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写写帮整理)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
人活着总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何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呢?从本质上讲,人最幸福的时刻是自己心理得到最大满足的时候,所以,想拥有持续不断的幸福,就要能够持续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我认为,一生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也总会有各种坎坷和不顺,每时每刻都感到满足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周期不间断地获得满足却是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自己的人生一个长期而有稳固的支撑,而这支撑,就是正确的人生信仰。
一、信仰的产生
从我们一出生,就受到了外界客观世界的影响,人们常说:“钟灵毓秀”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说明,周围的环境对我们的人生不断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或者说性格)就随之定型了。在这人生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挫折,遇到不顺和困难,同时又有很多事,我们无法掌控。所以,我们就希望有某种力量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佛教里的神,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兰教里的安拉,也可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无论信仰什么,其原因都是这些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安慰,帮我们度过了困难。
二、正确信仰的价值
虽然信仰有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种信仰都是正确的。如果信仰是正确的,这种信仰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很强的正能量;可假如信仰不正确,也许自己依然虔诚地坚持,但越虔诚的信,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就越巨大,这种信仰就像毒瘤,不仅危害自己,还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国家。有信仰是重要的,有正确的信仰是更重要。
信仰,是多样化的,是感性的,那么作为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呢?
三、正确信仰的树立与发展
(一)学校、国家和社会坚持原有教育宣传手段
从调查结果中看,国家意识形态多年以来通过教育、媒体等方式灌输的信仰马列主义和信仰科学还是比较有成效的。这种方式应当坚持下去。让家庭、高校和全社会通过综合的全方位的有效手段,形成科学的合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信仰。同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信仰的氛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家庭、学校、国家和全社会四者相结合的现代信仰培育新模式。让大学生在潜移默转中接受正确的信仰。[1]
(二)发挥舆论媒体的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新闻媒体的价值倾向可以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倾向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应当发挥舆论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典型宣传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向大学生宣传科学理论,真正使党的路线方政策深入人心,形成广泛的共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科学而充分说理去做好解难释疑工作,进而使大学生在释疑中确立起正确的信仰。同时,还可以通过舆论加强正面人物的榜样熏陶作用,大力宣传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典型人物和其他感人事迹,从而营造出有益于树立正确信仰的舆论环境。
(三)加强大学心理卫生与健康指导
社会转型时期的不稳定及高校扩招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 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如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学习的积极性低落;自豪感和自卑感交叉互现;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等原因产生的心理巨大压力;巨大的就业压力等使一些学生对前途、命运感到渺茫。对此, 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1]
(四)注意网络舆论的引导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快捷,更易于被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所接受。调查中“你认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最好采用哪种途径”,35.87%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大众传媒。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努力发掘它的潜力,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开辟一片新天地。同时也要注意网络中负面舆论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强对网络工具和平台内容审查,比如各种论坛,qq空间,博客等社交网络。2.高校可以通过与网络服务商签订合约,从技术上隔断不良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3.政府加强对网络中危害社会的舆论:如邪教,谣言等内容的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虽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也应当看到,同一环境中的大学生的信仰也千差万别。这同时也说明,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同样重要。
大学生应当认识到:
1.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2]
2.只有社会实践,只有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才是正确认识的来源。3.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的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段,即是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由精神到物质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前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后一阶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只有经历了这两个阶段,一个人的认识才能深刻,才能总本质上认识事物,并树立起正确看待世界的态度。
所以,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获得正确的人生信仰,就必须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接受新思想并学会去伪存真,登堂入室,循序渐进地认识世界。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它具有激励斗志、催人奋发、增强社会凝聚力等功能,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四、结语
信仰树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信仰主体对一些思想观念的自由选择和认同内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少发号施令把某种信仰和价值观强加于大学生,而应尽可能多地告诉大学生进行信仰选择的标准和方法,才能在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信仰。引用:
[1] 来自于百度文库--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信仰
[2]摘自《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毛泽东,196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第二篇:大学生要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要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
正确的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真正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人生观,是能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且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人生观。
