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1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开展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以来,收治子宫肌瘤临床路径通过3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妇科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子宫肌瘤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白志玲主任担任组长,其他成员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制定了《妇科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近3个月来,收治子宫肌瘤病例中,除两例因严重合并症和诊断不明确未进入路径,其余病例均进入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共33例。进入路径管理病例中1例因家中出现意外情况中途退出路径,其余32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妇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妇科每月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科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组织妇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点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2
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下一步我科将陆续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3.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我科执行和开展与各职能及相关科室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护理、医技、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机关加强指导和检查,妇科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
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配合制定好临床路径文本并及时安排各项检查,做好药物应用的指导工作,各部门要共同抓好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科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妇科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4
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室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科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妇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妇科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妇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妇产科
2018年4月2日
第二篇: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1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7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通过6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妇科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黄玉梅主任担任组长,吴秋云副主任、刘跃群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曾声雯任个案管理员,邓映岚、黄春燕、郑玉梅、王丽娜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7月1日制定了《妇科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7月1日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并制定了
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7月无符合本科临床路径病例,2012年8月1日妇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近6个月来,收治卵巢良性肿瘤病例中,除两例因严重合并症和诊断不明确未进入路径,其余病例均进入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共33例。进入路径管理病例中1例因家中出现意外情况中途退出路径,其余32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妇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妇科每月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低组织妇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进建议。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试点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2
住院天数同比减少了0.8天,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下一步我科将陆续开展其他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
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3.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我科执行和开展与各职能及相关科室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护理、医技、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机关加强指导和检查,妇科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配合制定好临床路径文本并及时安排各项检查,做好药物应用的指导工作,各部门要共同抓好数据统计及分析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科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4
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妇科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室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病种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病种,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科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例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妇科临床路径工作和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评,鼓励、促进妇科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金沙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
神,2013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脑出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已退出))、外科(腹股沟疝)、产科(计划行剖宫产)、儿科(病毒性肠炎)。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3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
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
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
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4个试点专业,4个试点病种数。4个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斜疝、脑出血、计划行剖宫产。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医务科每月及时向卫生局上报数
据。具体情况如下:
病毒性肠炎进入路径44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3天、平均住院费用500元。
小儿腹股沟疝进入路径83列、退出路径病9列、平均住院天数3.63
天、平均住院费用2182.21元。
脑出血进入路径23列、退出路径1列、平均住院天数13天、平均
住院费用5000.元。
计划行剖宫产进入路径30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5
天、平均住院费用2500元。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合理收费,使患者得到实惠。
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的不足
1.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
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
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历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五、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试点病种的基础上,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我院两级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金沙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12月9日
第四篇: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自今年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工作制度。
二、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 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执行力度。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医护之间选择试点的路径病种不一致、路径要求检查的设备和技术缺乏等,阻碍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3、试点工作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
有些病人及家属认为临床路径中检查项目太多,担心会增加医
疗费用,因而退出临床路径。
4、试点工作再培训不够到位
个别科室主要负责人因故没能参加医院统一组织的培训,导致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理解不到位,部分试点科室没有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再工作培训,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个别科室还存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会影响科室收入、降低医务人员待遇的顾虑,不利于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如期、顺利进行。
5、信息化程度滞后于临床路径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的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国家无统一建设标准和要求。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的收集、利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2、健全落实诊断、治疗、护理各项制度。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6、调整医技科室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培训工作。
2、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经验交流。3、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的开发。
第五篇: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县人民医院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4月,我院启动临床路径实施工作,于10月各科陆续进入临床路径,现对我院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4月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正式启动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委员会由向明俊院长任组长,副院长杨世平、付燕琼、汪朝廷、吴正勇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二是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规划、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计划、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制度、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审核、评价与改进制度、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临床路径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
三、目前开展情况
在医务科的组织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及培训,各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定了各自的进入路径疾病目录,在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努力下,至2016年10月各科正式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到目前为止,开展临床路径专业16个,涵盖9个科室,共73个病种,至2016年12月31日止,符合入径病人数514人次,进入路径病例480例,变异89例,退出路径80例,2016年10月至12月住院病人总数3636人,临床路径管理率14.1%。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我院临床路径工作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认识程度不够,以及对临床路径的操作程序及相关知识不熟悉,给临床路径的实施造成一定困难,导致临床路径入径率不够。一方面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临床路径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导致医生不愿或难以将疾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临床路径知识培训学习,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一是院内组织培训,很多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编码、《住院病案首页》相关数据分析,在使用中存有困惑,有必要开展这些方面的专题培训;二是建议院领导轮流派出医务科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有条件的情况下派出人员到其它临床路径工作开展较好的医院参观学习。
2、加快临床路径管理软件开发,完善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入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经验,促进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实施,尽快提高入径率。
**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