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赏鱼类课程总结及学习心得
观赏鱼类课程总结及学习心得
观赏鱼只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来自温带地区,有的来自热带地区。它们有的以色彩绚丽而著称,有的以形状怪异而称奇,有的以稀少名贵而闻名。
观赏鱼一般分三大品系, 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现在分别介绍一下三大鱼类的常见品种。
一、温带淡水观赏鱼:
温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有红鲫鱼、中国金鱼、日本锦鲤等,它们主要来自中国和日本。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温带淡水鱼的介绍。
1、丹顶鲤:原产地中国、日本,属鲤科。体长40-80CM,全身银白色,唯头顶有一块鲜艳的红斑,似丹顶鹤而得名。头大,胸鳍宽大,体腹宽厚,尾柄有力,游动迅速
2、大正三色:特点是头大,胸腹部宽厚,尾部窄小。体色基底银白色,头顶有鲜艳红斑,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红斑和黑斑交错,鱼体由红白黑三色点缀,胸鳍有黑色花纹,是锦鲤中的著名品种之一。
3、红白鲤:头大尾窄,胸腹部宽厚,嘴有两对短须。全身银白色,头顶有鲜艳的红斑,背 部有大小不等的红斑。鱼体红白相衬,非常美丽。
4、昭和三色鲤:头大,嘴部有短须,胸腹部宽厚,尾部窄小。头顶有一块鲜艳的红斑,体色以黑色为底色,背部由红斑和白斑交错而成,头背部红斑较大,背部后半身红斑较小,胸鳍有较大的黑斑。
5、浅黄鲤:胸腹部宽厚,头大尾窄。头顶有一块白斑,脸面有红斑,胸鳍上有红斑。全身蓝黑色,鳞片泛着蓝光,鱼体有动迅速,抢食积极。
6、黄金鲤 原产地中国、日本,属鲤科。体长40-80CM,头大,胸腹部宽厚,尾部窄小,胸鳍宽大。全身金黄色,鳞片泛者黄色光泽。
7、孔雀鲤:孔雀鲤头顶有红斑和百般,体银白色,鳞片黑色,边缘白色。背部有数块大的红斑,红斑中混杂有许多黑色鳞片形成黑点,鱼体红白黑三色交错,非常美丽。
二、热带淡水观赏鱼:
热带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中,分布地域极广,品种繁多,大小不等,体形特性各异,颜色五彩斑斓,非常美丽。
热带淡水观赏鱼较著名的品种有三大系列。一是灯类品种,它们小巧玲珑、美妙俏丽、若隐若现,非常受欢迎。二是神仙鱼系列,它们潇洒飘逸,温文尔雅,大有陆上神仙的风范,非常美丽。三是龙鱼系列,它们素有“活化石”美称,名贵美丽,广受欢迎。
比如神仙鱼:长12-15厘米,高可达15-20厘米,头小而尖体侧扁,呈菱形。背鳍和臀鳍很长大,挺拔如三角帆,故有小鳍帆鱼之称。从侧面看神仙鱼游动,如同燕子翱翔神仙鱼鱼体侧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飞翔的燕子,故在中国北方地区又被称为“燕鱼”。
1、红眼钻石神仙;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体扁圆形。眼睛鲜红色,体色银白,体表的鱼鳞变异为一粒粒的珠状,在光线照射下粒粒闪光,散发出钻石般迷人的光泽,非常美丽。
2、金头神仙: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圭亚那等地,属慈鲷科。体长10-15CM,扁圆盘形。体长10-15CM,扁圆盘形。背鳍挺拔高耸,臀鳍宽大,腹鳍是两根长长的丝鳍,全身银白色,唯头顶金黄色而得名。
3、三色神仙 :又名熊猫神仙,原产地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体扁圆形。背鳍高耸,臀鳍宽大,腹鳍是两根长长的丝鳍。体色银白,体表有数个大小不等的黑斑,头顶金黄色、体色黑白清晰,类似熊猫 的花纹
