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魏晋六朝历史的反思
对于魏晋六朝历史的反思
1,南朝记忆,从南朝的社会和文化上讲,南人记忆里的皇帝是周天子、汉高祖和晋武帝,南朝社会的政府、法律、艺术和文化,普遍认为其来自于北方,南方乔迁人群也把自己的谱系完整的记录下来,也既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北方雅言。乔迁北人显然不会将自己接纳到东吴的谱系中去,吴人的传统人物是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和割据江南的孙策兄弟,说的语言是如同鸟语一般的古吴语,本地豪族形成于东吴王国的秩序形成之中,完全和北方是两个系统。
2,偶然之性,东晋政权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司马睿从东海王布下的一枚棋子,逐渐成为晋朝的皇权代表,是在不经意间无意形成的,其重新构建帝国的合法性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只能称为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草头班子。有实力的同姓宗王死去,各地的臣僚上表,北方胡人的称臣,地方豪族的认同,才能使东海王司马睿这一支重建帝统的权威合法性,而拿到权威,利用制度和传统的力量又是另一回事了。
3,并无先例,东晋建立并无先例可循,东吴是本地豪族与孙氏的共同统治,而东晋是北方流亡者的南下,在南方的临时扎脚,他们都在以南方为临时安脚点,认为最终会是回到北方老家去的,只是这一临时避难和草头班子,后来就是长久了。长江虽险,可37年前刚刚被攻破过,本地的吴人40岁以上的应该有所记忆,一片降帆出石头,至于南下的北人之中,应该也有攻击东吴的士兵和将官和其后裔,留下了的记忆,故长江虽宽阔,可不是保住政权的安全感所在。
4,记忆之场,对于田余庆的门阀政治是皇权的变态,我其实并不赞同,南朝虽以东吴为发微,但政治根源却是以东晋为开始。东晋形成具有的偶然性使其本来,对于外界来说显得需要世家豪族支持才能在南方立足,此一为先天性不足,仍可通过后天弥补,可接下来,司马睿朝堂拱让王导,王敦兴兵羞辱皇帝以及东晋早期的一系列事件,在南朝政治传统的初期形成历史的记忆之场,一开始所犯的错误需要此后不断去弥补,一开始的皇权弱化需要此后皇帝不断弥补,只要延续从东晋以来的法统和道统,那么从一开始种下的这个源代码就会让历代皇帝头痛,有些关键节点形成的历史记忆远胜于此后的制度。
5,秩序提供,最近阅读拉美威权转型,在“自由、平等、团结”这一套背后,读到了另一套逻辑“正义、发展、秩序”。当处于天下大乱战争时期,无论正义不正义,什么标签属性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秩序,是经济,是填饱肚子,只要你能提供足够的秩序,那就能获得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越来越作大自己。战争的目的是恢复秩序,而不是制造混乱,这一点许多人弄错了,至于秩序恢复,一代人暂时能够填饱肚子后,重新产生的秩序崩溃权威散落问题,则又是另一个了,只要能够提供秩序,便能获得统治权威。
6,历史场景,263年户94万,口537万,到280年户245万,口1616万,282年有户377万,2476万口,从魏末吞蜀罢屯田,到晋初平吴罢军役,西晋的人口短时间内增长的不成比例,应该与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怎么说呢,从层层高度管控的,有着极强管控的政府组织,短时间内转变到原子化的民户组织,虽然短时间内减少和缓和了矛盾,但在灾害日趋严重的西晋时期,极强容易造成流民大潮被裹挟作乱。八王之乱只是中央和地方都督军队的混战,而地方群雄又是在下放的权力中统治了地方,在正统皇帝晋惠帝死去,突然间在原有政府权力与输出稳定秩序作用下独立,西晋就这样瓦解崩溃了。
第二篇:魏晋历史题
魏晋历史题
1、东汉三国时颍川司马徽有三大特长:识人、上树、弹琴。基于鉴赏人才,人称什么?(水镜先生)
2、曾有人称诸葛亮为“卧龙”,称庞统为“凤雏”,此人是谁?(庞德公)
3、邓艾口吃,语称‘艾艾’,司马昭戏谑说:卿云艾艾,定是几艾?邓艾怎么回答的?(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4、西晋棋术最好的一位,曾做《围棋赋》,此人是?(蔡洪)
5、“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载也”这句话是谁说的?(桓温)
6、话说李白狂傲不羁,一生只低服一人,并为该人写诗十几首,请问李白所膜拜的人是谁?(谢安)
7、魏晋时期注重人的容貌、风神。嵇康作为当时的大帅哥,山涛是怎么评价他的?(嵇康叔夜之为人也,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8、魏晋人从容由性,不被世俗所累。桓伊精音乐,著名《梅花引》(梅花三弄)为其创作,初为什么乐器演奏?(笛子)
9、“中流击楫,闻鸡起舞“ 中祖逖死在哪的?(雍丘(今河南杞县))
10、“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是讲前秦中谁的故事?(苻坚)
11、“东山再起”是讲东晋谁的故事?(谢安)
12、“江郎才尽”说的那个人死之前爵位是什么?(醴陵侯)
13、“东床快婿“说的是谁家的女婿?(郗鉴)
1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谁对谁说的话?(吕蒙对鲁肃)
15、兰亭会因《兰亭集序》千古名动。试问《兰亭集》共有多少首诗?(37)
16、中国人物画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以谁和谁为代表?(顾偿之、陆探微)
17、编写《水经注》的郦道元是被谁杀的?(萧宝夤(yin))
18、问:魏晋南北朝的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谁?(书圣”王羲之“三绝”顾恺之)
19、晋人发现山水之美,表现在《世说新语》上主要有三条:一是王献之“山阴道上行”二是:顾恺之“会稽山川美”三是什么?(袁彦伯“江山万里阔”)20、魏晋名士谢安与发明登山鞋子的谢灵运是什么关系(谢灵运是谢安侄子的孙子)
21、现今名酒中,有关魏晋人物故事的酒有什么?(刘伶醉,杜康)
22、石崇王恺斗富,最后哪一斗显出石崇更胜一筹?(珊瑚树)
23、谢家人打入名士集团是由谁开始的(谢鲲)
2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焚书事件是谁鼓动的?(商鞅 前346年)
25,”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源自谁为了解救齐国而劝说昭阳的话?(陈珍)
