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做好准备。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教材分析,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1、进行学情分析从而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2、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教师备课要备师生合作发现问题,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做到如何将问题呈现,如何和谐对话,如何情境多样化,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写好教学设计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仔细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充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巧妙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如学生极为好奇的故事、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2、注重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进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对学生合理分组,制定合作学习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最终找出其规律,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有其规律,又有其乐趣,更能够为我们的学习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第二篇:《如何上好一堂课》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简单来说: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第一堂课,这就像是第一印象很重要,为了让对方不排斥你,从而进行以下的一系列课程等。然而,更进一步讲,教学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一个高素质的老师他会将一堂课讲到美妙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妙的知识。这就是享受授课与听课,感受知识的神奇。
那么如何作到这一切呢?只是在课堂上的丰富知识就足够了吗?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能在课堂上讲的让学生忘记时间,忘记一切,只有知识的前提是:这个学生接受你这个老师,认可你。
第一,教师的形象。课上用你的动作,眼神,语气来规范你的课堂,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明白这是课堂,只有尊敬知识,尊敬每一个人。而课下,你既是包容他们的长辈,又是他们的益友,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慈祥,信任的形象,甚至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能让他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信任,微笑是接近人与人这间距离最好的武器,你的微笑善意传递,关爱传递,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能让他与你友好地相处。总之,无论哪个教师,学生对你的信赖不可少,同时还有一个词叫尊敬,你也同样不能遗忘。
第二,课堂的知识。对知识我想每个教师都能理解透彻,你也在努力找最简单的方法来讲解,更或者讲技巧,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法是对你而言的简单还是对谁而言的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他们的语言来授课,同时还要把这个知识与他的生活联系,感受你对生活的感悟。
例如,当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问你飞机为什么会飞?我想你是不需要告诉他们它的机动原理,你只需拿一张纸放你手上,轻轻一吹,当它飘走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种能量,飞机的飞起也是一种能量的促使,只不过能量很大,不是一口气就能吹走的。这样的回答既让他知道了力,又让他去想究竟是什么样的能量才能让飞机飞起呢?那么他的思维就会高度转起,你的目的同样达到了。
第三,学生的思与想,你不需要做太多,你要让学生去想,去思。打开他的思维,沉浸于神奇的思维中去,他会比你直接讲课效果要好的多,同时他在后期他对学习的研究与考虑会有惊人的效果。这需要你打破以往师讲的习惯,学习中的问题往往你不能直接回答,你需要讲一些他生活中的小事(这些事不需要是你的,因为他对你没性趣),从中让他得到启示,再自己去思考问题,让他自己去征服生活中的事,同时也让他以后遇事大脑会快速的分析做出决断。
端正你的形象,美妙你的课堂,挖掘他的潜力,你成功地将造就一批批人才,你也感受到你的人生价值,感受你的能力,感受你成就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伟大与神奇,也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受自己思维的奇特。大家何乐而不为?
XXXX:
XXX
2010年11月24日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
我认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是: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高尚的情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教师要具有较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3.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
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短暂的课堂学习,学到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因此如何把知识与能力最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应是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教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素质
只有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们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活生生的课本。
对于新教师,初为人师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方面要做到认真备课,注重积累。认真备课对于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导入新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的学习和领会。最后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参与学习。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将我的近期人生规划以及远期人生规划总结如下: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坚持看书,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在美术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及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尽力上好每一堂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省心的教师。