4、鸳鸯神仙 :又名半身黑神仙,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体呈圆盘形侧扁。头尖,腹鳍是两条长长的丝鳍。前半身银白或灰白色,后半身全黑色,黑白分明,非常美丽。
5、黑神仙:又名黑燕,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圆盘形侧扁。全身漆黑如墨,体色鲜亮,是神仙鱼中较著名的品种之一
三、热带海水观赏鱼:
热带海水观赏鱼由三十几科组成,较常见的品种有雀鲷科、蝶鱼科、棘蝶鱼科、粗皮鲷科等,其著名品种有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马、红小丑、蓝魔鬼等。热带海水观赏鱼颜色特别鲜艳、体表花纹丰富。许多品种都有自我保护的本性,有些体表生有假眼,有的尾柄生有利刃,有的棘条坚硬有毒,有的体内可分泌毒汁,有的体色可任意变化,有的体形善于模仿,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1、地图鱼:地图鱼是热带鱼中体形较大的一种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达30厘米长,现在已有几种不同变种。地图鱼体形魁梧,宽厚,鱼体呈椭圆形,体高而侧扁,尾鳍扇形,口大,基本体色是黑色、黄褐色或青黑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形似地图。成熟的鱼尾柄部出现红黄色边缘的大黑点,状如眼睛,可作保护色及诱敌色,使其猎物分不清前后而不能逃走。因体色暗黑,又称黑猪鱼;其尾鳍基部还有一中间黑、周围镶金黄色边的圆环,游动时闪闪发光,因此又叫尾星鱼。
2、红尾皇冠 :南美河川大型慈鲷,在产地被视为食用鱼,背鳍及尾外缘接待有桔黄色边缘,体色成金属绿与蓝色,成年雄鱼额头突起,攻击性强,背鳍、臀鳍末端尖长,雌鱼腹部膨大,繁殖缸要求80cm以上,在温度27-30度、硬度9-11度,中性或酸性水中红尾皇冠是近来受观赏鱼爱好者宠爱的一种观赏鱼。红尾皇冠属慈鲷科,原产南美洲,属当地的食用鱼。它全身披着金属蓝,背鳍、臀鳍和尾鳍镶着鲜明的红边,与全身的金属蓝形成强烈的对比。雄鱼的头部顶着一个暗红色的肉瘤,像戴着皇冠的霸者,给人一种长寿、富贵的感觉。
3、红尾鲶:该鱼外型比较优美,体延长,宽而扁平。在嘴的上下有雪白高贵的白须共6对,其中一对较长,常向前方伸展。该鱼体色基本上有三种颜色:背部的灰黑色、腹部的雪白色、尾鳍的桔红色。且分界极为明显,头及吻部很大,一条白线从吻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尾和背鳍均为胭红色,其他各鳍为蓝黑色,体态优雅。眼眶上半部为白色,形成一半圈白圈。成鱼体长70~100厘米。野生能达到120厘米。
学习了林林总总这么多观赏鱼类,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比较常见的银龙。银龙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背鳍和臀的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颚比上颚突出,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在其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五排大鳞片,在光线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各鳍在光照下,反射出畅红或橙色的光泽。幼鱼体色较蓝;背的和臀嗜均有红蓝色边缘。金龙鳞片边缘呈金黄色,各鳍均为金黄红色。红龙体色为金黄色,鳞片边缘呈金红色,口及鳃盖均有深红色斑块,各鳍均为深红色。银龙体呈银白色。黑龙体色为银白色而略带浅青紫色,备峪均为篮黑色:龙鱼体长可达50~100厘米。那么如何饲养这些美丽的观赏鱼呢?
