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随笔集》感想
我读《蒙田随笔全集》的几点感想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对他身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散文家,如英国的培根、兰姆,我国的郁达夫、徐志摩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蒙田以博学著陈,其《随笔集》包罗万象,旁征博引,是16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理性分析的总汇,有“生活哲学”之美称。
《随笔集》共3卷,107章。内容涉及16世纪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诸多问题,作者于每章设置一个主要问题,采取漫谈的形式,在与读者的亲切交流中对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并试图通过剖析自己,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文学史上,《随笔集》开创了“随笔”这种新的文体,同时它也是自传史上的一部名作。
一.现代自传的前驱
《随笔集》开卷明义:“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是为了方便我的亲人和朋友才写这部书的:当我不在人世时(这是不久就会发生的事),他们可以从中重温我个性和爱好的某些特征,从而对我的了解更加完整,更加持久。若是为了哗众取宠,我就会更好地装饰自己,就会斟字酌句,矫揉造作。我宁愿以一种朴实、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因为我描绘的是我自己。我的缺点,我的幼稚的文笔,将以不冒犯公众为原则,活生生地展现在书中。假如我处在据说仍生活在大自然原始法则下的国度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我向你保证,我会很乐意把自己完整地、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的。因此,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在这段前言《致读者》里,蒙田先发制人,阐明了自己写这本书的目的,也为日后此书可能会得到的评价作了先见性的解释。但读到此处,我们应已了然,他是把他自己当材料,他将结合自身经历和自己思想的轨迹,来同大家畅聊一次。
《随笔集》不同于标准自传,没有标准自传所必须的独立的自我发展史,也少有对人生重要经历的详尽描述。《随笔集》的内容驳杂,有些与蒙田的个人生活没什么关系。不过,总的看来,《随笔集》记录了蒙田多年的孜孜不倦的思考,反映出他的思想发展历程,与其说是他的生活史,不如说是他的思想史。在《随笔集》中,自我是种种思考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好几年来,我只把目标对准我的思想,我只检验和研究自己;我若研究其他事,也是为了在自己身上——或更确切——在自己心中得到印证”。蒙田在讨论某一问题时看似漫无边际,却不时回到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上来。通常把蒙田随笔归于思想自传和内省自传。从广义自传的角度来看,它应归入亚自传。
二.怀疑主义和“美的相对性”
“他怀疑有确实认识的可能性,他所持的理由同希腊怀疑主义者所提出的相仿。他对理性感到失望,建议复旧未经腐蚀的本性和启示。但是,他极力主张,虽然我们不可能有知识,却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服从神的命令。蒙田有句大家熟悉的名言“我知道什么?”。然而,尼采说过:“蒙田的怀疑主义是勇敢的快乐的怀疑主义”。这也启示我们看待蒙田的怀疑主义不止是筒单的停留在“我知道什么?”的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层面上.梅洛在《哲学评论》中说:。怀疑论有个两方面:它意味着没有仟么是真实的,但葡时也没有什么是虚假的。他祷一切主张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的而予以摒弃。通过摧毁片面的或抽象的教条真理,它向人们灌输一种包含了方方面面和一切必要中分的全面真理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矛盾思想。
《相貌谈》一章中论述人的内在精神品质豹美稻显现在外的相貔美时。就表现了他怀疑论的两方面特征。他认为。人的脸部线条、情态和轮廓都对推断这个人的某些内在品质和未来的命运有帮助”,却又接着说:“新鲜的空气不一定使人健康,瘟疫疾病流行是的恶浊空气也不一定都会传染病毒一样。认为女人越是美貌品行就越糟糕的说法也不一定有道理,因为一张并不十分端正的脸也可能有正直忠勇的神情”,而恰恰相反,我们却会在其中看出令人讨厌的奸诈和残忍。
蒙田关于“美是相对的”观点是其怀疑论哲学在美学上的表现。在上面关于蒙田的怀疑主义的哲学思想时已有论述。在这里要强调他看重的是直觉,因此不奇怪蒙田在强调美的生成和被欣赏都有很大的相对性因素。他讲到依据经验,我们很清楚人体形式有来与我们出生地的空气、气候和土壤,这不但适用于肤色身高和体格,而且也适用于精神和气质,这里主要是在人种和再加上由于美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给美下定义或什么是普遍的美女蒙田感觉很难;他又列举了不弼民族的不同审美观念“印度入喜爱厚嘴唇,缅甸人喜好长耳,墨西哥人偏爱低眉”。我们可以看出这的重点在地理环境和人种的差异方面,美的相对性在蒙日J看来根源在美感的相对性,与此相连的是美的不确定性,美的不确定性不但取决于美感的不确定性,它还取决于知识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他妈此推崇苏格拉底的原因所在。三.死亡观
