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汇报
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现在向您递交本月的思想汇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贯穿党史,有一种精神,叫做艰苦奋斗,浅显的来理解,就是“忍耐”。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指引我们正确认识坚持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今天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么,是不会取得任何进步成功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少数党员中滋长着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现象,他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来说,这是对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的一种考验。
诚然,发扬优秀革命精神是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却着实为大众现实生活所必须。满足是一个相对量,在现实供给与内心需求所抗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忍耐”而延迟满足是一种比较好的妥协或选择,这样的折中没有丝毫贬义,或者说,是民众素质提高的一种重要表现。因为,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忍耐”,是保持和谐的重要办法。
孩提时代的“忍耐”,可以表现为延迟满足;青年时代的“忍耐”,不必因为骄躁冲动自食苦果;成年之后的“忍耐”,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如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很简单的例子,“余食为赘”,《道德经》简单的四个字解释了困扰众多女性或者一生为之奋斗的事情,换做今天的话就是,“都是因为嘴的错”,那么,“忍耐”一下似乎可以快乐很多、幸福很多、轻松很多。
用古人的话来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内圣外王”、成就大业,但是对于平凡人生亦然,总会有些许不如意。这样,还是“忍耐”,若能达观,不必当做苦楚,“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就会拥有快乐的生活。
其实,若能自始至终都能做到“忍耐”,做到“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笑口常开,那么便是弥勒佛一般的仙者圣人。其实,只要意识到,并且及时调整情绪,转变观念,在思想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么也是值得称道的。首先,这是一种悦己的表现;同时,和谐自己的情绪的一小步,就是和谐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其实,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们,懂得“忍耐”,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对于善“漂”的我的同志们,更是如此。懂得“忍耐”其实是成长的加速器,是进步的润滑剂,那么,职场之路可能会少一点“漂”,少几道“弯”,可以在日渐累加的基础上不断量变,等待继而不断努力实现质变。
出入职场,相对求学而言,此时,我们就是幼稚园的小朋友,快乐很多,惊奇很多,新鲜很多,同时,错误很多,委屈也很多,和幼稚园的小环境一样而又不同,这是一个圈子,但是是一个更大的圈子,而此时,我们步入的社会是一个庞大无边的圈子,不同于幼稚园简单的点线面的关系,这些有形无形的圈子同样需要我们谨慎应对。由于“厚积而薄发”的道理,任何事物力量的迸发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忍耐”显然必不可少,这是“弱者”生存之道,也是“反败为胜”的上策,众所周知的越王勾践用“卧薪尝胆”告诉我们,古往今来的史实记载更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实例证明。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众的,才是实用的;自己的,才是有用的。认识自己,我是谁,在哪儿,去哪儿,希望如何,又能如何,不空想,不菲薄,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在“忍耐”中让自己健康成长。
第二篇: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是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前一框中,教材已将人类的最高理想,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向学生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接下来,如何实现这些美好的理想蓝图呢?教材讲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本框共设有两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警句,典故出发,意在引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接着,从一个活动中加以引申,得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接着教材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过去,现在,将来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目:艰苦奋斗,与时俱进。首先从两代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入手,引出下文。教材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这一宏观的角度立意,高度概括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历史”,这种精神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同在的,是一种精神动力,也是一种崇高美德。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业精神有不同内容,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接着教材结合了孟泰,焦裕禄等先进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艰苦创业的精神。
最后教材将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指出发扬艰苦奋斗,就是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保持艰苦朴素的美德。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数来自小康家庭,生活中基本没吃过苦,加之家长早已把艰苦朴素挂在嘴上,社会大环境下,有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因此很多同学耻于谈艰苦奋斗,更有的同学认为现在讲艰苦奋斗简直是老掉牙,迂腐,思想上抵触情绪较重,所以,讲这一课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重点是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将其引到正路上来,理解这是一种优秀的精神,一种高尚的品质,并帮助学生走出艰苦奋斗就意味着作苦行僧式的生活的误区,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但实质内容是不变的。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艰苦奋斗的内涵,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共产党,了解社会主义,增强对祖国,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
3、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是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青少年承担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四、手段与方法:大屏幕投影,电脑课件。活动法与讲授法结合。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 教学设计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教师生动讲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配合书中插图,提出问题:大禹治水以及我们熟知的铁杵磨针,卧薪尝胆等故事都反映了一种主题,你能分析说明它是什么吗?