1、鱼和人一样都有基因好坏、体质好坏之分所以你能养出一条漂亮的鱼(或许这条鱼的基因好你挑对了)或治好一条鱼的病(或许你这次用这药对这鱼起作用了要是另一条可能就不适应了)那并不能代表什么,如果你能养出一群漂亮的鱼、或者只要它们有病你都能看出来治好,那才叫真正的养鱼行家。很多朋友追求好的鱼缸设备和过滤系统和滤材,不是说没用,但它只能起到一点辅助作用。
2、养鱼必须勤快,要常换水最好每天能换上一两桶最长时间不要超一周换一次,你的过滤系统和滤材再好,时间长没换水,那也是有害的。
3、有时间上网看看一些水处理的专业网站,不盲目追求好滤材和设备。其实用生物过滤(植物)比他们好用很多。
4、养鱼平时不要乱用药,盐也要少用(避免鱼对药有了耐药性真有病时就很难治愈)。除氯水、黑水、消化细菌、维他命不要听信商家的话。除氯在药店卖的几块钱一瓶的维C片除氯效果更好;消化细菌就用虾肉捏碎了放在滤棉上过两天就行,或者可以用适量的活酵母粉和乳酸菌素片也行;黑水你可以适量倒些普洱茶或放橄榄叶也行;维他命可到药店买综合维他命片。这几样效果比在外买的鱼药效果好几倍,但用量一定要适当。
欣赏和养殖观赏鱼是当今人类一项极富情趣的休闲活动。它可以使我们欣赏到水底水族世界的种种奇观,奇花异草,叶蔓丛生,而各种鱼类,五光十色,游戏其间,更借助于光影作用,晶莹剔透,富丽绚烂,使人目眩神迷,遐想无限。现在在许多旅游景点、娱乐和展览场所,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倩影。在许多家庭中,也养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金鱼、神仙鱼及其它各种热带鱼、海水观赏鱼,成为庭院或厅室一景,高雅别致,赏心悦目。但饲养观赏鱼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才能应付裕如,把鱼养好,满足自己观赏娱乐的需要。
第二篇:观赏昆虫学课程感想
观赏昆虫学课程感想
摘 要:本论文主要是我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我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昆虫分类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晟多的动物,已知种类约达100多万种。虽然在农林业生产、人类的卫生健康及日常生活等方面会遇到昆虫所带来的麻烦,甚至重大损失,井成为人类必须防治的对象。但是,这类昆虫在庞大的昆虫“家族”中只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昆虫无损于人类利益,它们只是自然界中生息繁衍的一类动物,在生态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缤纷多姿的大自然的重要构建者。
一、观赏昆虫的定义
凡能给人以美感,可供赏玩、娱乐以增添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的昆虫都可称为观赏昆虫。
昆虫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昆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行为习性,以致构成一个纷繁复杂、形色十分丰富的昆虫世界,无疑,其中具有观赏、娱乐价值的种类甚多。诸如花间彩蝶飞舞,树上秋蝉鸣唱,夏夜萤光与群星争辉等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在“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杜甫),“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蝶立上头”(杨万里)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诗句中,昆虫大显身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愿做蝴蝶比募双飞的爱情故事更是在我国民间流传至今带给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二、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目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等等处处都有昆虫涉牵。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三、观赏昆虫的类别
根据观赏昆虫为人们提供的观赏内容可分为呜叫类观赏昆虫、运动类观赏昆虫、形体类观赏昆虫、发光类观赏昆虫及色彩类观赏昆虫。
(一)、鸣叫类观赏昆虫
凡具有发音器官,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声的昆虫均属此类常见的有蝉、蟋蟀和螽蜥,往往以悦耳的声音给人闭情逸趣,特别是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和频燥的声音环境易使人紧张倦怠。因此,在工作、学习之余聆听虫鸣,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对调节身心大有益处。此类昆虫在许多城市的花鸟市场均可见到,尤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
(二)、运动类观赏昆虫
包括具有格斗习性的蟋蟀和具有较好的飞翔耐力的甲虫、以及叩头虫等,给人们运动娱乐的感受斗蟋蟀是我国传统的一项民俗活动,历千年而不衰。它始于宋代以前,至宋代初期已具相当规模,从宫廷到民间,从京都大邑至穷乡僻壤,都不乏促织之戏。而今在沪、掉、宁等国内大中城市及港、澳仍有相当规模的蟋蟀市场,而且小小蟋蟀价格不菲。
在我国许多地区,竹象或金龟子被制做成一种“推磨儿”的玩具,让昆虫旋转飞翔,极受儿童喜爱。
(三)、形体类观赏昆虫
此类昆虫具有奇特、怪异、或优美体形,包括竹节虫、螳螂、吉丁虫、角蝉及各类拟态昆虫等,它们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展示生物界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法则,观赏时耐人寻味,寓教于乐。
(四)、发光类昆虫
萤火虫是能发光的昆虫,夏夜在树林草丛中,点点流“星闪烁,与夜空中的星光呼应,构造一幅优美恬静的田园画卷。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萤火虫照明;墨西哥妇女则爱把萤火虫网在特殊的发髯里作为头饰的习俗。
