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滠口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汇报材料(潘书记)
滠口街滠口村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4月12日
尊敬的潘书记及各位领导大家好:
感谢各级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滠口村检查指导工作!我现将我村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我村共有11个自然湾,户籍人口4000余人,2010年农民纯收入10000元。我村原有土地面积约6000亩,近年来因四季美农贸城、汉口北第一批发城、汽车大世界、省客运站、公交交换乘中心、源泰铝业等企业相继落户,加之政府的还建用地,土地已被征用近5000亩,目前剩余不到1000亩。近几年来,我村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及“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积极探索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失地农民致富的道路。2010年10月,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将滠口村作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村,在区委区政府和区经管局、滠口街的大力支持下,滠口村开始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工作。
首先,我简要的介绍一下我村开展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试点工作的模式。
资产量化折股到人,村民变股民,以盘活土地为核心,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创新集体资产股份合作模式,破解集体资产产权虚臵难题,创新民主管理方法,化解农
村深层次矛盾,创新内部运行机制,缓解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开展试点工作有五个阶段的工作:组织准备、“两清”、配臵股份、建立合作社、规范管理与市场运作。
我村和其他试点改制村有不同之处,很多改制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和产生很大经济效益,改制的工作是要将集体资产产权虚臵具体量化到村民,而我村集体经济底子和基础很薄弱,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多要盘活集体剩余土地,拓宽发展思路,依托汉口北市场群,通过市场运作,探索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滠口村股份合作社作为集团化管理模式,将致力于商贸、建筑、房地产、劳动服务、餐饮等行业,初步计划如下:
1、着重打造工业园区。2010年,经过精心筹备并组织专班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得到广大村民的积极支持,于2011年元月开始在民生堤边白沙咀湾预征230亩土地,建立了村股份合作社工业园,并完成了土地的平整,元月9日举行了工业园奠基仪式。
2、商贸以物业出租为主,在白沙咀(230亩)、西湖村(60亩)、四站(100亩)建设一批上规模的工业厂房约30万平方米,并配套打工楼宿舍出租,取得长效稳定的租金收益,初步估计年收益约4500万元。
当前,急需建设的是白沙咀片工业园区(占地230亩),地处汉口北第一批发城和四季美农贸城附近。已请专业设计院进行设计,共有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以轻工业加工、物流、仓储、综合办公以及宿舍楼出租形式对外招商。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最低月租价12-15元/㎡计算,年收益可达1600-2100万元,现招商正在进行中。建设中可应商户要求,根据商户整体或单位综合模式设计园区规划,针对商户要求为其提供合理设计,创造最大的性价比空间,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近期武汉市政府已经下令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限期搬迁至汉口北第一批发城和四季美食品城,目前外迁已经启动,我们正在抓住此次机遇,现已印制广告宣传DM单10000份,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各制造、加工、仓储企业定向发放,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择优筛选,为工业园选定最优秀的商户和储备好的资源。
3、自主或联合开发房地产业。在阳逻湾对面省客运站的背后区域约400亩,规划融资出让区,成立或联合房地产公司发展商业居住地产,通过房地产项目经营,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弥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的不足,带动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4、搞好村湾集并,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改善居住环境的湾村改造项目,规划集中还建区,如阳逻湾、四站、夏咀、李家院子等迁村腾地,与房地产公司合作协商,获取固定的物业或产业用房,扩大合作社的资产积累。
5、购臵商业门面房屋,发展商贸物流业。滠口农民创业
中心综合楼由滠口街筹资建设,目前已与街办事处达成初步意见,将1-3 楼的门面房约4500平方米按1500元/平方米由滠口村合作社购买并经营村办企业。
6、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新鲜产业。滠口村东风汽修厂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该地4.6亩,为单层砖瓦结构老厂房,10间,现已不能满足适应当前发展要求,村每年对汽修厂按1500元/车间收取租金,仅1.5万元,我村初步计划将村办东风汽修厂重建外迁至白沙咀工业园区,该地块拟计划建设经济型商务酒店,兼营餐饮,建筑面积设计约为7000平方米,预计年收益为100万元。针对滠口村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和技术人才较多,计划成立建筑公司(三级),由滠口村合作社控股经营。
7、已成立滠口鼎顺劳动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目的是为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提供服务,也为市场群企业用工提供服务,劳动服务公司以服务为目的,向市场群提供装卸搬运用工、净菜分拣用工等。
二、前期村所做的工作
(一)成立了筹备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为了搞好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工作,成立了村筹备小组。区经管局和滠口街经管站组建了工作专班,指导协助滠口村的制度创新工作,并制定了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为稳步推进创新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搞好宣传发动。村两委组织召开各类会议30余次,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征求
意见与沟通。使全体村组干部认识到,成立股份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是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创新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和拥护。
(三)制定股民资格认定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村民代表的代表作用,村筹备小组进行了反复研究,物色代表候选人,通过全体村民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村民代表90名,制定了股民资格认定条件。召开了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股民资格认定方案。
(四)认真开展“两清”工作
为了搞好清人分类工作,筹备小组成员深入到每个农户调查核实,依据制定的股民资格认定条件逐一排查,进行了3轮公示,最后认定享有股民资格的3560人。为了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区经管局帮助我们聘请了武汉盘龙会计事务所负责这项工作,进行清产核资及资产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作为配制股权的依据。
三、目前存在问题与难度
1、政策问题。按照鄂办文[2008]47号文件的要求,“对依法征收集体土地的应按不低于被征地面积15%的标准,留给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建设用地,发展二三产业,以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长远生计”,我村可预留750亩的土地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在符合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科学