26,春秋战国时期的“四渎”是指长江、黄河、淮水以及什么四条大河?(济水)27,战国时代齐人邹衍给当时的“中国”取了个别称叫什么?(赤县神州)28,城隍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最早祭祀城隍的是哪个城市?(芜湖)29,洛阳西北的金墉城是哪个最先修筑的?(曹睿)
30,三国中哪个政权流行薄葬?(魏)31,最早西行求法的汉僧是?(朱士行)
32,孔子的嫡裔子孙在三国魏时被封为什么?(宗圣侯)33,司马懿说谁是“驽马恋栈”?(桓范)
34,成语“车过腹痛”源自哪两个人自己的故事?(曹操 桥玄)35,西晋石崇的私家园林叫什么?(金谷园)
36,猜一猜:(限时3分钟全部出来5分,单独一个一分,两个三分)a,A的名是B的字,A、B不同姓; b,A的小字世人用来称呼C;
c,B的姓是乱世的一个国名,C的姓是该国的国姓; d,A的姓跟A 所在的国家国名相同; e,B是一个王朝三元及第的状元;
(A陈伯宗(小字药王)B吴祐(字伯宗)C孙思邈)37,猜一猜(3分)
a,她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名字没有被史书所记载;
b,他父亲用阴谋将她推上了皇后的宝座,然而不到两年她丈夫就死了; c,他父亲做了皇帝后,想尽办法博她开心,始终不能如愿; d,叛军攻陷首都的时候,她跳进了火海,结束了悲剧的一生。(王莽女儿 汉平帝皇后 黄皇室主)
38, 哪种文字的解读对后世了解迈锡尼文明史有重要意义?(线形文字B)39,猜一猜:
1,此人出身很一般 2 靠自己拉人马起家 屡立战功,深的朝廷喜爱
4此人是某部香港非常著名的武侠小说反派原型,剧中他女儿是主角之一 5,他某次战役被人刺杀而死 6,他的养子也是一代名将
8此人的民族是西部地区来的少数民族
(察罕帖木儿(汉名李察罕)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爹)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魏晋南北朝精选试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既频繁,又复杂。但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别 类特征 问题探究
政治 形势 ③
分)
(2)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 ③。(1分)
(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3经济 状况 江南 地区 开发
(3)图示中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民族 民族 关交融 系
样的关系?(2分)
(4)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 ④,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科技 文化
⑤(5)图示反映了我国书法字体的演变,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 ,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是 ⑤ ;继王羲之之 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3分)
1)①吴 ②东晋;南京。(2)政权分立(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4)洛阳,因果关系。(5)《兰亭序》;承上启下;颜真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图示中①和②处的政权分别是吴和东晋,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南京。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因果关系。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是承上启下,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颜真卿。
第四篇:对于反腐倡廉的反思
尊敬的党组织: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久,就专门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再动员令。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和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严明政治纪律,落实好八项规定,下大气力改进作风,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环境的目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谚。人们也常常将它奉为真理。但是,近墨者就一定黑吗?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应当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由此看来,“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肮脏的环境常常是个大染缸,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近墨者到底黑不黑,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心灵如何。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在好的环境里也未必能成材,一到坏环境中更是同流合污了。可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强,品格高尚,在肮脏的环境中不但不会受其污染,反而更能显示其高风亮节。
