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党课:新时代领导干部正确用权有新要求
主题党课:新时代领导干部正确用权有新要求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官当得越大,就越要谨慎,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历史和现实证明,从政者常修为政之德,社会才会风清气正,事业才会日新月异,人民才会幸福安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只有自觉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时时处处讲操守、重品行,才能在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中,做到如履薄冰多积尺寸之功,如临深渊坚持守住底线,才能珍视权力,公道正派,清正廉明,克己奉公,以德律己,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提高修养,才能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道德高尚、受人民群众拥护的好干部。
一、新时代领导干部正确用权有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首先就是要在民主法治前提下做到权为民所用。
第一,必须适应科学用权的新要求。
领导干部作为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骨干力量,科学用权至关重要。一要体现决策的科学性和责任性。所谓科学性,就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违背群众意愿,不能为了一时一事的发展而作出脱离客观实际、损伤群众利益的决策。所谓责任性,是指领导干部应该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即当你作出决策后,不管这个决策什么时候执行,你都要开始承担因这个决策而产生的责任。二要体现决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用权对人民群众负责,做到决策公正、公平,必须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解决好群众特别关注和期盼的实际问题,切实将决策的公正性、公平性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中。三要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和公开性。要让群众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让群众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通过正当的渠道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决策者广开言路,倾听群众意见,使群众知晓政府的方针政策、施政策略、执政方略等。绝不能从决策者所谓的“个人政策”出发,搞独断专行,排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无视群众的呼声,堵塞言路,导致出现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
第二,必须适应规范用权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些要求都是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明确规定。所以,一方面要端正态度,眼睛向下看,真正与群众交朋友,做群众的贴心人,把情感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在体察群众疾苦,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坚持以为民排忧解难为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在当好服务者的同时,成为规范用权的自律者,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言行,切实加强学习与自我修养。对于领导干部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依法依规掌好权、用好权,坚决不能以权谋私,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维护好自己规范用权的形象。
规范用权重点是严以用权。一是“严”在决策。这个决策,指的是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前些年,有的地方热衷于上城市建设的大项目,广场越扩越大,办公楼越建越气派。但群众一眼就能看出,其中不少是某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其目的就是做给上边看,以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拔重用。二是“严”在用人。用人是领导干部手里一项特殊的权力,也是风险最大的权力之一。如果人用不好,就可能贻误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制度用人,严格按照总书记“好干部”标准和中央“五个过硬”的要求,坚持选人用人的程序和标准;严格控制个人的好恶和影响,不以自己的眼光评判人,不按个人的交情选拔人,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三是“严”在花钱。大到一个地方,小到一个单位,每个领导干部在每次签字支出公款时,一定要想一想,这些钱都是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无论挥霍还是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四是“严”在自律。焦裕禄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坐过一次公车,杨善洲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在他们看来,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老老实实给人民办事。每个人都有享乐的欲望,尤其是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但如果你想创造光彩的人生,就必须首先征服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第三,必须适应务实用权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人的话说,“为官避事平生耻”。这就是要求,干部要敢于担当,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务实用权,必须有所作为。干部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这缺点那缺点,不干事就是最大的缺点”。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求其效,切实解决好“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的问题。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以上率下,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特别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就是要求大家脚踏实地、敢于负责、真抓实干,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守敢于担当的从政准则,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权力是和责任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作为。用权最重要的是要把权力用在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上来。现在有一些干部不太习惯约束条件下的权力运行规则,认为当干部比过去难当了、做事情比过去难做了,不同程度地存在“为官不勤”“为官不为”的问题。依法用权与干事创业并不矛盾。党的干部就要勤政用权、勤勉干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就是对权力的亵渎,贻误的是一方发展,辜负的是党的培养和百姓的期待。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改革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会越来越多。如果领导干部就不敢担责、不敢破难,那么许多改革发展措施就无法落地、改革发展目标就会落空。“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干部,决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最重要的就是坚守责任、认真负责,也就是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