在我国现阶段,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己自的人生实践,要求我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认真,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我们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我们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倾向,但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矛盾与冲突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不和谐的矛盾状态。其中,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价值的矛盾,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本的矛盾。
大学生群体本应是富有理想又脚踏实地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体。但是当前的问题是,一部分大学生淡漠理想、过度追逐功利,他们的价值观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在人际交往中讲究实惠、重利轻义。由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过度追求,使他们对理想信念表现出淡漠态度。还有的大学生处于“耻言理想,拒绝崇高,怎么都行”的理想虚无主义境地。大学生价值观中实用化的倾向使其价值观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呈现出排斥的状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强化,他们有明确的自我观念、独立的意向性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张扬个性,追求自由、重视个人权利,甚至拒绝一切约束,我行我素,社会主导价值观与他们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也就变得有些尖锐起来。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个人主义倾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唯我主义”,淡忘了社会责任和义务,对前途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那么,要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首先,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武装大学生,使其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次,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带动青年学生。学校党团组织还应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受到好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认识,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通过这些教育,使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青年的自我价值;最后,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我们应宣传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梁强、李素丽、秦文贵等先进模范人物,不怕吃苦、不计回报、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应邀请先进英模、优秀知识分子、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先进的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的错误观念
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观念的群体,随着他们主体意识的觉醒,在市场的大潮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出现“唯我”和“功利”等不好现象。所以必需引导他们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港航系货运091
严晓静
第三篇:如何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
如何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
做人的根本问题,与人生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使市场法则逐步主宰社会经济生活,并迅速进入精神生活领域,与集体主义人生观产生猛烈冲撞,引起了一系列重要价值关系的变动。
我们活着,就要活出真正的人生价值来。我们谁都不想白白的浪费掉这来之不易的这二十几年吧?我们要让它变得闪亮,照耀着全世界。也许这是一句大话,但从另一方面揭示着我们对人生价值以及信念的美好憧憬。因为我始终坚信着一句话“只要努力了,哪怕做事没有成功,我们也要做到最好,更不要让自己后悔”。但是,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我们要微笑面对。“改变那些你能改变的,接受那些你不能改变的。”这样我们在以后忙碌的生活中才不会觉得迷茫,不会觉得劳累。
当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给了我们同样的躯体,同样纯洁的灵魂。接下来,要走的路都是我们后来自己抉择的。有些人生来就涉于堪比蜀道的古道之上,最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究驶入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快车道;有些人生来本是驾驭在一马平川的阳光大道之上,不经意间却掉进仿如初过寒冻的沼泽之中。无论对与错,我们都怪不得别人,毕竟人的命运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掌握着。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命不好,那你就去找个命好的人交朋友。”可你想一想,这现实吗?幸福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的人生会成什么样,与上帝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来人世间的机会。自我懂事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变得懂事了。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得我明白了人生的渺小。的确,人与大自然相比,人在大自然中真的十分渺小,而且很脆弱,当面临大的自然灾害时,却显得无能为力。人类能够做的惟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让其变得壮大起来。这一点我们都能够
深刻的体会到。我能够从原来的一个不敢去面对任何事情的人变成能够勇敢的去面对、去承受所有的压力的人。在这之中,也许我们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吸取他人身上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许吃到了不少别人的白眼,但我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它改变了我们,肯定了我们的人生价值。也使得我们在为以后的人生规划中充满了信心。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短短的六个字就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尽管有一个真谛摆在我们的面前,却从来没有谁真正的去触及过它,显得很可笑。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还来得急,毕竟我们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等着我们去走、去闯。也有很多知识的谜底等待着我们去揭晓。也许应该像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用尽体内的所有力气去向无知的屏障“呐喊”,借以打破心灵的那层黑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单单的匆匆走过,更不能甘心当一个无人留意的过客。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更没有完美的人。但我们身边总会出现那些为了体现人生价值而付出生命的人;同样也有人为了体现自身所谓的人生价值而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所以,无论是什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瑕疵。而我们存在的理由,就是用前人所创造的、留下的和自己拥有的一切去修补社会上出现的裂缝。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向大家体现出你存在的价值。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能像孔乙己那样,一辈子无为而终。更不能成为社会的蛀虫,去啃大家共同创造的美好世界。如果是那样,我们将会成为人类和民族的罪人。所谓人生价值,关键就是要让自己的生命放出光彩。
所以,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选择了正确的人生观,相信你都是可以的!
