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2 08:4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

第一篇: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

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

班级

资环1102 姓名

岳一鸣 学号 2011303200701 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日期

2013年7月12日

一、实习时间:2013年7月4日——7月9日

二、实习人:岳一鸣

三、实习目的:

(1)掌握岩石、地质构造土壤和地貌的认识方法;(2)理解土壤与地质内在联系,巩固土壤与地质理论;(3)认识土壤与地质的地域分异规律;

(4)提高土壤与地质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路径:

九峰山采石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胡家村———敖李村——大长山路北侧——四房湾——阳逻长江边——黄石矿山公园——黄石铁山陆雁鸿尾砂库——铜绿山——大冶市区新屋槽——马叫平原采石场——西凉亭——南昌桥——仙岛湖王英镇——钓鱼岛——寺庙路边——仙岛湖秀山——三溪镇——富水河下游——九宫山山麓——九宫山山地灌丛草甸土——九宫山宾馆旁加油站——九宫山铜鼓包——九宫山胜似桃园

五、实习内容:

(一)地层与土壤

元古代

1、九宫山山麓

板岩

晋宁运动Ⅱ中形成的变质岩,其性质与前面的有所不同,其由粘土(如页岩)、粉砂制或中酸性凝灰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成的浅变质岩,具有板状构造。这种岩石变化不大,矿物大部分保持着原来泥质岩的成分,没有明显的重结晶结构,实际中容易与页岩相混。板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

板岩在自然状态下会容易成板柱状,而页岩没有。板岩可以作装饰品,但不耐磨。

2、九宫山 :片麻岩 ——草甸土

片麻岩

是晋宁运动Ⅰ形成的变质岩,其有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此构造使岩石具有黑白相间的条带,为片状粒状变晶结构,也常有斑状变晶结构。九宫山片麻岩的发亮的黑色条带主要是黑云母,在压力作用下定向排列。

和板岩比较,片麻岩结构说明它的变质作用较深。是因为山上的片麻岩比山下的板岩多经历一次地壳运动。片麻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它的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所以九宫山山势陡峭。

草甸土

实习点位于九宫山海拔1421米处,处在风口区。由于海拔高,风大,一般乔木不能很好的生长,生长有大量草本灌木,一年一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每年都死亡,因此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积累。由于海拔高,温度低,湿度大,非常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因此A层有机质含量很高,有机质层较厚,与B层分解明显。

主要成土过程:腐殖质的累积、不太明显的潴育化过程。特点:(1)植被很好,很多低矮的灌木,易生长,根系浅;

(2)水分条件很好,季节性,水位高,无积水,降雨多;(3)热量状况差,温度低。

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加里东运动:寒武纪、奥陶纪为大面积浅海环境沉积海相碳酸盐;志留纪地壳上升,下细上粗的砂页岩

1、仙岛湖 :志留纪页岩——棕红壤

页岩

灰黄色,页岩由泥质作用固结而成的岩石,具有页理构造。

主要矿物是粘土矿物,含硅质,较硬,泥质结构,水平层理构造。页岩易风化,由于含硅质,风化残积物中含有愈多小石块。岩层走向东西向,向北倾斜。页岩剪节理构造发育,形成“X”状共轭剪节理。节理加速岩石风化,节理面上植被较好。有一断层,形成破碎带,破碎带颜色娇红,植物生长较好。

此处土壤是由页岩风化形成的残积母质发育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棕红壤。

一般残积母质发育形成的土壤土层较薄,但此处的土层很深厚,原因是刚好分布在断层上。

棕红壤

在亚热带的气候和植被,以及缺乏盐基的母质,在强烈风化,烈淋溶作用下,盐基离子淋失。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养分作用

主要特点:颜色鲜红,剖面中有铁、锰胶膜,白色斑块。PH---5.0,酸性强,质地粘重,养分贫瘠,植被生长差。

2、西凉亭 :志留纪砂岩——棕红壤

砂岩

与石灰岩相比,由于其是硅质,含有的石英多,因而其更不容易风化。砂岩因为质点细小,含较多泥质,外貌上易与粘土混淆,但是触摸其断口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粗糙碎屑,砂岩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所以在九峰采石厂主要采集砂岩。此外,砂岩组织均匀而且疏松的特点使砂岩发育的土壤适合植物生长,所以,西凉亭的砂岩区域植被繁茂。

棕红壤

在亚热带的气候和植被,以及缺乏盐基的母质,在强烈风化,烈淋溶作用下,盐基离子淋失。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养分作用

主要特点:颜色鲜红,剖面中有铁、锰胶膜,白色斑块。PH---5.0,酸性强,质地粘重,养分贫瘠,植被生长差。

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1、九峰山 :石炭纪石灰岩——石灰土

石灰岩

在九峰山,石灰岩产状为东西走向,东北石灰岩由于受化学作用的影响大,岩石裸露,山坡陡峭,故含其多的山走向住住不定,不能与地层走向保持一致。这一点可以通过西凉亭周边的地貌特点说明。砂岩走向固定,为东西,而处于同一区域的石灰岩却没有固定的走向。

九峰的石灰岩色深,加HCL起泡,有白色的缝合线。为碳酸盐类岩石,加HCL起泡,证明了石灰岩中有大量的方解石;白色缝合线是石灰岩区别于白云岩的主要特征。九峰山的石灰岩含碳量高,且其受温度影响小,否则会经接触热力变质作用变质为大理岩。

用途:可用作建筑材料

开采:岩石破碎易于开采,目前从背斜核部开采,公路东侧水池就是开采石灰岩的结果。利用沉积岩的层状构造特点,从背斜两侧顺层开采可提高效率。

石灰岩是一种重要的碳酸类岩石,可用其中所含的碳酸钙做水泥原料,并且,石灰岩中可能贮存大量的优质水,故在武汉地区打井,若看到黑色石灰岩,就有“井出甘泉”之称。

石灰土

成土过程 :(1)CaCO3的淋溶淀积

(2)弱的脱硅富铝化化(风化程度低,土壤多处在幼年阶段)

(3)较强的腐殖质累积作用(土色变暗,丰富的Ca质有利于腐殖质累积)主要问题 :

土层薄、粘重:母质为石灰岩与粘土混合物,CaCO3淋失后,粘土留下来 2)母质裂隙、溶洞多、地表水和土壤水缺乏

3)水土流失:岩石与土层界面间易积水,在斜坡上使极薄土层下滑流失,水土流失量小但危害很大

4)OM分解后,粘重性质暴露出来,生产力低;PH—7.2;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三叠纪大理岩

大理岩

1、加入稀盐酸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2、其颗粒较大,为粒状变晶结构。故我们判断其为大理岩。

灰黄色,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含少量粘土矿物及硅质结核,粒状变晶结构,变余层理构造。怨言为三叠纪泥质石灰岩,水平层理构造,岩层较薄,有“千层饼”之称。受岩浆热力影响,发生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差异风化(岩性不同):泥质含量高的大理岩风化较快;纯大理岩风化较慢,形成明显的差异风化。

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岩层变形形成褶皱,在背斜核部发生岩浆侵入作用,也同时形成矽卡型铁矿床。

此处岩层向西南倾斜,岩石中节理构造发育,两组共轭剪节理形成“井”型构造。石香肠构造:硅质结核在剪切作用下形成“石香肠”

石香肠

3、仙岛湖 :石灰岩——石灰土(非地带性土壤)

石灰岩

呈灰黑色,主要有方解石组成,含燧石结核,化学结构,块状构造,石炭纪风化壳较薄,植被较差。岩性不同,土壤性质不一样,植被景观差异明显。石灰岩风化发育成石灰土,主要是母质作用,为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岩发育成的石灰土,土层减薄,石灰性强,不适合大多数植物的

生长。

石灰土

成土过程 :(1)CaCO3的淋溶淀积

(2)弱的脱硅富铝化化(风化程度低,土壤多处在幼年阶段)

(3)较强的腐殖质累积作用(土色变暗,丰富的Ca质有利于腐殖质累积)

主要问题:(1)土层薄、粘重:母质为石灰岩与粘土混合物,CaCO3淋失后,粘土留下来

(2)母质裂隙、溶洞多、地表水和土壤水缺乏

(3)水土流失:岩石与土层界面间易积水,在斜坡上使极薄土层下滑流失,水土流失量小但危害很大

(4)OM分解后,粘重性质暴露出来,生产力低;PH—7.2;

石灰岩景观

4、通山县 :白垩纪砂岩夹泥岩——紫色土

砂岩

与石灰岩相比,由于其是硅质,含有的石英多,因而其更不容易风化。砂岩因为质点细小,含较多泥质,外貌上易与粘土混淆,但是触摸其断口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粗糙碎屑,砂岩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但是泥岩的抗风化能力弱。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在盆地边缘易形成,为洪积物。在湿润气候下形成土壤——紫色土,土层薄。由于含3价Fe离子多故接近于红色。在时间足够长时,也会发育成地带性土壤——棕红壤。

主要成土过程为:少量腐殖质的累积,因而没有发育成B层,因而,土壤的水土流失严重

紫色土

主要特点:

(1)、紫色砂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A-C型(2)、多为CaCO3胶结,岩性疏松(3)、(岩石中)有丰富矿物质