第四,必须适应民主用权的新要求。
民主用权是实现权力有效制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权力不乱用、不滥用和不徇私、不枉法的重要保证。除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重大原则与根本要求外,一要合理分权。要通过对权力结构的适当分解、调整和合理配置,使权力主体相互制约,权力客体分而治之,权力环节相互承接,形成一个相互监督制约的有机整体。二要大力放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调节和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凡是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尽量避免或减少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对必须用行政手段解决的问题也必须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公开进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要经常轮权。即对权力行使者的岗位要建立轮换制度,尤其是对那些掌握着人、财、物权的重要岗位的人员更要经常进行轮岗。对领导分管的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经常进行调整,防止分管时间过长,造成权力过分集中。四要以权制权。要善于根据合理授权、以权制权的原则,在设置一种权力时,一定要设置相应的权力对其进行制约,形成相互约束、协调运作的稳定的权力结构。
二、新时代领导干部要找准正确用权的有效途径
第一,警惕“上位者迷失”。
领导干部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政治优势,而且随着位置的不断提高,权力会不断加大、层次会不断升级,在这个时候,尤其要警惕“上位者迷失”。一要不迷失于权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在手就可能会腐蚀人,甚至可能是私欲和犯罪的酵母。权力的特殊作用使其很可能成为一种谋取私利的工具,掌权人也很可能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关”对象。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关键在于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管好子女,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二要不迷失于法纪。依法治国首先体现在依法用权上,必须明白权力的边界,守住权力的底线。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敢于自觉接受监督,把一切权力都放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运作,做事力争做到手段合法、方式合法、程序合法、内容合法,确保权力的权威。三要不迷失于自我。权力的构成要素包括职务权力和个性权力。领导干部除了用好职务权力以外,还应用好个性权力。这种个性权力以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为基础的,主要表现为品德和专长。重在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坚持以德服人,以德管人,要用公认的领导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提升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提高行使权力的质量。
第二,加强“情商培养”。
领导干部也要提倡素质教育,塑造自己健康丰满的个性与人格,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活力。首先要善于自我情绪调控。在实践中,领导用权往往容易出现三种错误倾向,一是求快,形成欲速则不达的焦急心理;二是求大,形成偏向虎山行的暴躁心理;三是求全,形成事不随我意的迷惘心理。要处理好这些情况,必须学会处乱不惊,处惊不乱,保持清醒。同时要善于应对责任压力。更大的权力意味着更大的压力,领导干部时常要面临群众企盼的高水平、工作任务的满负荷、超越自我的高难度等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要有化压力为动力的能力,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工作中的一些挫折和压力,以此来检验磨炼自己,增强自我的意志魄力。还要善于把握提高权力运用情商的规律性。一切工作都有其规律,所以在平时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多思考、多调研,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达到明人明纪明事的更高心理层次。更要善于展现情商人格,领导干部应在用权中展现出道德高尚、行为正派、知识渊博、工作热情、办事公道的独特人格魅力。对被领导干部来说,这既是一种人格的景仰力,又是一种无形的号召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学会“合纵连横”。
简单地说,就是要有效处理好各种层次上的关系和矛盾。一要学会借势。既要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又要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战略上力求主导、战术上充当主体,调动一切能够借助的集体力量。遇到攻难破险的时候,要注意找根源、突重点、抓关键,处处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态势。二要学会授权。“适度授权、视能授权”,就是要考虑对方的能力及其对该项工作的兴趣与爱好,做到因事择人。同时,还要授权留责,大力支持被授权人的工作,不要授权以后又乱加下涉,也不能授权以后撒手不管,而要授权不卸责,对工作要时常考察控制,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
第四,强化“民意吸收”。
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完整全面地吸收民意,对行使权力正确与否关系极大。要多听社情民意,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和下级组织的意见,尽可能地多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普遍要求。要健全和完善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制度,适当扶持和扩大运用现代手段开展的民意调查活动,总结和推广一些地方实行的民主恳谈会制度的经验,并继续探索和创造一些适应新形势的有效反映社情民意的新的形式和制度。要多向专家咨询,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充分发挥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使它们真正成为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智囊团。要多“阳光”运作,因为暗箱操作是腐败的温床,如果用权越不公开,自由裁决权越大,制衡因素越少,诱发权力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领导干部尤其要自觉地实行用权“阳光化”和公开化,在行使权力的具体内容、程序和结果上,毫无保留地主动向人民群众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全程监督和群众的公开评议,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
