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课心得
音乐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2016年10月31日,我们音乐组一行三人有幸去观摩进行临沂市初中音乐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
这次听课,着实给我们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执教教师贯彻“以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突出了音乐课堂的学科特点,以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和活泼有效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听课学习中,收获不少,感想颇多。使我感受到了音乐老师要想上好一堂课是相当不容易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已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的唱歌课,教学目标体现要从学生的表现中得到反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里谈谈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和反思:这次观摩课,每位教师的课堂设计、授课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亮点,都有值得学习与探讨的地方。
一、授课教师共存的优点。
1、教师基本的音乐素养比较好。
音乐课首先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是美的使者和传递者,教师的教学仪态美、语言美、歌声美…是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听课,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感到骄傲,这些教师都具备这些良好的音乐素养,言谈举止间流露出美,教师自身气质深深地吸引听课者的眼球,让人感觉赏心悦目。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她们具备了美的使者的气质。
2、课的设计方面。
教师的备课可操作性更强了,更加注重实效性,每一环节的设计能够紧扣主题,步步为教学目标服务,屏弃了那些形式化的东西及做秀的环节,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培养。
二、多媒体使用方面。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实效性,多媒体的运用得恰到好处,能够做到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三、音乐教师要善于把握一个“度”
1、注重把握学唱歌的“度”。
在听课中发现,教师们都注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的学唱歌曲,这种方法很好,无形中减轻了学生学习新歌的负担。但在每一遍听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主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音乐,如果教师盲目或者目的性不强,只是一味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歌曲,我想,这种做法没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真正含义。
2、注重把握教师在课堂上“演员”这一角色的“度”。
一节课的主角是谁?得看师生谁展现的机会多。我觉得音乐课上教师更应该注重“厚积薄发”,教师充当演员的角色只要恰到好处即可,关键是做好导演的工作。尤其是当一堂课接近尾声时,在验收学生对所学歌曲是否学会时,教师应是一位很好的聆听者,而不是一位领唱者。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了自己在课堂上自身风采的展示,最终会让人感觉学生变成了教师的配角,是来配合教师的演唱。
3、把握“学科综合”的“度”。
“学科综合”的理念要求教师全面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有机会合理地进行各学科知识的穿插。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把握课堂的时间,有选择地进行知识穿插,而不是漫无目的,发散性讲解,不能偏离了方向,因为学科综合应体现学科特点,不是本末倒置,而是围绕教学目的来实施。
通过这次听课,我们三人的感想是:每位优秀的教师的课都为我的“桶”注入新鲜的“水”。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自身要高。它不仅包括扎实的基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等。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师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教师怎样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第二篇:观摩课心得
观摩课心得
今上午视频观摩了鲁老师的两节课,第一节听说课,第二节读写课。鲁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优美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地道流利的口语,幽默诙谐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法,是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值得我们教师来学习和借鉴。
鼓励学生勤动手,多参与,积极创新,加强交流与合作,使英语课堂真正互动起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鲁老师的课耐人寻味。
然而,在当前我们学校开展的“三自主五环高效课堂”中教师、学生、课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一言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导演,指导学生按照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引领学生完成教学内容。
二、学生角色的变化;学生不再是“听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活动的执行者,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教师的指令,小组长的安排,有序的进行学习环节,激烈的竞答,教学活动的开展,语言的不断利用,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功能的变化;课堂不再是“讲堂”。课堂成为学生知识的超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获取知识,教室成为开放的课堂、自主的课堂、情感宣泄的课堂、高效求知的课堂。
四、课堂上不再是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运用知识自由发挥的活动过程,是语言不断运用和能力拓展的过程。
五、激情洋溢课堂,合作探究成为主旋律。学生团结互助,积极上进,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高效学习的探究,是我们教改教研的主课题。
第三篇:观摩课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课”活力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普安小学 蒋亚聆
我于2015年3月28-29日这两天在重庆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阅读课”活力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此次学习让我感悟挺多,受益匪浅。听了王崧舟、李玉贵、钱锋、戴建荣等名师的观摩课和讲座,每一堂观摩课都具有学习的意义,每一位名师都精心展示了一节令学生和老师陶醉痴迷的课,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的年轻教师来说,无疑提供了良好借鉴、使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
一、语文课堂简约大气,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1.简约大气,感悟语文味
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得以体现。在两天的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语文课堂就是我们身边的课堂,没有过多地追求形式,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在每节课堂里教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智慧飞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都注重了品词读句,读中感悟文本价值。2.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如李玉贵执教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打扫”森林》一课中,引导学生理解“打扫”一词时,首先让他们说说打扫解释,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你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护林工人打扫了什么?”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语句、抓关键词去重点体会。戴建荣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寓言《揠苗助长》一文中,教师通过抓关键的词、句,并带上动作演示去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方法复述课文,这样既理解了生字词,又激发了学生表演的兴趣,更做到了轻易突破教学难点,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呀!