蒙田以研究自己为出发点,扩展到整个人类,在他著名的《随笔集》中,死亡这个主题占据了极大的位置,几乎每章都会从不同层面有所提及。正如他所说,“我不愿意看到这些举足重轻的思想家脱离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死亡),不管他们多么完美,他们毕竟是这个尘世的人。”在他看来,人自出生便是一步步走向死亡,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所以要研究人,必先要正面研究死亡。
蒙田认为,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他惊世骇俗地宣布不赞成我们现在确定人的寿命的办法,在他看来,等到年老体衰再寿终正寝,这样的死法是少之又少最不常见的,不比其他的死更自然,他举出小加图的话,赞同地认为,四十八岁这个年龄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算作高龄了。因为有多少人还达不到这个年龄呢。乍听起来,这样的说法未免有失偏颇,但谁能否认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迅猛呢?或许你会说,这样想不是太过悲观吗?但如果你看过蒙田关于死亡的文字,你会发现在他的死亡观中不存在恐惧与灰暗。在他的笔下,死亡如同一位命中注定的挚友,永远或近或远地在静候着,甚至对于这样一个残酷的字眼,你还能从蒙田的文字中发现一丝戏谑一丝狡黠,如“你没看见我们的一个国王在比武时被杀死吗?他的一位祖宗不是被一头猪撞死的吗?还有个人被一粒葡萄梗死。有位皇帝梳头时被梳子划破头皮而一命呜呼。”“感谢七帝,我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都可以离开人间。”这是蒙田的做法,“我没什么好遗憾的,虽然我对生命尚有眷恋,失去它会令我悲怆伤怀。我同一切断绝了关系,几乎同每个人告r别,就是没同自己告别。从没有人像我这样对死亡的思想准备那样充分,对生命那样不在乎。”在他风华正茂一切顺意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决不是盲目的悲观,而是一种明悟,一种哲人英勇无畏的态度,平静地看待死亡,而又凌驾于死亡之上。
他成功地扩展了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将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一死渡千生”,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死亡教会了蒙田,蒙田又教会了我们:“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
自《随笔集》出版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过很大的争议。一些著名作家,如卢梭等人指责他的作品充满了“可憎的虚荣心”、“表面的真诚”,但却受到了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推崇,他们赞扬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明这善辩”、“精于心理分析”、“文风简朴流畅,朗朗上口”。季羡林先生在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蒙田随笔全集》所作的序中,曾写到:“我认为,出书必定要有用,对个人有用,对社会和国家有用。这个“用”,当然不应理解得太窄狭。美感享受也是一种“用”。《蒙田随笔全集》是一部有用的书,很有用的书。”我赞同季羡林先生的看法,至少我在读它的时候,我看到了蒙田的所思所想,有些无法苟同,有些却深深认同;有些不甚明白,但细思冥想,却也恍然大悟。如同孟德斯鸠所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在本书中,我看到了思想的人。”
第二篇: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前几天翻开了很久没看的培根随笔集,记得我曾经以培根所写的|《论读书》写过一篇口头作文参加过比赛,那次比赛对于我来说使一次新的挑战,记得,那位老师和我说了题目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培根的那篇文章,论读书中讲到读书之用有三:一是:心旷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长才益智。这三点我深有体会,但却不觉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从来不会如此认为,但是这确实真正的原理,爱学、想学那就一定会觉得所讲的没错。我这次,我所看到的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愤怒。培根的笔者翻译得很好,人之所以会有怒是因为人很脆弱,经不起波折,但是易发怒者,脾气就必定会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却无法克制发怒的倾向,所以培根就说“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其实,笔者认为,要克制再一次发怒,就应该反省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从而改变。到哪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时间慢慢的改变。不可急于一时。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也如此,易发怒,但却从未反省。也学这就是人吧。