合理地开发经营,请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明确的政策扶持,在土地及建设审批中给予支持并减免相关规费,允许村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土地开发(房地产)经营,合作社运营涉及的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2、资金问题。成立合作社,资金是关键。目前村委会资金来源为已征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取的3300元/亩,共约1000万元。因一直尚未与街道办理结算,此款还未到村账上,请求街道办事处尽快与村的办理结算手续。合作社发展所需的缺口资金,我们计划采取施工单位垫资、土地抵押贷款、村民中融资借款、租赁方预付租金等方式滚动发展,将资金使用成本降到最底程度,最大部分的资金可能来自土地抵押贷款,但土地使用证能否办理成为制约因素。请求区政府从财政中给予我村2000万元的无息借款,以减轻我村发展的资金压力。
3、管理问题。我们已经聘请一位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任合作社的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策划、整合推广、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并聘用相关专业人员。
4、房屋证件不齐问题。我村有8处门面及厂房,面积共计3913.75平方米,过去只有少数房屋办有土地证,全部未办理房产证,在这次清产核资过程中要求把两证办齐,便于更好的进行评估。在补办两证工作上,请求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在税费上给予支持。
此次滠口村产权制度创新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为此事作出批示,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保证此项工作顺利的开展。
我们决心在以此次潘书记等领导来我村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在各级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不辜负领导的殷殷期望、村民的热切期盼,在改制创新试点工作中,摸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建一个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为“三农”工作做出新的亮点和贡献。
第二篇:xx村发展集体经济汇报
xx县xx镇胜利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汇 报
xx镇胜利村位于西湖东岸,总面积20.5平方公里,辖59个村民组,3200户,11000人口,党员286人,村集体资产资源丰富,拥有1.1万亩养殖水面和3300亩土地。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胜利村依托集体水面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和粮油种植,盘活了集体资源,拓宽了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推动了公益事业发展。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其中上交发包收入80万元。
一、主要做法:
1.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经济。2008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增收渠道。针对村集体拥有的大量荒废的土地和水面资源,决定依托资源搞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经招标村集体1.1万亩水面和3300亩荒地发包给种养大户。其中程东中承包1.1万亩水面组建了xx镇沙溪渔场,朱华胜承包了2200亩低洼荒地发展水产养殖和粮油种植,王方河承包了菱溪圩1100亩荒滩地发展种养结合经济。每年村集体获得发包租金纯收入80万元。
2.培育经营主体,发展合作经济。几年来胜利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种养大户50户。其中村集体与朱华胜领办的山川水稻种植合作社、王方河领办的兴丰水稻种植合作社、山川家庭农场和菱溪家庭农场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合作关系,村集体全力支持和帮助经营主体开展了生产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农田机耕、病虫害防治、防汛抗旱、联系订单和销售等生产经营服务,双方形成了利益联合体,实现了双赢,村集体从租金收入中累计投入达到300多万元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生产经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山川家庭农场和菱溪家庭农场从过去不毛之地的荒滩发展到今天高标准的粮油、水产生产基地,年租金由当初5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
3.盘活存量资产,发展物业经济。村两委认识到发展物业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形成稳固的收入来源,是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2011年村将闲置房屋租赁给企业使用,每年获得租金收入2万元。
第三篇: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也看到,从近几年我市309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增长不快,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础不同,这就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支部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甚至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或发展的路子不宽,又无资金的“空壳村”,这样不但会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会影响干群关系的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基层政权的巩固。
一、当前一些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氛围不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3、村干部思路不活跃,认识不足。有的村干部只会怪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领导无方,感到前途渺茫、日子难混。殊不知,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优势可找、都有潜力可挖。
二、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山林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可发挥现有的速生林等主导产业优势,使之上规模;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三是开展物业租赁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按照科学利用的原则,发展物业管理等有偿服务业?熏对那些集体闲置的土地、林场、渔塘、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合水镇高河村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经验,他们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高河村集体经济原来比较薄弱,两年前年收入仅1.9万元,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千方百计想办法,切实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快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改变高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近年来,驻村工作组和村党组织根据本村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促进了村集体经济较快发展,主要包括:(1)大力招商引资办厂,现在高河村高流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面积是2500亩,首期开发1250亩,已完成征地300亩,目前已有4家企业先后落户高河工业园区。其中有投资1200万元的豪庭家俱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云板业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的志广钢业有限公司,还有投资1500万元的顺联肉类加工厂项目。(2)发挥高河千年古墟的效应,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成集日的高流河圩,其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招惹万人赶集,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观光购物,打造以高河的风姜鸡、艾头鸡汤等主要饮食品牌,拟建高流河饮食服务一条街,村委会建饮食商铺12个单元间,以出租形式发包给商人,把高流河地带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品位,以饮食、休闲、商品流通于一体的繁荣集市,以全力打响高流河旅游品牌,使高流河墟成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3)利用闲置的房屋、地皮,以集体所有的山林、水体、河滩等通过租赁、改造等形式,实行业主经营,集体一次性或分收取土地租金,盘活资产,提高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高河村通过市建设局挂点的“十百千万”干部穿针引线,立足本村丰富的蚕桑资源,多方争取资金建了高河蚕茧收购站,该项目不仅方便了周边群众卖蚕茧,而且为村集体带来1.9万元/年的收入。现又通过工作组和村委会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在离旧村委会不远的地方兴建一幢新办公楼,新办公楼已经启用,将村委会旧办公楼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8万元,目前高河村主要的集体经济收入有:鱼塘、山地、厂地、花卉场、旧办公楼、蚕茧站等出租项目,预计2007年村集体经济增加到7.2万元。