3.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如师引读,生接读;师生互换角色读等。虽然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穿插了课文朗读,但怎样读,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没有深究。在这一环节上我觉得王崧舟老师做得很好。他执教的五年级的《桃花心木》一文中,在学习14自然段的“道理”时,教师先引出林清玄的道理,让学生朗读后提问,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悟出了“不确定”这个道理,然后教师创设朗读情境反复读第4、5、7自然段:“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的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不确定——浇水的天数也不确定——”,再通过师引读,生接读;师生互换角色读等方式,去充分理解“不确定”。还有邓建东执教的五年级的《桥》一文中,对文中“老汉”和“村民”通过对比朗读,去感悟人物的特点。4.写作渗透,追求语文味
本次的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高段教学的几位教师都非常注重在阅读课堂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桥》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文中的“老汉”形象和“村民”形象的对比渗透了反衬、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的指导;在《桃花心木》的教学中通过作者文中出现的“奇怪——感到奇怪——更奇怪”的层层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揣摩作者这样编排的目的在于把文章写得生动,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来教会学生写作。
二
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教材,注重了课堂的延伸,由课内教材延伸到课外书。而且每位教师对教材相当熟悉,几乎都能背诵下来。他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注重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再根据学情随时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就像钱锋老师执教的《所见》这首古诗,他抓住了每个年级段孩子的特点,分别针对一年级和五年级各上了一堂观摩课。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他并没对文本进行过多的讲解,只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诗句中画面的美,感悟文本中“蝉”的特点,从而唤醒了学生要保护蝉的欲望;而在教学五年级时则让学生用所了解的知识来诠释 “闭口立”,从而引出了中国人的食蝉习俗、蝉的药用价值以及西方蝉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的蝉的诗,却没有法布尔这样的的蝉的昆虫研究?为什么西方有法布尔的科学研究蝉,却没有中国这么多写蝉的诗?”来打通学科界限,跨学科概览蝉文化,建立学科通感。
三、每位教师的综合素养比较强,对各班级的学情掌握得比较好,所以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能“游鱼得水”。如何做到快速掌握一个班的学情,这成了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在这个环节上我比较佩服王崧舟老师,他在课前安排了一个小调查,如:选择题(1)《桃花心木》先写了一个故事,后讲了一个道理,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2)《桃花心木》所讲的这个道理你懂了吗?(3)《桃花心木》所写的两部分内容,你比较喜欢哪个部分?透过课前的一个小小的调查充分了解了这个班的学情,为他这节课的成功埋下了伏笔。我想这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教师备课备课,不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好处吧!
