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8:3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

第一篇: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

胡欣 第二章 第三章 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计2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D.江泽民

3.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A)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B)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 B.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D.《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A)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新民主主义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与时俱进 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是(C)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 9.“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A)一文中提出来的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战阵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 D.《矛盾论》

10.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D)

A.革命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13.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D)

A.武装斗争问题 B.党的建设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农民问题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政权问题

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A)

A.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地方实力派 C.亲日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6.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理论建设 17.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8.“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9.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的著作是(C)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B)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1.“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在(ABCD)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反对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反对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BC)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CD)A.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4.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为人民服务 D.批评与自我批评 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BCD)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实质和核心。(3分)

重要意义: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3分)2.简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2分)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才有了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2分)

第二,从理论的角度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2分)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毛泽东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总路线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内容。(2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1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1分)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分)4.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1)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2分)

(2)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2分)

(3)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分)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3分)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3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8分,计16分)

1、材料一: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材料三:„„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

—摘自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综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时期难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4分)

(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4分)答案要点:

(1)对中国革命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是在经历了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之后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2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缺乏经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怕失败。(2分)(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既取得了成绩,也遭遇了挫折与失败。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所得的若干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也为后人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4分)

2.材料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人必须强制劳动。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材料二: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材料三:省苏(维埃政府)应该通令各地各级政府,要求各地政府录令布告,推促农民耕种。在令上要说明过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业,生的不补,死的不退,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买卖,得了钱来供给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储蓄起来,或经营商业,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农民一家缺少劳动力耕田不完,或全无劳动力一点不能自耕的,准许出租。租金多少,以两不吃亏为原则,由各处议定。综合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条文中尚有哪些不适合当时的政策规定?(3分)(2)比较材料2与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

(2分)

(3)比较材料3与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则的修正?为什么做这样的修正?(3分)答案要点:

(1)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1分)不适合实际的规定是: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没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禁止土地买卖。(2分)

(2)答: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因为没收一切土地往往造成对中农利益的损害,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2分)(3)答:将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改为属于农民,将禁止土地买卖改为允许农民自主租借买卖土地。因为土地革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3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计24分)

1.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12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其具有了与时俱的理论品质。(3分)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新的实践同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产生了矛盾的时候,一个新的重大理论突破,能给实践以强有力的指导,既为实践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又能开辟新的实践领域,同时为动员最广大群众参与新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世界发展大势保持同步,不断实现创新,是古今中外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的经验总结。(5分)(3)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上在发展,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的视野,做出新概括。(4分)

2.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启示。(12分)

(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明确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因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着城市。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分)(2)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可能性:因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长期分裂与战争,经过大革命影响的地方,具有建立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并且日益激化,革命形势继续发展;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4分)

(3)这条道路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化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同样,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它对于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这一理论,今天对于我们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并制定出合乎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3分)

第二篇:毛中特论文题目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小论文题目

第七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农村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改革状况

三 调查家乡县市企业“走出去”状况

四 当前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

第八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新农村社保政策实施情况

二 调查家乡所在县市失业保险政策实施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环境污染与治理情况

四 调查学校周边乡镇对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情况

五 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对策研究

第九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农村公共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阳光村务工程”情况

三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的法制教育情况

四 基层民主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三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居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

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构建

第十一章

一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干群关系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村(小区)民间互助情况调查

三 改善民生与国民幸福的关系研究

第十二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经济活动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县市涉台文化交流调查

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路径选择

第十三章

一 对家乡所在县市民间团体对外交往状况调查

二 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第十四章

一 对家乡所在乡镇学校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二 对家乡所在乡镇宗教情况调查

三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

第十五章

一 对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入党情况调查

二 对安徽理工大学班级党支部情况调查

三 执政党执政文化的再中国化

第三篇:毛中特-社会调研题目

社会调研题目

1.乐山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变迁调查

2.大学生对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价标准的调查 3.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 4.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调查

5.乐山师院大学生学生课外读书情况的调查 6.乐山市的物价水平与人均消费水平调查 7.对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观调查