(五)、色彩类观赏昆虫
主要是指具有大型的蝶翅,其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翅上色彩和斑纹变化的鳞翅类昆虫。此类昆虫以艳丽的色彩和不同斑纹构成的优美图案,是人们极为乐见的昆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蝴蝶,被誉为大自然的“舞姬、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且为各种艺术作品中赞美或吟颂的重要对象及工艺美术品制做的材料。在观赏昆虫中,蝴蝶及蝴蝶工艺美术品是商品交易最活跃和普遍的一类,全世界蝴蝶贸易年成交额约1亿美元。
以上类别并无绝对的界限,若干观赏昆虫兼有多重观赏价值。
四.昆虫的观赏方式
(一)、宠物饲养
将昆虫作为宠物饲养和观赏。可供宠物饲养的昆虫主要是呜叫类和运动类观赏昆虫,一般具有寿命较长、容易人工喂养的特点。如宠养蟋蟀和蝈蝈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在宫庭、贵族内还有以金笼玉器做饲养器具的,但更多的还是用竹笼、陶罐饲养。此类昆虫饲养在家中,带在身边,可随时观其斗、闻其鸣。
(二)、珍品收藏
许多有特异形态和绚丽色彩的观赏昆虫及珍稀昆虫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可将其制做成标本收藏,作为永久性的观赏品。
(三)、艺术创作与欣赏
如上述及的昆虫可为艺术创作提供极为丰富的素材,或以诗文、或以图画对昆虫进行赞美和吟颂的艺术作品难记其数。除了欣赏佳作外,偶尔情之所至、有感时吟诗几句或画上一卷,也是一种极美的享受,或许还会有不凡之作。利用昆虫制做工艺美术品亦很有前景,在欧洲,早就有把漂亮的吉丁虫包埋在人工琥珀中作为饰物,成为绅士们追逐的时尚。近年来,蝶翅画、蝶盘、蝴蝶书笺、蝴蝶贺卡等以昆虫为材料的工艺品则更加丰富多彩,成为许多旅游景区的特色商品。
(四)、景观营造与欣赏
昆虫是大自然的成员,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观赏美丽的昆虫更能贴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增添生活情趣。例如开设蝶园婚礼,让新人在鲜花丛中,由翩翩飞舞的彩蝶簇拥结成伉俪;或举办萤光舞会,让游客在闪烁的萤光中轻舞。这些对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新鲜、诱人的体验。因此.建立蝴蝶园、昆虫公园,放养、繁殖观赏昆虫以供人们游憩观赏将是森林旅游中值得开发的一项内容。
五、观赏昆虫的社会经济意义
观赏昆虫可起到增添人们生活情趣的效应,从而有益身心健康。此外,观赏昆虫还有益于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增强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因此,合理开发观赏昆虫资源,不仅可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并
且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60年代台湾蝴蝶年外销额约3千万美元,1970年至1980年间以蝴蝶及其它昆虫加工为生者约3万人。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自1974年起,在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等有关专家指导下开辟多处“蝴蝶牧场”,使从业农民年收入由5O美元增至1 500美元,生活大为改善。在四川,农民在竹象成虫发生期捕捉上市出售,每头几角,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是对这类竹笋害虫实行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山东宁阳县蟋蟀的年贸易额可达数千万元。另外,合理开发观赏昆虫资源还有利于物种的保护,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由于“蝴蝶牧场”的开辟,使一些濒临灭绝的蝶种数量增多。
但应指出,在昆虫的观赏活动中,应有正确的娱乐观,切忌玩物丧志和从事赌博活动;开发利用观赏昆虫资源应台理适度,开发与保护结合,以开发促保护,严禁捕捉国家保护的虫种和滥捕珍稀种类,以便观赏昆虫这类自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王音 周序国.《观赏昆虫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李鹏翔.观赏昆虫[J].科学大众(中学版),2001年12期 [3]龙中伟.观赏昆虫采捕加工法[J].农村新技术,2000年06期 [4] 郑立军 靳桂敏 杨新廷;.观赏昆虫刍议[J].野生动物,2001年03期 [5] 吴福泉.观赏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东蚕业,1999年03期
[6] 朱 巽.湖南观赏昆虫资源的利用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4期 [7] 高卫红.另类宠物欣赏——观赏昆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第三篇:鱼类生态学总结[范文模版]
1、鱼类的生活史包括6个阶段: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鳞片在稚鱼期开始形成。