而《圣经》里说人要有耐心。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这样,你一定可以打败愤怒的。
向阳六年级:吴洁云
第三篇: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培根曾说“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的写的书。”利用假期时间,我有幸阅读了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又在宫廷内身兼重任的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随笔《培根随笔集》 培根一生热衷于做官为宦,但他的志向却远不止这一个方面。他想给不幸的爱尔兰带来和平安定;他想简化英国法律;他想改革教会;他想研究自然;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为达到这些目的,除了利用做官的地位和权势外,他一直在著书立说,推行他的各种主张。由于他自己经历了官海的浮沉,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因而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力透纸背,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本书从政治,经济,国家的真正强大,真理,革新,爱情,礼貌,野心等各个方面,向我们传输思想。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正如他自己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摒弃那种空洞、肤浅、冗长的毛病。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习,不仅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更有利于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语言更加紧凑。同时本书的笔调客观冷静,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更不谈自己。所以读这本书,不像是读小说一般轻松自如,也不像是在听着一位老朋友在那里娓娓道来,反而更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说教,一位法官判案。这可能是由于培根身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所以思想深刻,有道理。同时他还从事过法律工作,所以语言更是准确至极。大诗人雪莱曾这样称赞他:“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有一种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这本由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集为培根在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伟大散文家的地位。
本书中几乎篇篇都包含大量的名言警句。比如:初生的幼崽总是其貌不扬,革新也莫不如此,因为它们都是时间的幼儿。《谈革新》 通过形象的比喻,教授我们:任何形式的革新无论成功与否,都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逐渐变得成熟,为我们所接受。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常常有人会质疑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也有很多有志之士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我认为培根所说是最一针见血的。我们常常去阅读一些语言类的书籍,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谈更加为人们所敬佩。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妨多读读培根的书,他在书里所提到的很多观点和语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他在《谈话语》中这样说到:慎言胜于雄辩。打交道时说的投机胜过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说的酣畅淋漓,若没有精彩的对答,则显得乏味。对答如流,随机应变,但不能胸有成竹、洋洋洒洒的发言,则显得浅薄、虚弱。培根更是在《谈国家的真正的强大》一文中认真的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避免苛捐杂税;鼓励平民和“自由仆役”;允许异族入籍归化;严密注视可以兴兵的正当理由;掌握制海权;奖励战士等等。像这类振奋人心、引人思索的语句在本书中数不胜数。孔子曾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培根就可以算是个有言无德的人。他在文章中宣扬节俭,但他的生活却极为奢华。他主张廉洁,但自己却因受贿丢官,弄得身败名裂。他的治国观点中,更是提倡利己主义。然而“人无完人”我们决不能因为他生前的一点污点就抹杀了他的所有成就,他为后世遗留下了很多值得效仿的语言,思想,行动。而这本《培根随笔集》正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笔。指引着我们把他生命中那些宝贵的思想继续发扬传承。