(4)、土壤中保留大量原生矿物:石英外,还有长石、云母等,次生矿物以水云母和蒙脱石为主,CEC较高,一般10~20(因质地而定)。(5)、土壤多呈中性-微碱性反应,随土体游离CaCO3而变化。(6)、剖面:山顶和上坡为A-C 主要问题:(1)、土壤侵蚀

(2)、O.M.和N缺乏,生物作用弱(3)、持水力低,防旱

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

5.阳逻:第四纪红色粘土——黄棕壤、棕红壤

黄棕壤

成土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区,水热一致

成土母质:丘陵为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尤Q3黄土)

成土作用:(1)淋溶强:可溶盐、游离Ca多淋失,呈微酸~酸性

(2)富铝化弱:Fe,Mn多成胶膜或结核(3)粘化明显:常有粘磐层

剖面形态:A0(残落物层)、A1(腐殖质层)、B(粘化层)、C(母质层)理化性质:腐殖质品质较差,富里酸比胡敏酸多,活性胡敏酸多;微酸—酸性反应;

粘粒淀积,含量比表层高1~2倍;水云母、蛭石和高岭石=1:1:1。

棕红壤

Q2母质发育成棕红壤,有红白网纹、铁、锰胶膜;气候湿热条件下形成;强烈的淋溶;强烈的脱硅富铝化;PH—4.6;粘重;养分贫瘠;

成土过程:(1)脱硅富铝化: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盐基和硅酸淋失,氧化Al、Fe含量相对累积的过程(2)生物富集养分作用

剖面形态:腐殖质层(A层)、淀积层(B层)、母质层(C层)网纹层或岩石风化散碎物质 主要性质:腐殖质品质差;酸~强酸性反应,含大量活性铝;CEC一般10 cmol/kg左右,BS<30%;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含三水铝石;全P低,有效P低;全K低,有效K因成土母质和风化程度而异;有效B缺乏

6、残积物和坡积物 :狮子山

狮子山为东西走向的背斜山,岩层面吵北,北坡易接受沉积,南坡易风化。山顶为残积母质,山腰为坡积母质。亚热带的气候和植被、以及缺乏盐基的母岩,形成了地带性土壤——红壤(棕红壤)。残积母质形成的土壤土层浅、养分贫瘠,植被生长差;坡积母质发育的土壤土层较深厚,养分较丰富,植被生长较好。

7、冲积物——潮土 :湖北农科院----湖北工业大学----白沙洲

在双向环流作用下,长江中你傻不断沉积形成心滩,心滩露出水面即为沙洲。长江两岸为河流沉积物面形成冲积平原。湖北省农科院——湖北工业大学——白沙洲曾是河漫滩环境,随着离长江距离的增加,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后因地壳运动的影响,河漫滩转为阶地。

潮土:指在河流沉积物上发育、受地下水影响、直接耕种熟化的土壤。

潮土是我国面积较大的土壤,农业利用很广。

1、分布: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间盆地。

2、形成特点:1)母质为近代河流沉积物:带状分布;沉积物来源较杂

3、形成特点

1)母质为近代河流沉积物

2)地下水位较高

3)经耕作熟化:末经草甸化,直接耕种,O.M较草甸土低,耕作、施肥、灌排。

4、剖面特征:(1)表层为耕作层(2)锈色斑纹层(3)母质层:为沉积层理明显的冲积物,有潴育化特征(氧化还原交替),甚至潜育化特征;成土时间短的,沉积层与母质层难以区分。

5、潮土的性质:(1)质地和质地层次

(2)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还有蛭石、蒙脱、高岭(3)pH值:微酸性—微碱性

(4)养分:有机质含量低;N、P缺乏;K尚丰富,但高产不能满足,需施K肥;

由于河流洪水泛滥的影响,平原地区分布着冲击母质。受洪水泛滥时洪水流速的变化以及洪水泛滥次数的影响,母质的质地变化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而且,这种质地的变化是一种渐变的,从河堤至远离河堤垂直方向上的河流泛滥的冲积物可出现砂土、砂壤土、轻壤、中壤、重壤和粘土的逐渐过渡。

而在某一剖面点,从地表至底层的垂直方向上,由于受多次大小不等的洪水泛滥的影响,母质的质地从上至下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突变的,如以砂土为主的剖面中,可能会夹有粘土层;以粘土层为主的剖面中可能出现一层砂土。

花岗岩

岩浆岩中的深成岩——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云母,长石,角闪石等组成,硬度大。等粒结构,一般为灰白色,肉红色。山体十分陡峭。花岗岩易风化,致使形成的山多为小山,但其土层较好,植被较多。在植被覆盖差,物理风化为主的情况下,花岗岩易发生崩解,这与它的粒状结构及矿物复杂有关。花岗岩内含石英及长石等抗风化力强的矿物多,所以风化后性状变化不很显著,只是崩解为散碎的沙粒。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强烈花岗岩中石英保留为粗的沙粒,而长石等则经化学风化而成为黏粒。由花岗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层次多半深厚,砂黏适中。

南昌桥花岗岩风化壳

在燕山运动影响下,岩浆发生侵入活动,形成侵入岩。后经地壳上升和风化剥蚀作用,上边地层被剥蚀,侵入岩暴露地表。侵入岩为花岗岩,浅灰黑色,主要由石英、长石、角闪

石、黑云母组成。由于湿热的气候条件,风化速度快,风化壳深厚,一般20—30米,层次清晰。石英抗风化能力强,长石、角闪石及黑云母风化成粘土矿物,所以风化壳成砂性。

此处是由花岗岩风化形成的坡积物,受花岗岩物质组成的影响,发育形成了地带性土壤——棕红壤。岩石物理风化强烈,该地高温多雨,风化和淋溶作用较强,土壤成酸性,养分贫瘠,抗蚀能力差。最易发生崩岗。

(二)构造

1.褶皱:九峰背斜

(1)九宫山复式背斜

九峰山北坡地层向北倾斜,南坡向南倾斜,形成了一个清晰向上的背斜构造。古九峰山是一座背斜山。在山背斜转折部有一处断层,此地有垂直节理。断层由于风化程度很高,所以易于开采石矿。而在背斜处开采则需要一层层开采。而且在断层处地势较低,易于修建公路。

(2)仙岛湖褶皱

纵观仙岛湖的地形,由近及远共有三排山,近处两排山岩层左侧向下倾斜右侧向上倾斜,为向斜山,远处为背斜山。仙岛湖,是一个洼地,其两边是山。仙岛湖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谷而其两侧的山属向斜山。按常理讲背斜应是高地而向斜是谷地,在地质构造刚形成时确实是这样,然而经过千百年万年的雨水淋洗,风化等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原来处于高地的背斜由于受此作用的影响较大则容易被侵蚀,而原有的向斜则因处于低地受此作用影响较小则不宜被侵蚀,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向斜山和背斜谷。

2.节理:

(1)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三叠纪大理岩

燕山运动南北挤压形成东西走向的褶皱,发生断裂形成 大冶、通山等裂陷盆地,在褶皱核部 花岗岩侵入形成 矽卡型矿床。

此处岩层向西南倾斜,岩石中节理构造发育,两组共轭剪节理形成“井”型构造。

(2)仙岛湖 王英镇页岩节理

岩层走向东西向,向北倾斜。剪节理发育,形成“X”装共轭剪节理。节理加速岩石风化,在接力面上植物生长较好。

(3)九宫山节理

九宫山为界,最新地层为三叠系,因而是一个复式背斜,是燕山运动的产物。在燕山运动的挤压下,形成背斜核部破碎较多,并伴有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岩基。花岗岩垂直

节理构造发育,形成千沟万壑的独特景观,一线天就是节理构造受到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在燕山运动影响下,形成九宫山基底构造,在后来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九宫山。

3.断层:

(1)九峰山

公路东侧石炭纪石灰岩,西侧是泥盆纪石英砂岩,地层错开,表明该处有断为一复式背斜,核部地层为元古代片麻岩、板岩组成。核部节理发育,有燕山期花岗岩侵入,风化剥蚀后,出露面积大于100Km2,产状为基岩。在长期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山顶曲折崎岖,峰岭峭拔,海拔1000-1500m,深切达300-500m,横剖面呈“v”,多山间急流瀑布;幕阜山地与鄂赣湘三省边境河流的分水岭,富水、陆水、修水、汨水均发源于此。河流沿纵横断裂发育,形成格子状水系。

盆地:大冶、通山

燕山运动南北挤压形成东西走向的褶皱,发生断裂形成 大冶、通山等裂陷盆地。

(四)地带性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由北向南依次为

寒温带:针叶林,黑土; 温带: 针阔混交林,棕壤;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热带: 季雨林,砖红壤;

2、垂直方向(以九宫山为例):由高到底依次为

山地草甸土 山地黄棕壤 黄红壤

棕红壤

裂构造,东盘上升,西盘下降。

(2)仙岛湖庙

庙两侧植被状况差异明显,说明此处纯在地层界线。庙所在位置正好是志留纪砂岩与石炭纪石灰岩的交界处。南侧为志留纪砂岩,北侧为石炭纪石灰岩。砂岩发育形成红壤,土层较厚,土壤酸性,适合大多植物生长,植被较好;石灰岩发育形成石灰土,土层较薄,石灰性强,不适合大多植物生长,因此植被较差。因此,此处为一断层。

(三)地貌

地貌特征:由于燕山运动的挤压和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掀斜式强烈抬升,地貌在空间上城有规律的分布,总体上南高北低,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好似一个台阶,层状地貌十分明显。

