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_追寻名师之路
2015年11月23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邯郸市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这次研修培训,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教育等中心的首都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与体会颇多-----
一、学习的感受
1.看到了自身的差距。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的教育不足,不仅是教育投入少,教育观念落后,在管理意识上更是属于粗放管理,而且管理制度不健全。听完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教授的讲座,豁然开朗。洪教授从为什么要精细化?什么是精细化?来阐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更可贵的是举例北京一师附小办学思路的形成、光明小学校训,来启发我们如何确定本校的办学思路。其中提到的“借伟人之思想,借伟人之金口,借伟人之御笔”,诙谐、幽默的语言与案例让我们在笑过之后领悟的是真谛。2.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
阳信县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的集中培训。六天的学习与参观,紧张着,劳累着,快乐着,收获着……
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培训归来,内心一直波澜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翻阅笔记,不时闪现精彩瞬间。本次专家教授的讲座不是站在仰望星空的角度,而是站在脚踏实地的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显得真实而又贴切,和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教育现状,我愈
发感觉自己的浅薄。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本次培训感受的总结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学习期间,一共听了六位专家的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位专家中,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说实话,培训前,我就在想,听报告而已,有什么好听的呢?肯定又是照本宣科的东西。但是没想到,事实绝非如此!整个的报告,我都很认真地听他们解读人生,也很认真地做笔记。感觉他们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们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生动的事例,把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而且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尤其是高金英老师,62岁高龄,胸中似乎有永也说不完的幽默,侃侃而谈,幽默中启迪人生)。但是想想自己的课,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争取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尤其窦桂梅老师更是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反复告诉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读书,一定要无条件热爱学习。是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我们都知道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专业成长离不开激情与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
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团结协作,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我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团结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再者,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六天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全国著名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一个看起来很慈祥、很普通的女老师。她从她坎坷的经历讲起,从河北农村的知青,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此处她还讲了一个让人恶心而又好笑但很实际的生活例子,农村房东小孩拉在了炕上,房东慌乱中用一只碗扣上,而到第二天吃早饭时望着黄澄澄的玉米粥怎么也无法下咽,因为谁也无法确认这只碗是不是就是昨天扣小孩屎的那只),到北京的重新开始,教学成绩的不凡,再到担任“宏志班”的第一届班主任,期间的酸甜苦辣可以想象。从她的著作《阳光下的味道》和《没有音乐照样跳舞》,可以读出高老师不平凡的教师经历,为了自己的学生,节假日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放弃了,没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她的故事让我知道“如何做平凡的事,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也使我感受到当好一个“教书匠”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教得不仅仅是书,而更重要的是学会育人。今天的教师既是工作者,又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是具有这三种身份的专家。三个小时的培训课,感觉特别短暂,她用诙谐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当老师的真谛讲得淋漓尽致。高老师讲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从如何教书,到当班主任的技巧和语言艺术;从调整老师的心态,到老师应从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太多了,我不能一一写出来,总之我不可能达到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我会好好体会他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课堂我的人生。
考察学习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这次学习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教给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东西,对我们学校来说,成绩是我们生存的资本,是我们的生命。
但是作为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这真的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理性地思考。
这次培训,听了6位专家的报告,考察了5处学校,使我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大力开展以“尊重、公平、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关爱与同情、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让人们(在学校里我们至少让我们的老师、学生)知道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好的、对的、或高尚的,进而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
针对当前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物欲横流、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自私心越来越重、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现状;针对部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师生的责任感教育,更有必要加强师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午餐后教室里盆盘狼藉,周围遍布菜汁饭粒,走廊过道内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负责值日的学生不知去向,其余的学生也熟视无睹,各自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相信每个校长、每个老师,都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为什么他们面对脏乱环境无动于衷习以为常?为什么个别学生做操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为何师厌教生厌学?缺乏责任感造成的呀!不认真做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班集体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负责;师厌教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负责、对学校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生厌学是学生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讲座中有一专家提到一点令人震惊,令国人蒙羞:现在,戴高乐机场厕所的墙壁上用汉语贴着“中国人,请你便后冲水”的牌子;夏威夷的宾馆里也常见到汉语的“请丢垃圾入桶”标语;歌剧院、电影院里的“请保持安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狗与华人不得入内”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国际范围内,成为一个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笑柄!
“便后冲水”、“请丢垃圾入桶”、“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这好像应该是很自然、不用专门提醒咱中国人的了呀?是些小事情呀?否!是大事情!是牵扯到中国人脸面的事情!是牵扯到国人素质的大事情!是牵扯到能否让外国人瞧得起咱中国人的大事情!我们学校的师生可否做到了这几点?培养师生的责任感,我们是否感到了任重而
道远?作为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的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又是否做好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备?