锻炼好自己,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做人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准备好硬件和软件计划去评高级教师。
第四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荆 磊
“如何上好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2、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
3、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重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巩固政权的措施尤其是对民族资本注意工商业合理调整就是难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个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如“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这节课中,为了讲清合理调整工商业,讲解了当时的背景、具体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怎样。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
4、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如:体育班与音乐班同上一节数学课,采用同一方式、方法显然不合适。
5、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编写教案。
怎样上好一堂课
杨宇宁
编者按:我们仁兆中学组织了全体任课教师们认真探讨了“怎样上好一堂课“的问题,教师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将研讨情况整理如下:
1.葛锡俊的观点:
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再制定教学预案,最后教师还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代美娇的回应:
深入挖掘教材固然没有错,坚实的基本功也离不开,但我认为好的一堂课离不开学生的情绪,如果老师你准备得好好的,在课堂上学生不配合,不积极,可想而知,效果肯定不好。相反,学生状态好,回答问题积极,就算他们所提的问题不是老师所预料的(但与课文有关),只要师生能共同完成,就是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我认为,这也应该算是一堂好的课。
冷学新的回应:
代老师的想法很有见地,让我想起了“怎样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在线研讨时,一个教师提到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起点。君老师这里讲的学生的情绪就是指学生的情感起点,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需要操纵好各种教学变量。如教师的情绪、语言、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评估的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调动、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学秩序的管理等等。
孙正巨的回应:
学生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教师如果不能驾驭教材,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那么你的课堂就不会吸引学生,学生怎么和你配合默契,这堂课怎么能成功呢? 冷聪新的回应:
是啊,对这个观点,我感触很深。今年我接的这个班,整体上孩子不会听课,而且学会了装模作样,装着认真听课的样子。后来被发现了,我找了几个学生问了一下,他们的回答让我郁闷,他们说,他们用眼睛看着黑板和老师的动作,心里想着今晚回去上网玩什么,打游戏哪里升级……
学生们的心不再此了!我们首要的,应该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这样才能发挥我们的预案功效,光是对教材的把握,没有对学生随时的听课状态进行调控,是很难上好课的,弄不好会出现独角戏的悲惨下场
张克远的回应:
我赞同冷老师的看法,一个老师如果对教材不熟悉,或没吃透教材,即使设计的再多样效果肯定也不好.我觉得一个老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很重要,做到游刃有余,这确实要有坚实的基本功.所以还的多学习.
冷臻花的观点: 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其目的课堂上既注重大部分的有效教学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学生获得了发展,才是最终的评价标准,而这个评价内容短时间是不容易发现的。
曹振民的观点:
两天来听了几节课,我觉得上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挖掘教材内容,预设恰当的情景;上课时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当然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功底,富有激情的言语以及敏捷的判断力,教师要善于扑捉课堂中亮点,把握亮点围绕教学目标借题发挥,也许一堂课中能出现几次高潮,处理的恰当,这节课就是成功的好课。
王仁海的回应:
这里预设的适当情景应该是更符合教学内容,更能够体现教学要点,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教学意图为基础的教学情景的良好预设有利于课堂的艺术教学!
孙展廷的观点: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的基本功也很重要,要喜欢教育事业,就要全身心投入,奉献爱心,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孙欣福观点:
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准确的把握才可能有适用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好效果。
曹瑞贤的观点: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前几天一个朋友说“我班孩子上完一节公开课,好多知识还不懂,还得重新上一节。。。”看出所谓的那节公开课,作秀的成分太多了,孩子只沉醉在课堂表面的热闹上。我想通过今晚的学习,会让自己的课更扎实。
董晨敏的观点:
我觉得体育课是学生与老师互动的过程,老师要想上好体育课一定要和学生有很好的沟通,在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
吴美芝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我认为不能浮表面,有些老师的课,看上去十分的阵容豪华,花样很多,可是当平静下来的时候其实发现没有什么内容,所以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应该是“繁华”尽退后的踏实,是浮华表面下的稳重。
曹瑞贤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教师的状态很重要。我最深有感触的是,如果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那就有可能上好这节课;反之则不然。
冷学新的回应: 同意曹老师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上课之前,老师应该有上课的热情和欲望,“带着良心和智慧走进课堂”。教师有了热情,学生的热情也会被感染,让教学成为与自己的生命价值相融合的一件事,不仅容易激发教学的创造性,也能减少职业倦殆情绪的产生。
荆磊的回应: 当一个教师满怀自信、面带笑容走进教室,他的力量是无限的,也因此,他在教学方面的一切优势得以发挥,他的课最有可能成为一节好课,反之,“好”字也就无从谈起了!
代美娇的观点:
要想上好一堂课,老师的精神是否饱满很重要,如果老师情结低落,教学进不了状态,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效果肯定不大。
孙锡成的回应:代老师说得对,只有以情激情,以爱唤爱,才能让师生在课堂上经历生命体验的过程,收获才会丰厚.