三、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领导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是“关键的少数”,重中之重在于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党的十九大也对“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作出了专门部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领导干部个性魅力为基本内核的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如何塑造自身的领导魅力,已成为当代领导干部十分关注的话题。领导魅力作为领导干部影响被领导者、吸引追随者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的时代,由于被领导者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行为、气质、风度等心理期待和要求的不同,领导魅力的内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第一,不断加强正、严、慎的修炼。
“正”是领导魅力之源。包括为人正直、正派、刚正,处事公正、公平、公道。只有正直、正派、刚正不阿的人才会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权力,做到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只有正直、正派、刚正不阿的人,才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敢坚持真理。“严”就是严格、严肃、严明,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严格要求他人;严肃是一种认真的状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严明就是要在经济和作风上严明纪律、规矩和要求。“慎”主要是慎权、慎独、慎交、慎欲,就是要慎重对待权力、慎重对待自己、慎重交往、慎重对待人生的每一个考验。只要以正为本,以严扶正,相互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就能够塑造一个正直可敬的形象,就能对被领导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二,不断加强达、诚、忍的修炼。
“达”即豁达大度。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容人之能的雅量,才能感召天下志士仁人追随你。“诚”就是诚心、诚恳、诚实和真诚、坦诚、精诚地为人处事。领导干部“诚”意最能赢得被领导者的理解和信赖。在社会转型和大变革的时代,领导干部若能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就能树起一面招贤纳士的大旗,这是增强自身向心力的一个无价且无形的资产。“忍”就是当受到挫折和委屈时,能以大局为重,为了维护大局而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忍”不是退缩,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求“伸”求“进”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磨炼意志的过程。
领导干部只有加强以“达”容人、以“诚”感人、以“忍”励志的修炼,方能塑造出一个可亲可信的形象。当领导干部的有没有一个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讲领导干部德才的比较多,对领导干部度量的关注比较少。事实上,在领导行为中,度量是构建自身情商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自身心胸狭窄、恃才傲物,下面的人肯定就不敢多言,说话会有所保留,甚至只说好话、套话、恭维话,最后通过沉默来抗争。当沉默都不行时,就会学着变得“愚不可及”,因为谁都清楚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掌控着下属的政治命运,在这种情况下,谁都得乖乖的。所以极不利于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容人问题上,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齐桓公与管仲曾经有过一箭之仇,但齐桓公当上国君后,捐弃前仇,拜管仲为相。结果,管仲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富国强。如果当初齐桓公记住一箭之仇,没有容人的雅量,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管仲相齐,也不可能有他后来的霸主之位。所以,身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容人的雅量,能容人者方能容其言,能容人者方能容其事,能容人者方能容其过,能容人者方能容其物。尤其要容得下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容得下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容得下与自己有过节的人。领导干部胸襟开阔,有容人容事容言的雅量,下属的聪明才智才能源源不断地涌流。否则,大家就会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大臣们一样,谁也不说实话,都以好话、套话、假话、恭维话来应付领导。更有甚者,领导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什么脑筋也不动,最后就成缺乏朝气与活力的“一潭死水”。
第三,不断加强学识、见识和胆识的修炼。
学识指的是领导干部自身在学术上的造诣和理论上的修养。见识是领导干部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识别能力和对客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与水平。胆识是指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富有担当作为的胆略和魄力。
学识是静态的,但却是基本的,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构成领导力的基础;见识是动态的,它是建立在学识基础之上的,是由领导干部丰富的阅历、广泛的社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聚而成的个人素养,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养成的独具慧眼和有独到见解能力;过人的胆识是破解新难题、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的必备条件。如果三者有机融合,方可提升领导水平,方能赢得追随者的钦佩。
第四,不断加强主见、创见和远见的修炼。
所谓主见,即对事情作出的确定性的看法和意见。一个有主见的领导干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往往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够根据事态发展和情况变化确定正确的工作策略,而不是惟书惟上;同时,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学有所用,而不是盲目地跟风赶浪;在班子内讨论问题时,既能坚持原则有定力,又善于上下结合,集思广益,权衡利弊,果断拍板。