河流二级阶地:西凉亭

此处为第四季沉积物,在沉积物上露头砾石有较好的磨圆度,表明是水成的,底有冲刷构造,下为砾石,上为粘土粉砂层,即河流二元结构。此处有两层二元结构层次,是古河流迁移的结果。该处河流沉积物不受现代和流动影响,因此这里地貌为河流阶地。二级阶地说明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至少经历了二次上升。

夷平面

仙岛湖

海拔高度大致相当的山顶构成一个和缓的平面,称作夷平面。一平米暗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如图)

仙岛湖中岛屿高度相当,构成一个夷平面。山顶高度大致相当,构成二级夷平面。九宫山

新构造运动 的间歇上升,形成九宫山地区的多级夷平面。

第二篇:土壤及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

前言

土壤及地质地貌学的野外实习对生态专业的同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课本教学实践内容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关于土壤及地质地貌的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切实的印象,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还要学会野外实习的方法,学会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土壤及地质地貌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分析地质现象及土壤环境资料打好基础。

土壤学野外实习,主要是认识各种土壤,以及不同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等性质,简单分析土壤主要成分,按其表面形态分析其主要的化学元素含量。按土壤的剖面分析不同的成土因素和成土条件以及成土时间等。

地质地貌学的野外实习,主要认识各种地质地貌,简单分析其成因。地质地貌学发展史是人类在生产和探索奥秘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地球的组成和结构,地球及其生物界演变的规律,特别是地壳和岩石圈运动规律,并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服务的历史。而地质地貌学发展的结果是,它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加快了其发展的脚步,有着实际的意义。如:河流地貌与海岸地貌学着重依赖于流体力学与沉积学;块体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和土壤的研究要凭借大气科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力学;某些地形类型的研究需要用地球物理学与火山学的原理和方法;人类对地形影响的研究要依靠地理学和人类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地质地貌学不光有用、能用,关键还有趣!就其中微不足道的名词,如“太古”、“元古”、“寒武纪”等等,便很富有沧桑感、神秘感及历史气息。如此,更不用说学好它,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完善,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大有裨益了。

实现以上种种的前提便是行动,所以,在2013年伊始,以花溪为中心的区域里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实习在悄然开场。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认识各种土壤类型,按其表面特征分析其所含物质及简单分析其成因。

2、简单分析不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这些性质扥西不同土壤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及对环境的意义。

3、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类型,按其表面特征简单分析各种岩石的形成原因和形成年代。

4、认识不同种类的地质地貌,按其表面特性简单分析其所含主要成分及其形成因素和形成年代等。

5、在实习过程之中通过观察实习途中不同环境,判断其是否受污染及其受污染的程度,分析其受污染的因素及主要和次要污染物,简单制定治理方案。

6、通过实习学习野外实践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锻炼自己野外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2013年1月6日:花溪到惠水一线 2、2013年1月7日:花溪到高坡一线 3、2013年1月8日:贵州大学南校区到花溪水库一线

三、实习安排 1、10级生态专业40人及农资A、B班

2、实习器材:铁锹、地质锤、盐酸、土壤酸碱指示剂、pH试纸、记录本、相机、笔等

3、路线:

①2013年1月6日:花溪到惠水一线:花溪——惠水长田——琴山逸响——涟江附近——雅阳村

②2013年1月7日:花溪到高坡一线:花溪清华中学——棉花关——麦乃村——黔陶乡——云顶草原

③2013年1月8日:贵州大学南校区到花溪平桥一线:贵州大学松林坡——花溪河——花溪水厂——花溪水库

四、各个实习点主要实习内容

2013年1月6日:花溪到惠水一线

1、惠水长田

我们实习第一个点。在第一个点上,我们观察了处于上游阶段的岩石及土壤情况。该地点的地质年代为第三纪,第三纪在地质史上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在这时间里形成了第三纪特有的成沉积物,由于第三纪时被子植物极度繁盛,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等是第三纪的重要生物类别,故第三纪的岩石中存在大量的这些生物类别的化石。

我们实习地点的主要岩石为石灰岩(用盐酸滴试证明的),整座小山上面的岩石都是小块岩石,表面没有发现较大块岩石。由于实习地点处于上游阶段,岩石未被河流冲刷磨圆,故岩石具有菱角,而且岩石表面具有碎屑,这些特征都证明实习地点处于上游阶段。岩石中存在的化石证明了该实习地的地质年代为第三纪。在该实习地,我们发现一块岩石具有明显的缝合线。据老师讲解,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由压溶作用形成的锯齿状裂缝构造。在平面上,即在沿裂缝破裂面上,它呈现为参差不平凹凸起伏的面,即缝合面;从立体上看,这些凹下或凸起的大小不等的柱体,称为缝合柱。缝合线构造的大小差别较大。大者,其凹凸幅度可达十几厘米甚至更大;小者,其凹凸幅度小于1毫米,甚至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缝合线作为一种裂缝构造,它可以成为油、气、水运移的通道。我们捡到的是小块岩石,上面的缝合线也较小,可以作为实验室标本。

我们还观察了实习地点的矿物情况。矿物颜色为黄红色(氧化态),证明含有氧化态铁,属于浅海地方形成的。

该地点的土壤由于形成年代较近,故风化形成的土壤少,土层较薄,上面覆盖的植被都是灌木类和草被等,没有大型植物如乔木等。用土壤酸碱指示剂滴试证明该地土壤为碱性土,pH为7.8,其碱性土成因主要是该地土壤是由于碳酸盐风化形成,含钙离子很高,故为碱性土壤。

示:老师讲解该实习地 示:岩石上的化石

2、琴山逸响

接下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个名叫琴山逸响的实习地点。这里是一个旅游景区,以原生态的环境吸引游客。我们在该实习地点主要观察了该地河流环境以及河流里面的岩石及河岸边土壤的各方面情况。

该河流为涟江上游,岩石的地质年代同样也为第三纪。用盐酸滴试,发现反应不剧烈,气泡含量少,而且气泡浑浊,含有杂质,故猜测岩石中含有石灰岩以及其他岩石,据老师讲解,该河流里面还有的岩石主要还有泥岩和砾岩、砂岩,由于该地处于上游地段,岩石还没有被河流的冲刷只是岩石磨圆,而且还存在石灰岩,因为石灰岩较其他岩石来说是一种易溶性岩石,如经过长距离的河水的冲刷,会被河水溶解完全,而且由于难容性砂岩的存在形成了沟谷。我们还用pH试纸检测了该河流河水的酸碱度,发现河水是呈碱性的,pH为7.2,据老师讲解,河水的碱性也是由于碳酸盐在河水的冲刷下溶解在河水中致使河水中钙离子升高而呈现碱性河水。在露出的岩石表面,我们发现一些疏松的、有空隙的表面,老师解释说是由于钙化作用而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又检测了该河流两岸的土壤的性质。用土壤酸碱指示剂检测,发现该土壤为酸性的,pH为6.0。理论上,碱性河水两岸的土壤应该为碱性的,这是由于该地区的岩石中含有碳酸盐等碱性盐,在风化形成土壤过程中形成的是碱性土,再加上河水浸渗作用加上水的蒸发作用使河水中的钙离子留在土壤中使土壤变碱,但是为什么,该实习地的土壤是酸性的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该地土壤中生长的植被主要是马尾松,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马尾松是喜酸性植物,而且在马尾松长期生长的地方,土壤会变酸。我们发现该实习地的马尾松生长的比较茂盛而且植株很大,是属于长期生长在此地的,所以土壤变酸主要是由于马尾松的原因。老师还介绍说,在该土壤深层地段,土壤将是酸性而不是碱性,主要是因为没有受到马尾松的影响。

示:河流中的河沟

3、涟江附近

涟江现代农业核心区附近:为流水地貌、土壤出现氧化还原铁,有锈纹锈斑,表现为土壤潴育性。我们在惠水大坝涟江河畔的实验观察发现,惠水大坝的地貌为流水冲击地貌,即惠水大坝是有流水冲积形成的,惠水大坝现在规划为大面积的农田种植物,其中间有许多的温室大棚,以后主要发展温室大棚农业。该大坝的土壤有的呈现棕黄色,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氧化态的铁离子,呈现锈纹绣班,变现为土壤潴育性。涟江河河岸边的土壤变化为:越近河边土壤沙化越强越明显,越远离河岸土壤壤性越明显。

涟江河:河流水PH为7.6,表现碱性,主要是由于河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致使河水呈现碱性,用盐酸滴试发现反应剧烈,证明含有碳酸盐;河流边上土壤PH为6.8,由于淋溶原因导致偏酸;河岸土壤为砂土,保水能力差,土壤肥力小,从河岸从近到远的农田里面种植的油菜长势可以发现,远处油菜长势好,油菜茎杆和叶片发育较好,而近河岸的油菜长势差,茎杆和叶片发育都有些不好。河流两边地形为S形前进,有河漫滩。下游地区有难溶性石英砂岩,冲刷形成鹅卵石。

分析下游地区环境状况发现,涟江河受污染较为严重,河岸边和河流中有大量的白色垃圾,这些白色垃圾主要都是由于上游的乱扔乱倒造成的,由于白色垃圾分解较为困难,在环境中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可能降解,所以对涟江河污染时治理刻不容缓。首先要切断污染源,即在上游加强对各种垃圾的处理,以防垃圾进入下游,在切断污染源之后应该考虑处理下游的污染,由于大范围的污染,所以应该分配给各个区域的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这些垃圾,除此之外还要从上游开始加强对垃圾的处理,尽最大力量防治垃圾进入环境中污染环境。

