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二、医疗资源配置
(一)加强医疗机构准备。
(二)加强医疗力量配备。
(三)加强救治设备和药品配置。
三、具体方案
(一)规范接种工作流程。
(二)妥善处置异常反应。
(三)不断完善救治策略。
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医疗保障,全力做好我县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组,由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分管医疗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全面统筹协调本地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工作组下设医疗救治专家组,由各地急诊、重症、呼吸、免疫、神经、儿科等学科专家组成,对本地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各接种单位成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专班,主要领导同志牵头负责,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分头负责,制定完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演练。
二、医疗资源配置
(一)加强医疗机构准备。
按照属地就近方便的原则指定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岩溪镇中心卫生院为接种单位,接种单位要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要求,完善疫苗电子溯源条件和良好的异常反应处置能力。县医院要与两个接种单位加强对接,随时做好发生严重异常反应接种者的转诊和救治。畅通异常反应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一旦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及时开展应急救治。接种单位要合理设置疫苗接种工作区和异常反应救治区,随时做好异常反应现场应急处置。若预防接种点工作量过大,由县卫健局适当增加条件的预防接种点。
(二)加强医疗力量配备。
接种单位要安排有异常反应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现场值守,对出现异常反应的接种者及时进行现场应急处置。负责接种的医护人员先接受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置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从事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县医院要派至少1名急救医师到接种单位巡视、驻点。
(三)加强救治设备和药品配置。
接种单位必须配足配齐救治设备和药品,医疗机构抢救室应配备呼吸机、供氧和负压吸引装置、除颤仪、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等。
三、具体方案
(一)规范接种工作流程。
相关医护人员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要求,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执行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知情告知、信息登记、“三查七对一验证”、接种后留观等程序,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妥善处置异常反应。
参与异常反应救治的医护人员要熟悉疫苗异常反应或损害症状、体征,掌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技术。对于疫苗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6cm)、硬结(直径2.6cm)等及时对症处置;对于接种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对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等严重异常反应,医护人员要及时识别,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维持接种者生命体征稳定。在此基础上,接种单位要尽快将患者转至有对口救治关系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任何接种点出现急性严重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暂停接种工作,待完成应急处置,急救人员补充到位后,再继续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不断完善救治策略。
各接种单位对一般异常反应要及时处置,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对于严重异常反应要按照一人一案原则全力救治,尽最大努力减少死亡。医疗机构要及时总结救治经验,优化完善救治方案,不断提高救治效果,保障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