2、年轮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答:首先是以鱼类在一年四季中生长速率的不均衡性为基础的。因变温动物。其生长是有季节周期的。春夏季是水温上升,饵料生物繁茂,鱼体代谢旺盛,摄食强度大,生长迅速且均衡;秋冬季,水温下降,饵料生物贫乏,鱼类代谢缓慢,摄食强度小,生长缓慢,甚至有时完全停止生长。鱼体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均衡性,也反映到鳞片等骨骼组织上。鳞片在生长时,它的表层有环片形成;在鱼体长得快时,鳞片上形成的环片较宽,环片之间距离也较稀疏,即形成较宽的环片带,称为疏带,或宽带;鱼体长得慢时,鳞片上就形成排列紧密、狭窄的环片带,称密带或窄带。那么在一年内,所形成的疏带和密带,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在生长年带中,由春夏形成的宽阔环片过渡到秋冬的狭窄环片,这个过渡环片是渐进的。而经过冬季后,从狭窄的环片再过渡到第二年春季形成的宽阔环片,这之间的交替却是飞跃的。这样,两个生长年带之间出现明显的分界线,这个分界线称为年轮。具体来说,年轮是指秋冬季形成的密带和第二年春夏形成的疏带环片之间的分界线;年轮被规定为从密带向疏带过渡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3.目前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记载鳞片等骨质组织上实际见到的年轮数。0没有年轮,1 有一个年轮,以此类推。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文外又有新增生的环片,则在年轮右上角加上+号,在春夏采样进行年龄鉴定时,有标本鱼的年轮正好落在鳞片边缘上,这时用数字后加点表示,如2.如鳞片上年轮数与年
龄关系是:0+
~1.,一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刚形
成。1+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2个年轮刚形成。
4.生长效率(growth efficiency):是衡量鱼类所摄取的食物重量(或能量含量)转化为机体组织重量(或能量含量)的百分数的一个指标。通常有粗生长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两种形式。
生长受阻:如果随着鱼的生长,环境不能提供越来越大的食饵,那么鱼的生长将会受阻。这一机理称生长受阻。
生长离散:许多鱼类在摄食条件不利时,不仅种群总生长率下降,而且个体间生长差异增大。因而,同龄群的个体大小极为不同,甚至会使它们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一生物学现象,称为生长离散。
水域饵料资源,就是指水域中所存在的(包括外来的)动植物体的全部总和及其衍生物,不管水域中现有鱼类是否利用它
饵料基础:则是在饵料资源中,被现有各种鱼类所经常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植物。
5.根据鱼类对饵料生物的选择(偏好)程度,通常把鱼类的食物划分为喜好食物,替代食物,强制性食物
6.空气呼吸空气呼吸
1)皮肤呼吸 鳗鲡 2)口咽腔呼吸 黄鳝3)消化管呼吸 泥鳅4)鳃上器官呼吸 乌鳢 5)气囊呼吸囊鳃鲇 6)鳔呼吸 肺鱼 7.繁殖策略:简单来说,是指每一个物种的繁殖特性,包括该物种的两性系统、繁殖方式、繁殖时间和地点以及亲体护幼等在繁殖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系列特性。
8.产卵群体: 许多卵生鱼类在繁殖季节到来时,常集结成群体到产卵场进行繁殖。同种鱼类因生殖目的而临时集结成的群体,称产卵群体。补充群体(K)、剩余群体(D)鱼类产卵群体(P)预备群体
(1)结构类型及特点 第Ⅰ结构类型 P=K(一年生、洄游性)产卵群体仅由补充群体组成,即参加产卵繁殖活动的全是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没有重复产卵的个体。属于这一类型的鱼类,一部分是寿命短的鱼,另一部分是洄游性的鱼类。
第Ⅱ类型P=K+DK>D产卵群体由补充和剩余群体两部分组成,但仍以补充群体为主。这一类鱼个体一般较小、生命周期短。因此,产卵群体年龄组成简单,性成熟早,一生中产卵次数虽不多,但种群世代更新快,增殖潜力大。
第Ⅲ类型P=K+DK 11.鱼类自然种群具有的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12.r与K 型选择的特点 区别 K选择的种群,栖息环境通常比较稳定;一般个体较大、成熟较晚,繁殖力较低、寿命较长,死亡率经常受密度制约;种群丰度比较稳定,密度往往临近K值。也就是说,它们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环境承载量K作为自然选择的一种策略。 r选择的种群则相反,栖息环境往往多变、不稳定;它们通过提早性成熟、缩短世代时间和提高净繁殖率来提高r值,而个体小和寿命短也有利于提高r值;死亡率通常是非密度制约、突发性的,种群丰度经常处于激烈变动之中。13.Gause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物种不能长期并存于同一分布区。”它揭示了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被称为Gause原理或竞争排斥原理。14.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捕食链,碎屑链15 判断1)随着鱼类年龄和体重的增长,鱼的饵料选择会发生变化。2)鱼类洄游后并非全死,其中大马哈 鳗鲡会死,3)卵生鱼类中,没有亲体护幼的繁殖力大。4)同种群的不同世代 同种鱼的不同种群繁殖力不一样大。5)同一种鱼类形态学特征并不一样. 乒乓球课程学习心得及总结 这学期很幸运能够选上了乒乓球课,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乒乓球的基本技术要求,并学习了颠球和运球。接下来课程里,老师开始教授如何打球。讲到如何拿拍子时起我才发现自己多年来坚持的的技术动作很不规范,例如:没有把双腿蹲下来而造成的重心偏高;打球过程中习惯性地往后退而造成的击球点靠后;因为技术动作不到位而造成的球满桌跑,落点不准确。另外,自己最基础的握拍姿势就出现了错误:习惯与两指握拍,在拍后,三个手指用力按压拍面,不能自然弯曲。正确的应为:拍前,以食指第二指节和拇指第一指节扣拍。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拍后,其他三指自然弯屈,位于拍的1/3处,中指第一指节贴于拍的背面,手心是空的。 在初次课里,我们学习了发球、推档,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次发球都不会出差错、推档都能打到球台中间也是需要很多努力的。为了这个简单的动作做好,我们练了很多,比如原地颠球、对墙联系。虽然开始对墙打最多只能打3次,但是不断的练习后我可以对墙打20次以上,满满的内心成就感。前期有了一定的基础准备训练,我们开始学习考试的第一个技术动作:反手推挡。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我有时打的动作幅度太下,习惯性地往下压球或者是没有做出半抛物线的动作。