所谓创见,即建立在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基础之上的新思路、新办法、新见解,它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前提。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国内挑战严峻的新时代,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入世带来的激烈竞争,领导干部如果不善于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领导工作就难以打开新局面、难以有所新作为。
所谓远见,即对事物未来发展动向、时代发展趋势、矛盾变化情况所作出的具有预见性的判断。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走在时代前面把航导向。要真正履行好领导干部的这一基本职责,就必须事事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只有正确认识、运用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在把握未来、开创未来、挑战未来中做到富有远见卓识。
总之,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主见,就不能积极主动和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果没有创见,就难以应对复杂局面并有所作为;如果没有远见,就会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主见、创见和远见应当是一个现代领导干部造福于现在、决胜于未来的看家本领。
第五,不断加强毅力、魄力和能力的修炼。
毅力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是领导干部一旦确定目标就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到底并努力促使其目标得以实现的心理品格。它在行为上表现为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魄力是一种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善于在领导工作中敢于对具有创造性、风险性的决策果断拍板的气势。能力是指领导干部为实现组织目标,在领导过程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本领和水平。
能力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领导干部除了应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履行领导职责所必备的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资源调度和整合能力、抢抓机遇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等以外,尤其要注意提高洞察能力和求变能力。洞察能力,是指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的关键和症结所在,及时看到现实存在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敏锐觉察到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和变化的能力。具有卓越的洞察能力,就能见微知著,深刻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动向,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求变能力,则是一种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领导干部只有具有求变能力,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求变能力的本质是创新。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万事万物瞬息万变,没有主动寻求变革的创新意识和推动创新的能力,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前景都是难以预料的。
四、新时代领导干部官德人格修养要与时俱进
第二篇:用系统化思维全面落实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
用系统化思维全面落实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做的报告举旗定向、擘画蓝图、引领复兴,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是一座思想富矿、一本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直接对新时代组织工作提出具体目标任务,也从时代方位、政治建设、价值追求、能力作风等方面蕴含了对组织工作的新要求,对组织部门的新期待,对组织干部的新希望。组织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须系统化、整体化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防止碎片化、就事论事,切实做到领会新精神、落实新要求、实现新发展。
时代要求:担当历史使命、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指出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时代坐标,明确了党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是我们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新时代责任担当。“四个伟大”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最关键、最核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建设伟大工程。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组织工作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必须始终把组织工作放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考量,放在“四个伟大”的顶层设计下谋划,更加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组织工作的新使命。
政治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指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总结。政治问题历来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抓好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根”与“魂”,忽视弱化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历来具有讲政治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总书记对组织部门的首位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部门必须牢记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既要坚决落实政治要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于组织工作全过程,做到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又要建设最强政治部门,教育引导广大组工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保持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价值要求:始终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我们党成立之初,很多党员衣食无忧、家境殷实,他们之所以心甘情愿抛弃一切干革命,是因为心中装着民族大义,装着天下百姓。