生答: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师:对,这种民族精神我们将之概括为艰苦奋斗精神,反映这种民族精神的还有一些名言警句,和古代谚语,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教材中的5句格言,感悟一下每局中蕴含的道理。
(三)新授内容
(板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教师提问:我们刚才学到的都是古代的格言警句,以及古代的故事,会不会有同学认为是因为古代物质及其匮乏,生活艰苦才学要这种精神,而现代社会这么发达,都进入小康社会了,载体这种观点就过时了,落伍了呢?
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试着用自己的理论说服别人,然后请个别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然后发言。请持反对观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也请支持者说出理由。
教师总结:我们不急于下结论,不妨回顾走过的历史,看看不同历史时期我们是如何取得胜利成功的。指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分为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建设时期。配合大屏幕投影:大生产运动,开垦南泥湾,周恩来亲自参加纺线。通过回顾我们总结出不管当时多么艰苦,因为我们有一种精神,最后都克服了难关,取得胜利,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可见,它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优秀品质。不过时,应代代相传。
(板书:代代相传的精神)
教师总结:但是,艰苦奋斗绝不是不让人们过上好生活,都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这种理解是一个误区。
时代不同了,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下面我们通过大庆油田两代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来做一个对比。指导学生阅读书中事例。
学生回答:老一代铁人靠的是拼命,新一代铁人靠的是善于智取。
教师总结:很好,虽然他们采取的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奋发图强的拼搏创业的精神。
(板书: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教师: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大屏幕演示: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京杭大运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庆油田,宝山钢铁厂等等。)
教师:可见,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我们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就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无数事实,无数前人告诉我们,唯有奋斗,才会成功。
教师:明白了艰苦奋斗的意义,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出示课件:实话实说,哪一个是你?
看到别人友好的学习用品,就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向父母索要。过生日时,为了情面而宴请同学?
追求名牌服装。
生活上比较节约,不铺张,不浪费食物。
在学习上,不管成绩如何,都能顽强拼搏。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付出艰苦努力,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民族的。艰苦奋斗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成就理想的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我们青少年要将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第三篇: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新时期仍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理解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
能力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做生活的强者。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艰苦奋斗的名言警句或故事。收集不同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事迹或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愚公移山》MV
师: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大家也一定熟悉这个故事,有人说愚公非常傻,不值得提倡?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师:愚公移山值不值得提倡,我觉得不值得。因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没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破坏了环境。但正如同学们讲的,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二、讲授新课
师:中华民族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和名言警句数不胜数。除了遇公移山的故事,同学样还收集到了哪些呢?
下面我们以时间为线索,先看第一组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第一组:古代
(1.故事: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凿壁偷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悬梁刺股;铁杵磨成针等。
2、名言警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知梅花扑鼻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师:我国古化劳动人民很注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才创造出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如:四大发明、长城、故宫等。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组的同学你们找到了什么呢?