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熏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村民议事会,全体村民参加,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主体可邀请党政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作培训,地点可在村委会、田间地头等,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总之,村集体要“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村集体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第四篇:浅析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用好区位优势促增收。找准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兴办二、三产业,全市不少村尝到了甜头。钟埭街道新群村充分利用地处平湖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前年投入20多万元对原有菜场进行扩建,并新建了16个店铺门面招标租赁,年租金收入2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邱祥华说:“这样一来,村级集体经济就有了稳定来源。”当湖街道大胜村也是如此,利用城郊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特点,该村建造了拥有20多个摊位的菜场租赁给经营者,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8万多元。让存量资产保值增值。我市各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用足用好存量资产,通过对原有集体积累的货币资产实行资本化运作,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新埭镇同心村、全塘镇穗轮村等在村办企业转制时把村集体的资金以入股形式存放在企业,签订好协议,定期向企业收取回报。据悉,穗轮村通过资本化运作,每年的回报有100万元,同心村仅此项每年也有12.8万元的收入。一些村对原有集体房产修理、翻新等,采用承包、租赁或出租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形式,收取承包费和租赁费,以存量换增量,盘活集体资产。新埭镇杨庄浜村一闲置厂房未公开招租时每年租金5.5万元,公开招租后村里每年收取的租金达13.5万元。
以地生财挖掘效益。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整理以及对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把新增的土地归村集体统一管理,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开发,增加集体收入。全塘镇三八村通过土地整理,原先的一些小河、小浜、圩堤成了良田,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10亩,后租赁给一家公司,每年收取土地租赁费12.79万元。新埭镇萃贞村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在与农户办理相关土地流转手续后,对918亩土地实行公开招投标,以平均每亩283元的流转有偿金,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6万元。
创新思路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使村级组织不断富裕起来。
浅析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也看到,从近几年我办1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增长不快,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础不同,这就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支部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甚至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或发展的路子不宽,又无资金的“空壳村”,这样不但会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会影响干群关系的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基层政权的巩固。
一、当前一些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氛围不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3、村干部思路不活跃,认识不足。有的村干部只会怪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领导无方,感到前途渺茫、日子难混。殊不知,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优势可找、都有潜力可挖。
二、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三是开展物业租赁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按照科学利用的原则,发展物业管理等有偿服务业?熏对那些集体闲置的土地、渔塘、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搪下村楼宇经济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经验,他们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集体经济原来比较薄弱的村,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切实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快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闲置的房屋、地皮,以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通过租赁、改造等形式,实行业主经营,集体一次性或分收取土地租金,盘活资产,提高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熏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村民议事会,全体村民参
加,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主体可邀请党政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作培训,地点可在村委会、田间地头等,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总之,村集体要“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村集体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村级集体经济该如何发展壮大——山东省宁阳县三个村给出各自答案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如何增加村级收入,为群众生产生活搞好服务,成了基层共同关注的话题。山东省宁阳县的一些基层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采取的“新鲜招”和“活路子”,着实会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宁阳镇沙岭村: “沙”里掘金路子宽
村庄因建在沙窝地里而取名。过去,沙岭人在沙窝地里忙活来忙活去,使尽了浑身解数,还是在沙窝里混穷。现如今群众人均收入达到4275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300多万元。有何“妙招”?