看待问题和对待事物,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再加以考虑,且更不能把事实与推论混为一谈。可总有那么些人,时常拿伟人当自己的榜样。可你是否知道,你——不是成吉思汗,更不可能成为乱世枭雄。“所谓伟人,首先是一个人。其次,他才有超出常人所不能及的才能。”可你有吗?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来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常言道:“有志者追
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静曰: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如果你是一个不甘碌碌无为的有志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做到当现实由不得自己“自由选择”时,则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基本的途径。但我们不能去学习本不该我们学习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实力。
当今社会就好比一个“大染缸”,它五颜六色,非常的耀眼。可就是这个“大染缸”,不知让天下多少人痛恨一生。如果你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目标,而且能更好的把握自己、把握现在,那你将会是一种“纯色”。否则相反。肖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就是在这种不适应中,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长河中前进的。
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要以道德为基础来创造自我人生价值。在艰难险阻面前,只要我们心中的火不灭,展开的翅不折,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沼泽,迎来人生的艳阳天。这将使你在面临两难处境时能果断抉择,而不必每次遇到令你迷惑的道德决定就束手无策。它将使你战胜可能经历的道德失落,砥砺你高挚心中指路的明灯,照亮自己,辉映他人。
第四篇: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敬爱的党组织:
正确树立一个党员的人生价值观正确树立一个党员的人生价值观要求我们首先树立合乎时代发展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当下社会不可避免的有一种“金钱即财富”的想法。但实际上财富并不只是权力、地位,金钱,它们只是财富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种而已。也许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让你觉得难过,但这都是你的财富!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在逆境中,我们会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成就我们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苦费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把它看成结局而不是过程。只要我们有乐观主义进精神,我们遇到的困难险阻也可看成财富.人是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现实世界、物质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则是人生活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 产 党员要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树立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树立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要抵制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抵御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
以前若看到这么一段话,我会很不以为然,觉得太过于理想化。但是,共 产 党的人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可以很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2008年的雪灾,用生命抗击灾难的是我们伟大的共 产 党员:壮歌一曲憾潜川的抗灾巾帼英雄徐翠萍;弃生命于不顾奋力抢救群众救命粮的杨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抗灾英雄周文山„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舍己救人的也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员: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许许多多党员干部,怀着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情感,冲破塌方和泥石流的阻隔,冒着飞石和余震危险,徒步数小时甚至十数小时,进入重灾区,而我们的温总理也在最快的时间里奔赴灾区,指示人们奋力救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很简短但却有力的一句话感动了全中国数十亿人民;“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灾难突如其来,很多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生死的抉择。那一瞬间,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马前国、龙德强、罗鸿亮、王洪发„一个又一个的基层党员勇往直前感染了无数的人民群众抗击地震,抗击灾难。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员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大爱抢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通过党课的学习以及党员伟大事迹的感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在理论上、思想上有所提高,更应该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党课学习注重效果,看重实际,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学以致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共 产 党员。
汇报人:郭微
2013年5月16日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全面的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因此,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着重认清它们的思想实质。在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摈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反对传统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真理的辩证法,反对实用理性的消极影响,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必要张力与平衡,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与灵魂。
信仰体系持续存在的规律性要求是:神圣性与现实性必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信仰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具有神圣性、超越性和抽象性以及自然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信仰动摇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人们主观地、实用地割裂了这个矛盾统一体。共产主义信仰是神圣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信仰的三级态即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终极信仰,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终极理想渗透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并在这一实践中渐次达到、不断跃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现实信仰目标和可把握的方式方法,使共产主义崇高而神圣的信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认真领会、贯彻执行,就能保证信仰的神圣性与现实性的平衡。
二、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吸收西方文明优秀成果,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坚持民主执政,加强制度建设,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与保障。爱因斯坦说:“信仰是绝对的动力来源,但却是很糟的调节器。”马克思说: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3页)坚实的制度基础,为信仰提供最好的调节器。拥有制度规范的神圣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
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内核,执政党的至上价值目标是制度正义。因此,要使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三、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和谐,树立科学精神,反对专断主义、愚昧主义,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条件。应坚持以科学系统的和谐发展与和谐运用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真理体系蕴含了自然科学真理、社会科学真理及哲学和思维科学真理。我们必须用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包括科学成果武装自己,加强多方面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做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人,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浩大工程也才会牢不可破、坚如磐石。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高度重视方法的科学性、创新性和艺术性;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注意发挥理性与非理性在认识和解决信仰问题中的不同作用。不空谈思想觉悟,以避免陷入道德万能论或信仰万能论或政治万能论的误区。脱离理性的单纯的信仰绝不是万能钥匙,因为信仰系统的存在及其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理性的探索与追问。
1.充分发挥理论解释现实的功能,并致力于理论创新,使理论跟上时代的需求
要充分发挥理论解释、指导现实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正如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间与封建势力的反复斗争才确立自己的统治一样。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性、社会主义对剥削和战争的消灭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能成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行动。
3.教育方式上富于人性化,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强调以人为本
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它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人、尊重人的原则,以人为本,遵循人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意识,教
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以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4.引导学生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实践信仰的信心
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人类社会活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迈进的。根据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向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在彼岸世界,而是在现实的世俗的此岸世界,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具体的超越,共产主义实践虽然不长,却已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因而,大学生应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实践、共产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