荆晓娟的观点:
上好一节课除了准确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外,教师还要有成本观念,这就要控制教学投入及时间成本,避免脱课产生无效劳动。大家都知道,教学时间消耗与问题设计难度呈正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这样能减少教学消耗,增强课堂时效性。
孙淑琴的回应:
是的,提出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读书、思考、讨论、解决,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
王德学的观点:
要上好一堂课,就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下功夫,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改革开放是不行的。
第一、让学生有时间“读”。“读”能培养语感,积累语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百”其实是时间的积累。而“读”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诸如自由朗读、齐读、默读等,只有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才能达到训练目标。
第二、让学生有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满堂灌”的课,教师讲得多,即使也有提问让学生思考的时候,但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所以,学生得到的仍是教师教给的现成答案。现在,我们强调要让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是要在把问题交给学生后,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能拿出属于自己的见解。
第三、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交流。新教育理念倡导学生要进行合作学习。有合作,就一定要有交流和讨论。因此,当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就必须有相当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在空间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与同桌、与前后左右的同学、或是超组越行地进行交流和讨论。
李月华老师的观点:
要上好一堂课,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首先老师要读透“两头”。
一、老师要读透学生,学生是老师施教的对象,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而教学,那是无的放矢,收效一定不大;
二、老师要读透教材,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了,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是为有源头活水来。
葛锡俊的观点:
教师灵活多样的驾驭,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首先,教师要驾驭好自身的角色形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督促者。参与,这就是以学习者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你得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和学习;督促,就是对课堂中的纪律、学生投入状态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和把握,尤其要督促下层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点拨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信息,有责任规范学生的学习体会,有责任引导学生拓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对学生的疑难之处,更有责任进行友好的点拨。其次,要善于把握好各环节的进程及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操作环节构建而成的。每一个环节多长时间,学生该做什么,教师要怎么样,要进行恰到好处的把握;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即使是条件十分落后的农村学校,也要努力丢掉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作法,让音乐、图画进入语文课,从右脑开发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表演、辩论、演讲等进入语文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等等,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手段,都可以用起来。
再次,要发挥随机评价的调节功能。评价的原则是重表扬和鼓励,严禁呵斥和一棍子打“死”。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对知识的应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和态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等;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是一阵掌声、一个大拇指、一个赞赏的眼神等肢体语言,还可以是学生的相互评价。
杨言风的回应:
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尽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赞同!
这如同整合了的艺术课程,那就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手段,从视觉、听觉、嗅觉乃至味觉上去调动、感染学生。
身为一个教师,如果不打算加入到与不同差异的学生个体中,进行不同的价值分享和理解过程,只停留在自己课堂上所谓的知识传授过程,那充其量就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旁观者。
荆磊的观点:
我觉得上数学课,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十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握好这三点,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概念和现象,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可以使课上的更好。
老师怎样上好一堂课2
杨宇宁
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八自主”教学思想:
1、只要学生能感知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感知。
2、只要学生能观察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观察。
3、只要学生能想象的,4、就让学生去自主想象。
只要学生能操作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操作。
5、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6、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去自主解决。
7、只要学生能表达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表达。
8、只要学生能评价鉴赏的,就让学生去自主评价鉴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如,音乐《划船》课,过去只要教会学生唱这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今,还要求教师要创设不同的环境与情景,使学生体会在风平浪静里划船、碧波荡漾下泛舟、急风暴雨中拼搏、龙舟竞赛时奋进的不同感受。同是教一首歌,不同的教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学探究的方法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对于使学生认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体验学习的中情感因素、学习学习的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比讲授来得实在,是讲授法所不可替代的。但科学探究法的效率并不高,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所以,使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要选择适合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因为它并不高效。
讲授法的效率高,对那种由概念到概念的内容的学习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但它却达不到形成科学态度、体验探索过程、合作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教学目标。考试有其双重功用,一是诊断、反馈、改进;二是作出鉴别。但考试并不能分出学习的效益。效益是要根据既定的目的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的。目的不同,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其效益。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三维一体的,也只能在一体化的目标实现中才能说效益问题。
