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心得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院、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字经”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字经”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
近期突然对国学《论语》《道德经》《易经》产生了些许兴趣,也许真正要读懂这些国文经典需要有很多的人生经历才可以。但如果真得按孔子所说得,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是否太久了。我们当今的社会,物质文明空前的繁荣,但我们的精神文明与几千年前的古人相比,又是哪样的贫乏。人们的心理是空前的烦躁。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功名利碌,却忘记人生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忘记了人真正需追求的人生境界。“朝闻道,夕死可矣。”有时真向往庄子哪种逍遥自在的生活。这是需要我么高得境界啊。
随着什么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选择是越来越多,但也许就是由于我们的选择多了才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烦恼了。我们可吃得东西多了,但经常却不知道想吃什么,我们可住上更大的房子了,但我们经常却为打理这个房子和还房贷而犯愁。我们的通讯工具也越来越多了,可我们却很多有真诚的沟通了。
中国的汉字真得博大精深:此刻我才明白人为何会有各种迷惑。“惑”=“或”+“心”,或就是很多的选择,当我们内心有太多的选择时,当我们心灵又不足够大,没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做事标准,自然会产生各种迷惑。孔子说40不惑,我们又有多少人做到40不惑呢?
有时觉得老外的单词也很有道理:forget=for+get 要得到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就要学会忘记,丢掉哪些虚有的东西,不要把结果当成人生真正的意义,学会享受生命的过程,活在当下。就要台湾作家林清玄所说的,人生要想真正快乐,要“常想一二”。的确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想抱着常想一二的态度,我们才能过得幸福、快乐而充实。
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第二篇:国学心得
国学心得
每本书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背景,讲述着特有的文化内容,带给读者特有的文化感受。《平凡的世界》这样一本以西北农村历史变迁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几个年青人的奋斗。作者路遥通过淳厚的语言将人性的自尊,自信,自强,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酣畅的诠释出来。或许初读时你并未有多大的感慨,但是在反复酝酿过后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动。你会为孙少平坎坷的命运而揪心,同时你也会钦佩他的精神。就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着急,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所以孙少平在经历种种过后,由平凡的揽工汉到最终的建筑工人。他在平凡的世界了创造了不平凡的自己。在贫苦的生活面前,在失去妻子田晓霞的痛苦前,他仍旧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毅然的向命运发起挑战。这种精神在如今的社会弥足珍贵。在书中还讲述了其他一些年青人的奋斗历程,他们都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中营造出不平凡的自己。文中全景式的刻画出在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背景下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通过复杂的矛盾,情感的纠结将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郝红梅,田润叶等人缠绕在一起,深刻展现了平凡人的不平凡。
A1351班段亲亲
第三篇:国学经典心得(精选)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教学艺术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南宾小学校
教师:汪 芳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这一名称,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才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孔子分留意观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题目,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而给予不同的问答。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孔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答应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顺”的个性。
二、启发诱导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以为把握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性题目。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也由此而来。宋代朱熹对这句话做了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进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愤”、“悱”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是启发的契机条件,“举一反三”是启发的结果。站在学生角度看“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能“悟”。善教者启之待时,因势而利导,“引而不发,跃如也。”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孔子以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熟悉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孔子教育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讲究教育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正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欲罢不能”之势,说明孔子教育技巧之高超、教育能力之高强。
三、学思结合
孔子一向夸大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熟悉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夸大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说明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学习往思考,其结果必然徒劳无得。另一方面,孔子有腔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主张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餍饫终日,无所专心”(《论语?阳货》)。孔子的学有方向,先是学德,次是学文。思亦有方向,先是思修身,次是思修行。思与行结合,思与社会生活结合。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不是漫无边际的思。学有方向,思有目的。如此,才能领悟孔子学思结合的真谛。
四、学以致用
孔子很夸大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往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往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据《雍也》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达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孔子培养学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练习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十分留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五、学而时习
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孔子以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往伪存真。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述而》),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往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
让我们一起为弘扬国学而努力吧。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南宾小学校