8.对乐山师范学院大一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9.对乐山师范学院学生的消费情况调查 10.对乐山市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 11.乐山三所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调查

12.“中国梦”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13.改革开放后乐山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调查 1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 15.乐山师院周边物价飞涨的情况调查

16.对乐山周边某乡镇小学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调查 17.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调研

18.乐山市区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19.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调查 20.我院大学生入党情况调查 21.乐山师范学院学风状况调查 22.乐山市人民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 23.乐山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24.乐山市民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调查

25、乐山师范学院大四毕业生对出国留学的看法,26、对乐山市区居民家风的调查

27、关于当前人们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为调查对象

28、乐山市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调查

29、对乐山师范学院周边餐馆卫生环境的调查

30、大学生恋爱观现状的调查分析,以乐山师范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

31、大学生对网络大型游戏的看法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为调查对象

32、关于乐山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兼职状况的调研

33、关于大学生就业是否选择专业对口的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34、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态度的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为调查对象

35、家长、小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以乐山市区某一小学为调查对象

36、关于对乐山市区某一敬老院孤寡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

37、小学教师性别对学生的影响调研,以乐山某一小学为调查对象

38、对乐山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就业方向的调查

39、对乐山市区某学校小学生一周的学习与生活的调查 40、乐山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兼职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41、对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式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42、关于乐山师范学院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调查

43、对乐山三所高校的婚恋观调查

44、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调查,以乐山市区某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45、对乐山师范学院大四学生考研热的调研

46、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的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47、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满意度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48、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49、小学生使用手机状况调研,以乐山市区某小学为例 50、上大学有无必要,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51、近年来师院学生的就业、薪酬与专业相关情况的调查

52、师院学生假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

53、老年人对在家养老或者养老院养老的看法,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54、大学生对在校期间兼职的看法

55、关于对摔倒老人扶不扶的调研,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56、人与人的真情该以什么方式表现,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57、人们对情感的忠诚度调查

58、当代大学生的在校消费与社会平均消费状况的比较

59、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现状调研——以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为对象 60、乐山师院师范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61、农村医疗保障情况调查分析,以乐山周边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62、某地区贫富差距情况的调查

63、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度情况调查,以乐山城区大学生为例。64、大学生个人消费与家庭收入的关系的调查分析,65、关于旅游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以乐山市为例

66、关于大学生考证热潮的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67、关于电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分析,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68、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调研,以乐山市城区为调研对象 69、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调研,以乐山周边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70、对乐山师院食堂卫生情况的调研

71、关于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情况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72、乐山市市中区雾霾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73、关于农村与城市的中小学教育差异调研,以乐山城市和乡村的学校为调研对象。

74、乐山各大学学生每月生活费及消费问题情况调研 75、乡村空巢老人的快乐与孤独

76、现代中学生对我们国家的红色历史及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以乐山市区学生为调研对象。

77、大学生对“啃老”的看法,以乐山三所大学为例 78、关于乐山市市中区环境的恶化与整治的情况调研 79、乐山市民对老年人的晚间广场舞的态度及看法 80、乐山老年福利院现状调查

81、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对分期付款购买高档手机的看法调研

82、当今纸质书籍与电子书籍的流行度对比及其利弊分析 83、城市空巢老人的现状调研,以乐山城区为调研对象

84、关于现代青少年学习压力与心理健康的调研,以乐山市区为例 85、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86、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状况调研,以乐山市周边农民为调研对象 87、对乐山市流动商贩生存状况调查 88、对乐山的红色遗址与红色历史的调研。89、农村土地荒芜问题,以乐山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90、农村计划生育状况,以乐山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91、城市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调研,以乐山城区为调研对象 92、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调研,以乐山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93、贫困大学生在校生活状况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为调研对象 94、在校大学生兼职与学习冲突情况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为调研对象 95、打工者在城市中的住房情况调研,以乐山城区为调研对象 96、大学生吸烟情况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为调研对象 97、大学生村官的状况,以乐山师院的学生为调研对象 98、乐山市中区社区居家养老问题调研

