一定会有一定比例的优秀人才认同这种观点,这样的人只要经历一定的磨练就会成为管理者,他又将面对一群普通的员工,管理又将成为他的新命题。
随着九零后逐渐成为职场中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群应该怎么样引导,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能,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至少扔一本书给他们去消化是万万不能的。真心话就是说这么多,还是要得帮太太写一篇充满正能量的读后感,这样的反洗脑,我真是想不通管理者是如何评定这种方式的效果。
第五篇:干法读后感
《干法》读后感
在工作中为自己的小小成功感到欣喜。要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要诚挚地对待生活。请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做动力,更加努力的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顽强生活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不渝的信念。
————稻盛和夫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的工作不只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为了磨砺个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内心从而提升个人境界.一心一意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
让自己喜欢上铁路工作,改变心态,全身心投入工作,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已有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为自己每一小步成功而感动,获得成就感,激励自己继续前行。善用能量无限发挥的“自燃型”员工。
专心致志于铁路工作,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你的人生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要像豹子那样行动迅猛,而是要像牛一样,只是“笨拙”地、“愚直”地、持续地专注于一行一业。这样不断努力的结果,不仅让我们提升了能力,而且磨炼了人格,造就了高尚美好的人生。在工作中要追求完美,不允许有一丝懈怠和消极的思想来应付自己。必须注重细节。具备优良品质的产品应该是外观令人赏心悦目的产品。
要学会创新性的工作,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如果你现在没有比当下更好的工作,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创业,那不妨我们和铁路“恋爱”,全身心的投入,爱上了就会一心一意,对方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霸州西桥梁车间:李建林
2016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