教师:汪 芳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第四篇:国学心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对学生们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目前我们职业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技能教育偏胜,德育教育不及。本学期,我院学工处为了开展“渗透性德育工作”,特开设了一门课程——《国学》,希望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让学生徜徉在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一同来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面,本人就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吟诵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是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
在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中,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应该先倡导学生熟读,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这是对学生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先给学生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例如《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具有韵律美,学生们甚至在诵读中会不由自主的拍打节拍。
二、领悟国学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结晶。学习国学正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不断发展。作为职教人,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 “知书识礼、刚毅果敢、勇于担当、忠恕任事”的未来人才。
《国学讲义》正是基于中职学生文化底蕴现状,特选取了通俗易懂的《弟子规》、《论语》、《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目的不在于对国学的深入了解,而在于通过经典进行德育教育。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例如《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这六字中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如何对待父母、如何为人处事,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独立意识,规定了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在“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的学习中,通过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汉代的黄香如何孝敬父亲,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树立为他们的责任意识,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此外,在学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剔除糟粕(如服孝制度的废除),留其精华、古为今用。
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知识情况制订了学习目标,设计用适当课时进行学习效果测验,教师组织课堂并进行适当点评,学生用交流探究法展示自修成果。
学习目标如下:
初级:读懂文意,了解选文梗概。
中级:在达到初级要求的基础上,思考文中表达的意义,并结合当今社会分析其现实意义。
高级:在达到中级要求的基础上,探究文章的深层意蕴,及其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启示。
三、明确目的
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学生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因此应在学生诵读经典,熟记名句,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让他们逐步了解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学问方法,明确中国传之千古的道德精神,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特色文化,在辩证学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一个有君子风范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人。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国学教育的表面热闹,而要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如此才能达至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读本中吸纳的多是人类文化的经典,或为思想的结晶,或是文化的硕果,对于学生立身处世、应对未来都十分有益。譬如《论语》,用君子之道和仁爱之心启迪众生,要通过诵读、学习,让学生在文字中体味,感受激荡在字里行间的大爱。
四、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贵在师生互动,提倡共同学习,力求学生自修为主,力戒教师包办;提倡同伴互助,力求教师引领,力戒以讲代修。采取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形式,方式多样,灵活多变,让学生积极行动,主动投入对国学的学习中。教师应多一些“引导发现”,少一些“告诉约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鉴赏,在某一领域深入探究;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能够展开自由交流,使课堂成为互动型、对话型、反思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国学经典。
经典作品需要多读,在读中感悟,以诵读促学习。鉴赏应以品读为核心。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参读、诵读、美读、比读、议读、评读、研读,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读法,力求每读一次,都有新的理解、新的收获,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声音世界中的经典文章,从而提高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加深对经典作品的印象,进一步感悟经典中的人生道理。
我将继续积极探讨借助音乐手段美化、深化、活化国学教学,进一步将古文与音乐(古典经典音乐)结合起来,以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五、评价方式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但国学经典的教学不是简单划一的语文考试,不是语文活动课,不等于发一发考试资料、放一放影视作品。它和语文教学课一样,需要全面的课程计划和科学的课程评价。如果仅为考试,就与设立国学经典诵读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评价不能拘于考卷和测试,要建立以“兴趣、收获、成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次小结、一则随感、一篇论文都是考查的手段,写心得、仿作品、写假想文,“逼迫”学生真正学习和认知,去体会国学经典的价值。
另外,国学经典作为学生学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有三忌:一忌成为浮光掠影的大而空的讲授课,致使学生“吃不饱”;二忌成为学术研究课,致使学生“吃不消”;三忌成为语文只是专题课,致使学生“吃不当”。在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中要注重挖掘内涵,传承文化,抓住重点,适当拓展。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是个漫长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过程,教师既要反复独立深入全面地解读文本,尽量吃透读本,又要在学科组、备课组内加强研讨交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只有这样,国学经典才不至于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一个“美丽的错误”,才能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国学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全体的语文老师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务实执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五篇:国学心得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论语•述而》中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基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验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得更扎实。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验,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不足,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如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中国人。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2013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