培训已经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细细的咀嚼,争取将此次培训的丝丝营养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第二篇: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 追寻名师之路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 追寻名师之路
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8月6日---11日,我有幸参加了阳信县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的集中培训。六天的学习与参观,紧张着,劳累着,快乐着,收获着……
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培训归来,内心一直波澜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反复翻阅笔记,不时闪现精彩瞬间。本次专家教授的讲座不是站在仰望星空的角度,而是站在脚踏实地的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显得真实而又贴切,和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教育现状,我愈发感觉自己的浅薄。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本次培训感受的总结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在学习期间,一共听了六位专家的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位专家中,我找到了共同点, 一是幽默感, 二是渊博的知识。说实话,培训前,我就在想,听报告而已,有什么好听的呢? 肯定又是照本宣科的东西。但是没想到, 事实绝非如此!整个的报告,我都很认真地听他们解读人生,也很认真地做笔记。感觉他们的过人之处就是他们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生动的事例, 把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而且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尤其是高金英老师,62岁高龄,胸中似乎有永也说不完的幽默,侃侃而谈,幽默中启迪人生)。但是想想自己的课, 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争取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尤其窦桂梅老师更是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反复告诉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读书,一定要无条件热爱学习。是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 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我们都知道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专业成长离不开激情与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 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 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团结协作,同伴互助共同成长。我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团结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再者,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六天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全国著名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一个看起来很慈祥、很普通的女老师。她从她坎坷的经历讲起,从河北农村的知青,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此处她还讲了一个让人恶心而又好笑但很实际的生活例子,农村房东小孩拉在了炕上,房东慌乱中用一只碗扣上,而到第二天吃早饭时望着黄澄澄的玉米粥怎么也无法下咽,因为谁也无法确认这只碗是不是就是昨天扣小孩屎的那只),到北京的重新开始,教学成绩的不凡,再到担任“宏志班”的第一届班主任,期间的酸甜苦辣可以想象。从她的著作《阳光下的味道》和《没有音乐照样跳舞》,可以读出高老师不平凡的教师经历,为了自己的学生,节假日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放弃了,没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她的故事让我知道“如何做平凡的事,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也使我感受到当好一个“教书匠”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教得不仅仅是书,而更重要的是学会育人。今天的教师既是工作者,又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是具有这三种身份的专家。三个小时的培训课,感觉特别短暂,她用诙谐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当老师的真谛讲得淋漓尽致。高老师讲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从如何教书,到当班主任的技巧和语言艺术;从调整老师的心态,到老师应从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太多了,我不能一一写出来,总之我不可能达到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我会好好体会他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课堂我的人生。
考察学习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这次学习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教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教给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东西,对我们学校来说,成绩是我们生存的资本,是我们的生命。
但是作为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这真的需要我们深层次地、理性地思考。
这次培训,听了6位专家的报告,考察了5处学校,使我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教给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大力开展以“尊重、公平、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关爱与同情、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让人们(在学校里我们至少让我们的老师、学生)知道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好的、对的、或高尚的,进而培养正直的、真正的、有良好品格的人。
针对当前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物欲横流、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自私心越来越重、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现状;针对部分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师生的责任感教育,更有必要加强师生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午餐后教室里盆盘狼藉,周围遍布菜汁饭粒,走廊过道内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负责值日的学生不知去向,其余的学生也熟视无睹,各自忙着做自己的事情……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相信每个校长、每个老师,都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为什么他们面对脏乱环境无动于衷习以为常?为什么个别学生做操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为何师厌教生厌学?缺乏责任感造成的呀!不认真做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班集体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负责;师厌教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负责、对学校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生厌学是学生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父母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讲座中有一专家提到一点令人震惊,令国人蒙羞:现在,戴高乐机场厕所的墙壁上用汉语贴着“中国人,请你便后冲水”的牌子;夏威夷的宾馆里也常见到汉语的“请丢垃圾入桶”标语;歌剧院、电影院里的“请保持安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狗与华人不得入内”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国际范围内,成为一个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笑柄!
“便后冲水”、“请丢垃圾入桶”、“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这好像应该是很自然、不用专门提醒咱中国人的了呀?是些小事情呀?否!是大事情!是牵扯到中国人脸面的事情!是牵扯到国人素质的大事情!是牵扯到能否让外国人瞧得起咱中国人的大事情!我们学校的师生可否做到了这几点?培养师生的责任感,我们是否感到了任重而道远?作为三名工程培养对象的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又是否做好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备?