《陈毅市长》中的陈毅有一段话:“我听说上海是个染缸,谁跌进去谁就会被染黑,我倒想看看,是它把我陈毅染黑,还是我陈毅把上海染成一个红彤彤的新上海!”这才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我们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不仅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更要把那些肮脏的角落打扫干净,让我们的整个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自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腐败的态势总体上是向大范围、高层、结构性发展,并且常以一个小集团的形式出现,不再是单个人的腐败问题。这体现了我国法制的不健全,许多腐败的行为已被默许。所以,我认为要反腐,首先就要健全我们的法制!无论是吏治严明的朝代,还是繁荣盛世,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赶不尽杀不绝的腐败之风,所以腐败决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消除的,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干部,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好风气!
对于我们入党积极分子,从现在起就应加强党性修养,不仅要武装好自己,更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负于先辈,不负于重任。
最后,希望党组织能给我更多的教育,帮我指出我的不足,让我能够不断的提高自我!
汇报人:xiexiebang
日期
第五篇:历史反思
走上工作岗位已有半个学期了,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许多体会。回想两个月来的工作,教
学上主要以下一些感想:
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没有充分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准备不充分,课堂效率不高
一、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识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历史学科的电视、电影录像资料来源于历史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片、专题片和
历史题材的故事影视片。前者真实可靠,后者虽不是历史的实录,但能反映当时历史风貌,再现某些历史事件或某些历史人物。这些电视录像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把本
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近似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
和情景,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
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
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
以上就是本人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使自己迅速的成长起来。
根据历史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四
注意”。注意一:要点到位。历史知识纷繁复杂,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就要
求教师在教学中吃透教材,科学地筛选历史知识,将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主干知识
传授给学生,尤其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要说清讲透,落实到位,不留疑点。注意二:主线抓牢。历史教材跨度大,内容多,范围广。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记住、掌握并
非易事。但是认真研究教材我们会发现,每本教材甚至每段历史都围绕某一条或几条主要线
索展开。只要我们抓住主要线索,“顺藤摸瓜”,就会做到纲举目张,主次分明,轻松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教材脉络,抓住知识主线,引导学生在主线上“添枝加叶”,将相关知识点和历史事件对号入座,这样我们就会把教材中一个个零碎的知识串起来,让
“死”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起到“抓一点带全身”的效果。这是学好历史
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注意三:全面理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何准确完整地认识
某一特定历史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时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力求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俗话说万事必有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
从产生、发展到衰亡的过程。历史事件也不例外。因此在学习中要尽可能的弄清每一个历史
事件的来龙去脉。注意四:整体把握。历史知识纵横交错。联系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历史时
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真实。怎样才能真实地认识她?我觉得对她不仅
要侧视,还要环视,更要仰望、俯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观其全貌,探其内心,让其以一个
活生生的立体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的进程史同样不可断然分割,古
今中外,天文地理,我们都应考虑。通过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那么
沉睡的历史便会“立体”起来,“鲜活”起来。整体把握,立体呈现,这同样是历史教学中
应该重视且必须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