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有感
其实很早就接触马克思主义了,只不过当初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概念是在高二,当时我翻开《思想政治》课本第一眼看到的一句话是很醒目的黑体字: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句话说的多经典啊!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句话,进而喜欢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在1913年作的。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沙皇政府统治腐朽,阶级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的工人以及各个阶级展开了革命斗争。列宁撰写此文一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30周年;二是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列宁在文章开头就指明了: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恨,也不能指望有别的态度,因为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这看似“调侃”的说法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正确的,因为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于任何迷信、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作辩护的学说的完整的世界观。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德意志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的哲学虽然包含辩证法思想,但是是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出色代表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这个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避免不了其局限性。在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问题时,他们的“公正性”就消失无踪了。他们极力掩饰在工业革命中就已经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就暴露无遗。
而另外一群对资本主义制度做过深刻批判的思想家,则对未来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实践,虽然这个实践不是很成功,但是也表现出了这些思想家敢于同资本主义制度决裂的勇气和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奋斗的愿望。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却忽略了新制度取代旧制度这一历史过渡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以及推动变革的力量。
马克思正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才创造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马克思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这些成果中最主要的就是辩证法,这种学说认为反应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认识是相对的。并且,历史唯物主义取代了过去历史观和政治观方便的混乱型和随意性。
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继承了之前的劳动价值论并且将之丰富完善。他证明: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决定的。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价值规律。其中,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自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在梦想一种较好的全新的制度。马克思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阶级斗争学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列宁主义与中国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实是师出一门。而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从世界演进的过程来看,自然界先于人类世界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3、世界上的两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两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
5、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即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7、世界时怎样存在的关系问题即世界上物质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一、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
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
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实践的基本特征:
1、物质性。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自觉地、能动的。
3、社会历史性。社会的进行活动,离不开社会的联系。社会性决定历史性。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变化。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面貌。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揭示客观规律。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人,人类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才能充分体现。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时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者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基本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与其意识关系,即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联系和发展史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两者辩证统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指导。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题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意识先于物质。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能动性。认识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旧唯物主义:认识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变的。
认识基本规律的两个阶段: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基本形式: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从认识到实践:将已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推翻,并在知道时间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反复发展。真理基本特征: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特征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解释,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任何真理都会受到时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只是对无限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认识。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是相对的,真理在反应客观世界、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1、真理与谬误对立。
2、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
3、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的认识,也不能是客观的失误,而只能是把主观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具有最高权威。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是以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显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自身价值。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相互制约:
1、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2、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相互引导:
1、追求真理的目的是实现价值。
2、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
1、真理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必然性,促进价值的实现。
2、价值的实现推动人们探索真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真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判断。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判断标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立场何者第一性)