我的克服方法就是在对打练习时,让同学录下我的技术动作,通过回放,我就能清楚地知道哪里错误,从而在下次练习中得以改正。 学完推档后,我们要学习另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正手攻球。攻球要求很高,首先就是站位。要侧身,同时动作要大方,分两部完成。第一部收手,第二步攻球。这个动作做起来简单,但实际运用到对打中就不那么简单了。我在做练习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站位,老师要求侧身,可是刚开始还可以,打一会就和案子平行了,这个站位不好就对攻球的发挥有很大影响。练好站位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老师做示范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的胳膊挥动的幅度是很小,有时候不完整———结束时挥拍动作没有到眼角,常在胸口位置就停止。对于正手攻球,我觉得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灵活:一是当球飞过来时,习惯性的用推挡,想用攻球时,手腕太挺直,没有内旋动作。这还得需要自身大量的练习才能进步。 体测结束后,将是我们练习的时间,虽然目前对两大技术还没有完全吃透,我相信勤加练习,多交流学习,熟能生巧,以后乒乓球技巧会进步很大的,学好乒乓球应该不是大难题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凭借熟练的技术和耐心教导,真正向我们展现了国球的魅力。现在乒乓球课程接近了尾声,但学习乒乓球和体育锻炼之路需要我们坚持走下去。 《观赏植物学》课程中植物识别教学探讨 摘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诸多感官方面以及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方面入手,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识别植物时应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加深对植物的识别记忆,归纳出有利于植物识别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观赏植物学;植物识别;感官;实训;教学方法 1国内外植物相关课程现状 植物季相变化给大地穿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这件“外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美化环境,同时净化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因此,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设计越来越重视,《观赏植物学》、《植物造景》、《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已经成为环境设计、城建、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国外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景观专业的植物课程开设时间早,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几乎都开设有植物相关课,且课程名称多样,内容丰富[1]。 但对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认知植物,学生时常感到有些困惑,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笔者通过多年的《观赏植物学》教学,总结出该课程的难点是认识植物较困难,而且植物应用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植物识别,另外,学生们认为只有能认识植物才是专业学得不错,而且大部分同学看见一个不知道的植物就诚惶诚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教学中植物识别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植物识别的方式、方法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植物配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植物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要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容易。针对建筑、景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特点,主要以刺激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识别,学生一般对形态、色彩、气味、质感、声音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具体状态比较敏感[2]。 2.1视觉 视觉是人们认识植物的第一感官。人最先接受的信息是植物的外形特征。因此,刚开始了解植物首先应从植物的名称及整体外形着手。根据一般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要求,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即乔、灌、草或常绿、半落叶、落叶以及针叶、阔叶等进行划分,基本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季相特征,能在设计图纸上准确表达植物名称和设计意图是最关键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植物。 2.1.1植物类型。首先按照植物基本类型了解植物所属类别,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也是后续植物识别的基础。 2.1.2植物结构。