2011.9.9
第五篇:--如何上好一堂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怎样去上好一堂课,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在职业学校里,如何去上好一堂课更加是每个老师每天都会想的问题。
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却是教师学术造诣和教学技巧的一次检验。讲好一堂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也能使学生获得追求知识的新途径,更能将老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出来。
那么,怎么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立足点。一些老师可能有这样一个感受,即便我备好课了,这节课也会因为当时课堂的其他情况而导致课程计划的临时改变。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讲什么?怎么讲?都要先在脑海里稍微过一下、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了教材之后再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前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以及提高我们自身业务能力的途径。
二、熟悉、了解教学对象,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和严格的课堂纪律相结合。
教学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学生。相信在座的每一个基础课的老师都已经深刻感受到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特点,专业与专业之间学生的特点可能有一些会相对比较明显。
幼师班的学生比较听话,自控力以及纪律意识比较强,营销班、商务班、计算机班还有格力班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自控力以及纪律意识比较弱,但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长。可能是学生自身意志力薄弱,无法控制自己分心,可能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教学方法不恰当吸引不了学生。
要上好一堂课,仅靠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是不够的,若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原本预期的效果就在无形中削弱了。而且在每天的课程当中,理论课的数量也是占多数的,一堂接一堂的理论课,即便是再好学的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也会觉得是煎熬。针对这种现象,在每个课堂上,我都会尽量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理论知识本身的呆板以及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乐趣。我也会让自己的语音语调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使学生不至于对课堂失去兴趣。另外,我在课堂中还会根据实际教学进程,学生当时的情绪、反应,随机的穿插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话题,从而调节教学节奏以及轻松课堂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有许多学生不愿意任课教师知道自己的名字,因为害怕任课老师上课时点名回答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采取的是另类的点名方式。打个比方,我会直接说XXX宿舍今天扫地、拖地、最早或最晚起床的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课堂间的趣味也可以让学生不再害怕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名字。
当然,愉悦的学习氛围是需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来做保证的。因此,在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时,我都已经和学生强调我的课堂纪律。迟到的同学,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留几分钟时间给他表演,上课玩手机、睡觉、讲话的,会有两次温馨提示机会,第三次就什么都不用说了。玩手机的没收手机,扣分,并写30条玩手机的坏处,若再犯,就是50条。睡觉、讲话、讲话的都扣分,并且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依靠老师叫喊或威胁来实现,也不是单纯的这个不行那个不准来要求。教师应该善于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你遵守我的课堂规则,我会给你一定限度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觉非常压抑。
三、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尽可能生动化 由于我教授的几门课程都是理论性偏强的,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性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用简捷、精确、生动的语言去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像幼儿心理学里面讲的“再造想象”,书本上的定义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个含义,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我会直接举例子,在读西游记的时候,你头脑中出现的唐僧、孙悟空师徒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再造想象,这样学生就都可以理解了。
对于不能被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应该做适当的删减,理论的知识应该注重与实践的相结合。
四、教学要有法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力求使得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常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谈论法、演示法还有练习法。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在的课堂上,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在我的课堂上,我比较多的运用模拟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或者观看视频分析。
高一的普通话课,我会更多地采用演示法和练习法。因为她们最后是要去考证,而对于营销班的普通话课,我会采用练习法和游戏教学法,一定时间的练习以及绕口令等小游戏的比赛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二幼师班的课堂上,我更加侧重于模拟教学法、传授法还有观看教学视频分析。由于高二幼师班的学生明年六月份将开始出去顶岗实习,而她们的实际上课经验又不是非常多,所以,会分好小组让学生自行组织,分配好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进行幼儿园课堂五大领域的模拟教学;过后会让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评价。到我评价的时候,我会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之前学生外出见习上公开课的教学视频,观看之前我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看还有分析,看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课哪里上的好,哪里上的不好,以及应该如何去上好一节课。
对于一堂课而言,我们往往要综合运用两种或以上的教学方法,这样既适合教材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适当调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当然,我们还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我们进行教学。
如何上好一堂课,不仅和备课、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关系,重要的还有一个:教师的态度。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亦师亦友。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教师教的快乐。
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见解,对于如何上好一堂课,还需要我更多的经验积累以及学习。今天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