4、雅阳村

在观察完处于雅阳村地段的涟江河之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实习地的地貌,是属于流水地貌,由于涟江河为S形常态前进,故在该地形成的山坡圆钝,且有较深的山沟出现。我们还了解了该地的土壤情况,经观察发现,该地区的土壤为紫色土,土层较厚,这是鱼友该地的岩石较易风化,用土壤酸碱指示剂滴试发现该土壤为碱性,pH为8.0,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该地的土壤容易由于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故该地的植被覆盖率小,而且植被种类也很少,属于贫瘠土壤。

2013年1月7日:花溪到高坡一线

1、清华中学

2013年清晨,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实习。我们先来到位于花溪中心的清华中学背后,观察了位于公路旁的岩石。该岩石是很高的岩石山,该岩石为三叠系的白云岩、石灰岩和白云灰质岩;中间可能有侏罗纪时期的岩石;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根据表面有碎屑和石灰岩进行区分;石灰岩则表面光滑,为整块的。岩层近乎垂直,易风化,植被较多,但都是灌木类的植物,没有高大的乔木。且植被的分布具有东南面植被稀少,西北面植被较多的规律。地貌为中曹司船形向斜地貌,有断层,往东面倾斜,靠近边缘为二叠系。

检测了该地土壤的酸碱性,发现土壤呈碱性,其土壤PH为7.2。

2、棉花关

岩石为整块石灰岩,表面光滑,为整块的,与盐酸反应剧烈。在清华中学的岩石中,白云岩含量较多而石灰岩的含量较少,而在棉花关,石灰岩的含量较多相反白云岩的含量就较少,该地的土壤一般存在于岩石缝隙中,土壤含量很少而且土层很薄,所以植被覆盖率小,植被较少,都是灌木类的植物。在低洼地区有中曹司低洼积水形成的积水区域,有淤泥,水质偏碱,有机物质含量高,适合水生植物生长。该地区的地貌为中曹司船形向斜地貌,有断层,往东面倾斜,靠近边缘为二叠系。

3、麦乃村

走过棉花关后,我们又来到具有侏罗纪公园之称的麦乃村,这里由于特殊的侏罗纪地质地貌,是形成于侏罗纪地质年代的土壤及岩石。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这时候全球各地的气候都很温暖,涌入裂缝而生成的海洋产生湿润的风,内陆的沙漠带来雨量。植物延伸至从前不毛的地方,提供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的恐龙(包括最大型的陆上动物)所需的食物。在他们的上空飞翔最早的小型鸟类;这些鸟类可能是由小型的恐龙演化而来。海洋则是由大型、会游泳的新爬行类和已具现代线条的硬骨鱼类所共享。气候较现代温暖和均一,但也存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区别。早、中侏罗世以蒸发岩、风成沙丘为代表的干旱气候带出现于联合古陆中西部的北美南部、南美和非洲,侏罗纪晚期时扩展到亚洲中南部。中国南部,早侏罗世时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中晚侏罗世逐渐变为炎热干旱环境;中国北部,早、中侏罗世气候温暖潮湿,晚侏罗世温暖潮湿地区缩小。环太平洋带的强烈构造变动与太平洋板块向周围大陆板块的俯冲密切相关。伴随着构造运动的强烈岩浆活动形成了钨、锡、钼、铅、锌、铜、铁等矿产,成为太平洋金属成矿带主体部分。

经过较为仔细的观察和实践,我们分别对该地区的岩石和土壤进行了观察。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岩石为侏罗纪特有的黄色粉砂岩,无结晶形态,无结晶形态,为近海沉积物。而该地区的土壤则为黄色粉砂岩风化形成的土层较薄,约为50-100cm,多为半风化屑物质。故保水性差,经检测发现土壤为酸性,上面生长有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铁芒箕、油茶、马尾松等植物。

4、陈亮村

该地的岩石为典型的紫色砂岩和页岩,砂岩为整块的,一般在浅海地方形成。砂页岩形成的砂质土壤为酸性,成土速度快,易流失,植被稀少。该地区还发现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5、黔陶乡

我们所到达的黔陶乡海拔为1050m左右,我们在该地的一条小溪边听老师给我们讲解,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检测了这条消息的酸碱度测得水的pH为7.6,我们还检测了位于小溪旁的土壤的酸碱度,测得土壤pH为6.8;老师黑给我们介绍了该地的地形特征,即上层为砂岩,下层为石灰岩。

6、云顶草原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7号实习的最后一个地点,就是位于高坡的云顶草原。该地地形为高山台地(中间往上抬升形成的地垒),四周为悬崖,悬崖处有断层;海拔1500--1600m;该地岩石多为砂岩,风化层较薄,上层有腐殖质,植被为草本植物。

可能是由于太高兴了,实习该记得内容,老师讲解的内容都忘记了,但是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可能是由于两天来马不停蹄的实习进程,同学们都疲惫了,所以看到这高原美景,都忘乎所以,把一切都抛到脑后,老师也可能理解我们的心情,发现我们其实真的很累,都没有讲解多少多系,反而和我们开开心心的玩在一起。

我们在美丽的雪景里拍照留念,和老师一起拍照,留下我们的笑脸和当时开心激动的心情!因为学校看不到这么美的雪景,这是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美丽。我们还打雪仗呢,由于不是雪而是冰,我们就用脚踢,玩得可开心了。

2013年1月8日:贵州大学南校区到花溪水库一线

1、松林坡

松林坡是位于贵州大学内的一片绿化林,由于主要植被是马尾松而得名松林坡。松林坡中有较少量的岩石,这种岩石主要是灰质白云岩,而且含量较少,其余的都被风化为土壤了。松林坡的山体土层厚,为第四纪红色黏土残留物(也称为老风化壳),个体观察土壤剖面发现,土表层为黄色,而深层为红色,其形成原因为早期发育为南方沿海的红壤带向上抬升,故表层为黄色,下层为红色。检测土壤酸碱度的出土壤的上下层酸碱度不一致,上层土壤PH为6.2,下层土壤PH为6.4;上层土较酸主要是由于马尾松的至酸性,下层土壤酸性较弱是因为没有受到马尾松的影响,但总体上来说都是酸性土壤。而且由于土壤较厚,所以植被丰富,覆盖率也较高。

2、花溪河

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有颗“高原明珠”在熠熠生辉。她便是位于长江、珠江重要源头的花溪河。花溪是贵阳有名的风景区,位于贵阳市西南17公里处。花溪原名花仡佬,是一个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杂居的地方,仡佬族妇女喜欢美丽花哨的服饰,于是就以民族命名了。著名作家陈伯吹先生就曾在他那题为《花溪一日间》的文章中说道:“过贵阳不上花溪,如入宝山而空手归来。”吴鼎昌说:“彩笔新题坝上桥,驻看飞瀑卷回潮。”指的就是流淌而过的花溪河。

8号下午,我们实习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我们在花溪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花溪河河水及花溪河河岸环境的观察。我们检测了花溪河河水的酸碱度,测得水的PH为7.6,老实说这主要是因为河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在实习地的一路观察中,我们发现,河流两边为河流冲积物,河床多,河漫滩少;由于花溪河为幼年河,在河边多为山而不是河漫滩,如果经冲积可形成峡谷。

途中我们还重点观察了河岸两边山的岩石,该岩石为白云岩,有褶皱,为二叠系向东倾斜。褶皱是一个地质学名词,褶皱是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变形,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而表现出来的。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因此,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在层状岩石中表现得最明显。有些褶皱的形成就像用双手从两边向中央挤一张平铺着的报纸。报纸会隆起,隆起得过高以后,顶部又全弯曲塌陷。这就说明了两种力对褶皱形成的作用。一是水平的压缩力,一是其自身的重力。另外,褶皱也并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形。一般褶皱很少由一种力量而形成,往往是多种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很多大的褶皱顶部因为表面被风化侵蚀掉而露出岩石的剖面,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褶皱的样子啦。岩石中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于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在山体上,还有风化形成的土壤,但是土壤风化层一般,而且风化程度较弱,但是被风化出来的土壤在长期没有被耕作的情况下加上长期有枯枝落叶掉落在地面上所以土壤含有机质较多土壤较肥沃,故该土壤上生长的植被较好较茂盛,植物的种类也较多。在检测器土壤的酸碱度之后,测得土壤PH为7.4,为碱性土。该土壤上生长了碱性土壤上的特征植物如月月青等。

图示:褶皱

图示:风化土壤

3、花溪水厂

我们在花溪水库发现了岩石,该岩石为白云岩和石灰岩,有向斜构造,可看到断裂、节理。向斜属于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背斜相对。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从形态上看,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因此,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向斜成为谷地。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参看褶曲词条),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

还可以看到白云岩风化形成的土壤连片,由于土层较薄,故主要植物为草本、刺丛等,生长不了较大的乔木。

4、花溪水库

花溪水库位于南明河上游花溪河段,地处贵阳市花溪区,下游距花溪仅3千米,距贵阳市市区仅20 千米,坝址以上控制面积为315平方公里。该水库于1958年7月开始动工兴建,1959年7月大坝完工,1960年6月开始蓄水,1962年6月开始发电。2002年至2003年又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大坝回填及加高、溢洪道改造及防冲处理、新建泄洪隧洞、防渗帷幕灌浆、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配套工程,并将花溪水库原来采用的吴淞高程系统改成黄海高程系统,换算关系为:黄海高程=吴松高程-2.6 米。