99、快递业在小城镇的发展前景及对实体店面的冲击,以乐山市某小城镇为调研对象

100、公务员的生存状况,以乐山市区为调研对象

101、法律在基层的普及状况调研,以乐山某社区和1个乡镇为对象 102、中国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社会问题调研,以乐山市为例 103、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问题调研,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104、物价变化与人民生活,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105、农村孤寡老人问题的调研,以乐山某乡镇为调研对象

106、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使命问题调研,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107、大学生理财观的调研,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108、对大学生同性恋情况的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09、对女大学生化妆状况的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0、你的假期怎么过?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1、网络与人们生活,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112、春节红包调查(网络红包),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3、国家法定假日满意度调查;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114、父母婚姻状况对你的爱情观影响;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5、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6、大学生就业理想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7、网络大V的言论对大众的影响调查,以乐山市民为调研对象 118、大学生大学期间结婚意愿调查;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19、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调查,以乐山市为调研对象 120、家风、家规调查,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121、国家主权争端对大学生服兵役的影响度,以乐山师范学院学生为调研对象

122、乐山市公益慈善事业情况调研 123、乐山市区隔代抚养情况调研 124、乐山市老年人养老方式调研

125、大学生对于看心理医生行为的看法,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26、大学生的恋爱观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调研,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127、乐山师院大学生课余活动方式调研 128、乐山市老年人娱乐方式调研 129、大学生如何看待校园内不文明现象 130、乐山师院非师范生就业情况调研

131、乐山市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调研 132、大学生对婚前同居的看法

133、乐山周边占用大量土地却空着并未利用情况调研 134、学生会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 135、乐山师院学生社团状况调研

136、当代大学生对奢侈品的态度,以乐山三所高校学生为调研对象

第四篇:毛中特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3、邓小平理论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为我国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良好机遇。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实力。”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6、中国无产阶级的基本有点和自身特点: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①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③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又包含4小点)a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间隙b农村革命根据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使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d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0、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阶级政策);贫农和下中农一起,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从而解决了农村依靠农民大多数和建立无产阶级优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包括原来是贫农而在土地改革后变成的下中农以及老中农的下中农),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11、(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①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②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③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12、(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①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③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党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13、(每一点后要结合实际解释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推动力量。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③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4、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①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16、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17、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8、为什么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理念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由于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再加上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没变,社会矛盾没变。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要解决好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问题,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19、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提高自主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统筹区域发展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①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②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1、三个转变(多选):①促进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2、资源节约型社会: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②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③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④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23、基本民主自治体系: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4、依法治国的意义: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5、中特文化地位和作用: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内容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主题,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9、如何发展文化产业?①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的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②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为主、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依据: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31、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略)

34、加快改善民生建设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和谐社会。

35、优先发展教育,建立资源强国: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优化教育结构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36、为什么要发展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就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37、深化收入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第五篇:《毛中特》调研报告参考题目及要求

黄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参考选题

(仅供同学们参考,也可自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为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学理论,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并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1、关于XXX市(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2、关于XXX市(县、乡、村)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与分析

3、关于XXX市(县、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4、关于XXX市(县、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5、关于XXX市(县、乡)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6、关于XXX市(县、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7、关于XXX市(县、乡、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8、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9、XXX市(地区)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与生存策略调查

10、关于落后文化在农村的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11、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2、XXX乡(镇)教师工作与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3、关于XXX市(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4、关于XXX市(地区、县)农村干部及群众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15、关于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与分析

16、电视广告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17、关于XXX市(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与分析

18、关于XXX市(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与研究

19、关于XXX市(县、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关于XXX市(县、乡)村民(居民)自治组织选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1、关于XXX市(县、乡)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2、关于XXX市(县、乡)农民医疗保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3、关于XXX市(县、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4、关于XXX市(县、乡)农民工问题调查与分析

25、关于XXX市(县、乡)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调查与分析

26、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火葬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27、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消费结构调查报告