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通篇200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折射出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组织干部是党的政工干部,必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让党放心作为组织部门最核心的要求,把人民满意作为组织工作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及时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富民、惠民、安民的优势,使推进组织工作的过程成为汇集民智、体现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成为提高组织工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的过程,真正做到各级党委更信任、更依赖,广大群众更认可、更满意。
实践要求:配班子聚人才、抓教育强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组织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集中在第十三部分,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这一章。这一章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有五条需要组织部门直接落实,其他三条也与组织部门密切相关。从组织部门职能来看,党的十九大对组织工作的具体要求,除加强政治建设外,可以概括为配班子、聚人才、抓教育、强基础。配班子,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聚人才,就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上来。抓教育,就是重点抓好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强基础,就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些具体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逐字逐条对照学习、梳理研究,细化举措、精准施策,务实探索、狠抓落实,确保最新部署得到最准实施,能够最快落地,取得最好效果。
质量要求:注重效果导向、提高党建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干部引?I、高层次人才支撑。因此可以看出高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要求组织工作突出效果导向,强化质量意识,坚持系统化思维、规律性把握,始终从实际出发、从可行性出发、从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出发,深入基层,摸清实情,不断提高谋划工作的质量、制定政策的质量、推进落实的质量,使高质量成为组织工作的指引,确保每一项组织工作都是“优质品”“一等品”,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能力要求:保持优良作风、锤炼过硬素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能力素质方面,强调增强学习、改革创新等执政本领。在工作作风方面,强调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钉钉子等作风。在精神状态方面,报告通篇保持了昂扬的基调,强调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些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组工干部的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管党员的党员,要担负起新时代党的建设重任,就必须始终做到工作标准更高,专业素养更强,精神状态更好,工作作风更优,自觉弘扬“安、专、迷”精神,如饥似渴学习,毫不懈怠实践,与时俱进提高,努力让自身的能力素养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取得新进步。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 杰
第三篇:新时代有新要求,新党纪启新开始
新时代有新要求,新党纪启新开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妇孺皆知的一句话,而无数的案例也证明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更别谈发展。中国共产党是整个国家的顶梁柱,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保护伞,因此,保持党的纪律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既是人民的殷切要求,也是党的永恒责任。
好在,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党章、党规、党纪来指导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也规范着各级组织及党内成员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意识和行为,并不断在新的历史时代对其进行完善和修订。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代表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党需要有新的气象和新的作为,而这些,都必须靠严明的纪律作保障。继2015年修订之后,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短时间内再次对《条例》进行修订,也进一步释放了“用铁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强烈信号,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远、更实际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
总书记曾强调,纪律是党的生命,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此次修订的《条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将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定下来,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把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新时代党章和党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这份《条例》,也为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而对于作为党内成员的我们来说,此次修订的《条例》,将使我们对新时代下的工作、生活、政治和组织等方面的纪律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让我们快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更具体地了解和接受党的纪律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党组织的指导思想、紧紧跟随党员队伍的步伐,自觉学习新《条例》以增强自己的纪律意识,自觉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时刻用党的纪律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言行。在学习上,我们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工作上要兢兢业业,积极向上,不求名利,坚持贯彻落实“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的思想;在生活上要甘为清贫,自觉摒弃“贪图享受论”,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和歪风邪气,管住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嘴和手。