花溪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为51.6 米,坝顶长384 米,坝顶高程1146.00 米。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1140.00 米,相应库容为2300万立方米,防洪限制水位为1137.90 米,相应库容为2000万立方米,水库的设计洪水为1142.1 米,校核洪水为1145.00 米,总库容为3140万立方米,有效(调节)库容为20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为1140万立方米。洪水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抗洪能力达到可能最大洪水的标准。

我们在实习这个实习地的实习内容包括观察不同的岩层构造,了解土壤性质。通过测土壤酸碱度测得水库的土壤的pH为7.6,为碱性土,由于在风化过程中岩石形成的节理多,所以渗透水的速度快。在观察由于建造公路时挖出的剖面可以看到,土层较薄,证明风化较浅,从土壤剖面还可以看到简单的风化过程。由于岩石层是碎状而且有竖直节理,有利于水的渗漏和空气循环,可以加快风化速度,增加土壤形成速度。在形成浅薄的土壤时会生长一部分低等植物,但是生长了植物之后更会加强风化程度,使土壤层越变越厚。图示如下:

除了土壤的观察,我们还看到了岩石特别的岩石构造。构造上为向斜,形成拉力带。还有如节理,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通常,受风化作用后易于识别,在石灰岩地区,节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节理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按成因节理可分为:①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如沉积岩中因缩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岩冷却收缩而成的柱状节理;②构造节理,由构造变形而成;③非构造节理,由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如风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节理,常局限于地表浅处。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附图如下:

五、实习小结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自然景色,调查了解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掌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虽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篇:地质地貌与土壤野外实习报告200714040109 Microsoft Word 文档

实习目的和要求:

1、通过此次野外的实地实习,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掌握地理调查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练习做野外笔记,锻炼野外工作技能,为深入学习地质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兴趣。

2、使学生初步了解实习区土壤类型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掌握土壤的层次结构及各层划分依据;认识土壤的剖面、地形分布规律及其野外观测技术。

3、学会在野外肉眼鉴定和描述岩石岩性的方法,熟悉实习区内的地层特征,掌握地层层序的划分。

4、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并掌握其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5、了解掌握有关工具(地质罗盘、地质锤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实习内容及体会:

一、实习区概况:

1、位置及地质构造:济南市长清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西南方,其在地质构造中,处于泰山隆起得边缘,断裂构造发育,褶皱平缓规模较小。

2、地层及岩石:县内地层以单斜出现,由南向北依次露出有: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寒武系灰岩和页岩、奥陶系石灰岩。从山前到黄河之间是第四系沙砾石层和各种土类,厚度与东向西逐渐增大。

3、地貌:长清区东南依泰山,西北濒黄河,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倾斜地势,有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山前平原和黄河洼区.山区丘陵属泰山余脉,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海拔均在200米以上,地面坡度大于10度。山丘低凹处,河谷横切,成为南.北大河和清水沟的发源地。

4、土壤:从区境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和风沙土。全区共有四个土类八个亚类11个土属68个土种。长清区的自然植被大部分为农作物,全区的农作物覆盖率为35%。木林覆盖率为13.8%。山区土壤植被率为43%,平原区土壤植被率为63%。

5、水文:长清区境内河流属于黄河流域,南北大合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南大沙河、北大沙河、玉符河和清水沟。黄河自东阿县邵庄东北和平阴县王营流入长清境内,经四镇在柳家宅子村北流入济南市区。区境内河段长52公里,由于泥沙沉积河床而形成地上河,给两岸人民带来洪涝灾害。

6、地下水:有七个类型的地下水层: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系风化裂隙含水层,风化厚度约20米,含风化裂隙潜水,水位随地形而异,埋深一般小于10米,分布在五家庄乡、马山南部乡、五峰山乡、双泉乡东南部等地区。

7、山脉情况:山脉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全区山区面积达884.88平方公里.东南部山区是泰山北支山脉。自摩天岭主峰分别向北和西北延伸出两大支脉,一是位于万德镇的黄山即黄巢寨支脉和崮山镇的大山顶支脉,从黄山向北延伸形成黄山顶支脉;二是从黄山向西延伸形成玉皇顶支脉。区内的名山有灵岩山(其主峰海拔683.7米,山之阳的灵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五峰山(因有群仙、志仙、会仙、仙、迎仙五个山峰换联错列而得名,风景秀丽,是游览名胜区,五峰山的古建筑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青崖山、马山、大峰山、孝堂山等等。

8、气候:特征为大陆度为62%,干燥度为1.26,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春季气温升高快,从3月开始以每天7度的幅度增长。

二、准备工作:

1、预研究:在实习之前,我们从网上搜索资料或是实地调查,对实习区自然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了解;

2、制订计划:在实习之前,赵老师把他制定的实习计划(如实习路线、实习内容等)告诉我们,让我们对实习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并从中学会自己尝试着去制定实习计划;

3、物质准备:用于定位的地质罗盘、用于取样的地质锤子等。

三、实习路线:

此次实习路线按照课堂所讲的布设原则(a.以最大可能的覆盖调查地区的地址要素,b.满足任务的精度要求,c.精细、方便、快捷)安排如下:

双龙山北山脚东侧山麓地带—>双龙山北山口上方山坡—>双龙山北山脚东侧沟谷地带—>双龙山北山脚东侧沟谷第二段—>双龙山北山脚东侧沟谷南侧的尽头

其中,观察点的布设也是能有效的掌握野外各种地理现象,能有效控制岩性、构造、地层的变化。

四、主要内容:

1、第一站——双龙山北山脚东侧山麓地带

(1)概况:地处位于饿狼山的西北处,山脚东侧的山麓地带,周围有许多小山地,东、西、南三侧均为小山地,正东方山坡和缓,山的高度较矮,基本上是灰色的石灰岩,称为石灰岩丘陵,高250.7米,东南侧双龙山为该地带最高峰(约高达297米),长清校区处于石灰岩丘陵中的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沿南北方向延伸出两条沟谷断裂带,沟谷内部发育有很厚的黄土,经冲击形成狭长的沟谷断裂带。

(2)

2、第二站——双龙山北山口上方山坡

剖面:浅灰色或暗灰色(新鲜面呈现蓝灰色),其中夹杂着黄色的泥质斑点,这种岩石又称为豹皮状灰岩,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形态:一些岩石在流水的冲击作用下经溶蚀造成表面有许多气孔,而且此处有许多呈黑色的铁质结核,氧化后呈现红黑色,质量重,含铁量很高。多数岩石不呈现结晶态,内部含有海生生物碎片或方解石小颗粒,成为泥晶砾屑生物碎屑灰岩。

(2)此地点的走向、倾向、倾角测量用到了地质罗盘,其构造及使用方法如下:

罗盘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南北定位的,有红色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是一根很灵敏的磁

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是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本次实习,我们通过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复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a)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b)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c)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在实际测量中,走向与倾角只需要测一个,就可以加或减90度来确定另一个。

(3)用罗盘测岩石的产状:

根据罗盘的使用方法,测出该处的走向、倾向、倾角大致如下:

走向:273°

倾向:3°

倾角:6°

因此,该处岩层的产状大致为向北缓缓倾斜。

3.对沟谷地貌的观察

(1)北山脚东侧沟谷

该沟谷宽约24—25米,高度有14米左右,沟谷断面两侧基本是直的,沟底稍微有点坡度。该沟谷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山头。

大体形状如下:

土壤剖面图结构如下所示:

(2)东侧沟谷第二段

宽约45米,高度约7米,土壤均为褐土,土质比较均匀,做出该剖面图如下所示:

(3)在双龙山的山脚下,进入此处沟谷深处,在第一个断面处,长度约为1200米,宽11—12米,高12米,上部直下部较为倾斜的斜坡,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两侧均为黄土,中间为褐土,上面颜色为浅黄色,下部为棕色,土层均质多为砾石等。

继续前行,到达沟谷中段,可以观察到此处的沟谷与约50米,上顶宽19米,沟谷底宽8米,高13米,有砾石层,砾石是石灰岩,有棱角“角砾碎屑”成层状分布,洪积物由上至下逐渐减少

(4)东侧沟谷南测的尽头

长约31.5米,宽约20米,高约12米,有厚碎屑层,成分为石灰岩、角砾岩、沉积物碎屑叠加构造,约4—5米厚,砾石层下有清晰界线,推测该界线原为沟谷面,在砾石层上面,下面各有1个沟谷时期,而现在下面经流水切割上升,使得切穿碎屑层形成现在沟谷。第四纪中更新期岩层发红色,沟谷较深,下面堆积丫头砾石,是沟谷向上抬,中晚更新代呈浅黄色。

如图:

五、实习注意事项

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近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六、总结与体会

此次野外实习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了东西,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地质、地貌、土壤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贯穿南北方向的两条沟谷断裂带为我们形象的了解沟谷地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野外的整体认知,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加深了专业认识,巩固了专业思想。并让我们对野外地质的考察和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地貌形态也积累了很多感性材料,对我们今后更进一步地理解和

把握地貌形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习能力,基本上能熟练操作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培养了实践的技能。在实习的过程中,赵老师在专业上的指导,同学们之间的互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实习区的自然景观更是令我留恋忘返,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第四篇:实习报告(土壤)