每位教师教学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课堂上做到了语言精炼而不失幽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低段教学注重学生对课文生字的书空,每位老师都让学生一起书空课题和课文中重点的生字。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好汉字的笔画结构。像钱锋老师执教的一年级古诗《所见》一文中,首先对本课难写的生字“蝉”字进行了一个书空,并且老师在书写的时候是边示范边讲解占格位置,接着演示了“蝉”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加深对这个生字的认识,这样做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优美,从而爱上汉字,又为写好汉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从而让学生从课文中积累到不少知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活力课堂靠课外修炼而来,教师只是引导者,至于窗外美景多少,要学生自己去欣赏。同时对语文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真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文本教材,吃透学生,重新塑造自已,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胜任小学语文教学。
第四篇:观摩课心得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听了了7位教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市数学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比多少的解决问题》时,有的老师用到了姚明的高度,《相遇问题》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第五篇:观摩课心得
这段时间观看了通识一和通识二的视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光线;感受到他们
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学科钻研之深。通过认真的聆听和自己的学习,与加上反思和总结,并专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
通过观摩名师讲课,我明白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教师的课堂设计必须有独到之处,不因循守旧,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很多方面都要有所突破,能引起我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新的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名师们特别留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学习方法,获得广泛的实践活动经验。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验,把语感和兴趣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让课堂更丰富、更生动。名师课堂2和3采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让教学课堂中展示了出色的动画,这样能较好地组织好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重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有了学习爱好,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舒畅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无论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那种严谨又随意的板书、还是教学工具的运用,都要做到灵活安排、不断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安排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轻易接受、乐于接受。该老师上课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特别是肢体语言教学的使用,使我感受颇深。听了该老师的执教,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过观摩视频,通过培训,我对教学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教师是辛勤的园地,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而艰辛的。为把新一带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灌溉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段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民主地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也使我看清了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更使我更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应如何着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新鲜事物的联想力也很丰富,很多课本中出现的生活性词汇在短时间内便能掌握,所以老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付学生们提出的各种课本外的问题。另外,课本的另一特点便是内容贴近生活,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如果能够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实际情况予以结合,那么更加能够产生吸引力,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们也鼓励学 1
生们多阅读课外比较浅显的英语读物,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在课堂上,初中学生是喜欢有趣味的活动,长篇大论是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因此,老师除了知识点的准备之外,认真考虑设计课堂活动也是很必要的。七年级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生动活泼,所以上课时要多鼓励他们举手发言,进行学生间的配对对话练习,结合课本内容组织一些小范围的调查、猜谜,或者短小的英语小品表演,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八年级开始,课本课文的形式渐渐与高中模式接轨,但如果上课时也像高中一样重点强调语法知识,那么学生很容易变得思想分散,而且根据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无法接受较为系统的语法知识,只有把语法点结合到令他们感兴趣的操练中,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才能在学生的脑中形成概念。所以,初中的课堂一定要组织得活跃一点,从而让学生能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虽然初中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要求方面,能够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和教导,但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又普遍存在健忘的毛病:对于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型,他们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可老师们都很明白,过两、三天或一个多星期之后,遗忘程度是百分之百,所以,初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反复。除了把近期所学的课本内容反反复复的通过默写、背诵进行强化之外,在新知识的教授同时,把以往几个学期里所学过的知识点在课堂里有机的结合,进行书面和笔头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校内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综合性的测试之外,每单元组织的小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对初中学生而言,题目难度可以不大,但是重要的知识点的重复出现能帮助学生加强长久记忆。此外,定期进行单词测试也是有效的手段之一,以此督促学生养成经常温习所学过的词汇的好习惯。
在初中上课还有一个关键点便是如何把握课堂的纪律问题。如同前面提到的,初中的课堂不能过分沉闷,初中学生还未脱离儿童的特性,枯燥单调的讲解一定会使他们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这样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但是45分钟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完全用于游戏活动,过多的活动也会使他们过度兴奋,从而使课堂纪律产生混乱。所以,我们应当把握好尺度,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总之,我们既要多观看名师讲课,也要结合校本特色,设置适宜于本校学生的课堂结构,设计优质的教学方式,想出新颖的教学方法,布置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充分调动青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自主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