28、ⅩⅩⅩ市(地区、县)农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9、城乡居民防火意识调查与思考

30、关于农村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31、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与分析

32、XXX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的调查

33、XXX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34、关于XXX高校贫困生现状与需求调查

35、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XXX高校学生社团(学生团体)状况调查与分析

37、XXX大学生勤工助学调查与分析

38、关于家长和学生对教育高消费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39、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40、大学生理财能力调查与分析

41、大学生入党动机与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42、大学生宿舍文化(或流行文化)现象调查与分析

43、黄淮学院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44、黄淮学院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45、黄淮学院贫困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46、黄淮学院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47、黄淮学院学生择业就业观念调查与分析

48、黄淮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49、黄淮学院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

50、黄淮学院女大学生婚恋观及恋爱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51、大学生休闲与精神养成52、大学生休闲方式问题调查研究

5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休闲问题研究

54、工业社会、生态文明与大学生休闲

55、多元文化交织图景下的大学生友好交往问题研究

56、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57、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58、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研究

59、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分析

60、河南农村收入水平状况及分析

61、反思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62、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反思精神

63、大陆因素对台湾大选的影响

64、反思精神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65、中原经济区建设如何借鉴海西经济区的经验

66、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报告(以黄淮学院为例)

67、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以黄淮学院为例)

68、黄淮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69、黄淮学院服务于驻马店地方经济建设研究

70、黄淮学院基础文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研究

黄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写作和评阅要求

1.调研报告选题要求:学生要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学理论,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学生选题可根据教师提出的实践调研参考选题,也可自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调研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2.调研报告内容要求:主题突出,内容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证充分。

3.调研报告的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4.调研报告结构要求:一份调研报告有封面和正文。封面上显示有题目和作者个人信息;正文包括有题目、内容、参考文献等。

5.调研报告格式要求:封面格式严格按照老师提供的模板(见下页附件一供学生使用);正文格式要求字体为宋体小四号,行距为1.5倍,边距均为2.5,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6.任课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认真评阅,评阅要有批语、签名、日期、成绩等项内容。教师在评定成绩时,可先按百分制打分,最后按比例折合,计入总分。具体评分标准是: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有一定的创新性或推广应用价值,可在81—100分的范围内给分;观点正确,内容较充实,层次较清晰,可在60—80分的范围内给分;观点不正确,内容较简单,层次不明晰,可在60分以下给分;不提交调研报告或论文者,实践教学环节成绩按零分计。

7.任课教师评阅工作结束后,要严格按照系别、专业进行整理打捆,每捆上面要放有供教师使用的调研报告封面格式(见附件二)

附件一:调研报告封面格式(供学生使用)

黄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3号宋体、加粗、居中)

题目:

(3号宋体、加粗、居中)

系别: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2013年 3 月

附件二:调研报告封面格式(供教师使用)

黄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3号宋体、加粗、居中)

系别、专业、年级、班级:

任课教师:

2013年 6 月

下载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中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题目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毛中特》调研报告参考题目及要求

    黄淮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关于家长和学生对系别: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2013年 5月关于家......

    《毛中特》实践调研 题目及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选题及要求 一、参考以下题目,从中选一题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调查 2、村民自治状况调查 3、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 4......

    毛中特概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研参考选题 (仅供同学们参考,也可自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 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学理......

    《毛特》课论文题目

    论 文 参 考 题 目 (第2学期)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探析(学者:李实、赵人伟、郑功成、程过富)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郑功成)......

    毛特课程论文题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程论文题目(可以在现有题目的基础上自拟更为具体的题目,但要求大体是在现有的题目范围内) 1、 谈一谈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的看法 2......

    毛中特概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2011.4.25)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参考选题 (仅供同学们参考,也可自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

    毛中特概论分散实践题目[推荐五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1、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从经济、文化等某具体方面)——以家乡为例 2、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毛中特》实践调研 题目(发给学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调研参考题目 从下列题目中选一题。 农村考察类: 1、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调查 2、村民自治状况调查 3、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