土壤实习

一、目的意义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的准备工作

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准备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多采用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1:100000地形图。

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结合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

1.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

1)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

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主要搜集自然植被、植被图等。

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

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分布图、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以第四纪成因类型为基础,如花岗

岩残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物质,湿热的亚热带的热带,应注意红色风化壳。

5)水文:包括实习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发生发展情况;地面潜水埋藏深度、水化学成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

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现在的社会情况,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量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

此外,对于城市、工矿业发展对土壤污染或退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3.土壤资料与土壤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论文或专著是实习准备工作的重点。一般说经过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各地都有大比例尺土壤图及比较丰富的土壤普查资料可以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要着重研究各类土壤的发生学特性、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与区域特性;土壤与农、林、牧生产的关系;土壤改良利用中的问题(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潜育化、退化、沙化等);当地群众利用改良土壤的经验等。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常用仪器、用具的准备

1、土壤资料与土壤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

2、采土工具和用品: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土壤标本纸盒、土壤标本木盒、土壤样品袋、采土标签、pH混合指示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

3.土壤野外速测仪器: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养分速测仪等

(四)实习内容与要求

1.实习区土壤植被概述

2.主要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

3.主要土壤类型与成土环境的关系

4.褐土与棕壤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5.土壤的发生、发展演化

6.土壤标本的采集方法

7.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8.编写实习报告

1二、河北省土壤概况

(一)主要土壤类型

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另外: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严重的农田附近;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分部如图:

(二)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本区域土壤广泛发育在省内排水良好的丘陵、阶地、山麓平原和高原缓岗坡地、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依次更替。棕壤作为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不大,主要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栗褐土、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东南一西北向更替(图5—1)。

2、垂直地带性规律(以雾灵山为例)

随着地势起伏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的分布服从于垂直地带性规律,而垂直带语的结构又与水平地带性有密切的联系。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基带土壤是淋溶褐土,垂直带谱依次由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组成。(图5—10)。

(三)秦皇岛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

1.淋溶土——棕壤土类

淋溶土纲的主要特征是,土体碳酸钙淋失殆尽,呈酸性至中性反应.粘粒移、淀明显。省内淋溶土纲只有一个亚纲:湿暖温淋溶土亚纲;一个土类:棕壤土类。

2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在降水较多的冀东,棕壤出现在濒临渤海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的低山、丘陵上;棕壤发育地区气候温湿。燕山、太行山山地棕壤区中温、半湿润;冀东滨海棕壤区暖温较湿润。年均温7一11℃,年均降水量670一790毫米,干燥度0.8一1.15。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僳。这样的水热条件.使土体淋溶较强,亦利于有机质累积。

原生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巳不复存在。现在所见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乔木以栎属和松属为主。良好的植被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有机质积累,而在低山丘陵发育的棕壤,其腐殖质状况深受耕作条件的影响。

成土母质多为中酸性火山岩残坡积风化物,如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正长岩风化物等广布于丘陵山地。此外,尚有洪积冲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等。棕壤多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较低等特征.其原因除淋溶作用较强外,无不与酸性硅铝酸盐母质有关。

(1)植被保存好的剖面.具A00—A0一A—B—C土体构型。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及棕色粘化层均明显。

(2)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大于。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为0.7一0.9。

(3)土体呈微酸至中性反应、pH值6.0一7.0。盐基不饱和.盐基饱和度40一70%。全剖面无石灰反应。

(4)粘化层居剖面中部(20一60厘米或更深)。其粘粒含量大于剖面上下层。粘化层大于 2毫米。粘粒含量与表层含量之比值为1.3一1.8。

(5)剖面中铁铝有轻微下移,且于B层累积。活性铁下移情况较铝明显。

(6)粘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次为绿泥石。

4主要类型为潮棕壤。河北省潮棕壤面积仅7417亩.主要分布于冀东秦皇岛市滨海丘陵周边洪积冲积物上.地下水埋深L 5—3.5米。此外,围场县山间沟谷高阶地上亦有零星散布。

潮棕壤的形成,除粘化作用外,有地下水参与其成土过程.潴育化特征明显。由于潮棕壤多辟为农田,土层有机质积累较少.棕色为主;土体微酸性,pH 6.5左右,盐基饱和度88%;心底土层有锈斑纹或铁锰结核。其典型剖面如表5—2所示。

5利用与改良:

棕壤分布地区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土壤肥力较高,是农业利用的有利因素,但因多位于丘陵山地,一般坡度较大.加上森林植被多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层浅薄.是为农业利用的限制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棕壤资源.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坡开垦。

棕壤分布地区应以林果为主,除保护现有林地外.大片荒地应育林种草。适宜生长在棕壤上的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柳树、蒙古栎、栓皮栎、枫树、馁树、板栗等。分布在山地丘陵边缘较平坦地段的棕壤,土层较厚、水分条件优越者,适种多种作

2、半淋溶土

半淋溶土纲的共同特点是.因气候较为干旱,或兼受石灰性母质影响,土体淋溶作用较弱,碳酸钙部分淋失。本省半淋溶土纲有两个亚纲,即半湿暖温半淋溶土亚纲和半湿温半淋浴土亚纲‘三个土类,即褐土、灰色森林土和黑土。

秦皇岛市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褐土,又称“褐色森林土.系河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总面积7620.593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0.83%。

褐土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0一13℃,>10℃积温3700一4400℃.年降水量500一700毫米,蒸发大于降水,干操度1.3—2.0。湿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湿热与干寒交替出现,给土壤发育带来季节性特点:炎热多雨的夏季为成土过程的“活跃期”,冬季为相对“停滞期”,春、秋季为“过渡期”。

褐土区原始栎属森林植被已不复存在。次生植被为半旱生森林灌丛草原;山麓平原与丘陵坡地已大部垦为农田.埂隙田边多有半旱生杂草散布。

成土母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有马兰黄土、红黄土、次生黄土及黄土状洪积冲积物等,低山丘陵区的褐土母质以各种岩石的残坡积风化物为主,但多有黄土物质影响。有的黄土覆于其上,有的黄土夹杂其中。黄土颗粒均一.富垂直节理,故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褐土.群众常谓之“立黄土”。

褐土的形态待征主要表现为;土体以褐棕一褐色为主。腐殖质层不厚,色浅.呈灰褐或灰棕色。粘化层位于剖面中部,其粘粒含量较上下土层高20%左右,因粘粒聚凝、胀缩交替,结构呈核状、棱块状,结构体表面有胶膜被覆。有的有钙积层。

褐土的理化性状主要表现为:质地以壤质为主,枯化层可达壤枯质;土体呈中性至微碱性。盐基饱和度高,代换性盐基主要是钙、镁;一般有石灰反应;粘粒部分硅铝铁率在3.0左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为主。

主要类型为林溶褐土

淋溶褐土.位于褐土向棕壤过渡地带。主要分布于冀东低山丘陵、滦河冲积扇下部。在山地垂直带小,其上为棕壤,其下为褐土(亚类)。年雨量650毫米以上,淋浴作用是褐土亚类中最强者。

土壤性态特征:①土壤剖面呈褐色或鲜棕带褐色;②腐殖质含量较低;②土体粘化以剖面中部最为显著;④全剖面无石灰反应,或于剖面底部石块下有少量假菌丝体;⑤pH6.5—7.5;⑥铁、铝、锰等元素有沿剖面下移现象。其典型剖面如表5—4所示。

褐土土层—般较深厚,质地多轻嚷至中壤,通气透水,耕性良好.矿质养分较丰富地表排水条件较好.无洪涝、盐碱危害.是为生产条件较优越的土壤。由于褐土分布范围广,土地类型复杂,利用请况亦多种多样,山麓平原与沟谷阶地.水利条件较优越.宜发展耕作农业。山地丘陵宜发展林果,如淋溶褐土、所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较充足.宜栽种华山落叶松、五角枫、白掸和云杉等。典型褐土,所处地势较低,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宜栽种油松、刺槐、白杨、臭椿、黄榆、山杨、侧柏等.还可发展核桃、山枣等。石灰性褐土土壤水分、养分均较缺乏,呈微碱性至碱性反应,适宜种黄榆、臭椿、山杨、蒙古栎和山杏等抗寒耐旱树种。

褐土的主要问题是;干旱,有机质缺乏,氮、磷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褐土利用改良的重要环节;深拼施肥、用养结合,是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3、盐碱土

盐碱七纲的共同特点是,土壤盐分累积和碱化程度达到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和剖面形的改变.作物不能生长。该土纲包括两个亚纲,即盐土亚纲和碱土亚纲;三个土类,即:、滨海盐上、碱土。

盐碱土的形成条件:年均气温1一13℃,年降雨量350一700毫米.干燥度1.5—2.5。气候干旱.年蒸发量几倍于年降水量.干湿季明显、地下水季节性升降。地形多为冲积平原的扇缘低地,河旁洼地,河流放道的浅平箔状洼地、碟型洼地.洼淀周围、湖泊周边等。地下水埋深1—2米,矿化度7—10克/升。

母质多为沙壤质、壤质河流冲积淤积物。

植被稀疏,仅有柽柳、碱蓬、盐篙、茶子棵等盐生植物和强耐盐性植物生长其上:

盐土土层比较深厚。地表常有厚0.5—2.0厘米的盐结皮;表层 1一20厘米的盐分主要为氯化物和硫酸盐,全盐含量>1%;向底层逐渐减少。心底上层有锈色斑纹。

主要类型:秦皇岛属滨海盐土,是在海水影响下发育的盐土,在河北省共有304.952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3%。

河北省滨海盐土沿渤海湾呈带状分布。此分布带,秦皇岛、吕黎、里;唐海、丰南、黄骅等地较宽,约20一40公里。

滨海盐土形成条件:滨海平原和潮间带,地势低平,海拔多在o.5—3.5米之间。渤海湾是中生代和新生代沉降形成的盆地、基底为寒武纪变质岩、由于长期缓慢下沉堆积成陆。第四系厚300一500米,下为河相堆积,上为河、海交互作用的三角洲堆积和海相堆积。由于河流频繁泛滥和改道,土层质地变化较大,有粘壤质、壤粘质及壤质等。

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0.2—12.1C,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干燥度1.5—2.5。滨海平原.径流不畅。

植被覆盖度小.植物种类简单,主要为耐盐耐湿的草本植物。

潮水淹没频率和持续时司.对滨海盐土发育和性态影响显著。

(1)每日受海水淹没地带,地下水埋深约60厘米.矿化度与海水几无区别态极不明显.整个剖面有强烈的潜育化现象。

(2)每年受海水淹没地带距海较远,‘般地势平坦.但也有封闭洼地。平坦地带首先摆脱海水淹没.蒸发时间长.土壤高度盐化.洼地积水时间长.土壤沼泽化过程明显.积水落干又有盐化过程进行。

(3)特大海潮掩没地带距海员远.通常不被海水淹没。这里,平坦地段土壤盐化较互;洼地阑常有降水聚积.雨水成了土壤脱盐的主要因素。

(四)土地资源特点:

从总体上看,全省土地资源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耕地总体质量差。全省现有耕地中,三分之一分布在山区和坝上地区,粮食产量很低,东部黑龙港低的沧州、衡水多属盐碱地,土壤多盐土、滨海盐土,大量生长盐生植物,垦种困难;距海较近地带,土壤含盐量较高,难以发展农业种植。南部邢台、邯郸地区沙荒地、山坡地较多,粮食产量较低。西部太行山区多属旱地、山坡地。灌溉条件差,又称“望田天”,难以粮食自给。北部张、承地区的坝上高原,种植条件差,不适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历史上“以粮为纲”开荒垦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违背自然规律,造成大面积土壤沙化,全省现有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四分之一。

二是沙地后备资源数量很少,全省3347.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多数存在坡度大、土层薄、水资源匮乏等多种障碍因素,土地质量和环境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三是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问题将长期存在,对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大影响。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也是人口大省,全省人均耕地仅1.525亩。同时,河北省经济尚不够发达,又处在京津周围,今后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要占用大量耕地,即使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仍将呈减少趋势。同时,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低产田占75%,干旱缺水严重,大于6度的坡耕地面积占9.5%左右,要想保持全省长期的粮食安全所需的耕地资源,任务相当艰巨。

三、野外实习主要方法

土壤剖面是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它是有土壤发生层(含土壤层次)组成。发生层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值等理化特性,反映着土壤中物质与能量的积累、迁移、转化情况,是确定土壤类型的依据。因此进行土壤剖面观察是识别土壤、研究土壤的基础工作。

(一)土壤路线调查

1.路线调查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路线调查属于概查。由于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因而选线通过各种成土因素的典型地段,就可以见到各种典型土壤类型。

(1)山区土壤路线调查选线:首先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使选定路线从山下到山上,能经过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种植被、母质类型,以及通过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还应考虑山体的大小,注意丘陵、浅山、中山和深山之别,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度及局部地形对土壤形成发育造成的差别。此外,山区选线最好从河谷起,这样还可看到河流水文、母质与地形等土壤形成的分布的影响。

(2)平原区选线:平原区较山区土壤的变化要简单些,但平原区各种地貌类型、中、小地形的起伏变化、沉积母质类型的变异程度等对土壤发生与分布的影响都很重要。因此,平原区选线同样要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原则。选线要通过主要的地貌单元、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以便能观察到更多的土壤类型,并掌握土壤有分布规律。如从滨海(滨湖)平原—冲积平原—山麓平原;从河漫滩—高阶地;从洼地—二坡地—岗地。能够观察到各种类型的土壤。

平原区选线还应注意其典型性,即选定的路线要通过实习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母质类型的地段。如河流冲积平原要尽量选定在各阶地比较齐全而完整的地段,不应选择某几级阶地缺失,或被侵蚀切割成支离破碎的残存阶地地段。

农耕区选线要选定能代表当地主要耕地,不同农业利用类型的土壤调查路线。如通过路线应照顾到水稻田、旱田、特殊经济作物区、各种草场类型等。

2.路线调查选线的间距

假使通过路线调查要完成一定面积范围的土壤图,则选线的间距要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土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变化复杂性面定。如地势平坦开阔,土壤类型较单一,分布范围较广,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可大些;相反,如果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面积较小,图斑比较零碎,则调查路线的间距应适当小些。总之,要使调查路线能控制土壤类型分布规律,有利于调查后绘制完成土壤图为原则。

(二)剖面的设置与挖掘

(1)土壤剖面的种类

土壤剖面按来源分为自然剖面、人工剖面两类;按剖面的用途和特性,又可分为主要剖面、检查(或对照)、定界剖面三种。

①自然剖面:由于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土壤自然剖面,例如,兴修公路、铁路,工程或房屋建设,矿产开采,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和取土烧砖瓦,以及河流冲刷、塌方等,均可形成土壤自然剖面。

自然剖面的优点是垂直比较深厚,可观察到各个发生土层和母质层,同时暴露范围比较宽广,可见到土层薄厚不等的各种土体构型的剖面,这就有利于选择典型剖面,比较不同类型土体构型的剖面,对分析研究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土壤分布规律都比较有利。自然剖面的另一大优点是挖掘省工,只需挖去表面旧土就可进行观测。自然剖面的缺点是暴露在空气中较久,因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影响,其剖面性态已发生了变化,不能代表当地土壤的真实情况,因而它只能起参考作用,不宜作主要剖面。但一些最新挖掘的自然剖面,则进行观测时,应加整修,以挖除表面的旧土,使其暴露出新鲜裂面。

②人工剖面:这是根据土壤调查绘图的需要,人工挖掘而成的新鲜剖面,有的也叫土坑。

主要剖面:是为了全面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征,从而确定土壤类型及其特性,而专门设置挖掘的土壤剖面。它应该是人工挖掘的新鲜剖面,从地表向下直接挖掘到母质层(或潜水面)出露为止。

检查剖面:这种剖面也叫对照剖面,是为了对照检查主要剖面所观察到的土壤性态特征是否有变异而设置的。它一方面可以丰富和补充修正主要剖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调查绘制者分土壤类型。检查剖面应比主要剖面数目多而挖掘深度浅,其深度只需要挖掘到主要剖面的诊断性土层为止,所挖土坑也应较主要剖面为小,目的在于检查是否与主要剖面

1相同。如果发现土壤剖面性状与主要剖面不同时,就应考虑另设主要剖面。

定界剖面:顾名思义是为了确定土壤分布界线而设置的,要求能确定土壤类型即可。一般可用土钻打孔,不必挖坑,但数量比检查剖面还要多。定界剖面只适用于大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采用,中小比例尺土壤图调查绘制中使用很少。

(2)主要剖面的选点

正确地设置主要剖面点,不仅能提高土壤调查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土壤调查的质量;如果主要剖面地点设置不当,则所观测到的资料没有代表性,对土壤分类、土壤特性就会做出片面甚至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土壤调查质量,贻误调查工作。

主要剖面点的选定,原则上每种土壤类型(或制图单元)在调查路线上至少要有一个剖面点。具体位置应设于具有代表性的地形部位上。若在地势、植被、母质呈相应变异的地区,还应按中地形不同部位分别设置剖面;在盐渍化地区,还应按小地形部位设置主要剖面;山区应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形、植被类型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在农耕区应按不同的耕作方式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农、林、牧交错地区,应按土地利用的不同方式分别设置剖面。如要研究某种特定条件对土壤的影响,应按具体条件分别设置主要剖面,如为查明土壤垦殖演替规律,可在林地(或草地)、新垦地、久耕地分别设置主要剖面;研究灌溉等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影响时,可在灌区、非灌区或其他采土因素的组合下,均应设置主要剖面,至于设置多少,可根据调查绘制详略和每个主要剖面所代表的面积大小而定。

主要剖面点的具体位置,还应避开公路、铁路、坟地、村镇、水利工程、池塘、取土壕、砖瓦窑等受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较大的特殊地段,以使所设主要剖面点,真正成为当地代表性、典型性的土壤剖面。

选定好的土壤剖面点,应该预先标注在地形底图上,标注办法是只需用铅笔画一个圈点即可。

(3)土壤主要剖面的挖掘:挖掘主要剖面时,首先在已选好点的地面上画个长方形,其规格大小为长2米、宽1米,挖掘深度要求2米。但是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土壤,应有不同的规格。对山地土壤土层较薄者,只需要挖掘到母岩或母质层即可;对盐渍土挖掘到地下潜水位为限;对耕作土壤的主要剖面,规格可以小些,一般长1.5米、宽0.8米、深度1米即可;对采集整段标本用者,土坑要求应按上述第一种规格挖掘。