“招”一,思想生“金”。1998年村支书石福振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走东家,串西家,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搞调整。当年里村发展起桑园40多亩,第二年便形成了上百亩的规模。桑蚕业上去了,蚕药肯定有市场,于是村里建起了自己的蚕药厂,经过几年运作,企业固定资产达到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达到了200万元。
“招二”,科技生“金”。村两委认为:光靠思想生“金”还不行,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来生“金”。为了增加蚕药厂的效益,石福振带领村干部到一些大专院校“求经问宝”。经过专家教授的点拨,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膨胀了资本,拓展了生产规模。
“招三”,环境生“金”。村两委意识到,没有一个平安的环境,经济上去了,但也长久不了。于是村里设立了报警电话,以村干部和民兵连为依托,成立了报警服务中心,这样就组成了村里的110系统,这下村里发展经济有了保障。
乡饮乡南赵村: “三绿”拓出富裕路
过去的乡饮乡南赵村,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地缘优势,是出了名地穷村。而现在,群众日子过得富足殷实,村集体经济格外红火。这要归功于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正走着的“三绿”之路。“绿色食品”走市场。南赵村一些农户有加工粉制品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村两委在经过一番论证分析后,千方百计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手工粉皮,张张是金。目前,全村粉制品加工户发展到436户,年产粉皮75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250万元。为了让加工户形成合力,村里建立起粉制品公司,组建了粉制品协会,在促进了群众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集体增收。
“绿色银行”储金银。1991年村两委号召群众在房前屋后,河边路旁的空闲地上栽植树木。他们率先实行了林网绿化权拍卖,推行“股份制”经营,将路段承包给群众,并实行集体栽植、群众看护、利润分成。十年树木变成金。2001年南赵村林网树木更新采伐,全村一次性收入超万元的农户达到60多户,最多的一户收入3.6万元,村集体收入也因此而增加。
“绿色农业”添富路。“绿色银行”建起来以后,村两委又琢磨起了其它挣钱的招。经过分析论证,他们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草间作,以种植带动畜牧业发展,实行林、草、牧一体化,开发出了现代“绿色农业”的新路子。
伏山镇桑庄村: 外来企业助增收
伏山镇桑庄村有种植有机菜的传统,村里几年发展起有机菜近千亩。如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有机蔬菜的附加值,是村两委思考了良久的问题,为了把有机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他们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有机蔬菜通加工企业紫阳公司落户该村,仅厂房租赁费和蔬菜加工提成,村里每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
第五篇:村集体经济典型汇报
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 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宁波对口援建的机遇,围绕“三个”加强,找准“四个依托”,不断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
围绕“三个加强”,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加强指导和帮扶力度,出台完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帮扶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以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基层组织建设,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加强“三资清理”力度。由农经局牵头,包村乡镇领导负责,在各乡镇开展审计、清欠和对集体土地清理工作。以明晰债权债务,整顿村级班子。三是抓好“五个一”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围绕“养好一群畜,管好一片经济田(林),发展好一个企业,抓好一个农机服务队,办好一个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培育好乡村集体经济增长点。
找准“四个依托”,打破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一是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鼓励村级组织领办和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三是依托“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积极为农牧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四是依托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大村级财务监督。建立健全村民理财小组及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规范代理机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票据的使用行为,确保村集体资金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