第二组: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发扬了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历尽艰辛,克服了人间罕见的困难,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终于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井冈山时期,从军官到士兵,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数次“围剿”,使星星之火越烧越旺。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物质生活相当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41年至1942年间,由于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解放区面临着严重困难局面。但是,延安的广大军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克服困难,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师:由以上资料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条件十分艰苦、环境极为恶劣的战争年代,广大军民正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克服种种困难,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也就是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得到了充分体现。
下面请最后一组给我们讲述他们找到的资料:
第三组:现代化建设时期
(新老两代铁人、袁隆平、刘翔、杨立伟„„)
师:除了同学们搜集的这些事例,老师也找了两个事例:
出示幻灯片——5·12时武警战士和医护人员等勇担重任、吃苦耐劳的图片及洪占辉携妹求学的图片(师适时讲解)
师: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艰苦奋斗精神不是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专注的态度,一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勇担责任、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品质。正如江泽民同志讲的: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一起读)
师:从刚才这些资料里我们不难发现: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而且在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的内涵也不同。正所谓:艰苦奋斗代代传,与时俱进显内涵。
板书:代代相传、与时俱进的精神
出示幻灯片:小华学校即将开运动会,他想买双运动鞋,于是他走进一家商店选中一双需要298元的“李宁牌”运动鞋,但回去一说,妈妈却说:“我们家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提高,虽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穿的无法缝补才买新鞋,但你还有好几双鞋很新,先穿穿再说吧。”可小华不明白,我国已经实现了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为什么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阅读课本P118—122,并小组探讨、交流,试着找出答案。板书:新时期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师根据同学们找到的知识点一一讲解,并整理。然后将要点出示在幻灯片上)
师: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个人理想的实现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而且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身边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或亲人中就有这样的人:他们在工作中埋头苦干,拼搏创业;在生活中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在思想上进取坚毅,志存高远„„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呢?
板书:青少年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请同学们交流,然后小组汇报。将要点出示在示幻灯片上)
课堂小结:
1.下面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将知识脉络出示在幻灯片上)
2.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扬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风帆,为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第四篇: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反思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和谐课堂,打造有效作业,实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在情景设置、格言展示、图片视频、辩论演讲中学会交流合作,懂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新课堂教学模式,共六大模块:目标展示、自学指导、课堂交流合作、反馈巩固、随记、板书。其中“课堂交流合作”包括了“教师讲授”、“辩论分析”、“课堂演讲”三个小模式构成,环环相扣,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作用,完成预设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改中合作探究要求。
我认为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有:
1、整节课构思新颖,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自学指导、辩论分析、课堂演讲、反馈巩固等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中主动构建知识,增强辨别分析能力,提高艰苦奋斗的意识,使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和升华。
3、充分挖掘了资源。通过古代格言素材、历史事件、新时期艰苦奋斗事件等古今艰苦奋斗的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平添许多活力。
当然,我对本课的设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辩论中,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够让所有学生充分展示,有一些遗憾。
2、反馈巩固时间稍紧迫。
通过这堂课的讲解,我感觉新课堂改革中多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同时不可忽视传统讲授方式,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注意把握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注重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第五篇: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共同建设幸福中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艰苦奋斗,共同建设幸福中国》。幸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个人追求,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目标。因而“建设幸福中国”就成为每一个华夏儿女共同奋斗,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幸福中国的蓝图里,有住房、有医疗、有就业、有教育、有养老民生等问题,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有人们的舒心,安心,放心和信心,也有国家更加繁荣富强,社会更加公正和谐的远景。
然而,幸福不是毛毛细雨,自己会从天上掉来。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
回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幸福起来”一代又一代前人的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井冈山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正是无数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用艰苦卓绝的奋斗,才奠定了中华民族迈向幸福的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艰辛的事业,艰巨的任务,艰难的环境,艰险的条件,无数炎黄子孙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中国向幸福的港湾又推进了一步。
石油工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铁人气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献身国防科技”,甘当无名英雄的思想境界;援藏干部孔繁森——鞠躬尽瘁为人民,雪域高原显忠魂的赤诚之心,给水工程团团长李国安“草原沙漠寻甘泉,人民心中树丰碑”的高尚情操,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瓀敏“改革创新闯市场,追求卓越化高强”的匠心胆识,海空卫士王伟“勇斗霜权不畏死,捍卫主权献青春”的英雄气魄,这些举也举不完的人和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充分体现。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幸福中国的实现。
“十一五”的5年是全国人民向幸福中国迈开坚实脚步的5年。是中国人民与各种挑战博弈的5年,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攻克难关,所向披靡的5年,幸福是美好的,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艰苦奋斗永远是幸福的主流。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壮大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实现幸福的。
21世纪的号角已经奏响,“十二五”的蓝图已经展开,那么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