即组成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的结构是组成植物形态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植物的根、茎(杆)、枝、叶、花、果,让学生对个体植物有初步的形象认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结构特征,了解了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就基本上了解了植物基本的自然形态。 2.1.3植物形状。植物的基本形状包含结构特点,是认识植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植物的形状除了主体的树形姿态外还有植物的叶、花、果等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①树形。由树干和树冠组成,在植物成年期就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外形特征。如乔木类的圆柱形、卵圆形、椭圆形、尖塔形、盘伞形;灌木类的密球形、丛生形、偃卧形、匍匐形等[3-4]。这些是植物呈现给环境的最直观形态,也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枝干的纹理增强了枝干的表面特征,其除了没有纹理的光滑树干外,还有横纹、片裂纹、丝裂纹、纵裂纹、纵沟纹、长方裂纹、粗糙纹等。根据植物枝干的纹理大致区分出植物的所属范围,再根据其他的特征,如颜色和分枝状态等确定植物的品种。②叶形。自然界植物的叶形丰富多彩,也最具有观赏性。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有单叶、复叶;叶序有对生、有互生;还有叶脉、叶缘的不同纹理等。叶的形状最为丰富,有针形(松)、条形(柳)、卵形(女贞)、掌状形(梧桐)、椭圆形(柿)、心形(紫荆)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③花形。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小和花序。花形有蝶形、喇叭形、十字形、异形等。园林植物中花形比较小的是六月雪,花形较大的有牡丹和广玉兰。不同的花序也影响了花的外形特征。④果形。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名称是以其果实的形状来命名的,因许多植物的果实非常奇特比较容易记,比如铜钱树的果实似铜钱;腊肠树的果实似香肠;秤砣树的果实似秤砣;紫珠的果实似紫色的珍珠圈;红豆杉的果实似红豆;其他的还有像元宝、耳朵等形状,这些果实比较容易引人注意,因此也较易分辨。 2.1.4季相。即植物的年周期,也就是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更迭发生的变化。季相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落叶和半落叶植物。一般主要了解植物的季相物候特征即植物的常绿、落叶、半落叶特征。了解植物的季相,可增加对植物的辨别,同时也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构思。植物的季相是植物造景的关键。 2.1.5色彩。园林植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枝干、叶、花、果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①枝干色。植物的枝干颜色一般不为人们注意,这是因为枝干的色彩一般都呈黑、褐、灰等色,颜色不是很鲜艳。但也有些颜色比较明艳,如白皮松、悬铃木、梧桐、白桦树、红瑞木的颜色等。这样植物往往会成为植物造景的特殊材料。②叶色。植物的色彩基本上体现在叶子上,叶色往往是人们认识植物色彩的关键。叶色除了本身固有的色彩特点以外,有的植物叶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但也有不同程度之分,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③花色。植物的花色是主要的观赏要素,千变万化的花色通常用色系来划分,一般将其大致划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等。但这些色系的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可能会有纯度或明度上的差异,如红色就有粉红、大红、桃红等,而且同一品种也会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月季就有红、黄、粉、白等颜色;还有的花不是纯色而是由2种以上的颜色构成,如三色堇虽然有纯色的,但大多数是由3种颜色组成。 2.1.6生命周期。植物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也有其生长与衰亡的变化周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更新期。植物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成熟开花结果,树形也会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长高、丰满,过了壮年期后,树的冠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最终衰亡。这些特征会使景观发生变化影响最初景观设计的效果。有些乔木衰亡的过程较漫长,部分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有助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做长远的设想,以达到远期效果。 2.2听觉 植物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出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声音,如松涛、万壑松风、听雨荷、雨打芭蕉、竹林听雨等,这些都是描写植物在动力作用下的声响。这些声音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有触景生情的思绪涌现,往往会启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绪。这些听觉感受既是记忆植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营造景观环境气氛的手段之一。 