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先锋模范典型事迹,自觉维护党的良好形象和权威性,自觉用党纪法规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底线、用“四个意识”来作为自己的前进方向,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努力为我们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因法而治,党因纪而强。观一斑而窥全豹,此次与时俱进修订的新《条例》使我相信,在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在全党成员的共同遵循和践行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第四篇: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
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
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
一是以权谋私。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征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企业重组、收受贿赂等方面。
二是人情腐败。主要表现在收受红包、收受礼品、收受有价证券、买卖高值低价和低值高价物品,接受关系单位和关系人安排的吃喝、旅游、休闲度假、高消费体育健身活动等方面。
三是公权私用。主要表现在为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经商活动找关系、打招呼、讲人情、协调项目、协调资金等方面。
四是假公济私。主要表现在用公款公物为自己装修高档办公室、购置高档车辆、办公用品,用公款公物请客送礼、用公款购买家庭个人用品、公车私用等方面。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
五是滥用职权。主要表现在不给钱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钱给了好处就乱办事,以人情代替原则,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方面。
六是人事腐败。主要表现在凭关系用人,拿官职做交易,培植亲信,排斥异己,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收买人心,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等方面。
七是甩耍权威。主要表现在权力部门化、我行我素、欺上瞒下、主观武断、目中无人等方面。
八是为官不为。主要表现在坐其位不谋其政,只想当官捞权谋利,不努力履行职责,心思不在事业上等方面。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缺失、不讲党的原则;有的阳奉阴违,当面说得好、背后瞎议论;有的喜好讲大话、空话、套话,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原则;有的“傍大款”,整天和老板搂肩搭背,拉拉扯扯;等等。
谋事不严的具体表现
有的领导干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搞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有的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只看上边喜好,造“典型”、搞“盆景”、出“经验”,热衷于政绩项目,甚至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等等。
自律不严的具体表现
主要表现:看到别的单位有好车大车,想换好的大的,回家、办私事借工作之名开公车。
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严以律己“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的自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与本旗及自身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够,有些工作措施针对性不够强、成效不明显。
三是艰苦朴素作风不够,廉洁自律、过紧日子的意识不强,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
四是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领导干部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_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心得。比如,举办的一些活动、会议只想把工作做好,对投入成本考虑不够,有浪费现象。
管理不严的具体表现
有些主要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不力,没有真正负起监管责任,党风廉政建设搞形式、走过场,对部下疏于管理,甚至放纵管理。有的为了哄着下属干,搞亲亲疏疏,靠哥们义气笼络干事,不管下属违不违纪、犯不犯法,甚至对违规违纪行为姑息包庇。有的怕丢选票,宁伤事业不得罪人,当好好先生。
执纪不严的具体表现
有地对违法违纪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亦不反对,处理起来敷衍了事、走走过场,有时甚至小恶不纠、带来大患,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地”零容忍“;有地留暗门、设”特区“、搞例外,导至个别人不把法规当回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越线,法规成了不带电地”高压线",丧失了应有地震慑作用。
第五篇:“严以用权”党课材料
严以用权,党员干部最好的箴言
2014年3月,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中,提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 “三严三实”讲话。此后,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三严三实”,尤其要做到严以用权。对待权力的态度和使用权力的方法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也是衡量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尺。下面,我谈谈对严以用权的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交流、共勉。
一、严以用权,正确看待权力
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既是修身和律己的最终目的,也是谋事、创业、做人实不实的决定性前提。
“严以用权”四字中,“权”字是最核心的对象。权,在古代是一种衡器,是用于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孟子·梁惠王上》中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由于“权”字与物之重量相关联,因而被引申为一种制约他人的力量。而“严以用权”意义中的“权”,即是人民的意志,是人民赋予我们党员干部的社会管理职责。我们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为民所赋,因此也必须做到严以用权不逾矩,让权力为民所用,使权力为民所谋。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这是新时期对严以用权的最好解释和最根本要求。