唯心史观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史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阶级:
1、经济范畴
2、历史范畴
3、政治范畴
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的。阶级斗争的作用:
1、社会形态的更替。
2、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影响:
4、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5、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6、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第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积极意义:生产方式促进积累 消极意义:对人民造成伤害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时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不能交换),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创造的价值,能交换),这就是劳动的两重性。正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货币五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商品价值得到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解决。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的两重性。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纵膈。劳动力成为商品,具备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如材料、燃料、机器、厂房。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单个不同阶段:
1、购买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2、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使生产资本增殖。
3、售卖阶段。商品通过买卖实现价值。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的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原因:
1、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联合操控获得高额利润。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3、企业之间为减少损失达成妥协,联合垄断。
垄断的本质是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1、生产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
2、贸易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开放。
4、企业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打破地域限制,把世界空前联系。
2、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分工,推动进程。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第六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原因: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
1、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因西方经济、科技发展而本质改变。
2、西方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造成财富增加的同事,也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无产阶级生产力符合生产关系,顺应历史发展。
第四篇: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2016.06.12 一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让我重新爱上读书,同时也爱上了他细腻又大气的写作风格。今年的第二本书本来是《百年孤独》,无奈我真的无法消受没有明确故事线的作品,所以还是决定中途放弃。《三个火枪手》是在图书馆常借区偶尔看到的,抱着对大仲马的无限信任和期待,我果断选择了它成为第二本“任务”。
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果然还是大仲马的风格,只是因为后期翻译的问题,将这本书缩减到只有300多页的内容,细节的处理远不比基督山,所以看外国文献找好的翻本是多么重要,看来我应该找个机会自己看个原版(下决心的脸)。
火枪手是欧洲15世纪到19世纪的一个兵种,相当于现在的步兵,配备火枪,也可以配剑。故事的背景发生在路易十三时期,当时的两大政权分别是火枪营和红衣主教。火枪营的队长特·雷维尔是一个正直、仗义、勇敢的人,他忠心为国王办事,对达达尼昂和三个朋友关照有加。而红衣主教黎塞雷则是一个自私、阴险、狡诈的人,他热衷于挑衅国王和王后为的是报复王后对自己的无视,且善于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主人公达达尼昂受父亲的托付要他成为一名火枪手,18岁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自己高超的剑术和过人的胆识和主教派斗智斗勇,多次历险却又逢凶化吉。和基督山不同,故事中的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他面对主教也会胆怯,面对金钱名利也会动容,面对女色也会失足,但他依旧是一个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舍身犯险,为大义舍小我的好家伙。
达达尼昂也是个幸运的家伙,结识了阿多斯、波尔多斯、阿拉米斯三个挚友,在他们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
阿多斯原是贵族,名叫德·拉费尔伯爵,他是一个沉稳、仗义、勇敢的火枪手,深受雷维尔和国王的器重,举止言行神秘又处处透露着自己贵族的身份,最后仍然作为一名骄傲的火枪手而活。
波尔多斯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的剑术并不高超,也没有阿多斯那样的胆识,甚至为了生计“爱上”老律师的老婆,但是他同样仗义无畏,知足常乐,最后娶老律师的寡妇为妻,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三个人中阿拉米斯是最不像火枪手的火枪手,他一直立志成为一名教士,并声称自己为成为教士而活,但他的骨子里却满是火枪手的气概——沉稳、谨慎的他却跟着达达尼昂一次次历险,也会为自己心爱的女人舍生犯险,最后虽然做回了一名教士,但故事还有续集,一定会揭开谜底(期待的脸)。
读完整本书,其实最大的疑问就是书名中的“三个”,明明故事的主线是由达达尼昂和其余三个伙伴组成的,应该是“四个火枪手”才对,为什么会只有“三个”?在阅读中,我也一直在找阿拉米斯可能成为叛徒的可能性证据,直到结尾我才终于醒悟,原来达达尼昂最终也没有成为火枪手,而是成为了警卫军队长,大仲马这样的题设也是挺让我意外的!
大仲马的故事总是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为主人公的正义勇敢感到自豪,为其身陷险境担心忧虑,为罪人最终的审判大快人心。有些作者为了表达人性本善的初衷总是想尽办法对罪人渲染,让我们理解他、宽恕他、同情他。但大仲马的故事中几乎是没有这些渲染的,他反而淋漓尽致地揭露罪人的恶行,让我们看到一个个赤裸裸的险恶灵魂并看着它们一点点毁灭。
但大仲马并不是一个绝情残忍的人,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不公和肮脏,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愤慨,正义的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希望能像主人公一样惩处所有罪人的愿望。
整本书中我其实并没有特别喜欢的人物,达达尼昂太过于冒失,太过于游戏人生,太过工于心计。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阿多斯,他面容俊美、气质高贵、剑术卓越、意志力坚强,因为之前遭受的感情伤害使他嗜酒嗜赌如命,常常把感情压抑在心里,散发着一种隐忍的魅力。当他得知米莱迪并没有死并且还在害人的时候,他并不像达达尼昂那样依旧被她的美貌迷惑,反而冷静地部署计划最终将这个毁了他一生的女人绳之以法。他本应可以做回那个高贵的德·拉费尔伯爵,却依旧选择成为火枪手,放弃晋升的机会,甘愿成为小孩子达达尼昂的手下,续集中的故事也依旧值得期待,但是据说是悲剧,不敢看,就保存着这样的美好吧!
第五篇:《三个火枪手》读后感
世界大文豪大仲马手下的《三个火枪手》是如此精彩,三个性格各异,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米斯。他们性格好强,因而与另一个主人公达达尼昂打了一架,可谓“不打不相识”,与达达尼昂交上了朋友,四个人成了著名的火枪手。勇敢而朴实的达达尼昂和他三个多情善感的火枪手一起证明了“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拼才会赢”这句话。他们红
衣主教死亡的威胁,也不怕呆在巴士地狱。因法国王后和白金汉公爵之间的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情,所以红衣主教一直想抓住王后与白金汉公爵的关系的把柄,来打击和消弱国王的的力量,而达达尼昂与三个火枪手为了维护王后的尊严,粉碎了红衣主教一个又一个的计划,挫败了红衣主教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另外,为了营救他心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的波那雪太太-王后的贴身侍女,也是王后与白金汉公爵秘密约会的联系人,因此红衣主教绑架了她,为了救出波那雪太太,达达尼昂又一次与红衣主教的爪牙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再一个红衣主教一直把拉罗舍勒这个胡格诺派新教徒在法国的最后堡垒视为眼中钉,确切的说是拉罗舍勒得到了红衣主教的死敌白金汉公爵的支持。也是白金汉派遣英军舰艇和士兵在离法不远的雷岛登陆增援新教徒。所以当上了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决心彻底摧毁拉罗舍勒,派兵围攻与占领新教徒的主城拉罗舍勒,大挫了白金汉公爵。
这个故事是个悲剧,一切为了王后和白金汉,而红衣主教竭力制止,导致了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白金汉,波那雪被红衣主教的手下暗杀,火枪手各奔东西,只留下了达达尼昂一个人。这又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斗争阴险狡诈的,危险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