挖掘土坑时应注意观察剖面要向阳,山区留在山坡上方。观察面要垂直于地平面,土坑的另一端挖掘成阶梯状,以供剖面观测者上下土坑用。

2挖掘的土应堆放在土坑两侧,而不应堆放在观察面上方地面上。同时不允许踩踏观察面上的地面,不得在剖面上部堆土、走动、放置工具,以免扰乱破坏土壤剖面土层的性态。

(三)土层划分

(1)记录剖面点的环境条件

剖面的地理位置,调查日期,天气情况,地貌类型、地形部位,海拔高度,坡度,植被类型,潜水位,侵蚀状况,人为影响等。

(2)土层划分

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土壤剖面发生层划分为O、A、E、p、B、G、C、R等层,经年来已被我国采用。主要的土壤发生层的特征如下:

O层:凋落物层。

A层:腐殖质层,位于表层,聚积有与矿物质充分混合的腐殖质化有机质。

E层:淋溶层,硅酸盐粘粒、铁铝等物质淋失,适应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分离相对富集的矿质层。

p层:土壤耕作层之下的梨底层。

B层:淀积层,在上述各层下面,并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征:①聚积有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二氧化硅;②碳酸盐的淋失;③三、二氧化物的残积;④由于存在三、二氧化物角膜,使土壤亮度较上下土层为低,才渡变高或色调发红;⑸ 具粒状、块状或愣柱状结构。

G层:潜育层,指在长期被水饱和并有有机质存在的条件下,铁猛还原、分离或聚积而成的强还原状况的土层。

C层:母质层。

R层:母岩层

根据各土层性状与成因的差异可进一步细分,并在大写字母的右侧加一小写字母的方式来表示区别,如:A层可细分为:Ah(自然土壤的表层腐殖质层);Ap(耕作层),Ag(潜育化A层),Ab埋藏腐殖层。E层可细分为:Es或A2(灰化层)、Ea(白浆层或漂洗层);B层可细分为:Bt(粘化层)、BCa(钙积层)、Bn(腐殖质淀积层)、Bin或Box(富含铁、铝氧化物的淀积层)、Bx(紧实的脆盘层)、Bfe(薄铁盘层)、Bg(潜充化的)。C层可细分为:Ca(松散的)、Cca(富含碳酸盐的)、Ccs(富含石膏的)、Cg(潜育化的)、Cc(强潜育化)、Cx(紧实、致密的脆盘层)、Cm(胶结的)。

(3)土层划分之后,采用连续读数,用钢卷尺从地表往下量取各层深度,单位为厘米,将量得的深度记入剖面记载表。最后将土体构型画成剖面形态素描图。

3(四)土壤pH值的测定

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或pH广泛试纸(精度1)、pH精密试纸(精度0.5)速测。

测量时,取土样少许(黄豆粒大小即可),放在白瓷比色盘中,加指示剂(或蒸馏水)3—5滴,使土样浸透并有少量余液,用干净玻璃棒搅匀,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充分作用。半分钟后,倾斜比色盘,使指示剂(或蒸馏水)少许流出,澄清,即可用标准色阶(比色卡)比色(或用pH试纸比色)。

(五)石灰反应

以泡沫反应指示土壤中碳酸盐的大体含量。取少量土样,用手指压碎,再滴加10%(浓度约1摩尔/升)的盐酸。反应分四级:

(1)几乎无泡沫,碳酸盐<1%;

(2)少量;:很难见到泡沫,但可听到发泡声,碳酸盐1—3%;

(3)中量:有明显泡沫,泡沫声强烈,碳酸盐3—5%;

(4)多量:反应强烈,肉眼往往可见碳酸盐颗粒,碳酸盐>5%。

(六)土壤标本的采集

土壤标本主要包括剖面标本和分析样品两类。前者又可分分为纸盒标本和整段标本;后者游客氛围一般分析样品和农化分析样品。此外,根据土壤的诊断层次还可采集特殊层次的标本,如土壤结核及新生体的标本等。

纸盒标本

纸盒标本也叫上盒,主要用于拼图比土的标本,其典型者也可作陈列标本。路线调查中,纸盒标本只采集主要剖面和对照剖面。具体采集方法是按所划分的层次,分层采集。次序是从下层向上层选择各层的典型层采集。采集时沿水平方向用削刀削取,尽量保持土壤结构体的原状,不要弄碎。对某些特别疏松而散碎的层次,无法削取者可将散碎土安原样采集、装入盒中相应的层次,所削取土体以与标本盒的格子大小相等,港能装入格内为宜,注意英降观察面剥离成土体的自然裂面,不要削成光滑面,或拍打压实。所有土层采集装盒万步后,应按拟定内容逐项记载、填写卡片或标签。

(七)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土壤分析样品是用来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用的土样。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土壤剖面分析样品;另一类是土壤农化分析样品。作为土壤地理学用的分析样品,主要是土壤剖面分析样品。

土壤剖面分析样品的采集:剖面样品采集应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者采样。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如当时不易选定,则所设主要剖面都应采样。

4带回室内后,再根据拼图、比土结果进行取舍,即选留带典型性、代表性的剖面样品,舍去不典型、无代表性的剖面样品。

剖面分析样品可按剖面形态观察中所划分的土层分层采样,也可按典型的发生层次采样,即过渡层不采样。具体采样部位应该放在层次的中心位置,从下层向上层按次采样。每层采样约一公斤,所采土样分层、分袋装好。采样中应除去大的石子和明显的植物根系等杂物,并将采样按深度分层记入剖面记录表中。土样采装好后,填写土标签(一式三份:一份作存根备查,一份挂在袋外的线绳上,一份折叠装入袋内)。然后将同一剖面各层土样的土袋拴在一起,以免搞乱。所采样品带回室内后,当天就要倒出风干,以免霉烂变质。

主要参考资料

1、于耀先、李殿杰主编,自然地理学基础实验实习,19972、陈汉武、李发增主编,植物学实习教程,19933、河北省志第3卷自然地理志,4、河北植被

5、王荷生主编,华北植物区系地理,19976、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烟台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参考资料,19957、霍亚贞、李天杰等,土壤实验实习、19868、王建国主编,秦皇岛地区区域地质考察,1999

第五篇:土壤实习报告

山东农大土壤综合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06级资环一班

姓名:王石彬

学号:20063170

《土壤资源利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意义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5)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1、土壤剖面的选择

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土壤剖面的挖掘

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棕壤简介

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

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

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三)、褐土简介

1、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亚类

由于褐土为半淋溶土纲,根据土体所反映的淋溶程度及粘化特征相结合等而划分为淋溶褐土、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等。其它则根据其主导成土过程及附加成土过程所表现的土壤剖面特征而划分出楼土、潮褐土、燥褐土与褐土性土等,3、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四)、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高产或低产来说明一块地的肥力,这是很不全面的。必需有一些主要的鉴定指

标。在土壤学中,常用的土壤肥力鉴定指标有以下几项:

1、土壤酸碱度:用“PH”符号表示,适宜大多数作物的酸碱度(PH)值为6.5-7.5。

2、土壤有机质:以百分数(%)表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能力大。大田:有机质含量高于5%

为高肥力,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的为中上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为低等肥力。

3、土壤全氮:代表土壤供氮能力,以百分数(%)表示。产量水平低的,全氮量小于0.01%;中等水平

产量的,全氮量为0.04-0.1%;产量高水平的,含氮量一般高于0.1%。

4、土壤有效磷:代表土壤供磷能力,以mg/kg为单位来表示,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5mg/kg的,为严重缺

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5mg/kg的,属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30mg/kg的,属中等水平。

5、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是指土粒间的距离,表示土壤的渗水透气能力,用土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

分数表示。一般旱地和水田孔隙都能达到55%--60%。,一般通气好的水田,能达到12%--14%,通气好的旱田为15%--22%。孔隙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保水和通气性能,使根系生长发不良。

6、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大小土粒的搭配情况,以一定体积的土壤中,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重量,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粘土的直径小于0.001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30%;壤土的直径为0.01—0.05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40%;砂土的直径为0.05—1.0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50%。

(五)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六)实习收获及感受

此次野外实习,在实习老师陈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

另外,实习锻炼使我们养成做科学应当认真严谨,实事求是态度,懂得该做的要亲手去做,不能凭空想象,实践中出真理的道理!

下载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质与土壤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X、实习时间:XXXX年X月XX日至XXXX年X月XX日 X、实习内容:湖北省秭归县常见岩石类别;由这些岩石发育来的土壤的基本特征;实习区(黄壤、黄棕壤、棕壤、......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1 紫色土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土壤实习报告

    关于土壤实习报告 关于土壤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1、了解野外剖面点的选择原则,并据此确定调查剖面的位置。2、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层划分的基本原则;学习利用常用工具(罗盘......

    土壤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学实习报告引言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

    《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报告范文合集

    《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报告学院:园林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姓名:毛荣兵学号:20110552043 年级:2011级指导教师:胡慧蓉一、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二、实习工具:地......

    土壤制图与调查实习报告

    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1 日 一、 实习地点:都江堰青城山、成都崇州 三、实习用具:土铲,普通土钻,土壤速测工具箱 四、实习意义:所谓的土......

    土壤与土地资源调查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课程实习报告 姓名:宋奔 学号:03311729 专业班级:土管1107班 指导老师:霍习良王殿武冯万忠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实习概况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