第四篇:教学随笔集
教学随笔集
永远都是第一次 同科的一位老师生病了,我代她上一节课。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走进教室,喧闹的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一张张小脸新鲜地看着我,一双双眼睛活泼泼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马老师?马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了!我微笑着和他们问好、请他们坐下后,竟然觉得教室里一下子挺拔了许多,再看看他们挺得笔直笔直的身子,我又笑了,多可爱的孩子啊!面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熟悉是因为大部分我叫得上名字,陌生是因为从没给他们上过课,课竟上得异常顺利。我们学的是古诗《所见》,照旧是古诗背诵展示开场,几乎每个同学站起背诵时都有人和着,渐渐地变成了一只只爱炫耀自己的孔雀,抖落出每一根充满诗意细胞的长羽,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我也背了两首后才开始了正文的学习,诗句很简单,互问互答后就让小组合作,把这首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出来。教室顿时成了排练场,大家热情洋溢地说着、演着,欢乐的声浪一阵阵拍打着空气,震飞了窗外树上驻足停歇的鸟儿。其中一个个子高大、眉眼俊秀的男孩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他在小组内指手划脚,高谈阔论,俨然一个久经沙场的指挥官;而小组成员呢,却也俯首贴耳,非常配合。于是,交流展示时我特意挑选了这个组,果然精彩,四个人分工明确:一个诗人,一个牧童,一只蝉儿,一位旁白;道具齐全:诗人手拿书本当折扇,还煞有介事地捋着胡子,牧童站在凳子上权当骑牛;想象丰富:牧童骑在牛背上竟然高声歌唱的是“我骑牛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把那糕点带给外婆尝一尝„„”活脱脱一个中国古典小红帽,蝉儿则夸张地大叫:“难听,难听,哪有我唱得好听,知了,知辽,我什么都知道„„”于是故事开始,最后以诗人吟诵全诗居终。唱读说讲,恰到好处。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也记住了这个男孩的名字――王航。接下来的字词学习他就更如鱼得水了,“‘鸣’就是鸟叫的意思,鸟儿一开口就叫了,所以是‘口’字旁,‘鸣’字还有几个成语:自鸣得意、一鸣惊人、鸡鸣狗盗„„”喜得我把一顶顶高帽子接二连三地扣在他头上,“说得太好了!”“你真是个小博士!” 下课了,我哼着小曲美滋滋地回到办公室,赶紧报告他们班的数学老师,“在你们班上课感觉可好啦,发言积极,纪律也好。尤其是那个王航,真聪明。”“哪呀,”数学老师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撇了撇嘴,说:“绣花枕头大草包,中看不中用,最差了。”“不可能吧!”惊讶使我一时无话可说。我怎么也不愿意把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和“草包”联系起来,课堂上的一切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再一遍遍、一点点回味每个细节,蓦地感到,由于已经教了这么多年,接触了这么多学生,我们在潜意识里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都有些麻木了,由于熟悉,我们对教材丧失了热情,由于熟悉,我们对学生丧失了关注,由于熟悉,我们对课堂丧失了激情,我们以“止水”的心境对待这原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的心里,已经下意识地为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我们的目光,那本应是如清辉样的目光啊,也变得狭隘而势力。请我们每一个教师再回忆一下我们的第一次吧:第一次踏上讲台。第一次听到学生唤出“老师您好”,第一次开讲,第一次为学生的发言“怦然心动”„„ 让我们把每一天、每一课都当作我们的第一次吧,让我们日臻熟练的教学技艺在第一次的背景之下更加闪光,让我们的精神、脉搏永远和学生一起欢跳。
第五篇:蒙田随笔集读书笔记
在江南莺飞草长的日子里,我在老家的书房里,翻出了一本结满灰尘书的《蒙田随笔集》,机缘凑巧翻到了其中的一页,上面写着一句话:从事哲学不是别的,就是学习死亡。蒙田说,从你出生的每一天都向死亡迈进,而最后一天到达终点,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我被这句话“击中”了,许多徘徊在心底,欲说还休,或是说不上来的一切问题,被这句话全部概括了。人是要有尊严的,从生到死,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和恨,道德和非道德,名和利……都逃脱不了为对“尊严”的追求。也许我们并不一定惧怕死亡,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当死亡来临,还有一种意识可以支撑我们最后的尊严。但是当生命走到尽头,仍然坚持着以“体面”的方式离去,这是作为一个人的最大尊严。
学习死亡,就是学习如何去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