培训已经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细细的咀嚼,争取将此次培训的丝丝营养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第三篇: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_追寻名师之路
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西交大培训心得体会
黄 兰
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中小学高效课堂观摩会”。一天半的学习,紧张着,劳累着,快乐着,收获着„„
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难忘的学习之旅。结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教育现状,我愈发感觉自己的浅薄。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作为本次培训感受的总结。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无论是全国英语特级教师程中一,还是上海闸北八中英语改革骨干教师张茹环都向我们提出要做好集体备课,同课头的教师要做好集体备课,首先做为主备人要深刻研究教材,做好初步的备课,再有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改正,最后由备课组长审阅,教研组长审核,再使用。他们要求集体备课要目标明确,其次是备课内容要高度统一,要有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课件,统一的作业。只有通过大家的智慧,才能让学生的课堂变得丰富而高效,而教师个人也会因为相互之间的配合越发快速的成长起来。
团结协作,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在学习期间,听了特级教师程中一和教育改革带头人张茹环两位专家的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要在别人的课堂上学习和成长。张茹环老师讲述了自己在闸北八中的三次英语改革,她作为改革的带头人,如何让老师们快速的成长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进别人的课堂,每周必须听别人的课,不断的在学习别人的教学技能上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团结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再者,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要会教也要会写
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顾洁老师《It’s nice》这课,顾老师抓住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体现了新课标激发兴趣,保持兴趣的这一个要求,在课堂上不断的使用chant,既扩大了孩子的词汇量,也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体会到学得快乐。这样一节课,顾老师教的好,然而顾老师更会去思考,年仅27岁的顾老师在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时,也告诉大家她就是在不断的教的过程中,首先学会想,由想又到会写,她认为阅读、教学实践、思考就是输入,有大量的输入就会有输出,因此年轻的顾老师在从教7年来教学成果不仅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小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许多光荣的荣誉,还把自己的写作等在了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上。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
学生掌握知识,取得好的成绩,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东西,对我们学校来说,成绩是我们生存的资本,是我们的生命。但是作为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培训已经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细细的咀嚼,争取将此次培训的丝丝营养化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第四篇: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_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追
寻名师之路_
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XX年梅江区中小学“名教师”培训学习。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一些优秀教师、专家们有了零距离接触。非常感谢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培训我们认真听取了几位专家教授的报告,经历了理论学习、现场观摩、评课互动等等的系统培训,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是我人生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感受之二:变,有变革才有创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感受之三:思,有反思就有进步。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感受之四:读,会读书的人是幸福的。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读各位专家的教学设计、教育专著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给我一个班就满足了》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感受之五:协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
培训就要结束了,狼吞虎咽下的知识还来不及“反刍”。培训给我指明了一条路,我一定要努力地走下去,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一定要努力看到窗外最美丽的风景。
第五篇:名师培训心得体会:铭记专家教导,追寻名师之路_
感受之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一,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幸幸福福做教师”的前提是教师要有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把教学、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养家糊口的工作。有了对教育的热爱并把这种热爱转化为教学工作中的热情,你就会体验到教师工作的幸福感,就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动力。
第二、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根基,对学生的爱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阶段,第二阶段是教学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生成阶段,而第四阶段就是教师品德阶段。没有对学生的爱,你的课上得再好,荣誉得的再多,教学基本功再扎实,教学设计得再好,也不可能达到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教师品德阶段,甚至连精彩的课堂生成都不可能出现。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有了新思维才会有新行动。由原来的重视“双基”教学转变成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改变对教材的理解,重视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挖掘蕴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断地开发新的教材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的发展合拍。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各种素养的养成……
第二,改变角色定位。让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进行合理的位移,转变成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对话的交流者,课堂教学的研究者。由原来的“主演”转变成“导演”,变成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恢复学生的“主角”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张扬个性,发现自我。
第三、转变备课方式。“一堂课备一辈子,一辈子备一堂课。”从单纯的备教材转变为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各种教学资源,另外还要备自己,备教学设计。备出挑战传统、异想天开的课,备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课,为学生的成功引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同时也为教师自己的幸福积累资本。
新课改的基本模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老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新课改的行列中,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老师的职责要求。
第一,反思是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记得一位专家说:“你努力地教一辈子的课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要坚持写几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长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反思、善于反思,要让反思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习惯,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第二,善于反思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我们上的、听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精彩之处,及时地记录下来就是我们以后备课的资源,任何一堂课也都会有疏漏、失误之处,课下冷静思考,剖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和解决方法就会成就下一次的成功。另外,反思还可以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效的生成,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有利于对教学的再设计。
第一、读书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思想,读各位专家的教学设计、教育专著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这次培训,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书籍,如《以学定教》《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给我一个班就满足了》等等,使我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比他课堂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主要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满足于学习和研究过的某一专业,是根本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知识和不断增加新知识。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迭出不穷,所以,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学习、了解、掌握大量的学科知织,使自己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深厚的“T”型人才,从专业型教师逐步向综合型、学者型教师过渡,以适应未来社会和教育系统内部的竞争。这次培训,除了知识、理念上的收获,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
第二、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成为我们的指路明星。特别是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多读书是不可缺少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博览群书的教师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教师,一个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教师一定是学生乐于接近的教师。读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让书香伴随我们的教育事业一路同行。
第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协作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得到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众多名师的成长经历启迪我们:要想使自己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一定要融入一个集体,要有自己的协作组,有自己的研究共同体。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教育研究更不应该是单纯的个人努力。
第二、合作创造和谐。教学是一个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一个人的孤军奋战难免会产生落寞感,势必会影响自己前进的步伐。悲伤需要有人安慰,成功需要有人喝彩,困惑时,需要有人点拨,困难时,需要有人拉一把。把自己融入一个集体,为他人的成功祝福,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体会合作带来的和谐与幸福,共享研究成果,一起思索问题的解决策略,共同行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前途一定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