2.3味觉 通过味觉感受会增强对植物的认识程度,植物的不同味道会刺激人类的记忆。最明显的是不同果树的果实,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有独特的味道,如薄荷叶就有清凉的味道,这些植物自身独特的味道是识别植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4嗅觉 自然界有些植物因带有其独特的气味,可划分为芳香植物与特殊气味的植物,气味可由树干、花、果等散发出。有的植物气味很特别,如鱼腥草整个植株的气味都有鱼腥味,而常被人类所利用的是一些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兰花等,还有许多有芳香味的乔木、灌木,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树(松香)、樟树(樟脑)、桂花、檀香、甜橙、核桃、花椒等,灌木类中的玫瑰、栀子、含笑、茉莉等。这些植物的香味各异,都会使人感到精神享受。芳香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营造起点缀作用。在识别植物时了解了其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基本认识植物的品种。2.5触觉 许多植物有刺、毛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性,也有的植物很光滑无任何毛刺感,这些都是植物给人们的触觉感受。如构树叶面上有许多毛絮,用手触碰的感觉是软绵绵的;广玉兰的叶片光滑,有较强的光洁度。 总体来说,通过不同感官来识别植物,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植物的这些特征需反复记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实际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训练,以达到认识植物、运用植物的目的。 3加强植物识别的实践、实训教学 3.1进行实地教学 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教学,将学生带到植物品种丰富的校园或植物园中,尤其是已经挂牌的植物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植物特征,对植物结构进行直观认知。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在季节的更迭过程中植物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变化,因此,在了解每个季节的植物特征时,需要有全局的观念[5],要有“横向和纵向”的认识概念。所谓的“横向”是植物的季相变化,“纵向”即植物的自然生长变化,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所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跟踪实际的园林项目,参与选苗、移苗、栽苗、养护管理等整个过程,全面了解植物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从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3.2植物资料收集整理 在绘制、收集、查询植物资料时应同时对植物具体结构和特征进行手绘(写生)、拍照、记录,并参考相关植物书籍资料,利用网络资料查询,加深对所学植物的认识,让该植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识别植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必须反复的进行眼、手、脑的综合运用,加深对植物的记忆。 3.3在不同季节设置认知实习周 认识植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仅仅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对植物有深刻的认识。植物的生长除了时间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的季节里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该课程设置可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第3~7学期之中的不同季节中,每次课程时间在3周左右,有利于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季相特征进行识别。如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春天,学生往往只会对春天植物的长相或特征有所认识而忽略植物在其他季节的季相特征。完整的认识植物的季相特征对于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6],景观设计对植物的景观要求是一年四季的景观效果,只突出某一个季节而忽略其他季节的景观效果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设计。 4小结 植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上是识别植物的几种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仅供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争取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植物知识。 5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 朱均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5] 周蕴薇.高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1):67-68.[6] 顾振华.园林植物识别的策略与方法[J].现代农业科学,2008(8):28-29.第四篇:乒乓球课程学习心得及总结
第五篇:《观赏植物学》课程中植物识别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