“严以用权”中,“严”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党员干部对权力法纪心存敬畏,严守党性,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的“三自经”,对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时刻警惕踩踏道德的底线,做到淡泊名利、廉洁自律。权力是服务人民的工具,而不是个人享受的工具。作为领导干部,心中应要有把戒尺,划出一道公与私的分界线,使公私界限分明,从而不徇私、不偏袒,能够做到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廉洁用权,把手中的权力用得其时、用得其所。
“严以用权”中,“用”是权力由抽象化转为实质化的关键。善用权力,一是要遵从法纪制度,在法治的框架下行使权力,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水平,严格依法依规,不越界、不脱轨、不任性乱为;二是要履职尽责,能担重任,积极作为,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不回避挑战,不推卸责任,时刻警惕杜绝“权力休眠”。
二、严以用权,远离道德法制“高压线”
东汉班固于《汉书》中言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意思是如果官吏们不能廉洁自律,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党员干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秉公用权,也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和我党的执政地位,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淡泊名利、坦然处置,以平常之心筑牢政治纪律和法规制度的底线,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利益,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置于群众监督的阳光下。这样,才能弘扬正气、抵制邪恶,真正做到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增强党和人民的凝聚力,树好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权力如火,善用火,则温暖如春,光明如晨,取暖、烹饪、照明无一不可;然而一旦失控,则火舌肆虐,热浪灼人,不知卷走多少人的生命。权力,可以是社会治理的助力,也可以是社会发展的阻碍;可以是最善良的帮手,也可能变成最凶猛的毒药。严以用权,恪守法纪,洁身自好,则为人俯仰无愧于心,为政深受人民爱戴;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假公济私,则终日担惊受怕,唯恐事发,最终遭民众唾弃,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韩非子言:“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权力本身并非与贪欲有直接的联系,但思想的松懈、道德底线的失守,却往往会衍生出权力的滥用,滋生贪欲与腐败的土壤。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恰恰是因手中掌权,便利用职权“捞好处”、“赚外快”,从松懈放纵、心存侥幸的“小贪”发展到习以为常、铤而走险的“大贪”,及至演变为疯狂敛财、不择手段的“豪贪”。
继徐才厚之后,“八一”前夕宣布查处郭伯雄,这再次表明,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军中也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任何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这些腐败分子们只因一时利欲熏心,不仅断送了自身的政治前途,身败名裂、众叛亲离;也践踏了公权,损害了公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更影响了党和干部队伍的形象,给国家事业、人民利益造成损失,败坏了党风、政风、民风。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无数事例都一再深刻地表明,惩治腐败并非权宜之计,查处贪污也绝不适可而止,严以用权,慎以用权,才是利国、利民、利己之道。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清正廉洁,克己戒贪,矢志为公,从政为民,不汲汲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贵,构筑抗贪欲、抗腐败的牢固防线,不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三、严以用权,做到“三个铭记”
严以用权,是一种政治的智慧、人生的修养,是党员干部最好的座右铭。想要做到严以用权,务必要让“三个铭记”扎根思想,融入知与行。
第一,铭记畏以用权,做到公权公用。心中有秤,方知轻重。对待权力,我们应时刻维持好心中的天平,掌握好做人做事的砝码,处理好公与私、道与欲、义与利的关系,始终做到不谋私利、心存敬畏、秉公用权;要永远牢记初入职时“为民谋福”的宏愿,不忘初心,把手中的权力用得其时、用得其所,才能一身干净、造福一方。作为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来讲,进行出入境商品等的检验检疫是我们的职能,我们领导干部是民众权力的受托者,维持国外贸易畅通、为人民谋福利是我们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面对物质诱惑,务必要牢记“当官不享受,享受不当官”的告诫,杜绝贪恋之心;面对亲友,务必把握分寸,公私分明,不能因私情而违背原则,触犯底线。
第二,铭记慎以用权,做到用权依法。“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离娄之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制是权力的边界,任何人都没有资格逾越法制行使法外之权。党员干部应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律、制度规定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制度规定不能做的一定不做,心中高悬法律明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作为本局而言,唯有不断学习相关国家法律和制度,提高履职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业务实践、推动检验检疫工作,做到严以用权。
第三,铭记勇以用权,做到尽职有为。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少数干部出现了“权力休眠”现象。有的认为,条条框框那么多,束手束脚,多做多错,干脆不做;有的认为,反正“油水”也没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脆懒得去干,得过且过。责任推不掉,也脱不下,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的思想务必要杜绝。事实上,严以用权和承担责任并不是对立的,严以用权是为了更好地履责。做一个好干部的确不易,但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越是不易,越是应倍加珍惜、主动解决,不回避、不推卸,严以用权。
塞·约翰逊说:“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少遇到抵抗。”这也就是强调了严以用权对我们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唯其如此,才能以坦荡的心胸无愧于己,让家人安心;以过硬的作风取信于党,让组织放心;以突出的政绩造福于民,让人民暖心;才能绘完整张人生蓝图,守住心灵纯净,握住人民信任,留住后世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